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6d81ecf242336c1eb95ee0.png)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知识点01我会写楼lóu(城楼、下楼、钟楼)依yī(依靠、依赖、依着)尽jìn(尽头、尽情、尽力)黄huáng(黄金、黄叶、黄色)层céng(上层、双层、一层楼)照zhào(照明、照射、照相)炉lú(火炉、香炉、炉子)烟yān(烟雾、烟火、香烟)挂guà(悬挂、挂着、挂图)川chuān(冰川、山川、一马平川)02我会认欲yù(欲望、食欲、贪欲)穷qióng(贫穷、穷人、穷尽)瀑pù(瀑布、飞瀑、雨瀑)布bù(白布、棉布、布料)遥yáo(遥看、遥远、遥望)03多音字更gèng (更好)gēng(更正)落luò(落后)là(丢三落四)04近义词依——靠望——看05反义词白——黑人——出穷——富前——后直——弯06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存世诗文千余篇。
07古诗大意《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08问题归纳1.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
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望庐山瀑布》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望庐山瀑布》](https://img.taocdn.com/s3/m/cd0576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f.png)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著名诗作,以其生动的描绘和
豪放的气势,成为二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之一。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
瀑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壮美景色的无限向往。
诗文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的意思是: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蒸腾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色的绸带悬挂在山前。
瀑布的水流从高处直泻而下,高度达到了三千尺,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银河从天上倾泻下来。
在教学这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 意境理解:让学生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理解诗
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 语言运用:注意诗中的语言特点,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
紫烟”形象地描绘了阳光照射下香炉峰上云雾缭绕的景象。
3. 修辞手法:指出诗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将瀑布的高度夸大,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4. 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站在庐山脚下,仰望瀑布,感受那种气势磅礴的自然之美。
5. 背诵技巧:教授学生一些背诵技巧,如分段记忆、关键词提示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这首诗。
6. 文化背景:简要介绍李白及其诗歌风格,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通过这些教学点,学生不仅能背诵这首诗,还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课件
![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8ada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8.png)
想象
疑是银河落九天
怀疑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 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画中有高高的香炉峰,有银 河一样的瀑布飞流直下,多 么令人震撼!多么雄伟壮观!
远看
雄伟 壮丽
联想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 照/香 炉/生 紫 烟 , 遥 看/瀑 布/挂 前 川 。 飞 流/直 下/三 千 尺 , 疑 是/银 河/落 九 天 。
书 写 指 导
上下结构,上面“昭”窄、
大,下面“灬”宽、扁。
左窄右宽。“火”最后一笔是“点”。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扌”第三笔是“ ”。 右边两个“土”。
独体字 一笔竖撇稍稍直, 两竖笔直有短长, 三笔间距要匀称。
课后作业: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完成系列图书中跟本课相关的内容。 3.找一些写景诗来读一读。
飞 流/直 下/三 千 尺 , 疑 是/银 河/落 九 天 。
日照香炉生紫烟
太阳照在香炉峰上, 紫色的烟雾慢慢升起,环 绕山峰若隐若现,如同仙 境一般,真是美极了!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远望去,这长长的瀑布就像 一条光洁的丝带,被挂在庐山上。
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
高山上飞腾直落的瀑 布好像有几千尺那么长。
二年级语文上册
8 古诗二首
(第2课时)
第2课时
看
pù bù
望 庐山瀑布
瀑=氵+暴(暴躁)
瀑布:从山壁上突然降 落的地方流下的水。
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古
诗,读准字音。 (2)尝试划一划
诗的节奏。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lú
yān
日 照/香 炉/生 紫 烟 ,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fdf2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9.png)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望庐山瀑布》是一篇古代诗歌,下面是该诗的一些知识点:
1. 作者:唐代诗人李白是《望庐山瀑布》的作者。
他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擅长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2. 内容:诗中描写了庐山瀑布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壮丽的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
3. 描写手法:
a. 对景描写:诗中描绘了庐山的瀑布雄奇壮观,如“白云深处有人家”、“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等描写。
