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800字)
初中化学课程实践案例(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课程实践案例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课程实践案例摘要:本文以初中化学课程实践为例,通过人性化的教学策略和实际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文章围绕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教学策略;学生兴趣;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初中化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挑战的课堂氛围。
本文以初中化学课程实践为例,探讨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实验现象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实验教学法: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案例以人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性质”为例,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如铁的生锈、火的燃烧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铁会生锈?火是如何燃烧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内容:教师按照教材顺序,讲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演示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教学案例(优秀3篇)
化学教学案例(优秀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化学教学案例(优秀3篇)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各类教学案例,可以明确自身课堂教学活动与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异同,进而可将各类教学案例创造性的分析、整合为真正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案例,这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
化学教学案例优秀5篇
化学教学案例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化学教学案例优秀5篇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各类教学案例,可以明确自身课堂教学活动与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异同,进而可将各类教学案例创造性的分析、整合为真正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案例,这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
优秀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案例分享
优秀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案例分享化学是一门复杂而又有趣的科学学科,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本科知识的掌握对于以后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初中化学教育中,优秀的教师教学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优秀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案例分享,希望能够给其他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启示。
实践教学法优秀初中化学教师普遍采用实践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化学实验时,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从中得出结论。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个性化辅导优秀初中化学教师注重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他们会在课堂上提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会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个别辅导,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难关。
多媒体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优秀初中化学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他们使用课件、演示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结合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元素,生动地展示化学现象和理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
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视听感受,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实践案例教学优秀初中化学教师经常通过实践案例教学的方式,将抽象的化学理论联系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教师会将生活中与反应速率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如食物的变质、金属的生锈等。
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能力培养优秀初中化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除了传授化学知识外,他们还注意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例如,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实验,并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总结和归纳,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思维。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通过分析实际教学案例,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为例,选取以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1.第四章《生活中的化学》: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第七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通过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实验教学法:通过开展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案例分析1.案例一:《生活中的化学》教学实践在讲解第四章《生活中的化学》时,教师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切入点,如食物的腐败、铁的生锈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案例二:《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教学实践在讲解第七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特点。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本文旨在通过对一起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的深入剖析,探讨和解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如何更好地互动,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背景本次案例分析的对象是某初中一年级的一个化学课堂。
该课堂的主题是“水的性质和水的净化”。
教师在课前已经布置了相关的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水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性质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包括水的蒸发、沸腾、溶解等。
3. 结果分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净化方法,以及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案例分析本次教学案例中,教师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操作环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
在结果分析和知识拓展环节,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教学启示通过本次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4.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以上是本文的正文部分,由于篇幅原因,未能将所有细节展开。
希望这个案例分析对您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如有需要,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拓展和调整。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本文旨在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探讨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
最新初三化学教学案例(5篇)
最新初三化学教学案例(5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参加过一些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自始至终贯穿,渗透着极强的教育性。
你知道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是好的主题班会吗?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整编的最新初三化学教学案例(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篇一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归纳盐的相似化学性质。
(3)根据不同标准将物质分类。
2.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1.盐的相似化学性质。
2.物质的分类。
【教学难点】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教具准备】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试管(若干)、澄清石灰水、带橡皮塞的导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及c032-(或hc03-)离子的检验,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盐的相关知识。
【活动与探究1】请同学们按教材p75“探究”要求进行活动。
1.归纳出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2.按要求判断表中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归纳总结】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1. 溶于水的碱有五种:k0h、na0h、nh3o h20、ba( 0h) 2、ca( 0h) 22.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
3.盐酸盐不溶于水的有agcl。
4. 硫酸盐中不溶于水的有:bas04;微溶于水的有:cas04、ag2s〇45.碳酸盐大多数不溶于水。
【提出问题】上一单元我们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并归纳出了酸、碱的通性,那么盐是否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交流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盐有哪些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师生互动,归纳盐的化学性质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如:fe + cus04=cu + fes04 cu +2agn03=2ag+cu(no3)2反应条件:①盐必须为可溶性盐;②“前换后”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外)。
