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及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db9641240c844768eaee54.png)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专业:考试科目: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
一、设计与分析题(共3题,共60 分)
1、请就“幼儿教师的游戏观”为研究题目,分别设计一份针对幼儿教师和
幼儿园园长的访谈提纲。
2、请围绕幼儿在某活动区(如娃娃家)的游戏行为设计一份观察提纲。
3、有一个关于三套语文教材对小学4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研究人员在同一学校四年级选择了3个班作为样本,每个班各选用一套教材,分别由3名教师来执教。
实验前,先对这三个班的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测试,经过五周的教学,对学生再次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请问:
(1)该实验的名称是什么?
(2)该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3)该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实验分组设计?
(4)该实验中可能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试列举两个。
二、论述题(共2题,共40 分)
1、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
2、教育行动研究具有什么意义?。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纸考卷考题目答案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纸考卷考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6bdfd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76.png)
【题库】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本)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1607、1807[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答案:D2.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
这里采用的操作定义方法是()。
1607、1901、2101[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答案:A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命题原则内容的是()。
1607、1701、1706、1901、2001[A].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
[B].题目行文浅显、简短、明确,不使发生误解,各题目独立,有正确确定的答案。
[C].题目不应对答案有暗示性,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
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
[D].允许有一些创新和个人创意性内容的题目。
答案:D4.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1607、1907、2007、2101[A].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B].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
[C].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答案:A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1607、1706、1907、2101[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30c323964bcf84b9d57bbd.png)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1.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没有主题的,不受任何时间条件限制的记录法是:(A )A.轶事记录法B.日记描述法C.连续记录法D.间接记录法2.一项研究能够稳定反映实际水平的程度称为(B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3.了解不同性别4岁独生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抽样方法是(A )A.随机抽样B.多级抽样C.分层抽样D.整体抽样4.我国目前通用的类分图书的方法是(A )A.中图法B.科图法C.人大法D.国会法5.某研究者计划从1000人中抽取200人作为样本,他按抽样比率为K=1000/200=5,随机选出一个少于5的数,每隔5人选一个,直到选够200人为止,这种抽样方法是(B )A.类型取样B.分层随机取样C.简单随机取样D.系统随机取样6.一般把性别、学校规模、家庭教养方式等变量规划为(B )A.连续变量B.自变量C.间断变量D.定量变量7.由右图测量的结果,可知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A )A.信度高,但效度不高B.信度高,效度也高C.信度不高,效度高D.信度、效度都不高8.属于三次文献的是(D )A.论文B.档案材料C.书目D.动态综述9.某研究者欲研究有“口吃”现象的幼儿的个性特征,他应该选择的抽样方法是:(B )A.分层随机取样B.定额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多级抽样10.德国学者(C )1903年出版《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A.杜威B.梅伊曼C.拉伊D.普莱尔11.定性观察最基本的记录方式是(A )A.田野笔记B.日记描述C.轶事记录D.样本描述12.下列哪类文献是信息最主要的载体(D)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声像文献D.印刷型文献13.符号G1 X1 O1 X2 O2;G2 X2 O3 X1 O4表示的实验设计模式是(C )A.等组前后测设计B.单组时间系列设计C.等组后测设计D.轮组实验设计14.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核心环节是(C )A.计划B.协同合作C.行动D.报告15.教室外的突发事件,教室外嘈杂的声音,请问,该问题属于哪一类(B )A.多选式B.多项式C.顺序式D.等级式16.控制无关变量最彻底的方式是(A )A.消除B.恒定C.均衡D.抵消17.定性观察最基本的记录方式是(A )A.田野笔记B.日记描述C.轶事描述D.样本描述18.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最高层次是(A )A.方法论B.一般方法C.具体研究方法D.实验方法19.学前教育行动研究核心环节是(B )A.计划B.协同合作C.行动D.报告20.概率抽样中运用最广泛、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整群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21.学前教育领域研究者选择研究问题的动机包括(DE )A.探究性研究B.检验理论或研究假设C.追踪研究D.契约研究E.无框架研究22.下列属于定量观察记录样式的是(ACE )A.叙述体系B.事件取样记录表C.项目清单D.等级量表E.图式记录23.幼儿园教师人职初期适宜的研究方法是(ACE )A.田野观察B.客观观察C.轶事记录D.追踪实验研究法E.单一被试实验24.学前教育实验按实验目的不同可分为(ADE )A.真实验B.自然实验C.探索性实验D.验证性实验E.多因素实验25.下列属于学前教育实验的构成要素的是(CD )A.自变量B.实验条件C.因变量D.实验过程E.无关变量26.估计测验信度的主要类型有(ACE )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结构信度D.分半信度E.评分者信度27.下列属于访谈研究的设计程序的是(ABCD )A.确立研究的目的B.考虑具体的访谈方式和访谈对象C.访谈问题的设计D.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E.进行预谈并修订访谈计划28.问卷调查的局限主要表现为(CE )A.调查工具的统一性B.调查内容的固定性C.调查过程的匿名性D.调查设计的复杂性E.调查结果的客观性29.根据一次访谈对象的多少,访谈可分为(BD )A.个别访谈B.一般访谈C.间接访谈D.集体访谈E.一次性访谈30.以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为划分依据,研究问题可分为(BCD )A.因果性研究问题B.纵向研究问题C.自选研究问题D.预测性研究问题E.应用性研究问题。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2844c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d.png)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研究是探讨未知的过程,这是科学研究的 B 特点。
