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_勾股定理导学案(全)
八年级数学下册《18.1.2勾股定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8.1.2勾股定理》导学案新人教版18、1、2 勾股定理学习目标:1、能利用勾股定理,根据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条边长,并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
2、体会数与形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
学习重点: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
学习难点:确定以无理数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
学习过程:一、预习内容:(阅读教材第67至68页,并完成预习内容。
)探究: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吗?1、分析:如果能画出长为_______的线段,就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
容易知道,长为的线段是两条直角边都为______的直角边的斜边。
长为的线段能是直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吗?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发现,长为的线段是直角边为正整数_____, _____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2、作法: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_____,作直线l垂直于OA,在l上取点B,使AB=_____,以原点O为圆心,以OB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C即为表示的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作出长为,,,…的线段。
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
4、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尺规作图)二、自主学习活动1 预习反馈、概念明确活动2 典型例题课堂训练例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求第三边。
例2已知: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6cm。
⑴求等边△ABC 的高。
⑵求S△ABC。
练习1、填空题⑴在Rt△ABC,∠C=90,a=8,b=15,则c= 。
⑵在Rt△ABC,∠B=90,a=3,b=4,则c= 。
⑶在Rt△ABC,∠C=90,c=10,a:b=3:4,则a= ,b= 。
⑷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⑸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5cm,,则第三边长为。
八年级数学下册 17.1.3 勾股定理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7.1.3 勾股定理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17、1、3勾股定理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利用勾股定理证明: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利用勾股定理,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无理数的点、3、进一步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预习内容1、阅读课本第26-27页2、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或)变形:(或)(或)3、对应练习:(1)、①在Rt△ABC,∠C=90,a=3,b=4,则c= 。
②在Rt△ABC,∠C=90,a=5,c=13,则b= 。
(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则它的对角线AC= 。
三、预习检测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5cm,,则第三边长为。
2、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cm,则它的高为,面积为。
3、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是10,底边长是16,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4、将面积为8π的半圆与两个正方形拼接如图所示,这两个正方形面积的和为()A、16B、32C、8πD、64 探究案一、合作探究(9分钟),要求各小组组长组织成员进行先自主学习再合作探究、讨论。
【探究一】XXXXX:运用勾股定理证明全等判定方法:斜边直角边(HL)已知:如图,在中和中,,求证:≌、【探究二】XXXXX:如何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点拨:①:由于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所以只需画出长为的线段即可、②长为的线段能否是直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呢?设c =,两直角边为a,b,根据勾股定理a2+b2=c2即a2+b2=13、若a,b为正整数,则13必须分解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和,即13=2+2、所以长为的线段是直角边为、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请在数轴上完成作图、二、合作、交流、1、例1:已知:如图,△ABC中,AB=4,∠C=45,∠B=60,根据题设可求出什么?【点拨】如何添加辅助线将一般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呢?2、例2: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点拨】如何将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求解,如何添加辅助线?3、问题:根据勾股定理,你能做出哪些长为无理数的线段呢?欣赏下图,你会得到什么启示?每小组口头或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组要积极思考,勇于挑错,谁挑出错误或提出有价值的疑问,给谁的小组加分(或奖星)交流内容展示小组(随机)点评小组(随机)____________第______组第______组____________第______组第______组三、归纳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勾股定理的应用;(2)分类、转化、方程思想、你能说说具体内容吗?四、课堂达标检测1、△ABC中,AB=AC=25cm,高AD=20cm,则BC= ,S△ABC= 。
八年级数学下_勾股定理导学案(全)
18.1 勾股定理(1)学习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勤奋学习。
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知1、正方形边长和面积有什么数量关系?2、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和以斜边为边长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归纳: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特殊关系。
(1)那么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2)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并以其三边为边长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并分别计算其面积。
(3)通过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你能说明直角三角形是否具有上述结论吗?(4)对于更一般的情形将如何验证呢?二、课堂展示方法一;如图,让学生剪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图形,利用面积证明。
S正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对边为a、b、c。
求证:a2+b2=c2。
