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1章:总论

合集下载

第1章统计学总论

第1章统计学总论

第一节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威廉·配第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他
在 1676 年 完 成 , 后 于 1690 年 出 版 的
《政治算术》一书是经济学和统计学
史上的重地位不在于它的分析结
论,而在于它采用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对威廉·配第的评价很高,
第1章 统计学总论
第1章 统计学总论
• 第一节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统计学的概念
学习目标
• 解统计学的产生及发展 • 正确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
点; • 熟练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一词一般包括如下三个方面涵义。
趋势和未来总量规模数值的统计
思想,以及著名的“大量恒静”
统计格言。
第一节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 2. 近代统计学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

数理统计学派的代表人物比利时的凯特勒博士深
受拉普拉斯影响,在其《社会物理学》中将概率论引入
统计学,在生物统计和天文学研究中成功地运用了二项
分布和正态分布方法。凯特勒博士认为要促进科学的发
是威廉·配第的好友,政治算术学
派代表人物之一。约翰·格朗特于
1662年发表了著名的《关于死亡
表的自然与政治观察》一书,该
书在当时的畅销一时,并在1662
-1676年的十四年间连续发行了
五版。因此约翰·格朗特被推荐为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约 翰 ·格 兰 特 提 出 了 从 总 体 的
现有比例,来推算总体数量发展
第一节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1. 古典统计学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

统计学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第一章 总论
1、统计总体 (1)含义: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 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事物 的整体。 (2)基本特征: 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
2、总体单位 含义: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或具体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简称为个体。
3、总体的分类
按照统计总体单位是否有限,是否可以计数,分
为两种: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1)有限总体是指总体中所包含的单位是有限的,能 够计算出总数的,可以具体计量。 (2)无限总体是指总体中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无限的, 不能直接计算出总数的。
同,它们之间的差异与变化称为变异。
2、分类:属性(品质)变异;
数值(数量)变异。
(二)变量
1、含义:数量变异简称变量,变量就是可变的
数量标志。
2、分类:
(1)按其数值形式的不同,分为确定性
变量与随机性变量。
第四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本理论”的发展与运用及数理统计方法社会经济领域及其他
领域的广泛使用,使得经济计量学、时间系列分析、多元统 计分析、抽样技术、方差分析、实验设计、非参数方程、序 贯分析及灰色统计等应用统计科学相继诞生。
第五节 统计的组织和管理
一、统计的职能
1、信息职能
2、咨询职能 3、监督职能
二、统计的基本任务
体的特征。
(2)标志有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与不能用数值
表示的品质标志,而统计指标不论是数量指标与质
量指标,都要用数值表示。 (3)标志是没有经过综合仅代表某一体现象,而统 计指标是由许多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总数。
2. 联系
(1)数值汇总关系
(2)存在变换关系
三、变异和变量
(一)变异 1、含义: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都不相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三)现代统计学时期(从19世纪末到现 在,是现代统计学时期 )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数理统计学由于同 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紧密结合及被广泛应 用于各个领域而获得迅速发展,各种新的统计 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推断统计理论与方法得以 大量涌现。现代统计学时期是统计学发展最辉 煌的时期。
三、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截面数据
又称静态数据,是指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点 上获得的数据,通常是在不同空间上获得的。
二、统计数据研究过程
统计设计
统计设计要在有关学科理论指导下,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目 的和任务,科学地确定统计研究的总体对象,明确所要搜集数 据的种类,确定相应的统计指标及其体系并给出统一的定义和 标准,确定统计数据搜集、整理、推断和分析的基本方法,规 定研究工作的进度安排和质量要求,拟定研究工作的资源配置 和组织实施方式等。 数据搜集就是按照统计设计的要求,有针对地获取所需的统计 数据的环节,也就是说,要通过统计观测或实验的方式、方法 去搜集各种各类计算统计指标所需的原始数据,以及其他已经 存在的各种相关数据。 数据整理就是对通过统计观测或实验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 必要的系统化处理,使之条理化、综合化,成为能反映总体特 征的统计数据的环节,也称为统计整理环节。 数据分析是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 行各种统计分析,得出某些有用的定量结论的环节,也称为统 计分析环节。
定序数据
是对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类的结果,表 现为有顺序的类别,由定序尺度计量而成,各 类别之间有大小优劣之分。 表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具体又分为定距数 据与定比数据两种。
定量数据: 也称数量数据,用数值来表现。是指用数值来
一、统计数据类型 定距数据 是一种不仅能反映事物所属的的类别和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第一章总论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第一章总论
•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 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 表示的数量标志,然而不 论什么指标,都是用数值 表示的。
• (1)有些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 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得到的,如一 个县的粮食实际入库总产量是所属各 乡村粮食实际入库量的汇总数,一个 地区的总产值是所属各企业总产值的 总和等;
• (2)在一定的研究范围内指标和数 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当研究 目的改变,如原来的总体变为总体单 位,则相应的统计指标就变为数量标 志了,反之亦然。
(3) 统计是制定政策的依据 (4) 统计是实行管理的手段
统计是认识世界、开展国际交流
(5) 和科学研究的工具
四 统计学的理论基础
马列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最一般的科学,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统计学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 总体的数量方面,揭示事物的本质、相互联系、变动规律性和发展趋势。 统计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坚持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精 神是第二性,实践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坚持一切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反对一切弄虚作假、虚报瞒报。
(二)分组法
根据所研究对象总体 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 任务,按照一定的标 志,把所研究的现象 总体划分为不同性质 或类型的组,这种方 法在统计中称为统计 分组法。
(三)综合指标法
所谓综合指标法,是指利用 综合指标对现象总体的数量 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综合、 概括和分析的方法。统计是 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 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所以, 从总体上认识事物是统计研 究的根本原则,它表现在统 计分析上就构成了综合指标 法,它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 法之一。
【内容提要】
01 PART ONE
第一节