A 客观性B 创造性C 继承性D 控制性2、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儿童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或教育规律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是 CA纵向研究 B横向研究 C 个案研究 D成组研究3、核查资料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属于 BA 计量审核B 逻辑审核C 资料审核D 资料评定4、从被试多种多样的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在自然的情境中等待所要观察的行为出现,记录这一行为的全貌是 BA 时间取样观察 B事件取样观察 C 轶事记录法 D 系列记录法5、不能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是 DA 真实验B 前实验C 确认性实验D 准实验6、在问卷中 A 是对研究课题的高度、简洁概括的反映。
A 标题B 前言C 指导语D 结束语7、从一个或若干个概念入手,找出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明确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表现是问卷理论建构的 BA 因素分析方式B 理论推导方式C 实证标准方式D 逻辑分析方式8、下列哪种问卷回答方式适合于问卷的定性分析 BA 量表式B 填空式C 选择式D 排序式9、把阅读文献所得的信息资料抄下来是积累文献中的A方法。
A 抄录式B 提要式C 札记式D 标记式10、A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
A 外审B 内审C 互证D 核查11、在行动研究中,研究的动力来自实际工作者,他们自己提出并选择研究的问题,自己决定行动方案属于B A 合作模式 B 支持模式C 独立模式D 内隐模式12、三角分析属于行动研究中的D方法。
A 观察陈述法B 自我报告技术C 情境分析法D 批判反省法1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很难在实验室进行研究,一般都是进行现场实验。
这是因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具有B特点。
A 多因素B 实践性 C持久性 D 控制性14、将同一研究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共同规律,这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D 趋势。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及答案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c6a39df90f76c661371a84.png)
;.;..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三道大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实验室观察法2.解释性假设3.追踪法4.文献5.应用性研究6.研究情景的生态化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临床法的实施步骤。
2.什么是经验总结法?一个好的经验总结的标准是什么?3.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独特的特征。
5.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应如何进行反思改进?;.;..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实验室观察法是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者的某些行为的发生,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被研究者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2.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述性假设更高一级的形式,是更复杂、更重要的一种假设。
3.追踪法追踪法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4.文献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
5.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即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途径的课题,是以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现象和过程为其主要目的。
6.研究情景的生态化研究情景的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景中,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揭示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临床法的实施步骤。
秋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核答案
![秋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核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d2b1e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5.png)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满分100分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 创造性原则是课题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2. 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我国特有的地方百科全书、墓志、碑刻等; 对3. 通过抽样,可以减少研究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对4. 无结构观察法常用于对研究对象有较充分了解的情况下; 错5. 实施调查最基本的一条是按调查计划的要求进行,调查人员不能违反设计时的意图任意变动调查内容和操作程序; 对6. 理论因素是选择和确定自变量的最根本的方面; 对7.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人、个别的事件、个别的团体等,不能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规律; 错8. 针对凯米斯未能将“一般概念”明晰化这一问题提出批评的是英国教育学者麦克南; 错9.教育教学经验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 对10.在运用统计图表示统计资料时,常常附以统计表作为参照; 对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好的研究假设有哪些基本特征答:一般认为,好的研究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2当有两个以上的变量时,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假设有待检验并必须可以检验2.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答:1观察的目的指向性2观察环境的自然性3观察过程的直接性4观察主体的能动性5观察结果的客观性3.课题选择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1迫切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4.搜集文献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即尽量使用逆查法;2以影响大、质量高的文献为主;3尽量多搜集第一手资料,少搜集多次转述的资料;4注意搜集代表各种各样观点、得出不同结论甚至相互矛盾结论的文献;5不仅搜集教育科学领域的资料,还应该搜集相关领域、学科、专业的有关资料;5.