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二首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48882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03.png)
4.融入生活实际,增强体验:将古诗中的意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悟古诗的意境,提升审美情趣。
5.拓展课外阅读,丰富知识: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古诗,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事迹,提高文学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内都有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
2.讨论主题: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讨论以下问题:
a.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b.诗人通过哪些词汇和句式表达了情感?
c.古诗中是否蕴含了道德观念或人生哲理?
3.小组分享: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成员补充。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熟练朗读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掌握古诗的基本节奏和韵律,提高朗读水平。
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古诗中的重点词汇,如“春晓”、“花落”等,丰富词汇量。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古代诗人的写作背景和意境,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让学生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如勤奋、诚信、爱国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在古诗的朗读节奏、韵律把握上存在一定难度,对于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式结构理解不够深入,创作古诗时用词和句式运用不够熟练。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品教案通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品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c11b7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1.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全文解读,对每句诗字词、意境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全文,并能正确朗读、背诵。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欣赏能力,理解古诗意境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全文背诵和理解,诗句中关键词汇和意境分析。
难点:对古诗意境理解,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两幅与古诗相关画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情境。
2. 课文学习:(1)学习《静夜思》a.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古诗韵律美。
b. 分析诗句,解释关键词汇,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c. 逐句讲解诗句意境,让学生体会诗人孤独和思乡之情。
(2)学习《春晓》a. 朗读课文,感受古诗韵律美。
b. 分析诗句,解释关键词汇,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c. 逐句讲解诗句意境,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喜爱和赞美。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默写两首古诗,并互相检查、改正。
4. 例题讲解:针对两首古诗意境,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a. 诗句b. 关键词汇c. 意境分析2. 《春晓》a. 诗句b. 关键词汇c. 意境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并背诵。
b. 根据课堂所学,用自己话简要描述两首古诗意境。
2. 答案:a.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关注学生对古诗理解程度,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彩教案通用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彩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95321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0.png)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彩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包含《静夜思》和《池上》两首古诗。
具体内容包括:掌握生字词,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情感,背诵两首古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古诗大意,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古诗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夜晚的景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画面。
(2)引入古诗《静夜思》,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2. 学习《静夜思》(1)学生自读古诗,认读生字词。
(2)老师讲解古诗大意,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4)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学习《池上》(1)学生自读古诗,认读生字词。
(2)老师讲解古诗大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3)学生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4)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静夜思》和《池上》。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2. 答案:(1)见板书。
(2)示例:《静夜思》描绘了夜晚床前明月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池上》描绘了小娃撑船偷采白莲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2d6ec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7c.png)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古诗⼆⾸(池上/⼩池)》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科书分析: 1.课⽂的两⾸古诗,分别是唐代⽩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的《⼩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个可爱的顽童形象;《⼩池》则描绘夏⽇的⼀处由泉眼、流⽔、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景,富有夏天⽣活情趣。
诗歌语⾔浅显易懂,朗朗上⼝,有利于学⽣诵读理解。
2.课⽂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中华传统⽂化的熏陶,⼜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道开”表现得不够,⽽且没有“开”;《⼩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显得“⼩池”不⼩。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由两⾸古诗组成,但⼀篇课⽂相对⽽⾔是⼀个整体,从优化的⾓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前,学⽣已经通过课⽂和语⽂园地,学习了10⾸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是不容易理解,甚⾄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具体情况采⽤不同的策略⽅法进⾏教学。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朗读课⽂,背诵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孩顽⽪、天真的形象以及⼩池夏⽇美景。
3.能正确认读“⾸”等12个⽣字新词,正确读记“泉⽔”等8个词语。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3e1f66804d2b160b4ec055.png)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三篇篇一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设计意图: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质教案通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质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15434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5.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包括《春晓》和《村居》两首古诗。
详细内容包括《春晓》中描述的春日清晨的美景和《村居》中描绘的乡村生活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了解古诗的背景,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背诵古诗,感悟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挂图、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日清晨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引出本课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春晓》的作者、背景,引导学生朗读古诗,理解诗意,学习生字词。
3. 例题讲解:以《春晓》为例,讲解古诗的韵律特点,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朗读《村居》,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学习生字词。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古诗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二首》2. 内容:《春晓》:春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七、作业设计(1)背诵《春晓》和《村居》。
(2)用生字词造句。
(3)画出你心中的春天。
2. 答案:(1)背诵内容见板书设计。
(2)例句:春天来了,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3)学生作品,自由发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其他古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背诵古诗,感悟古诗的韵律美。
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14篇)
![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8ab17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2.png)