统计学基础 第1章--总论

统计学基础 第1章--总论
提示: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性特点是 在质与量的辩证关系中显现出来的, 定性研究是基础,定量研究是目的, 这体现了统计工作中质与量的辩证关系。
(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 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而不是个别事物的 数量表现。
提示: 统计对现象的认识过程,是从对个体数量的认识开始, 再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 从个别认识到总体认识的过程,是从总体着眼、从个 体入手这样的一个总体与个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检查点
2010年初,某高职院校有在校生9600人, 现在要对该校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进行 调查研究。 在学生总体中,按两种分类标准说明性别 是什么标志?而在男生总体中,性别又 是什么标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指标
1)对指标概念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 认为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名称。这种理解适用于统计理论和 统计设计阶段。此时的指标包含三个要素:指标的含义、指标的计 算范围、指标的计算方法,此时的指标是理论上的定义。 第二种理解: 认为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名称再加上具体数值。这种理解用 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及统计分析阶段。此时指标包含6要素,除 了指标的含义、指标的计算范围、指标的计算方法三要素外,还包 括指标所属的时间、指标所属的空间、指标数值及计量单位,此时 是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的概念。
返回目录
1.4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定义 1)统计总体
统计总体简称为总体,是统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由客 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组成的 整体。通常用“所有的……”或“全部……”来表示。 2)总体单位
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就是总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 位。通常用“每一……”来表示。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统计学总论PPT课件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统计学总论PPT课件
总体性原则要求在统计研究中,应从总体出发,研究和描述总体现象的 规律性,而不能从个别单位出发,就事论事。
总体性原则要求在统计调查中,应全面调查研究对象,收集足够多的数 据,以反映总体的全貌和特征。
数量性
数量性: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定量分析来描述和研究现象的数量 表现和数量关系。
情况。
正态分布具有两个参数,均值和 标准差,它们决定了分布的形状
和范围。
正态分布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 如中心极限定理和正态近似等, 这些性质在统计学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
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概率分布, 描述的是在n次独立重复的伯努 利试验中成功的次数。
二项分布具有两个参数,n和p, 分别表示试验次数和每次试验 成功的概率。
统计学在社会学领域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如人口普查、 民意调查和社会调查等,帮助政策制定者 和社会学家了解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
在产品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统 计学用于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 降低生产成本。
03 统计学的基本特征
总体性
总体性: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总体,而不是个体。总体是具有某种共同 性质的许多个体组成的集合,通过研究总体的特性,能够推断出个体特 性。
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学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经 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 患。
统计监督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等特点,能 够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促进经济社 会的健康发展。
05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总体与个体
总体
统计学中研究的全部数据或对象的集合,具有同质性、明确性和 有限性。

