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规律

★1、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动物被病原体感染后会有不同的临诊表现,从无任何症状到有明显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表现称为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这种现象是病原的致病性、毒力与宿主特性,例如易感性、病理反应和临诊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2、朊病毒(也称朊粒)感染(prion infection):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3、重复感染(recurrent infection):指动物体对某种或某些病原的多次重复感染,其原因主要是机体的免疫力不足,免疫机能下降或与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

4、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us immunity):在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内环境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机体能迅速动员全身的防卫力量将该病原微生物消灭,使其不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5、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它包括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般性措施,以及各种动物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等。

★6、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是指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中人兽共患传染病(zoonosis)是指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等。

7、易感性(susceptibility):动物体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缺乏抵抗力或免疫力低时,不能抵御病原体的入侵而感染,则称为动物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而具有易感性的动物常被称为易感动物。

8、兽医流行病学(veterinary epidemiology):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决定因素和分布规律,制定有效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该学科在预防兽医学中的作用是探讨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研究病因未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控制措施、积累有关“疫病自然史”方面的资料、制定并评价疾病的防制规划、估价动物疾病防制方面的经济影响和经济效益等。

★9、传播媒介(transmission vehicle or vector):指将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因素。可以是生物(叫做媒介者或媒生物,如蚊、蝇、蚤类等),也可以是无生命的物体(叫做媒介物或污染物)。

10、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transmission):指兽医人员使用被病原体污染的体温计、注射针头等器械哦球以及被外源性病原体污染的生物制品等,或没有按照严格的防疫卫生要求操作,将病原体带入动物群而造成的疫病传播。

11、管理源性传播():指由于管理不善,饲养管理人员缺乏防疫知识,防疫卫生制度不健全,不注意日常卫生消毒等造成疾病的爆发或蔓延。

12、畜禽的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易感性是指畜禽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缺乏抵抗力、容易被感染的特性。

13、发病率(morbidity or incidence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某动物群中某病新病例的出现频率。

某病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动物群中该病新病例数/同期内该群体动物平均数×100%

★★14、死亡率(mortality or death rate):指某动物群体在一定时间内,死亡动物总数与该群体同期动物平均数之比例。

某动物群体的死亡率=该群体在一定时期内死亡动物总数/同期该群体动物平均数×100%

死亡率如按疾病种类计算时,则称某病死亡率。

某病死亡率=某动物群体在一定时期内死于该病毒动物总数/同期该群体中动物平均数×

100%

15、病死率(fatality rate):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疫病的患病动物发生死亡的比率。

某病病死率=某时期内该病死亡动物数/同期患该病动物数×100%

16、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是指某个时间内某病的新老病例数与同期群体平均数之间的比率。

某病患病率=在一定时间某群体患该病的病例数/同时间该群体暴露动物数×100% 17、感染率(infection rate):某些传染病感染后不一定发病,但可以通过微生物学、血清学及其他免疫学方法测定是否感染。

感染率=检出阳性动物数/受检动物总数×100%

18、携带率(carrier rate):群体中携带某病原体的动物数与被检动物总数的比率。

19、粗率(crude rate):是群体中某种疫病病例总量的表达方式,如死亡粗率和发病粗率,不考虑受害群体的性别、年龄、品种等结构。

20、专率(specific rate):是指按性别、年龄、品种或饲养管理等宿主属性将动物群体分为不同的类别,然后对这些类别中的动物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1、外来病(exotic disease):是指国内尚未证实存在或已消灭而在国外存在或流行、从别国输入的疾病。

★22、地方病(endemic disease):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某病仅在一些地区中长期存在或流行,而在其他地区基本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现象,如钩端螺旋体病和类鼻疽等。

★23、疫源地(epidemic focus):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地区称为疫源地。包括传染源、被污染的物体、房舍、牧地、活动场所以及这个范围内怀疑有被传染的可疑动物群和储存宿主等。根据疫源地范围大小,可分别将其称为疫点或疫区。

24、疫点(infected focus):通常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有时也将某个比较孤立的养殖场或养殖村称为疫点。

25、疫区(infected zone):就是指有多个疫源地存在、相互连接成片且范围较大的区域,一般指由某种疫病正在流行的地区。疫区的范围包括患病动物所在的养殖场、养殖村镇以及发病前后该动物放牧、饮水、使役、活动过的地区。

★★26、自然疫源性(natural epidemic):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不需要人或家畜能完成世代更替的传染病。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某种特有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动物而长期生存,当人或动物进入这一生态环境也可能被感染的特性,而驯养动物或人的感染和流行对这类病原体在自然界的生存并不必要。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如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非洲猪瘟、蓝舌病,鹦鹉热、莱姆病、布鲁氏菌病等。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即某些可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27、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是指按照国际惯例、在引进动物和动物产品时对某种疾病传入的概率及其危害(风险)进行评估、管理及交流的方法和过程。基本内容包括危害确认、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等。

28、检疫(quarantine):是指由法定的机构或人员,按照规定的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与标准对动物和动物产品的疫病状况及卫生安全实施强制性检查、定性和处理,并出具结论性法定证明的行为。

29、地区(zone):是指为了控制疫病而在一个国家内部划定的某一地区。

30、区域(region):是指为了控制疫病而在几个国家或相邻国家间划定的某一地界范围。

31、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是指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抗原)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