以a、b 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b. 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E、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RtΔEAD ≌ RtΔCBE,∴ ∠ADE = ∠BEC.∵ ∠AED + ∠ADE = 90o,∴ ∠AED + ∠BEC = 90o.∴ ∠DEC = 180o―90o= 90o.∴ ΔDEC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等于c2.又∵ ∠DAE = 90o, ∠EBC = 90o,∴ AD∥BC.∴ ABCD是一个直角梯形,它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归纳: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是。
三、随堂练习1、如图,直角△ABC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⑴两锐角之间的关系:;(2)若∠B=30°,则∠B的对边和斜边:;(3)三边之间的关系:四、课堂检测1、在Rt△ABC中,∠C=90°①若a=5,b=12,则c=___________;②若a=15,c=25,则b=___________;③若c=61,b=60,则a=__________;④若a∶b=3∶4,c=10则SRt△ABC =________。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全章导学案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勾股定理(1)主备人:初审人:终审人:【导学目标】1.能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代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勾股定理.2.知道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弦的含义,能说出勾股定理,并用式子表示.3.能运用勾股定理理解用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导学重点】知道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弦的含义,能说出勾股定理,并用式子表示.【导学难点】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学法指导】探究、发现.【课前准备】查阅有关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资料.【导学流程】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2.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3.利用勾股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长.二、检查预习、自主学习1.动手画画、动手算算、动脑想想.在纸上作出边长分别为:(1)3、4、5(2)6、8、10的直角三角形,且动笔算一下,三条边长的平方有什么样的关系,你能猜想一下吗?2.借图说明(1)观察课本P64页图,思考: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吗?你是怎样得到的?它们满足上面的结论吗?(2)在P65页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中,是否仍满足这样的关系?若能,试说明你是如何求出正方形的面积?3.有什么结论?三、问题导学、展示交流阅读P65页用拼图法证明勾股定理的内容,弄懂面积关系.四、点拨升华、当堂达标1.探究P66页“探究1”.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AC2 = 2+ 2因为AC=5≈2.236,因此AC木板宽,所以木板从门框内通过.2.讨论《配套练习》P24页选择填空题.五、布置预习预习“探究2”,完成P68页的练习.【教后反思】勾股定理(2)主备人:初审人:终审人:【导学目标】1.能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2.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决,感受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导学重点】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导学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学法指导】观察、归纳、猜想.【课前准备】数轴的知识【导学流程】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能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2.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决,感受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检查预习、自主学习1.展示P66页“探究2”,完成填空.2.探究P68页“探究3”.提示:两直角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多少?三、问题导学、展示交流1.展示上面的探究成果.2.研究P68页的课文,弄懂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四、点拨升华、当堂达标1.完成练习题.2.填空题⑴在Rt△ABC,∠C=90°,a=8,b=15,则c= .⑵在Rt△ABC,∠B=90°,a=3,b=4,则c= .⑶在Rt△ABC,∠C=90°,c=10,a:b=3:4,则a= ,b= .⑷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⑸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5cm,,则第三边长为 .3.完成《配套练习》P25页选择填空题.六、布置预习预习习题18.1中1—5题.【教后反思】练习课主备人:初审人:终审人:【导学目标】1.继续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决,感受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导学重点】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导学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学法指导】观察、归纳、猜想.【课前准备】数的开方运算.【导学流程】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继续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二、检查预习、自主学习分小组展示预习成果.三、教师引导讲解习题18.1中10题.1.一个剖面图,怎样抽象成一个几何图形?2.直角三角形在什么地方?3.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哪些边长?4.若设芦苇的长为x,还可以表示哪些线段?5.在这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列一个怎样的式子?四、问题导学、展示交流1.展示上面的讨论结果.2.讨论完成7,8题.五、点拨升华、当堂达标讨论9题.六、布置预习预习下一节,阅读例1前面的课文,完成练习1.【教后反思】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主备人:初审人:终审人:【导学目标】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导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证明.【导学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学法指导】发现法、练习法、合作法【课前准备】三角形全等.【导学流程】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二、检查预习、自主学习下面的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5、12、13 7、24、25 8、15、17 (1)这三组数满足222c b a =+吗?(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长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问题二:命题1: ,命题2: .命题1和命题2的 和 正好相反,把像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 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 ,那么另一个叫做 .