统计学第四版第1章 总论

统计学第四版第1章 总论

第一节 统计、统计学和统计数据
四、变量及其分类 (一)变量与变量值 变量:说明现象的某一数量特征 变量值:变量的具体取值 (二)变量的分类 1. 连续型和离散型变量 2. 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样本 (一)统计总体 1. 统计总体的概念 根据一定的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 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 单位所构成 同质性:相对概念 大量性:现象规律只有在大量现象综合汇总中 才能显示出来
第一节 统计、统计学和统计数据

利用程度相对指标

反映某种资源或某种设备的使用程度 例如:工时利用率、设备利用率、原料利用 率等
第一节 统计、统计学和统计数据

计划完成相对数



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期内实际完成数值与计划任务 数值对比的结果,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 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对指标。它以现 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对比,来 观察计划完成程度 例:某企业2000年产品计划产量1000件,实际完成 1120件,则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120÷1000) ×100%=112%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超额12%完成产量计划,实 际产量比计划产量增加了120件。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研究对象: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特点: (一)数量性:基本特点 (二)总体性:研究目的是认识总体数量特征 (三)变异性:有变异才需要进行统计研究
第一节 统计、统计学和统计数据
三、统计数据的类型
按数据的计量尺度分类 分类角度 按对客观现象观察的时间状态分类
按数据的表现形式分类
第一节 统计、统计学和统计数据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讲述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 念,从而使学生对统计学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 重点:了解统计的科学涵义及发展简史,明确统计学的 学科性质及基本研究方法,牢固掌握统计学的基
本概念。
• 难点: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共分为三节:
第一节 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统计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一章总论
• 笫一节 统计的产生与发展(含义\产生发展) • 一、统计的含义 • 含义包括:统计工作(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的统一 体。 • 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现象、经济现象、自然现象的数据 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研究的过程。 •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和其他 与之相联系的资料的总称。 • 统计学是阐明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 方法的科学。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 概括。 • 统计三个方面的含义之间存在下列关系:统计资料是统 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对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 括,反过来又指导统计工作,使统计资料准确可靠。
第一章总论
• 封----我国的统计已略具规模 • 《商君书》-----强国知十三数,即“境内仓、 口(府)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 数,宦士之数,以言谈取食者之数,利民 之数,马、牛、刍、藁之数” • 封-----各个朝代都进行过人口、土地、财产 等方面的统计调查-----并建立了一定的统计 调查制度。
第一章总论
• • • • 古希腊公元前600年-------人口普查 古罗马公元前----建立了出生、死亡登记制度。 近代统计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同步的 17世纪至18世纪-----随----资本主义的成长--人口、 工业、农业的统计登记逐渐形成制度 • “商业、工业、农业、海关、外贸、物价等方面 的统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统计学

统计学

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统计学概述一、什么是统计学1、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推断的科学。

2、统计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关系,三者之间是实践与理论关系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4、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大量观察法、统计指标法、统计推断法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1、古典统计学(17世纪中——18世纪中):记述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2、近代统计学(18世纪末——19世纪末):数量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3、现代统计学(20世纪至今)三、统计学的分类1、理论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统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描述统计学用图形、表格和数值方法来汇总数据的统计学。

* 推断统计学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的某些特征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统计学。

2、应用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运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统计问题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所形成的集合。

具有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等特点2、总体单位: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即每一个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3、统计总体的种类(1)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有限的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无限的总体(2)大总体 小总体:指大总体的各组成部分(3)可加总体:指总体单位可以合计的总体 不可加总体:指总体单位不能合计的总体二、标志与变量1、标志:指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标志的具体表现称为标志值。

《统计学》教案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教案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教学内容: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2.统计的涵义、统计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统计的研究方法3.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学习重点: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对统计学中基本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授课学时:4学时前言现代社会是广泛应用着统计数据的社会,我们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和看到许许多多由统计数据表达的信息,不但广播,报纸,书刊,文件中大量应用着统计资料,就是一般的会议,日常交谈中也不时看到和听到一些统计数据,统计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如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7亿吨,比2000年(1.63)增长0.24吨,增长速度为14.72%,预计到2010年原油产量要增加到2亿吨左右等。

