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度定义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a7175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6.png)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一、前言表面粗糙度是工程中常用的一个指标,它对于很多工程材料和零件的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地标注表面粗糙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二、表面粗糙度的定义表面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上各种形态不规则的微小起伏所形成的不规则程度。
它通常用Ra值或Rz值来表示,其中Ra值是平均粗糙度,Rz值是最大峰高度。
三、测量工具测量表面粗糙度需要使用专门的仪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 表面质量比较仪:可以用来比较两个表面之间的差异。
2. 表面轮廓仪:可以用来测量不同位置上表面高低差异。
3. 表面形貌仪: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来获取表面高低差异信息。
四、标注方法1. 标注位置:在零件图纸上标注表面粗糙度时,需要明确标注位置。
一般情况下,在零件图纸上应该标注在与表面垂直的位置。
2. 标注方式: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式:(1)Ra值标注法:在零件图纸上,一般使用符号“Ra”加数值来表示平均粗糙度。
例如:“Ra 0.8”。
(2)Rz值标注法:在零件图纸上,一般使用符号“Rz”加数值来表示最大峰高度。
例如:“Rz 6.3”。
(3)三角符号标注法:在零件图纸上,使用一个带有三角形的符号来表示表面粗糙度指标。
例如:“△6.3”。
(4)数字加字母标注法:在零件图纸上,使用数字和字母组合的方式来表示表面粗糙度指标。
例如:“2N6”。
3. 精度等级:不同的工程要求对表面粗糙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精度等级。
通常情况下,表面粗糙度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0级:适用于非常重要和高精度要求的工程。
(2)1级:适用于对表面质量有较高要求但不是非常严格的工程。
(3)2级:适用于一般要求的工程。
(4)3级:适用于对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工程。
五、注意事项1. 标注需准确:表面粗糙度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因此在标注时需要非常准确,以避免对工程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粗糙度ra0.8的概念
![粗糙度ra0.8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27c93c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9.png)
粗糙度ra0.8的概念1.引言1.1 概述概述粗糙度是表面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的不均匀性和粗糙度程度。
它直接影响到物体的摩擦、密封、润滑、光学效果等性能特征。
粗糙度ra0.8指的是表面根据特定测量方法计算得出的Ra值在0.8左右的粗糙度。
粗糙度是表面上的不规则特征,可以由微观尺寸的凹凸来描述。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表面质量的要求越高,粗糙度的值也就越小。
粗糙度的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光学或机械方法进行。
其中,粗糙度ra0.8是一种常用的粗糙度评价指标,它常被用于表面平整度的测量和表面质量的评估。
表面粗糙度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工业制造领域,粗糙度的控制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相互配合的密封性能。
在光学制造领域,粗糙度的要求对于光学设备的光学性能至关重要。
在摩擦学研究中,粗糙度的影响可以决定材料间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程度。
因此,了解和掌握粗糙度ra0.8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粗糙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详细阐述粗糙度ra0.8的概念和意义。
随后,将探讨粗糙度ra0.8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应用案例,并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通过对ra0.8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粗糙度这一重要参数,提高对表面质量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粗糙度ra0.8的概念和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是引言,其中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粗糙度及其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将提供本文的整体框架,以便读者清晰了解各个章节的内容。
目的部分将解释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粗糙度ra0.8的概念的主要目标。
第二部分是正文,将主要涵盖粗糙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在粗糙度的定义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粗糙度的含义以及为什么ra0.8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参数。
接着,在粗糙度测量方法部分,我们将介绍常用的测量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ra0.8测量表面粗糙度。