初中化学教研专题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实验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为专题,通过分析实验探究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案例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实践三、案例目标1.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优化实验探究教学策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四、案例实施过程1. 实验探究教学设计(1)明确实验探究主题: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探究主题,如“物质的溶解性”、“气体的制取与检验”等。
(2)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现象等,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制定实验探究评价标准:从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 实验探究教学实施(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引出实验探究主题。
(2)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实验项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探究。
(3)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强调实验安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实验现象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为后续分析、总结提供依据。
(5)实验分析与总结: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验探究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小组互评:小组内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实验探究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五、案例反思1. 实验探究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教研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我校化学教研组开展了以“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使教师深入理解“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一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2.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教学案例分析教研组首先对“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一主题的教学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教师们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单一。
(2)实验教学环节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未能全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教研组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能力。
(2)完善实验教学环节,确保实验安全,注重实验过程。
(3)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2. 教学设计研讨教研组针对“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一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研讨。
教师们共同探讨以下问题:(1)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2)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研讨,教师们形成了以下共识:(1)教学活动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观察、讨论等,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师们在教研组指导下,进行了教学实践。
以下为部分教学实践案例:(1)教师A在教学“氧气”这一课时,设计了“氧气支持燃烧”的实验活动。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论文(推荐36篇)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论文(推荐36篇)篇1:初中化学教学论文一从教学目标出发,整体规划教学内容教师应分解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进而系统性地掌握知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是以物质学习为主线,前后呼应,形成螺旋式的前进模式。
如在教学“CO2性质”这一内容时,我做了如下规划。
首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或课间谈话时,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化学物质的名称或一些零散的化学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无意识的感知体验。
其次,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相关单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的学习。
如在CO2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了解其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同时与其他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还要能解释CO2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再次,是知识的内化阶段,这是在单元学习后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的一个过程,通过记忆、复述、举例等形式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紧接着,学生还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循环来巩固知识体系,并积累经验。
如在学习“碱与氧化物反应”这一内容时,要对CO2的性质进行复习回顾。
当学生对CO2性质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后,后面学习SO2、SiO2与碱的反应时就是举一反三的过程,这也就是知识迁移能力的体现。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教学内容的实施有一个全局性的规划与掌控。
二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帮助学生理解长久以来,教条化的教学思想使西藏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学也走上了“基础知识+习题”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脱离了生活背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化学思维与生活中的思维方式相隔离,缺乏知识的体验与感知。
生搬硬套的题海战术,使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对原理的理解,导致在解题过程中抓不住问题的本质。
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通过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
如相同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质量的且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了相同质量的H2,问什么一定有剩余,什么一定没有剩余,什么可能有剩余?拿到这样的题目不少老师觉得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而学生更是无从下手。
优秀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案例分享与评述
优秀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案例分享与评述在教育教学领域,优秀的教师一直是备受称赞和追求的目标。
对于初中化学教师而言,他们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享及评述一位优秀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案例,探讨其成功之处以及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教学案例:李老师是某市优秀初中化学教师,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下面是他教学《酸碱盐》这一知识点的实例案例:李老师首先通过引入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经常使用酸和碱来进行清洁,你们认为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激发了他们对酸碱盐知识的好奇心。
接下来,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他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些酸、碱和盐的常见实验物质,并要求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到酸碱盐的性质和特点,加深他们的理解。
在学生们完成实验后,李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实验过程中发现的规律和现象。
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和交流,他们共同发现了酸碱中和反应的指标,以及酸碱性物质的性质等重要知识点。
最后,李老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更多有关酸碱盐知识的案例和实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应用能力。
他鼓励学生们参与课堂互动,提问并回答问题,积极引发学生们对酸碱盐知识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评述:李老师的教学案例展现了他出色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首先,他通过引入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们对酸碱盐知识的关注度。
其次,李老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
通过进行实验探究,学生们能够亲自动手,并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来理解酸碱盐的性质。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此外,李老师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实验结果,学生们能够从彼此的经验中互相借鉴和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锻炼了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化学教学案例(精选10篇)
化学教学案例(精选10篇)化学教学案例 ⼀、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可以作为典型事例的案件,是⼈们在⽣产⽣活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事件的陈述。
对于⼈们的学习、研究、⽣活借鉴等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具有真实⽽复杂的情景,其特点具有故事性和戏剧性。
案例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们认识当中说法不⼀样,所谓的案例就是指⼈们对已经发⽣过的典型事件捕捉的记述。
类似于故事,但⼜不是⼀般故事。
⼆、化学教学案例(精选10篇) 教师通过对⽐分析各类教学案例,可以明确⾃⾝课堂教学活动与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异同,进⽽可将各类教学案例创造性的分析、整合为真正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案例,这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
克服教学活动的狭隘性,深化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从⽽纠正和优化中学化学教学活动,提⾼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实现满⾜学⽣的学习需要和促进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双重⽬标。
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化学教学案例(精选10篇)。
化学教学案例1 ⼀、案例展⽰ 教材:⼈民教育出版社⾼中化学必修⼆ 课题:原电池 课型:新知识教学 案例形式:教学设计原电池⼯作原理 ⼆、案例的分析 “原电池”在学⽣头脑是⼀个陌⽣的科学概念,在学⽣头脑中很有可能存在相异构想,对于“原电池”的教学,关键是帮忙学⽣构建起“原电池模型”。
教学处理⽅式对学⽣原电池模型的建构有很⼤的影响,因⽽本研究以不⼀样的教学⽅式为切⼊点,来探讨教学对于学⽣“原电池”学习的具体影响。
选择⾼⼆年级两个⽔平相当的理科重点班采取不⼀样的教学⽅法处理讲解“原电池及其应⽤”整节知识。
(教学设计1、2分别对应的授课班级称为实验班和⽐较班) 教学引⼊:均设置情景激发学⽣兴趣,指出讨论的相关资料。
实验班从能源的⾓度引⼊,直接引⼊原电池的概念 ⽐较班是从趣味电池出发,为建⽴原电池模型作铺垫。
教学环节1:是帮忙学⽣构建原电池模型。
