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赏识教育案例15则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赏识教育案例(2篇)

幼儿园中班赏识教育案例(2篇)

第1篇案例背景:小明,6岁,幼儿园中班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于与同学交流,上课时总是低着头,很少举手回答问题。

家长反映,在家里小明也很少主动做事情,需要家长反复催促。

老师发现小明在绘画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但很少有机会展示。

案例描述:为了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心,老师决定采用赏识教育法,激发小明的潜能。

1. 发现优点,给予表扬在一次绘画活动中,小明完成了一幅很有创意的作品。

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小明,你画得太棒了!这个创意真独特!”听到表扬,小明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2. 鼓励参与,提高自信心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小明多参与活动,多发言。

每当小明举手回答问题时,老师都会给予肯定:“小明,你真勇敢,回答得很好!”渐渐地,小明开始主动举手发言,课堂表现越来越好。

3. 举办展览,展示才华为了让小明有更多的展示机会,老师组织了一次绘画展览,邀请家长和同学们参观。

小明在展览中看到了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家长也对小明的进步表示赞赏。

4. 定期反馈,关注成长老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的家庭表现,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小明变得更加自信、开朗,与同学们的友谊也日益加深。

案例总结:通过赏识教育法,小明在老师和家长的关爱下,逐渐克服了内向、胆小的缺点,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这个案例表明,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关注幼儿的优点,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第2篇案例背景:小明,中班的小朋友,性格内向,胆小,不太爱说话。

在幼儿园里,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很少参与集体活动。

老师和家长都担心他这样下去会影响他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案例描述:为了帮助小明融入集体,建立自信,班主任决定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

1. 观察和了解首先,班主任通过观察小明的日常行为,发现他在绘画方面有一定的天赋。

每次绘画课,小明都能安静地完成自己的作品,而且画得很有创意。

赏识教育的经典案例

赏识教育的经典案例

赏识教育的经典案例赏识教育的经典案例(精选7篇)对一个人的信任和赞赏,是鼓励这个人走向成功,收获欢乐的关键,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将这些赞美送给自己的宝宝,相信他们会收获最精彩的人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赏识教育的经典案例,欢迎阅读。

赏识教育的经典案例篇1在一页纸上,满满地写着关于大虾的个人信息,其中问题诸多,如自卑、性格懦弱、不善交际等等,最严重的是孩子常有轻生的想法。

可是,这是一个仅9岁的小男孩,是什么导致他产生轻生的念头?在好孩子快乐营开课前,教官通过电话回访已清楚而详细地向妈妈了解到大虾的情况。

大虾,脑袋大大的,体型偏胖。

而他对自己的形象十分不满,妈妈容易情绪化,生气时常冲着他说:“一看到你那个胖样,我就来气!”妈妈刻薄的语言极深地伤害了大虾的自尊。

在学校,大虾常常遭遇同学们的取笑,他越来越自卑,严重缺乏自信,而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懦弱,也没有任何朋友。

每当被小朋友欺负或被老师批评的时候,大虾回家后向妈妈哭诉道,“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妈妈,你让我去死吧!”大虾满腹委屈,眼泪大滴大滴地往下掉,妈妈看着心酸,担心不已。

为此,妈妈帮大虾报名了赏识教育好孩子快乐营,希望孩子在教官的带领下,和全国各地的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体验,在赏识氛围中打开心态,找到自信。

于是,自卑的大虾带着紧张和不安,在妈妈充满期盼的目光中走进了好孩子快乐营。

在破冰游戏环节中,孩子们轻松自如陆续地做了自我介绍。

当轮到大虾时,他十分紧张,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自己要叫什么绰号。

在教官的发动下,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帮他取绰号,因此,“大虾”这个绰号由此而来。

进营的一天上午,吃饭前,教官和孩子们分享了几个“学会”——学会尊重、学会聆听、学会分享、学会赏识……教官也对接下来几天的快乐营集体生活提出了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学会尊重”。

这让孩子们明白,人无完人,不能取笑他人的任何缺点和缺陷。

孩子们都把教官的话记在了心里,没有人要去取笑别人,大家都十分友善和相互尊重。

琳达又上学了赏识教育案例

琳达又上学了赏识教育案例

琳达又上学了赏识教育案例 [美]艾贝早晨琳达一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围了上去。

她戴着一个绒线帽,压得低过了发际。

由于治癌症做化疗,她的头发全掉光了。

两周前她妈妈送她来上学,她一走近教室门口就哭了,是怕同学们知道了会笑话她。

她实在是太爱美的那类女孩.但我们大家谁也没笑她,都从心里为她的不幸感到难过.没想到老师拥抱她时,却不小心碰掉了她的帽子,她捡起帽子就跑出了教室。

以后谁劝她,她都不再来上学。

她的爸爸妈妈都很伤心、难过。

每当早晨点名时,老师都会朝琳达的空座位瞥一眼,长长的睫毛忽闪几下,露出同情和忧郁。

她对我们说:“孩子们,假设琳达再不来上学,就要留级了,我们怎么帮助她抑制这个障碍呢?心理医生找过了,校长也去看了她,都没有用.”老师摊开双手,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一个男生说:“老师我们都剃光头吧!大家都和她一样,她就不会难过了吧?”是大卫的声音。