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答: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抽样3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4整群抽样5有意抽样法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要求:问卷内容必须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正文部分的问题应包含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半封闭式问题,总共不得少于10个问题;答:家庭教养环境与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关系的研究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人格发展是否健全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家庭教养环境,它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环境,这个环境由家庭物质条件、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要素构成,它是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家庭教养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家庭生活给幼儿人格的建立打下深深的烙印;本研究旨在编制幼儿人格调查问卷,家庭教养环境调查表,以此来了解幼儿人格特点的现状,分析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下,幼儿人格特点的发展差异及其关系,为早期家庭教育中培养健全的幼儿人格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公众调查的基础上,搜集相关词条,组成试测项目;采用因素分析法筛选项目,编制幼儿人格调查问卷;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幼儿人格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用幼儿人格调查问卷及家庭教养环境调查表对405名幼儿进行调查分析,讨论幼儿的人格特点以及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下,幼儿人格特点的发展差异及其关系; 研究结果: 1通过文献总结和公众调查,抽取词条,编制幼儿人格初测问卷,共有项目68条; 家庭教养环境,它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环境,这个环境由家庭物质条件、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要素构成,它是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家庭教养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家庭生活给幼儿人格的建立打下深深的烙印;本研究旨在编制幼儿人格调查问卷,家庭教养环境调查表,以此来了解幼儿人格特点的现状,分析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下,幼儿人格特点的发展差异及其关系,为早期家庭教育中培养健全的幼儿人格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公众调查的基础上,搜集相关词条,组成试测项目;采用因素分析法筛选项目,编制幼儿人格调查问卷;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幼儿人格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用幼儿人格调查问卷及家庭教养环境调查表对405名幼儿进行调查分析,讨论幼儿的人格特点以及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下,幼儿人格特点的发展差异及其关系; 研究结果: 1通过文献总结和公众调查,抽取词条,编制幼儿人格初测问卷,共有项目68条;2.如何评价一份教育研究报告答:1教育研究报告质量评价的一般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评价方法大概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也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评价主要是按评定标准对成果做出评语式的鉴定;评定者需要阅读、分析研究报告,了解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还要研究该研究报告的原始资料;对应用性的研究进行评定时,评定者还需要深入课题研究所在地进行实地考证,然后将考察结果与研究报告进行对比分析;定量评价是通过数量化的评价方法去判定科研成果的质量和价值;定量评价的结果更为客观;2教育研究报告主要成分评价指标这里的是指在评价研究报告的各主要成分时,可以提出的各项问题;读者可以在评价一份研究报告的时候,将问题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回答问题,来评价研究报告的质量;几乎所有的研究或研究报告,都不会是完美的、无懈可击的;任何的研究报告若能在较多问题上得到满意答案,则可判定该报告是较好的;为了较为细致、精确地评价研究报告的质量,评价者还可以从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评价,采用等级记分的方式,对研究报告的内容逐项判定,最后综合判断研究报告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另外,在运用研究报告质量标准评价指标时,也可以采用撰写评语的方式;可以从研究报告成果的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疑难性这几个来阐述;3.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答:1发展性:即研究过程与结果应该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使研究对象从中受益;应该做到:研究活动不与日常活动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相违背;不能为儿童的心理造成损伤或情绪焦虑压抑;不能为了显示实验组的效果而剥夺对照组儿童的基本教育环境和条件;2自然性:就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研究的进行尽量不增加教师和幼儿的负担,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活动,使幼儿表现自然,以便获得真实的资料;3适宜性:就是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来设计研究中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对幼儿进行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应注意通过动手操作来评价幼儿某方面的行为或发展水平;4准确性:研究过程的方案不能随意更改;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搜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过程中应时时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5可行性:考虑人员、经费、设备、技术等条件的承受能力时,应该实事求是地选择课题范围;在研究中尽量不打乱幼儿园原有的正常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092a57e518964bce847c00.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总数为N一500,样本容量是n- 50,求出间隔500÷50 -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
”这是采用( )。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2.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用操作定义定为“举起100公斤杠铃、两小时连续长跑25公里、跳高1.8米、15分钟游泳横渡长江、一年四季从不生病…”的人。
这里采用的操作定义方法是( )。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命题原则内容的是( )。
A.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B.题目行文浅显、简短、明确,不使发生误解,各题目独立,有正确确定的答案C.题目不应对答案有暗示性,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
