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析法实验(有思考题答案)
分子荧光法测定水杨酸乙酰水杨酸1
分子荧光法测定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一、实验目的1、学习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应用分子荧光法测定乙酰水杨酸、水杨酸的分析方法。
3、了解F-3501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某些物质经紫外光或波长较短的可见光照射后,会发射出较入射波长更长的荧光。
荧光光谱反映了物质的特性,建立在测量荧光光谱基础上的分析方法称为荧光分析法。
当进行荧光测定时,总要选择不同波长的光波进行测定,即一个为激发光——物质所吸收的光;另一个为物质吸收后发出的光称为发射光或荧光。
对同一物质而言,在稀溶液(即A = abc < 0.05)中,荧光的强度F与该物质的浓度C 有以下关系:F = 2.3φabcI0式中φ为荧光过程的量子效率,a为荧光分子的吸光系数,b为试样的吸收光程,I0为入射光的强度。
当I0及b 不变时,上式变为:F= KC其中,K为常数。
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一般超过分光光度法2~3个数量级)、取样少、方法快速等特点,现已成为食品、生物医药、天然产品、农业、环境保护、化工等领域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
但由于许多物质本身不会发生荧光,故在使用范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乙酰水杨酸(ASA,即阿司匹林)水解能生成水杨酸(SA),而在乙酰水杨酸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水杨酸。
由于两者都有苯环,也有一定的荧光效率,因而在以三氯甲烷为溶剂的条件下,可用荧光法进行测定。
从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中可以发现: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均不同,利用此性质,可在各自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下分别测定。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F-3501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离心机、真空泵、石英比色皿、移液管、棕色容量瓶、比色管、烧杯、砂芯抽滤装置、量筒、洗耳球、洗瓶等。
荧光光谱法
荧光分析法测定维生素B2一、实验目的1.学习与掌握荧光光度分析法测定维生素B2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熟悉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3、学习掌握固体及液体试样的荧光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用一种波长的光照射某种物质时,这种物质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射出一种比照射光波长较长的光,这种发射出来的光就叫做荧光。
当照射光停止照射时,荧光也随之很快地消失。
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所产生的、能够反映出该物质特性的荧光,以进行该物质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称为荧光分析。
实验证明,荧光通常发生于具有刚性平面的л-电子共轭体系分子中。
随着л-电子共轭度与分子平面度的增大,荧光也就越容易产生。
因此几乎所有对分析化学有用的荧光体系都含有一个以上的芳香基团,芳环数越多,荧光愈强。
能发荧光的纯无机物很少,通常就是利用有机配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荧光络合物进行无机离子的分析。
图1.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原理图荧光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图1)可简述为:光源发出的光束经激发单色器色散,提取所需波长单色光照射于样品上,由样品发出的荧光经发射单色器色散后照射于检测器上,检测器把荧光强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经放大器放大后,由信号显示系统显示或者记录。
荧光光谱包括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两种。
激发光谱就是就是指发射单色器波长固定,而激发单色器进行波长扫描所得到的荧光强度随激发光波长变化的曲线。
荧光发射光谱就是指激发单色器波长固定,发射单色器进行波长扫描所得到的荧光强度随发射光波长变化的曲线。
一般所说的荧光光谱实际上仅指荧光发射光谱。
这一光谱为分析指出了最佳的发射波长。
荧光定性定量分析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相似。
定性时,就是将实验测得样品的荧光激发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与标准荧光光谱图进行比较来鉴定样品成分,一般荧光定性的依据就是荧光光谱峰的个数、位置、相对强度及轮廓。
定量分析时,一般以激发光谱最大峰值波长为激发光波长,以荧光发射光谱最大峰值波长为发射波长,测量样品的荧光强度。
实验四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 B2
实验四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一、实验目的1.了解F 96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及操作。
2.掌握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3.学习荧光分析法测定维生素B2 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B2 是一种具有强烈荧光特性的化合物。
其水溶液在pH = 6~7 时荧光最强,其最大激发波长为λex= 465 nm ,最大发射波长为λem = 520 nm。
在低浓度时,λex = 465 nm 时在520 nm 处测得的荧光强度与维生素B2 成正比。
即:I F=Kc采用校正曲线法可测定复合维生素片剂中维生素B2 含量。
当pH 在11以上时,荧光猝灭。
图 4 维生素B2 的激发光谱(a)和荧光光谱(b)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F96 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移液管。
2.试剂:1%HAc 溶液;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片剂。
