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配制方法及记录
二氧化氯的配制
![二氧化氯的配制](https://img.taocdn.com/s3/m/183cbfd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4c.png)
漂 白 粉 用 量 1g 4g 4g
1g
①喷洒 75%酒精 ① 4h/次 ②用二氧化氯 擦 ②更换品种 ①喷洒 75%酒精 ① 4h/次 ②在二氧化氯溶液 ②更换品种
中浸泡5-10min
二、漂白粉的使 用方法
用途 洗手消毒 脚踏池 洗衣消毒
工器具消毒
浓度 50PPm 200PP m 200PP m
100PP m
加水量 10k g 10k g 10k g
1. 二氧化氯的 配制
将 1 小包(30 克)倒入 1 公斤水中,搅拌至完全 溶解后,加盖 静置 5 -10 分钟。再按下表进 行稀释:
使用对象
稀释比例 母液:水
工器具、设备、手部
1:40脚踏池来自1:12配制过程中 注意事项:
1、配母液时应将粉剂倒入水中,严禁将水倒 入粉剂中;
2、打开包装配制使用二氧化氯溶液时 应于24小时以内用
完 ;
3、配制、稀释过程中需准确称量
4、配制时不得在阳光下或易燃易爆的环境中操作 生产过程中设备、工器具清洗和消毒的具 体要求
类别
清洁方法
频率
消毒方法
频率
设备、台板 工器具
使用清洁剂 刷 洗后用 82 ℃漂洗
使用清洁剂 刷 洗后用 82 ℃漂洗
①生产前后 ②更换品种 ①生产前后 ②更换品种
含二氧化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含二氧化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a3f1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5.png)
含二氧化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引言
含二氧化氯消毒剂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食
品加工、环境卫生等领域。
正确的浓度和配制方法对于消毒效果的
发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含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和配制方法。
常用浓度
- 二氧化氯液浓度为0.1%~0.2%,适用于一般表面消毒。
- 二氧化氯泡腾片制剂含量一般为250mg/片,适用于水质消毒。
- 二氧化氯气体浓度为0.01%~0.04%,适用于空气消毒。
配制方法
二氧化氯液
1. 取一定量的二氧化氯原液(浓度为10%~30%)。
2. 根据所需的浓度要求和消毒目标,按比例将原液稀释到相应
的浓度。
3. 搅拌均匀,保持液体稳定无悬浮物。
二氧化氯泡腾片制剂
1. 准备适量的水。
2. 将所需数量的泡腾片放入水中。
3. 等待泡腾片充分溶解。
二氧化氯气体
1. 使用专用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2. 调整设备,控制气体的流量和浓度。
3. 将气体释放到需要消毒的空间中,保持一定时间。
注意事项
- 在配制含二氧化氯消毒剂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设备。
- 消毒剂的浓度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不可随意改变。
- 在使用气体消毒剂时,要确保空气流通,以减少气体浓度对人体的影响。
以上是含二氧化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的简要介绍。
正确的浓度和配制方法能够确保消毒效果达到预期。
在使用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二氧化氯消毒液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消毒液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55efac5acfa1c7aa00ccea.png)
消毒对象
浓度(PPM)
配置方法
人手
80
取原液20.1g,放入到5kg水中,
搅拌使之完全稀释。
毛巾
200
取原液100.5g,放入到10kg水中,
搅拌使之完全稀释。
工作服
50
取原液251.25g,放入到100kg水中,
搅拌使之完全稀释。
设备、容器、
生产工器具
100
取原液100.5g,放入到20kg水中,
搅拌使之完全稀释。
墙壁、地面、
玻璃、门窗
100
取原液502.5g,放入到100kg水中,
搅拌使之完全稀释。空气来自300取原液30.5g,放入到2kg水中,
搅拌使之完全稀释。
备注:1、按照10:1比率配比:《二氧化氯消毒液:液体活化剂》,活化10min。
2、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取一定量的原液稀释至合适浓度。
3、配置时必须先放消毒液、后放液体活化剂、最后混合原液,现配现用。
4、不得与其他消毒粉混合使用。
5、本品有效消毒时间4-6小时,每天必须配制两次。
