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
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
➢ 形态外观(举重): 肩宽、臀大、手大
速度性项目:
➢ 磷酸原系统\无氧酵解 ➢ 频率\幅度\反应速度 ➢ 神经过程灵活性高\转换速度快\ CP高\快肌纤维多
形态外观(短跑): ➢ 中等或以上身材 ➢ 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 ➢ 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 ➢ 踝围细,跟踺长且扁平、清晰 1 >22 7~13 14~16 17~18 >19
400 米跑 7~14 15~20 >21 7~11 12~16 17~20 >21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项目
仰卧起坐 60 米跑 屈臂悬垂 立定跳远 400 米跑
男
7~10; 7~10; 7~10; 7~10; 7~11;
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
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
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 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
一、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
(一)骨骼、关节 (二)肌肉 (三)血液循环 (四)呼吸系统 (五)神经系统
(一)骨骼、关节
骨
软骨成分多,有机物多,弹性大硬度小 骺软骨生长使骨伸长,大负荷会影响生长
12~13 14~15 13~14 13~14 13~14
女 7~9 7~10 7~8 7~11 7~11
不同素质有不同的峰值年龄
项目
仰卧起坐 60 米跑 屈臂悬垂 立定跳远 400 米跑
男 最高成绩 年龄
39.1
19
8.7 19.2
68.3
19
221.1 21
90.3
19
女 最高成绩
30.4 10.6 27.6 161.0 110.7
年龄 19 19 25 19 12
第一章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演示文稿
第一章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演示文稿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儿童,是儿童发展阶段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儿童身体和脑部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
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需要我们重视和关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首先,我们来介绍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
一、身体发育特点:1.身高和体重增长较快,快速发育。
2.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发育较为脆弱,容易受伤。
3.儿童腹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比例较大,消化功能较弱。
二、脑部发育特点:1.脑部神经细胞的链接和发育是最为迅速的时期。
2.脑部皮质神经元的增长和分化进一步促进了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3.脑部的发育对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环境刺激对脑部形成和功能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感觉器官发育特点:1.儿童的视力发育不完善,对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观察能力较低。
2.听觉器官的功能逐渐成熟,可以对声音进行辨别。
3.触觉和嗅觉器官的敏感度较高。
了解了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卫生保健措施,以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一、饮食保健:1.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2.多给儿童适量的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3.避免给儿童食用过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过多的糖分和盐分。
二、睡眠保健:1.保证儿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至少10小时以上。
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儿童吸入有害气体。
3.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三、运动保健:1.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加儿童的运动量,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2.为儿童提供安全的运动场所和器材,避免受伤。
3.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合理规划运动项目。
四、个人卫生:1.教会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刷牙等。
2.保证儿童的环境卫生,定期清洗被褥、玩具等。
3.避免与有传染性疾病的人接触,保持室内通风。
通过采取这些卫生保健措施,可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和脑部的发育,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提高学前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
1.骨骼系统:在少年时期,骨骼系统正在发育和增长。
相对于成年人,少年儿童的骨骼结构较为柔软,骨骼的生长骺尚未闭合。
这使得少年儿童
对外界冲击和压力较为敏感,更容易发生骨折和骨损伤。
2.肌肉系统:少年儿童的肌肉发达程度较低,相对较弱。
他们的肌肉
弹性和控制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易于疲劳和肌肉拉伤。
3.心血管系统:少年儿童的心血管系统也在发育中,心肌和血管壁较
薄弱。
他们的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功能还不够强大,运动耐力较低。
4.呼吸系统:少年儿童的呼吸系统相对较小,肺活量较低。
他们的呼
吸频率和深度较成年人高,容易因气短和呼吸困难。
5.消化系统:少年儿童的消化系统功能比较脆弱。
胃酸分泌和肠道蠕
动的速度较慢,消化吸收能力相对较弱。
6.生殖系统:少年儿童的生殖系统正处于发育期,性器官还未完全发
育成熟。
男性青少年会出现生长阶段的睾丸增大、声音变低等特点;女性
青少年则会出现乳房发育和月经开始。
7.免疫系统:少年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对于病原体的抵抗力较低,易受感染。
因此,注重免疫力的提升和预防措施对于他们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少年儿童在解剖生理上和成年人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需要我们注意并加以重视,以确保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健康和稳定。
生理卫生与健康PPT医学课件
• 3)砷污染
– 摄入量过大则有明显毒性,严重时可使各重要 器官发生变性、坏死,如脑、脊髓、周围神经 变性,肝脂肪变性、坏死,肾小管上皮变性、 坏死,心肌变性等。
(五)气候和季节
甲状腺就会发生代偿性肥大。
• 小学生的膳食,除坚持用碘盐外,每两周应吃一次 海带等海藻类食物。
• 肾上腺
– 皮质分泌的激素主要有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 素和性激素。
• 前两种激素主要调节体内的水盐代谢及糖、脂肪、 蛋白质的代谢。
• 性激素调节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同时能增强 机体对有害刺激(如过敏、炎症等)的耐受力。
• 一定范围内因受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影响 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 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及生 理功能上的相似。
1.遗传的家族影响
• 身高、体重、皮褶厚度、血压等指标有不同程度 的家族性倾向.