粗糙度0.3的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粗糙度0.3的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e5edb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b.png)
粗糙度0.3的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粗糙度是指表面的不光滑程度或不规则程度。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中,粗糙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的质量和特征。
粗糙度的测量和分析对于许多行业和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制造业、建筑工程、地质学、材料科学等。
在粗糙度的测量中,最常使用的参数是R值,它表示表面上波峰与波谷的高度差。
通常,R值越大,表面越粗糙。
在一些特殊应用中,还会使用更复杂的粗糙度参数,如Ra、Rz、Rq等,它们分别表示表面上的平均粗糙度、最大峰峰值和有效峰谷值。
粗糙度0.3是一个特定的粗糙度水平,它代表着一种中等程度的表面不规则性。
粗糙度0.3的具体含义可以根据具体的测量标准和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
对于某些行业来说,粗糙度0.3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目标,因为它既能保证表面的光滑度,又能提供一定的粗糙度以增加物体的附着力和摩擦力。
而对于另一些行业来说,粗糙度0.3可能是一个容忍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会被认为是缺陷或不合格。
粗糙度0.3的概念在工程设计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控制粗糙度在一定水平范围内,我们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材料加工中,合适的粗糙度可以提高润滑和密封效果,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建筑工程中,适当的粗糙度可以增加表面的防滑性,提高安全性。
在地质勘探中,粗糙度的测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地壳的构造和演化。
总之,粗糙度0.3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研究和理解粗糙度0.3的定义和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粗糙度参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来说,粗糙度0.3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参数,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1. 引言:介绍粗糙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以及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2. 正文:2.1 粗糙度的定义和概念:深入解析粗糙度的概念和定义,包括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的解释。
粗糙度及波纹度定义及应用分析只是分享
![粗糙度及波纹度定义及应用分析只是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7831289866fb84ae55c8d90.png)
二、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项目的选择
二、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
二、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二、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二、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
第三节 表面结构符合及标注
一、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1)基本图形符号
仅用于简化代号标注,没有 补充说明时不能单独使用 带有参数时表示不规定是否 去除材料加工得到所指表面
三、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 标注在形位公差的框格上
三、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
标 注 在 圆 柱 和 棱 柱 表 面 上本小结相关的概念表
表面轮廓的参数
面
粗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重点)
糙
度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重点)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一个轮廓峰与相邻的轮廓谷的组合叫做轮廓单元。
在一个取样长度lr范围内,中线与各个轮廓单元相交线段
的长度叫做轮廓单元的宽度,用符号Xsi表示。
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lr范围内所有
轮廓单元的宽度Xsi的平均值,即
Xs1
Xs2 Xs3
Xs4
Xs5
Xs6
RSm
1 m
m i1
Xsi
中线
lr
三、表面粗糙度参数值
一、有关的术语定义
评定长度ln:由于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均匀,为避免取样长 度不能充分反映实际轮廓特征,常取: Ln=5lr 为标准评定长度
若被测表面比较均匀,可选ln<5lr;若均匀性差,可选ln>5lr
二、表面轮廓参数
评定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Ra 1
磨床上光洁度与粗糙度的定义及区别
![磨床上光洁度与粗糙度的定义及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61fbf482e3f5727a5e9622b.png)
磨床上光洁度与粗糙度的定义及区别光洁度和粗糙度都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老标准,一个是新标准。
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