6、本品不可用50℃以上热水进行配制。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6a1aa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e.png)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具有强氧化性和消毒能力,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工业生产和医疗卫生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
1.二氯化钠酸化法:将二次氯化钠固体(NaClO2)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酸(如盐酸)进行酸化反应。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氯化钠(NaCl)被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氯。
反应方程式如下:4NaClO2+4HCl→4ClO2+2H2O+2NaCl此方法操作简单,并且生成的二氧化氯浓度较高。
2.氢氧化钠酸化法:将二氯化钠固体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氢氧化钠进行酸化反应。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氯化钠被氧化为二氧化氯。
反应方程式如下:3NaClO2+2NaOH→2ClO2+NaCl+NaClO3+H2O该方法中,氢氧化钠作为酸化剂,同时产生了多余的氯酸钠(NaClO3)。
3.过硫酸盐法:将过硫酸钠固体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二氯化钠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过硫酸钠(Na2S2O8)与二氯化钠反应生成二氧化氯。
反应方程式如下:2NaClO2+Na2S2O8+2H2O→2ClO2+2NaHSO4+NaCl该方法中,过硫酸钠作为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为硫酸钠(NaHSO4)。
4.氯酸钠酸化法:将氯酸钠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酸进行酸化反应。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酸钠被氧化为二氧化氯。
NaClO3+2HCl→ClO2+H2O+NaCl该方法操作简单,但由于氯酸钠的价格相对较高,制备成本较高。
总结: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制备方法,并注意操作安全。
二氧化氯是一种有毒气体,应严格控制其浓度和排放,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氧化氯的制备
![二氧化氯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5b6ffc5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c.png)
二氧化氯的制备
二氧化氯是一种常见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二氧化氯的制备比较简单,只需要几个步骤即可完成。
第一步:准备原料:碱性水溶液、氯气及9%盐酸。
碱性水溶液可以用消石灰或碱性盐溶液制成,氯气可以从冶金或化学分销商处购买,9%盐酸可以在药店里买到。
第二步:用胶水将一只玻璃瓶的顶部和侧边部分完全密封,使瓶
子成为一个完整的密封空间,避免气体的泄漏。
第三步:将氯气慢慢地吹入密闭的玻璃瓶内,直到瓶内的气压达
到6-7 Kg/平方厘米为止,瓶内的气压应当接近于现实空气的温度。
第四步:将4000 ml碱性溶液放入玻璃瓶内,然后用一根细管,
把9%盐酸慢慢地倒入瓶内,保持9%盐酸的浓度在1-1.2摩尔/升。
第五步:将玻璃瓶内的气体放出,然后再把氯气慢慢地吹入瓶内,直到瓶内的压力再次升到6-7 Kg/平方厘米为止。
第六步:加热瓶内的溶液,达到60-80摄氏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直到溶液发现无毒的盐酸消失,二氧化氯的溶液出现为止。
第七步:将溶液过滤,过滤液即为饱和的二氧化氯溶液,应在室
温下作为清洁剂和消毒剂使用。
以上就是二氧化氯的制备过程,尽管比较简单,但应当根据每一
步骤操作认真,并注意避免接触氯气,以免造成损伤。
二氧化氯配制及使用作业指导书
![二氧化氯配制及使用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a041f7cf46527d3240ce0f4.png)
二氧化氯配制及使用作业指导书
1.用500g二氧化氯粉剂倒入25KG水中(严禁将水倒入粉剂中)搅
拌均匀。
2.溶液静置15分钟,直至粉剂完全溶解;既得25KG(浓度为
2000mg/L)的母液;待母液按规定比例加水稀释使用。
使用范围
2.1、母液不再次稀释,用于生产环境的空间、地面、墙面的熏蒸,每天熏蒸2-4小时。