2.遗传的种族影响
• 人的体型、躯干和四肢的比例主要受种族遗传的 影响。
(九)神经系统的特点
• 大脑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 大脑重量的发展
– 据生理学的研究结果,小学生的大脑发育已经 接近成人。7岁儿童大脑平均重量为1280克, 9岁儿童平均为1395克,12岁后就和成人一样 为1400克。
• 大脑结构的发展
– 脑的发展顺序是由枕叶向两侧颞叶再到顶叶最 后到额叶,额叶成熟得最晚。在小学阶段,额 叶完成了他的髓鞘化过程。
•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完善与功 能上的成熟,以及心理、智力持续发展和 机能的演进,表示质方面的变化。
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PPT课件
儿童少年需要较多的睡眠时间来促进大脑发育和身体生长,家长应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感知和运动能力发展
儿童少年的感知和运动能力不断发展,通过游戏、运动等活动可以 促进其身体协调和反应能力。
内分泌系统
1 2
生长激素分泌旺盛
儿童少年的内分泌系统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 进身体生长和发育。家长应保证孩子摄取充足的 营养,以支持其正常生长。
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均衡饮食
规律作息
提供足够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儿 童少年生长发育的需要。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 于促进儿童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
适量运动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鼓励儿童少年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减少儿童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以免 影响视力、姿势和运动能力。
甲状腺功能活跃
儿童的甲状腺功能活跃,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量 较大,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中碘的摄取量。
3
性激素水平较低
儿童少年的性激素水平较低,生殖器官和第二性 征尚未发育成熟。
免疫系统
免疫功能不完善
儿童少年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容 易感染疾病。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卫生习惯培养,预防疾病的发生。
记忆力发展
儿童少年的记忆力逐渐提高,能够更好地记住信息,并开 始运用一定的记忆策略,如分类、联想等。
情感发展
情绪表达
儿童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 感,并开始理解他人的情感。
自我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值,开 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再完全依赖父母。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神经的发育和成熟遵循“用进废退”原则,即良 好、适度的外界刺激将使神经通路不断地得以巩固, 而不能经常得到充分利用的神经通路将被淘汰。为了 建立和巩固更多的神经通路,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接 受新的信息。因此婴儿要不断接受外界和感官的刺激。 2、神经纤维髓鞘未成熟,从而使外来刺激的反应慢且 易泛化。表现为容易兴奋激动、注意力不集中。 3、婴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所以表 现为容易兴奋,容易疲劳,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 4、脑细胞的耗氧量大。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C、动力定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 从事某一活动,客观的刺激经常按照一定顺序和强 弱作用于有机体。则大脑皮层就将这些刺激 “固定” 成一个条件反射链索。 动力定型的特点是当它已经形成后,一旦有关 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自动 地出现。所以动力定型又称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 统。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脑力和体 力上的消耗,减轻我们的负担而提高功效。 D、睡眠:睡眠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有规律的、充 足的睡眠是生理上的需要。
