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搬运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搬运PPT演示课件
![骨搬运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784db7d5bbfd0a78567336.png)
骨搬运技术
韩松
1
概述
骨搬运技术(llizarov 技术) 前苏联骨科医师Ilizarov 于上世纪50年代发明 近年来广泛运用于创伤骨科临床 1991年,Ilizarov先生应邀在北京301医院做了一次学术报告, 他的生物学理论、发明的器械与奇特、适宜技术,才进入我国骨 科界
2
原理
Ilizarov 张力 - 应力法则( LTS ) 生物组织被缓慢牵拉时会产生一定的张力,可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 生长。其生长方式如同胎儿组织一样是细胞分裂。人的骨骼和人体 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一样,具有很大的再生潜力和可塑性。给骨 骼一个合适的应力性牵拉,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神 经就会同步生长。
3
原理
4
原理
5
适应症
1 骨不连 2 骨缺损 3 肢体畸形 马蹄足 肘内翻 外伤性及儿麻后遗症 骨发育不良等引起的肢体短缩 复杂畸形合并肢体短缩 严重的骨关节畸形 侏儒症
6
Ilizarov 骨外固定器的介绍
Ilizarov 骨外固定器包括:环形固定器、半钢环、延长拉杆、螺 丝杆、平台钢针等主件和有孔连接钢板、有孔公拇螺柄、钢针固定 夹等附件。 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类别、具有三维空间结构和方向 调节的牵伸器。手术时在患肢穿上几组直径 2mm 的细钢针,连接
12
操作
延长时间的长短渐渐不成为一个研究的课题,但也并非千篇一律,这 主要考虑骨痂的形成时间,一般为7~10 d。如果局部血供差的活,可 延长至2周。 延长频率推荐为1 mm/ d ,分4 次进行。有人认为一次延长大于0. 7 m义不同,针道口的轻微红肿,或偶然的疼痛、渗液,多数患者 均会发生,有人认为这并非感染,仅是异物反应,拔除钢针后可迅速消失。在 支架固定过程中可不予处理。 神经并发症 目前文献报道在肢体延长中,周围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 %~ 30 % ,有手术损伤造成的,也有延长时牵拉神经所导致。 神经并发症的最初征象是感觉过敏和疼痛,然后是感觉迟钝,肌力下降,最后 是麻痹。但单纯的临床症状往往并不可靠。疼痛和僵硬经常由于肌肉牵拉所 致,延长初始阶段并不少见。 新生骨骨折 如果不操之过急、过快延长的活,该并发症较少发生,
韩松
1
概述
骨搬运技术(llizarov 技术) 前苏联骨科医师Ilizarov 于上世纪50年代发明 近年来广泛运用于创伤骨科临床 1991年,Ilizarov先生应邀在北京301医院做了一次学术报告, 他的生物学理论、发明的器械与奇特、适宜技术,才进入我国骨 科界
2
原理
Ilizarov 张力 - 应力法则( LTS ) 生物组织被缓慢牵拉时会产生一定的张力,可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 生长。其生长方式如同胎儿组织一样是细胞分裂。人的骨骼和人体 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一样,具有很大的再生潜力和可塑性。给骨 骼一个合适的应力性牵拉,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神 经就会同步生长。
3
原理
4
原理
5
适应症
1 骨不连 2 骨缺损 3 肢体畸形 马蹄足 肘内翻 外伤性及儿麻后遗症 骨发育不良等引起的肢体短缩 复杂畸形合并肢体短缩 严重的骨关节畸形 侏儒症
6
Ilizarov 骨外固定器的介绍
Ilizarov 骨外固定器包括:环形固定器、半钢环、延长拉杆、螺 丝杆、平台钢针等主件和有孔连接钢板、有孔公拇螺柄、钢针固定 夹等附件。 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类别、具有三维空间结构和方向 调节的牵伸器。手术时在患肢穿上几组直径 2mm 的细钢针,连接
12
操作
