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八课辛亥革命(教案)时间:2015-9-28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有关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剖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辛亥革命(二)能力目标1.学习辛亥革命的背景,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3.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给出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操作思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地投身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

2.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巨大作用。

(四)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2.通过历史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历史,思辨历史。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民主义,武昌起义,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1.讨论法。

2.比较分析法。

3.阅读理解法。

4.多媒体辅助法。

5.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欣赏大屏幕,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孙中山——辛亥革命。

第二次,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邓小平——改革开放。

今天,我们来学习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导入。

二、讲授新课1、酝酿与爆发(1)革命团体的建立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约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初,黄兴、宋教仁等建立了华兴会,重要成员有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同年冬,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建立了光复会,蔡元培任会长.1906年,湖北进步人士刘静庵在武昌建立日知会,成员是学界和新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2)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和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做了准备.各地起义的失败也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迫切性.提问:这说明了什么?(制定纲领和建立政党的必要性)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70多人集会,决定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最简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最简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最简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最简知识点历史是一面照妖镜,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过去的风貌,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

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让我们回顾了自秦汉以来的中国古代史。

其中,第八课涉及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动乱时期,既有农民起义的大规模武装斗争,也有统治者的改革创新。

本文将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总结这一课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本课将我们带回到公元九世纪的中国。

时值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分裂成十个政权,天下大乱。

其中,非常重要的事件是五代时期的农民起义。

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统治者的苛捐杂税,民生凋敝,农民们愤怒不已,纷纷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其中最著名的农民起义有李密的黄巢起义和陈抟的陈桥兵变。

这些起义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民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同时,课程还介绍了五代时期背景下,朝廷作出的一些有益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晚唐时期的唐昭宗和废黜宰相李复圭,这一改革为中国历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唐昭宗在位期间,废黜了李复圭这位腐败的宰相,任命以杨汤、杨师道为代表的宰相班子。

他们致力于整顿政府机构,严查官员的贪污行为,并大力发展农业和养蚕业,从而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此外,本课还提到了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李纲。

李纲出身于一个读书人家庭,非常重视自己的教育。

他曾任范阳节度使,后来成为北方著名的军事将领,抵御辽族的侵略。

李纲是一位具有政治智慧和高尚品德的统治者,他注重发展民生和农业,重视财政收入的稳定。

李纲的治理能力被后人称颂,成为历史的典范。

最后,这一课中还提到了五代时期的两位诗人--杜牧和杨炯。

杜牧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婉约清新著称,写作时强调情感的细腻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而杨炯则是五代时期前蜀的诗人,他以豪放洒脱的作风闻名,诗作充满了对人生的追求和思考。

通过学习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我们了解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农民起义、政府改革、李纲的治理以及两位著名的文人诗人。

这些知识点揭示了动荡时期的中国社会,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古代东西方之间的冲突和交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古代东西方之间的冲突和交往

四、阿拉伯数字
古代 印度人
发明表
中古 阿拉伯人
改进
传播
世界各地
达数字 的0-9
世界数字
• 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 Ⅺ、Ⅻ • 中国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阿拉伯数字: 1、2、3、4、5、6、7、8、9、0
实战演练:
1 .公元前 4 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大 帝国的是 A.古代埃及 B.亚历山大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2.“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 罗人 D.希腊人
一、希波战争(古代东、西方 之间的第一次大冲突)
时间: 公元前492年 背景: 波斯帝国的扩张,入侵希腊 经过: 战例: 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 结果: 希腊胜利,雅典成为地中海的 霸主
马拉松运动:42.195公里
为了纪念马拉松战役和 菲迪皮茨,1896年在雅 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 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 了马拉松长跑项目,大 致沿着当年菲迪皮茨的 路线进行,全程为40.2 公里。后来确定标准距 离为42.195公里。
从雕像到影视,他无所不在
无坚不摧的马其顿方阵
当波斯遇到马其顿……
亚历山大铜像


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 积极的一面: 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消极的一面: 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
三、“东西方文明交流最伟大使者”
姓名
马可· 波罗
汉语 蒙语
国籍 威尼斯人
意大利
17年
外语
主要 事迹 主要 贡献
3.希波战争发生时,我国正处于哪个历 史时期? A.战国时期 B.秦朝 C.隋朝 D.宋朝 4.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是:①给被侵入 的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②将希腊 文化传播到东方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 流④将拉丁字母传播到世界各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案设计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案设计