没错,是他,别人谁会想出这样的好主意呢?奇怪的是一头美发的朱丽亚最先响应,她的“马尾巴”足有一尺长,平日里用一个漂亮的发结绑着。

她有好多美丽别致的发夹,有小草帽形的,有小蘑菇形的,还有叮里咣啷一串葡萄形的。

假设她过生日,谁问她,朱丽亚,我送你什么礼物好呢?她准会说,送我发夹吧!她决定剃光头,我们男孩全鼓掌,有一位还把脚跷到桌子上猛敲.一个又一个女孩全举了手,高扬的手臂像一排小白桦,我们男孩还能说“不”字吗?老师说:“我们不要冲动,还是回去征求一下爸爸妈妈的意见。

”“爸爸妈妈赋予我们生命之后,我们就有独立选择的自由;头发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自己可以决定!”又是大卫的声音。

“我们剃光头是为了奉献爱,爸爸妈妈肯定同意。

”又是一看喧哗。

结果我们全班25个男女同学都剃光了头,每个人还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个礼物,有的是自己画的卡片,25颗心串在一起;有的是用树枝编织成一个心的形状,用一条红色彩带系成蝴蝶结,可以挂在墙上;有的同学的妈妈还为琳达烤了大蛋糕,上面用奶油浇出一个大大的“爱”字.老师为我们全班同学各买了一件T恤衫,并请美工喷上大字:琳达,我们爱你。

幼儿园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共5篇)

幼儿园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共5篇)

幼儿园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共5篇)第一篇:幼儿园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幼儿园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摘要:赏识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教育者应从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理念,培养幼儿赏识意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并运用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加强家园合作等方面入手,同时避免赏识教育的误区,从而保障幼儿园赏识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幼儿;所谓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

幼儿园中的赏识教育,就是对幼儿能够赏识和善待,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幼儿园的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宽阔的活动场地、丰富的游戏学习材料,更渴求精神上的满足,而赏识教育能够带给幼儿关于尊重、理解和爱的满足。

因此,在幼儿期重视赏识教育,对培养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十分重要。

首先,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教育的重点不在于让幼儿掌握广泛的知识内容,而是培养幼儿对于各个领域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意大利著名绘画大师达﹒芬奇,他的绘画之路从一枚蛋开始,他第一次画的蛋,其实画一点也不像,但当他把自己的作品拿给老师看时,老师竟像对待一件珍宝那样,大加赞赏达﹒芬奇有绘画天赋,并说他日后必成大器,然后才指出了他绘画中的不足,让达﹒芬奇注意观察蛋的特点,鼓励他不断尝试。

正是这次画蛋的经历,在达﹒芬奇的心中埋下了热爱绘画的种子,经过他的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

赏识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一剂灵丹妙药,孩子的心并不贪婪,老师几句表扬的话语、一个赞赏的微笑和鼓励的眼神,他们便能如油箱满满的汽车,在成功之路上跑出长长的一段,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其次,赏识教育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一项行为带来满意或鼓励的结果时,该项行为则会保持且增强。

同样的道理,当幼儿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得到别人的赏识时,他就会保持这种势态。

或许幼儿手中的泥塑以我们成人的眼光无法定义它有何等价值,但对于幼儿来说,那就是一件件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就,当老师给予适当的赏识,幼儿会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去完成各种不同的作品。

幼儿园文学欣赏活动案例及创意分享

幼儿园文学欣赏活动案例及创意分享

幼儿园文学欣赏活动案例及创意分享一、活动案例:我爱童话故事活动目的:培养幼儿对童话故事的欣赏能力,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简单的道具,童话故事书籍。

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带领幼儿们回顾一些经典童话故事,如《睡美人》、《灰姑娘》等,并与幼儿谈论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观看小剧场表演:教师邀请一些家长或教师扮演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幼儿们观看小剧场表演。

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与幼儿讨论角色的感受和情绪。

3.幼儿参与:幼儿依次上台参与表演童话故事的情节。

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道具,让幼儿们可以更好地融入角色。

可以提前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并且给予相应的角色服装和道具。

4.故事创作:教师与幼儿一起创作一份自己的童话故事。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供故事的主题和人物,然后与幼儿一起讨论情节和结局。

最后,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们将故事编写成书,并展示出来。

5.故事分享会:教师组织一次故事分享会,让幼儿有机会向其他班级或家长讲述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

分享会上,可以设置简单的互动环节,如让其他幼儿提问、表演一些情节等。

活动总结:教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并与他们分享感受。

鼓励幼儿们多读童话故事,并帮助他们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二、创意分享:绘本分享角活动目的:培养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活动准备:绘本书籍、图片、简单道具。

活动过程:1.绘本选读:教师选取几本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并以朗读的方式给幼儿们听。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含有情节的绘本。

2.幼儿分享:教师鼓励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并邀请他们上台分享自己喜欢的绘本内容。

幼儿可以自己朗读绘本,也可以讲述绘本中的故事情节。

3.绘本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和装饰品,让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角色进行扮演。

幼儿可以根据绘本的情节和人物特点,自由发挥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模仿人物的声音。

4.图片分享:教师准备一些绘本中的图片,并贴在教室的墙上。

幼儿教学案例 坚持赏识教育,以表扬激励为主

幼儿教学案例 坚持赏识教育,以表扬激励为主

幼儿教学案例坚持赏识教育,以表扬激励为主美术活动《长长的面条》中,孩子们正专心致志地操作。

突然,教师室中传来一阵哭声。

原来是程硕在哭,我连忙上前,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程硕哭着告诉我:“老师,我……我……不会撕……。

”我明白了,原来是程硕自信心不足,感觉撕纸难度太高,自己不能完成而着急得哭了。

我忙安慰程硕,鼓励他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刚才老师已经教了大家撕纸的方法,你不要害怕,老师在你的旁边看着你撕,不行的话老师会帮助你的。