延长时间的长短渐渐不成为一个研究的课题,但也并非千篇一律,这 主要考虑骨痂的形成时间,一般为7~10 d。如果局部血供差的活,可 延长至2周。 延长频率推荐为1 mm/ d ,分4 次进行。有人认为一次延长大于0. 7 m义不同,针道口的轻微红肿,或偶然的疼痛、渗液,多数患者 均会发生,有人认为这并非感染,仅是异物反应,拔除钢针后可迅速消失。在 支架固定过程中可不予处理。 神经并发症 目前文献报道在肢体延长中,周围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 %~ 30 % ,有手术损伤造成的,也有延长时牵拉神经所导致。 神经并发症的最初征象是感觉过敏和疼痛,然后是感觉迟钝,肌力下降,最后 是麻痹。但单纯的临床症状往往并不可靠。疼痛和僵硬经常由于肌肉牵拉所 致,延长初始阶段并不少见。 新生骨骨折 如果不操之过急、过快延长的活,该并发症较少发生,
搬运法PPT课件
![搬运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55d8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3.png)
学习目标
1.叙述各种搬运法目的 2.正确实施用平车运送病人 3.简述不同搬运方法所适用的病人及注意事项
1
平车运送术
目的 :
运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作各种特殊 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患者。
2
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的体重、意识状态、病情及躯体活动能力,损伤的部位 和理解合作程度。
20
过床易使用方法
3 如果床和推车之间有落差(不能超过15 CM)过床时可利 用病人身体下方的中床单,操作和之前的步骤大致一样。侧 搬病人时,起中床单的两角,放入过床器。过床时,两人同 时拉起中床单的四角,一侧向前推,另一 侧轻拉。当病人完 全过床到推车上时,和之前的操作一样,取出过床器。
21
注意事项
头部盖被折成45度角。
6
挪动法
挪动顺序:上身-----臀部------下肢 (回床时相反)
7
一人搬运法
一人搬运法(适用于上肢活动自如,体重较轻的患者) ①推平车至患者床旁,大轮端靠近床尾,使平车与床成钝角,用 制动闸止动
②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好衣服
③搬运者一臂自患者近侧腋下伸入至对侧肩部,另一臂伸入患者 臀下;患者双臂过搬运者肩部,双手交叉于搬运者颈后;搬运者 抱起患者,稳步移动将患者放于平车中央,盖好盖被。
18
过床易
医用过床易是将病人从手术台、推车、病床、CT台换床、移位、 护理的最佳工具,使病人平稳、安全的过床,并减轻其被搬运 时所产生的痛苦。既避免在搬运病人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彻底解决了因此而造成的纠纷及风险,极 大的地降低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过床易的工作原理 通过过床板与过床板外套之间的摩擦滑动而使过床板外套循环 滚动,从而使躺在过床器的的病人轻松转移到另外一张床上 (或其它设备)
1.叙述各种搬运法目的 2.正确实施用平车运送病人 3.简述不同搬运方法所适用的病人及注意事项
1
平车运送术
目的 :
运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作各种特殊 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患者。
2
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的体重、意识状态、病情及躯体活动能力,损伤的部位 和理解合作程度。
20
过床易使用方法
3 如果床和推车之间有落差(不能超过15 CM)过床时可利 用病人身体下方的中床单,操作和之前的步骤大致一样。侧 搬病人时,起中床单的两角,放入过床器。过床时,两人同 时拉起中床单的四角,一侧向前推,另一 侧轻拉。当病人完 全过床到推车上时,和之前的操作一样,取出过床器。
21
注意事项
头部盖被折成45度角。
6
挪动法
挪动顺序:上身-----臀部------下肢 (回床时相反)
7
一人搬运法
一人搬运法(适用于上肢活动自如,体重较轻的患者) ①推平车至患者床旁,大轮端靠近床尾,使平车与床成钝角,用 制动闸止动
②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好衣服