三、教师引导1.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⑴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⑵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两个实数平方相等. ⑶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⑷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四、问题导学、展示交流 自学P74页例1.五、点拨升华、当堂达标 1.完成习题18.2中1—3题.2.下列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 8, 15, 17B . 9, 12,15C .5,3,2 D .a :b :c =2:3:43.完成练习2. 六、布置预习1.完成《配套练习》P29页选择填空题.2.预习下一节,弄懂方位角的表示.3.完成练习3. 【教后反思】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主备人: 初审人: 终审人:【导学目标】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导学重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难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抽象、迁移. 【课前准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导学流程】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检查预习、自主学习2.边长分别是c b a ,,的△ABC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在△ABC 中,若∠B =∠C -∠A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B 、若()()c b c b a -+=2,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C 、若∠A ︰∠B ︰∠C =5︰4︰3,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D 、若3:4:5::=c b a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3.在△ABC 中,∠C =90°,已知4:3:=b a , 15=c ,求b 的值.4.展示练习3. 三、教师引导 例1(P75例2) 分析:⑴了解方位角,及方位名词; ⑵依题意画出图形;⑶依题意可得PR =12×1.5=18,PQ =16×1.5=24,QR =30;⑷因为242+182=302,PQ 2+PR 2=QR 2,根据勾股定理 的逆定理,知∠QPR =90°; ⑸∠PRS =∠QPR -∠QPS =45°. 四、问题导学、展示交流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⑴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⑵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5、12、13;⑶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2+122=132,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五、点拨升华、当堂达标1.如图,AB ⊥BC 于点B ,DC ⊥BC 于点C ,点E 是BC 上的点,∠BAE =∠CED =60o,AB =3,CE =4.求:①AE 的长. ②DE 的长. ③AD 的长(提示:先证△____是直角三角形).2.完成《配套练习》P30页选择填空题. 六、布置预习预习这两节的《配套练习》中大题.AB D C【教后反思】练习课主备人:初审人:终审人:【导学目标】1.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会运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2.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导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会运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导学难点】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学法指导】抽象、迁移.【课前准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导学流程】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会运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2.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二、检查预习、自主学习分小组展示预习成果.三、教师引导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90°,AB=12,CD=3,DA=4,BC=13, 求S四边形ABCD.分析:因为∠D=90°,可连接AC构成直角形,由勾股定理求出AC,这样在△ABC中,三边均知道大小,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再用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求出S四边形ABCD.四、问题导学、展示交流讨论上面的问题,再展示交流.五、点拨升华、当堂达标讨论《配套练习》P29页5—7题和P31页6,7题.六、布置预习DB1.讨论《配套练习》剩余题目.2.预习复习题十八,1—3题.【教后反思】小结(1)主备人:初审人:终审人:【导学目标】1.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解决简单问题,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2.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导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会运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导学难点】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学法指导】转化和数形结合.【课前准备】复习本章内容.【导学流程】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问题;2.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二、检查预习、自主学习展示预习成果.三、教师引导本章知识结构:四、问题导学、展示交流1.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有什么关系?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能否判定它是直角三角形?举例说明.3.如果一个命题成立,那么它的逆命题一定成立吗?举例说明.4.如图,已知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上点,PA=5,PB=4,PC=3,求∠PBC.四、问题导学、展示交流提示: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三、四、五,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但本题长为3,4,5的三条线段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联想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将△APC绕点C旋转得到△BCP′.五、点拨升华、当堂达标1.讨论完成“复习题18”中4—7题.4题,可先设每份为k,再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5题,不成立的需举反例.6题,可以数单位面积的正方形个数.7题,直接用勾股定理.2.讨论8,9题.六、布置预习预习下一章.B CP'。
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勾股定理导学案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漂市一中 钱少锋 17.1 勾股定理 第1课时 勾股定理【学习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课前预习)1、直角△ABC 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1)两锐角之间的关系:(2)若D 为斜边中点,则斜边中线(3)若∠B=30°,则∠B 的对边和斜边: 2、勾股定理证明: 方法一;如图,让学生剪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图形,利用面积证明。
