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觉器官与感受器

合集下载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蓝光敏感的视色素 。
产生不同的色觉是由于三种视锥细胞兴
奋程度的比例不同:
0:0:97 蓝色感觉
99:42:0 红色感觉
31:67:36 1:1:1
绿色感觉 白色感觉
四 、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一)视力(视敏度)
概念:眼分辨细小结构的能力。 衡量标准:以人能看清最小视网膜像为标准
视力表制定: 人眼在5米处看清:第10行E字时,视角为1’,视力
(1)色素细胞层:保护作用,防止强光刺激。输送 营养物质。 (2)感光细胞层 (3)双极细胞层 (4)神经细胞层
2.感光细胞及其特曾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在视网膜分布 很不均匀 黄斑:视网膜中心,视锥细胞多 中央凹:只有视锥细胞,无视杆细胞
周边部视杆细胞多,视锥细胞少 盲点:无感光细胞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所含的感光色素不同 视杆细胞只有视紫红质,视锥细胞有三种
分布密度和对触、压觉的敏感程度: 鼻、口唇、指尖高 胸、腹部次之 手腕、足最低
2.触觉域和两点辨别阈:将两个点状刺激同 事或相继触及皮肤,人体能分辨出这两个刺 激点的最小距离。成为亮点辨别域。
逐渐增高 手指 口唇 脚趾 足背 腹 胸 背
(二)温度觉
冷觉和温觉合称温度觉,它们各自独立。 温度超过30-46C0热点,皮肤感觉热,温度在升高, 只有痛觉,温度低于30C0,冷觉。
传导纤维
躯体传入纤维 (快痛Aδ,慢痛C)
自主N传入纤维
2 牵涉痛
①概念: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
过敏现象。 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
患病器官 心
胃、胰 肝、胆 肾脏 兰尾
体表疼痛 心前区 左上腹 右肩胛 腹股 上腹部
部 位 左臂尺侧 肩胛间
沟区 或脐区

