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文艺实验:1949年到1966年的“人民电影”(1)
老电影收藏1(1949—1966)
建国60年有影响力电影片目(一·前17年)1949——1966《桥》编剧:于敏导演:王滨主演:陈强杜德夫吕班《中华女儿》编剧:杨柳青导演:凌子风翟强主演:柏李杜德夫金峰《乌鸦与麻雀》编剧:陈白尘、郑君里等导演:郑君里主演:赵丹吴茵上官云珠《三毛流浪记》编剧:阳瀚笙导演:赵明严恭主演:黄晨关宏达朱今明《希望在人间》编剧:沈浮导演:沈浮主演:蓝马上官云珠王为一《无形的战线》编剧:伊明导演:伊明主演:吕班梁音《我这一辈子》编剧:杨柳青导演:石挥主演:魏鹤龄姜修林榛《武训传》编剧:孙瑜导演:孙瑜主演:赵丹黄宗英周伯勋《腐蚀》编剧:柯灵导演:黄佐临主演:丹妮宏霞俞仲英《钢铁战士》编剧:成荫武兆堤等导演:成荫主演:张平杜德夫胡朋《卫国保家》编剧:王震之导演:严恭主演:杨静于洋车毅《刘胡兰》编剧:林杉导演:冯白鲁主演:胡宗温陆小雅潘德民《上饶集中营》编剧:冯雪峰导演:沙蒙主演:汤化达江俊林农《关连长》编剧:杨柳青导演:石挥主演:石挥俞仲英程之《新儿女英雄传》编剧:史东山导演:史东山吕班主演:今欣姚向黎阎增和许蓝赵莹《龙须沟》编剧:冼群焦菊隐导演:冼群主演:于是之张伐于蓝陈世温黎频《南征北战》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导演:汤晓丹成荫主演:陈戈冯喆汤化达张瑞芳《六号门》编剧:陈明导演:吕班主演:李紫平郭振清李晓功《智取华山》编剧:郭维纪叶东方导演:郭维主演:郭允泰李金榜《鸡毛信》编剧:张骏祥导演:石挥主演:舒适蔡元元李保罗《斩断魔爪》编剧:赵明导演:沈浮主演:陶金胡思庆韩非《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剧:徐进、桑弧导演:桑弧主演:袁雪芬范瑞娟《渡江侦察记》编剧:沈默君导演:汤晓丹主演:孙道临齐衡孙永平《山间铃响马帮来》编剧:白桦导演:王为一主演:于洋孙景璐冯奇《土地》编剧:梅白水华李冰导演:水华主演:里坡裴然胡朋《沙家店粮店》编剧:武兆堤导演:干学伟主演:张平杜德夫张莹《南岛风云》编剧:李英敏导演:白沉主演:上官云珠孙道临冯奇《祖国的花朵》编剧:林兰导演:严恭主演:赵维勤李锡祥张筠英《董存瑞》编剧:丁洪董晓华赵寰导演:郭维主演:张莹张良杨启天《平原游击队》编剧:邢野羽山导演:苏里武兆堤主演:郭振清王恩启张莹《神笔马良》(动画)编剧:洪汛涛导演:靳夕《宋景诗》编剧:陈白尘贾霁导演:郑君里孙瑜主演:崔嵬陶金温锡莹《天仙配》编剧:桑弧导演:石挥主演: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神秘的旅伴》编剧:林农导演:林农朱文顺主演:王晓棠印质明李颉《家》编剧:陈西禾导演:叶明陈西禾主演:魏鹤龄王丹凤张辉《上甘岭》编剧:林杉沙蒙曹欣肖予导演:林杉沙蒙主演:高保成刘磊徐林格《祝福》编剧:夏衍导演:桑弧主演:白杨魏鹤龄李景波管宗祥邸力《铁道游击队》编剧:刘知侠导演:赵明主演:曹会渠冯喆秦怡冯奇冯笑邓楠《新局长到来之前》编剧:于彦夫导演:吕班主演:韩焱浦克《虎穴追踪》编剧:王玉堂导演:黄粲陈怀皑主演:印质明刘增庆李亚林《李时珍》编剧:张慧剑导演:沈浮主演:赵丹仲星火舒适《母亲》编剧:海默导演:凌子风主演:金焰张瑞芳张翼《秋翁遇仙记》编剧:吴永刚导演:吴永刚主演:齐衡王小蓉关宏达《十五贯》编剧:陶金导演:陶金主演:王传淞华传浩周传英《国庆十点钟》编剧:吴天导演:吴天主演:印质明赵联赵子岳《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导演:吴祖光主演:梅兰芳《刘巧儿》编剧:中国评剧院导演:伊琳主演:新凤霞张德福张淑琴《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编剧:傅铎导演:王苹丁里主演:张浩然今欣高保成《不拘小节的人》编剧:何迟导演:吕班主演:白穆黄宛苏史林《女篮五号》编剧