S 正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已知: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为a 、b 、c 。
求证:a2+b2=c2。
分析:左右两边的正方形边长相等,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左边S=______________ABbb b右边S=_______________ 左边和右边面积相等,即 化简可得。
二、合作交流(小组互助)思考:(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2)你能发现图1-1中三个正方形A ,B ,C 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图1-2中的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可猜想: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展示提升(质疑点拨) 1.在Rt △ABC 中,90C ∠=︒ , (1)如果a=3,b=4,则c=________; (2)如果a=6,b8,则c=________; (3)如果a=5,b=12,则c=________; (4) 如果a=15,b=20,则c=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222a b c +=(1)观察图1-1。
勾股定理 Microsoft Word 文档 导学案
课 题 17.1.1 勾 股 定 理
主备人: 于泽建
教 法
审核人:
合 作 探 究
审批人:
年级:
组别: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看似平淡无奇的现象有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及其的几个变形形式。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推导方法及应用。 二、知识回顾 1、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2、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 a、b、c,则三角形三边关系如何? 三、导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完成) 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探索勾股定理: 剪 4 个与图 1 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再将它们拼成如图 2 所示的图形。 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又可以表示为 ∵两种方法都是表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 ∴ 即 ∴
2
2、勾股定理的表达形式 ∵△ABC 是直角三角形 (或者∵∠C=90°或者∵BC⊥AC) 也就是说由上述三个条件之一,都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AB = AC + BC
2 2 2 2
3、勾股定理中 AB = AC + BC 的变形 (1)AC = AB — BC (2)BC = AB — AC (3)AB= ; 。 (4)AC= (5)BC=
3、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 1cm,2cm ,则斜边长为
。
4、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若斜边长为 17cm,一条直角边的长为 5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 长为 。
5、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 3 厘米和 4 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斜边 长为 ,周长为 。 五、课后反思
6、已知△ABC 中,∠B=90°, AC=25cm,BC=24cm,求 AB 的长.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
课型:新授课 班级: 课题: 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64 页至 67 页) 流程及学习内容 一、目标解读: 1.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二、夯实基础: 勾股定理: 看书教材 67—68 页 你会在数轴上找到表示 10 的点吗?试一试 学习要求和方法 重点:证明、探索、运用 勾股定理 难点: 勾股定理的运用 时间:2 分钟 目标要求:师生共同解读学 习目标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探 究 让学生画好图形,并标好图 形,理清边之间的关系 小组: 设计: 姓名: 审核: 使用时间: 第 课时 月 审批: 日 星期 累计 课时
自主学习要求: 课代表公布好答案。 对子用双色笔互批互改 互议,组长检查 疑难点课代表收集整 理,板书黑板。
重点识记:
群学: 小组分层讲解 C 层讲解要点答案。 B 层分析 补充提醒。A 层规律总结。 归纳:明确已知一边和两边关系,也可以求出未知边,学会见比设参的 数学方法,体会由角转化为边的关系的转化思想。 练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5 和 12,求第三边。 (边长为 12 的边一 定是斜边吗) 组内自行抽签或者指派 决定小组内成员讲解, 其余人员 补充评价。 注意效率,每人每题讲 解时间最多不超过 2 分 钟。 课代表参与到各小组进 行评价。评分标准 10 分。 合作要求:①互查互检组内 成员演练成果及自行修正;
例 1 在 Rt△ABC,∠C=90° ⑴已知 a=b=5,求 c。 ⑵已知 a=1,c=2, 求 b。 ⑶已知 c=17,b=8, 求 a。
归纳:⑴已知两直角边,求斜边直接用勾股定理。⑵⑶已知斜边和一直 角边,求另一直角边,用勾股定理的便形式。 三、能力提升 练习 在 Rt△ABC,∠C=90° (1) 已知 a:b=1:2,c=5, 求 a。 (2)已知 b=15,∠A=30°,求 a,c。
勾股定理导学案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下)数 学 导 学 案学校:凤凰一中 授课教师:班 组 学生姓名课题:§18.1 勾股定理(1)1、 了解毕达哥拉斯及《勾股定理》的内容,学会用多种拼图方法验证勾股定理,感受解决同一个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 通过实例进一步了解勾股定理,能应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
1、 准备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标出两直角边a 、b 和斜边c ),并专心阅读课本P62——P66内容.2、 利用所准备的三角形纸片进行拼图,从面积相等的角度列出等式,对该等式进行变形得出一个最简结果,尝试对该结果用语言进行表述.3、 看看自已的同伴有哪些拼图?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三、知识导航与回顾:(用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①含有一个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②已知R t △ABC 中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则S △ABC = . ③已知梯形上下两底分别为a 和b ,高为(a +b ),则该梯形的面积为 . ④完全平方公式:(a ±b )2= .⑤在R t △ABC 中,已知∠A =30°,∠C =90°,直角边BC =1,则斜边AB = . 四、体验学习、课本导学(请认真阅读课本P 62~P 66的内容,围绕学案中的问题互学、群学,讨论、 探究吧!记住:知识不会施舍给懒汉哦!)★思考与探究1、右边这个人是 (公元前572—前492年),他是古希腊著名的 .2、我国古代所讲的“勾、股、弦”分别指的是 R t △的. 3、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形如以下三个图中的 ,它是由四个 的 所围成的正方形图案﹝赵爽弦图....﹞.显然4个 的面积+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该图案的面积. 即4×21× +﹝ ﹞2=c 2,化简后得到 . 这一结果用文字表达为 . 二、怎样学习?一、今天学什么? 1B 30° □A C4、利用图2,图3或其它拼图仿上述推导,能否得到相同的结果?和同学一起动手试试看!★回顾与归纳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 .2、勾股定理的作用是: .3、证明勾股定理的主要方法是: . ★尝试与练习1、 如图一,求出斜边AB 的长度= ;如图二,求出斜边AB 的长度= ;直角边B C 的长度= .2、 在Rt △ABC 中,∠ACB=90°,A C =3k ,B C =4 k ,求出A B = .3、 已知:如图,在△ABC 中,∠C=60°,AB=34,AC=4,AD 是BC 边上的高,求BC 的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勾股定理导学案