2.2、车间入口处,鞋靴消毒池池水配比为1:16(用于鞋靴浸泡,约30秒);
2.3、车间环境喷洒液体配比为1:100(用于车间空间喷洒消毒);2.4、生产线设备、操作台喷洒液体配比为1:16(用于设备喷洒、擦拭至浸润30分钟);
2.5、容器、桶等杀菌消毒配比比例为1:13(喷洒、擦拭、浸泡5-10分钟);
2.6、半成品、成品传送工具杀菌消毒,溶液配比比例为1:13(喷洒、擦拭至浸润为30分钟);
2.7、设备操作员净手液配比比例为1:25(浸泡1-2分钟后自然风干或者吹干);
2.8、工作服日常消毒液配比比例为1:33(工作服浸泡约1分钟)。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588bae365ce050877321340.png)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一、原理:氯酸钠+盐酸法(全盐酸法或开斯汀法)。
反应方程式: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副反应为:2NaClO3+6HCl= 3Cl2+2NaCl+3 H2O通过理论计算可知: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106.5/1.56 +74/1.1= 67.5/1+ 35.5/.53+ 58.5/.87+ 18/.27产生1吨二氧化氯需用1.56吨氯酸钠、1.1吨氯化氢同时产生0.53吨氯气、0.87吨NaCl和0.27吨水。
换算成氯酸钠溶液(1吨氯酸钠固体配2吨水),比重为1260kg/m3 (20℃)体积为3.67m3。
氯化氢换算成盐酸(31%),比重为1160 kg/m3 (20℃)体积为3.45m3。
二、运行中的注意事项:1、反应温度:因为现场发生二氧化氯为化学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对反应釜内温度要求较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反应釜内反应温度在50℃时原料转化率为50%。
在71℃时,原料转换率86%。
当80℃时反应速度过快以副反应为主,氯气量大于二氧化氯量。
在现操作面板显示的温度为88℃—85℃为水浴温度不能真实代表反应釜内温度,特别在秋、春季当未点炉时,夜间氯库温度在-4—-5℃,点炉后氯库白天温度9℃,夜晚5℃。
而反应釜与水浴加热间隔着厚厚的PVC塑料板和聚四氟涂层(传热性不好),这一时期的加热如不及时,出液管温度会明显下降(反应效率特别低)。
建议对原料和进气加热,以弥补发生器加热量不足的问题,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副产物的产生量。
2、进气量的控制:进气的作用主要四个方面:(一)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原料转换效率。
(二)进气可降低二氧化氯的浓度,防止二氧化氯在发生器上部聚集发生爆炸。
(三)进气量的大小决定反应釜的液位,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反应时间不应低于30min,但反应30min后,原料转换没有明显提高。
二氧化氯的制备
![二氧化氯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e566d195daef5ef7ba0d3c9e.png)
二氧化氯的制备一.实验原理2NaClO3+2H2C2O4→2CO2+2ClO2+2H2O+Na2C2O4二.实验试剂氯酸钠草酸去离子水冰块三.实验仪器水浴锅三口瓶(250mL)搅拌器温度计(两支)蒸馏烧瓶(250mL)玻璃杯(500mL)分析天平插管(两支)橡胶管橡胶接头铁架台通风橱等。
四.实验步骤1.按顺序连接好反应仪器。
(将搅拌器放入三口瓶,再把三口瓶放入水浴锅中,用玻璃管和橡胶管连接三口瓶和蒸馏烧瓶。
将反应仪器固定于铁架台上。
)2.用分析天平称取200mg氯酸钠和250mg草酸晶体放置于水浴锅的三口瓶中,再放入10mL去离子水。
在蒸馏烧瓶中放入100mL去离子水。
将蒸馏烧瓶置于烧杯中冷水浴。
3.打开三口瓶中的搅拌器,控制水浴温度为90。
C条件进行反应。
同时控制冷水浴温度为0。
C--2。
C。
4.控制反应时间约为20分钟。
5.将制得的二氧化氯水溶液低温密闭放置暗处备用。
五.实验注意事项:1.氯酸钠与草酸的投加量之比为1:1.5,反应温度为90--95。
C时二氧化氯产量为最大,可达90%以上。
控制冷水浴温度为0。
C--2。
C时可完全吸收产生的二氧化氯。
三口瓶中加入10mL去离子水时,二氧化氯产率为50%.2.该实验的二氧化氯产率约为50%.制得的二氧化氯浓度约为0.5g/L。
3.反应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关键事项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关键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b752ce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c.png)
二氧化氯旳制备及注意事项一、原理:氯酸钠+盐酸法(全盐酸法或开斯汀法)。