在原有的国家标准中,表面光洁度分为14级,其代号为1、2……14。
后的数字越大,表面光洁度就越高,即表面粗糙度数值越小。
表面粗糙度基本概念经过机械加工的零件表面,总会出现一些宏观和微观上几何形状误差,零件表面上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是由零件表面上一系列微小间距的峰谷所形成的,这些微小峰谷高低起伏的程度就叫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零件表面加工精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高低将影响到两配合零件有接触表面的摩擦、运动面的磨损、贴合面的密封、配面的工作精度、旋转件的疲劳强度、零件的美观等等,甚至对零件表面的抗腐蚀性都有影响。
1级Ra值不大于\μm=100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应用举例=粗加工的表面,如粗车、粗刨、切断等表面,用粗镗刀和粗砂轮等加工的表面,一般很少采用2级Ra值不大于\μm=25、50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应用举例=粗加工后的表面,焊接前的焊缝、粗钻孔壁等3级Ra值不大于\μm=12.5表面状况=可见刀痕加工方法=粗车、刨、铣、钻应用举例=一般非结合表面,如轴的端面、倒角、齿轮及皮带轮的侧面、键槽的非工作表面,减重孔眼表面4级Ra值不大于\μm=6.3表面状况=可见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钻、铣、锉、磨、粗铰、铣齿应用举例=不重要零件的配合表面,如支柱、支架、外壳、衬套、轴、盖等的端面。
紧固件的自由表面,紧固件通孔的表面,内、外花键的非定心表面,不作为计量基准的齿轮顶圈圆表面等5级Ra值不大于\μm=3.2表面状况=微见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铣、刮1~2点/cm^2、拉、磨、锉、滚压、铣齿应用举例=和其他零件连接不形成配合的表面,如箱体、外壳、端盖等零件的端面。
要求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固定支承面如定心的轴间,键和键槽的工作表面。
粗糙度测量标准
![粗糙度测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d6e47a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7.png)
粗糙度测量标准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的不平整程度,通常用来描述表面的粗糙程度。
在工程领域中,粗糙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物体的摩擦、磨损、密封和润滑等性能。
因此,准确测量物体表面的粗糙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粗糙度的测量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粗糙度测量。
一、粗糙度的定义。
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的不规则程度,通常是由微小起伏构成的。
这些微小的起伏会对物体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
粗糙度通常用Ra值来表示,Ra值越大,表明表面的粗糙度越高。
二、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1. 接触式测量法。
接触式测量法是通过测量仪器的探针直接接触被测表面,然后根据探针的运动轨迹来计算表面的粗糙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形状和材质的表面,但是需要考虑到探针和被测表面的材质和硬度,以及测量仪器的精确度。
2. 非接触式测量法。
非接触式测量法是通过光学、声学或电磁原理,利用传感器对被测表面进行扫描和测量。
这种方法不会对被测表面造成损伤,适用于一些特殊材质或形状的表面。
但是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对测量的影响,以及传感器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三、粗糙度的测量标准。
1. ISO 4287标准。
ISO 4287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粗糙度测量标准,它规定了粗糙度测量的方法和参数。
根据ISO 4287标准,粗糙度的测量应该包括三个参数,Ra、Rz和Rmax。
这些参数可以全面地描述表面的粗糙度特征,对于工程应用非常有价值。
2. ANSI标准。
ANSI标准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制定的粗糙度测量标准,它与ISO 4287标准类似,也是通过Ra、Rz和Rmax等参数来描述表面的粗糙度。
但是与ISO 4287标准相比,ANSI标准在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测量范围上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四、粗糙度测量的应用。
粗糙度测量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加工。
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粗糙度测量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控制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性能。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9b48a56bec0975f565e20f.png)
表面粗糙度1、表面粗糙度定义定义:加工表面上具有的间距很小的微小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
形成原因:①材料的塑性变形;②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③刀具与被加工材料之间的摩擦。
2、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应规定(取样长度)、(评定长度)、(基准线)和(评定参数),且测量方向应(垂直)于表面的加工纹理方向。