b. 借景抒怀: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情感,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表示离别的苦痛。
4. 语言特点:诗中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描写,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使读者感受到瀑布的恢弘壮丽。
5. 主题思想:《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透露了人类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意义和价值。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学习总结要点考试复习学习要点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学习总结要点考试复习学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3d1ad07c1cfad6195fa7f9.png)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复习课件www.5yk 【原文】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赏析】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望庐山瀑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25642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c.png)
《望庐山瀑布》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望庐山瀑布》知识点《望庐山瀑布》知识点3篇漫长的学习生涯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望庐山瀑布》诗词解析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望庐山瀑布》诗词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85984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e.png)
望庐山瀑布
诗句解析
营造氛围:这两句通过对香炉峰和瀑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如梦如 幻、神秘而壮观的氛围,为后面瀑布的磅礴气势做了铺垫。
望庐山瀑布
诗句解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瀑布的落差 之大、水流之急,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瀑布倾泻而下的那种磅礴力量。 虽然“三千尺”并非实际的高度,但却能生动地传达出瀑布的雄伟气势。Leabharlann 望庐山瀑布诗句解析
想象奇妙:“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奇妙的想象,诗人看到如此壮观 的瀑布,不禁怀疑这是不是银河从天上最高处倾泻到人间来了。将瀑布 比作银河,不仅凸显了瀑布的洁白、璀璨以及其飞流直下的气势,也让 整个画面更加奇幻、瑰丽,把读者带入到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原文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经典诗作。
望庐山瀑布
中心思想
《望庐山瀑布》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美和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 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望庐山瀑布
诗意
太阳照在香炉峰上,顶峰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了阳光,呈现出 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 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 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关键字
“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 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并非实指,是虚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 法突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
望庐山瀑布
整体意境与主题
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诗人通过对庐山瀑布的生动描绘,展 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之情。同时 ,诗中运用的夸张、比喻、想象等手法,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 的风格特点,让这首诗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给后人带来无尽的 审美享受。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大全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3ea32e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a.png)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大全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原文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层,九重天,即天空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赏析: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材理解新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材理解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af1a0f168884868662d628.png)
《望庐山瀑布》教材理解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课堂笔记
![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9109f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6.png)
《望庐山瀑布》课堂笔记一、导入新课老师带同学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瀑布,想不想去?谁去过瀑布?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见到的瀑布?过渡语:瀑布真的太美了!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也被它的美景所吸引,写了一首关于瀑布的诗。
二、初读古诗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请几个同学来读古诗,其他同学评一评。