四、实验步骤1.维生素B2 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10.0 mg 维生素B2,先溶解于少量1%HAc中,然后转移至 1 000 mL容量瓶中,用1%HAc稀释至刻度,摇匀,即配制成10.0 μg/mL的维生素B2 标准溶液。
溶液保存在棕色容量瓶中,置阴凉暗处。
2.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取5个50 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1.00、2.00、3.00、4.00 及 5.00 mL 维生素B2 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测。
3.未知样品溶液的配制取复合维生素片剂适量,于100 mL小烧杯中,以1%HAc溶解,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待测。
4.将标准系列溶液及未知样品溶液,分别置于F96 荧光分光光度计上,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和测定波长,测定其荧光强度,绘制工作曲线,查出未知样品中维生素B2 的含量。
五、数据处理1.由记录仪记录所得荧光光谱图上查出标准系列不同浓度维生素B2 相应的荧光强度,作工作曲线。
2.在荧光光谱图上查出未知样品的荧光强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出对应浓度,进行换算后求出片剂中维生素B2 的含量。
实验4-氨基酸类物质的荧光光谱分析
氨基酸类物质的荧光光谱分析【摘要】荧光物质吸收特定频率辐射能量后会产生荧光,不同荧光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最大激发波长以及荧光谱图不同,以此可以鉴定未知物质。
荧光还与物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有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测定未知浓度的已知物荧光吸收强度来测定浓度。
【实验目的】1、熟悉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了解RF–5301 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原理,掌握荧光分析法的基本操作;3、掌握荧光分析技术应用于定量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基本原理】原理概述:利用荧光物质分子在吸收特定频率辐射能量后,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的任一振动能级,在溶液中以热的形式损失部分能量后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以辐射形式去活化跃迁到电子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便产生荧光。
荧光的产生:荧光物质分子在吸收特定频率辐射能量后,由基态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或更高激发态)的任一振动能级,在溶液中这种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发生碰撞,以热的形式损失部分能量后,而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无辐射跃迁)。
然后再以辐射形式去活化跃迁到电子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便产生荧光。
能产生强荧光的物质分子,一般都具有大的共轭π 键结构或具有刚性平面结构等特征。
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荧光分析法的特点:优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宽,能提供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发光强度、发光寿命、量 子产率、荧光偏振等诸多信息;缺点:由于能够产生强荧光的物质相对较少,荧光分析法的应用不太广泛;改进:对于没有强荧光或没有荧光的物质的测定可设计相应的反应使其生成具有荧光特性的配合物进行测定。
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色氨酸(Try)、酪氨酸(Tyr)和苯丙氨酸(Phe)是天然氨基酸中仅有能发射荧光的组分,可以用荧光法测定。
【仪器与试剂】1、仪器:F-4600 型荧光分光光度计,10 mL 带玻璃塞的比色管10只,移液管图1荧光光谱仪结构示意图2、试剂:标准溶液a:4×10-4mg/mL的酪氨酸溶液;标准溶液b:1×10-3mg/mL的苯丙氨酸溶液;标准溶液c:1×10-3mg/mL的色氨酸溶液;色氨酸待测样;去离子水。
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实验五、荧光分析法测定维生素B2
实验八、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内容:P94-97和P208-210一、实验目的1、学习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2、熟悉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3、掌握荧光光度分析法测定维生素B2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在紫外光或波长较短的可见光照射后,一些物质会发射出比入射光波长更长的荧光。
以测量荧光的强度和波长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叫做荧光光度分析法。
对同一物质,若alc << 0.05,即对很稀的溶液,荧光强度F与该物质的浓度c有以下的关系:F = 2.3 Φf I0alc,I0和l不变时,F = K⋅c (K为常数)。
因此,在低浓度的情况下,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维生素B2在430~440 nm蓝光的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其峰值波长为535 nm。
维生素B2的荧光在pH值为6~7时最强,在pH值为11时消失。
荧光分析实验首先选择滤光片,使测量获得最强荧光,且受背景影响最小。
激发光谱受选择激发滤光片的依据,该滤光片的最大透射比与待测物质激发光谱的最大峰值波长相近。
荧光光谱是选择荧光滤光片的主要依据。
本实验使用的Cary Eclipse荧光分光光度计,其预扫描功能可自动识别出该容积的拉曼、瑞利及二级散射峰,并在扫描结束后自动给出最佳的激发/发射波长。
本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来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略)四、实验内容1、扫描测定取待测液2.50 mL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Cary Eclipse 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测定,选择最佳的激发/发射波长。
