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答: 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0.67 mol/L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分析 】设溶液的体积为1L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ω , 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 1000mL× ρ g/cm3 × ω ÷ M 则有: C = g/mol 1L 1000mL× ρ g/cm3 × ω = M g/mol × 1L 而 ω= C mol/L×1L ×M g/mol × 100% 1000mL × ρ g/cm3
x = 50/99
(3)若将上述吸湿后的硫酸稀释,稀释后若要硫酸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 求需要加水的质量。 n(H2SO4)=18.4×72.72×10-3/1.84=0.73 mol n(H2O)=0.73×10=7.3mol
加水:7. 3×18-9.09-(72.72-0.73×98)=121.13g
(1)被吸收的水蒸气的质量。 设被吸收的水蒸气为x mol,吸收后气体的体积为(224-22.4x)L. 则224×6%-(224-22.4x)×1% = 22.4x
m(H2O)= 9.09g (2)至少需要18.4mol·-1的浓硫酸的质量。 L 设至少需要18.4mol·-1的浓硫酸 x g L 则 18.4x/1.84 = 16(x+9.09)/1.8 x=72.72g
有关溶液的计算
【例3 】标准状况下,将448L NH3 溶于1L 水中,得 到密度为0.9 g/cm3 的氨水。求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448L 解: n (NH3) = 22.4L/mol = 20 mol m (NH3) = 20 mol × 17g/mol = 340g m (氨水) = 340g + 1000g = 1340g 1340g V(氨水) = = 1. 49 L 0. 9g/mL ×1000mL/L 20 mol C(氨水) = =13. 4 mol/L 1. 49L 答: 此氨水的浓度是 13. 4 mol/L
02 第7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正文】作业正文

第7讲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1.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是( )A.将0.1 mol NH3充分溶解在1 L水中B.将10 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 g水混合C.将25.0 g胆矾溶于水配成1 L溶液D.将10 mL 1 mol·L-1的盐酸与90 mL水充分混合2.[2024·江苏泰州中学模拟]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 O42-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B.50 mL 1 mol·L-1的KCl溶液和100 mL 0.25 mol·L-1 MgCl2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将10 mL 1 mol·L-1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1 mol·L-1D.20 ℃时,0.023 mol·L-1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5 g生石灰,恢复至20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将变大3.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 H2O,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
25 ℃时,a g该晶体能够溶于b g水中形成V mL饱和溶液。
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a(M-18n)a+bmol·L-1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aMVC.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0(aM-18na)g18na+bMg·cm-3D.该溶液的密度为a+bV4.如图是某“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标签的部分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封保存的目的是防止NaClO分解B.该“84”消毒液中含NaClO的质量为252.50 gC.该“84”消毒液的密度为1.10 g·cm-3D.该“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42 mol·L-1考点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5.某同学欲用Na2CO3固体配制480 mL 0.10 mol·L-1 Na2CO3溶液,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有( )A.①⑤B.①⑥⑦C.②⑦D.⑤⑥⑦6.[2023·湖南岳阳调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A.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C.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内壁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7.欲配制100 mL 1.0 mol·L-1 Na2SO4溶液,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中液体的凹液面C.称量Na2SO4固体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1 g以下用游码)D.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配制成100 mL溶液8.某同学帮助水质监测站配制48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以备使用。
物质的量浓度讲义

《物质的量浓度》讲义◆要求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掌握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3.了解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粒子数目的计算;4.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及综合计算。