3、取样长度目的用符号(lr )表示;目的是(限制、减弱)(波纹度、形状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评定长度目的用符号(ln )表示;目的是(限制、减弱)(表面加工不均匀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评定长度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一般取5个取样长度。
5、基准线①轮廓算术平均中线;②轮廓最小二乘中线。
6、评定参数①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②轮廓最大高度Rz;③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④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
7、标记含义①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 ;②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最大值为3.2μm,最小值为1.6μm ;③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1.6μm ;④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上限值为6.3μm,下限值为3.2μm;⑤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值为200μm;⑥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z上限值为6.3μm,Rz下限值为3.2μm。
8、①给定上限值:同一评定长度范围内,幅度参数所有实测值中,大于上限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则认为合格。
②给定上限值和下限值:同一评定长度范围内,幅度参数所有实测值中,大于上限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且小于下限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则认为合格。
③给定最大值:整个被测表面上幅度参数所有的实测值皆不大于允许值,则认为合格。
④给定最大值和最小值:整个被测表面上幅度参数所有的实测值皆在最大与最小允许值范围内,才认为合格。
9、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原则①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大的粗糙度参数值。
粗糙度
![粗糙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1b713143323968011c92eb.png)
粗糙度中文名称:粗糙度英文名称:roughness定义:表征下垫面粗糙程度的一个量,具有长度的量纲。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目录粗糙度样块图片机械学概念粗糙度表示方式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编辑本段粗糙度样块图片空气动力学概念粗糙度即粗糙高度或粗糙参数,是地表的一种空气动力学参数。
可表示地表(包括陆面、植被和水面)的粗糙程度,具有长度的量纲。
在数值上被定义为贴近地面平均风速为零处的高度,但在物理上这一高度并不真正存在。
近地层对数分布风速廓线满足此边界条件。
粗糙度一般与气流无关,而只决定于地表粗糙单元的几何形状、大小和排列等。
对于水面和具有弹性的植被,粗糙度还与风速有关。
作为十分粗略的近似,蒙蒂思(J. L. Monteith)总结了经验关系:粗糙度与粗糙单元平均高度h(如植被平均高度)的比值为0.13。
但实际上比值是表面特征参数的复杂函数,如莱托(H. Lettau)提出的关系为=0.5Lh/,式中L为粗糙单元迎风面上的平均截距,D为粗糙单元的平均间距。
这类公式都带有局限性和经验性。
粗糙度可利用中性大气条件下实测的风速廓线推算。
编辑本段机械学概念在机械学中,粗糙度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
它是互换性研究的问题之一。
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过程中刀具与零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以及工艺系统中的高频振动等。
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迹的深浅、疏密、形状和纹理都有差别。
表面粗糙度与机械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疲劳强度、接触刚度、振动和噪声等有密切关系,对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编辑本段粗糙度表示方式零件表面经过加工后,看起来很光滑,经放大观察却凹凸不平。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后的零件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一般是由所采取的加工方法和(或)其他因素形成的。
粗糙度定义
![粗糙度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c946a1f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f.png)
粗糙度定义
粗糙度定义,即粗糙度分析,是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沿研究领域,它的目的是对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和分析。
通过粗糙度,我们可以将材料的表面细微差别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材料的性能特性。
粗糙度定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材料的表面特性,更好地设计和预测材料的表面性能。
粗糙度的定义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材料学、机械学和量子物理学等。
粗糙度定义可以将材料的表面描述为一系列的尺寸,角度和曲率等参数,其中包括高度、深度、螺距、微观形状和曲率等。
粗糙度定义不仅表示材料的表面形状,而且也可以表示材料的表面光洁度、光泽度、硬度以及对腐蚀等性能。
粗糙度可以通过各种数据采集技术,如三角剖面分析技术、三维扫描技术、激光扫描技术等来进行测量。
测量的数据将用于分析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包括表面高度纹波、深度纹波、微观形状和曲率等参数。