脑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大脑 小脑 脑干(延髓、脑桥、中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 (植物神经) 副交感神经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是神经细胞(即神经元)
树突可以接受其他神经 传来的信号,并把信号 传给神经元,因此是 传入神经的末梢。
(肾上腺素、 后者的主要作用是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 去 从而使血
胰岛 性腺
胰腺内 性器官 (睾丸、 卵巢)
胰岛素 雄性激素 雌性激素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
(二)骨骼肌
1、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及糖较少,收缩力较差, 力量小,易疲劳,疲劳后恢复较快。
2、儿童时期,支配大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早, 故大肌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动能力较强; 支配小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晚,手部腕部小 肌肉群活动能力较差。8-9岁后,肌肉发育速度加快, 到青春期,肌肉发育剧增,不仅大肌肉生长很快,而 且小肌肉也迅猛发展,能够准确灵活地做细微动作。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 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二、少年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呼吸器官的特点
儿童鼻腔较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缺少鼻毛,易受 感染。感染时可引起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 , 造成鼻腔堵塞。
鼻中隔前下方血管丰富,容易因干燥、外伤等原因出血, 称为“易出血区”。
鼻泪管较短,鼻腔感染可引发泪囊炎、结膜炎等。
(3)幼 儿:有机物多,弹性大,易变形。 老年人:无机物多,脆性大,粉碎折。
4.骨的生长 长长和长粗
A:出生时 B:出生后4月 C:幼年期 D:成年期 胚胎早期形成软骨的雏形,后在软骨的中间部分开始钙化, 出生后骨的两端的骺软骨也逐渐钙化,少年时期骺软骨不 断增生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12-18岁期间,骺软骨生 长速度很快,四肢骨尤其明显。18岁后骺软骨生长减慢, 到了成年,骺软骨层亦会全部钙化,骨的长度就不再增加。
三、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保健
1、教育少年儿童保持正确姿势 2、注意写字和绘画的卫生 3、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4、采取正确的肌肉练习方法 5、衣服要宽松适度 6、少年儿童切不可穿高跟鞋 7、供给充足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系统
概述(组成和功能) 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消 化 系 统
1.小儿解剖生理特点PPT课件
.
1
识别急危重症的关键:体温,呼吸,心 率,血压。
早期识别,评估,救治。 急危重症应急预案,应急措施,急救流
程,逐级报告。
.
2
第一节 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
一、神经系统 1、脑发育迅速:7岁接近成人。 2、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均衡:脊髓和脑干出
生时就成熟,小脑发育晚,8岁大脑皮层 发育接近成人。 3、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 兴奋占优势,短,易泛化。 4、植物性神经发育不完善:交感神经强。
.
3
大脑和脊髓的发育
年龄
新生儿
6个月 1岁 4岁 成人
大脑重骨量化(中g)心 350 600 900
1500
脊髓下端位置 第3~4腰椎水平
第1~2腰椎间
.
4
脊髓
小儿脊髓在出生时已较为成熟,约重2~6g, 是成人脊髓的1/4~1/5。
随着年龄的增长,脊髓加长增重。 新生儿时达第3、4腰椎水平, 4岁时达第1腰椎上缘。 婴幼儿做腰椎穿刺时,位置要低于成人
出生时不存在而后逐渐出现(1岁时稳定),并终 生不消失的反射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腱反射
.
7
3.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反射
握持反射 拥抱反射 觅食反射 吸吮反射
消失年龄 3~4月
3~6月
4~7月
4~7月
.
8
觅食反射
骨化中心
.
9
握持反射 Palmar Grasp
骨化中心
.