不过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你一定行!在我的鼓励下,程硕开始动手撕纸。

我在旁不停地鼓励他,增强他的自信心。

程硕越撕越带劲,他不再哭了。

一会儿,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一根面条的撕纸。

我不放弃任何鼓励他的机会,表扬他说:“真棒!你撕的面条真不错!”程硕听到了我的表扬信心十足,他又开始撕第二根苗条了。

那么专心,那么自信,以至于我悄然离开,他都没有发觉。

展示作品时,我特意在集体面前展示了他的作品,再次表扬和鼓励了他。

程硕高兴地笑了,他变得自信起来。

下午区域活动时,我发现程硕来到了美工区,再次选择了撕贴活动。

原来他对美术撕贴活动产生了兴趣。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特别开心。

其实,这次美术活动《长长的面条》是我班孩子第一次开展的撕贴活动。

针对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在原来教案的基础上适当减小了难度。

活动前,我在孩子们的操作纸上先印好了长条条。

详细讲解后,教孩子们学习撕纸的正确方法。

程硕的动手能力较弱,但是这个孩子上进心很强。

他拿到了操作纸却不敢下手,而是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自信心不足。

这也让我引发了思考,以赏识教育不断激励他,增强他的自信心。

不选择不直接帮助他,而是用语言不停地鼓励程硕。

因为我相信程硕的能力,我已减小活动难度,程硕果然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

通过赏识教育,我还激发了程硕对撕贴活动的兴趣。

看来赏识教育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以表扬为主。

老师的评价,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往往能对孩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赏识教育应用案例(3篇)

赏识教育应用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一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孩子,却因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一度陷入自卑、消极的情绪中。

在学校里,小明成绩一般,人际关系也不融洽。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小明的父母开始尝试赏识教育,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小明的潜能,让他重拾自信,健康成长。

二、赏识教育的实施过程1. 改变观念,树立信心首先,小明的父母意识到,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他们不再一味地强调成绩,而是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小明的父母逐渐发现,小明在音乐、绘画方面有天赋,于是开始鼓励他在这些领域发展。

2. 发现优点,肯定进步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们的进步。

小明的父母开始关注小明的点滴进步,无论是学习上的进步,还是生活上的改变,他们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例如,当小明在数学考试中取得90分时,父母会为他高兴,并告诉他:“你真棒,这次考试进步很大,继续努力!”当小明在绘画比赛中获奖时,父母会为他自豪,并鼓励他:“你画得真好,继续保持这份热情!”3. 适当引导,培养兴趣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肯定孩子的优点,还要适当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

小明的父母发现小明喜欢音乐,便为他报名参加钢琴培训班。

在培训班上,小明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

同时,父母还鼓励小明参加各种兴趣小组,让他结识更多朋友,拓宽视野。

4. 激发潜能,树立自信赏识教育要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树立自信。

小明的父母通过鼓励、支持,让小明参加各种比赛和活动。

在比赛中,小明虽然有时会失利,但父母总是告诉他:“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勇敢地尝试了!”这种鼓励让小明逐渐克服了自卑,重拾自信。

5. 营造氛围,关爱成长赏识教育需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小明的父母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关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会关心小明的饮食、作息,关注他的心理健康。

同时,父母还会抽时间陪伴小明,倾听他的心声,成为他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赏识教育的例子

赏识教育的例子

赏识教育的例子【篇一:赏识教育的例子】更新时间:2014-02-12 16:32:39 访问量:1545 任何人都是为希望而活着的,只要是活着的人就有希望,没有希望的人不会留在这个世界上。

只有坚定这个信念,我们才能挖掘孩子的希望,寻找动力之源,否则我们就会对孩子束手无策。

【篇二:赏识教育的例子】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

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

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

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

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

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

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赏识教育案例幼儿园大班(3篇)

赏识教育案例幼儿园大班(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

赏识教育强调以赏识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赏识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本文将以幼儿园大班为例,探讨赏识教育的具体实践。

二、案例描述(一)幼儿基本情况小明,男,6岁,幼儿园大班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胆小怕事,在班级中较为低调。

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小明从小受到父母的严厉管教,导致他在班级中缺乏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问题表现1. 在课堂上,小明不敢主动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不愿与同学互动。

2. 在户外活动中,小明不敢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总是独自一人。

3. 小明在绘画、手工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天赋,但由于缺乏自信,他很少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赏识教育策略1. 关注细节,发现优点教师应关注小明的日常生活,发现他的优点。

例如,小明在绘画方面有一定的天赋,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表扬他的作品,激发他的自信心。

2. 鼓励参与,增强自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鼓励小明积极参与。

在活动中,教师给予小明充分的关注和指导,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例如,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小明担任队长,带领其他小朋友完成任务。

3. 逐步引导,提升能力教师应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他提升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小明的特长,提问一些难度适中、与他兴趣相关的问题,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4. 家园合作,共同促进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家长在家庭中也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小明,鼓励他勇敢地面对困难,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实施过程1. 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小明的表现,发现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并在全班面前表扬他的作品。

2. 教师组织小组活动,让小明担任队长,带领其他小朋友完成任务。

在活动中,教师给予小明充分的关注和指导,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

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

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赏识教育是一种注重挖掘儿童潜能,激发孩子内在动机,培养学习成就感的教育方式。