指导读“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直”字,“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再读古诗,注意把句子读流利。
三、细读古诗默读古诗,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分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汇报交流。
重点理解: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地看见瀑布像一条大水帘似的挂在山前)飞流直下三千尺(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快看巨石堆叠的香炉峰从四面八方漫青山而起,加到被烟雾缭绕,像是刚从火里滚出来的团团烈火,在熊熊燃烧。
这时轻云在缭绕,朦胧遮盖住了天地,像给庐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低头俯视山脚下的不老村,绿水荡漾,酒旗星罗;抬头上望仙人榜,松涛阵阵,白雾弥漫。
给人一种进入神话仙境的感觉。
突然间一条粗大的瀑布展现在眼前,被悬崖绝壁断成三截,分三级悬空而下,“像一条巨大的百练从天而降”。
水汽弥漫如烟似雾,“仿佛细密的雨丝”。
认真欣赏险峻的仙人榜风景,瀑布恰似蓝天在上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银河,正从“九天”倾泻而下千真万确;自然不是银河落九天啊!那“哗哗”的流水声振聋发聩,简直气吞山河。
又像有几十架巨大的风琴同时演奏,发出使人颤栗的乐声。
感受水的力量之大和声音的响度之巨。
“飘荡迷了东峰西岭”,“缭绕在峰围岭外整天以下是《望庐山瀑布》的课堂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导入新课老师带同学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瀑布,想不想去?谁去过瀑布?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见到的瀑布?过渡语:瀑布真的太美了!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也被它的美景所吸引,写了一首关于瀑布的诗。
二年级上册语文学古诗-《望庐山瀑布》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学古诗-《望庐山瀑布》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bafe3cde80d4d8d05a4f2d.png)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
导入新知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 市,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 原与鄱阳湖畔,瀑布飞泻。 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 瀑布之一。瀑布最著名的 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 山第一奇观”。
新知讲解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读诗句
新知讲解
香炉:指庐山中的香炉峰 紫烟:有紫色雾气升腾 句意: 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 峰周围升起紫色的云烟。
新知讲解
遥看瀑布挂前川
明诗意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指眼前的瀑布。 句意:从远处望去,山前的瀑布 就像挂在那里的一块白布。
新知讲解
飞流直下三千尺
明诗意
飞流:指从高山上倾泻的流水。 直下:是指瀑流直泻。 句意:从高高的山上飞流而下 的三千尺流水。
夸张,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 直泻而下。
回答问题
悟诗情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的什么? 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怀疑的意思。
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想象或叫虚构
诗歌总结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 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的 首句,将蒙蒙的( 烟雾 ) 形象地比喻为从香炉中升 起的( 紫烟 )。整首诗 采用(比喻、夸张 )的 方法写出庐山瀑布的 ( 壮丽景象 ),表达了 诗(对大自然的热)爱。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怀疑。 银河: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句意:不由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 落了下来。
新知讲解
悟诗情
你了解香炉吗?文中的“香炉” 到底指什么呢?
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山 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课件(共12张PPT)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课件(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f3310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1.png)
主旨概括
《望庐山瀑布》描写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 风景,表达了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歌讲授
夸张
1、什么是“夸张”?
用数字表示的 三、六、九、 千、万等,大 多数是虚指。
有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
2、你还知道哪些诗句中运用了“夸张” 的修辞?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谢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762)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中国唐朝诗人,他为人洒脱,足迹遍 及我国名山大川,爱好饮酒赋诗,是我国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 《静夜思》、《将进酒》等。
1、哪些字写出了瀑布速度快? 2、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高吗?
感悟诗意
疑 是 银 河 落 九天
1、疑是什么意思? 疑:可能
2、“银河”“九天”又是什么意思? 银河:夜空中明亮的光带 九天:天极高极高的地方
古诗释义
红日高照,庐山的香炉峰云雾缭绕, 在日光的照射下,一缕缕紫色的烟雾升 腾而起,好像真的是一座巨大的香炉。 远远望去,在一条瀑布从山间飞流而下, 好像银河从九天之上猛然降落。
解诗题
【望庐山瀑布】
1、“望”字是什么意思? 2、是谁在看庐山瀑布?
感悟诗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
1、香炉是做什么的? 2、“紫烟”是什么? 3、“生”能不能换成“升”?