第8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为振兴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引发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第一第二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对学习现代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孙中山的有关史实已有一定的认知。

因此需要培养的是历史信息的提炼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归纳、概括历史的脉络,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就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作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有理有据。

3.核心素养:了解孙中山的早期活动,了解同盟会的成立以及三民主义,思考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些列活动之间的联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孙中山的革命之路。

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讲述孙中山为辛亥革命做的准备。

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追寻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

二、教学过程:【教师导语】孙中山学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的斗争,屡败屡战,百折不饶。

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

孙中山是怎样开始从事革命活动的,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又是怎样一回事呢本课我们来学习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学习目标】1.了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建立者,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2.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案

第三单元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本课知识综述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

在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革命思想广为传播,革命团体不断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

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最终1911年农历辛亥年革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引发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孙中山为振兴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是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

二、课标要求与教材解读(一)内容标准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孙中山探索革命真理、创建兴中会、领导武装起义、成立同盟会和提出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史实,思考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系列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他在推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重走孙中山早期革命路的方式,搜集资料并提取有效信息,讲述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合作探究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的意义,理解孙中山为辛亥革命引发20世纪历史性巨变所起的作用,理解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的贡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以及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三)教材解读本课是人教2017版八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一课,讲述的是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上承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下启后两课。

孙中山就是在危机加剧的背景下最终走上革命的道路,进行了一次新的救国探索,并最终引发20世纪历史性巨变。

这个巨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长期的奋斗而来的,因此,了解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知道他为辛亥革命做的准备工作,才能最终理解他为什么被称为革命先行者。

第八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八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中, 辛亥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中,马克思 主义逐渐成为进步人士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诞生后, 主义逐渐成为进步人士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率先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并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探索 救中国的道路;日本侵华,民族大义面前, 救中国的道路;日本侵华,民族大义面前,中国共产党提 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 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腐败, 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腐败,导致了自身 的失败;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 的失败;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赢得了民心的中国共产 党获得了全面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自1840 1840年以来 党获得了全面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自1840年以来 对于中国最重要的命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对于中国最重要的命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也 为第二大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 为第二大历史任务 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 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多元和一体的辩证运动贯穿始终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各民族共同培植的中华民族意识也逐渐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绵延开来成为各名族创造中华文明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八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八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 56个民族的总称 1、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 具有多元一体性。中华民族是以中华历史 文化为纽带所 中华历史、 具有多元一体性。中华民族是以中华历史、文化为纽带所 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2、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 ①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 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②中华 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政治基础, 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③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坚持科学 发展观。 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繁荣。 发展观。④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繁荣。⑤中华民族 复兴需要和谐的社会条件。 复兴需要和谐的社会条件。⑥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自 然环境。 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然环境。⑦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教案

课题第八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知识:描述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的故事,概述瓦特蒸汽机、史蒂芬孙的火车的事迹。

能力:举例说明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及铁路的影响;正确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变革的意义。

情感:培养刻苦学习、热爱科学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思想。

重点珍妮机和瓦特蒸汽机教具:多媒体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后果关键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合作交流,相互促进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一系列精美图片欣赏图片,感受社会的进步创设情景,启发思维5`新课探究:一。

“解放”手的发明1、珍妮机等工作机的发明的背景2、珍妮机的发明3、珍妮机的应用二、蒸汽的推动力1、蒸汽机出现的背景2、讲述瓦特的故事3、影响三、呼啸而来的火车时代四、出乎意料的后果工业革命的影响自我测评(略)提问:为什么英国皇家学会悬赏征求“新式机器”引导学生描述“珍妮机”的故事提问:为什么“她”的发明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你知道在蒸汽机出现以前,人们用什么做动力?比一比:蒸汽较风力、水力的优势在哪回想你有与瓦特相似的经历吗?如何推动社会进步?指导阅读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相关资料、提出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怎样的后果?感受历史,思考并回答问题从故事中学习前人的创新精神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通过对比,多角度地探究问题。