【初中生物】感受器和感觉器官PPT课件

【初中生物】感受器和感觉器官PPT课件

眼球
房水 内容物 晶状体 玻璃体
思考:
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 机的结构分别相当于人眼球的哪些结构呢?你 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吗? 镜头 瞳 孔
底片
暗箱的壁 光圈
视网膜
晶状体 脉络膜
三、视觉的形成
三、视觉的形成
光线
角膜
瞳孔
视网膜(物像) 大脑皮层 产生视觉
感光细胞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课下探究,任选一内容
• 完成一篇调查报告:我班或我校同学的近
视情况与对策。 • 设计一个活动方案:为盲人献爱心 • 读一本好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结 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写一篇读后感。
“像爱惜眼睛一样 爱惜生命, 像爱惜 生命一样爱惜眼 睛。”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七年级生物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七年级生物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功能
感受器能够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 经信号,传递给神经系统,进而 引发相应的生理反应。
感受器的分类
01
02
03
04
化学感受器
能够感受化学刺激,如气味、 味道等,常见于口腔、鼻腔等 部位。
机械感受器
能够感受机械刺激,如压力、 振动等,常见于皮肤、关节等 部位。
温度感受器
能够感受温度刺激,如冷、热 等,常见于皮肤、口腔等部位 。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信息传递
01
02
03
信息传递方式
感受器接收到的信息通过 神经系统的传递,最终到 达大脑进行处理。
传递速度
信息传递的速度快慢直接 影响到生物体对外界刺激 的反应速度。
信息整合
大脑对来自不同感受器的 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形成 完整的感知印象。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适应性
适应外界环境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能够随 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逐渐 适应,维持生物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
为反应。
生态平衡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维持生态平 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动物通过 感知天敌的存在来避免被捕食。
物种交流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也是生物之间 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如视
觉、听觉和化学信号等。
06
实验:观察和探究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功能
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准备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和探究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 功能,了解生物体如何接收外界刺激 并作出反应。
嗅觉感受器和嗅觉器官
总结词
嗅觉感受器能够检测和传递外界的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刺激,嗅觉器官则负责接收 这些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详细描述
嗅觉感受器是位于鼻腔内的嗅细胞,它们能够检测到气体的浓度和特征,并将其 转化为神经信号。嗅觉器官还包括鼻腔内的其他结构,如鼻甲和鼻腔粘膜等,它 们共同作用将气体的刺激传递到嗅细胞,进而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Na 内流(Na 通道开放)(暗电流) Na 外运(Na 泵主动转运)
静息电位
光 照
光照
感受器电位
部分Na 通道关闭,Na 外运Na 内流
超极化感受器电位 超极化的大小随光照的强度改变
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
传向视觉中枢
视紫红质
1个光量子
变视紫红质Ⅱ
激活G蛋白(Gt,传递蛋白) 激活磷酸二酯酶(效应器酶) cGMP分解,cGMP↓ 外段视盘膜Na+通道关闭,Na+内流↓ 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 终足神经递质释放
视觉代表区:
1 、位置:枕叶距状裂 的上下缘(17区)。 2、投射特点: ①视网膜的鼻侧交叉投射 到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 射到同侧枕叶。 ②视网膜的上(下)半部投 射到距状裂的上 ( 下 ) 缘 ; 黄 斑区(周边区)投射到距状裂 的后(前)部。
七、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
(一)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 从明亮处进入黑暗处时,最初什么都看不见,经过一定
到耳蜗的,耳蜗的感音装置又是如何把声
波的机械能转换成神经冲动的。
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1、听阈 对每一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 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 。 2、最大可听阈 当声音强度增加到一定 限度时,不但引起听觉,同时引起鼓膜的 疼痛,这个限度称为最大可听阈 。
3、听域 不同声波频率的听阈 连线与 不同声波频率的最大可听阈连线所包含的 面积称为听域 。
在感受器细胞出现一过渡性的局部电变化。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感受器在把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 时,不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而且 将刺激所包含的信息转变成神经动作电位 的某种特有的序列传入中枢,称为感受器 的编码作用。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当以恒定强度的刺激连续作用于感受器 时,虽然刺激持续作用,但传入神经的脉冲 逐渐下降,主观感觉可减弱或消失。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血管丰富营养眼球,色素细胞丰富能遮 光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有感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房水:位于前房和后房,由睫状体产生。

容 物
晶状体: 位于虹膜和瞳孔的后方,似双凸透镜有弹性 依靠悬韧带附着在睫状体上,有折光作用。
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的透明胶状物,折光,支撑眼球。
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透明角膜的折射后,经前房水折射,到达 瞳孔。再经后房水折射射到晶状体、玻璃体,撞到视网膜刺激了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 层的视中枢。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时,一:是将颠倒的图像重新 翻转,二:将来自左右两只眼睛的图像组合成一个图像。
鼓膜:位于外耳道底,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耳 中耳 鼓室: 是鼓膜与内耳之间的小腔,内有听小
骨,有咽鼓管通口腔。 听小骨:依次是锤骨、砧骨、镫骨,外连骨膜
内接内耳,传递振动。 半规管 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经 内耳 前庭 反射作用维持身体平衡。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位听神经相连。
二、学生感官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 (一)眼
• 眼球的前后轴短,生理性远视的特点。晶 状体的弹性大,调节能力强。
• (二)耳
• 咽鼓管是沟通鼻咽部和鼓室的一个短管, 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短、宽,且鼓口和咽 口在一个水平面上。口腔有炎症时容易引 发中耳炎。
• 儿童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免造成听力障碍 甚至耳聋。(链霉素、奎宁、卡那霉素、 新霉素、庆大霉素等)
• 近视眼:眼球过长,晶状体曲度大,折射能力 强,视远物时物像呈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远视 力差,配戴凹透镜。
• 远视眼:眼球过短,晶状体曲度小,折射 能力弱,视近物时物像呈在了视网膜的后 方。近视力差,配戴凸透镜。

生理学 第九章感官

生理学 第九章感官

(五)单眼视觉和双眼视觉 双眼视觉的优点: 弥补盲区、扩大视野、产生立 体视觉 产生立体视觉的原因: 两眼视觉差异, 生活经验
38
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
• 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 传音系统的功能
• 感音系统的功能
39
40