、导演:谢晋主演:刘琼秦怡曹其纬《青春的脚步》编剧:薛彦东导演:苏里严恭主演:陈颖刘增庆袁玫《不夜城》编剧:柯灵导演:汤晓丹主演:孙道临顾也鲁崔超明《海魂》编剧:沈默君、黄宗江导演:徐韬主演:赵丹王丹凤崔嵬《护士日记》编剧:艾明之导演:陶金主演:王丹凤李纬汤化达蒋天流黄宛苏《柳堡的故事》编剧:石言黄宗江导演:王苹黄宗江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五更寒》编剧:史超导演:严寄洲主演:杨威史可夫李雪红《羊城暗哨》编剧:陈残云导演:卢珏主演:冯喆宏霞于飞凌云狄梵夏天梁明《战斗里成长》编剧:胡可导演:严寄洲孙民主演:田丹李健贾六张毓敏王成有《啼笑因缘》编剧:李晨风导演:李晨风主演:张瑛梅绮吴楚帆罗艳卿李清《芦笙恋歌》编剧:彭荆风陈希平导演:于彦夫主演:宋雪娟李景波陈光廷《狼牙山五壮士》编剧:邢野孙福田谷岩导演:史文炽主演:高保成李长华李力《风筝》编剧/导演:王家乙罗歇·比果吴国光中方主演:谢添张春华袁迪旺法方主演:派特里克·特·巴尔地纳茜尔维也娜·罗森堡钱立·齐曼斯基《党的女儿》编剧:林杉导演:林农主演:陆小雅周文彬任颐《花好月圆》编剧/导演:郭维主演:王秋颖秦汉王景芳徐连凯郭筠《鲁班的传说》编剧:朱心导演:孙瑜主演:二林魏鹤龄冯奇王汉伦《徐秋影案件》编剧:丛深李赤导演:于彦夫主演:沈冰凝刘增庆浦克李亚林王春英《永不消逝的电波》编剧:林金导演:王苹主演:孙道临袁霞王心刚《布谷鸟又叫了》编剧:杨履方导演:黄佐临主演:谢德辉周志俊范雪朋向梅张惠钧《红孩子》编剧:乔羽时佑平导演:苏里主演:陈克然宁和王和永陆贞冀关敬熙《古刹钟声》编剧:刘宝德导演:朱文顺朱文悦主演:庞学勤田烈李希达《英雄虎胆》编剧:丁一三导演:严寄洲郝光主演:于洋王晓棠张勇手《红色的种子》编剧:夏阳导演:林扬主演:秦怡孙道临顾也鲁《林则徐》编剧:吕岩叶元导演:郑君里岑范主演:赵丹韩非高正《聂耳》编剧:于伶孟波郑君里王苏江导演:郑君里主演:赵丹王蓓邓楠《青春之歌》编剧:杨沫导演:陈怀皑崔嵬主演:谢芳于洋康泰《五朵金花》编剧:赵季康、王公浦导演:王家乙主演:杨丽坤王苏娅朱一锦《万水千山》编剧:孙谦、成荫导演:华纯成荫主演:黄凯蓝马李萌《林家铺子》编剧:夏衍导演:水华主演:谢添于蓝林彬《战上海》编剧:群力导演:王冰主演:王润身张良丁尼高岩胡晓光《风从东方来》编剧:林杉干学伟导演:石联星E·吉甘干学伟主演:M·康特拉其耶夫田方N·季米特列耶夫凌之浩崔嵬浦克《沙漠追匪记》编剧:葛鑫冯喆导演:葛鑫主演:冯奇牛犇于明德《万紫千红总是春》编剧:沈浮瞿白音导演:沈浮主演:张瑞芳范雪朋孙道临沙莉《回民支队》编剧:冯一夫李俊导演:冯一夫李俊主演:里坡贾六胡朋《冰上姐妹》编剧:武兆堤房友良导演:武兆堤主演:卢桂兰李亚林白德彰《无名岛》编剧:赵忠杜炳如关世南王恺导演:谢铁骊主演:李百万方辉李孟尧《风暴》编剧/导演:金山主演:金山吴雪田华《今天我休息》编剧:李天济导演:鲁韧主演:仲星火李保罗上官云珠《老兵新传》编剧:李准导演:沈浮主演:崔嵬高博孙永平顾也鲁仲星火《乔老爷上轿》编剧:刘琼田念萱导演:刘琼主演:韩非孙景璐陈述李保罗《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编剧:马烽导演:苏里主演:梁音李亚林金迪孙羽《战火中的青春》编剧:陆柱国王炎导演:王炎主演:庞学勤王苏娅高山林农《宝莲灯》(舞剧)编剧:李仲林黄伯寿导演:叶明主演:赵青傅兆先陈云富孙天路《女驸马》编剧: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导演:刘琼主演:严凤英田玉莲王鲁明《窦娥冤》编剧:山西晋南蒲剧院导演:张辛实主演:王秀兰阎逢春杨虎山《百岁挂帅》编剧:吴白句银川导演:徐苏灵主演:华素琴高秀英王秀兰《渔岛之子》编剧:孙景瑞导演:徐严主演:袁东保张汝效邹培英《黄浦江的故事》编剧:艾明之陈西禾导演:黄佐临主演:魏鹤龄张伐周谅量《刘三姐》编剧:乔羽导演:苏里主演:黄婉秋刘世龙梁音夏宗学贺汝瑜《六十年代第一春》编剧:张骏祥沈浮黄宗英丁然孙永平导演:刘琼沈浮主演:刘鸿声邓楠张雁刘非吴云芳温锡莹韩