③搬运者一臂自患者近侧腋下伸入至对侧肩部,另一臂伸入患者 臀下;患者双臂过搬运者肩部,双手交叉于搬运者颈后;搬运者 抱起患者,稳步移动将患者放于平车中央,盖好盖被。
18
过床易
医用过床易是将病人从手术台、推车、病床、CT台换床、移位、 护理的最佳工具,使病人平稳、安全的过床,并减轻其被搬运 时所产生的痛苦。既避免在搬运病人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彻底解决了因此而造成的纠纷及风险,极 大的地降低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过床易的工作原理 通过过床板与过床板外套之间的摩擦滑动而使过床板外套循环 滚动,从而使躺在过床器的的病人轻松转移到另外一张床上 (或其它设备)
患者搬运操作技术及并发症预防处理PPT
![患者搬运操作技术及并发症预防处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e815c4561252d380eb6eaa.png)
平车运送
目的 运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作各种特殊
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患者。
操作前准备:
用物准备 平车(置被单和橡胶单包好的垫子和枕头),带 套的毛毯或棉被。如为骨折患者,应有木板垫于平车上, 并将骨折部位固定稳妥;如为颈椎、腰椎骨折或病情较 重的患者,应备有帆布中单或布中单。
患者准备 了解搬运步骤及配合方法。 环境准备 宽敞,便于操作。
2、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指导患者如何配合。 3、搬运前正确评估患者意识状态、体重、病情与躯体
二人搬运法
三人搬运法
▲三人搬运法(适用于不能活动,体重较重的患者) ①同一人搬运法步骤1-2 ②搬运者甲乙丙三人站在患者同侧床旁,协助患者
将上肢交叉于胸前 ③搬运者甲双手拖住患者头颈肩及胸部,搬运者乙
双手拖住患者背、腰、臀部;搬运者丙双手拖住患 者膝部及双足,三人同时抬起患者至近侧床缘,在 同时抬起患者稳步向平车处移动,将患者放于平车 中央,盖好盖被。
三人搬运法
四人搬运法
四人搬运法(适用于颈椎、腰椎骨折和病情较重的患者) 1、同挪动法步骤1-2 2、搬运者甲乙分别站于床头和床尾;搬运者丙丁分别站于病床和平车
的一侧 3、将中单放于患者腰臀部下方(中单能承受患者体重) 4、搬运者甲抬起患者的头颈肩;搬运者乙抬起患者的双足;搬运者丙
丁分别抓住中单四角,四人同时抬起患者向平车处移动,将患者放于平 车中央,盖好盖被。 5、整理床单位,铺暂空床 6、松开平车制动闸,推患者至目的地(推送患者时护士应位于患者头 部,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推行中,平车小轮端在前,转弯灵活;速 度不可过快,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位于高处,减轻患者不适,并嘱患者 抓紧扶手,保证患者安全,进出门时避免碰撞门窗;保持输液管道 ,引 流管道通畅;颅脑损伤、颌面部外伤以及昏迷患者,应将头偏向一侧)
患者搬运法(00001)ppt课件
![患者搬运法(0000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1e07f184254b35eefd3435.png)
(6)翻下脚踏板,让病人双脚置于其上。病人如 有下肢水肿、溃疡或关节疼痛,可将脚踏板抬起, 垫以软枕,双脚踏于软枕上。
(7)天冷时加盖毛毯
(8)整理好床单位,铺暂空床。观察病人,确定无不适后, 松闸,推病人至目的地。 在推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情况,
下坡应减速,并嘱病人抓紧扶手;
过门槛时,翘起前轮,避免过 大的震动,保证病人安全。
③将病人移至床边,甲一手抬起病人头、颈、 肩部,一手抬起腰部;乙一手抬起病人臀部, 一手抬起病人膝部(腘窝处)。 ④二人同时抬起,使病人身体稍向护士倾斜, 并移步将病人放于平车上,盖好盖被。
评价> <1、搬运是否安全、顺利,病人有无病情改变。 2、病人坐于轮椅上是否舒适,有无疲劳、不适,病人能否配合。
三、平车运送法
<目的> 运送不能起床的病人出、入院、作各种特殊检查、治疗、 手术或转运病人。
<评估> 1、病人的病情、体重、与躯体活动能力。 2、病人的病损部位与理解合作程度。 3、平车性能是否良好。