听 觉 的 产 生 过 程 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 听小骨→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 →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 41
(三)视杆细胞 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视 紫 红 质 视黄醛异构酶
(暗处,需能)

视蛋白+11-顺视黄醛
全反型视黄醛+视蛋白 醇脱氢酶
视黄醛还原酶
11-顺视黄醇(VitA) 异构酶
全反型视黄醇(VitA) 11-顺视黄醇→
注:①贮存在色素细胞中的全反型视黄醇→
视杆细胞→11-顺视黄醛。 ②分解与合成速度取决于光强:暗处分解<合成,亮处 分解>合成,强光处于分解状态。 ③分解与合成过程中要消耗一部分视黄醛,需血液循环 28 中的VitA补充,**缺乏VitA→夜盲症。
不同年龄的调节能力
15
16
2.瞳孔调节
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 8.0mm之间。
瞳孔近反射:
*当视近物时,• 射性的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反
瞳孔近反射意义:瞳孔缩小后,可减少入眼光量,保 护视网膜;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视 使 网膜成像更为清晰。
17
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由于入射光的 强弱而变化。 弱光瞳孔扩大 (保证清晰像) 强光瞳孔缩小 (保护视网膜) *中枢:中脑 临床意义: 麻醉深度和病情危重的判断指标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三) 眼的折光异常
1.近视:
原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折光过强.远处物体
成像:在视网膜的前。
矫正:凹透镜 2.远视: 原因: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力过弱. 成像:在视网膜的后。 矫正:凸透镜。
3.散光: 原因:角膜经纬线曲率不一。 成像:在视网膜的前和后。
矫正:圆柱形透镜。
三、眼的感光功能
盲点的测试: 1.将白纸贴在墙上,受试者立于纸前50cm处,用遮 板遮住一眼,在白纸上与另一眼相平的地方用铅笔 划一“+”字记号。令受试者注视“+”字。实验者将 视标由“+”字中心向被测眼颞侧缓缓移动。此时, 受试者被测眼直视前方,不能随视标的移动而移动。 当受试者恰好看不见视标时,在白纸上标记视标位 置。然后将视标继续向颞侧缓缓移动,直至又看见 视标时记下其位置。由所记两点连线之中心点起, 沿着各个方向向外移动视标,找出并记录各方向视 标刚能被看见的各点,将其依次相连,即得一个椭 圆形的盲点投射区。 2.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定理,可计算出 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及盲点直径。
(3) 编码作用 Coding
感受器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时,把刺激所包涵的 环境变化的信息转移到了新的电信号系统。
*质量编码: 大脑皮层特定部位、特定的传导通路、特定的感
受器、适宜刺激
*强度编码:刺激强度越大,被激活的感受器数量越多, 每一个感受器产生的感受器电位也越大,导致传入神经产 生的冲动频率越高。冲动频率反应刺激强度。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一) 眼的折光系统与成像
光线
折光系统
折射(空气─角膜折射最强)
折光与成像原理: 类似凸透镜.常用简约眼解释。
利用简约眼计算眼前10m处30m高的物体,视网膜成 像0.45mm.

第四章感觉器官分析

第四章感觉器官分析
的小圆盘--黄斑 (macula lutea),其中央为 中央凹.
第四章感觉器官分析
视网膜视部细胞层:
(1)色素上皮层 单层色素细胞,细胞内含有大量 黑色素颗粒、板层小体和贮存的维生素A。
(2)视细胞层 感受光刺激,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 胞
①视杆细胞:细长,外侧伸出细长的突起--视杆, 相当于树突。视杆分为内、外节。视杆细胞内含视 紫红质,可感受弱光的刺激。
③在感觉过程中,信息每通过一次神经元间的交换, 就要进行一次编码,并有可能接受来自其它信息源的 影响,使信息不断得到处理。
第四章感觉器官分析
(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 时,虽然刺激仍在继续但传入神经纤维的冲动 频率已开始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按适应出现的快慢可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 应感受器。 (5)反馈调节:感受器或传入通路的接替核中 有来自高位中枢的传出神经纤维,对感受器具 调节作用
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巩膜 由致密结缔
组织构成,呈乳白 色,坚韧而不透明, 具有保护和支持眼 球的作用。角膜缘 的内侧部有巩膜静 脉窦,为房水循环 通路。
第四章感觉器官分析
2 .中膜-血管膜 含有丰富的血管丛和色素细胞
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虹膜 环状薄膜。中央有瞳孔。把角膜和玻璃体之间的腔隙分隔为前房
第四章感觉器官分析
睫状体内有睫状肌,睫状突内侧的纤维为环行排列, 外侧的部分为纵行排列。睫状肌受副交感纤维支配,
环形肌收缩使睫状突向内伸,纵行肌则牵拉睫状体和脉
络膜向前,协助睫状突内伸,使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
由于本身的弹性作用而加大自身的曲度,以适应视近物。
反之依然。
脉络膜是血管膜的后2/3,富含血管和色素细 胞。丰富的血液可供给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2章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2章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教案标题: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目标:1. 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功能。