由此看来,统计数据不仅可以告诉我们事物的现状,并且告诉我们事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还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们不仅可以从统计数据中得到信息,认识世界,还可以运用统计方法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例如,某个企业新上产了一种产品,要了解这种产品是否有系统性偏误,产品的合格率怎样,产品的质量是否稳定;一种现象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和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有多高,如何根据一种现象的数量变化推测另一种相关现象的数量变化等也需要统计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借助于统计分析方法来解决。

由此看来,统计在现实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不但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需要正确掌握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就是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应该懂得一些统计的基本方法,以便运用统计知识来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统计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是分析、认识问题的基本工具。

哪么,究竟什么是统计呢?要深刻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统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第一节统计的产生与发展一、统计的产生及发展统计实践活动先于统计学而产生。

统计工作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原始社会,人类最初的一般计数活动蕴藏着统计的萌芽。

统计学第一章整理

统计学第一章整理

第一章、总论一、什么是统计学统计的含义与本质:用数字说明现象的本质1•统计活动2•统计数据3•统计学厂政府统计统计的含义及关系单位统计经营性统计匕其他原始数据:未加工价值更大-次级数据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古典统计学时期(萌芽——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描述为主国势学派:德国的康令和阿亨瓦尔偏重事物性质的解释而不注重数量分析有名无实政治算数学派:英国的威廉配第和约翰格朗特主张以数字、重量和尺度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有实无名2•近代统计学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统计推断方法体系基本确立数理统计学派:比利时的凯特莱主张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正式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并最先用大数定律论证了社会生活中随机现象的规律性,还提出了“误差理论”和“平均人”思想奠定统计学理论基础社会统计学派:德国的克尼斯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研究社会现象变动原因和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其显著特点是强调对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分析,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德国恩格尔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英国经济学家斯通等人研究的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3•现代统计学时期(19世纪末到现在)统计方法与应用全面发展显著特点:数理统计学由于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紧密结合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获得迅速发展,各种新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推断统计理论与方法得以大量涌现。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1•研究对象:数量性(用数字说明现象本质,包括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规律)、总体性(统计只研究总体不研究个体)、差异性(构成总体的个体必须存在差异) 2•学科范畴: 方法性、层次性、通用性 3•研究方式: 描述性、推断性统计学的作用――统计学的职能:信息职能(提供各种信息资料) 、咨询职能(提供信息整理)、监督职能(监督经济运行状况)、服务职能(服务社会) 1•统计学为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提供了必须的方法和途径 2•统计学在指导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更为显著 4•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1•计量尺度不同: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定型数据: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 —定类数据:对事物属性进行平行分类或分组 特点:只测度量事物类别差异,各类别地位相等。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

第一章统计总论1.统计三种不同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总体性、数量性、具体性、社会性)2.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总的成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统计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对统计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最初是以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这个客体独立存在于人们的主管意识之外。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关系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4.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界限),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5.统计学的性质: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方法论科学。

.6.统计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7.统计的基本任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8.统计的基本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9.统计的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提供和管理。

10.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

(客观性、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11.总体单位(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简称单位。

1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13.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六要素:指标名称、计算方法、计量单位、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具体数值)14.区别与联系:说明的对象不同。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表示方法不同。

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时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有些统计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一定条件下变换干系。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黄金周” 旅游信息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分别对辖区内“十一”黄金周的接待规模 和效益进行了统计调查。经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 汇总,结果如下: (一)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02 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实现旅游收入145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游客人均花费支出 483元。 (二)“十一”黄金周期间,在全国接待的3.02亿人次 游客中,过夜旅游者(仅限于住在宾馆饭店和旅馆招 待所)为712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6%;一日 游游客为2.3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8.3%。在所 实现的1458亿元旅游收入中,民航客运收入65.0亿元; 铁路客运收入27.5亿元;39个重点旅游城市实现旅游 收入581亿元;其他旅游城市和景区实现旅游收入784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 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 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 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 (1)标志是指标的基础,没有标志和标志表现就没 有指标。 (2)指标与标志(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 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 反之亦然
在经济收入评价方面,高收入阶层(城镇住户年 收入在 8 万元以上)对 5 年来经济收入的变化评价最 高,四成多的中等收入居民认为5年来的经济收入变 化不大,户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居民半数认为经 济收入下降,其中尤其是户均收入在 2000 元以下的 居民中有43.2%的人认为收入下降很多。
另外,调查显示,年龄越低的居民对总体生活水 平评价越高。 30 岁以下的人认为生活质量提高的为 30.2%,60岁以上的仅有17.3%。