一年级语文古诗教案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14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1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习了《识字1》,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2、小组合作朗读,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习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习。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烧不尽:烧不完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同学们,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
你觉得小草怎么样?(把“强”写在黑板上)“强”字前边的“坚”字换一个什么字更合适?确切地说,是什么“强”?生:是顽强!师:对!是顽强!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么了不起呀!面对小草的遭遇,你觉得大火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感觉来读第三句话。
而小草的顽强又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呢?请你也来读读第四句。
正是因为小草的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才使白居易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它。
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五:作业填空;离离—()一岁—()野火—()春风—()板书设计:二次备课一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217c3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9.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包括《春晓》和《赠汪伦》两首古诗。
详细内容:1.《春晓》:描述春天的早晨,诗人通过听觉、视觉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2.《赠汪伦》:诗人李白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朋友汪伦的感激和离别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并背诵。
2. 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3. 学会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首古诗的朗读、背诵和生字词的学习。
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子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是如何描绘春天的早晨的。
”2. 朗读古诗(5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春晓》,注意字音、节奏。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并示范。
3. 讲解古诗(10分钟)(1)解析《春晓》的字词、诗句,理解古诗内容。
(2)分析诗句的意境,感受古诗的美。
4.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圈出生字,并组词。
5.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春晓》的景象。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6. 背诵古诗(5分钟)学生自由背诵《春晓》,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7. 拓展延伸(5分钟)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诗人,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句。
六、板书设计1. 《春晓》春天晨景喜爱2. 《赠汪伦》友谊感激离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春晓》和《赠汪伦》。
(2)用生字词造句。
2. 答案:(1)见课本。
(2)见学生练习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春天的美景导入,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小池)》教案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小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17c0a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08.png)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小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泉、流、爱、柔、荷、露、角”7个生字。
2.会写“无、树、爱、尖、角”5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小池》,背诵古诗。
4.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所描绘的初夏小池的美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直观演示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初夏小池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景物。
引出古诗《小池》,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美景。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全班齐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识字教学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可以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生字的读音。
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让学生书空。
例如,“泉”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白”,下面是“水”;“爱”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爫”,中间是“冖”,下面是“友”。
用生字组词,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
例如,“泉”可以组成“泉水”“清泉”“温泉”等;“爱”可以组成“爱心”“爱护”“热爱”等。
4.精读古诗,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解释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喜爱之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明小小的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让学生感受初夏小池的生机与活力。
5.朗读指导,体会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诗人对小池美景的赞美之情。
可以采用范读、领读、齐读、配乐读等方式。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古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04bf9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4.png)
-学习古诗的韵律:让学生辨识古诗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通过朗读和背诵,体验古诗的音乐性。
-培养文学素养: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文化底蕴。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发表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可能是由于他们对古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朗读体验环节,学生们对古诗韵律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计划在课后组织一些朗读训练,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去感受和练习古诗的韵律美。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古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它用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丰富的情感和景象。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和文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春晓》这首古诗。它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美丽。这首诗展示了古诗在实际中表达情感和景象的应用。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古诗二首》选自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两首古诗:《春晓》和《静夜到春天的美好;《静夜思》则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教学内容围绕这两首古诗展开,让学生们通过朗读、理解和感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时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
-教学难点中的“意境领悟”,教师可以展示春天的图片和夜晚的月亮,让学生对比诗中的描述,帮助学生将文字与实际景象联系起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99049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6.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静夜思》和《登鹳雀楼》这两首古诗的内容;2.掌握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3.理解古诗中的诗意和情感;4.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能力目标1.能够听懂教师朗读这两首古诗并理解其大意;2.能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语感和节奏感;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印象和情感。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体会;3.培养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完整地学习和背诵《静夜思》和《登鹳雀楼》这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的大意和情感。
教学难点1.大声朗读古诗时的语言表达和语调把握;2.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情感。
2. 学习《静夜思》(15分钟)1.教师朗读《静夜思》,引导学生跟读;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重要词语和意象;3.学生听读、背诵《静夜思》。
3. 学习《登鹳雀楼》(15分钟)1.教师朗读《登鹳雀楼》,引导学生跟读;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重要词语和意象;3.学生听读、背诵《登鹳雀楼》。
4. 情感体验(10分钟)学生就两首古诗的内容、情感等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 知识巩固(10分钟)通过对《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的测验,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准确朗读《静夜思》和《登鹳雀楼》;2.完成对于这两首古诗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古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为今后的诗歌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42a7cd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d.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内容包括《春晓》和《赠汪伦》两首古诗。