2. 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3. 掌握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主题,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感受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器官的作用是什么?我们是如何通过它们来感受世界的?知识讲解:3. 介绍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感受器是指能够感受外界刺激的器官,感觉器官是指能够产生感觉的器官。

4. 分别介绍不同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a. 眼睛:感受光线,帮助我们看到事物。

b. 耳朵:感受声音,帮助我们听到声音和判断方向。

c. 鼻子:感受气味,帮助我们嗅闻和辨别味道。

d. 舌头:感受味道,帮助我们品尝食物的味道。

e. 皮肤:感受触觉,帮助我们感受到物体的温度、质地和压力。

活动实践: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受器或感觉器官进行深入研究。

6. 每个小组根据选择的感受器或感觉器官,设计一个小实验或展示,展示其功能和应用。

7.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互相学习和分享。

讨论与总结:8.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功能。

9. 引导学生思考: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保护和保持它们的健康?作业:10.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受器或感觉器官,撰写一篇小论文,描述其功能和应用,并提出保护和保持其健康的建议。

教案扩展:- 可以引入更多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如舌下腺、内耳、皮肤的不同区域等。

- 可以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 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不同动物中的异同,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

教案评估:- 观察学生在引入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 检查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展示的实验或展示是否准确和完整。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九章 感觉器官







4、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气传导:(主要途径) 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经听骨链和卵 圆窗进入耳蜗 骨传导:(次要途径) 声波直接引起颅骨振动,进而引起耳蜗内淋 巴的振动 可以判断听觉异常产生部位及原因


声波在耳内传导的主要途径
声波
耳廓(收集) 锤骨 砧骨
外耳道 镫骨
鼓膜 前庭窗
光线
折光系统

折射(空气─角膜折射最强)

折光与成像原理: 类似凸透镜.常用简约眼解释。 利用简约眼计算眼前10m处30m高的物体,视网 膜成 像0.45mm. 简约眼折光率约1.33


简约眼
(二) 眼的调节

正常人眼在安静状态下看6m以外的远物 时,由于物体发出的光线摄入眼内时近 似平行光线,经折射后正好成像在视网 膜上,所以不需要调节即可看清物体。 通常把眼在静息状态下所能看清物体的 最远距离称为远点
概念: 370~740nm 类型: 一般生理特性: 16~20 000Hz 适宜刺激(视网膜——一定波长的电磁波; 耳蜗毛细胞——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 换能作用(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 神经的动作电位) 适应现象(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 感受器时,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下降) 编码功能(把刺激包含的信息同时转移到动 作电位序列中,起转移信息的作用)

位置改变或变速运动使内淋巴振动,引起 毛细胞兴奋,传入中枢,产生头部位置和变速 运动感觉,并引起姿势反射,维持身体平衡
(二)骨半规管
为3个相互垂直排列的“C”形的弯曲小管,按 其位置分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和外骨半规管。 每个骨半规管有两个骨脚,一个有膨大部的骨脚 称壶腹骨脚(壶腹嵴),另一个无膨大部的骨脚称单 骨脚。 壶腹嵴是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器 旋转变速运动时,相应半规管内淋巴液与半规管 运动不同步,刺激毛细胞兴奋,传入中枢,产生旋转 感觉,并引起姿势反射,维持身体平衡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感受器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掌握人体常见的感觉器官以及它们的结构和功能;3.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感受器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常见的感觉器官及其结构与功能;3.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作用;4.实验:观察和探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器的分类和功能,常见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教学难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基本知识;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探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用举例的方式告诉学生感觉器官的重要性,例如:当我们触碰到热水时,我们的手会感到热。