B18.1 勾股定理(2)班级: 姓名: 评价: 设计:张伟 编号:007学习目标1.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3.积极参与,全心投入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1.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是: 。
2.如图,直角△ABC 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⑵若D ⑶若∠B=301、在Rt △ABC ,∠C=90°⑴已知a=b=5,求c 。
⑵已知a=1,c=2, 求b 。
⑶已知c=17,b=8, 求a 。
⑷已知a :b=1:2,c=5, 求a 。
⑸已知b=15,∠A=30°,求a ,c 。
2、在Rt △ABC 中,有一边是2,另一边是3,则第三边的长是 。
3、已知:如图,在△ABC 中,∠C=60°,AB=34,AC=4,AD 是BC 边上的A CB D 高,求BC 的长。
4、已知:如图,在△ABC 中,∠B=45°,∠C=60°,AB=26。
求:(1)BC 的长;(2)S △ABC 。
三、反馈巩固1.填空题⑴在Rt △ABC ,∠C=90°,a=8,b=15,则c= 。
⑵在Rt △ABC ,∠B=90°,a=3,b=4,则c= 。
⑶在Rt △ABC ,∠C=90°,c=10,a :b=3:4,则a= ,b= 。
⑷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
⑸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5cm ,,则第三边长为 。
⑹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cm ,则它的高为 ,面积为 。
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DC ,AB ⊥AC ,∠B=60°,CD=1cm ,求BC 的长。
勾股定理的应用导学案BA班级:姓名:评价:设计:张伟编号:008学习目标:1.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最新人教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导学案
探索勾股定理-(1)(第1课时)学生姓名:学习目标:会探索勾股定理,会初步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会用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为:、、。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任意两边之差。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直角三角形中最长边是。
4、在RtΔABC中,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二、自主探究:探究一: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特殊关系:(1)画一直角三角形,使其两边满足下面的条件,测量第三边的长度,完成下表;(2)猜想: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
探究二:如果下图中小方格的边长是1,观察图形,完成下表,并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得到的?思考:每个图中正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边长有何关系?归纳得出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 等于;几何语言表述:如图1.1-1,在Rt ΔABC 中, C = 90°, 则: ; 若BC=a ,AC=b ,AB=c ,则上面的定理可以表示为: 。
三、课堂练习:1、求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12米处。
旗4、如图,点C 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上一点,∠ACB=90°, AC=3,BC=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四、课后反思第4题BC A探索勾股定理-(2)(第2课时)学生姓名:学习目标:掌握勾股定理,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
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1、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2、求下列直角三角形的未知边的长二、自主探究: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活动一: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图1,并思考: 1.拼成的图1中有_______个正方形,___个直角三角形。
2.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小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
3.你能请用两种不同方法表示图1中大正方形的面积,列出一个等式,验证勾股定理吗?分析:大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的平方 =小正方形的面积+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得: ( + )2= 2+ ×12ab . 化简可得:活动二: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图2验证勾股定理。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勾股定理的应用导学案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第2课时 勾股定理的应用学习目标:1.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运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无理数的点,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课前预习)1、直角三角形性质有:如图,直角△ABC 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1)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 (2)若∠B=30°,则∠B 的对边和斜边: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 等于斜边的 。
(4)三边之间的关系: 。
(5)已知在Rt △ABC 中,∠B=90°,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 c = 。
(已知a 、b ,求c )a = 。
(已知b 、c ,求a )b = 。
(已知a 、c ,求b ).2、(1)在Rt △ABC ,∠C=90°,a=3,b=4,则c= 。
(2)在Rt △ABC ,∠C=90°,a=6,c=8,则b= 。
(3)在Rt △ABC ,∠C=90°,b=12,c=13,则a= 。
二、合作交流(小组互助)例1: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 若薄木板长3米,宽2.2米呢?例2、如图,一个3米长的梯子AB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 上,这时AO 的距离为2.5米.如 B C1m 2mA 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果梯子的顶端A 沿墙下滑 0.5米,那么梯子底端B 也外移0.5米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分析:要求出梯子的底端B 是否也外移0.5米,实际就是求BD 的长,而BD =OD -OB例3:用圆规与尺子在数轴上作出表示13的点,并补充完整作图方法。