反映方程式: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副反映为:2NaClO3+6HCl= 3Cl2+2NaCl+3 H2O通过理论计算可知: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106.5/1.56 +74/1.1= 67.5/1+ 35.5/.53+ 58.5/.87+ 18/.27产生1吨二氧化氯需用1.56吨氯酸钠、1.1吨氯化氢同步产生0.53吨氯气、0.87吨NaCl和0.27吨水。
换算成氯酸钠溶液(1吨氯酸钠固体配2吨水),比重为1260kg/m3(20℃)体积为3.67m3。
氯化氢换算成盐酸(31%),比重为1160 kg/m3 (20℃)体积为3.45m3。
二、运营中旳注意事项:1、反映温度:由于现场发生二氧化氯为化学反映,反映为吸热反映,因此对反映釜内温度规定较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反映釜内反映温度在50℃时原料转化率为50%。
在71℃时,原料转换率86%。
当80℃时反映速度过快以副反映为主,氯气量不小于二氧化氯量。
在现操作面板显示旳温度为88℃—85℃为水浴温度不能真实代表反映釜内温度,特别在秋、春季当未点炉时,夜间氯库温度在-4—-5℃,点炉后氯库白天温度9℃,夜晚5℃。
而反映釜与水浴加热间隔着厚厚旳PVC塑料板和聚四氟涂层(传热性不好),这一时期旳加热如不及时,出液管温度会明显下降(反映效率特别低)。
建议对原料和进气加热,以弥补发生器加热量局限性旳问题,提高反映效率,减少副产物旳产生量。
2、进气量旳控制:进气旳作用重要四个方面:(一)使原料充足混合,提高原料转换效率。
(二)进气可减少二氧化氯旳浓度,避免二氧化氯在发生器上部汇集发生爆炸。
(三)进气量旳大小决定反映釜旳液位,据厂家提供旳资料,反映时间不应低于30min,但反映30min后,原料转换没有明显提高。
二氧化氯的配制方法
![二氧化氯的配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527a2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8.png)
二氧化氯的配制方法二氧化氯的配制方法氧化法:该法是用氧化剂Cl2或HClO氧化NaClO2或在酸性介质中使NaClO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
国外水厂多数采用此法发生ClO2,其反应式:Cl2+2NaClO2→2ClO2↑+2NaCl或 2NaClO2+HClO+HCl →2ClO2↑+2NaCl+H2O氯氧化法的特点是一次性投资少,操作简便,容易控制,制取的ClO2纯度高,副产物少。
但它的反应速度慢、耗酸量大、成本较高,对设备条件要求苛刻,一般只适于实验室和小规模生产。
NaClO2昂贵,决定了ClO2的生产成本较高,一般是氯酸盐法的3倍左右。
(1)酸化法发生ClO2。
NaClO2在酸性条件下,ClO2—以可测量的速率稳定地分解成ClO2、ClO3—和Cl—,反应议程式:5NaClO2+4HCl →4ClO2↑+5NaCl+2H2O目前,酸化法主要采用盐酸或硫酸/NaClO2体系发生ClO2。
这种发生器技术是让酸(盐酸或硫酸)与亚氯酸钠NaClO2溶液在空气(或氯气)流下反应并吹出,由水射器将生成的ClO2送至消毒系统。
该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但该法的缺点是反应速率慢,酸量大,产生的废酸多,副产一定量的Cl2,影响ClO2的纯度,给ClO2的应用带来了麻烦。
(2)过硫酸盐氧化法。
采用过硫酸钠/NaClO2体系发生ClO2。
过硫酸钠(又称过二硫酸钠)Na2S2O8,与亚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lO2:2NaClO2+Na2S2O8→2ClO2↑+2Na2SO4用片剂和粉剂现场配制或发生ClO2操作容易,片剂只要溶于水即可。
由于片剂等效比率,所以无需测定剂量。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只要用一定数量的片剂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便可获得一定浓度的ClO2溶液,用于消毒系统中。
二氧化氯消毒剂的配置及使用表
![二氧化氯消毒剂的配置及使用表](https://img.taocdn.com/s3/m/a1e87b2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e.png)
二氧化氯消毒剂的配置及使用表二氧化氯消毒剂的配置及使用表消毒对象 浓度(mg/L )消毒方法 消毒时间 稀释比例(R:S)配制人工器具、设备、生产线 50 浸泡或喷洒5~10分钟 1:40生产环境、冷库 80-120 喷洒30分钟 1:16-25 空气净化、除臭 2000 放入敞口容器自然蒸发(4g/m3)8小时 1:1 包装容器30-50 浸泡冲洗 30-60分钟 1:40-66 50-100 浸泡冲洗 15-30分钟 1:20-40 200 循环喷射冲洗 5-10秒 1:10 操作工人洗手消毒 70 浸泡自然干燥 0.5-1分钟 1:28 工作服50 洗净浸泡后烘干或晾干5分钟 1:40车间入口靴池100浸泡30秒1:20注:200g 二氧化氯10kg 水静置5-10分钟即得2000mg/L 二氧化氯母液,即将母液按表中所列比例使用消毒对象 浓度(mg/L ) 消毒方法 消毒时间 稀释比例(R:S) 配制人工器具、设备、生产线 50 浸泡或喷洒5~10分钟 1:40 田立美 生产环境、冷库 80-120 喷洒30分钟 1:16-25 田立美 空气净化、除臭 2000 放入敞口容器自然蒸发(4g/m3)8小时 1:1 田立美 包装容器30-50 浸泡冲洗 30-60分钟 1:40-66 田立美 50-100 浸泡冲洗 15-30分钟 1:20-40 田立美 200 循环喷射冲洗 5-10秒 1:10 田立美 操作工人洗手消毒 70 浸泡自然干燥 0.5-1分钟 1:28 田立美 工作服50 洗净浸泡后烘干或晾干5分钟 1:40 田立美 车间入口靴池100浸泡30秒1:20田立美注:200g 二氧化氯10kg 水静置5-10分钟即得2000mg/L 二氧化氯母液,即将母液按表中所列比例使用。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9ade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3.png)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二氧化氯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和高效杀菌能力的化学物质,常用于水处理、消毒、漂白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
1.氯酸钠和氯化钾法:原料:-氯酸钠(NaClO3)(固体)-氯化钾(KCl)(固体)-浓硫酸(H2SO4)(液体)步骤:(1)将氯酸钠和氯化钾以适当的摩尔比例混合,通常为氯酸钠与氯化钾的摩尔比为1:1(2)加入足够量的浓硫酸来与氯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氯。
(3)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可以通过收集和液化的方式进行收集和储存。
氯酸钠和氯化钾法制备二氧化氯的优点是原材料易得,反应条件简单,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氯纯度较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浓硫酸用量,以确保反应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连续电解法:原料:-浓盐酸(HCl)(液体)-硫酸(H2SO4)(液体)-铂电极步骤:(1)将浓盐酸和硫酸以适当的比例混合,通常为1:1(2)在电解槽中装填好阳极(一般为铂电极),并将阴极与阳极分隔。
(3)通入电解液并加热至适当温度,开始电解。
(4)通过电解,电解液中的氯化物离子被氧化生成氯气,并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氯。
连续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的优点是反应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控制,产品纯度较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的装置和电源要求较高,且电解液的浓度、温度等参数需要精确控制。
3.超声波法:原料:-氯酸(HClO3)(液体)步骤:(1)将氯酸加入超声波反应器。
(2)通过超声波作用,将氯酸分解为氯离子和氧离子。
(3)氧离子进一步分解为次氯酸根离子和氢离子。
(4)次氯酸根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氯。
超声波法制备二氧化氯的优点是反应时间短,反应效率高。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超声波频率和功率,且设备成本较高。
总结: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有很多,以上介绍了常见的三种方法。
选择适合的方法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原料成本、产品纯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环保性,选择最合适的制备方法。
二氧化氯的配比方法
![二氧化氯的配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35a953b307e87101f6962f.png)
二氧化氯的配比方法
一、本品每组两种粉末(二氧化氯700克;活化剂300克)
二、食堂按照(厂区、车间出口的消毒浓度配比),使用浓度为200-250mg/kg。
三、具体配比比例:将二氧化氯计量7克,活化剂计量3克,兑水13kg。
所得浓度为200-250mg/kg。
四、配比方法:将称量好的两种药剂同时倒入盛有13kg的自来水的塑料或玻璃容器中,稍加搅拌,立即将容器盖上盖子,使其密封,容器中的粉末逐渐溶解,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黄绿色,10-20分钟后,水中的粉末完全溶解,即为二氧化氯消毒液的原液。
*注意:
1、二氧化氯粉剂与活化剂不得存放在一处,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2、配比消毒水时候,必须在空间相对宽敞且有门窗通风的位置,防止错误操作导致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3、计量称重粉剂使用不同的容器,不得使用同一种容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4、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违章作业,以免发生人身伤害。
5、本品不可食用,若碰到皮肤或眼睛,立即用水冲洗。
*此(具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从产品说明书中所得)
2016年3月13日星期日。
二氧化氯配制方法及记录
![二氧化氯配制方法及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263eb069e31433238689306.png)
二氧化氯介绍及配制方法
一、介绍
本品是以二氧化氯为主要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含量为10%。
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餐饮具消毒,生活饮用水消毒及医院污水处理消毒。
食品饮料,乳制品,肉类,水产品,食用菌,果蔬等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设备,容器具,CIP管道的消毒,以及人员,衣物,手足部的消毒.非金属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二、配制方法
取二氧化氯50克倒入装有2。
5公斤清水的容器中,(100g-5Kg;50g-2.5Kg;30g-1。
5Kg20g-1Kg)(严禁将水倒入粉剂)搅拌至溶解,加盖活化大约15-30分钟,即得到2.5公斤含量为20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母液,然后将消毒剂母液按下表所列比列稀释至对应的使用浓度使用。
二氧化氯消毒剂母液配制记录。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577bbd033687e21af45a9ca.png)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一、原理:氯酸钠+盐酸法(全盐酸法或开斯汀法)。
反应方程式: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副反应为:2NaClO3+6HCl= 3Cl2+2NaCl+3 H2O通过理论计算可知: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106.5/1.56 +74/1.1= 67.5/1+ 35.5/.53+ 58.5/.87+ 18/.27产生1吨二氧化氯需用1.56吨氯酸钠、1.1吨氯化氢同时产生0.53吨氯气、0.87吨NaCl和0.27吨水。
换算成氯酸钠溶液(1吨氯酸钠固体配2吨水),比重为1260kg/m3(20℃)体积为3.67m3。
氯化氢换算成盐酸(31%),比重为1160 kg/m3 (20℃)体积为3.45m3。
二、运行中的注意事项:1、反应温度:因为现场发生二氧化氯为化学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对反应釜内温度要求较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反应釜内反应温度在50℃时原料转化率为50%。
在71℃时,原料转换率86%。
当80℃时反应速度过快以副反应为主,氯气量大于二氧化氯量。
在现操作面板显示的温度为88℃—85℃为水浴温度不能真实代表反应℃,-5—-4釜内温度,特别在秋、春季当未点炉时,夜间氯库温度在.点炉后氯库白天温度9℃,夜晚5℃。
而反应釜与水浴加热间隔着厚厚的PVC塑料板和聚四氟涂层(传热性不好),这一时期的加热如不及时,出液管温度会明显下降(反应效率特别低)。
建议对原料和进气加热,以弥补发生器加热量不足的问题,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副产物的产生量。
2、进气量的控制:进气的作用主要四个方面:(一)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原料转换效率。
(二)进气可降低二氧化氯的浓度,防止二氧化氯在发生器上部聚集发生爆炸。
(三)进气量的大小决定反应釜的液位,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反应时间不应低于30min,但反应30min后,原料转换没有明显提高。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1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1](https://img.taocdn.com/s3/m/4f2da0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5.png)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1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1一、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1.ClO2的化学制备:二氧化氯可以通过以下化学反应制备:NaClO2+2HCl→ClO2+NaCl+H2O该反应是以次氯酸钠(NaClO2)和盐酸(HCl)为原料,通过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二氧化氯。