非《马兰花》编剧:任德耀导演:孟远潘文展主演:王蓓刘安古李保罗马骥《红旗谱》编剧:胡苏凌子风海默导演:凌子风主演:崔嵬俞平蔡松龄鲁非凌元葛存壮《杨门女将》编剧:范钧宏吕瑞明导演:崔嵬陈怀皑主演:王晶华杨秋玲梁幼莲《林海雪原》编剧:刘沛然马吉星导演:刘沛然主演:张勇手王润身张良师伟《摩雅傣》编剧:季康公浦导演:徐韬主演:魏鹤龄夏天秦怡《奇袭》编剧:黎阳郑洪导演:许又新主演:张勇手邢吉田曲云黄焕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编剧:浙江省文化局导演:杨小仲俞仲英主演:六龄童筱昌顺七龄童《铁道卫士》编剧:王文林陈治洪马家骥导演:方荧主演:印质明宋雪娟周文彬叶琳琅《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编剧:方慧珍盛璐德导演:特伟钱家骏唐澄原著:方惠珍盛路德《游园惊梦》编剧:汤显祖导演:许珂主演:梅兰芳罗慧珠俞振飞《关汉卿》编剧:广东粤剧院导演:徐韬主演:马师曾红线女文觉非《51号兵站》编剧:张渭清梁心刘泉导演:刘琼主演:梁波罗张翼高博《革命家庭》编剧/导演:水华主演:于蓝孙道临秦汉《达吉和她的父亲》编剧:高缨导演:王家乙主演:陈学洁刘莲池王春英《红色娘子军》编剧:梁信导演:谢晋主演:祝希娟王心刚向梅《突破乌江》编剧:朱欣导演:李昂李舒田主演:刘江于纯绵林洪桐《暴风骤雨》编剧:林兰导演:谢铁骊主演:于洋高保成鲁非《洪湖赤卫队》编剧:梅少山张敬安导演:谢添徐枫主演:王玉珍谢添夏奎斌傅凌《风雪大别山》编剧:鲁彦周导演:黄祖模主演:雷平丁一虹张敏《枯木逢春》编剧:王炼郑君里导演:郑君里主演:上官云珠高重实尤嘉《英雄小八路》编剧:周郁辉导演:高衡主演:洪兆森卢宁朱艺《红珊瑚》编剧:赵忠导演:王少岩主演:周祖同王云崔长春《大李小李和老李》编剧:于伶叶明谢晋梁延靖伍黎导演:谢晋主演:姚德冰刘侠声范哈哈《东进序曲》编剧:所云平顾宝璋导演:华纯苏凡主演:李炎张钟英于纯绵《燎原》编剧:李洪辛彭永辉导演:张骏祥顾而已主演:王尚信王熙岩张雁《甲午风云》编剧: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杜梨导演:林农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颖《阿娜尔罕》编剧:林艺导演:李恩杰主演:乌力克热合曼买买提·依不拉音江鲁非《鄂尔多斯风暴》编剧:云照光导演:郝光主演:温锡莹杨威常文治《哥俩好》编剧:所云平白文导演:严寄洲主演:张良张勇手王心刚贾士纮《花儿朵朵》编剧:陈方千谢添导演:陈方千谢添主演:刘沛王人美张世鹏《锦上添花》编剧:谢添陈方千陈其昌罗国梁导演:谢添陈方千主演:赵子岳凌元韩非田烈《地雷战》编剧:柳琪辉屈鸿超陈广生导演:唐英奇徐达主演:白大钧张长瑞鲁在蕴吴健海《槐树庄》编剧:胡可导演:王苹主演:胡朋孔芮葛振邦《李双双》编剧:李准导演:鲁韧主演:张瑞芳仲星火张文蓉《魔术师的奇遇》编剧:桑弧王炼陈恭敏导演:桑弧主演:陈强程之顾建平《南海潮》编剧:蔡楚生王为一陈残云导演:蔡楚生王为一主演:吴文华张铮高纮《女理发师》编剧:钱鼎德丁然导演:丁然主演:王丹凤韩非顾也鲁《人参娃娃》(动画)编剧:包蕾导演:万古蟾《停战以后》编剧:辛毅导演:成荫主演:张平赵子岳鲁非《红楼梦》(越剧)编剧:徐进导演:岑范主演:徐玉兰王文娟吕瑞英金采凤周宝奎《没头脑和不高兴》(动画)编剧任溶溶导演:张松林《英雄坦克手》编剧:周建华导演:李昴主演:王仁高保成赵汝平《七天七夜》编剧:黎静导演:武兆堤主演:白德彰王延盛张凤翔《小兵张嘎》编剧:徐光耀导演:崔嵬欧阳红樱主演:安吉斯李健吾于中义《早春二月》编剧/导演:谢铁骊主演:孙道临上官云珠谢芳《冰山上的来客》编剧:白辛导演:赵心水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阿衣仙木·克里木谷毓英恩和森吐尔地木萨《抓壮丁》编剧:陈戈吴雪导演:陈戈沈剡主演:吴雪陈戈尹文媛雷平《夺印》编剧:王鸿丁毅导演:王少岩主演:李炎田华高加林《飞刀华》编剧:严励李维导演:徐苏灵主演