统计学1章ppt课件

统计学1章ppt课件
数量标志值能够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 数。绝对数又可体现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 型变量,相对数、平均数都是连续型变量。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17
4、变异
就是差别或差别,即标志在各总体单 位之间体现各不相同。
变异是客观存在旳,是统计旳前提, 没有变异就用不着统计了。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遍存在旳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 分析后,以得出反应总体旳数量特 征。 3、变异性:总体各单位旳特征体现存 在着差别。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4
四、统计学在商务和经济中旳应用
1、会计 2、财务 3、营销 4、生产 5、经济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5
第二节 统计学分类及研究措施
一、统计学旳学科分类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20
(二)统计指标旳主要分类
1、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又称总量指标,它是反应现象 总体旳总规模、总水平及总体单位总数 旳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达。
质量指标是反应现象总体内部旳数量联 络或总体单位水平旳统计指标,用相对 数或平均数表达。
思索:哪个与总体单位数量直接有关。
➢ 数量标志:表白总体单位旳数量特征。
按其是否可变:
➢ 不变标志:一种总体至少要有一种不变标志, 以确保总体旳同质性。
➢ 可变标志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16
3、标志体现
品质标志体现只能用文字来体现,辨认类 型或名称。
数量标志体现是用数值来表达旳,阐明多 少或大小。所以,数量标志体现又称标志 值,可变旳数量标志值也称变量值。
9/27/2024
第一章 总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统计方法研究各领域客观现象的数量规律性的 科学称为应用统计学
第一节 统计的内涵
三者的关系
过程与结 果关系
统计工作 统计数据 统计学
实践与理 论关系
第一章 总论
1.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是关于收集、整 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
的科学,是一门方法论性质 的学科,其目的是探索数据 的内在规律性,以达到对客 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1.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包括 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界限、数量规律等.
宽口径:适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论学 科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研究这些数量特征和数量 关系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
窄口径:适用于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论学科
测测你的统计意识
你相信这样的一些统计结论吗?
吸烟对健康是有害的,吸香烟的男性减少寿命2250 天 不结婚的男性会减少寿命3500天,不结婚的女性会 减少寿命1600天 身体超重30%会使寿命减少1300天 每天摄取500毫升维生素C,生命可延长6年 身材高的父母亲,其子女的身高也较高 第二个出生的子女没有第一个聪明,第三个出生的 子女没有第二个聪明,依此类推 上课坐在前面的学生平均考试分数比坐在后面的 学生高
6.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与数学 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数学方法是其
必不可少的手段.有些社会现象的数量表现,表现为一 定的数量变化规律,须大量地借助于有关数理统计学 的理论(如概率论等)来研究认识它.
数学: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 统计学: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
6.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统计的内涵
1. 统计学 2. 统计工作 3. 统计数据
第二节 统计的职能 第三节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统计的内涵
统计的三种含义
统计工作、统计学、统计数据
统计工作(statistical work):统计实 践,它是对社会、自然现象客观存在 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 分析的活动过程. 社会经济统计工作则是指搜集、整 理、分析关于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等现象的数字资料工作的总称.
贡献: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使 统计方法得到了质的飞跃.为统计的数 量分析奠定了数量基础.
第一章 总论
1.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的近代期(18世纪末-19世纪末)
社会统计学派
代表人物:德国的克尼斯(1821-1898)《独立科学的统计 学》,恩格尔(1821-1896)著名的恩格尔定律、梅尔(1841- 1925)《人口统计学》、《伦理统计学》、《社会生活中 的规律性》等
5.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
第一章 总论
在社会经济现象中,经济基础具有主导性意义,统 计的分类分组,指标设计和分析推断,都必须以政 治经济学所阐明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作为理论基 础,以政治经济学所确定的经济范畴和经济理论为 依据,才能正确地分析现象及其变动的数量关系.
统计方法作为一种认识方法,是以唯物辩证法作为 方法论基础的.统计是在质的规定下研究量的变化, 最终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大量观察为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提供必须具 备的条件.
4.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分组法:根据事物内在的性质和统计研究的目的、 任务,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部分或 组别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
统计分组的意义在于表现社会现象的特征和状况.
4.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总论
综合指标法:运用各种统计指标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 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一种研究方 法.
统计学:数据的搜集、整理、归纳和分析
计量经济学:经济理论的验证、经济政策的评价、 经济量未来值的预测
第二节 统计的职能
第一章 总论
统计的职能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与会计学
会计学:对核算对象的分类是按会计要素来划分的, 采用复式记帐法,以会计等式为基础研究会计主体 数量的平稳关系.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对研究对象的分类是依据研 究目的而定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大量 观察、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等.