该反应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适量的次氯酸钠溶解在水中,制备成次氯酸钠溶液。
2)在酸性条件下,将盐酸溶液滴加到次氯酸钠溶液中,并同时搅拌。
在此过程中,二氧化氯会逐渐生成。
3)当盐酸滴加完毕后,还需用搅拌器将生成的二氧化氯气体冲出溶液,避免反应继续进行。
2.ClO2的电化学制备:二氧化氯也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制备。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一种能够提供ClO2的前体物质的电解质溶液,例如次氯酸钠或氯酸铵。
2)将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分别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对电解质溶液施加直流电流,在阴极上产生氢气,在阳极上产生二氧化氯。
4)使用适当的收集装置将产生的二氧化氯收集。
1.操作者需具备相关化学知识和操作经验,了解二氧化氯的性质、安全注意事项和事故应急处理等知识。
2.在制备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尤其是酸性条件。
溶液pH值不能过低,否则可能引发危险的爆炸反应。
3.在制备和收集二氧化氯的过程中,要保持通风良好的实验室环境,避免二氧化氯积聚超过安全浓度,以免引发爆炸。
4.制备过程中需注意防护措施,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避免接触及吸入二氧化氯。
5.如需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使用二氧化氯,需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控制爆炸、火灾等危险因素。
6.二氧化氯是一种有毒气体,应避免其泄漏至室内空气中。
如发生泄漏,应立即撤离现场,寻找安全区域,并及时呼叫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7.在储存和使用二氧化氯时,应远离易燃物、易爆物和氧化剂等,避免事故发生。
总之,制备二氧化氯时需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进行,确保操作安全。
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使用二氧化氯时,也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二氧化氯配制方法及记录
![二氧化氯配制方法及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507ff2e43323968001c9215.png)
二氧化氯介绍及配制方法
一、介绍
本品是以二氧化氯为主要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含量为10%。
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餐饮具消毒,生活饮用水消毒及医院污水处理消毒。
食品饮料,乳制品,肉类,水产品,食用菌,果蔬等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设备,容器具,CIP管道的消毒,以及人员,衣物,手足部的消毒。
非金属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二、配制方法
取二氧化氯50克倒入装有 2.5公斤清水的容器中,(100g-5Kg;50g-2.5Kg;30g-1.5Kg20g-1Kg)(严禁将水倒入粉剂)搅拌至溶解,加盖活化大约15-30分钟,即得到2.5公斤含量为20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母液,然后将消毒剂母液按下表所列比列稀释至对应的使用浓度使用。
二氧化氯消毒剂母液配制记录
注:二氧化氯+水≈水。
二氧化氯消毒液配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消毒液配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f25ceb75901020206409c79.png)
二氧化氯消毒液配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消毒液的配制(ClO)二氧化氯2第一步配制母液1.