《春晓》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受春天的美好;《赠汪伦》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汪伦的深情厚谊。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境;学会生字词,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朗读、感悟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难点: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学会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古诗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描述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古诗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讲解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加强记忆。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首古诗,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朗读另一首古诗,结合生字词,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意境。
6.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两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2. 生字词及解释3. 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抄写生字词。
2. 答案:见课本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其他古诗,了解古诗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https://img.taocdn.com/s3/m/d01d3ca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4.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古诗二首》。
2.能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3.能通过古诗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1.《古诗二首》的朗读与理解。
2.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一些古代文化背景知识。
2.帮助学生从古诗中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古诗二首》教材及教学PPT。
2.讲解古诗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表。
3.图片或视频展示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人创作诗歌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 学习《古诗二首》(15分钟)第一首古诗让学生先独立阅读《古诗二首》,然后进行齐读。
辅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第二首古诗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第二首古诗,理解其中的意思,并进行朗读练习。
3. 感悟与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就古诗中的意境、情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开拓视野,丰富情感。
4.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解释他们的答案,巩固对古诗的理解。
5.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课后要多次朗读古诗,加深理解。
六、课后作业背诵并熟读《古诗二首》,并在本人家长的陪同下解释古诗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在将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古代诗歌,拓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以上为本节课《古诗二首》的教学方案,希朳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d3deb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b.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古诗二首》掌握其中涉及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体会古诗中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通过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熏陶,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 理解并背诵《古诗二首》中的两首古诗。
课件准备包含两首古诗的文本、背景介绍、注释及译文等。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和背景。
通过讲述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简要介绍今天所要学习的两首古诗的作者和背景。
展示古诗一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句含义。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然后结合课件中的注释和译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解释相关词语的用法和含义。
与古诗一的教学方法类似,先展示古诗二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句含义。
通过讨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同样结合课件中的注释和译文,深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讲解生词和难词的用法和含义。
通过分段背诵、整首背诵等方式,指导学生逐步背诵两首古诗。
通过默写、朗读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在此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通过学生背诵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评价学生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讲解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需要提高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学习古诗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学习古诗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段落内容在新课开始之初,向学生介绍本古诗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列举诸如“翠”、“轻”、“风吹草低见牛羊”等关键词句中的生字新词,并简要解释这些字词在古诗中的大致含义,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73c4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5.png)
《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和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头饰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课件:展示古代诗人吟咏诗词的场景。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3.板书课题:《村居》、《咏柳》。
4.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古、诗、村、居、童、飞、纸、风、丝、垂、绿、咏、碧。
3.学生认读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4.学生再读古诗,读通顺。
5.指名读,齐读古诗。
6.去掉拼音读。
7.游戏识字:找朋友(把生字卡片打乱顺序后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并贴上相应的汉字卡片。
)8.学生再读古诗,了解字义。
9.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整体感知。
10.学生表演读(加上动作)。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1.学生自己读古诗,思考:你知道了哪些诗句的意思?2.学生交流:你知道了哪些诗句的意思?3.教师引导: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谁来帮帮他?4.学生交流:对于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和解答。
5.教师小结:这两首古诗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同时,也体现了古诗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6.学生再读古诗,熟读成诵。
7.学生表演背诵(加上动作)。
8.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学生交流拓展。
9.教师小结: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10.学生再读古诗,抒发情感。
(四)书写指导,练习提高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生字“古”、“声”,边写边讲解要点。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找出优缺点。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5084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0.png)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包括《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
详细内容如下: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理解并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 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自然美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夜晚的明月和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美好景色,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两首古诗《静夜思》和《春晓》。
2. 自主阅读:学生自读两首古诗,注意字音、词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古诗的韵律特点,如押韵、对仗等。
(2)详细讲解两首古诗的词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3)分析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受。
4. 例题讲解:(1)选取《静夜思》中的一句诗句,分析其意境,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2)选取《春晓》中的一句诗句,分析其描绘的春天景象,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
(1)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韵律。
(2)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选取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描述其中一幅画面。
2. 答案:(1)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韵律。
(2)示例:《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夜晚明月下的宁静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a50b6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01.png)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春晓》和《悯农》两首古诗的学习。