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这个过程。

2.讲解感受器的定义、分类和功能(10分钟)- 感受器的定义:人体感知外界刺激的器官。

- 感受器的分类:热感受器、寒冷感受器、触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等。

- 感受器的功能:接收和传递外界刺激信息。

3.介绍常见感觉器官及其结构与功能(10分钟)- 触觉感受器:皮肤、舌头;- 嗅觉感受器:鼻腔内的嗅毛;- 味觉感受器:舌头上的味蕾;- 听觉感受器:耳蜗内的毛细胞;- 视觉感受器:眼球内的视网膜。

4.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作用(10分钟)-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起着接收和传递外界刺激信息的重要作用;- 例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外界的温度、触感、气味、味道、声音和光线等,从而对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

5.实验:观察和探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20分钟)- 实验材料:冷热水、小喷壶、棉花球;- 实验步骤:a.准备两杯水,一杯放冷水,一杯放热水;b.请同学们轮流将手放入冷水中,然后放入热水中,记录手部感受;c.用小喷壶喷洒香水,让同学们闭上眼睛,闻一下,感受味觉感受器的刺激;d.用棉花球轻轻触摸同学们手臂,观察触觉感受器的反应;e.同学们就观察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第1~3节)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第1~3节)

1. 色觉和色觉学说
➢ 三色学说 ➢ 对比色学说
2. 色觉障碍
➢ 色盲 ➢ 色弱
人眼视网膜中三种不同视锥细胞对不同波长光的相对敏感性
三种视锥细胞的光谱吸收峰值与红、绿、蓝三色光的波长相近
• 生理学(第9版)
三、视觉信息的处理及机制
(一)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给光中心型双极细胞。(a) 在感受野的中心 区,感光细胞与双极细胞形成直接联系,光照感受 野中心使给光中心型双极细胞去极化;(b) 在感 受野的周边区,感光细胞通过水平细胞与双极细胞 形成间接联系,光照感受野周边使给光中心型双极 细胞超极化。由于水平细胞的介入,光对周边光感 受器的作用总是与其对中心光感受器的作用相反
(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 概念:指感受器在换能过程中,把刺激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信息转移到动作电 位的序列中的现象
➢ 刺激性质编码:特定感受器→特定传入途径→大脑皮层特定部位 ➢ 刺激强度编码:单一神经纤维上
动作电位的频率 产生动作电位的神经纤维的数目
感受器对刺激强度编码的示意图
A. 感受器电位:感受器在接受感觉性刺激时引起等级 性的局部电位改变,即感受器电位。当感受器电位去极 化达到阔电位水平时,可在感觉冲经上产生动作电位; B. 感受器对不同强度刺激的反应:较低强度的刺激可产 生较小幅度的感受器电位,但达不到阔电位水平,因而 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当增加刺激强度,使感受器电位去 极化达到阔电位时,即可爆发动作电位;当进一步增加 刺激强度,只要感受器电位持续维持在阔电位水平以上 时,动作电位可重复发生,结果使动作电位频率增加
感受器对刺激的四种基本属性的编码
➢感受器对刺激的四种基本属性进行编码,包括刺激的性质、部位、强度和持续时间 ➢图中用人体触觉来说明感受器对刺激的四种基本属性的编码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体生理学》第三章“感受器与感觉器官”,具体内容包括感受器的基本概念、种类与功能,以及感觉器官的结构与作用。

重点讲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大感觉器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概念,掌握其分类和功能;2. 了解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分类、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作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生理学挂图、模型、PPT;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生理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感受器与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分布和作用。

2. 知识讲解:a. 感受器的概念、分类和功能;b. 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c.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互关系。