◆导读一.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2.物质的量浓度的符号:;常用单位:。
3.物质的量浓度数学表达式:4.注意:(1)体积是指,而不是体积,单位常用;(2)溶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的,不能用物质的质量等来表示;(3)溶液一旦配好,即确定了物质的量浓度,由于溶液的均一性,使得溶液内部处处浓度。
无论取出多少体积的溶液,浓度始终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会因体积的不同而。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使用的主要仪器:。
2.配制步骤(1)计算: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所需溶质的(固体)或(液体);(2)称量:用称取固体质量或用量取液体体积;(3)溶解:在溶解或稀释溶质并;(4)转移:将烧杯内溶液小心地转入一定体积的中;(5)洗涤:用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中,轻轻振荡,使溶液;(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处,改用加水至;(7)摇匀:盖好瓶塞,用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托住瓶底,把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3.注意事项:(1)溶质的溶解必须在内进行,加水要;(2)若溶解热效应明显,要 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3)仪器的洗涤只洗 ,量筒 ,每次用适量水;(4)定容时液面距刻度线 时必须改用 加水, 视刻度与溶液凹面 ;(5)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时 加水。
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粒子数目1.溶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与溶质电离情况有关:不能电离的溶质在溶液中以 形式存在;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以 形式存在;而弱酸、弱碱,在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所以既有 又有 存在,较为复杂。
2.对于完全电离的溶质,其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为:溶液的浓度(C B )×离子个数(化学式中);离子物质的量则为:溶液的浓度(C B )×溶液的体积(V )×离子个数。
新版高中化学讲义:物质的量浓度

题型三:溶液的稀释/混合计算
【变 4-1】(2021·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一月考)将 5 mol L1 的 Mg NO 3 2 溶液 a mL 稀释至 b mL,稀释后
溶液中 N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a/b mol L1
B.b/5a mol L1
C.10a/b mol L1
C.0.3 mol/L
D.0.5mol/L
【答案】B
【详解】
2
某溶液中 c(Na+)=0.2mol/L,c(Mg2+)=0.25 mol/L,c(Cl-)=0.4mol/L,如果溶液中还有 SO 4 ,根据溶液呈电中
2
1
性,则 c(SO 4 )= 2 [(0.2mol/L×1)+(0.25mol/L×2)-(0.4mol/L×1)]=0.15mol/L,故答案选 B。
综上所述答案为 C。
题型二:溶液呈电中性的计算
【例 3】(2021·普宁市大长陇中学高三月考)已知某溶液中 c(Na+)=0.2mol/L,c(Mg2+)=0.25 mol/L,
2
2
c(Cl-)=0.4mol/L,如果溶液中还有 SO 4 ,那么 c(SO 4 )应为
A.0.1 mol/L
B.0.15molL
D.a/b mol L1
【答案】C
【详解】
溶液稀释时,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Mg(NO3)2)=
根离子,则 c( NO3 )= c(Mg(NO3)2)×2=
5mo1 ‧L-1×amL 5a
=
mol L1 ,Mg(NO3)2 中含有 2 个硝酸
b
bmL
10a
第7讲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第7讲物质的量浓度【模块一】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1.物质的量浓度2.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利用公式计算c B=其中n B的计算(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在已知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密度为ρ(g·mL-1)时,可假设该溶液的体积为1000mL,则有公式:c B==(mol·L-1)。
[核心要点提升]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内容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多少摩尔溶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内容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单位mol g溶液的单位L g计算公式c=n/v w=(m溶质/m溶液)×100%2.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三注意(1)将某物质投入水中注意溶液中溶质的判断如SO3溶液的溶质为H2SO4,Na2O(或Na2O2)溶液的溶质为NaOH,CuSO4·5H2O溶液的溶质为CuSO4等。
(2)气体溶于水,溶质是该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NH3溶于水后主要溶质是NH3·H2O,但以NH3计算。
(3)气体溶于水,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更不是气体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应根据溶液的实际体积进行计算。
3.溶液稀释或混合的相关计算对于任何溶液来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和溶质的物质的量都是不变的,这就是溶液的稀释定律。
依据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得公式:c稀·V稀=c浓·V浓。