:李纬魏鹤龄王蓓《金沙江畔》编剧:陈清黎白穆宏导演:傅超武主演:冯喆曹雷穆宏张伐《水手长的故事》编剧:汤晓丹强明导演:强明汤晓丹主演:孟庆良赵矛《农奴》编剧:黄宗江导演:李俊主演:旺堆强巴白玛央金小旺堆《红日》编剧:瞿白音导演:汤晓丹主演:杨在葆张伐高博中叔皇舒适《满意不满意》编剧:费克张幼尔严恭导演:严恭主演:方笑笑张幻尔顾月娥《逆风千里》编剧:周万诚方徨导演:方徨主演:马奕张子良丁铁宝《怒潮》编剧:吴自立未央郑洪导演:史文帜主演:张平周凤山关淑贞《桃花扇》编剧:梅阡、孔敬、吕万营导演:孙敬主演:王丹凤冯喆韩涛《野火春风斗古城》编剧:徐兵导演:严寄洲主演:王晓棠王心刚陈立中《宝葫芦的秘密》编剧:杨小仲殷子蒋天流导演:杨小仲主演:徐方范雪朋周小海茂路《跟踪追击》编剧:聂建新朱向群安忠民导演:卢珏主演:林岚林书锦史进《霓虹灯下的哨兵》编剧:沈西蒙导演:葛鑫王苹主演:徐林格袁岳廖有梁《阿诗玛》编剧:葛炎、刘琼导演:刘琼主演:杨丽坤包斯尔韩非崔超明《东方红》编剧:集体创作导演:王苹主演:王昆才旦卓玛邓玉华贾世俊郭兰英胡松华张越男李光羲寇家伦《丰收之后》编剧:沈浮徐韬导演:徐韬主演:王玉梅郭殿昌袁耀东《英雄儿女》编剧:毛烽、武兆堤导演:武兆堤主演:刘世龙郭振清刘尚娴《白求恩大夫》编剧:张骏祥、赵拓导演:张骏祥高正主演:谭宁邦吴雪英若诚邢吉田陈立中《天山的红花》编剧:欧琳导演:崔嵬陈怀皑主演:法蒂哈木特里夫阿力别克《小铃铛》编剧:谢添陈宏光导演:谢添陈方千主演:石小满关剑青李乾元《独立大队》编剧陆柱国王炎赵惠恒导演:王炎主演:郭振清庞学勤中叔皇《青年鲁班》编剧/导演:史大千主演:毕鉴昌王斑张璋《小二黑结婚》编剧/导演:干学伟石一夫主演:俞平杨建业赵子岳《红军桥》(动画)编剧:林蓝导演:钱运达《半夜鸡叫》(木偶)编剧:张松林,虞和静导演:尤磊《草原英雄小姐妹》(动画)编剧:何玉门胡同伦导演:钱运达唐澄《舞台姐妹》编剧:谢晋徐进林谷导演:谢晋主演:谢芳上官云珠曹银娣《地道战》编剧:任旭东王俊益徐国腾潘云山导演:任旭东主演:朱龙广王炳彧张勇手《苦菜花》编剧:冯德英导演:李昂主演:曲云杨雅琴袁霞王志刚《烈火中永生》编剧:夏衍杨益言罗广斌周皓导演:水华主演:于蓝赵丹张平项堃《大闹天宫》(动画)编剧:万籁鸣李克弱导演:万籁鸣唐澄配音:邱岳峰富润生毕克《打击侵略者》编剧:郑洪曹欣导演:华纯主演:张勇手王孝忠胡晓光《年青的一代》编剧:赵明陈耘导演:赵明主演:达式常温锡莹杨在葆《三进山城》编剧:赛时礼导演:张凤翔主演:梁音石天倪长波《打铜锣、补锅》(花鼓戏)编剧:李果仁导演:王为一主演:钟宜谆李谷一彭复光《节振国》编剧:唐山市京剧团集体创作导演:于彦夫曾未之主演:张海涛王长山金鸣森《秘密图纸》编剧:史超郝光郑洪导演:郝光主演:田华邢吉田王心刚《大浪淘沙》编剧:伊琳朱道南于炳坤导演:伊琳主演:刘冠雄史进简瑞超于洋。
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
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历史,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时期。
对这一时期中国大陆范围内的电影创作与相关的历史现象,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十七年”中国电影。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状况进行宏观的描述和系统的分析,力求在一更宽阔的时代背景上来认识“十七年”电影的有关问题。
因此,本文从艺术、管理、政治文化等几个不同角度着手对历史材料进行组织和融汇,希望能比较清晰地勾勒出“十七年”电影发展变化的大致轮廓。
并在此基础上对“十七年”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有关作品展开分析研究,辩明一些特殊电影形态的衍生、成型、流变的历史足迹,并对它们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做出力求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