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D.允许有一些创新和个人创意性内容的题目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或结果);或X与Y 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B.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D.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的越投机越好B.访谈时,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的C.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纪录D.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二、判断题(每题4分,合计20分)6.对于计数资料的检验主要用X2检验,可以用来同时检验一个因素两项或多项分类的实际观测数据与某理论次数分布是否相一致的问题,或有无显著差异的问题;还可用于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各有多项分类之间是否有关联或是否具有独立性的问题。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答案.doc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607e90880eb6294dd886cf4.png)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练习题答案练习题一一、单选题:1—5 ADBAB6—10ADABC11—15ACBAB16--200 DAAAA21—25BADDC26--30 ABDDD二、多选题:1—5BC ABC ABCD ABC CD6—10ABC CD ABCD ABCD AB11—15AB ABCD ABC ABCD BC16—20ABCD ABCD ACD ABCD AB21—25ABCD ABC ABCD AC ABCD26—30ABC 1 ABC ABCD AB AC三、判断题:I— 5 V X V V V 6—10 X V X V VII—15 V V V X V 16—20 V X X V V21—25 X V V X V 26—30 V V V X V四、简答题:1.观察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观察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制定观察计划、进入观察领域、开始观察记录、幣理分析观察结果等步骤。
2.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1)从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2)从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3)从讨论和交往屮发现问题;(4)从他人的研究成果屮发现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寻找问题;(6)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
3.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有哪些?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可归纳为:(1)选题;(2)查阅文献;(3)提出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5)收集资料;(6)分析资料;(7)得出结论;(8)撰写研究报告。
4.撰写实验报告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要以陈述事实为主(2)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3)应遵循撰写报告的常规(4)要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5.简述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
行动研究特別适用于中小规模课程的研究与改革以及对具体教育结构的整体性考察。
还可以川于对教学方法和程序、行为管理和控制、教育组织、行政工作效率、教师工作态度与价值观等方而的研究。
6.好的研究假设有哪些基本特征?一般认为,好的研究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2)当有两个以上的变最时,在每一个假设屮,只陈述两个变最之间的关系;(3)假设有待检验并必须可以检验7.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75512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3.png)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本篇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需要删除的段落。
以下是对每段话的小幅度改写:1.20世纪以来,现代教育科学发展并形成独立学科,但并非仅仅是这个时期。
2.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的研究结果并非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
3.教育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4.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具备现实性、价值性、独创性、具体性和可行性等特点。
5.观察的定性记录法包括取样记录法、日记描述法和连续记录法,但并非只有这三种方法。
6.教育实验中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干扰变量,而非特殊变量和无关变量。
7.想要查找有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论文清单,教育专著并不一定能满足这一需要。
8.教育实验与教育观察、教育调查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并非规范性。
9.历史研究法应处理好古与今、史与论以及批判继承与创新等几对关系。
10.一次文献包括题录、数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内容,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等特点。
11.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历史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但并非仅仅是这三类。
12.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包括顺查法、逆查法和引文查找法,但还有其他方法。
13.教育研究中需要尊重和保护被试的各项正当权利,如知情权、不协作权、个人资料保密权和保密权等。
14.在教育实验研究中,表明“研究结论的可推广应用范围大小”这一属性的术语并非内在效度。
15.在教育研究中,样本容量并非越大越好,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来确定。
16.观察研究记录的方法包括描述记录、取样记录方法和行为核对表等,但还有其他方法。
17.单组前后测设计的基本模式是O1XO2,但还有其他类型的实验设计。
18.本题没有给出具体内容,无法进行改写。
A.知情同意权B.随意退出权C.隐私权D.公开权参考答案:A,B,C。
34.2分)问卷调查中常用的问题类型有()。
A.开放式问题B.封闭式问题C.深度访谈问题D.主观问题参考答案:A,B。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https://img.taocdn.com/s3/m/b91b3378941ea76e59fa0467.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命题原则内容的是( )。
A.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
B.题目行文浅显、简短、明确,不使发生误解,各题目独立,有正确确定的答案。
C.题目不应对答案有暗示性,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
D.允许有一些创新和个人创意性内容的题目。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
A.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
B.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C.交通工具。
D.被访问者的合作。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如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5.现在,欲编制一道测试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 )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期末试卷A有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期末试卷A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36aa5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9.png)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期末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是选择课题→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呈现研究结果。