它与传统的惩罚教育和奖惩制度不同,不是针对孩子的缺点进行批评和惩罚,而是通过赏识孩子的优点和表现,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提高自我认知和学习技能。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赏识教育案例,从中梳理出赏识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案例一:玛格丽特·温德曼(Margaret Windman)玛格丽特·温德曼母亲在看到女儿的画作时,并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只关注画的好坏,而是从画作中发现了女儿的细心、耐心、创造力和想象力等优点,并在女儿注意到画作被她赏识后,赞扬并提醒女儿不要忘记这些好习惯,鼓励女儿继续发扬优点的同时,关注她的学习和成长。

这启发了玛格丽特·温德曼母亲,开始关注孩子潜在的能力和价值,而不是仅仅关注成绩和表现。

这种做法,使得孩子更加意识到自己的长处,更加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更加自信和热爱学习。

赏识教育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正面、积极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获得成就的快乐和满足。

案例二:老师差别化的评价方式有一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限制学生的作业形式和方式,而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和想象力,在这个基础上完成作业。

这样的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意和创新,更重要的是,老师在评价时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辅助工具、思考方式等方面都考虑在内,进行差别化评价,赏识学生从多方面展现的优点和长处。

这种差别化评价方式,使得学生更加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更加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特长进行学习和展示,同时也让学生习惯了主动思考和反思,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案例三:家庭里的赏识教育在家庭中,赏识教育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一个家庭中的小孩在学习上遇到巨大的困难,但是在父亲关注的时候却充满了自信和韧性。

父亲在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表扬了孩子在其他课程上的表现,也表扬了孩子在这项任务上的努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赏识教育案例15则

赏识教育案例15则

《赏识教育案例》赏识教育案例(一):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能够在爱与幸福中徜徉的人生是美丽的!若水,在七年级是中等生,此刻已跻身于年纪前列,成为品学兼优的优秀生,她的进步,就应是赏识教育的结果。

还清楚的记得八年级分班的第一天,她便脱颖而出:纪律差,散漫,排座往后跑,玩世不恭,什么事对她都满不在乎的样貌。

一打听才明白她在一年级是个有名的疯丫头!这些我记在心里,并暗暗留意她。

不久我便惊喜的发现她的许多优点!聪明、热情;阅读潜力和表达潜力都很强,且设计板报和绘画上也有天分,这些使我喜在心上,也许是语文老师的天性,也许是我爱才吧,即使她屡次破坏纪律,但我依然对她有种莫名的喜欢!凭多年的教育经验,我明白只要教育得法,她必须会是个优秀人才!于是我开始寻找和她交流的机会,根据她的特长,我决定和她合作办黑板报。

那天,把她叫到面前,微笑着说:若水,咱们师生合作办个最精彩的板报怎样?她欣然答应!于是,我写她设计,合作相当默契。

办完后,我一面欣赏着板报,一面赏识的看着她说:若水其名,清纯有诗意,好;若水其人,有才有魄力,妙!若果你这小才女不成为优秀生,为师的我但是罪过啊!听着这话,她吃惊的望着我说:老师,你真这样看我?那当然,确实你很出色啊!我第一次发现,她的脸红了。

由此,我们的感情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借机,我找了一名纪律好学习好的学生来带她。

果然,她从听讲状态到纪律状况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然而不久,若水便惹了大祸,在宿舍连续开了两张违纪单子,而且因为狡辩还和宿管办教师无礼顶撞,把宿管教师气得直落泪要明白我们的住宿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女生几乎不会有违纪现象,更很少有违纪单子),当时的我真的很生气,(我明白,学生的反复现象的出现也属正常)我没有立刻找到她,留意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

我发现她变得留意翼翼,而且也再对我察言观色,我看出她确实知错了,也害怕了我感觉火候到了,在晚自习的时候我才找到她,看的出她在等待着一场疾风暴雨,呵呵,当时我真是又气又爱于是我拍拍她的肩膀,慈爱地说:若水啊,凭着你的聪明和善解人意,你就应明白我此时此刻的情绪,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更明白就应怎样去做,去弥补自己的过失,对么?她默默点点头。

(幼教精选)案例:赏识教育-值得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学习 - 案例分析 -

(幼教精选)案例:赏识教育-值得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学习 - 案例分析 -

案例:赏识教育-值得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学习-案例分析-赏识教育--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学习这个男孩子小名叫丑丑'小时候顽皮至极'他的爸爸妈妈就是由于他的顽皮才离婚的.丑丑的妈妈始终包涵着他'现在说来应当是赏识教育'他的父亲却被儿子的顽皮弄得到处为难,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婚来躲避这个令他头疼的儿子。

为了不让儿子在单身家庭里的成长受到损害,他的妈妈每个月都用他爸爸寄来的钱买他需要的东西,并且说这是爸爸买给他的。

因此丑丑长大后从未觉得爸爸离他很远。

世上最宏大的就是母爱!我鄙视这位母亲!青年文摘上曾经刊登过这篇文章。

第一次参与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凳子上连三分钟都座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由于全班30位小伴侣,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知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凳子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其他的妈妈都特别艳羡你的妈妈,由于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了。

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疑心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

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布满了信念。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觉察,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布满了光亮,懊丧的脸也一下子伸展开来。

她甚至觉察,从这以后,儿子温存得让她惊讶,好象长大了很多。

其次天上学时,去得比平常都要早。

孩子上了,又一次家长会。

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由于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

赏识教育案例

赏识教育案例

赏识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赏识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背景:某幼儿园由于职工流动大,导致幼儿园师资力量相对较弱,
幼儿园领导决定引入赏识教育的方法,增强教师们的动力和积极性。

实施过程:
1.培训教师:幼儿园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赏识教育的培训,介绍赏
识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巧。

教师们了解到赏识教育是通过正面肯
定和给予奖励来激发幼儿园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自我价值感。