<计划> 用物准备:平车(上置以被单和橡胶单包好的垫 子和枕头),根据季节准备毛巾被或带套的毛毯 (棉被)。 如为骨折病人,应有木板垫于平车上,并将骨 折部位固定稳妥; 如为颈椎、腰椎骨折或病情较重的病人,应备 有帆布中单或布中单。
<实施>
1、操作步骤:
(1)将平车推至床旁,核对病人,向病人或家 属说明操作目的、方法和配合事项, (2)安置好病人身上的导管等,避免导管脱落、 受压或液体逆流。 (3)根据病人的体重及病情选择采取几人进行 的搬运方法。
④下车回床时,应先帮助其移动下肢,再移动上肢。
2)一人搬运法
适用于病情允许,体重较轻者。
《骨折病人的搬运》课件
![《骨折病人的搬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50430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b.png)
使用夹板搬运
总结词
适用于骨折部位的固定
详细描述
夹板主要用于固定骨折部位,防止骨 折处移位。在搬运骨折病人时,应先 为病人使用夹板进行固定,确保夹板 的位置和稳定性,以减少二次伤害的 风险。
CHAPTER 05
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确保病人头部偏向一侧,避免 呕吐物或血液阻塞呼吸道。
CHAPTER 02
骨折的类型与表现
闭合性骨折
总结词
皮肤完整无开放性伤口,骨折端与外 界不相通。
详细描述
闭合性骨折的皮肤没有破裂,没有开 放性伤口,骨折端没有暴露于外界。 这种骨折通常需要固定和康复治疗, 以促进愈合和恢复。
开放性骨折
总结词
皮肤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易感染。
详细描述
开放性骨折的皮肤有破裂,骨折 端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容易 感染。这种骨折需要及时清创和 固定,以避免感染和促进愈合。
不同部位骨折的表现
总结词
不同部位的骨折有不同的表现,需根据具体情肋骨骨折可能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而脊柱 骨折可能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等。诊断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 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CHAPTER 03
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
止血
01
02
03
《骨折病人的搬运》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骨折病人搬运的重要性 • 骨折的类型与表现 • 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 • 骨折病人的专业搬运方法 • 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特殊情况下的搬运技巧
CHAPTER 01
骨折病人搬运的重要性
避免二次伤害
01
搬运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避免 造成二次伤害,如骨折部位移位 、加重出血等。
骨折的现场急救PPT课件
![骨折的现场急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799e956137ee06eff918cc.png)
施,不但可止血,且可使血压上升。 5.头低卧位 此法可保证脑部血液供应,但有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后,宜取平卧位。
11
四肢骨折的现场急救
急救时的固定主要是对骨折临时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 继发性损伤,并减少疼痛,便于抢救运输和搬运。
1.上臂骨折固定:将夹板放在骨折上臂的外侧,用绷带固定;再固定肩肘关节,用一条三 角巾折叠成燕尾式悬吊前臂于胸前,另一条三角巾围绕患肢于健侧腋下打结。若无夹板固定,
而会因静脉的回流受阻导致增加出血量。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开放性骨折的现场急救
2.包扎伤口 伤口用无菌敷料包扎,愈早愈好,如现场无无菌敷料,可用干洁的布单包王:穿 出皮外的骨端,不应立即复位.以免污染的骨端再污染深部组织,应在其原位用力因双料包扎.