10
拥抱反射 Moro Reflex
前囟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脑积 水、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头小畸形; 前囟饱满:常提示颅内压增高,见于 脑膜炎、脑炎、脑积水、脑肿瘤等; 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或重度营养不良
第一章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PPT课件
A:出生时 B:出生后4月 C:幼年期 D: 成年期 胚胎早期形成软骨的雏形,后在软骨的中间部分开 始钙化,出生后骨的两端的骺软骨也逐渐钙化,少年 时期骺软骨不断增生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12-18 岁期间,骺软骨生长速度很快,四肢骨尤其明显。18 岁后骺软骨生长减慢,到了成年,骺软骨层亦会全部 钙化,骨的长度就不再增加。
二、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一)骨骼 1、骨中有机物较成人多,骨弹性大,可塑性强,软 骨较多,易变形。 2、骨膜较厚,骨的再生能力较强。 3、依据骨龄测定可了解儿童的骨骼发育状况。 4、随着动作的发展,逐渐形成脊柱生理弯曲 5、骨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 维生素:VA、VD、VC
内分泌系统(青春期)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青春期)
第一节
运动系统
概述(组成和功能) 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构成。它构成 人体的基本轮廓,并有支持人体体重、维持人 体姿势、保护内脏器官和造血等功能。 关节:可活动的骨连接 骨骼:骨和骨连接组成人体的支架 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为枢纽,骨骼肌 为动力,共同完成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及运动 的功能。
儿童少年个部分肌肉的发育是不均衡的。
以上肢为例,粗大的肌肉发育较早,细小肌肉发育较晚。7岁 入学时,上臂和前臂的粗大肌肉已发育,能够做出各种动作, 但腕部的细小肌肉还不能做准确的动作。8~12岁,逐渐准确、 灵巧和多样化。
•
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如 肱骨、股骨等,起运动杠杆
和支撑等作用。
(2)短骨
呈立方形,分布于稳固而又灵活
的部位。如腕骨、跗骨。
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
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第一章神经系统一、概述人的意识产生于脑。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均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一)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的结构可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细胞体是神经元营养和代谢的中心,并能整合信息。
突起分为轴突和树突。
(二)脊椎和反射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与脑于相连,下达腰椎。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反射是人体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刺激发出的反应,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
无条件反射是指先天具备的、不学而会的反射活动,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叫条件反射。
(三)脑脑位于颅腔内,分为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四部分。
(四)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从脑和脊髓发出,分布于内脏器官。
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它们分布于同一器官,作用相反,相互制约,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协调、准确。
二、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一)脑发育非常迅速婴幼儿时期脑的发育非常迅速,从出生到7岁,脑重量增加近4倍,7岁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
与此同时,脑的机能也逐渐复杂、成熟和完善起来,为建立各种条件反射提供了生理基础。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均衡脊髓和脑干在出生时即已发育成熟,而小脑发育则相对较晚,从1岁左右迅速发育,3~6岁逐渐发育成熟。
所以,1岁左右学走路时步履蹒跚,3岁时已能稳稳地走和跑,但摆臂与迈步还不协调。
到5~6岁时,就能准确协调地进行各种动作,如走、跑、跳、上下台阶,而且能很好地维持身体的平衡。
到8岁左右,儿童大脑皮层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
(三)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幼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兴奋占优势,抑制过程形成较慢。
但兴奋持续时间较短,容易泛化,主要表现为对事物保持注意的时间不长,常随兴趣的改变而转移注意,动作缺乏准确性等。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PPT课件
2019/10/22
17
儿童的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 点与疾病表现
舒莉
1
消化系统
概述(组成和功能) 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儿童消化系统的疾病表现
2
消 化 系 统
3
消化系统体表投影
4
一、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5
6
消 化 系 统 的 功 能