6.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
1.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统计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至今已有四、五千 年的历史
原始社会后期:统计萌芽于计数活动(人口、土地和财产)
奴隶制国家产生后:统计日显重要
封建社会时期:统计已具规模
资本主义的兴起:统计扩展到社会经济各方面
统计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 史
1. 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斯特鲁米林(1877- ):发展了社会经济统计理论 列昂捷夫(1906- ):投入产出方法
2.统计工作过程
第一章 总论
一般将统计工作概括地分为四个阶段
1.统计 设计
2.数据
收集
依先后次序
4.数据分 析
3.数据
整理
2.统计工作过程
第一章 总论
统计设计: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 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考虑和 安排.统计设计的结果形成各种设计方案,例如, 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分类目录、调查方案、报 表制度、整理方案等统计工作实施计划.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统计的内涵
第一章 总论
统计数据(statistical data):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得 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如图 表、文字等)的总称.
统计学(statistics):系统地阐述统计方法理论的科学.
应用纯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抽象的随机现象的数量 规律性的科学称为数理统计学;
特点:把政府统计和社会调查结合起来,强调统计学是一门 揭示社会生活规律的实质性社会科学
1.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的现代期(20世纪初至今)
代表人物: R·费希尔
贡献:统计学的主流从描述统计学转向推断统计学. 20世纪 30年代R·费希尔的推断统计理论标志着现代数理统计学的 确立.
发展趋势: 统计学依赖和吸收数学更多; 以统计学为基础的边缘学科不断形成; 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应用范围更广,作用更大.
统计研究是在质的规定下,研究量的变化.
4.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简单地划分为性统计
抽样推断
统计分组法
相关与回归
综合指标法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统计指数
4.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总论
大量观察法指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过程,要从总体 上加以考察,就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 查并加以综合研究.
统计模型法是在前三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化和 精确化,它把客观存在的总体内部结构,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以 一定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统计分析和认识能力.
5.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的性质 一门方法论性质的社会科学
统计学的理论基础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和方法 论基础
数据收集:根据统计方案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 组织、有计划地向客观实际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 以便占有真实可靠的材料,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 基础环节,也是统计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阶段.
2. 统计工作过程
第一章 总论
数据整理: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 审核分类、汇总等科学加工,以获取说明现象总体 数量特征的综合性统计资料,是数据分析的前提,也 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
特点:偏重于事物质的解释而忽视量的分析
1.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的萌芽期(17世纪中-18世纪中、末)
政治算术学派
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配第(1623 - 1687)、约翰·格朗特 (1620 -1674)等. 威廉·配第的代表著《政治算术》对当时的英、荷、法等国的 “国富和力量”进行了数量的计算和比较;格朗特《关于死亡 表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第一本关于人口统计的著作.
数据分析:对加工整理的统计资料,运用各种统计分 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现 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是理性认识阶 段.
数据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内容
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研究对象: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具体地说,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 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现象的规模、 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等,以具体反映社会经济 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
统计指标是数量描述、数量对比分析的重要手段.
4.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总论
统计模型法: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 学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一般相互关系的一种研 究方法.
统计模型是对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中存在的数量 关系进行比较完整和近似的描述,从而简化了客观 存在的复杂的其他关系,并可利用模型对社会经济 现象的变化进行数量上的评估和预测.
统计研究为什么要用大量观察法?
大量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在诸多因素的综合 作用下形成的,各单位的特征及其数量表现有很大 的差别,不能以个别或少数单位的表现来定论,而应 观察全部或足够多的调查单位,达到对社会经济现 象的规律性和本质的认识.
4.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总论
大量观察有何作用?
通过大量观察占有资料,使总体各单位之间的数量 差异相互抵消或削弱;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作用被 剔除,以获得对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和规律性的 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