依据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公式:m1·w1=m2·w2=V1·ρ1·w1=V2·ρ2·w2=c1·V1·M=c2·V2·M。
说明:上述符号m代表溶液的质量,w代表溶质的质量分数,V代表溶液的体积,ρ代表溶液的密度,c代表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稀释(或混合)时溶液与水(或另一种浓度的溶液)的质量可以相加,体积一般不可以相加,而应运用V(后)=计算出稀释(或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讲义及答案)

物质的量浓度(讲义)一、知识点睛1. 物质的量浓度(c B )(1)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_________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常用单位是_________或_________。
(2)B B n c V =,V 表示溶液的体积。
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①容量瓶是一种精密量器有25 mL 、50 mL 、100 mL 、500 mL 等规格,适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②容量瓶上有三个数据使用温度、容积和最大容积刻度线。
③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漏液检查方法:加水盖塞→倒立→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
(2)所需仪器________、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天平或量筒等。
(3)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4)误差分析需要先分析操作对n B 或V 的影响,然后根据公式B B n c V =,最终得出其对c B 的影响。
二、精讲精练1. 下列关于1 mol ·L -1 的NaCl 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中Na +的浓度为0.5 mol ·L -1B .从1 L 该溶液中取出0.5 L 后,剩余NaCl 溶液的浓度为0.5 mol ·L -1C .1 L 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D .将58.5 g NaCl 固体溶于1 L 水中,可得到1 mol ·L -1 的NaCl 溶液2.下列溶液中的c(Cl-)与50 mL 1.5 mol·L-1的MgCl2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B.75 mL 2 mol·L-1的NH4Cl溶液C.50 mL 1 mol·L-1的FeCl2溶液D.150 mL 3 mol·L-1的KCl溶液3.下列关于0.5 mol·L-1的K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1 L溶液中K+的浓度是2 mol·L-1B.2 L溶液中含有SO42-的浓度是1 mol·L-1C.2 L溶液中含有K+的数目是2N AD.1 L溶液中含有K+、SO42-的总数为3N A4.将100 mL 0.8 mol·L-1 Na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1000 mL,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mol·L-1。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公式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公式归纳总结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公式归纳总结1.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3.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4.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溶液的体积n=c·v5.c=1000ρ(密度) w% / M注:n(mol):物质的量 ;V(L):物质的体积 ;M(g/mol):摩尔质量;w%: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密度单位:g/cm^36.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使用在稀释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7.c混·V混=c1·V1+c2·V2+……+cn·Vn(有多少种溶液混合n就为几)8.同温同压时 V1/V2=n1/n2=N1/N2 正比同温同体积 P1/P2=N1/N2=n1/n2 正比同温同体积同质量 p1/p2=Mr1/Mr2=M2/M1 反比同压同物质的量 V1/V2=T1/T2 正比同温同物质的量 V1/V2=P2/P1 反比同体积同物质的量 P1/P2=T1/T2 正比同温同压同体积 m1/m2=Mr1/Mr2=M1/M2 正比同温同压同质量 V1/V2=p1/p2=M2/M1 反比同温同压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9.n、V、Vm、N、NA、m、M、c的关系n=m/M=N/NA=V/Vm=cVPS:V----体积 p------压强T-----温度 n ------物质的量N ----分子数 Mr----相对分子质量M------摩尔质量 m-----质量c------物质的量浓度10.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 C=ρ·ω·1000/M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1)ρ:密度,(单位g/mL)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c=n/Vn(溶质的物质的量)=ω*m(溶液质量)/Mm(溶液质量)=ρ· Vm(溶液溶质的质量)=ω(质量分数)·ρ(密度)·V故,n(溶质的物质的量)=ω·ρ·V / Mc= n/V=(ω·ρ· V /M) / V=ω·ρ· V /M V=ω·ρ/M若密度ρ单位为1000kg/m^3(国际单位)=1 g/cm^3.。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1.2.3《物质的量浓度》 课件 (共13张PPT)

2、混合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例2] 50 mL 0.5 mol/L BaCl2 溶液和100 mL 0.5 mol/L NaCl溶液混合后,求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0. 67 mol/ L
本质:根据公式计算,一定先计算出混合后所求 物质的总物质的量。
注意:溶液混合后是如果会反应,分析的方法不同, 会更加复杂。
仅做学习交流,谢谢!