诗情创后再将骨折端还纳。 3.制动 为减小伤员痛苦、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增加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损伤以及至至堡至 的发生,患肢均需给予有效的临时制动。制动装置应就地取材,可用木板、树枝、硬纸壳等,
7
骨盆骨折的现场急救
8
骨盆骨折病人的搬运
首先对于骨盆骨折患者搬运的原则是尽可能避免二次损伤,同时搬运时间要尽量缩短。 一般要求三人或者四人同时搬运,将病人保持水平位就可以的。
另外对于骨盆骨折还是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的,因为本身骨盆骨折出血量就比较多,由 于疼痛或者失血量比较多的问题很容易就会出现休克的情况,所以说要积极地建立静脉 通道,防止由于出血过多引起休克,到正规医院拍个普通的x线光片,做个局部的ct就完
13
多发肋骨骨折的现场急救
评估病情。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必须紧急处理,常用厚敷料盖于伤处,加压包所固定或用牵引 固定法等。若病人出现反常呼吸,有呼吸循环衰竭及休克时,应去除呼吸道分泌物,或行加压 呼吸,控制胸壁反常运动,恢复正常呼吸功能,处理休克。开放性肋骨骨折胸壁伤口须彻底清 创,修齐骨折端固定,胸膜刺破者须作胸腔引流。在多根多段肋骨骨折时,可因前后端均失去 支持,而造成该处胸壁浮动,称为连枷胸。大块胸壁浮动,可出现呼气时胸壁向外凸起,吸气时 胸壁内陷的反常呼吸,以至引起肺部的通气和气体交换功能减退,甚至呼吸循环功能紊乱。 护理时需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如病人有血压急骤下降,脉搏细弱、快,气短等, 应及时告知主管医生,警惕可能有胸腔内脏器损伤大出血。如合并有血、气胸时,应及时给 氧气吸入,或行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
11
四肢骨折的现场急救
急救时的固定主要是对骨折临时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 继发性损伤,并减少疼痛,便于抢救运输和搬运。
1.上臂骨折固定:将夹板放在骨折上臂的外侧,用绷带固定;再固定肩肘关节,用一条三 角巾折叠成燕尾式悬吊前臂于胸前,另一条三角巾围绕患肢于健侧腋下打结。若无夹板固定,
而会因静脉的回流受阻导致增加出血量。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开放性骨折的现场急救
2.包扎伤口 伤口用无菌敷料包扎,愈早愈好,如现场无无菌敷料,可用干洁的布单包王:穿 出皮外的骨端,不应立即复位.以免污染的骨端再污染深部组织,应在其原位用力因双料包扎.
诗情创后再将骨折端还纳。 3.制动 为减小伤员痛苦、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增加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损伤以及至至堡至 的发生,患肢均需给予有效的临时制动。制动装置应就地取材,可用木板、树枝、硬纸壳等,
7
骨盆骨折的现场急救
8
骨盆骨折病人的搬运
首先对于骨盆骨折患者搬运的原则是尽可能避免二次损伤,同时搬运时间要尽量缩短。 一般要求三人或者四人同时搬运,将病人保持水平位就可以的。
另外对于骨盆骨折还是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的,因为本身骨盆骨折出血量就比较多,由 于疼痛或者失血量比较多的问题很容易就会出现休克的情况,所以说要积极地建立静脉 通道,防止由于出血过多引起休克,到正规医院拍个普通的x线光片,做个局部的ct就完
13
多发肋骨骨折的现场急救
评估病情。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必须紧急处理,常用厚敷料盖于伤处,加压包所固定或用牵引 固定法等。若病人出现反常呼吸,有呼吸循环衰竭及休克时,应去除呼吸道分泌物,或行加压 呼吸,控制胸壁反常运动,恢复正常呼吸功能,处理休克。开放性肋骨骨折胸壁伤口须彻底清 创,修齐骨折端固定,胸膜刺破者须作胸腔引流。在多根多段肋骨骨折时,可因前后端均失去 支持,而造成该处胸壁浮动,称为连枷胸。大块胸壁浮动,可出现呼气时胸壁向外凸起,吸气时 胸壁内陷的反常呼吸,以至引起肺部的通气和气体交换功能减退,甚至呼吸循环功能紊乱。 护理时需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如病人有血压急骤下降,脉搏细弱、快,气短等, 应及时告知主管医生,警惕可能有胸腔内脏器损伤大出血。如合并有血、气胸时,应及时给 氧气吸入,或行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血压(BP): 正常收缩压 >100 mmHg或平均动脉压
>70 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 + 1/3 脉压差)
一旦血压低于此数值,即应考虑休克的可 能性;而舒张压如果超过 90mmHg, 则称 之为高血压。
.
5、神志(C):
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如流,采用格拉斯哥 评分≥ 9分;
如果病人烦躁、紧张不安,往往提示休克 早期;而神志模糊或嗜睡,说明即将发生昏 迷;
.
➢给氧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合理给氧,吸氧可以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有利于改善组织缺氧 状态,保证氧顺利吸入,并掌握好吸氧的 浓度和时间。
.
➢尿量的观察
对于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应给予留置导 尿,便于观察尿量、尿色及尿比重,因为 尿量是反映末梢循环的最敏感指标。因此 准确及时的记录尿量,可供医生为患者补 液提供重要依据,也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 键之一。
.
.