展示材料学生畅所欲言了解史实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小故事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学习欲望体会: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高生产力,是人类的巨大飞跃。

丰富课堂活跃气氛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问题拓展知识提高能力8`125`8`7`板书设计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始------机器的发明与使用------交通工具的革新。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1课《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形成过程,掌握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1.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技能。

2. 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1. 早期人类的生产工具和狩猎技术。

2.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的形成过程。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和狩猎技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2课《古代埃及》【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成就和衰落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1.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

2. 古代埃及的衰落原因。

【教学难点】1. 古代埃及的农业生产和宗教信仰。

2. 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古埃及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成就和衰落原因。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古埃及的农业生产和宗教信仰。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及其影响。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3课《古代希腊》【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城邦制度和文化成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含义2过程与方法:以创设历史场景,让学生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史料的查找、收集、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学习孙中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树立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

难点:三民主义内涵及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孙中山先生半身像以及课题,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引导学生首先在白纸上写出对孙中山先生的首次认知,对他的评价,对他的了解,对他的印象。

一、从“医人”到“医国”1、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说一说孙中山的早年经历。

图片展示孙中山的早年经历。

点出广州香山那边的地理位置优势。

孙中山得以有机会海外学习。

2、展示老照片“四大寇”,引导学生理解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心路历程。

孙中山逐渐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孙中山先生市怎样医国的?二、从“改良”到“革命”1、设问:孙中山先生一开始就是坚定的革命家吗?他在革命道路上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索?2、展示材料: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

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思考: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什么思想?结果如何?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思考: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的思想有什么转变?三、由革命团体到革命政党1、创建兴中会(1)展示图片:①兴中会成员、②兴中会在檀香山秘密宣誓地、③兴中会誓词引导学生归纳兴中会相关列表:名称时间地点创建者性质影响教师特别指出: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备课全套(部编版)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备课全套(部编版)

九下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为了纪念普林西普,在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储站的石板上,用水泥浇铸一双脚印,并在旁边的墙壁上嵌入了一块约一平方米大小的白色大理石板,石板上用黑色的塞语和英语两种文字刻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就是从这个地方刺杀了奥匈帝国斐迪南皇储及其夫人索菲亚王妃。

奥匈皇储被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战”: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的面积不成比例。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问: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必然会激化。

2.帝国主义矛盾的实质。

德国:要求按照国家实力重新分割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19世纪中后期,奥匈帝国与俄国为争夺巴尔干地区冲突不断。

德国为了防止法、俄联手反德,与奥匈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后来意大利也加入进来。

三国同盟的形成,促使法、俄接近。

法、俄签订针对德、奥的军事协定。

20 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俄缔约,形成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德国为核心三国协约:英国为核心4.影响: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背景: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三大
主义,合称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

展示成果,教师小结。
【探究一】20 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广泛传播原因及其传播产 生的影响是什么?



【探究二】“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有哪些变师点拔 合作成果
收获平台
。影响较大的革命团体有


2.为了
,1905 年 8 月,孙中山联合 、 、
等革
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3.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确定了
的政治纲领,
选举
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4.中国同盟会是
。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
派有了一个
,大大推动了

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知 识 网 络 图
这一节课我的收获是?(学生主发挥,教师辅导)
1.1903 年 6 月,________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 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2.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3.“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 了振兴中华,他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4.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纲领的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5.20 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接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C.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D.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笔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笔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笔记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的相关笔记,供您参考: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成长,以及封建专制统治的严重阻碍。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
长期议会的召开:1640年,查理一世召集议会,试图征税,引发了议员们的不满和抗议,长期议会召开。

内战的爆发:议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了内战。

处死国王:在内战胜利后,议会判处查理一世死刑,并将其处死。

共和国的建立:处死国王后,英国建立了共和国,由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

复辟和“光荣革命”:克伦威尔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王朝,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重要的历史事件,它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传播。

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在革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暴力色彩和混乱局面。

同时,尽管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但仍然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政治制度,工人和农民等下层民众并未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