步骤如下:1.在数轴上找到点A ,使OA = ;2.作直线l 垂直于OA ,在l 上取一点B ,使AB = ;3.以原点O 为圆心,以OB 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交于点C ,则点C 即为表示13 的点.分析:利用尺规作图和勾股定理画出数轴上的无理数点,进一步体会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的理论。
八年级数学下册 17.1 勾股定理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7.1 勾股定理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了解多种方法验证勾股定理,感受解决同一个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实例进一步了解勾股定理,应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活动一动手做一做1、画出Rt△A B C令∠C =90,直角边A C =3cm,B C=4cm,(1)用刻度尺量出斜边A B = ________(2)计算:2、探究: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毕达哥拉斯的发现1、图中两个小正方形分别为A、B,大正方形为C,则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三个正方形围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a,斜边为c,则图中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探索与猜想观察下面两幅图:(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单位1)A的面积B的面积C的面积左图右图(1(1)你是怎样得到正方形C的面积的?与同伴交流一下。
(2)猜想命题: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_______________活动四认识赵爽弦图活动五证明猜想已知:如图,在边长为c的正方形中,有四个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求证:证明:根据同一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得:所以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_______的平方和等于_____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_________________活动六证法积累利用下图,模仿上述推导,能否得到相同的结果?(美国第20任总统茄菲尔德的证法)已知,如图,Rt△A D E和Rt△B C E是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其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为c,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围成了直角边为c的Rt△A B E,求证:证明:135y活动七活学活用x861、如右图,在直角三角形中,X=______,y=______2、在Rt△A B C中,∠C =90,(1)若a =2,b =3,则c = _________(2)若c =5,b =4 ,则a =3、在Rt△A B C中,∠A =90,a =7,b =5,则 c =___________4、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两边长分别为3、4,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八学习反馈说说你的收获!。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导学案(全章)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课题:17.1 勾股定理(1)学习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其勤奋学习。
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画一个直角边为3cm 和4cm 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出AB 的长。
(勾3,股4,弦5)。
以上这个事实是我国古代3000多年前有一个叫商高的人发现的,他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段连结得一直角三角形,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
”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勾)的长是3,长的直角边(股)的长是4,那么斜边(弦)的长是5。
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AB 的长。
你是否发现32+42与52的关系,52+122和132的关系,即32+42_____52,52+122_____132,那么就有_____2+_____2=_____2。
(用勾、股、弦填空) 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勾股定理内容 文字表述: 几何表述: 二、交流展示例1、已知: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为 a 、b 、c 。
求证:a 2+b 2=c 2。
分析:⑴准备多个三角形模型,利用面积相等进行证明。
⑵拼成如图所示,其等量关系为:4S △+S 小正=S 大正即4×21× +﹝ ﹞2=c 2,化简可证。
⑶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拼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证明。
⑷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达300余种。
这个古老而精彩的证法,出自我国古代无名数学家之手。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例2已知: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为a 、b 、c 。
求证:a 2+b 2=c 2。
1.1探索勾股定理(1)导学案
第一章 勾股定理导学案1.1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年级: 八 班级: 学生姓名: 制作人:一、 学习目标:(1分钟)1、自主、合作探究勾股定理;2、掌握勾股定理;3、会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预习教材:(5分钟) (一)、预习教材P2---P4 (二)、思考: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存在着怎样的平方关系 ?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作什么定理?用关系式怎么表示?我们为什么把它叫做“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在西方又叫做什么定理?课本上用什么方法进行初步验证?勾股定理有什么用处? 三、探索发现:(12分钟)1、等腰直角三角形观察图5,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将正方形A 、正方形B 和已计算的正方形C 的面积填入下表,它们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发现: + = 。
2、一般直角三角形观察图6,对于一般直角三角形,正方形A 、正方形B 、正方形C 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呢?发现: + = 。
3、正方形面积与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分组讨论,交流并发言)若我们设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为c ,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来表示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吗?结论:由于 正方形A 面积 + 正方形B 面积 = 正方形C 面积,所以 (关系式)即: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四、归纳总结:(5分钟)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 ,斜边为c ,那么 (关系式),即: (文字表达)。
注意:勾股定理研究的是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边的关系,所以,勾股定理只在直角三角形中才适用。