2、课题的选择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个案研究的目的在于提供描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检索法、回溯法、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行动研究法主要有三个鲜明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行动者研究。
6、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教育调查可分为:现状调查、_________、_________、跟踪调查。
7、实验效度是指实验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实物研究的特点在于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同课异构与一课多研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具有个性和__________,而一课多研则更多是在同一领域、同一目标下共同寻求__________的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0、根据研究论文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研究论文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研究变量2、抽样3、文献法4、个案研究法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比较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
2.列出学前教育观察的实施步骤。
3.简述问卷设计的准则。
4.谈谈对教育叙事的认识。
四、论述题(共20分)结合实际,谈谈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独特意义。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查阅文献制订研究计划2、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从理论学习中发现问题3、提供解释提供评价4、循环查找法即期积累法5、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6、相关调查原因调查7、有效性真实程度8、客观依存性主观倾向性9、开放性调整教学10、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研究变量是指研究中感兴趣的,所要研究和测量的,随条件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
最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及答案
![最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0376aca26925c52dc5bf8b.png)
仅供学习与交流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三道大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实验室观察法2.解释性假设3.追踪法 4.文献5.应用性研究6.研究情景的生态化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临床法的实施步骤。
2.什么是经验总结法?一个好的经验总结的标准是什么?3.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仅供学习与交流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独特的特征。
5.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应如何进行反思改进?仅供学习与交流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实验室观察法是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者的某些行为的发生,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被研究者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2.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述性假设更高一级的形式,是更复杂、更重要的一种假设。
3.追踪法追踪法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4.文献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
5.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即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途径的课题,是以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现象和过程为其主要目的。
6.研究情景的生态化研究情景的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景中,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揭示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5f732ada38376bae1fae23.png)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一. 判断题答题要求: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1.(2分)20世纪以来,是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研究方法形成独立学科的时期。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2.(2分)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所以内在效度的研究结果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3.(2分)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4.(2分)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的特点有现实性、价值性、独创性、具体性和可行性。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5.(2分)观察的定性记录法有取样记录法、日记描述法和连续记录法。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6.(2分)教育实验中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特殊变量和无关变量。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7.(2分)某一研究者需要近年来有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论文清单,可以满足他的这一需要的文献是教育专著。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8.(2分)教育实验与教育观察、教育调查相区别的根本特征是规范性。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9.(2分)历史研究法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有古与今、史与论和批判继承与创新。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10.(2分)一次文献一般包括题录、数目、索引、提要和文摘,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11.(2分)按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历史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12.(2分)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包括顺查法、逆查法和引文查找法。