实验班引⼊“盐桥”模型,围绕“电流是怎样产⽣的”这个问题进⾏讨论,构建的模型⽐⽐较班更为本质,思维的关注点在于正负极可能发⽣的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结果。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教案【3篇】初中化学教案篇一1、教材分析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内容分析: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试验、观看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忙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提醒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讨论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试验探究2、教学思路与设计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分没有思索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根本的熟悉。
因此本节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帮忙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局部,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试验。
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讨论、利用什么方法讨论物质并不清晰。
在毫无化学根底、从来没接触化学试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试验、引导学生观看试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
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试验第一次亲切接触,怎么进展试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试验探究的学习。
3.教学目标分析学问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分,并能运用概念推断一些易辨别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学问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育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育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4.教学重难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推断5.教学设计框架教学设计流程一、物质的变化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对最终原子弹的爆炸进展评述。
初中化学化学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化学化学优秀教案范文主题:化学发现的故事一、目标:1. 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了解几位化学家的重要发现及其影响;3.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化学家的重要发现及其影响;3.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想过去的课程内容,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2. 学习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讲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古代化学家如何发现各种化学现象,如金属的提炼、氧气的发现等。
3. 了解几位化学家的重要发现及其影响介绍几位著名化学家如安托万·洛瓦瑞尔、丁尼辛、居里夫妇等,讲解他们的重要发现及其对化学的影响。
4. 化学发现的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活动,让他们亲自进行化学实验,感受化学的魅力。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反馈布置相应的作业或任务,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并鼓励他们进行化学相关的探索和实验。
五、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反馈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教学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还对几位著名化学家的重要发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探索更多的化学知识,成为优秀的化学爱好者和从业者。
化学教学实践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实践性强、抽象性高、知识体系复杂等特点。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国教育部门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某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为例,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二、案例描述(一)教学背景某中学化学教师,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
所教班级学生基础较好,但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存在恐惧心理,课堂参与度不高。
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决定开展一次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多个实验操作环节,包括药品取用、仪器使用、实验现象观察、实验数据处理等。
同时,制作了实验操作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
2. 课堂教学(1)导入: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实验操作的主题。
(2)实验操作:教师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示范实验操作过程,并强调注意事项。
(3)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实验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操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与实验操作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案例分析(一)成功经验1. 课前准备充分:教师通过制作实验操作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2. 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实验操作、分组实验、实验数据处理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剖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剖析第一篇范文在深入剖析初中化学教学案例之前,有必要先对化学教育的本质和目标达成共识。
化学,作为一门探索物质世界的自然学科,其教学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化学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背景本次案例选取的是我国某初级中学八年级的化学教学现场。
该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和简单的实验技能,但面对更为复杂的化学概念和原理时,部分学生表现出理解困难、兴趣缺失等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设计了以“水的电解”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电解过程及其基本原理。
2.掌握电解水的实验操作技能。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结果。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水电解的微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水的电解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随后,简要回顾了水的组成和电解质的定义,为学生学习新课奠定了基础。
自主学习教师分发预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和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水的电解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数据,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水的电解原理,强调电解过程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生成。
同时,通过举例说明电解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
实践巩固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解水实验,验证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独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案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然而,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对某些化学概念的阐述略显晦涩,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理解困难。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本文详细记录了一堂初中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节课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为教学内容,以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为主讲教师。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制备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关注空气质量,珍爱生命。
2. 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的组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制备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空气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2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不足,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3.1 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3)案例分析: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制备方法。
(4)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5)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认识原子》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原子的基本组成,了解原子核和电子的概念,理解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4.定期组织课堂小结,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巩固所学知识,形成长期记忆。
5.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宏观和微观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过渡到微观世界的探究。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原子的概念。
五、案例亮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实例引入、化学史故事等方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原子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问题导向,促进思考
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原子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意识。同时,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4.举例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原子在物质变化中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原子内部电子的排布规律是什么?
b.原子序数与元素周期表有何关系?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是如何作用的?