母液的配制比例
1.3kg水+ 100g 消毒剂粉剂
注:溶解后混匀加盖密封25分钟以上后使用,并标识“二氧化氯母液”;
具体用量可根据母液用量按以上比例使用消毒剂粉剂。
第二步配制不同浓度消毒液1.
(1)50mg/L ClO 消毒液配制2(2)70 mg/L ClO 消毒液配制2(3)100 mg/L ClO 消毒液配制2(4)200 mg/L ClO 消毒液配制
2(5)1000 mg/L ClO 消毒液配制2注意事项:
消毒剂粉剂100g = A剂1包(36克)+ B剂1包(64克);1.
2.母液一次用不完可密封后避光保存,一周内用完;
3.消毒液配制量根据实际使用量进行配制,当天用完。
4.洗手消毒用消毒液,用大口容器加盖使用,并标识“二氧化氯消
毒液”;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
5.鞋靴消毒池消毒液,正常生产两小时更换一次(使用量仅没过鞋
底);
6.“ppm”单位更改为“mg/L”(根据国标单位要求)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氯配制方法及记录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强烈的氧化能力和杀菌作用。
它可以用于水处理、空气消毒、固体表面消毒等多个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正确的配制方法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二氧化氯的配制方法及记录。
一、二氧化氯配制方法
1.材料准备
-氯酸钠(NaClO3)或次氯酸钠(NaClO):作为原料,用来制备二氧化氯。
-氢酸(HCl)或者稀硫酸(H2SO4):用于反应过程中的酸化反应。
-水:作为溶剂,用来配制二氧化氯溶液。
2.配制过程
-步骤1:将一定量的氯酸钠或次氯酸钠溶解在一定体积的水中,生成次氯酸钠溶液。
-步骤2:在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酸或稀硫酸,使其酸化,生成二氧化氯。
3.反应方程式
反应1: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
反应2:5NaClO+4HCl→4ClO2+Cl2+2H2O+5NaCl
二、二氧化氯配制记录
配制二氧化氯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记录,以确保配制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以下是配制二氧化氯的记录信息的详细格式:
日期:记录配制二氧化氯的日期。
配制人员:记录参与配制工作的人员信息。
配制原料及用量:
-氯酸钠(或次氯酸钠):记录使用的氯酸钠或次氯酸钠的批号、使用量等信息。
-氢酸(或稀硫酸):记录使用的氢酸或稀硫酸的批号、使用量等信息。
配制过程:
-步骤1:记录溶解氯酸钠或次氯酸钠的过程,包括使用的容器、溶解时间等信息。
-步骤2:记录加入氢酸或稀硫酸酸化的过程,包括使用的容器、酸化时间等信息。
反应情况:
-反应方程:记录配制二氧化氯的反应方程式。
-反应时间:记录反应的时间,包括酸化反应和反应生成二氧化氯的时间。
-反应温度:记录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配制结果:
-生成物:记录配制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氯的质量、浓度等信息。
-配制状态:记录配制成功、失败或有异常情况。
清理及储存:
-清理过程:记录清理反应容器的过程,包括使用的清洗剂、清洗时间等信息。
-储存方式:记录储存二氧化氯溶液的方式,包括储存容器、储存条件等信息。
配制人员签字:由配制人员签字确认配制过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以上是二氧化氯配制方法及记录的详细介绍。
配制二氧化氯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准确。
配制记录的详尽内容可为配制过程的改进和追溯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