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13.(2分)教育研究中尊重和保护被试的各项正当权利有知情权、不协作权、个人资料保密权和保密权。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14.在教育实验研究中,表明“研究结论的可推广应用范围大小”这一属性的术语是内在效度。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15.(2分)在教育研究中,样本容量越大越好。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16.(2分)观察研究记录一般有以下三类方法:描述记录、取样记录方法和行为核对表。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323d2f5204a1b0717ed5dd7b.png)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多选题1.(3分)研究设计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 A. 横向设计• B. 纵向设计• C. 交叉设计• D. 混合设计• E. 多项设计答案A,B,C2.(3分)一般检索法又可分为两种形式()• A. 顺查法• B. 逆查法• C. 跟踪法• D. 捕捉法• E. 计算机检索法答案A,B3.(3分)按照对文献内容的加工程度不同,学前教育文献可分为()• A. 书籍• B. 声像文献• C. 一次文献• D. 二次文献• E. 三次文献答案C,D,E4.(3分)研究假设提出的方法有哪些?()• A. 一般到特殊• B. 特殊到一般• C. 类推• D. 移植• E. 分类归纳答案B,C,D,E5.(3分)一般而言,好的研究问题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A. 研究问题可行• B. 研究问题清晰• C. 研究问题有价值• D. 研究问题符合伦理• E. 研究问题新颖答案A,B,C,D,E6.(3分)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有哪些?()• A. 调查工具统一性• B. 调查方式灵活性• C. 调查范围广泛性• D. 调查内容深入性• E. 调查结果客观性答案A,B,C,D,E7.(3分)下列哪些抽样设计方法属于简单随机抽样设计?()• A. 单纯随机抽样设计• B. 机械抽样设计• C. 整群抽样设计• D. 分层手痒设计• E. 全面抽样设计答案A,B,C,D8.(3分)根据访谈对象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访谈法可以分为?()• A. 直接访谈• B. 间接访谈• C. 一般访谈• D. 特殊访谈• E. 集体访谈答案C,D9.(3分)根据访谈是否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划分,访谈法可以分为?()• A. 直接访谈• B. 间接访谈• C. 一般访谈• D. 特殊访谈• E. 集体访谈答案A,B10.(3分)问卷调查选题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A. 价值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可行性原则• D. 整体性原则• E. 实事求是原则答案A,B,C二、名词解释1.(4分)教研感悟答案教研感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教研感悟既要感同身受,又要感中有悟,悟中寻理。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ca9ae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4.png)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基础性研究是指旨在揭示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基本规律与本质联系并探索新的领域的研究..2.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3.抽样是指遵循一定的规则;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容量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4.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在人为设计的环境下;严格控制外界条件进行的实验研究..5.临床法临床法是皮亚杰为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而独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对儿童的自然观察、灵活多样的谈话和儿童的实物操作实验综合起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6.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就是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即一边行动一边研究;想办法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研究..它是以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有哪些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可归纳为:1选题;2查阅文献;3提出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5收集资料;6分析资料;7得出结论;8撰写研究报告..2.好的研究假设有哪些基本特征一般认为;好的研究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2当有两个以上的变量时;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假设有待检验并必须可以检验3.比较教育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区别..首先;在实验研究的对象上:自然科学实验以物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人与物质的关系..教育实验则是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正在成长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学前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全面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着力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次;在实验物质手段方面:自然科学实验一般远离生产实践;主要是在实验室人为地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强调仪器手段工具的先进性..教育实验则主要在教育和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中进行..因为;离开了具体真实的教育实践的对象和环境;相应的教育现象就不可能出现..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自然科学实验更关注的是量的描述;是随机对比求其精确度..而教育实验由于教育现象变量的不确定性;教育概念范畴界限的模糊性;以及涉及价值判断;且周期长;因素复杂;要想达到精确的量化分析是很困难的..因此;教育实验研究更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4.运用经验总结法应遵循哪些原则价值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5.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是什么1提出假设;2根据不同条件和样本提供的数据;从零假设出发;代入相应的公式;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具体值;3做出统计推断..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实际;谈谈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独特意义..答案要点:1可以弥补幼儿理解能力和反应方式的局限;观察到其他方法无法测量的行为;2可以克服正式测试中所测结果不稳定、不可靠的缺陷;3可以看到幼儿的真实表现..2.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答案要点:1问卷内容必须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调查者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指导语和问卷的正文;2正文部分的问题应包含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半封闭式问题;3问题不得少于10个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文献检索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对象的检索活动;即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图书馆和资料中心查找所需文献的过程..2.