此外,粗糙度也可以用于考察材料的力学行为,以及识别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
有了粗糙度,才能使材料的性能更好地掌握,使产品更能够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
粗糙度定义是一个广泛用于材料研究和产品开发的技术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材料的表面特性,有助于在材料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粗糙度测量技术,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地改进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开发新型测量仪器以满足材料表面性能测试的需求。
总之,粗糙度定义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检测技术,通过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的表面特性,它在材料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需要不断改进测量方法,开发新型仪器,以满足材料表面性能检测的需求,争取实现粗糙度测量的高精度。
- 1 -。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68c6d8f7ec4afe05a1df44.png)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方法当钢材表面经喷射清理后,就会获得一定的表面粗糙度或表面轮廓。
表面粗糙度可以用形状和大小来进行定性。
经过喷射清理,钢板表面积会明显增加很多,同时获得了很多的对于涂层系统有利的锚固点。
当然,并不是粗糙度越大越好,因为涂料必须能够覆盖住这些粗糙度的波峰。
太大的粗糙度要求更多的涂料消耗量。
一般的涂料系统要求的粗糙度通常为Rz40~75微米。
1.粗糙度的定义对表面粗糙度的定义有以下几种:hy:在取样长度内,波峰到波谷的最大高度,ISO8503-3(显微镜调焦法)Ry:在取样长度内,波峰到波谷的最大高度,ISO8503-4(触针法)Ra:波峰和波谷到虚构的中心线的平均距离,ISO 3274Ry5: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波峰到波谷最大高度的算术平均值,ISO8503-4(触针法)有关Rz的表述与Ry5其实是相同的,Rz的表述来自于德国标准DIN 4768-1。
Ra和Rz之间的关系是Rz相当于Ra的4~6倍。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为了测定钢板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标准规定了相应的仪器可以使用,测量值以微米(μm)为单位。
国际标准分ISO 8503成五个部分在来说明表面粗糙度:ISO8503-1:1995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ISO8503-2:1995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分级―样板比较法ISO8503-3:1995 ISO基准样块的校验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显微镜调焦法ISO8503-4:1995 ISO基准样块的校验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触针法ISO8503-5:2004表面轮廓的复制胶带测定法我国的国家标准GB/T 13288-91《涂装前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评定(比较板块法)》,参照ISO8503所制订。
3.比较样块法评定表面粗糙度在涂装现场较为常用的粗糙度评定方法是比较样块法。
常用的粗糙度比较块有英国易高elcometer125,荷兰TQCLD2040、LD2050以及英国PTER2006、R2007等。
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粗糙度的标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c7347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c.png)
粗糙度的标注方法介绍粗糙度标注是一种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粗糙程度的方法。
在工程领域以及材料科学研究中,粗糙度标注对于评估材料表面质量以及制造工艺的可行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粗糙度的定义、常见的标注方法以及标注过程的一般步骤。
粗糙度的定义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的不平整程度。
在工程中,通常将粗糙度定义为物体表面的纵向变化程度,即表面上的微小凸起和凹陷之间的高度差。
粗糙度可以用于描述不同材料的表面质量,如金属、陶瓷、玻璃等。
常见的粗糙度标注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粗糙度标注方法:1. RaRa(平均粗糙度)是指表面上微小凸起和凹陷的平均高度差。
它是粗糙度标注中最常用的一个参数,通常以μm(微米)为单位表示。
Ra的值越大,表示表面越粗糙,反之则表示表面越光滑。
2. RzRz(最大峰-谷高度)是指表面上最大凸起和最大凹陷之间的高度差。
与Ra不同,Rz更加关注表面上的局部高低起伏情况。
Rz的值同样以μm为单位,数值越大表示表面的起伏变化越剧烈。
3. RtRt(最大峰-谷高度范围)是指表面上最高峰和最低谷之间的高度范围。
与Rz类似,Rt对表面粗糙度的评估也是关注局部起伏变化的。
Rt同样以μm为单位表示,数值越大表示表面的起伏范围越大。
4. RqRq(均方根粗糙度)是指表面上所有凸起和凹陷高度的均方根值。
Rq的计算方式更为复杂,但它能够较好地描述表面的整体起伏情况。
Rq的值越大,表示表面的粗糙度越高。
粗糙度标注的一般步骤下面是粗糙度标注的一般步骤,以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进行准确的粗糙度测量和标注:1.准备表面样品:选择需要标注粗糙度的表面样品,并确保其表面清洁和平整,以避免干扰粗糙度的测量结果。
2.测量表面轮廓:使用粗糙度测试仪器(如表面粗糙度仪)对表面进行轮廓测量。
该仪器可以获取表面的高度数据。
3.数据处理:将测得的高度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需要的粗糙度参数,如Ra、Rz、Rt和Rq等。