2、浓度测定在5个5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0 mL、2.00 mL、3.00 mL、4.00 mL和5.00 mL 维生素B2的标准溶液,稀释,定容。
选定扫描测定确定的最佳激发/发射波长,用Cary Eclipse荧光分光光度计依次从稀到浓测量系列标准溶液和待测液稀释液的荧光强度。
五、结果与分析1、标准系列溶液的荧光强度绘制标准曲线。
荧光分光光度分析法
第一章荧光分光光度分析法1.1概述1.1.1 基本原理由高压汞灯或氙灯发出的紫外光和蓝紫光经滤光片照射到样品池中,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荧光经过滤过和反射后,被光电倍增管所接受,然后以图或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
物质荧光的产生是由在通常状况下处于基态的物质分子吸收激发光后变为激发态,这些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将一部分的能量又以光的形式放出,从而产生荧光。
不同物质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其激发态能级的分布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荧光上表现为各种物质都有其特征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因此可以用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的不同来定性地进行物质的鉴定。
在溶液中,当荧光物质的浓度较低时,其荧光强度与该物质的浓度通常有良好的正比关系,即IF=KC,利用这种关系可以进行荧光物质的定量分析,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类似,荧光分析通常也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
1.1.2 基本结构图1 荧光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示意图(1)光源:为高压汞蒸气灯或氙弧灯,后者能发射出强度较大的连续光谱,且在300nm~400nm 范围内强度几乎相等,故较常用。
(2)激发单色器:置于光源和样品室之间的为激发单色器或第一单色器,筛选出特定的激发光谱。
(3)发射单色器:置于样品室和检测器之间的为发射单色器或第二单色器,常采用光栅为单色器。
筛选出特定的发射光谱。
(4)样品室:通常由石英池(液体样品用)或固体样品架(粉末或片状样品)组成。
测量液体时,光源与检测器成直角安排;测量固体时,光源与检测器成锐角安排。
(5)检测器:一般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检测器。
可将光信号放大并转为电信号。
1.1.3 仪器操作规程1.1.3.1 开机a. 确认所测试样液体或固体,选择相应的附件。
b. 先开启仪器主机电源,预热半小时后启动电脑程序RF-5301PC,仪器自检通过后,即可正常使用。
1.1.3.2 测样(1)spectrum模式a. 在“Acquire Mode”中选择“Spectrum”模式。
荧光分析法
– 前部 – 侧部 – 后部 – 鬓角
• 无汗味,没头屑
√ ×
仪容仪表之男士篇
• 面部清洁; • 耳朵; • 鼻孔; • 口气; • 指甲、指头。
仪容仪表之女士篇
• 头发 • 日常化淡妆 • 指甲干净整齐 • 避免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
• 服饰是指人的服装穿着,饰品,它是仪表的重要部分。 • 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礼仪对象之一,它包括服装和饰物
• 11 会面时你说话的音量总是:
• A 很低,以致别人听得较困难B 柔和而低沉C 声音 高亢热情
• 12 通常第一次交谈,你们分别所占用的时间是:
•
A 差不多B 他多我少C 我多于他
• 计分标准 • 选项得分题号ABC
• 1 513 2 513 3 351 4 135 5 351 6 135 7 513 8 315 9 135 10 513 11 351 12 351
【实验原理】
维生素B2在430-440nm蓝光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荧光峰在525nm左右。在pH=6-7的溶液中荧光强度最 大,而且其荧光强度与维生素B2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因此可以用荧光光谱法测维生素B2的含量。维生素B2 在碱性溶液中经光线照射会发生分解而转化为另一物质-光黄素,光黄素也是一个能发荧光的物质,其荧光 比维生素B2的荧光强得多,故测维生素B2的荧光时溶液要控制在酸性范围内,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
3. 测定 (1)测定1号荧光强度(F1)和2~5号荧光强度(FS),并以FS-F1为纵坐标,以 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用Excel绘制标准曲线。 (2)测定6号荧光强度(F6)和7号荧光强度(FX),将FX-F6代入标准曲线线性 方程,乘以稀释倍数,求出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
荧光分析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
荧光分析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
四、实验步骤
3. 测定 ( 1 )选择合适的荧光滤光片:降级发光滤光片(暂 用360nm的)置于被测液前面的光径中,将波长稍长 于360nm的滤光片在被测液后的光径中,接通一起电 源开关,打开样品室箱盖,旋动调零电位器,使电表 指针处于“ 0 ”位,仪器预热 20 分钟,放入某一浓度 的标准溶液,测定其荧光强度,必要时调节刻度旋钮 及灵敏钮(注意:一经调节,词梁钮不得再变动)。 更换波长再长一些的滤光片,依次同上法测定各滤光 片的荧光强度,选择荧光强度最强的一块荧光滤光片 作测定用。
荧光分析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
五、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激发光路与发射光路的夹角。
2、把样品池放入荧光分光光度计时,注意
每次要使同样的池壁面对激发单色器与
发射单色器。
荧光分析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
六、 思考题
1、测量样品液、标准液时,为什么要同时
测定硫酸的空白溶液? 。
2、选择360nm、400nm两块滤光片分别作激
N
2
荧光分析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基于本品分子具有奎啉环结构,可产生荧光这一特 性,在实验中用930型荧光光度计测量其荧光强度, 由标准曲线法求出本品的含量。
荧光分析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930型荧光光度计; 硫酸奎尼丁对照品,硫酸奎尼丁
H2SO4溶液(0.05mol/L)
发光片时,对测定结果有无差异?