有意抽样法又称为按目的抽样;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抽取样本的方法..3.结构访谈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4.教育实验研究教育实验研究;就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教育对象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加教育影响同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5.作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法;是根据被试的活动作品来研究其心理特点的方法..6.麦克南的模式是一个时间进程模式..这个模式指出了按时间的发展;行动研究包含的几个行动循环;每个循环都包括确定问题、需求评价、提出设想、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行动、做出决定反思和对行为的反思等七个基本环节;然后再根据行动结果再次确定第二行动循环所要研究的问题..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1从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2从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3从讨论和交往中发现问题;4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发现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寻找问题;6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2.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1观察的目的指向性2观察环境的自然性3观察过程的直接性4观察主体的能动性5观察结果的客观性3.经验总结后的推广形式有哪几种;它们的含义是什么推广的方式有直接推广和间接推广两种..直接推广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各专业研究团体和学校主办或参与;有目的地组织经验总结者和总结对象;采取会议形式或现场演示;直接交流和传播教育经验;并由主管部门正式行文批转经验总结报告;要求所属单位或学校参照实施..间接推广是指将先进教育经验写成书面总结报告或录制成磁带、电视片等;由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团体、学校等组织;向教育报刊、出版社、广播电视台推荐;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促使先进经验的传播与实施..4.教育研究文字资料的汇编要注意哪些问题1根据研究目的、要求和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逻辑结构;汇编后的资料既能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又能说明研究所要说明的问题..2对分类资料进行初次加工..如;给各种资料加上标题;重要的部分标上各种符号;对各种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编上序号..3汇编的资料要做到完整、系统、简明和集中..所有采用的资料都要汇编到一起;大类小类要井井有条;层次分明;能系统、完整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还可以用尽可能简短、明了的文字;集中地说明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并注明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如有必要;可对资料的价值和作用作一些简短的述评;以供进一步研究之用..5.撰写摘要的要求有哪些摘要就是课题研究的概述..一般来说;读者总是通过标题和摘要来了解一篇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决定是否要阅读全文..因此;摘要必须在整个研究中挑选出最关键的内容并将其阐述清楚;保证摘要的内容准确、概括地反映出研究的发现及所得到的结论.. 摘要的文字力求忠实研究报告;清晰易读;并且避免用评述性的语言..摘要的字数一般视研究报告的篇幅而定;一般以150—200个字为适宜..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1发展性:即研究过程与结果应该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使研究对象从中受益..应该做到:研究活动不与日常活动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相违背;不能为儿童的心理造成损伤或情绪焦虑压抑;不能为了显示实验组的效果而剥夺对照组儿童的基本教育环境和条件..2自然性:就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研究的进行尽量不增加教师和幼儿的负担;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活动;使幼儿表现自然;以便获得真实的资料..3适宜性:就是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来设计研究中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对幼儿进行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应注意通过动手操作来评价幼儿某方面的行为或发展水平.. 4准确性:研究过程的方案不能随意更改..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搜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过程中应时时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5可行性:考虑人员、经费、设备、技术等条件的承受能力时;应该实事求是地选择课题范围..在研究中尽量不打乱幼儿园原有的正常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应如何进行反思改进答案要点:1以研究问题为基点;2以研究计划为参照;3以教师行动为对象;4以改进实践为归宿..。
XXX《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XXX《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9a17e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a.png)
XXX《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XXX《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解决研究问题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经济性原则。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命题原则内容的是允许有一些创新和个人创意性内容的题目。
4.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30-40分钟的回答时间。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6.正确,确定课题的三项原则为价值原则、科学原则、可行性原则。
7.错误,自变量是能够独立变化,也会是因变量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8.正确,一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记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9.正确,观察策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观察策略是指在运用观察法的整个过程中(即从设计到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和要求,狭义的观察策略是指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要求。
1.A2.D3.D4.B5.D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6.A7.B8.B9.A10.A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基本过程包括:对评判者进行培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判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独立进行评判分析,对他们各自的评判结果使用信度公式进行信度系数计算,根据评判与计算结果修订分析维度或对评判者进行培训,重复评判过程,直到取得可接受的信度为止。