口 腔
食物
消化
口腔 、胃、小
肠、胰腺、胆 囊
吸收
小肠、肝脏
肠粘膜上有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使小肠 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达到200m2左右。这就使 小肠具有广大的吸收面积。 功能:将分子大且结构复杂的食物,分解成分子小且 结构简单的物质,吸收营养,并残渣推送到大肠。
11
(四)大肠 分为盲肠、结肠、直肠、肛管四段 功能:暂时储存食物残渣,吸收其中的水分、无
82Βιβλιοθήκη 19/10/229(二)胃
胃液酸性 胃排空时间 碳水化合物约2h 蛋白质约2-3h 脂肪约4-6h 一般混合食物需4-5h
胃的功能:容纳、混合、移动食物。
10
(三)小肠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一般是3~8小时,这
提供了充分吸收时间。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份,人的小肠长约4m,小
大肠
排泄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出粪便 7
(一)口腔
1、牙
是人体最坚硬的牙齿。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齿 和恒齿。乳齿共有20只, 恒齿共有32只。牙本质 (象牙质)通常是微黄色 的,由于恒齿的珐琅质较 乳齿的透明,象牙质的颜 色较易透出来,令恒齿看 起来比较黄。年纪渐长, 象牙质增厚,牙齿会变得 更加黄。
第一章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
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可能使组成髋骨的三块骨之间发生移位, 影响成年后骨盆的大小和形状。
软骨
(二)骨骼肌
(二)骨骼肌 接受大脑指令而收缩、舒张,使人体产生各 种运动。
肌腱
肌腹
腱膜
肌腱
(三)骨连接
直接连接 间接连接(关节)
上肢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下肢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骨连结:不活动的骨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和关节
(二)胃
胃液酸性 胃排空时间 碳水化合物约2h 蛋白质约2-3h 脂肪约4-6h 一般混合食物需4-5h
胃的功能:容纳、混合、移动食物。
胃溃疡与胃炎的发病机理
幽门螺旋杆菌
(三)小肠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一般是3~8小时,这 提供了充分吸收时间。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份,人的小肠长约4m,小 肠粘膜上有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使小肠 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达到200m2左右。这就使 小肠具有广大的吸收面积。 功能:将分子大且结构复杂的食物,分解成分子小且 结构简单的物质,吸收营养,并残渣推送到大肠。
2.女孩不要过早穿高跟鞋。否则会引起趾骨、跖骨 变形。
5、骨的愈合
•初生婴儿骨块数多于成人, 在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某 些原来分离的骨逐渐愈合。
•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 胸骨剑突三部分,这三部分 要到20-25岁才能愈合为一 个整体。
柄
体
剑突
骨盆由骶骨、尾骨、髋骨围成。少年儿童时期,组成髋骨的 髂骨、坐骨和耻骨尚示愈合,借助软骨连接在一起。一般到 20-25岁,三块骨才能完全愈合,形成一块完整的髋骨。
3、喉 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音器官。喉腔向上 经喉口与咽相通,向下与气管相连。 喉由软骨、韧带、肌肉及黏膜构成。 软骨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三 种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
2021/10/10
26
三、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保健
1、教育少年儿童保持正确姿势 2、注意写字和绘画的卫生 3、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4、采取正确的肌肉练习方法 5、衣服要宽松适度 6、少年儿童切不可穿高跟鞋 7、供给充足的营养
2021/10/10
27
第二节 消化系统
概述(组成和功能) 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2021/10/10
25
(三)关节特点
1、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周围韧带较松,关节的 活动性及伸展性较强,但牢固性较差,在较强 外力作用下,易脱臼。
2、随年龄的增加和功能的不同要求,关节可显 示出极大的可塑性。
(四)足弓特点
足弓周围韧带较松、肌肉细弱,若长时间站立、 行走,足底负重过多,易引起足弓塌陷,特别 是肥胖儿童更易发生扁平足。
2021/10/10
17
5、骨的愈合
柄
•初生婴儿骨块数多于成人,
在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某
些原来分离的骨逐渐愈合。
体 •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 胸骨剑突三部分,这三部分 要到20-25岁才能愈合为一 个整体。
2021/10/10
剑突
18
骨盆由骶骨、尾骨、髋骨围成。少年儿童时期,组成髋骨的 髂骨、坐骨和耻骨尚示愈合,借助软骨连接在一起。一般到 20-25岁,三块骨才能完全愈合,形成一块完整的髋骨。
起来比较黄。年纪渐长,
象牙质增厚,牙齿会变得
更加黄。
2021/10/10
38
2021/10/10
39
2021/10/10
40
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