4.粗糙度标注:根据得到的粗糙度参数数值,将粗糙度标注在表面样品上。
表面张力和粗糙度
![表面张力和粗糙度](https://img.taocdn.com/s3/m/7f92fd3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e.png)
表面张力和粗糙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表面张力和粗糙度是两个描述物质表面特性的重要参数,它们对物质的性能和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表面张力和粗糙度的定义、测量方法、成因、效应和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一、表面张力1.1 定义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试图获得最小表面位能的倾向,也就是说,液体表面具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能力。
广义地说,所有两种不同物态的物质之间界面上的张力被称为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的量纲是[L]−1,常见单位是N/m或J/m2,也就是说,单位长度的力或单位面积的能。
1.2 测量方法测量表面张力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毛细管上升法:简单,将毛细管插入液体中即可测量,利用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与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计算表面张力。
悬挂环法:这是测量表面张力的经典方法,它甚至可以在很难浸湿的情况下被使用。
用一个初始浸在液体的环从液体中拉出一个液体膜(类似肥皂泡),同时测量提高环的高度时所需要施加的力。
威廉米平板法:这是一种万能的测量方法,尤其适用于长时间测量表面张力。
测量的量是一块垂直于液面的平板在浸湿过程中所受的力。
旋转滴法:用来确定界面张力,尤其适应于张力低的或非常低的范围内。
测量的值是一个处于比较密集的物态状态下旋转的液滴的直径。
悬滴法:适用于界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的测量。
也可以在非常高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测量。
测量液滴的几何形状。
最大气泡法:非常适用于测量表面张力随时间的变化。
测量气泡最高的压力。
滴体积法:非常适用于动态地测量界面张力。
测量的值是一定体积的液体分成的液滴数量。
1.3 成因表面张力是由物态内部的吸引力导致的,拿液体为例,液体内部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一般比气体中分子之间或气体与液体之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要大。
表面张力的起因实际上是界面所造成的不对称。
在液体内部,每个分子都在每个方向都受到邻近分子的吸引力(也包括排斥力),因此,液体内部分子受到的分子力合力为零。
然而,在液体与气体的分界面上的液体分子在各个方向受到的引力是不均衡的(见图1),造成表面层中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吸引力,并且有一些分子被“拉”到液体内部。
粗糙度测量标准
![粗糙度测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abf56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3.png)
粗糙度测量标准粗糙度是指表面不平整的程度,是一个表面特性的重要参数。
粗糙度的测量对于材料加工、工程设计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的粗糙度测量标准对于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
一、粗糙度的定义。
粗糙度是指表面不规则程度的量度,通常用来描述表面的起伏程度和不规则性。
粗糙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表面的摩擦、磨损、密封和润滑等性能,因此粗糙度的测量对于材料的使用和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目前,常用的粗糙度测量方法包括,比表面法、接触法、光学法、电子扫描法等。
比表面法是通过比较被测表面与标准表面的不同来确定粗糙度;接触法是通过测量接触式表面粗糙度仪的指针位移量来确定粗糙度;光学法是通过光学设备对表面进行扫描来获取表面形貌信息;电子扫描法是通过电子显微镜或原子力显微镜对表面进行扫描来获取表面形貌信息。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三、粗糙度的表达方式。
粗糙度通常用Ra、Rz、Rq等参数来表示,其中Ra是平均粗糙度,Rz是最大峰-谷高度,Rq是均方根粗糙度。
不同的参数代表着不同的表面特征,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来描述表面粗糙度。
四、粗糙度的标准化。
为了更好地描述和控制表面粗糙度,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在国际上,ISO 4287、ISO 4288等标准对于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表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些标准在工程设计和质量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国内,GB/T 6062、GB/T 6064等标准也对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表达进行了规定,为各行各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五、粗糙度的应用。
粗糙度的测量在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机械加工中,粗糙度的控制直接影响着零件的密封性能和摩擦性能;在汽车制造中,粗糙度的测量对于发动机缸套、气门和曲轴等零部件的加工具有重要意义;在航空航天领域,粗糙度的测量对于飞机发动机叶片、涡轮叶片等高精度零部件的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粗糙度的测量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粗糙度的标准