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长期性表现在它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演变;复杂性表现在各种力量的相互影响和变化;反复性表现在既有重大的政治事件,也有持续的民众抗争;渐进性表现在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实现政治制度的转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案一、课程目标:1、知道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2、了解孙中山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1. 情境激发(5分钟)引导学生回想文化课讲到过的关于孙中山的内容,如孙中山名言和革命活动等。

2、知识学习(30分钟)1)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分为三个阶段(4分钟左右):①光复会、兴中会的活动②辛亥革命和南北议和③建立中华民国和革命后遗症2)介绍孙中山思想的主要内容(15分钟左右):①平均地权:消灭封建特权,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平均财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三民主义:民权、民主、民生,实行国民政治和劳动者权利的保护,保障人民基本利益。

③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思想的侵略,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

3)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诉求,孙中山得到了广泛的支持(5分钟左右):①在国内,孙中山得到了中南海、上海等地商人和资本家的支持,他们希望能够打破军阀割据、反对帝国主义,实现国家的统一。

②在国外,孙中山得到了在日本和海外华侨的支持。

当时,中国社会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分割,海外华侨是中国的重要力量,为了保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他们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中。

3、知识拓展(15分钟)1)引领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体验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在研究报告中介绍孙中山的行动及其贡献,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体会孙中山为民族独立和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4、教学评价(10分钟)1)请学生自行检查,讨论革命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让学生结合当今社会,谈谈中国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革命。

三、个人收获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们了解了孙中山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思想的斗争中所做出的贡献。

此外,他的思想和贡献成为今天中国发展现代化的灵魂。

学生应该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案
4.广州起义(失败)
背景 同盟会的成立
概况 民族 三民主义 民权 民生
卷尾语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为了 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他弃医从政,担 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面对腐败不 堪的清王朝政府,他毅然走上革命道路 。成立兴中会,举行起义,宣传革命思 想,整合革命力量,直到成立中国同盟 会,提出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从此中 国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一场影响中 国乃至世界的民主革命即将来临。
①民族危的政机治的学刺说。激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
孙中山(1866—1925),②名文受,西方术救教人育,的所济影有响限、”,国“外医国”比“医人”更重 字逸仙,早年在澳门、广州一带生行活求学要,经从历此。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
医,后弃医从事政治斗争。曾化名
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章炳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树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不能讲勤王。
邹容
——陈天华《警示钟》
陈天华
(2)各种革命团体的成立
革命团体 兴中会 公强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易知社 岳王会 日知会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图文资料说一说《辛丑条约》后, 出现了哪些资产阶级革命著作和革命团体?有哪些影响?
著作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猛回头》、《警示钟 》
革命团体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使得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探究
成立统一革命政党和明确革 命纲领的必要性

2018年秋部编人家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梳理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2018年秋部编人家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梳理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现的历史性跨越指的是什么?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1)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5.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7.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擎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8.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1)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9.怎样实现中国梦?(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教学重点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世界三大宗教
教学难点 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
课件下载 /article/zwl/js/kejian/9s8.rar
图片下载 /sjlsty1/index.htm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46页“导入框”图文,温故知新:在你所知道的文物或遗迹中,哪些是用“楔形文字”直接书写的? (《汉谟拉比法典》、导入框的泥版图片、英国人罗林生发现的伊朗西部岩壁铭文等)
承上启下,设疑导读:除了楔形文字之外,还有哪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它们怎样演进成今天人们通用的文字?运用这些文字进行宣传的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个?它们的诞生背景、发展进程各有什么特点?产生了哪些影响?(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 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使用的文字为什么被叫做象形文字?(由于这种文字
是用符号把客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即所谓“画成其物”,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象形文字。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
一。


·教师强调:我们中国在商朝盛行的甲骨文,也属于象形文字。

例如初一时,大家已经很熟悉的“马”字,就是根据马匹奔跑的形态描摹下来的。

2 楔形文字由哪里的古代居民创造出来?此后被哪些民族所采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
创造了它,此后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


教师指出:由于它被广泛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3 教师介绍第47页插图《罗林生发现铭文的岩壁》:它位于伊朗西部贝希斯顿村附近通往
德黑兰的路旁岩石之上,离地约150米。