3. 例题讲解:结合PPT,讲解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关例题。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实物;b. 学生动手制作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感受器:a. 概念b. 分类c. 功能2. 感觉器官:a. 视觉器官b. 听觉器官c. 嗅觉器官d. 味觉器官e. 触觉器官3.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感受器的分类和功能;b. 描述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c.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感受器与感觉器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a.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认识;b.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实验室等,了解感受器与感觉器官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c.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深入探讨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材第二册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
备课建议
本章备课的基本理念
1、以实验为基础。 2、重视信息的获取。 3、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4、重视交流与合作。 5、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值得强调的几点
1、不是书上所有的内容都要有教师在课 堂上讲授,也不是只有教师讲过的内容 才算学过。
2、不是书上所有的内容都要求学生学懂、 学会。
传递并放大声音
鼓室
咽鼓管:连通鼓室与咽,调节鼓室内气压
前庭
内耳
内有位觉感受器
半规管 耳 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把声音刺激变成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 波: ↓ 耳 廓:收集声波 ↓ 外耳道:声音的能道 ↓ 声 膜:声波引起鼓膜振动 ↓ 听小骨:传导并放大振动 ↓ 耳 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听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 听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形成听觉
3、书上的各个栏目都应得到重视。
1、感觉器官与感受器:
补充 1、人有复杂的感觉器官,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繁衍。 2、动植物摄取营养方式的不同,感受外界信息的能 力也不一样。
辨析 感受器:感受各种刺激的结构,如:一些神经末梢。 感觉器官: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如:眼、耳、 鼻。
2、皮肤的感觉功能:
问题:冷觉、热觉究竟感受环境中的什么刺激?
(4) 单色光:只有一个频率的光叫单色光,激光是很好的 单色光。
复色光:包含各种频率的光叫复色光,太阳光是很 好的复色光。
5、物体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决定于它表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射的光的颜色,或经 过它透射的光的颜色 问题
(1)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的,怎样解释?
(2)若用蓝光照射红色物体,看到什么颜色?
拓展:
6、彩电图像的颜色是怎么来的?
红、绿、蓝称为三原色,把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得 各种颜色。彩电的色即由三原色原理编制而成。摄像时, 把彩色分解为三种基色,经过编码合成全彩色信号发射出 来,接收时,再经过解码,重新分为三个基色信号,加在 三支发出三色光的电子枪上,共同打在荧屏上,就显示出 各种彩色图像来。
§5 光的反射和折射 教学建议: 1、在黑暗中,人们为什么不能看到物体?
声波: 展示:声波的图片。
(电影):声波的直观演示
声音传播的快慢
声音传播快慢的影响因素 (1)介质的种类有关 (2)介质的状态 (3)介质的温度
§3 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声波进入耳的通道,使声波共振提高声压 外耳鼓膜: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从而引起听小骨振动
听小骨
耳的结构 中耳
角膜
外膜

巩膜
眼球壁
虹膜——中央——瞳孔

中膜 睫状体——睫状肌
脉络膜
内膜:视网膜
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拓展: 眼球的析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眼睛睛成像特点:像距不变,焦距可变,不论远近的 物体都成像成视网膜上
问题:为什么视网膜上成的是倒像,而我们看到的是 正 立的呢?
我们的感觉已由大脑皮层作过调整,可能是大脑根据 视觉和触觉一连串的经验校正后,发生的正确知觉。
3、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