2、抱持法:救护者一手抱其背部,一手托其 大腿将伤者抱起。若伤者还有意识可让其 一手抱着救护者的颈部。
.
31
.
骨折的急救处理
.
创伤救护五大技术
◆通气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
骨折的急救处理——通气
• 影响通气功能的原因 :异物或舌后缀、分 泌物、开放性气胸、 粘膜水肿、喉或支气 管痉挛。
• 完全阻塞:无症状,510分钟内导致窒息、 呼吸暂停、心脏停搏 ;
• 部分阻塞:必须纠正 .
通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心理护理
护士接诊后迅速检查伤情,用和蔼的语 气向患者做解释和安慰。根据患者不同的 心理状态,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既融洽 了护患关系,又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实施 有效的心理护理,在抢救治疗和康复中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骨折的护理
协助医生尽快处理骨折肢体,以防刺伤 周围血管和神经,认真观察伤口渗血、渗 液、患肢肿胀及肢端血运情况,保持功能 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极度后仰头部,下颌向上 抬起;
✓ 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或异 物。
✓环甲膜穿刺/环甲膜切开 ✓放置口咽通气管
.
通气---昏迷病人的处理
无颈椎损伤
仰头举颏法
怀 疑 颈 椎 损 伤
复原(侧卧)位
.
双下颌上提法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 •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
骨折的急救处理——止血
视其具体情况而定,如指压止血、包扎止血、 止血带止血。如在院外多没有止血带,可以用类 似止血带止血的方法,即用绑带和一根木棍或者 长条物,捆绑方式止血,在捆绑过程中,将木棍 夹在中间,然后旋转木棍,随着木棍的旋转,绑 带会不断收紧,从而实现止血的效果
如何正确搬运骨折病人
演讲人:李新爱
.
要点:
1:应急护理 2:骨折的急救处理
3:搬运患者的技巧 4:搬用患者时观察及护理
.
应急护理
➢生命“八征”观察
多数急危重创伤患者由于伤情重,护士 接诊后需要立即查看病情、神志、瞳孔、 意识表情等,立即心电监护观察,观察血 压、脉搏、呼吸及脉压差,根据生命体征 的变化,可判断伤情及采取相应的急救措 施,并认真做好记录,为医生抢救工作提 供可靠依据。
各种急危重症的晚期都会出现昏迷,分为 浅昏迷(刺激无睁眼反应)、中度昏迷(无 应答反应)与深昏迷(无肢体反应)三种程 度。
.
6、瞳孔(A):
正常直径 2.5~4毫米,双侧等大等圆, 对光反应灵敏;
瞳孔散大并固定提示心跳停止,瞳孔缩 小提示有机磷或毒品中毒,而一大一小为脑 疝形成。
7、尿量(U):
正常 >30ml/h;如果小于17ml/h称为尿少 、小于5ml/h称为尿闭,提示发生了脱水、休 克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
生命“八征”
生命“八征”包括T、P、R、BP, C、A 、U、S。
1、体温(T): 正常值为 36 ~ 37℃; 体温超过 37℃称为发热, 低于 35℃称为低体温。
.
2、脉搏(P):
正常 60~100次/分、有力;同时听诊心音 ,心律整齐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3、呼吸(R):
正常 16 ~ 20次/分、平稳;同时听诊双肺 ,呼吸音清晰一致,未闻及干湿罗音。
.
8、皮肤黏膜(S): 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提示休克; 皮肤和口唇甲床紫绀提示缺氧;
皮肤黏膜黄染可能为肝细胞性、溶血性或者 阻塞性黄疸所致; 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说明凝血机能障碍,提示 发生了 DIC(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条静脉通道,必要时可加压 输血、输液,若血管穿刺困难,应立即行 深静脉置管。在建立静脉通道时应避免受 伤肢体和部位。
.
27
骨科患者的搬运技巧
.
现场急救常见的搬运方法
• 1、背负法:多用于伤者不能自行行走,救护人员 只有一人之时。对于失去意识神志不清的伤者, 可采用交叉双臂紧握手腕的背负法。这样可以使 伤者紧贴救护者,减少行走时摇动能给伤者带来 的损伤。对于神志清醒的伤者可采用普通背负法 ,只要抓紧伤者的手腕使其不要左右摇晃即可。 当救护者需要攀附其他物体才能保持平衡脱离险 境时,可将伤者横扛在肩上,用一只手臂固定伤 者,另一只手臂用于攀附。
.