![粗糙度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14cdb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c.png)
粗糙度的标准粗糙度是一个物体表面不平整程度的量度,通常用来描述材料的质地和表面处理的粗糙程度。
在工程和制造领域,粗糙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粗糙度的标准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粗糙度的定义。
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的不平整程度,通常用来描述表面的起伏和不规则程度。
表面越不平整,粗糙度就越大。
粗糙度的量度通常使用Ra值来表示,Ra值越大,表面越粗糙。
二、粗糙度的标准。
粗糙度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等组织的标准来制定的。
这些标准规定了不同粗糙度等级的Ra值范围,以及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应的粗糙度要求。
例如,在ISO 1302标准中,将表面粗糙度分为12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Ra值范围,从最光滑的表面到最粗糙的表面。
三、粗糙度在制造领域的应用。
在制造领域,粗糙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零件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发动机缸体的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着活塞环的密封性能和摩擦损耗。
因此,制造商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粗糙度标准和表面处理方法。
四、粗糙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在工程领域,粗糙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例如,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表面处理中,粗糙度的控制直接影响着叶片的气动性能和耐久性。
因此,工程师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环境和运行要求,选择合适的粗糙度标准和表面处理方法。
五、结论。
粗糙度是一个重要的表面质量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粗糙度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等组织的标准来制定的,这些标准规定了不同粗糙度等级的Ra值范围,以及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应的粗糙度要求。
在制造和工程领域,粗糙度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因此,对于不同的产品和应用领域,需要选择合适的粗糙度标准和表面处理方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表面粗糙度及其评定标准
![表面粗糙度及其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eb3e2e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5.png)
二、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5. 对结合面密封性的影响
粗糙的表面结合时,两表面只在局部点上接触,中间有缝隙,影响密封性。 6. 表面接触刚度
粗糙的表面在表面间的实际接触面积越小,单位面积受力越大,会使峰顶 处的局部塑性变形加剧,接触刚度降低,影响机器的工作精度和抗振性。
此外,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外观、测量精度、表面光学性能、导电导热性能和 胶合强度等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零件设计过程中必须合理选择表 面粗糙度。
一、表面粗糙度的定义
在放大镜下,可以观察出零件表面具有高低不平的峰谷,这种由较小 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称为表面粗糙度。
一、表面粗糙度的定义
通常按照零件表面相邻波峰或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来划分零件表面的 几何形状误差
(1)表面粗糙度:零件表 面峰谷波距λ <1mm,属微 观误差,图5-2(b) (2)表面波纹度:零件表 面峰谷波距λ在1~10mm之 间,图5-2(c) (3)形状公差:零件表面 峰谷波距λ >10mm,属宏 观误差,图5-2(d)
(8)评定长度ln 评定长度是指用于评定被评定轮廓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评定长度包含一个 或几个取样长度,通常取ln=5lr。
三、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
2. 几何参数术语
(1)R参数、P参数、W参数 在粗糙度轮廓上计算所得的参数称为R参数。而在原始轮廓和波纹度轮廓上 计算所得的参数分别称为P参数和W参数。
3. 表面轮廓参数定义 (1)幅度参数(峰和谷) ④轮廓单元的平均高度Rc 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元高度Zt的平均值
三、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
3. 表面轮廓参数定义
(2)幅度参数(纵坐标平均值)
①评定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纵坐标值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sa和sq粗糙度 定义
![sa和sq粗糙度 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4c04e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7.png)
sa和sq粗糙度定义
SA和SQ粗糙度是表征表面粗糙程度的参数,通常用于描述物
体表面的质量和加工工艺。
SA是表面粗糙度的平均高度偏差,它表
示了表面粗糙度的整体水平。
SQ是表面粗糙度的根均方偏差,它表
示了表面粗糙度的离散程度。
SA粗糙度参数是指表面的平均高度偏差,它是表面轮廓线与参
考线(通常是平均线)之间的平均垂直距离。
SA值越大,表明表面