2、数学小史:勾股定理是 (填一国家)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 ,较长的直角边称为 ,斜边称为 ,“勾股定理”因此而得名。
在西方一般称为 定理。
五、典例导学:(5分钟)例1:如图,你能计算出各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吗?例2:见课本P3想一想,回顾情景。
六、检测巩固:(15) 1、判断:(1)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则222a b c += ( ) (2)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导学案
一、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复习学案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斜边为, 那么。
直角三角形 b c a2+b2=c2 (数)(形) aa1、变形为: a= ;b= 。
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c, 两直角边为a和b, 求:(1)已知a=6, b=8, 则c= ;(2) 已知a=3, c=8, 则b= ;(3)已知b=4, c=8, 则a=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满足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2(1)已知三条线段长分别是8, 15, 17, 那么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2)下列各组数不是股数的是()A.5.12.13B.3.4.5C.8、6.17D.15.20、25三、勾股定理与正方形面积3.已知图中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且A与C.B与D所成的角都是直角, 其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 则A, B, C, D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4、是一株美丽勾股树, 其四边形正方形, .若正方形A, B, C, D边长分别是3, 5, 2, 3, 则最大正方形E面积是5.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上图所示). 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 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 则S1+S2+S3+S4=_______.四、木板能否通过门框6, 如图, 长4m, 宽3m薄木板(能或不能)从门内通过.7、门高2米, 宽1米, 现有为3米, 宽为2.2米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五、梯子移动问题8、一个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 这时OB=3米, 如果底端B沿直线OB向右滑动1米到点D, 同时顶端A沿直线向下滑动到点C(如图所示). 求AC.9、如图, 一个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 这时梯子顶端A距离墙角O的高度为2米.①求底端B距墙角O多少米?②如果顶端A沿角下滑0.5米至C, 底端也滑动0.5米吗?六、折断问题10、如图, 一棵大树在离地面3m处折断, 树顶端离树底部4m, 则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11.如图, 一木杆在离地某处断裂, 木杆顶部落在离木杆底部8米处, 已知木杆原长16米, 求木杆断裂处离地面多少米?七、飞鸟问题12.如图, 有两棵树, 一棵高10m, 另一棵高4m, 两树相距8m. 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尖飞到另一棵树的树尖, 那么这只小鸟至少要飞行m13.有两棵树, 如图, 一颗高13米, 另一颗高8米, 两树相距12米, 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颗树的树梢, 至少飞了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 勾股定理(1)学习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勤奋学习。
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知1、正方形边长和面积有什么数量关系?2、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和以斜边为边长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归纳: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特殊关系。
(1)那么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2)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并以其三边为边长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并分别计算其面积。
(3)通过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你能说明直角三角形是否具有上述结论吗?(4)对于更一般的情形将如何验证呢?二、课堂展示如图,让学生剪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图形,利用面积证明。
S正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对边为a、b、c。
求证:a2+b2=c2。
以a 、b 为直角边,以c 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1ab. 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 、E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 Rt ΔEAD ≌ Rt ΔCBE, ∴ ∠ADE = ∠BEC.∵ ∠AED + ∠ADE = 90º, ∴ ∠AED + ∠BEC = 90º. ∴ ∠DEC = 180º―90º= 90º.∴ ΔDEC 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的面积等于21c 2. 又∵ ∠DAE = 90º, ∠EBC = 90º, ∴ AD ∥BC.∴ ABCD 是一个直角梯形,它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归纳: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是 。
三、随堂练习1、如图,直角△ABC 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 ⑴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2)若∠B=30°,则∠B 的对边和斜边: ; (3)三边之间的关系:四、课堂检测1、在Rt △ABC 中,∠C=90°①若a=5,b=12,则c=___________; ②若a=15,c=25,则b=___________; ③若c=61,b=60,则a=__________;④若a ∶b=3∶4,c=10则S Rt△ABC =________。
2、已知在Rt △ABC 中,∠B=90°,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 ⑴c= 。
(已知a 、b ,求c ) ⑵a= 。
(已知b 、c ,求a ) ⑶b= 。
(已知a 、c ,求b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4、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5、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B18.1 勾股定理(2)学习目标: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3、经历探究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
4、培养思维意识,发展数学理念,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