2.制定政策:幼儿园制定了一套赏识教育的政策,包括赏识教师每
月表现优秀的教师、表现优秀的团队以及取得突出成绩的班级等,
并确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

3.激发主动性:在日常工作中,幼儿园领导和同事都积极表扬和赞
许教师们的优秀表现,例如针对教师们培养孩子的某种特殊能力、
组织了成功的活动等。

同时,幼儿园还鼓励教师们分享成功经验,
进行教学交流,以提高整个园区师资的整体水平。

4.奖励机制:幼儿园根据教师们的表现,设立了不同级别的奖励,包括班级奖、个人奖、团队奖等。

这些奖励既可以是实物奖品,也可以是让教师们参加培训课程或出国交流等机会。

效果评估:
通过赏识教育的实施,幼儿园教师们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充满了工作的热情和激情。

教师们在教学上更加用心,班级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同时,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强化,整个幼儿园的氛围更加和谐。

减少了教师的流动,稳定了教师队伍。

总结: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个园区的教育质量,也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赏识教育案例书集(3篇)

赏识教育案例书集(3篇)

第1篇一、引言赏识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赏识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许多学校和教师纷纷尝试将赏识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本案例书集收录了多个赏识教育案例,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赏识教育案例1. 案例一:小明的逆袭之路小明是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在学校里,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很少与人交流。

班主任老师发现小明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于是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

在兴趣小组里,小明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和同学们的帮助,他的绘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渐渐地,小明变得自信起来,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最终,小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重点中学。

2. 案例二:小红的成长故事小红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她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

由于缺乏关爱和陪伴,小红性格孤僻,学习成绩差。

班主任老师了解到小红的情况后,主动与她交流,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

在老师的鼓励下,小红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努力学习。

同时,老师还组织同学们一起帮助小红,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3. 案例三:小杰的蜕变之路小杰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但他总是过于自信,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小杰失利了,心情十分沮丧。

班主任老师发现小杰的变化,及时与他沟通,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杰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了尊重他人。

此后,小杰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变得谦虚谨慎,与同学们相处融洽。

4. 案例四:小丽的勇敢之心小丽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学生,遇到问题总是退缩。

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丽在体育课上表现出色,于是鼓励她参加学校的田径队。

在田径队里,小丽得到了教练和队友们的帮助,逐渐克服了胆怯心理。

在一次比赛中,小丽勇敢地冲向终点,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这次经历让小丽明白了勇敢的重要性,她开始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赏识教育成功案例

赏识教育成功案例

赏识教育成功案例篇一:一个比较成功的赏识教育案例一个比较成功的赏识教育案例孩子越批评缺点越多;孩子越表扬优点越多。

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

——洪兆英的座右铭今年54岁的洪兆英,已有37年教龄了。

和许多基层教师一样,她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和激情。

“若不是今年期中的全校师德检查,我们可能还不知道洪老师和她那3000封信的感人故事。

”,十里铺小学校长黄艾深有感触地说:“这件事对全校老师震动很大。

它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也让我们反思———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是不是对孩子们给予的赏识太少?这样会不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和成长的快乐?”到底是什么让洪老师想到了给家长写信表扬学生?在她坚持给家长写信的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让人难忘的经历……震撼——一句表扬,改变了一个学生洪老师说,写报喜信,源于三年前一次学生的来访。

这名男生,是洪老师早年带过的,叫杨艺,当兵回来后办起了一家修理厂。

这个男生,当年可是学校有名的调皮大王,不爱学习,像小霸王似的,同学们对他敬而远之。

没想到这个大多数人都认为“丢了”的孩子,走上社会能有模有样。

这位昔日的调皮大王动情地说:“洪老师,当年就是您的一句表扬,改变了我。

上四年级以前,因为成绩不好,老师同学都瞧不起我,父母也总是骂我不成器。

就因为这样,我整天搞破坏希望引起别人重视,结果大家反而更加讨厌我。

记得四年级运动会上,我比赛得了两个第一名,您在班上表扬了我。

那是我第一次得表扬,第一次发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后来,您又让我当上了体育委员。

慢慢地,我认识到自己也有很多长处,和同学也渐渐融到了一块。

”那次表扬,洪老师早已记不得了,但学生的话却让她感到震撼。

没想到,自己一句不经意的表扬,竟然让学生记了这长的时间。

尝试———放大镜下,学生们进步快了正是那次谈话,让洪老师对“多表扬、少批评,不要用分数衡量学生”有了更深的认识。

她接手新班班主任时,开始尝试拿着放大镜去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去给他们鼓励。

小班赏识教育案例(2篇)

小班赏识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赏识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和实施赏识教育。

小班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阶段,孩子们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开始初步显现。

本案例以小班幼儿小宇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探讨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小宇,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刚进入幼儿园时,他的表现让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惊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宇的一些不良习惯逐渐显现出来,如上课爱说话、做作业磨蹭、与同伴发生矛盾等。

这些问题让小宇的家长和老师感到困惑,他们开始反思如何更好地教育小宇。

三、案例分析1. 问题分析小宇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专注力:上课爱说话,做作业磨蹭。

(2)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与同伴发生矛盾,不懂得谦让。

(3)自我意识较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

2. 赏识教育策略针对小宇的问题,教师和家长决定采取赏识教育策略,具体如下:(1)关注小宇的优点,发掘他的潜能。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小宇的自信心。