荧光分析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
四、实验步骤
( 2 )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滤光片:将已选择好的荧光 滤光片(暂定120nm的)固定,用各种波长(其波长 要小于荧光滤光片的波长)的滤光片代替 360nm的一 块激发光滤光片。一次同上法测定其荧光强度,选择 荧光最强的一块激发光滤光片作测定用。
2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
实验五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分析原理;2、掌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技术与测定维生素Bgq方法。
二、实验原理1、荧光光度法原理(1)常温下,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一定的紫外可见光的辐射能成为激发态分子,激发态分子通过无辐射跃迁至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以辐射跃迁的形式回到基态,发出比吸收光波长长的光而产生荧光。
在稀溶液中,荧光强度IF与物质的浓度c有以下的关系:I F = 2.3034I。
血当实验条件一定时,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线性关系:I F = Kc这就是荧光光谱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2)荧光分析法的特点:a、与紫外-可见分光度法比较,荧光分析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b、选择性好。
荧光法既能依据发射光谱,又能依据吸收光谱来鉴定物质。
c、所需试样量少、操作方法简便。
(3)荧光光谱激发光谱:固定测量波长(选最大发射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强度与照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
激发光谱曲线的最高处,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最多,荧光强度最大。
发射光谱:固定激发光波长(选最大激发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强度与发射光波长关系曲线。
固定发射光波长进行激发光波长扫描,找出最大激发光波长,然后固定激发光波长进行荧光发射波长扫描,找出最大荧光发射波长。
激发光波长与发射荧光波长的选择就是本实验的关键。
(4)荧光分析仪器常用的荧光分析仪器由激发光源、单色器、液槽、检测器与显示记录器五部分构成,如下图所示:2、荧光光度法测定多维葡萄糖粉中维生素B2的含量维生素BJ又叫核黄素,VB)就是橘黄色无臭的针状结晶,其结构式为:O维生素B2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稳定,光照易分解,对热稳定。
维生素B2溶液在430〜440 nm蓝光的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 荧光峰在535 nm。
维生素B在pH=6〜7的溶液中荧光强度最大,在pH=11的碱性溶液中荧光消失,所以可以用荧光光度法测维生素B2的含量。
荧光分析法实验报告
荧光分析法实验报告荧光分光光度法一、 实验目的1、学习荧光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学习荧光光谱仪的结构和操作方法;3、学习激发光谱、发射光谱曲线的绘制方法。
二、 实验原理荧光分光光度法(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FS )通常又叫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所需样品量少等特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痕量分析技术。
荧光(fluorescence )是分子吸收了较短波长的光(通常是紫外光和可见光),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射出比照射光波长较长的光。
由此可见,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
任何荧光物质都有两个特征光谱,即激发光谱(excitation spectrum )和发射光谱(emission spectrum )或称荧光光谱(fluorescence spectrum )。
激发光谱表示不同激发波长的辐射引起物质发射某一波长荧光的相对效率。
绘制激发光谱时,将发射单色器固定在某一波长,通过激发单色器扫描,以不同波长的入射光激发荧光物质,记录荧光强度对激发波长的关系曲线,即为激发光谱,其形状与吸收光谱极为相似。
荧光光谱表示在所发射的荧光中各种波长的相对强度。
绘制荧光光谱时,使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保持不变,通过发射单色器扫描以检测各种波长下相应的荧光强度,记录荧光强度对发射波长的关系曲线,即为荧光光谱。
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可用于鉴别荧光物质,而且是选择测定波长的依据。
荧光强度(F )是表征荧光发射的相对强弱的物理量。
对于某一荧光物质的稀溶液,在一定波长和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下,当液层的厚度不变时,所发生的荧光强度和该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即该式即荧光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
使用时要注意该关系式只适用于稀溶液。
三、 仪器与试剂F-4500荧光光谱仪;比色管(10mL );牛血清白蛋白(BSA )四、 实验内容1、 开机准备:接通电源,启动电脑。