本文准备分成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1949年社会政治转型为电影生产与创作,以及艺术观念、生产管理方式、体制结构等等电影各个环节带来的变化进行概括性的描述,为后面的分析研究确立一个相关的知识基础。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十七年”电影的发展历程,粗略地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建国初期”、“‘一五’时期”、“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期”。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将沿着时间的线索,对“十七年”电影的历史过程进行叙述和考察。
着重分析各个时期的政治运动、创作观念、管理体制等因素对电影创作与生产的影响。
找出不同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说明一种电影趋势之所以如此的大致原因。
第四部分,主要在前面的分析基础上,对电影艺术方面的材料进行更高一层的综合,并以此为前提归纳、提炼出“十七年”电影的一些基本艺术特征。
本文认为,“十七年”电影创作基本是在一种预设的意识形态和艺术规范框架中进行的。
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对电影的艺术手法、技巧、美学风格的选择和借鉴是在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规范下进行的,因而在艺术探索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政治和社会观念因素的干扰。
[电影]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
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十七年电影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一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为17年时期。
根据记载这一时期新中国共拍507部电影,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电影。
其中很多电影耳熟能详,例如《林则徐》、《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早春二月》、《我这一辈子》等等。
一定程度上来说,十七年电影抒写了我国的抗战史,抒写了一批英雄形象,比如林则徐、邓世昌、洪常青、江姐等。
张暖忻、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文章,在当时实际上承载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它的潜台词是电影应该脱离政治,应该非意识形态化。
一、十七年电影的民族性安德森认为,国家身份的历史建构,是想象与叙述的结果,他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定义民族道: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是透过共同想象,尤其是经由某种叙述、表演与再现方式,将日常事件通过报纸和小说传播,强化大家在每日共同生活的意象,江彼此共通的经验凝聚在一起,形成同质化的社群。