上面刻着波斯国王大流士全身浮雕像,还有他亲自写的铭文,意在重申他继位的合法性和君权神授思想,并纪念当年的战功。

只见大流士高昂着头,挺着胸膛,一副胜利者的骄傲姿态。

在他的脚下,跪着一群被俘的的外国国王,脖子被绳索捆着、双手被绑在背后,情景逼真。

1835年,来自英国的青年军官罗林生看到这组雕塑,立即发生浓厚兴趣。

他先用了近一年的功夫,将铭文制成拓本。

后来又用了12年时间,释读古波斯文成功,为进一步释读楔形文字创造了条件。

本课插图就是当年罗林生发现楔形文字的岩壁。

4教师运用课件演示字母文字的演变(根据47页《字母演进图》制作):
A.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化,
向字母文字过渡。

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

B.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
22个拼音字母。

C.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

D.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是
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2根据49页“活动与探究·看图分析”:各属哪种古文字?各产生于什么时间地点?(它们分别是楔形文字中的“山”,象形文字中的“哭”,字母文字中的“A”。

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代埃及,差不多同一时期,在古代两河流域产生了楔形文字,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人的文字。


5这些古老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对西亚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

古代腓尼基人对人类文化的最大贡献,是他们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

希腊人则在学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更为完备的希腊字母文字,后来的拉丁文就是从希腊字母发展而来的。

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又共同构成了现代欧洲各国字母文字的基础。


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是什么?(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佛教怎样形成?基本教义是什么?后来如何传播开来?
✧要求学生在书上标出佛教形成时的创始者、时间及其地理范围。

(乔达摩·悉达多,
公元前6世纪,尼泊尔或“古代印度”)
✧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种姓制度使得当时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刹帝利、
吠舍、首陀罗都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运用课件展示47页《佛教教义》图,鼓励学生用英语朗读,然后讨论回答:国王
们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佛教要求人们“忍耐顺从”以脱离苦难,有利于社会安
定,有利于国王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运用课件动态演示48页《佛教的传播》路径:
北→中亚→中国→朝鲜→日本
南→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3现行“公元元年”是根据什么传说定下来的?这说明基督教会形成于什么时候什么地区?它的教义中,哪些内容与佛教相似?后来它分裂为哪两大教会?(根据“耶稣出生”
的传说,把他诞生之年定为公元元年;基督教会形成于1世纪时的巴勒斯坦一带;其教义要求人们忍受苦难,与佛教相似;后来它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4要求学生在书上标出伊斯兰教形成时的创始者、时间、地点、主要教义和经典:穆罕默
德,7世纪时阿拉伯的麦加,信仰并顺从唯一的神——“真主”安拉,《古兰经》。

5指导学生阅读50页“自由阅读卡·宗教‘圣地’耶路撒冷”,补充介绍“圣石”的传说:图中的圆顶清真寺是著名的岩石圆顶清真寺。

大殿地上有一块巨石。

相传穆罕默德有一次在夜间骑马来到这里,骏马在石头上腾空一蹬,将他送到天上,因此这块巨石被认为是穆罕默德升天之处。

6运用课件,组织学生完成《新学案》31页【自我测评】二、填表题: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第49页“练一练”: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 D )一带。

A. 印度
B. 罗马
C. 麦加
D. 巴勒斯坦
2根据课本第49页“动脑筋”:你能说出与世界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和习俗吗?(佛教的“浴佛节”、“成道节”、“涅磐节”。

基督教的“复活节”、“圣诞节”。

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宰牲节”。

在时间许可的条件下,建议介绍“腊八粥”与“浴佛节”的关系。


✧浴佛节、成道节:/Y/Y1737.htm
✧涅磐节:/Archive/2001/7/17-67276.html
✧复活节: /ibelieve/sl/hxjz-22.htm
✧开斋节、宰牲节: /sheng/yn/mz/huiz-jr.asp
✧腊八粥:/article/zwl/zy/wuhua/labazhou.htm
3如何正确看待这三大宗教及其教义?(这三大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

其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我们应当给予尊重。

但是,宗教在诞生时期为了宣传教义,编成一些生动的神话传说,添加了夸张甚至虚构的成分,值得研究却不能迷信。


4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九年级上》第10页各题
5根据《新学案》30-32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6提醒学生预习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