(3)培养小宇的专注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引导小宇学会关心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实施过程1. 关注优点,发掘潜能教师和家长开始关注小宇的优点,如他善于观察、乐于助人等。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及时表扬小宇的优点,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例如,当小宇主动帮助同学时,老师会给予表扬:“小宇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种正面的评价让小宇更加自信,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优点。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与小宇的互动,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尊重他的个性。

在课堂上,教师会根据小宇的特点,设计适合他的教学活动。

例如,当小宇上课爱说话时,教师会引导他关注课堂内容,鼓励他积极参与讨论。

在课外,教师会主动与小宇交流,关心他的生活,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3. 培养专注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教师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小宇学会专注,如玩“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让小宇在游戏中提高专注力。

【赏识教育案例】秋天里开放的小雏菊

【赏识教育案例】秋天里开放的小雏菊

对柯柯的赏识教育案例孩子越批评缺点越多;孩子越表扬优点越多。

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

——王老师的座右铭已有24年教龄的王老师,和英才学校的许多老师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和激情。

多年的班主任经历,让王老师认识到: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温暖的眼神可以改变一个学生。

在工作中,王老师对“多表扬、少批评,不要用分数衡量学生”有了深刻的认识。

她接手新班班主任时,开始尝试拿着放大镜去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去给他们鼓励。

可珂,一个胆怯、内向的小姑娘,趴在父母亲的肩背上走进了一年级一班的教室大门,初见老师的小姑娘,又哭又闹,一刻钟也不离开自己的父母。

在父母的万般许诺、王老师的千叮万嘱下,孩子留了下来,但是成天不说一句话,手里不是捏着自己的橡皮就是捏着父母给的玩具,整天都哭得像只小花猫似的。

这样的欧阳言珂,谁看了都心疼。

老师除了每天妈妈般的关怀就是随时和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

在得知孩子出生父母所经历的千辛万难和孩子的身体的情况后,王老师对孩子只有倾注更多的爱,去发现她身上的每一点进步。

记得在一次生字课的书写时,小姑娘终于正确地写了一个“人”字,王老师异常惊喜,将她书写的“人”字用投影展示给全班孩子看,还把拍下的照片发给孩子的妈妈,孩子得到了来自老师和父母的肯定,对上学的排斥变小了,慢慢能认真写字了。

王老师就是这样,随时和珂珂的妈妈沟通,一起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一起鼓励孩子、赏识孩子。

到一年级下期的时候,珂珂每次的作业能自己完成了,喜欢上了学校,期末的时候,语文和数学均达到了90分以上。

对珂珂的赏识是王老师永远不能停止的工作。

此时的珂珂也不再是那个手里永远握着橡皮的孩子了。

王老师拉起珂珂的小手,说:“珂珂的小手可厉害了,能写出漂亮的字,能捡起地上的垃圾,老师相信你还能帮我们二一班服务呢!”于是,珂珂成了班上的图书管理员,从此,二一班的孩子每天总能看到一个瘦小的身体站在书架前整理班级的图书。

(幼教精选)案例:用欣赏的态度看孩子的作品 - 案例分析 -

(幼教精选)案例:用欣赏的态度看孩子的作品 - 案例分析 -

案例:用欣赏的态度看孩子的作品-案例分析-大人确实定、赏识能让孩子自信,反之,大人的猜疑、无端的批判就很可能造就一个自卑、多疑、没有平安感的孩子。

要想培育一个大胆、自信、欢乐的孩子,那么就请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吧。

一天早上,我站在幼儿园门口值周,偶然听见了两位家长的对话。

一位妈妈说:"我儿子的画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还贴在教室外面,我觉得怪难为情的。

'另一位家长说:"你也别要求这么高,小孩子吗,只要他画得兴奋就好。

'我听了以后,很为前面这位家长的孩子担忧,在这位家长眼里,自己孩子的画是画得不好的,无形之中,孩子也会感觉到母亲对他的不满。

记得有位伟人说过:"一个孩子一旦拥有了母亲的赏识,他也就拥有了大半个世界。

'反之,母亲的不赏识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那么,孩子的画画得不像就肯定不好吗作为家长我们该怎样去看孩子的绘画作品才更有利于孩子的进展呢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妈妈为什么会认为孩子的画"一点都不像'就不好,她的话可能也不是她的一家只言,而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想法。

这里面有个误会:人们觉察整个世界美术史的进展是从写实象征抽象,于是自然而然地认为孩子学画也应从写实开头,要画得像,只有在画得像的根底上才可以进一步进展。

就象学写字,只有先练正楷,把字恭尊敬敬地写正了,以后才可以练一点行书。

而实际上,依据专家们对儿童心理生理特征的讨论觉察,孩子绘画的进展进程是抽象象征写实,和世界美术史的进展恰恰向反。

所以,把幼儿绘画定位于写实仿照对幼儿心理进展特点而言无疑是"倒行逆施',把幼儿的画用像与不像来衡量更是错上加错,这一错就是几十年。

我们的家长小时候接受的也是这样的教育,因而,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绘画作品有这样的评价是很正常的。

但时至今日,面对我们的下一代,我们不能再连续错下去了,要不然,"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其次,这位妈妈还认为孩子的画"不像'就不应当贴在外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赏识教育案例15则究竟什么才是适宜的爱?如何在每个平常的日子里,在琐碎的大小事件中,给孩子“刚刚好”的爱?以下是教育部向全国征集,经过精心筛选、整理出来的30多个家庭教育案例。

涉及到理解、沟通、尊重、榜样、立规矩、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爱的本质等方方面面,鲜活的生活场景和点评相信会带给你更多的思考。

