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日期:2018-04-12 文章点击率4937次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着力抓好倍增计划、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扶持次发达镇加快发展等全市重点工作,真抓实干,砥砺前行,奋力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全市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质量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再
创佳绩。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7年东莞生产总值(GDP)7582.1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36亿元,下降0.3%;第二产业增加值3593.84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3964.65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比例为0.3:47.4:52.3。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2%,批发和零售业增长4.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8%,金融业增长3.9%,房地产业增长2.0%,其他服务业增长12.4%。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91329元,增长7.5%,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3527美元。
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67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292.23亿元,增长15.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403.32亿元,增长8.6%。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2064.14亿元,增长
7.7%。民营经济增加值3739.48亿元,增长9.0%。
年末,全市工商登记注册户数100.0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9.1%。其中,企业工商登记41.33万户,增长25.7%;个体户登记58.69万户,增长14.9%。私营企业登记户数增长较快,增长27.1%。从新登记注册情况看,2017年,全市工商新登记22.31万户,比上年增长28.3%;新登记企业10.15万家,增长23.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0.3%,衣着类下降0.8%,居住类上涨2.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8%,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7%,医疗保健类上涨4.0%,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5%。此外,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
数上涨1.7%。
11.2%。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1.20亿元,增长10.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7.12亿元,公共安全支出91.23亿元,教育支出130.7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57亿元。全年全市税收总额2010.57亿元,
增长16.6%。
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37万人,全年失业人员安置就业人数1.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4%。
二、农业
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农业产值28.21亿元,增长5.9%,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2.2%;林业产值0.32亿元,下降2.4%,占0.8%;牧业产值2.78亿元,下降14.0%,占7.1%;渔业产值6.70亿元,下降4.2%,占17.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34万亩,其中水果种植面积19.62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26万吨,下降0.1%;水产品总产量5.14万吨,下降9.2%;蔬菜产量39.44万吨,下降2.5%;生猪出栏8.39万头,下降27.0%;家禽出栏372.96万只,下降6.4%。
2017年新增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99家、农业龙头企业32家(其中省级12家,国家级3家)、有效期内的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达51个(含林业、渔业)。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31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2044.27亿元,增长12.8%,占61.6%;轻工业增加值1272.70亿元,增长5.7%,占38.4%。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228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工业四个特色产业完
成增加值321.37亿元,增长5.6%。
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医药制造业下降3.1%,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收入构成上看,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4017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4.8%,是居民收入的首要来源;其次是人均财产净收入,达7713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
居民生活消费呈现多样性,2017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849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498元,增长5.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090元,增长7.2%。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2.4%,农村为37.4%。
在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中,居住、交通通信及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幅较大,分别达6.1%、8.3%和11.7%。
十二、社会保障
全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总人次为2561.28万人次,其中基本医疗保险566.09万人次,失业保险404.01万人次,工伤保险430.55万人次。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22.54亿元,保险基金总支出220.96亿元,年末保险基金累计余额1747.95亿元,上年保险基金结余1446.37亿元。
年末全市有收养类福利事业单位42个,其中社会福利院1个,社会福利中心1个,敬老院38个,敬老院供养老人3773人。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收养2913人,全年社会救济1.26万人。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9732.8万元,慈善基金结余32858.12万元。全市纳入“五保户”对象有764人,“五保户”费用支出1370.7
万元。
十三、人口、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1.3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71万人,出生率为22.22‰;死亡人口1.03万人,死亡率为4.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3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34.2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49.6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