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古诗词三首之《忆江南》《望洞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三首之《忆江南》《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词三首》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篇课文共三首古诗词,《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望洞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忆江南》是白居易离开江南,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江南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与怀念之情。(本节课学习《忆江南》、《望洞庭》两首诗。)

知识与能力:

1. 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明白《洞庭湖》中的三个比喻句。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学习注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件与想象,引导学生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讨论找出《望洞庭》中的三个比喻句。

3.明白“山水”是偏义复词,偏指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白居易对江南的赞美与怀念。

2.体会刘禹锡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

教学重点:

1.通过课件与想象,引导学生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讨论找出《望洞庭》中的三个比喻句。

教学难点:

明白“山水”是偏义复词,偏指山。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古诗词三首》,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独坐敬亭山》,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词《忆江南》和一首诗《望洞庭》。首先我们学习《忆江南》这首词,《忆江南》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

二、学习《忆江南》

1.教师示范朗读

2.作者创作背景(出示幻灯片)

白居易在五十岁至五十五岁期间,曾先后在杭州、苏州出任刺史(地方行政长官),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忆起这段令人愉快的时光。这首《忆江南》是他在六十七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的。

找学生谈谈通过创作背景能够对诗有怎样的了解,点出“风景旧曾谙”的原因。

创作背景对你了解这首词有帮助吗?什么帮助,哪位同学来谈一谈?

教师总结:谙是熟悉的意思,通过创作背景我们知道白居易曾在江南呆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说“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那么,白居易所熟悉的江南风景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引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学习“日出江花红胜火”

(1)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在吟诵、想象画面及观看图片中,体味诗词的魅力。

(2)对“日出江花红胜火”进行逐词分析,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词意了解诗意进行翻译。再次诵读“日出江花红胜火”。

“日出”什么意思?“江花”呢?太阳出来了,阳光散在江花上,花朵怎么样?(更加艳丽)艳丽到什么程度?(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你能尝试着翻译一下这句吗?

4.学习“春来江水绿如蓝”

(1)为什么说“绿如蓝”呢?绿色就是绿色,蓝色就是蓝色呀。

(2)找同学回答。蓝是一种植物,叶蓝绿色。

引导学生明白“春来江水绿如蓝”指江水像蓝草一样碧绿。多媒体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湖水的碧绿。

(3)引出作者的感受:“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面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发出怎样的感慨,谁来说一说?(能不忆江南?)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反问句)你能尝试着翻译一下吗?(我怎能不回忆江南呢?)

表达了白居易怎样的感情?(赞美与怀念)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感受江南的美景,体会作者的表达之妙。

让我们再来诵读这首词,感受白居易对江南的赞美与怀念!

6、欣赏《忆江南》歌曲

《忆江南》是一首词,词又称长短句,可以配乐吟唱,下面让我们欣赏歌曲《忆江南》。

三、学习《望洞庭》

1.找学生朗读《望洞庭》,教师点评。

2.自学易错字、注释,找同学分享学习成果

出示ppt

(1)请大家自学本首古诗,找出易错字,思考书写这个字应注意的地方。(2)自学本首诗中的注释。

学生分享注释成果后,引导学生根据注释翻译“湖光秋月两相和”,借助图片感受和谐之美。

3.小组讨论,找出比喻句与不懂的地方。

(1)这首诗中有几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把湖面比作镜子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通过这三个比喻句,你能感受到诗人对洞庭湖怎样的感情?(喜爱与赞美)(2)有不懂的地方,请标注出来。

如:为什么说像未曾打磨的镜子?

(“镜未磨”指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古时候的镜子是铜制的。未经打磨的铜镜看起来比较模糊,会有一种朦胧美。)

4.引出知识点:偏义复词

出示“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译文“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的君山苍翠无比,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引发学生思考“这里是指山翠还是山水翠?”(山翠)

引出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做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一个词的意思,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这里的“山水”是偏义复词,偏指“山”。

4.有感情的朗读本诗

古诗词三首之《忆江南》《望洞庭》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古诗词,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词的方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古诗词的意思基本能理解。但对“词”这种文学样式接触的比较少,真正地理解古诗词的意思,感悟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还不够深入。其次,正确、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词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需要对进一步引导学生诵读古诗。以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对诗意、诗情的领悟,对语言思维的拓展。

另外,很多同学没有见到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等画面,需要借助多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更能体会美景。

古诗词三首之《忆江南》《望洞庭》效果分析

在讲解《忆江南》这首词时,通过想象画面和多媒体的辅助,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美景,深刻体会到了白居易对江南的赞美与怀念。为了让学生了解词可以配乐吟唱,让学生欣赏了歌曲《忆江南》,学生有了兴趣,学起来会更轻松,更快乐。

在学习《望洞庭》一诗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生字,注释了解古诗,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讨论找出《望洞庭》中的三个比喻句。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分析

《古诗词三首》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篇课文共三首古诗词,《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望洞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忆江南》是白居易离开江南,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江南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与怀念之情。(本节课学习《忆江南》、《望洞庭》两首诗。)

知识与能力:

1. 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明白《洞庭湖》中的三个比喻句。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学习注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件与想象,引导学生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讨论找出《望洞庭》中的三个比喻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