案例1:被强迫的交往女儿桐桐2岁时,我通过看书认识到她应该多交朋友,所以总是特别热情地拉着她跟小朋友打招呼。

可桐桐偏偏不爱说话,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说,不想玩游戏我就替她参加,桐桐总是默默地跟在后面。

后来,我发现桐桐一个人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么,而且特别在乎别人是否把她当朋友。

上幼儿园之后,她经常说不想去幼儿园,因为没有好朋友。

我开始意识到我强迫孩子交往已经给她带来了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我再也不强迫桐桐了,开始带她出去慢慢引导她自己玩。

我的转变也带来了孩子的转变,她变得越来越自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很自然,朋友逐渐多起来。

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到:每个孩子有他独特的个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父母只要适宜呵护就好,而不是去干涉甚至包办他的人生。

:孩子各有不同,教育没有统一标准,更不可能从书本中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方法。

家长与其抱着书本焦虑,不如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会获得安全自信,自然而然地学会交往。

❖案例2:为什么不给爷爷奶奶吃?侄子有什么好东西总愿意和我分享,老爸对此“颇有微词”:“什么东西都要给姑姑吃,爷爷奶奶要尝尝都不给,这孩子白疼了。

”其实,侄子原来是很大方的,有好吃的都愿意和爷爷奶奶分享。

但爷爷奶奶却经常逗他:“好吃的也给爷爷奶奶分点啊!”孩子的手马上递了过去,他们赶紧又说:“爷爷、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几次之后,孩子就不再当回事儿了。

而当侄子与我分享时,我会道谢并真的与他分吃,还夸他的东西好吃,侄子也乐得与我分享。

老爸甚至还责怪我说:“大人怎么还吃孩子的东西!”:孩子的心是单纯而美好的,他会把成人世界的每个要求都当真。

作为成人,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这份单纯和美好,而不是为了好玩或者表示亲昵逗弄孩子。

生活中很多对待孩子看似搞笑的无意之举,背后却是对孩子深深的不尊重。

爱孩子,就请将他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

❖案例3:“揠苗助长”的孩子能幸福吗?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很多家长却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

“老师,今天你们学习了7的分解吧?怎么孩子回来就只会两种呢?我朋友的孩子都学到13的分解了,她是不是太笨了?上小学跟不上怎么办?今天教她认识钟表,教了很多次,她都不认识,我还拍了一个视频,您看看她的表现怎么是这个样子?!”视频中,孩子趴在桌子上使劲地哭泣。

联想到平时,这个小女孩在班里一遇到小小的困难就退缩:“老师,这个太难了,我不想参加。

”我终于明白,生活在这样急迫、焦虑和否定的环境中,孩子能自信起来吗?:赶在前面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早或晚不应成为孩子成长的标尺。

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再迫切,也不要让互相攀比和盲目跟风蒙蔽了自己的心,否则最终伤害的是孩子的心。

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用微笑静待他的绽放,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案例4:“蜗牛”带我去散步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催促儿子快点起床去幼儿园,然后好去练车,第二天要考试了。

我心急火燎,却发现儿子把牙刷咬在嘴里,站在玩具架前玩玩具。

我气坏了,大声喊他的名字,并狠狠打了他屁股一巴掌。

儿子被我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傻傻地站在那儿,眼里充满了恐惧,手里还拿着没拼好的磁力棒。

等我批评完,儿子怯怯地说:“妈妈,我想拼一个太阳花,你对着太阳花许愿,明天考试就一定会通过。

”我愣住了,一把把他拥在怀中,说不出话来。

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常常让我身心俱疲、浮躁焦虑,难免迁怒于儿子。

可我的“小蜗牛”却用他的爱和善良把我浮躁的心熨平了。

:当孩子表现出不符合成人期望的行为时,成人常常会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甚至打骂,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

其实,如果耐心倾听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会发现,回报你的,一定是像“太阳花”一般温暖幸福的爱和惊喜。

❖案例5: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女儿朵朵还没出生,我就开始规划她的未来。

7个月起开始识字,把所有的家具都贴上汉字标签;从《三字经》、《千字文》到唐诗,一字一句地教她背诵。

朵朵的记忆力非常好,背得又快又准。

这令我骄傲不已。

可等她3岁,问题却来了:她太安静了,同龄孩子都在外面玩,她却一个人在角落里看书。

这让我开始反思:我的操之过急会不会毁掉她本该快乐的童年?我小时候和小伙伴快乐无忧地玩耍,和神奇的大自然亲密接触……哪有什么早教?哪认得什么字?现在我不是也很好吗?我决定改变,不再强迫朵朵额外学太多知识,而朵朵的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

每天看着朵朵自由、开心的笑脸,我感到无比知足。

:童年生活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价值。

可孩子的童年却常常背负成人太多的期望,未出生时就提前“规划”,7个月就提前教识字、背唐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代价就是牺牲孩子的快乐和自由。

可喜的是,妈妈及时反思了自己的问题,果断“放弃”,让女儿回归了快乐童年,获得了健康成长。

❖案例6:别让强制的学习夺走童年的快乐在“望子成龙”的心态驱使下,我曾给过孩子很多强制的“爱”。

比如周末,我给他安排了一整天的课程,他稍有退步我便会大发雷霆,甚至动用家庭暴力,我常常能看到孩子眼中的怨恨与不满。

每当孩子厌烦的时候,我又是好言相劝,又是物质奖励,把我以为的“特殊的爱”强加在他身上。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物质已不再有吸引力,而且他开始极力地避开我。

“学习”,无情地拉开了我和孩子的距离。

我也想当“慈母”,可事实上,我却是个“暴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是不是太自私、太功利了?!去年我参加了教育心理学的培训,我懂得了很多,重新找到了爱的方向。