打开光谱仪主机电源,预热15分钟。
2、 运行FL solution 软件,设定检测方法和测量参数:EX (激发波长):280nmEM (发射波长):340nmEX 扫描范围:210nm ~330nmEM 扫描范围:290nm ~450nmEX 缝宽:2.5nm ,EM 缝宽:2.5nm扫描速度:240nm/minPMT 电压:700V3、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绘制:先固定激发波长为280nm ,在290~450nm 测定荧光强度,获得溶液的发射光谱,在343nm 附近为最大发射波长λem ;再固定发射波长为λem ,测定激发波长为200nm ~λem 时的荧光强度,获得溶液的激发光谱,在280nm 附近为最大激发波长λex 。
原子荧光复习题2005
原子荧光复习题2005原子荧光法复习题一、填空:1.原子荧光分析中,荧光类型有、、、热助线荧光和敏化原子荧光等。
答案:共振荧光、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2.原子荧光光谱仪中,目前有和两类仪器。
答案:色散系统、非色散系统3.七十年代末,由于、及各种高效原子化器的使用,AFS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
答案: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激光器4.荧光猝灭的程度与及有关。
答案:被测元素、猝灭剂的种类5.在原子荧光分析中,原子浓度较高时容易发生,它可使荧光信号变化和荧光谱线,从而峰值强度。
答案:自吸、变宽、减少6. 在原子荧光分析中,无论是连续光源或者线光源,光源强度越高,其测量线性工作范围。
答案:越宽7.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检测部分主要包括、以及放大系统和输出装置。
答案:分光系统、光电转换装置8. 在原子荧光分析中,石英原子化器炉温过高会使降低、增高,但较高的炉温又有利于消除干扰,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子化温度。
答案:灵敏度、噪声、气相9. 在原子荧光分析中,测定灵敏度随观测高度增加而,观测高度太低时,会增加,观测高度太高时,会使和下降。
答案:降低、噪声、灵敏度、精度10.原子荧光光谱仪中,以供电的空心阴极灯,可以使增强几十至几百倍。
答案:脉冲、谱线11. 在原子荧光分析的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空白大于样品强度的情况,这是因为空白溶液中不存在的原因。
答案:荧光、干扰12. 在原子荧光分析中,样品分析时,标准溶液的应和样品完全一致,同时必须做。
答案:介质、空白13. 在原子荧光分析中,当光电倍增管的负高压增加时,和水平同时增加,当灵敏度可以满足要求时,应尽量采用的负高压。
答案:信号、噪声、较低14. 原子荧光光谱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和。
答案:光源(激发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单色仪)、检测器15.石英原子化器的外屏蔽气是用以防止周围的进入,产生,以保证较高及稳定的。
答案:空气、火焰、荧光猝灭、荧光效率16.AFS仪器的光源中,微波源入射功率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和也影响的使用寿命。
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
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 2 的方法。
2.学习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多数分子在常温下处在基态最低振动能级,产生荧光的原因是荧光物质的分子吸收了特征频率的光能后,由基态跃迁至较高能级的第一电子激发态或第二电子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分子,通过无辐射去活,将多余的能量转移给其他分子或激发态分子内振动或转动能级后,回至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再以发射辐射的形式去活,跃迁回至基态各振动能级,发射出荧光。
荧光是物质吸收光的能量后产生的,因此任何荧光物质都具有两种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维生素B 2,也称核黄素,溶于水,为维生素类药物。
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作用。
其分子结构式如下:37.376462017 N O H C M维生素B 2 本身为黄色,由于分子结构上具有异咯嗪结构,在430~440nm 蓝光或紫外光照射下会产生黄绿色的荧光。
荧光峰在535nm, 在pH6~7的溶液中荧光强度最大,在pH11的碱性溶液中荧光消失。
其它如维生素C 在水溶液中不发荧光,维生素B 1本身无荧光,维生素D 用二氯乙酸处理后才有荧光,因而它们都不干扰维生素B 2的测定。
维生素B 2在一定波长光照射下产生荧光,在稀溶液中,其荧光强度与浓度成正比,因而可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维生素B 2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930型荧光光度计。
维生素B 2标准溶液(10mg /L):准确称取10rng 维生素B2溶于热蒸馏水中, 冷却, 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定容, 摇匀, 置暗处保存。
冰醋酸 (A.R);维生素B 2片。
四、实验步骤1.维生素B 2标准溶液的配制移取维生素B 2标准溶液 (10mg/L) 0.00、1.00、2.00、3.00、4.00及5.00mL 分别置于50mL 容量瓶中,加入冰醋酸2mL, 加水至刻度,摇匀,待测。
2.样品溶液的制备取维生素B 210片,研细。