语语文文::初初一一新新生生使使用用的的是是教教育育部部编编写写的的教教材材,,也也称称““部部编编””教教材材。。““部部编编本本””是是指指由由教教育育部部直直接接组组织织编编写写的的教教材材。。““部部编编本本””除除了了语语文文,,还还有有德德育育和和历历史史。。现现有有的的语语文文教教材材,,小小学学有有1122种种版版本本,,初初中中有有88种种版版本本。。这这些些版版本本现现在在也也都都做做了了修修订订,,和和““部部编编本本””一一同同投投入入使使用用。。““部部编编本本””取取代代原原来来人人教教版版,,覆覆盖盖面面比比较较广广,,小小学学约约占占5500%%,,初初中中约约占占6600%%。。今今秋秋,,小小学学一一年年级级新新生生使使用用的的是是语语文文出出版版社社的的修修订订版版教教材材,,还还是是先先学学拼拼音音,,后后学学识识字字。。政政治治::小小学学一一年年级级学学生生使使用用的的教教材材有有两两个个版版本本,,小小学学一一年年级级和和初初一一的的政政治治教教材材不不再再叫叫《《思思想想品品德德》》,,改改名名为为《《道道德德与与法法治治》》。。历历史史::初初一一新新生生使使用用华华师师大大版版教教材材。。历历史史教教材材最最大大的的变变化化是是不不再再按按科科技技、、思思想想、、文文化化等等专专题题进进行行内内容容设设置置,,而而是是以以时时间间为为主主线线,,按按照照历历史史发发展展的的时时间间顺顺序序进进行行设设置置。。关关于于部部编编版版,,你你知知道道多多少少??为为什什么么要要改改版版??跟跟小小编编一一起起来来了了解解下下吧吧!!一一新新教教材材的的五五个个变变化化一一、、入入学学以以后后先先学学一一部部分分常常用用字字,,再再开开始始学学拼拼音音。。汉汉字字是是生生活活中中经经常常碰碰到到的的,,但但拼拼音音作作为为一一个个符符号号,,在在孩孩子子们们的的生生活活中中接接触触、、使使用用都都很很少少,,教教学学顺顺序序换换一一换换,,其其实实是是更更关关注注孩孩子子们们的的需需求求了了。。先先学学一一部部分分常常用用常常见见字字,,就就是是把把孩孩子子的的生生活活、、经经历历融融入入到到学学习习中中。。二二、、第第一一册册识识字字量量减减少少,,由由440000字字减减少少到到330000字字。。第第一一单单元元先先学学4400个个常常用用字字,,比比如如““地地””字字,,对对孩孩子子来来说说并并不不陌陌生生,,在在童童话话书书、、绘绘本本里里可可以以看看到到,,电电视视新新闻闻里里也也有有。。而而在在以以前前,,课课文文选选用用的的一一些些结结构构简简单单的的独独体体字字,,比比如如““叉叉””字字,,结结构构比比较较简简单单,,但但日日常常生生活活中中用用得得不不算算多多。。新新教教材材中中,,增增大大了了常常用用常常见见字字的的比比重重,,减减少少了了一一些些和和孩孩子子生生活活联联系系不不太太紧紧密密的的汉汉字字。。三三、、新新增增““快快乐乐阅阅读读吧吧””栏栏目目,,引引导导学学生生开开展展课课外外阅阅读读。。教教材材第第一一单单元元的的入入学学教教育育中中,,有有一一幅幅图图是是孩孩子子们们一一起起讨讨论论《《西西游游记记》》等等故故事事,,看看得得出出来来,,语语文文学学习习越越来来越越重重视视孩孩子子的的阅阅读读表表达达,,通通过过读读 故故事事、、演演故故事事、、看看故故事事等等,,提提升升阅阅读读能能力力。。入入学学教教育育中中第第一一次次提提出出阅阅读读教教育育,,把把阅阅读读习习惯惯提提升升到到和和识识字字、、写写字字同同等等重重要要的的地地位位。。四四、、新新增增““和和大大人人一一起起读读””栏栏目目,,激激发发学学生生的的阅阅读读兴兴趣趣,,拓拓展展课课外外阅阅读读。。有有家家长长担担心心会会不不会会增增加加家家长长负负担担,,其其实实这这个个““大大人人””包包含含很很多多意意思思,,可可以以是是老老师师、、爸爸妈妈、、爷爷爷爷、、奶奶奶奶、、外外公公、、外外婆婆等等,,也也可可以以是是邻邻居居家家的的小小姐姐姐姐等等。。每每个个人人讲讲述述一一个个故故事事,,表表达达是是不不一一样样的的,,有有人人比比较较精精炼炼,,有有人人比比较较口口语语化化,,儿儿童童听听到到的的故故事事不不同同,,就就会会形形成成不不同同的的语语文文素素养养。。五五、、语语文文园园地地里里,,新新增增一一个个““书书写写提提示示””的的栏栏目目。。写写字字是是有有规规律律的的,,一一部部分分字字有有自自己己的的写写法法,,笔笔顺顺都都有有自自己己的的规规则则,,新新教教材材要要求求写写字字的的时时候候,,就就要要了了解解一一些些字字的的写写法法。。现现在在信信息息技技术术发发展展很很快快,,孩孩子子并并不不是是只只会会打打字字就就可可以以,,写写字字也也不不能能弱弱化化。。二二为为什什么么要要先先识识字字后后学学拼拼音音??一一位位语语文文教教研研员员说说,,孩孩子子学学语语文文是是母母语语教教育育,,他他们们在在生生活活中中已已经经认认了了很很多多字字了了,,一一年年级级的的识识字字课课可可以以和和他他们们之之前前的的生生活活有有机机结结合合起起来来。。原原先先先先拼拼音音后后识识字字,,很很多多孩孩子子觉觉得得枯枯燥燥,,学学的的时时候候感感受受不不到到拼拼音音的的用用处处。。如如果果先先接接触触汉汉字字,,小小朋朋友友在在学学拼拼音音的的过过程程中中会会觉觉得得拼拼音音是是有有用用的的,,学学好好拼拼音音是是为为了了认认识识更更多多的的汉汉字字。。还还有有一一位位小小学学语语文文老老师师说说::““我我刚刚刚刚教教完完一一年年级级语语文文,,先先学学拼拼音音再再识识字字,,刚刚进进校校门门的的孩�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2.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c = n/V(其中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n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V表示溶液的体积)。
3.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
4.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c = (1000ρω)/M(其中ρ表示溶液的密度,ω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溶质的摩尔质量)。
5. 物质的量浓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2. 难点: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溶液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物质的量浓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浓度溶液的性质,探讨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讲解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及应用: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讲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浓度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物质的量浓度

实验室需用480mL0.1mol.L-1的硫 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 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D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480mL的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48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 所以:m=cBVM=1000Vρa% . 1 • 则:cB=(1000mL L ×VL×ρg/mL×a%)/M • 一定要注意相关物理量的单位