粗糙度越大,反之则表明表面较为光滑。
SA粗糙度参数通常用于描
述整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对于需要与其他零件接触或需要较大接触
面积的部件具有重要意义。
SQ粗糙度参数是指表面轮廓线与参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的均方
根值,它表示了表面粗糙度的离散程度。
SQ值越大,表明表面轮廓
的离散程度越大,表面粗糙度越不均匀。
SQ粗糙度参数通常用于描
述表面的局部特征,对于需要满足特定摩擦、密封或润滑要求的部
件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领域中,SA和SQ粗糙度参数对于评价零件的质量、表
面加工工艺的优劣以及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准确理解和控制SA和SQ粗糙度参数对于保证零件的功能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粗糙度定义(精)
![粗糙度定义(精)](https://img.taocdn.com/s3/m/508da5702e3f5727a5e962fd.png)
Ra、Rz、Ry等表面粗糙度(也称表面光洁度)主要参数及定义表面粗糙度也称表面光洁度,通过表面粗糙度仪测量得到数据,一般在国内通用的为Ra值粗糙度的单位为:微米(um)具体请查看以下资料:7.3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定义7.3.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的算术平均值。
11niiRayn==Σ7.3.2 轮廓均方根偏差Rq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的均方根值。
211nqiiRyn==Σ7.3.3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55115piviiiyyRz==+=ΣΣ式中:piy是第I个最大的轮廓峰高;viy是第I个最大的轮廓谷深。
7.3.4 轮廓最大高度Ry(ISO)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7.3.5 轮廓最大值Ry(DIN)Ry (DIN)的计算方法为:先计算每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距离的值,然后取这些值中的最大者,即为评定长度内的Ry(DIN)。
7.3.6 轮廓峰谷总高度Rt在评定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7.3.7 轮廓最大峰高Rp在取样长度内从轮廓峰顶线至中线的距离。
7.3.8 轮廓最大谷深Rm在取样长度内从轮廓谷底线至中线的距离。
7.3.9 轮廓的单峰间距S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单峰间距的平均值。
11niiSSn==Σ式中:-第I个轮廓单峰间距;iSn-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峰的个数。
7.3.10 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微观不平度的间距的平均值。
11nmiiSmSn==Σ式中:-第I个轮廓微观不平度间距;miSn-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微观不平度的个数。
7.3.11 轮廓支承长度率pt在取样长度内,一平行于中线与轮廓相截所得到的各线段截线长度之和与取样长度l之比。
pbppbtl=pt值是对应于不同水平截距c而给出的。
7.3.12 第三峰谷高度平均值3ZR3ZR是在评定长度内的每个取样长度上的第三个轮廓峰高与第三个轮廓谷深之和的平均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Rz 定义图 (ISO 4287-1984) 这里 Rz 的定义和 GB/T3505-1983《表面粗糙度术语 表面及其参数》 中的定义已经完全不同。GB/T3505-1983 中 Rz 符号曾用于指示“不平度的十点高度”。正在 使用中的一些表面粗糙的测量仪器大多只能测量以前的参数 Rz。因此,采用现行的技术文 件和图样时必须小心慎重, 因为用不同类型的仪器按不同的规定计算所取得的结果之间的差 别,并不都是非常微小而可忽略的。 Ry 另外,有些较早的图纸上会有 Ry 参数,Ry 出现在 GB/T3505-1983,ISO 4287-1984 版 本前,在这些版本后就被 Rz(现行)代替。
1. 参数 Ra 的概念比较直观,所反映表面粗糙度轮廓特征的信息量大,且可以用触针式 轮廓度仪测量比较容易,普遍采用。 2. 对于极光滑的表面,一般采用 Rz 作为评定参数。 粗糙度的选用应在下表中的数值中选取,并且优先选用第一系列。
六、不同粗糙度之间的转换
对于较老图纸中出现的三角记号的表示方法,可以按照下表进行换算。
5. 几种粗糙度的比较 就图一测量表面,所测出的粗糙度值大小关系如下: Rmax>Rz=Ry>R3z>Ra
二、粗糙度测量时取样长度的确定
注:表中 lr 表示取样长度;ln 表示评定长度。
三、设计中粗糙度、形状公差及尺寸公差之间的关系
四、粗糙度的标注
在标注 Ra 时,Ra 可以省略。
五、面粗糙度参数及数值选取方法
一、常见粗糙度参数定义
1. Ra(ISO 4287-1997,GB/T3505-2000) 在一个取样长度 l 内纵坐标 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a | | 或者近似为Ra ∑ | |
图 1:Ra 定义图 2. Rz (ISO 4287-1997,GB/T3505-2000) 在一个取样长度 lr 内,最大轮廓峰高和最大轮廓谷深之和的高度如图 2 所示。
3. Rmax(ISO 4287-1997,GB/T3505-2000) 参数 Rmax 与参数 Rzi 之间有些关系,因此首先介绍 Rzi 的定义。 Rzi 的定义为, 在一个取样长度 lr 内最高峰和最低谷之间的垂直距离(可参考 Rz 定义)。 Rmax 的定义为在评定长度 lc 内 Rzi 的最大值(在 DIN EN ISO 4288 中,Rmax 的符号 为 Rz1max),其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 评定长度 lc 包含有多个取样长度 lr, 所以在同样的测量表面, Rmax 值一般会大于 Rz 值。
图 3:Rmax 定义图
4. R3z (Daimler Benz Standard 31007)
R3zi 的定义为,粗糙度轮廓上一个取样长度 lr 内第 3 高的轮廓峰和第 3 高的轮廓谷之 间的垂直距离,如图 4 所示。 R3z 是 5 个连续取样长度上粗糙度深度 R3zi 的平均值。
图 4:R3zi 定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