荧光分析法测定邻-羟基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实验
实验五 荧光分析法测定邻-羟基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学号36010712 姓名 张中豪 实验日期 2009 年 3 月 16 日 第 一 组同组姓名 张雪、张琳琳、傅磊、洪延 1. 学习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教师评定 .【实验目的】2. 用荧光分析法进行多组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1、荧光分析法原理:当被测物质受到光照后,被测物分子吸收了具有特征频率的辐射能,分子从基态上升到激发态,分子在较高能级的激发态时,它可能处于激发态中各种振动状态的一种。
然而由于分子通过与溶剂分子、同类分子或其他分子的碰撞,而失去振动能级,降低至激发态时的最低振动能级,在此过程中并不发光。
但当分子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至基态的各个不同的振动能级时,则以光的形式辐射出能量,所辐射出的光既是荧光。
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如体系的pH 、温度)有关。
而且与体系所吸收的激发光强度成正比,则:0()F I I =Φ−式中,F 为荧光强度;0I 为入射光的强度;I 为通过厚度为b 的介质后的光强度;Φ为量子效率,为发射的光子与吸收的光子之比。
又比尔定律可得:0(110)bc F I ε−=Φ−式中,ε为荧光分子的摩尔吸光系数;b 为液槽的厚度;c 为荧光物质的浓度。
对于很稀的溶液,投射到样品溶液上被吸收的激发光不到2%时,即bc ε<0.05时,则上式可近似写为:02.303F I bc ε=Φ当入射光强度一定时,实验条件一定时,则 : F Kc =即在低浓度时,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这就是荧光定量分析的基础。
荧光强度和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只限于极稀的溶液,对于较浓的溶液,其吸光度超过0.05时荧光强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将发生偏离。
2、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1)激发光谱:荧光是光致发光,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波长,这可以从它们的激发光谱曲线来确定。
荧光分析法习题参考答案
荧光分析法思考题和习题1.如何区别荧光、磷光、瑞利光和拉曼光?如何减少散射光对荧光测定的干扰?荧光:是某些物质吸收一定的紫外光或可见光后,基态分子跃迁到激发单线态的各个不同能级,然后经过振动弛豫回到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在发射光子后,分子跃迁回基态的各个不同振动能级。
这时分子发射的光称为荧光。
荧光的波长比原来照射的紫外光的波长更长。
磷光:是有些物质的激发分子通过振动弛豫下降到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层后,经过体系间跨越至激发三重态的高振动能层上,再通过振动弛豫降至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层,然后发出光辐射跃迁至基态的各个振动能层.这种光辐射称为磷光。
磷光的波长比荧光更长。
瑞利光:光子和物质分子发生弹性碰撞时.不发生能量的交换,仅是光子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这种散射光叫做瑞利光,其波长和入射光相同。
拉曼光:光子和物质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在光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同时,光子与物质分子发生能量交换,使光于能量发生改变。
当光子将部分能量转给物质分子时,光子能量减少,波长比入射光更长;当光子从物质分子得到能量时,光子能量增加,波氏比入射光为短。
这两种光均称为拉曼光。
为了消除瑞利光散射的影响,荧光的测量通常在与激发光成直角的方向上进行,并通过调节荧光计的狭缝宽度来消除为消除拉曼光的影响可选择适当的溶剂和选用合适的激发光波长2.何谓荧光效率?具有哪些分子结构的物质有较高的荧光效率?荧光效率又称荧光量子效率,是物质发射荧光的量子数和所吸收的激发光量子数的比值称,用Ψf表示。
以下分子结构的物质有较高的荧光效率:(1)长共轭结构:如含有芳香环或杂环的物质。
(2)分子的刚性和共平面性:分子的刚性和共平面性越大,荧光效率就越大,并且荧光波长产生长移。
(3)取代基:能增加分子的π电子共轭程度的取代基,常使荧光效率提高,荧光长移,如-NH2、-OH、-OCH3、-CN等。
3.哪些因素会影响荧光波长和强度?(1)温度:物质的荧光随温度降低而增强。
原子荧光分析法试题库(问答题)
原子荧光分析法试题(问答题)1. 原子荧光光谱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基本相同,二者主要区别是什么?答:①为了检测荧光信号,避免发射光谱的干扰,将激发光源和原子化器置于与单色器和检测器成直角的位置。
②原子荧光的强度与照射的激发光源强度成正比,因此仪器要使用高发射强度的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氙灯、激光等光源。
③由于产生的荧光谱线简单,可以使用色散型衍射光栅作单色器,也可使用非色散型的滤光片。
2.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特定频率辐射能的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确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3.原子荧光光谱仪可采用的期间核查方式有哪些?答:①使用量值能溯源的、有效期内的有证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进行核查;②采用同等准确度等级或相同最大允许误差的原子荧光仪进行检测对比;③对同一样品,进行实验室间的测试对比;④采用量值稳定的留存样品进行核查;⑤参照标准核查稳定性、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等。