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d g/mL,则此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Vd/(MV+2240) B.1000Vd/(MV+2240 ) C.1000VdM/(MV+2240) D.MV/22.4(V+0.1)d 解析:根据公式 cB=(1000mL.L1×VL×ρg/mL×a%)/M可知,只有 a%需要计算,其他物理量都可直接带入。a%=m质 /m液=m质/m质+ m液
物质的量浓度
第一课时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过用物 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浓度的多少。 但在这节课中,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 物理量来表示物质浓度的组成,这个 物理量的名称叫做物质的量浓度。
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
•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 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 浓度。 • 公式:cB=nB/V c . -1 • 单位:mol L 或 mol.m3
质量分数 用溶质质量与溶 液质量之比来表 示溶液组成的分 数 质量分数=溶质 的质量(g)/溶 液的质量 (g)*100%
表达式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换算
• 物质的量浓度(cB mol/L)与溶质的质量分 数(a%)、溶液密度(ρ g/mL)之间的换 算关系: • 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的原理: • m(溶质)=n×M=cBV×M • m(质)=m(液)×a%=1000mL/L×V L×ρ g/mL×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辅第7讲:物质的量浓度【考纲要求】1.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3.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教与学方案一、概念辨析1.物质的量浓度⑴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⑵符号:C⑶单位:mol·L-1或mol·m -3⑷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
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容量瓶:常用的规格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
⑵1.所需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若溶质为液体或浓溶液,上述仪器中的托盘天平、钥匙改为量筒。
3.配制步骤(1)计算:根据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所需浓溶液的体积(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溶质的体积(3)溶解:将称量或量取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
(4)转移:将溶解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沿玻璃棒注入准备好的容量瓶里,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5)定容:往容量瓶中继续缓慢地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蒸馏水直到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容量瓶塞,颠倒摇匀,然后将配好的溶液装入干净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
注意事项:(1)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其程序为加水→倒立、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
(2)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也不能作反应容器,更不能用作试剂瓶(即不能久贮溶液)。
(3)定容时,视线、液面凹面、刻度线三点处于同一水平4.误差分析原理:c B = n B/V=m/MV(M-溶质的摩尔质量,配制某种溶液时是定值)(1)称量或量取时所引起的误差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①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导致称量物质的实际值是大于称量值;②称量时游码忘记归零;③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了刻度线的右端;④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使所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大,等等。
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①直接称热的物质,含有水份,称的重,实际质量却小;②砝码有残缺;③在敞口容器中称量易吸收空气中其他成分或易于挥发的物质时的动作过慢而变质;④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仰视读数,使所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小,等等。
(2)用于溶解稀释溶液的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致使溶液的浓度偏低。
(3)转移或搅拌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致使溶液浓度偏低。
(4)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20℃,造成所量取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液体的体积,致使溶液浓度偏高。
(5)在给容量瓶定容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的体积增大,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俯视读数会使溶液的体积减小,致使溶液浓度偏高。
二、计算公式1.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A n m N c===V MV N V2. c 、ω、ρ之间的计算关系1000ρωc=M四、溶液的稀释⑴溶液的稀释:①C 1V 1=C 2V 2(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⑵溶液混合:C V=C 2V 2+C 1V 1(溶质的质量守恒)。
【针对训练】A .基础训练1. 分别用浓度都为0.1mol/LNaCl 的溶液、MgCl 2溶液、AlCl 3溶液与AgNO 3溶液反应,产生质量相等的氯化银沉淀。