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个 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早或同 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下边的两颗门牙)脱落,恒下 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上边的两颗门牙) 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 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 9—12岁第一、二乳磨牙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 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骨骼肌 1、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及糖较少,收缩力较差, 力量小,易疲劳,疲劳后恢复较快。 2、儿童时期,支配大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 早,故大肌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动 能力较强;支配小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 晚,手部腕部小肌肉群活动能力较差。8-9岁后, 肌肉发育速度加快,到青春期,肌肉发育剧增, 不仅大肌肉生长很快,而且小肌肉也迅猛发展, 能够准确灵活地做细微动作。
第三节 呼吸系统
概述(组成和功能) 少年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 少年儿童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呼 吸 系 统
肺 静 脉
左心
动 脉 毛 细 血 管 组 织 细 胞
空 气
呼 吸 道
肺 泡
O2 CO2
肺 毛 细 血 管
呼吸过程示意图
肺 动 脉
右心
静 脉
一、概述 呼吸:人体不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 过程。
A:出生时 B:出生后4月 C:幼年期 D:成年期 胚胎早期形成软骨的雏形,后在软骨的中间部分开始 钙化,出生后骨的两端的骺软骨也逐渐钙化,少年时 期骺软骨不断增生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12-18岁 期间,骺软骨生长速度很快,四肢骨尤其明显。18岁 后骺软骨生长减慢,到了成年,骺软骨层亦会全部钙 化,骨的长度就不再增加。
(四)大肠 分为盲肠、结肠、直肠、肛管四段 功能:暂时储存食物残渣,吸收其中的水分、 无机盐、部分维生素,并合成VK,形成粪 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五)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暂时贮存于 胆囊,有帮助消化脂肪作用;将血液中多 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元;清除血液中的杂 质,对药物、酒精等有解毒作用。
2010年中国儿童少年成长健康状况
超过五成以上的儿童少年身高偏上 接近六成的儿童少年体重不正常,接近四成
的人体重过轻,接近两成的人体重超重。 64.11%的儿童少年都有挑食习惯。 儿童少年缺锌的现象十分普遍。 肉类和零食成为儿童少年最爱的食物 大部分儿童少年进食的蔬果分量过少
2010年中国儿童少年成长健康状况
2.女孩不要过早穿高跟鞋。否则会引起趾骨、跖骨 变形。
5、骨的愈合
•初生婴儿骨块数多于成人, 在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某 些原来分离的骨逐渐愈合。
•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 胸骨剑突三部分,这三部分 要到20-25岁才能愈合为一 个整体。
柄
体
剑突
骨盆由骶骨、尾骨、髋骨围成。少年儿童时期,组成髋骨的 髂骨、坐骨和耻骨尚示愈合,借助软骨连接在一起。一般到 20-25岁,三块骨才能完全愈合,形成一块完整的髋骨。
•
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如 肱骨、股骨等,起运动杠杆
和支撑等作用。
(2)短骨
呈立方形,分布于稳固而又灵活
的部位。如腕骨、跗骨。
(3)扁骨
•
板状,分布于颅腔、胸腔和盆腔的 壁。起保护作用。
(4)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分布于颅底、脊柱。
小结: 骨的形态分类
2、骨的结构 骨内膜 骨外膜 骨松质
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可能使组成髋骨的三块骨之间发生移位, 影响成年后骨盆的大小和形状。
软骨
(二)骨骼肌
(二)骨骼肌 接受大脑指令而收缩、舒张,使人体产生各 种运动。
肌腱
肌腹
腱膜
肌腱
(三)骨连接
直接连接 间接连接(关节)
上肢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下肢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骨连结:不活动的骨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和关节
(六)胰 胰液: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 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
二、少年儿童的消化系统的特点
1、牙齿 乳牙因牙釉质薄,牙本质较松脆,易生龋齿 2、肠 儿童肠管相对较长,植物神经调节能力差,易发生 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与便秘。 3、肝脏 肝脏分泌胆汁较少,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较差;肝脏 储存糖元较少,容易因饥饿发生低血糖;解毒能 力较差。 4、胰腺 对淀粉类和脂肪类的消化能力较弱, 主要依靠小肠 消化。
儿童少年个部分肌肉的发育是不均衡的。
以上肢为例,粗大的肌肉发育较早,细小肌肉发育较晚。7岁 入学时,上臂和前臂的粗大肌肉已发育,能够做出各种动作, 但腕部的细小肌肉还不能做准确的动作。8~12岁,逐渐准确、 灵巧和多样化。
卫生保健:
学龄前:从事各种适当的游戏活动很必要。
小学阶段:适当体育锻炼有利于更多肌肉群的发 育,但不宜长时间地吃力做一种练习或动作。
(三)关节特点 1、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周围韧带较松,关节 的活动性及伸展性较强,但牢固性较差, 在较强外力作用下,易脱臼。 2、随年龄的增加和功能的不同要求,关节可 显示出极大的可塑性。 (四)足弓特点 足弓周围韧带较松、肌肉细弱,若长时间站 立、行走,足底负重过多,易引起足弓塌 陷,特别是肥胖儿童更易发生扁平足。