4.氢化物-原子荧光技术的特点是什么?答:①氢化物在常温下为气态,蒸气导入原子化器比溶液喷雾器的效率高,还可富集浓缩,提高测定的灵敏度,降低检出限;②待测元素形成气态进样与样品基体分离;③不同元素及其不同价态、无机态、有机态生成氢化物的条件不同,可进行价态分析;④氢化发生装置易于实现自动化。
5.原子荧光光谱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答:①检出限低,灵敏度高;②原子荧光的谱线简单,干扰少;③可同时进行多元素测定;④分析曲线线性较好,线性范围要比其他光度法宽。
6.使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砷的原理是什么?答:在酸性条件下,砷和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与酸产生的新生态的氢反应,生成氢化物气体。
以惰性气体(氩气)为载体,将氢化物导入电热石英炉原子化器中进行原子化。
以砷高强空心阴极灯作激发光源,使砷原子发出荧光,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元素浓度较低时)和砷含量成正比。
7.原子荧光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答:(1)仪器运行前一定要先开气源;(2)安装和更换空心阴极灯时,一定要在主机电源关闭下操作;(3)尽可能选择正规厂家的优级纯酸,其他试剂纯度也应符合要求;(4)实验用玻璃器皿应先用10%~20%HNO3浸泡;(5)测量结束后,一定要清洗进样系统并排空积液。
荧光分析法测定邻羟基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实验
实验五 荧光分析法测定邻-羟基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学号36010712 姓名 张中豪 实验日期 2009 年 3 月 16 日 第 一 组同组姓名 张雪、张琳琳、傅磊、洪延 1. 学习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教师评定 .【实验目的】2. 用荧光分析法进行多组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1、荧光分析法原理:当被测物质受到光照后,被测物分子吸收了具有特征频率的辐射能,分子从基态上升到激发态,分子在较高能级的激发态时,它可能处于激发态中各种振动状态的一种。
然而由于分子通过与溶剂分子、同类分子或其他分子的碰撞,而失去振动能级,降低至激发态时的最低振动能级,在此过程中并不发光。
但当分子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至基态的各个不同的振动能级时,则以光的形式辐射出能量,所辐射出的光既是荧光。
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如体系的pH 、温度)有关。
而且与体系所吸收的激发光强度成正比,则:0()F I I =Φ−式中,F 为荧光强度;0I 为入射光的强度;I 为通过厚度为b 的介质后的光强度;Φ为量子效率,为发射的光子与吸收的光子之比。
又比尔定律可得:0(110)bc F I ε−=Φ−式中,ε为荧光分子的摩尔吸光系数;b 为液槽的厚度;c 为荧光物质的浓度。
对于很稀的溶液,投射到样品溶液上被吸收的激发光不到2%时,即bc ε<0.05时,则上式可近似写为:02.303F I bc ε=Φ当入射光强度一定时,实验条件一定时,则 : F Kc =即在低浓度时,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这就是荧光定量分析的基础。
荧光强度和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只限于极稀的溶液,对于较浓的溶液,其吸光度超过0.05时荧光强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将发生偏离。
2、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1)激发光谱:荧光是光致发光,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波长,这可以从它们的激发光谱曲线来确定。
荧光分析法测定复合维生素B片中B2的含量
荧光分析法测定复合维⽣素B⽚中B2的含量+2014年11⽉7⽇,温度 25.℃,相对湿度实验⼆⼗⼀荧光分析法测定复合维⽣素B⽚中B2的含量⼀、实验⽬的1、熟悉荧光物质的结构特征。
2、掌握掌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定量分析⽅法。
3、了解⽚剂中标⽰量百分含量的计算。
⼆、实验原理1、维⽣素B2⽔溶液能发出黄绿⾊荧光。
2、荧光分光光度法是⼀种灵敏度⾼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发的常⽤的定量分析⽅法。
三、实验讨论1、荧光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分光光度计相⽐其主要部件上有何区别?答:区别(1)荧光分光光度计有两个单⾊器,⽽紫外只有⼀个单⾊器。
(2)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是四壁均为光学⾯,⽽紫外仅两⾯为光学⾯。
(3)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和检测器是成直⾓分布的,⽽紫外是成⼀条直线的。
(4)荧光分光光度计以氘灯作为光源,⽽紫外以氢灯或氘灯作为紫外区光源。
2、能产⽣紫外可见较强吸收的物质,是否能发⽣较强的荧光?答:不⼀定。
同⼀波长处能产⽣光吸收的物质并⾮都是能发光的物质。