消耗这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 D )A . 1∶2∶3 B. 3∶2∶1 C. 2∶3∶6 D. 6∶3∶22. 10mL0.8mol/LM n+的溶液,恰好能沉淀30mL0.4mol/LCO 2-3的溶液,则n 为 (C )A. 1B. 2C. 3D. 43. 定量MnO 2与VmL10mol/L 的盐酸共热制氯气,标准状况下产生2.24L 氯气,则V 的取值应为( D )A. V=20B. 20<V<40C. V=40D. V>404. 将5g 某金属加入100mL4mol/L 的硫酸溶液中,当硫酸浓度降到原浓度的一半时(设溶液体积不变),金属还没有全部溶解,该金属可能是 (D )A. AlB. ZnC. FeD. Mg5. 利用硫酸铜晶体(CuSO 4·5H 2O )配制0.2 mol/L 的CuSO 4溶液500mL ,假如其他操作均是准确无误的,下列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CD )A .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C .定容后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水至刻度线B .称取25g 的硫酸铜晶体D .移液时,不小心将一滴液体溅出容量瓶。
6. 在标准状况下,用充满HCl 气体的烧瓶做喷泉实验,最终水充满烧瓶,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A .0.05 mol·L -1B .0.01 mol·L -1C .0.045 mol·L -1D .无法计算7. 已知某溶液的①体积、②密度、③溶质和溶剂质量比、④溶质的摩尔质量,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计算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上述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是( C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8. 质量为8.02g 的铁片,放进1.0L0.90mol/L 的CuSO 4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质量变为8.66g 。
若认为溶液的体积没有变化,则Cu 2+的浓度变为 (B )A . 0.89mol/L B. 0.82mol/L C. 0.78mol/L D. 0.6mol/L9. 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 3+的浓度为0.4 mol·L -1,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7 mol·L -1,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D )A .0.1 mol·L -1B .0.15 mol·L -1C .0.3 mol·L -1D .0.2 mol·L -110. 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 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D )A.称取7.68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B. 称取12.0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C.称取8.0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 D .称取12.5g 胆配成500mL 溶液11. 31.2g 过氧化钠和100g 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A.25.6%B.31.2%C.32.0%D.34.5%C .提高训练1.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物质的量浓度为c 1 mol·L -1的H 2SO 4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a %,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 2 mol·L -1。
则c 1和c 2的关系是 (C )A.c 2=2c 1B.c 2<2c 1C.c 2>2c 1D.c 1=2c 22. 若20 g 密度为d g·cm -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 g Ca 2+,则NO 3-离子的浓度是( D ) A.400d mol·L -1 B.d 20mol·L -1 C. 1.25d mol·L -1 D. 2.5d mol·L -1 3. 把80毫升NaOH 溶液加入到120毫升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 值为2。
如果混和前NaOH 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 C )A.0.5摩/升B.0.1摩/升C.0.05摩/升D.1摩/升4. 在标准状况下,1 mL 水中溶解了560 mL 氨气,形成的溶液密度为0.9 g/mL ,该氨水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B )A. 17mol/LB. 16 mol/LC. 15 mol/LD. 14 mol/L5. 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DECBHGF )A.配制盐酸溶液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配制盐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称取4g NaOH 配制0.1 mol/L NaOH 溶液1000 mL 时,砝码错放左盘D.NaOH 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E.用1 g98%的浓H 2SO 4加入4g 水中配制1∶4硫酸溶液F.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最后在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标线,塞好塞子摇动倒转混匀后,发现液高低于标线G. 在100 mL 无水乙醇中,加入2 g 甲醛溶液配制2%的甲醛的酒精溶液H. 在80 mL 水中,加入18.4 mol/L 硫酸溶液20 mL ,配制3.68 mol/L 稀H 2SO 46.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 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mol/L 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20.0mL 。
(2)甲学生: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
②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使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_____ D ___(填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D.重新配制(3)乙学生:用100 mL 量筒量取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