平面镜的作用
可以成像 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虚像与实像怎样区分? 实像:(1)能成在光屏上;
(2)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虚像:(1)不能成在光屏上;
(2)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光的反向延 长线相交得到。
5、球面镜: 凹面镜:太阳灶、眼科医生戴的镜、探照灯、手电筒的 灯碗。(实物) 凸面镜:汽车观后镜、城市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实 物)。课件
讨论 痛觉对身体有害还是有利?
§2 声音的发声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 补充 (1)音叉实验。(图)
(2)液体振动能发声吗? (3)气体振动能发声?
2、声音的传播 自制实验:(图片)
问题: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实验设计:(1)把一只防水的机械手表放在装有水的脸盆
中,用听诊器听。 (2)把正在打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
§1.7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信息:对信息的定义目前有100多种,到底是哪一种目前 还未统一,教师不必多讲,但可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讨 论。
人除了自身的感受器还可借助一些仪器获取信息,如: 雷达、电话、电报来帮助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
物体的振动的固有频率,该频率与构成物体的材质及长度 有关,长度越长,振动越慢
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课本中鼓声实验:教师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鼓的振动频率与鼓的面积及张紧程度有关,与敲击的力度 无关。 (2)击鼓的用力程度能影响鼓的振动幅度,即鼓发出声音的响 度,对鼓面振动的频率(即音调)无影响。
(1)用激光笔来代替手电筒。 (2)光在空气中传播:可在其线路上喷雾。 (3)光在水中的传播:可在水中加粉笔灰、牛奶或红墨 水。
(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沿着一个面
3、探究活动: 阳光下树荫中的圆形光斑是怎样形成的? 注意
(1) 最好有不同的猜想,猜想越多越好。 (2) 小孔大小要合适,太小,亮度不够,不易看清;
合的,称光心。
焦点:平行主轴的光线,经透镜会聚到一点,称焦 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焦距。课件 三条特殊光线:
2、凸镜镜成像规律:
(1) 尽可能设计成探究性实验;
(2)能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图,确定像。
(3)应让学生明确:像的特点是由物距和焦距的关 系来决定 :课件
5、眼睛:
这部分的教学方法与“耳”相似,通过观察模型、挂图, 得出眼球的结构:
§6 眼和视觉 知识储备
透镜:以两个折射曲面为边界的透明体称为透镜,透 镜的一个折射面也可以是平面。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初中课本中的透镜,厚度很小,略去不计,称薄透镜。 主轴:透镜的两个面各有一个球心,两球心的连线称
主轴。 光心:主轴与透镜曲面的两个交点对薄透镜来讲是重
(3)声的传播过程中,声的强弱会衰减,但频率不变,即响 度逐渐减弱,但音调不变
音色
§4 光和颜色 1、光线:在几何光学中,以一条有箭头的直线代表光 的传播方向,叫做光线。光线是表示光的一种理想模型,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注意(1)光束可看作无数几何光线的集合。 (2)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
2、光的传播实验 实验技巧:
6、光的折射: (1)要呈现各种折射现象
(2)折射规律的教学:
一、要做好演示实验。 二、通过对光路的分析讲清一点、两角、三线。 三、观察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得出折射规律 课件 自制实验 图
(3)折射规律的应用: 解释水中筷子的偏折现象强调两点: 一:光线是从水中的物体射出进入人的眼睛 二: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觉得光是直线传播, 课件
拓展:乐音与噪声: 声源有规律地周期性的振动,一般好听、悦耳的声音,
我们称之为乐音。 声源振动是随机的、无规则的,听到的是杂乱无章、
刺耳的声音称之为噪声,不过两者的区别还有人的主观因素 在内,凡是环境中不需要的声音都不可判定为噪声。
音调高低的实验:
理论基础 受迫振动,划得快一些,振动频率高,音调高。
2、反射定律的教学: (1)一定要做好演示实验。没有光具盘的学校,可用量角器、 激光笔、平面镜来完成。图
(2)建立起一面、一点、三线、两角的概念
强调: (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是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反射角由入角决定,不能说成入射角 等于反射角。
实验:右手指浸入热水中,左手指浸入冷水中,一段时间 后,再浸入温水中,两手指的感觉一样吗?
结论:冷觉、热觉感受器不是感受温度的刺激,而是感受 皮肤散失或获取热量的速率变化。
实验2的处理: 让一个学生闭上眼睛,另一个学生用两个三角板并在
一起,使两个角的顶点相距2 3毫米,分别轻压在手 背和手指,哪里能分辨?
太大,光斑重叠,像模糊。 (3) 可补充:小孔成像实验

知识储备:
4、光的色散:
(1)太阳光是由各种频率的色光组合而成,经过棱镜折 射后,可呈现一彩色光带,依次是红、橙、黄、绿、蓝、 靛、紫。课件
(2)如果把这些色光通过透镜合聚在纸屏上,又再现为 白色光带。
(3)某两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也可使人眼产生白 色的感觉,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