3、为了获得线性良好的⼯作曲线,可采取哪些措施?答:(1)样品的浓度要⾜够低。
(2)确保⽐⾊⽫上⽆杂质影响。
(3)配置好的标准溶液避免强光照射。
4、在荧光定量分析中,如何选择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答: 1.查寻资料,有个基本范围2.固定发射波长,测定激发光谱;再固定激发波长,测定发射光谱;通常选择在最⼤激发波长和最⼤发射波长进⾏物质测定四、实验步骤配制维⽣素B2系列标准溶液量取10⽚维⽣素B2,研磨后称量出1/10总的维⽣素B2的质量溶解样品过滤滤去前10ml滤液取其后滤液量取2ml维⽣素B2滤液于50ml⽐⾊管中稀释到50ml 选择371nm激发波长和525nm发射波长以蒸馏⽔调零从低到⾼浓度测量绘制⼯作曲线得出结论五、实验记录。
编号 1 2 3 4 5 样品溶液V VitB2(ml) 1.0 2.0 3.0 4.0 5.0 2.0V总(ml) 50 50 50 50 50 50C V itB2(ug/ml) 0.2 0.4 0.6 0.8 1.0 0.68 荧光强度 5.6 10.8 15.3 20.5 24.5 17.3六、结果由⽬标函数y = 23.75x + 1.09知,当y=17.3时,CV itB2=0.68复合维⽣素B⽚中CV itB2标⽰量百分含量的计算标⽰量%=0.68×0.06320×2500/(0.06620×1.5×1000)×100%=七、讨论1.实验中要精确记录称量物品重量,并且使实验在室温下进⾏,不可受阳光照射;2.在测量荧光强度时最好在同⼀只⽐⾊⽫下进⾏操作,减⼩系统误差;3.本实验选⽤两只⽐⾊⽫进⾏试验,有⼀定误差,并且在配置好样品溶液后没有及时测量,造成⼀定试验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氨基酸的荧光激发、发射及同步荧光光谱的测量五.数据处理
1.用实验获得的数据绘制两种氨基酸的激发、发射、同步光谱图(如图3、4)。
2.从激发和发射光谱中找出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值,以及它们相对应的峰高。
在它们的同步荧光光谱中也确定最大波长和对应的峰高。
苯丙氨酸的荧光光谱图
苯丙氨酸扫描激发波长在214nm和285m两处出现最高峰,本实验选择214nm为最大激发波长。
此外,激发波长曲线在280-300nm处出现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峰,此峰为倍频峰,非激发波长峰,我们通过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技术可以验证,如图,我们通过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技术获得的激发波长也在215nm,与之前基本吻合。
色氨酸的荧光光谱图
色氨酸扫描激发波长在217nm处有一个最大峰,所以激发波长为217,发射波长为361。
发射波长曲线在450-460nm处出现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峰(在这张图上没显示出来),此峰为倍频峰,非激发波长峰,我们通过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技术可以验证。
六.讨论与思考
1.对待测溶液进行预扫描的有何作用?
从预扫描得到激发和发射波长的初步结果,根据我们得到的初步结果对仪器进行设置,然后对两种氨基酸溶液测量它们的荧光激发、发射和同步荧光光谱。
2.观察激发波长的整数倍处荧光发射光谱在有何特点?该波长是否适合于进行定量分析?
激发波长的整数倍处荧光发射光谱会出现以很强的峰,是倍频峰。
不适合定量分析。
3.同步荧光技术有哪些优点?比较激发、发射和同步荧光光谱中的峰值及对应波长,比较他们的不同,并解释原因。
同步荧光法能简化光谱,减少光谱重叠和散射的影响,提高对荧光性质相近化合物同时测定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同步荧光法相对于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得到的峰比较窄,更明显。
同步荧光光谱不是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的简单叠加。
在选合适的扫描波长差值的情况下,同时扫描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重叠波长处,才同时产生信号,
4.通过两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是否可以不经试验判断其荧光强度的大小次序。
CH2CH
COOH
2
C
NH
CH2
CH
CHCOOH
NH2
苯丙氨酸色氨酸
从共轭角度看,体系的共轭度增强,荧光效率一般也将增大,并使荧光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共轭效应使荧光增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增大荧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π电子更容易被激发,产生更多的激发态分子,使荧光增强。
苯丙氨酸有4个共轭双键,而色氨酸有5个共轭双键,所以色氨酸荧光强度要高一些。
5.比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析法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反映的是分子结构中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的特征,但是紫外分光光度法提供的信息量比较少,所以虽然可以提供化合物的骨架结构和验证某些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但很难确定其基团位置。
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由激发单重态(S
1)最低振动能级至基态(S
)
各振动能级的跃迁产生的荧光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