.
示图
螺旋反折包扎
回返包扎
.
骨折的急救处理——固定
可以采取两种固定方法:一种是邻肢固定,如骨 折大腿和健侧大腿绑在一起;手部骨折时,和上 半身绑在一起固定。另一种固定是借助外部工具 固定,如木棍等。
.
25
.
骨折的急救处理——搬运
伤者要进行搬运,最主要是防止在搬运过程中进 一步损伤。其中,最危险的是脊柱损伤患者的搬 运,搬运中如果加剧损伤,更容易产生严重后果 。专家说,搬运伤者要尽量让伤者平躺搬运,如 脊椎损伤的伤者,将伤者搬上担架时,应该托住 伤者的脊椎,尽量平躺搬运,如果采用一人抬头 、一人抬脚的搬运,脊柱弯曲度增高,更会加重 损伤。
.
20
.
骨折的急救处理——包扎
包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进一步污染,特别对于骨 头外露,肠道、器官等内容物暴露的伤者,有技 巧的包扎能防止进一步污染。急救现场有干净无 菌的布条可以直接包扎,但多数现场没有这类物 品,可以用碗或者其它碗状器皿倒扣住伤口,而 后再行包扎。伤者骨头外露,千万不要试图进行 复位,而应尽量保持原位。轻易复位可能影响医 生对伤势的判断,而且容易加重损伤。随意的复 位也容易将细菌带入体内,加重体内感染。
4、血压(BP): 正常收缩压 >100 mmHg或平均动脉压
>70 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 + 1/3 脉压差)
一旦血压低于此数值,即应考虑休克的可 能性;而舒张压如果超过 90mmHg, 则称 之为高血压。
.
5、神志(C):
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如流,采用格拉斯哥 评分≥ 9分;
如果病人烦躁、紧张不安,往往提示休克 早期;而神志模糊或嗜睡,说明即将发生昏 迷;
.
➢给氧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合理给氧,吸氧可以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有利于改善组织缺氧 状态,保证氧顺利吸入,并掌握好吸氧的 浓度和时间。
.
➢尿量的观察
对于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应给予留置导 尿,便于观察尿量、尿色及尿比重,因为 尿量是反映末梢循环的最敏感指标。因此 准确及时的记录尿量,可供医生为患者补 液提供重要依据,也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 键之一。
.
.
2、抱持法:救护者一手抱其背部,一手托其 大腿将伤者抱起。若伤者还有意识可让其 一手抱着救护者的颈部。
.
31
.
骨折的急救处理
.
创伤救护五大技术
◆通气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
骨折的急救处理——通气
• 影响通气功能的原因 :异物或舌后缀、分 泌物、开放性气胸、 粘膜水肿、喉或支气 管痉挛。
• 完全阻塞:无症状,510分钟内导致窒息、 呼吸暂停、心脏停搏 ;
• 部分阻塞:必须纠正 .
通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心理护理
护士接诊后迅速检查伤情,用和蔼的语 气向患者做解释和安慰。根据患者不同的 心理状态,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既融洽 了护患关系,又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实施 有效的心理护理,在抢救治疗和康复中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骨折的护理
协助医生尽快处理骨折肢体,以防刺伤 周围血管和神经,认真观察伤口渗血、渗 液、患肢肿胀及肢端血运情况,保持功能 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极度后仰头部,下颌向上 抬起;
✓ 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或异 物。
✓环甲膜穿刺/环甲膜切开 ✓放置口咽通气管
.
通气---昏迷病人的处理
无颈椎损伤
仰头举颏法
怀 疑 颈 椎 损 伤
复原(侧卧)位
.
双下颌上提法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 •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
骨折的急救处理——止血
视其具体情况而定,如指压止血、包扎止血、 止血带止血。如在院外多没有止血带,可以用类 似止血带止血的方法,即用绑带和一根木棍或者 长条物,捆绑方式止血,在捆绑过程中,将木棍 夹在中间,然后旋转木棍,随着木棍的旋转,绑 带会不断收紧,从而实现止血的效果
如何正确搬运骨折病人
演讲人:李新爱
.