重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难点: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一、预习新知1、①在解决问题时,每个直角三角形需知道几个条件?②直角三角形中哪条边最长?2、在长方形ABCD 中,宽AB 为1m ,长BC 为2m ,求AC 长. 问题(1)在长方形ABCD 中AB 、BC 、AC 大小关系?(2)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1所示.①若有一块长3米,宽0.8米的薄木板,问怎样从门框通过? ②若薄木板长3米,宽1.5米呢?③若薄木板长3米,宽2.2米呢?为什么?图1二、课堂展示例:如图2,一个3米长的梯子AB ,斜着靠在竖直的墙AO 上,这时AO 的距离为2.5米.①求梯子的底端B 距墙角O 多少米? ②如果梯的顶端A 沿墙下滑0.5米至C .算一算,底端滑动的距离近似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BC1m2mACA CAO B O三、随堂练习1、小明和爸爸妈妈十一登香山,他们沿着45度的坡路走了500米,看到了一棵红叶树,这棵红叶树的离地面的高度是 米。
2、如图1,山坡上两株树木之间的坡面距离是米,则这两株树之间的垂直距离是 米,水平距离是 米。
图1 图2 图3四、课堂检测1、如图2,一根12米高的电线杆两侧各用15米的铁丝固定,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是 。
2、如图3,原计划从A 地经C 地到B 地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后因技术攻关,可以打隧道由A 地到B 地直接修建,已知高速公路一公里造价为300万元,隧道总长为2公里,隧道造价为500万元,AC=80公里,BC=60公里,则改建后可省工程费用是多少?3、如图,欲测量松花江的宽度,沿江岸取B 、C 两点,在江对岸取一点A ,使AC 垂直江岸,测得BC=50米,∠B=60°,则江面的宽度为 。
4、有一个边长为1米正方形的洞口,想用一个圆形盖去盖住这个洞口,则圆形盖半径至少为 米。
AC B5、一根32厘米的绳子被折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钉在P 、Q 两点,PQ=16厘米,且RP ⊥PQ ,则RQ= 厘米。
6、如图6,分别以Rt △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容易得出S 1、S 2、S 3之间有的关系式 .变式:如图7.18.1 勾股定理(3)学习目标:1、能利用勾股定理,根据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条边长;并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
2、体会数与形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
重点: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
难点:确定以无理数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
一、预习新知1、探究: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3的点吗?2、分析:如果能画出长为_______的线段,就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3的点。
容易知道,长为2的线段是两条直角边都为______的直角边的斜边。
长为13的线段能是直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吗?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发现,长为13的线段是直角边为正整数_____、 ______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RPQS 1S 2 S 3图7S 1S 2S 3BAC 图63、作法:在数轴上找到点A ,使OA=_____,作直线l 垂直于OA ,在l 上取点B ,使AB=_____,以原点O 为圆心,以OB 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C 即为表示13的点。
4、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7的点?(尺规作图)二、课堂展示例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求第三边。
例2、已知: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是6cm 。
⑴求等边△ABC 的高。
⑵求S △ABC 。
三、随堂练习 1、填空题⑴在Rt △ABC ,∠C=90°,a=8,b=15,则c= 。
⑵在Rt △ABC ,∠B=90°,a=3,b=4,则c= 。
⑶在Rt △ABC ,∠C=90°,c=10,a :b=3:4,则a= ,b= 。
(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5cm ,,则第三边长为 。
2、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是10,底边长是16,求这个等腰三角形面积。
DBA四、课堂检测1、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32cm ,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是( )A . 4cmB . 34cmC . 6cmD . 36cm2、△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为( ) A .42 B .32 C .42 或 32 D .37 或 333、一架25分米长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离墙底端7分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4分米,那么梯足将滑动( )A . 9分米B . 15分米C . 5分米D . 8分米4、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 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 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5、等腰△ABC 的腰长AB =10cm ,底BC 为16cm ,则底边上的高为 ,面积为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7、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DC ,AB ⊥AC ,∠B=60°,CD=1cm ,求BC 的长。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学习目标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简单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一、预习新知1、三边长度分别为3 cm 、4 cm 、5 cm 的三角形与以3 cm 、4 cm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得到的?B图18.2-22、你能证明以6cm 、8cm 、10cm 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3、如图18.2-2,若△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试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请简要地写出证明过程.4、此定理与勾股定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什么叫互为逆命题(2)什么叫互为逆定理(3)任何一个命题都有 _____,但任何一个定理未必都有 __5、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二、课堂展示例1、判断由线段a 、b 、c 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17,8,15===c b a ; (2)15,14,13===c b a .(3)25,24,7===c b a ; (4)5.2,2,5.1===c b a ;三、随堂练习1、如果三条线段长a,b,c 满足222b c a -=,这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为什么?2、A,B,C 三地的两两距离如图所示,A 地在B 地的正东方向, C 地在B 地的什么方向? 13km12km5km3、思考:我们知道3、4、5是一组勾股数,那么3k、4k、5k(k是正整数)也是一组勾股数吗?一般地,如果a、b、c是一组勾股数,那么ak、bk、ck(k是正整数)也是一组勾股数吗?四、课堂检测1、若△ABC的三边a,b,c满足条件a2+b2+c2+338=10a+24b+26c,试判定△ABC的形状.2、一根24米绳子,折成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的三角形,则三边长分别为多少米?此三角形的形状为?3、已知: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2=AD·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