二、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一)骨骼 1、骨中有机物较成人多,骨弹性大,可塑性强,软 骨较多,易变形。 2、骨膜较厚,骨的再生能力较强。 3、依据骨龄测定可了解儿童的骨骼发育状况。 4、随着动作的发展,逐渐形成脊柱生理弯曲 5、骨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 维生素:VA、VD、VC
(一)
•1、骨的分类
全身共有206块骨 骨的部位分类:
骨
中轴骨包括颅骨和躯干骨。 附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颅骨23块 颅 骨 中轴骨 共有29块 听小骨6块 椎骨(26块) 躯干骨 胸骨(1块) 共计51块 肋骨(12对)
附肢骨 上肢骨64块 共126块。 (四肢骨) 下肢骨62块
骨的形态分类: (1)长骨
腕骨、掌(跖)骨和指(趾)骨
腕骨特点:发育晚。新生儿无腕骨,6岁时8个骨块才明显,11~13完全骨化。 掌骨、指骨在9~11完成骨化。 卫生:适当安排书写和劳动,避免长时间或过早地弹琴等。
掌(跖)骨和指(趾)骨
特点:到14~16才能发育成 熟。
卫生: 1.鞋过紧、过窄会影响足发 育,甚至造成畸形。
呼 吸 系 统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一)呼吸道 1、鼻 净化空气 调节空气温度、湿度、 感受嗅觉 发音起共鸣等作用。
2、咽 咽的前壁不完整,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 通。因此,咽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即鼻咽部、 口咽部和喉咽部。 鼻咽部: 向前借鼻后孔与鼻腔相通。 口咽部:向前借咽峡与口腔相通,向上与鼻咽 相通。 喉咽部:向前借喉口与喉腔相通,向下则与食 管相续,是咽腔比较狭窄的最下部分。 咽壁的肌层为骨骼肌,收缩时能将食团 压入 食管,完成吞咽动作。咽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 通道。
颈椎
颈曲
胸曲
胸椎
腰曲
腰椎
骶骨
骶曲
尾骨
少年儿童的脊柱发育时间很长, 一般要到青春发育期开始时才基 本定型。在14岁以前,椎骨的上 下两面出现板状物;约20-21岁 或更晚,这些板状物才与椎体结 合,脊柱才最后定型。因此,在 整个少年儿童时期,要注意预防 脊柱弯曲异常。
不正确的坐、立、性姿势:低头走路、歪头扭身 写字、歪身站立,使用单侧悲书包,桌椅高度不 合适,都会引起脊柱变形。
小学生卫生保健
数理系 吴小霞
安南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 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 的基础教育;每个儿童都应该有机会 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 社会的人。
梁启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 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 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 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 球则国雄于地球。
骨膜
骨质
骨髓
骨密质
血管、神经
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1)有机物:占成人骨1/3,使骨具有弹性和韧 性;煅烧骨,质脆易碎。 (2 )无机物:占成人骨2/3,使骨增加硬度;脱 钙骨,柔软有弹性。 (3)幼 儿:有机物多,弹性大,易变形。 老年人:无机物多,脆性大,粉碎折。
4.骨的生长
长长和长粗
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
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 个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 早或同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下边的两颗门牙) 脱落,恒下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上 边的两颗门牙)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 牙脱落,恒下侧切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 落,恒上侧切牙长出;9—12岁第一、二乳磨牙 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10—12岁乳尖牙脱 落,恒尖牙长出。
消 化 系 统
消化系统体表投影
一、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 化 系 统 的 功 能
食物 消化 吸收
排泄
口腔 、胃、小 肠、胰腺、胆 囊
小肠、肝脏
大肠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出粪便
口腔
(一)口腔 1、牙 是人体最坚硬的牙齿。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齿 和恒齿。乳齿共有20只, 恒齿共有32只。牙本质 (象牙质)通常是微黄色 的,由于恒齿的珐琅质较 乳齿的透明,象牙质的颜 色较易透出来,令恒齿看 起来比较黄。年纪渐长, 象牙质增厚,牙齿会变得 更加黄。
2、舌 舌上有味蕾,能辨别味 道;帮助搅拌和吞咽食 物,辅助发音。 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 的两侧中部对酸味最敏 感,舌的两侧前部对咸 味最敏感,对苦味最敏 感的是舌根。味觉同其 他感觉,特别是同嗅觉、 皮肤觉相联系。如辣觉 是热觉、痛觉和基本味 觉的混合。
3、唾液腺 湿润和清洁口腔黏膜,与食物混合有利于 吞咽,并对食物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3、喉 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音器官。喉腔向上 经喉口与咽相通,向下与气管相连。 喉由软骨、韧带、肌肉及黏膜构成。 软骨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三 种
4、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上皮,其间的 杯状细胞可分泌粘液,具有粘着灰尘细菌 的功能,柱状纤毛细胞的纤毛可做定向摆 动,将粘着有异物的粘液推送上行至喉口, 最后以痰的形式咳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