12.影响测验对象行为的因素包括指导语与测验的情境、测试焦虑、练与应付技巧、反应方式、反应心向。
这些因素在施测测验时必须恒定或消除,才能使反应的结果可靠。
四、实践题(30分)13.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与研究的方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4ad05210661ed9ad51f3cc.png)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研究者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对学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的、定期的研究是( )A.个案研究B.实验室研究C.横向研究D.纵向研究2.研究者为了提高观察过程的客观性和观察结构的真实性,对观察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观察活动的环境条件、观察对象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规划,这是( )A.观察方法B.观察设计C.观察内容D.观察指标3.对某种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某个具体方面所进行的调查是( )A.个案调查B.综合调查C.典型调查D.专题调查4.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的编制是在( )A.1911年B.1968年C.1982年D.1985年5.在实验设计中,符号“O”表示( )A.因变量的观测B.实验处理C.实验的前测D.实验的后测6.一项研究能测出所要研究的东西的程度是( )。
A.区分度B.难度C.信度D.效度7.科学假设主要是对什么的预测或设想?( )A.研究过程B.研究内容C.研究对象D.研究结果8.“SPSS”是一种现代研究工具的英文缩写,其全称是( )。
A.社会科学学习软件包B.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C.社会科学研究软件包D.社会科学教学软件包9.林崇德从1968年开始到1978年前后对百余名儿童进行跟踪研究,最后写出研究报告,这属于( )。
A.综合研究B.纵向研究C.常规研究D.成组研究10.因变量是实验的( )。
A.刺激变量B.反应变量C.条件变量D.原因变量11.访谈是为收集被访谈者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而采用的一种( )。
A.交往性交谈B.情感性交流C.平等性交谈D.研究性交谈12.研究论文的摘要一般在( )。
A.100以内字左右B.200字左右C.400字左右D.500字左右13.两组以上被试的实验结果,如果是不连续数值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宜用( )。
A.t检验B.Z检验C.χ2 检验D.F检验14.取样观察法包括(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文献
5.应用性研究
6.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得分
评卷人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临床法的实施步骤。
2.什么是经验总结法一个好的经验总结的标准是什么
3.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独特的特征。
5.研究课题的小题15分,共30分)
2.解释性假设
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述性假设更高一级的形式,是更复杂、更重要的一种假设。
3.追踪法
追踪法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4.文献
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
3.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1)观察的目的指向性
(2)观察环境的自然性
(3)观察过程的直接性
(4)观察主体的能动性
(5)观察结果的客观性
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独特的特征。
(1)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性;(3)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判的主观差异性;(4)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和整体性;(5)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较长的周期性;(6)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7)教育科学研究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8)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性。
1.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应如何进行反思改进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实验室观察法
是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者的某些行为的发生,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被研究者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及答案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三道大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总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核分人
题分
30
40
30
复查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实验室观察法
2.解释性假设
(1)观察个案行为;(2)明了当前情况;(3)了解过去历史;(4)设计处理方案;(5)判别处理方案;(6)实施并检验方案。
2.什么是经验总结法一个好的经验总结的标准是什么
经验总结法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经验,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
一个好的经验总结有两个标准:(1)经验本身是好的,即教育实践的经验是成功的;(2)经验总结的结果是好的。
5.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
(1)从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2)从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3)从讨论和交往中发现问题;(4)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发现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寻找问题;(6)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
答案要点:
(1)问卷内容必须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调查者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指导语和问卷的正文;
(2)正文部分的问题应包含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半封闭式问题;
(3)问题不得少于10个。
5.应用性研究
应用性研究即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途径的课题,是以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现象和过程为其主要目的。
6.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研究情景的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景中,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揭示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临床法的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