3.通过讲解化学史上著名的“汤姆逊发现电子”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欲望。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 初三化学教案(优秀5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初三化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5篇初三化学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篇一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知识讲解指导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
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
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教案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将来确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支配的管理事件,到达最正确的教学效果。
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特殊重要的学问内容,它要求学生把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推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推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学问的生疏紧急心情,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
而教材内容的整体支配又表达了复分解反应学问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学问: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关心,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
所以,娴熟精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学问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学问与技能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推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看、试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东宁县第二中学张伟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案例摘要】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
课程改进以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也越来越受到化学教师的重视。
“黑板上画实验”、“纸上谈实验”的现象在中学里已逐渐减少。
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尊重客观事实。
实验中应真实地反映和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
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课本的叙述不一致时,不能违背事实来复述课本中有关对实验的描述。
这都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原则。
【主题词】化学探究氧气含量
【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在这次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了红磷燃烧完成后,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超出五分之一的情况,经过反复多次实验,情况并没有好转,导致备课过程中的少于五分之一等应对无功而返,形成矛盾。
【原因及解决方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这个实验的操作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我思考良久,反复试验得出这样一个原因:因为前一节课刚做了该实验,到这个班实验时,倒掉1/5的水,就开始实验,空气没有迅速地充满集气瓶,导致进水接近2/5,为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特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如有连着上的不同班级,在上完第一个班后应及时倒掉瓶内的水,并取下塞子,让空气充分进入集气瓶。
2、把装有燃烧着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瓶中时动作要迅速,尽量减少瓶内空气的逸出,塞紧后还要用水密封瓶口,保证装置不漏气。
【案例教学过程(节选)】
【导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也知道了其中一些气体成分的含量,那么,同学吗,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生:思考
师:我提示一下,想要检验氧气含量,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分小组讨论)需要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
师:下面开始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在做实验中,我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同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并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兴趣所在。
开始学生看到燃烧后冒出浓浓的白烟,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但不是很强烈。
但当打开弹簧夹水从烧杯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时,他们吃惊了,不停地小声说:“水被吸进管里了!水进入集气瓶里了!水是咋进去的呀?”课堂气氛骤然上升,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接近1/5了??到1/5了”。
一切都在我的预料当中,“呀,超过1/5了”,我一看,已超过1/5标刻线的液面还在不断上升,等它停下来时液面都快接近2/5了,
这是怎么了?,我当时就懵了,大脑一片空白,我预先准备好的用来解释如果实验中进入集
“①装置漏气,有部分空气进入;②红磷不足,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少于1/5的三种原因可能是:
瓶内氧气未反应完;③装置未冷却到室温等”还能用来搪塞学生吗?
【反思】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为什么会接近2/5呢?都快多了一倍了。
下课以后我不断地思考着这些问题。
怎么会大于1/5呢?一般不是都小于1/5吗?虽然我做实验从来没有出现过小于1/5的情况,但我每次都会给学生分析如果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少于1/5的三种原因,为什么会讲呢?是因为课本29页有一个讨论,就是讨论所测得的氧气含量少于1/5的原因。
当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略大于1/5,也属正常,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应略大于1/5但不会达到2/5啊。
红磷点燃时,温度很高,当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如果速度太慢,以至于一部分空气膨胀后,逸出了集气瓶,这导致最后进入水的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的原因。
可我多年养成的规范的操作习惯,是不可能发生上述情况的,但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我回到化学准备室重新领取了一套仪器进行实验,结果水位上升约为1/5,然后把这1/5的水倒掉重新实验,结果又大于1/5,接近2/5了。
我又做了第三、第四次做实验,结果和第二次相同,我觉得“倒掉上升的1/5的水连续实验”这一操作有问题。
原因可能是迅速倒掉集气瓶中的水,空气没有完全进入集气瓶,集气瓶里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
水面之所以会超过1/5是因为倒掉1/5的水后空气来不及填充这部分的空间就开始实验了,瓶内压强本来就小于外界大气压,红磷燃烧又消耗了瓶内的氧气,所以水面上升超过1/5。
于是我重新做了实验,倒出去1/5水后,拔下塞子,过一会儿,再做实验,结果水位上升约为1/5。
至此本节课实验失败的原因就找到了,本节课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正是因为前一节课刚做了该实验,到这个班实验时,倒掉1/5的水,就开始实验,空气没有迅速地充满集气瓶,导致进水接近2/5。
为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特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如有连着上的不同班级,在上完第一个班后应及时倒掉瓶内的水,并取下塞子,让空气充分进入集气瓶。
2、把装有燃烧着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瓶中时动作要迅速,尽量减少瓶内空气的逸出,塞紧后还要用水密封瓶口,保证装置不漏气。
经过改进后再次实验,发现这次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也没有了疑惑。
【感悟、反思、体会】
这个反常的实验,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作为教师,在实验中必须坚持科学态度,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尊重事实,切不可不管实验情况如何,公布统一的“标准”现象、结果、分析等来糊弄学生,这不是科学严谨的态度,而且这样的老师也得不到学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