要点:
1:应急护理 2:骨折的急救处理
3:搬运患者的技巧 4:搬用患者时观察及护理
.
应急护理
➢生命“八征”观察
多数急危重创伤患者由于伤情重,护士 接诊后需要立即查看病情、神志、瞳孔、 意识表情等,立即心电监护观察,观察血 压、脉搏、呼吸及脉压差,根据生命体征 的变化,可判断伤情及采取相应的急救措 施,并认真做好记录,为医生抢救工作提 供可靠依据。
各种急危重症的晚期都会出现昏迷,分为 浅昏迷(刺激无睁眼反应)、中度昏迷(无 应答反应)与深昏迷(无肢体反应)三种程 度。
.
6、瞳孔(A):
正常直径 2.5~4毫米,双侧等大等圆, 对光反应灵敏;
瞳孔散大并固定提示心跳停止,瞳孔缩 小提示有机磷或毒品中毒,而一大一小为脑 疝形成。
7、尿量(U):
正常 >30ml/h;如果小于17ml/h称为尿少 、小于5ml/h称为尿闭,提示发生了脱水、休 克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
生命“八征”
生命“八征”包括T、P、R、BP, C、A 、U、S。
1、体温(T): 正常值为 36 ~ 37℃; 体温超过 37℃称为发热, 低于 35℃称为低体温。
.
2、脉搏(P):
正常 60~100次/分、有力;同时听诊心音 ,心律整齐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3、呼吸(R):
正常 16 ~ 20次/分、平稳;同时听诊双肺 ,呼吸音清晰一致,未闻及干湿罗音。
.
8、皮肤黏膜(S): 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提示休克; 皮肤和口唇甲床紫绀提示缺氧;
皮肤黏膜黄染可能为肝细胞性、溶血性或者 阻塞性黄疸所致; 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说明凝血机能障碍,提示 发生了 DIC(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条静脉通道,必要时可加压 输血、输液,若血管穿刺困难,应立即行 深静脉置管。在建立静脉通道时应避免受 伤肢体和部位。
.
27
骨科患者的搬运技巧
.
现场急救常见的搬运方法
• 1、背负法:多用于伤者不能自行行走,救护人员 只有一人之时。对于失去意识神志不清的伤者, 可采用交叉双臂紧握手腕的背负法。这样可以使 伤者紧贴救护者,减少行走时摇动能给伤者带来 的损伤。对于神志清醒的伤者可采用普通背负法 ,只要抓紧伤者的手腕使其不要左右摇晃即可。 当救护者需要攀附其他物体才能保持平衡脱离险 境时,可将伤者横扛在肩上,用一只手臂固定伤 者,另一只手臂用于攀附。
.
.
示图
螺旋反折包扎
回返包扎
.
骨折的急救处理——固定
可以采取两种固定方法:一种是邻肢固定,如骨 折大腿和健侧大腿绑在一起;手部骨折时,和上 半身绑在一起固定。另一种固定是借助外部工具 固定,如木棍等。
.
25
.
骨折的急救处理——搬运
伤者要进行搬运,最主要是防止在搬运过程中进 一步损伤。其中,最危险的是脊柱损伤患者的搬 运,搬运中如果加剧损伤,更容易产生严重后果 。专家说,搬运伤者要尽量让伤者平躺搬运,如 脊椎损伤的伤者,将伤者搬上担架时,应该托住 伤者的脊椎,尽量平躺搬运,如果采用一人抬头 、一人抬脚的搬运,脊柱弯曲度增高,更会加重 损伤。
.
20
.
骨折的急救处理——包扎
包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进一步污染,特别对于骨 头外露,肠道、器官等内容物暴露的伤者,有技 巧的包扎能防止进一步污染。急救现场有干净无 菌的布条可以直接包扎,但多数现场没有这类物 品,可以用碗或者其它碗状器皿倒扣住伤口,而 后再行包扎。伤者骨头外露,千万不要试图进行 复位,而应尽量保持原位。轻易复位可能影响医 生对伤势的判断,而且容易加重损伤。随意的复 位也容易将细菌带入体内,加重体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