《春晓》描绘了春天早晨的美好景象,诗句优美,寓意深刻;《悯农》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关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语,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引导学生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体会诗句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语,理解古诗的内容。
难点:体会诗句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生: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
(2)引入古诗《春晓》,让学生初步感受诗句的优美。
2. 学习《春晓》(1)让学生自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师讲解诗句中的生字、词语,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通过挂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
(4)进行朗读练习,体会诗句的韵律美。
3. 学习《悯农》(1)学生自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师讲解诗句中的生字、词语,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农民的辛勤劳作。
(4)进行朗读练习,感受诗句的节奏感。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描绘出《春晓》和《悯农》的意境。
(2)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
(1)让学生谈谈学习这两首古诗的收获。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身边的人。
六、板书设计1. 《春晓》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悯农》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七、作业设计1. 抄写《春晓》和《悯农》诗句,注意生字、词语的正确书写。
2. 根据诗句内容,发挥想象,为《春晓》和《悯农》各画一幅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fe5f2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b.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一、课程背景1.1 学科和年级•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1.2 教材信息•书名: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章节:《古诗二首》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静夜思》和《咏鹅》的内容、作者及背景。
2.让学生能够正确背诵并朗读这两首古诗。
3.能够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教学内容:《古诗二首》3.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导入《古诗二首》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4.2 学习古诗《静夜思》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古诗《静夜思》。
2.逐句解读古诗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慨。
3.播放朗读该首古诗的音频,让学生跟读。
4.3 学习古诗《咏鹅》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古诗《咏鹅》。
2.逐句解读古诗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中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3.播放朗读该首古诗的音频,让学生跟读。
4.4 合作学习•分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他们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4.5 课堂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感悟,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背诵古诗。
五、评价与反馈1.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分享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3.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提高。
六、延伸阅读•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相关的古诗文,拓展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结语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的优秀教案,通过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品味。
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茁壮成长!。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11《古诗二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11《古诗二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a1cf4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d.png)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11《古诗二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能够: 1. 通过诗歌朗诵,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 2. 理解《古诗二首》的意境,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表现力; 4. 探讨《古诗二首》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诗歌朗诵;2.理解《古诗二首》的意境;3.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三、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2.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板书:《古诗二首》、相关诗句;2.教具:录音设备、投影仪等;3.教材:《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11》;4.课前准备:背诵古诗,熟悉诗歌内容。
五、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古诗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导入新课(10分钟)简要介绍《古诗二首》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好奇心。
3. 集体朗诵(15分钟)指导学生跟读老师朗诵古诗,注意语调、停顿等朗诵技巧。
4. 分组演练(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练习朗诵《古诗二首》,并在小组内互相帮助提升。
5. 整合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古诗二首》,展示朗诵成果。
6. 总结反馈(10分钟)结合展示,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朗诵中的不足和进步之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课堂练习完成《古诗二首》相关的习题,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七、作业布置1.背诵《古诗二首》;2.完成相关习题。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学生通过朗诵古诗, 对古诗的意境有了一定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但也发现学生在诗歌理解方面仍需不断引导和激励。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4af60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5.png)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迹”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采”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板书:古诗二首。
2.教学“首”。
(1)量词,一首歌,一首诗等。
(2)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画出来,读一读。
3.(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来到池边,看见发生在荷花池里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
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
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
(揭示诗题)4.板书课题:池上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宝宝,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
(“首”为翘舌音,“踪”为平舌音、后鼻音,“萍”为后鼻音)(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
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三笔是长横,第四笔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撇、点、点、撇”,爪字头的撇是横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学《静夜思》,学会生字,理解“疑、举、思”等字的意思。
2、背诵并默写《梅花》一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在古诗的学习中体会《静夜思》一诗中体现出来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简短谈话,引入课题。
1、齐读课题。
2、释题。
3、介绍诗人生平。
二、自由读《静夜思》
1、学生字。
2、听课文录音,体会古诗朗读特点。
3、读通诗句。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试读,评议。
2、听课文录音,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3、跟录音读课文。
4、试读、评议。
四、讲解诗句。
1、读古诗。
圈出不懂的字。
2、学生试解。
3、教师补充更正。
第一句:明:明亮。
床前明亮的月光。
第二句:疑:好象。
好象是撒在地上的一片霜。
第三句:举:抬。
抬头望见了明亮的月光。
第四句:思:思念。
低下头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4、连起来说说《静夜思》的意思。
五、背诵全诗,体会感情。
1、诗人李白看到明亮的月光,为什么感觉像撒在地上的霜?
2、静夜是深夜,为什么深夜诗人还没睡?
3、诗人这样想念、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该怎么读出思乡之情呢?
4、学生自由练习。
指名读。
5、背诵全诗歌。
六、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学(梅花)学会诗中的5个生字,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读背全诗3体会梅花的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听课文录音
三、理解诗义
1、学习12两句。
2、正确朗读两句。
说说带点字的意思:数凌
3、说说两句的诗意“墙角边有几枝梅花,因为正毛着严寒独自开放”
4、学习34句。
5、正确读。
6、理解带点字“遥为暗”。
7、试说两句的诗的意思“远远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飘来。
”
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五、指导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