作为母亲要让孩子在兴趣的促使下主动学习,而不应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在焦虑与紧张的氛围下生活。

我要改变,先从放下自己的期望开始,尊重孩子的兴趣。

:我们常常借“爱”的名义绑架孩子,让孩子背负我们的焦虑,完成我们未完成的期待。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按他的节奏成长,胜过所有“爱”的语言和物质。

❖案例7:别让过度赞美麻木了孩子明明很喜欢画画。

可是有一次展览作品的时候,他撅着嘴说:“不论我画成什么样子,老师都会说画得真不错。

小海(班上的小朋友)胡乱涂上颜色老师也会夸她,还给她和我一样的奖品,真没意思!”薇薇也是从小被爸爸妈妈夸大的,偶露微笑,大家就赞赏:“宝宝笑得真好看!”刚咿呀学语,大家就夸奖她:“宝宝真聪明!”甚至连发脾气耍性子的时候也不忘赏识:“薇薇真有个性!”可随着她慢慢长大,家长和老师渐渐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薇薇只愿听好话,不能听任何批评,而且经受不起一点点挫折。

在我带过的班中,有不少孩子在盲目的表扬和肯定中极易自以为是,甚至出现沮丧、愤激、退避或敌对的行为,家长却浑然不觉。

:过度赏识和不必要的赞美,并不能有效表达你对孩子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还会让孩子过于依赖外在的评价,而没有真正投入到事物本身,久而久之,还会弱化孩子的责任感和上进心,缺乏做事的动力。

❖案例8:打碎的是碗还是心?有一次女儿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碗里的小料溅了我一身,我不禁大喊一声,女儿看看被惊吓的我,看看被打碎的碗,惊慌失措起来,怯怯地对我说:“妈妈,你打我一下吧!”她的表情与话语告诉我她已经知道错了,我为什么还要再责备她?于是我微笑着对她说:“妈妈原谅你了,下次可要小心哟!”女儿嘴角重又露出了笑容,感激地对我说“嗯,妈妈,我记住了!”于是又开心地玩了起来。

事后回想她的那句话,我还是颇为吃惊。

为什么她让我打她?是不是我平时对她伤害太多了?多少次,我在干家务,女儿无意“添乱”,我会不耐烦地呵斥她;多少次,下班回家一身疲惫,女儿找我读书,我头也不抬地拒绝她;又有多少次,女儿磨磨蹭蹭,我会一边责备一边“拎”着她下楼……女儿怕自己做不好惹妈妈生气,更害怕妈妈的责备和惩罚。

打碎了碗可以再买一个,但打碎了孩子的心却无法再挽回;作为父母,多一些宽容与耐心,就能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内心。

:打碎碗的刹那,家长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接纳了孩子“冒失”的行为,还给孩子一份安全感;平静的背后,家长的心却波澜起伏,我们看到了她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觉察,与孩子的对话。

当个好妈妈不容易,就是要经历这样的成长!❖案例9:“填鸭”弥补不了爱的空白我曾经在上班路上遇到过这样一位妈妈,妈妈看上去很博学,一直在不失时机地给孩子讲各种知识,而这些知识一听显然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范围,结果孩子很少回应,连一点表情都没有,谁知道孩子听进去多少呢?还有一次在图书馆,我看到有一个妈妈一直在给四五岁的孩子读书讲故事,一本接一本,一个接一个都不停息,嗓子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从孩子呆滞的目光能看出,他早就听烦了。

我不禁感慨,这些妈妈忘我地付出,似乎想倾自己所有灌注到孩子的世界里,恨不能孩子能马上全部吸收,快快长大成才。

然而事实呢,孩子被填鸭,没有透气的机会,最后变得麻木厌倦,成了妈妈手中的傀儡。

:能说这样的家长不爱孩子吗?他们的爱里附加了太多的期望,大量知识信息填鸭式的教育并不能弥补孩子情感的空白,不能代替亲子之间的自然沟通,更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这样的爱,终究是伤害。

❖案例10:我要画不一样的牛今天,孩子们要画牛。

我让孩子们观察了关于牛的图片和范画,然后便开始画了。

“快来看呀,笑笑的牛身上长刺了。

”孩子们都凑过去。

“她画的牛棚好乱!”“你画的小孩手里怎么就拿一根草来喂牛呀?……”“你画的和老师的不一样!”孩子们七嘴八舌,我也走过去。

笑笑显得有点尴尬。

我鼓励笑笑讲讲她的画。

“这是牛毛,我姥姥家的牛身上就长了好多牛毛。

”“这是草栏子,是装草的地方,姥姥家的牛草就装在那里。

”“我姥爷每天中午都会赶牛去小河喝水,我画的小孩是我。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富有创造力的、有思想的个体。

笑笑的画让我反思美术活动不应用范画束缚孩子的思维。

经验来源于生活,真实体验远比图片和范画更能激发孩子创作的热情。

我要多为孩子们创造条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让他们有更精彩的表现!:教师聆听并鼓励孩子的创造表现值得点赞!爱孩子就让他充分地感受生活,并以他自己的方式去绽放吧!❖案例11:你也有一双自由的翅膀伟伟身患残疾,单眼失明,且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入园前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现在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弱。

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出于同情与爱心,对他格外关注和照顾,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

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悄悄挣脱,并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

”我心里咯噔一下,是不是我对他的特别呵护已经形成了对他的束缚,甚至正在伤害他的自尊?“受伤的小鸟”也有自己小小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想象和飞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