感悟诗意
遥看瀑布挂前川
1、“遥看”是什么意思? 远远地看
2、“挂” “前川”是什么意思? 悬挂;长长的河流。
感悟诗意
飞流直下三千尺
望庐山瀑布知识点二年级
![望庐山瀑布知识点二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d2e3bb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d.png)
望庐山瀑布知识点(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它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岳景区,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庐山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其壮丽的景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它被誉为“天下第一瀑”,是庐山的一大亮点。
想要了解庐山瀑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思考。
第一步:瀑布的形成瀑布是由水流冲击地壳形成的。
当水流经过悬崖或陡坡时,会因为地势的变化而形成瀑布。
瀑布的高度和宽度决定了其壮丽的景观。
第二步:庐山瀑布的特点庐山瀑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度巨大:庐山瀑布有着惊人的高度,有些瀑布的高度甚至超过百米。
2. 水势磅礴:庐山瀑布的水势非常巨大,水流奔腾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3. 壮丽景观:庐山瀑布的景观非常壮丽,美不胜收。
站在瀑布前,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力量。
第三步:庐山瀑布的意义和价值庐山瀑布不仅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旅游资源:庐山瀑布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欣赏到瀑布的壮丽景色,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2. 自然保护:庐山瀑布所在的庐山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瀑布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
这有助于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3. 文化遗产:庐山瀑布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四步:庐山瀑布的保护与发展为了保护庐山瀑布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瀑布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
2. 加强管理:加强对瀑布及其周围环境的管理,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政策,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瀑布的保护工作得以落实。
3. 合理开发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庐山瀑布,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https://img.taocdn.com/s3/m/c7cca61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2.png)
落lu (落后)l(丢三落四)绿(lǜ)绿色(l)鸭绿江石(sh)石头、石灰(dn)二千石、万石间jiān(中间)jin(间断)字音:江南(nn ln)采莲(cǎi lin chǎi ln)字形:注意可的笔顺,不要写错。
西的第五笔是竖弯。
好hǎo(好事)ho(爱好)着zhe(看着)zho(着急)种zhǒng(种子)zhng(种下)着zhe(看着)zho(着急)空kōng(空中)kng(有空)数sh(数目)shǔ(数数)长chng(长度)zhǎng(长大)8、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之望庐山瀑布评课记录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之望庐山瀑布评课记录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
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壮与美丽,反映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一、教学效果二、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抓住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设置了齐读、男赛读、小组读、个人读等方式。
我还利用媒体展示、课文插图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句意,让学生感受到庐山瀑布的壮美。
三、不足之处:1.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学生已经具备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是一味地牵引,反倒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我感觉其中最大的不足在于,虽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但缺乏教师范读,学生只是机械的朗读,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来诵读古诗。
3.在评价学生时,评价语言匮乏、单一,原先精心设计的评价语被一些简单的口语所替代,没有让学生从评价语中获得成就感。
四、改进措施:古诗所蕴含的意境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只能通过反复朗读,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特别是学生朗读不到位的地方加强教师的示范读,或及时播放音频视频,从而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学生朗读水平。
教学反思2当我上完这节课时,我觉得有些不足之处,在孩子们提起对古诗的朗读兴趣时,没有很好的反复朗读练习。
二年级语文上册 望庐山瀑布
![二年级语文上册 望庐山瀑布](https://img.taocdn.com/s3/m/d2d0934e0b1c59eef9c7b42e.png)
ppt课件
chǐ
yí
生字
资料
•13
三叠泉
ppt课件 •15ppt课件•16ppt课件•17
香炉
紫烟
直下 九天
课文 词语
瀑布
生字 资料
•18
ppt课件
结合核心问题品读古诗。
ppt课件
•19
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串珠问题:
1.《望庐山瀑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2.《望庐山瀑布》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
半包围 。 层,共______ ㄥ ,结构是________ 7 笔,第六笔是______ 灬 。 照,共______ 13 笔,第五笔是______,部首是________ 9 笔,第六笔是______ 扌 。 一 ,部首是________ 挂,共______
ppt课件
•40
4.比一比,再组词。
ppt课件
•27
课文结构
望 庐 山 瀑 布
遥看
生紫烟 挂前川
雄伟壮丽
联想 三千尺
落九天
ppt课件
•28
课文主旨
《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 修辞方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 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ppt课件
•29
推荐阅读
黄果树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 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 名。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 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 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 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 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 黄果树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经过 历代名人的游历、传播,成为知名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1. 瀑布的定义
2. 起伏的山峰
3. 险峻的山路
4. 暑热难耐的天气
5. 人们的期望与希望
6. 快乐的登山过程
7. 巨大的瀑布声音
8. 水帘飞溅的景象
9. 瀑布的自然神秘感
10. 瀑布带来的滋润与生命力1. 瀑布的定义:
瀑布是指水流在峭壁上落差较大的地方,将水从高处猛烈地冲击到低处的景象。
如黄果树瀑布、跌水瀑布等。
2. 起伏的山峰:
望庐山瀑布所在地——庐山是一座起伏的山峰,山势高峻,托起了壮美的瀑布。
3. 险峻的山路:
如果要观赏望庐山瀑布,需要经过登山攀岩的险峻山路,这对登山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4. 暑热难耐的天气:
在炎炎夏日,人们很难忍受闷热的空气,但一旦到了瀑布林间,凉风袭面,温度骤降,给人带来无限惬意。
5. 人们的期望与希望:
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望庐山瀑布,人们都抱有期望和希望,期望自己能够顺利到达观赏瀑布的地方,也希望瀑布能够呈现出最美的风光。
6. 快乐的登山过程:
登山虽然辛苦,但是过程中充满了乐趣。
爬行于山林之间,穿行于峭壁之上,远离尘嚣,接触自然,呼吸清新空气,人们会感到身心愉悦。
7. 巨大的瀑布声音:
站在瀑布前,人的耳朵会被瀑布的巨大冲击声所充盈,令人惊讶和震撼,而这种声音仅有瀑布才能产生。
8. 水帘飞溅的景象:
瀑布水柱倾泻而下,水雾萦绕,形成一幅壮观雄奇的图画。
水帘飞溅,阳光照射,形成彩虹般的美丽景象。
9.瀑布的自然神秘感:
瀑布并非人工建造,而是自然形成的,其壮观、奇特的景象,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
10. 瀑布带来的滋润与生命力:
瀑布所在的山林中,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润泽万物,孕育生命,呈现出美丽的自然生态。
望庐山瀑布是中国著名的瀑布之一,广为人们所熟知。
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美,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从科学、艺术和文化的角度分析,望庐山瀑布
带给人们许多不同的感受和启示。
首先,望庐山瀑布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瀑布。
瀑布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指水流在峭壁上落差较大的地方,将水从高处猛烈地冲击到低处的景象。
望庐山瀑布体量巨大,水流喷涌高度超过百米,呈现出绝佳的特色。
其次,望庐山瀑布所在的庐山是一座起伏的山峰,是自然界的杰作。
庐山山势峻峭、山路险峻,前来观赏瀑布的游客需要经过登山攀岩的险峻山路,这对登山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然而,到达瀑布后的感受却是非常美好的。
尤其是在炎炎夏日,人们很难忍受闷热的空气,但一旦到了瀑布林间,凉风袭面,温度骤降,给人带来无限惬意。
第三,望庐山瀑布还是人们期望和希望的体现。
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望庐山瀑布,人们都抱有期望和希望,期望自己能够顺利到达观赏瀑布的地方,也希望瀑布能够呈现出最美的风光。
在瀑布的底部,能够感受到瀑布的巨大冲击声,这声音令人惊讶和震撼。
第四,望庐山瀑布对于统筹自然与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庐山瀑布流域是典型岩溶山地,四季分明,温差很大,气氛清新、湿润,并形成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同时,庐山瀑布也肩负着养护、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满足公众需求的功能。
保护庐山瀑布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保证人们可以持续地应用其资源。
第五,望庐山瀑布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人们探讨自然的神秘。
瀑布并非人工建造,而是自然形成的,其壮观、奇特的景象,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注重保护自然资源、探索自然的奥秘。
望庐山瀑布的存在,为探讨自然界的神秘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和更深刻的感悟。
最后,望庐山瀑布也启示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
瀑布在汹涌澎湃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滋润和生命力。
瀑布所在的山林中,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润泽万物,孕育生命,呈现出美丽的自然生态。
而人类,有着同样不竭的力量。
面对着繁华或挫败,人们也应该像瀑布一样不断流动,获得更多的勇气和力量,使得我们的生命充满阳光和生机。
总之,望庐山瀑布不仅是一道自然风景,更是一种生命的启示和探索。
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自然资源保护的意义,减轻整个生态系统的压力,并且也能够吸取生命的力量,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