[2]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成为传播民族叙述的有效工具。
十七年电影主要描写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取得新中国的胜利。
从十七年电影选材上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凝聚着中华儿女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题材有着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极具民族凝聚力。
从创作方法上和表现形式来看,这一时期的影片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十七年电影由于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受到苏联电影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一些电影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到郑正秋的教化民众的影戏观,中国电影一直以来承载着这种教化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主流。
从十七年电影来看,大量的影片中透露出这种创作手法和创作观念。
例如《我这一辈子》中的海福的角色,从一个巡警在和申远的交往中,逐渐走向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林则徐》、《青春之歌》、《英雄儿女》等一系列的影片都带有强烈的教化色彩。
1949-1966年国产电影目录
1949--1966年国产老电影目录1949年(10部)1桥2回到自己队伍来3光芒万丈4中华儿女5白衣战士6无形的战线7表8二百五小传9乌鸦与麻雀10三毛流浪记1950年( 27部)1赵一曼2光荣人家3卫国保家4红旗歌5钢铁战士6刘胡兰7高歌猛进8辽远的乡村十九页9内蒙古人民的胜利10白毛女11人民的战士12保卫胜利果实13在前进的道路上14吕梁英雄15鬼神不灵16民主青年进行曲17女儿亲事18和平保卫战19农家乐20大地重光21人民的巨掌22武训传23太平春24思想问题25我这一辈子26腐蚀27生命交响曲1951年(17部)1鬼话2新儿女英雄传3陕北牧歌4走向新中国5女司机6胜利重逢7团结起来到明天8上饶集中营9海上风暴10翠岗红旗11两家人12我们夫妇之间13姐姐妹妹站起来14红楼二尤15关连长16彩风双飞17有一家人家1952年(8部)1葡萄熟了的时候2六号门3一贯害人道4龙须沟5南征北战6方珍珠7美国之窗十八页8劳动之花1953年(8部)1丰收2草原上的人们东影导演:徐韬乌日娜恩和森树海叶贺广布道尔基3结婚4智取华山5金银滩6为孩子们祝福7纺花曲8太阳照亮红石沟1954年(15部)1英雄司机2春风吹到诺敏河3沙家店粮站4土地5无穷的潜力6一件提案7鸡毛信8斩断魔爪9三年10伟大的起点11淮上人家12渡江侦察记13山间铃响马帮来14一场风波15不能走那条路1955年( 16 部)1祖国的花朵2猛河的黎明3神秘的旅伴4夏天的故事5平原游击队6罗小林的决心7董存瑞8怒海轻骑9哈森与米加拉10天罗地网11水乡的春天12青春的园地13湖上的斗争14闽江橘子红15南岛风云16宋景诗1956年( 28 部)1虎穴追踪2扑不灭的火焰3新局长到来之前4马兰花开5哥哥和妹妹6马7妈妈让我出嫁8皮包9不拘小节的人10如此多情11上甘岭12国庆十点钟13祝福14为了和平15春天来了16小白旗的风波17秋翁遇仙记18谁是凶手19母亲20落水记21小伙伴22李时珍23两个小足球队(员)24铁道游击队25家26沙漠里的战斗27这决不是小事情28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7年( 33部)1暴风雨中的雄鹰2寂静的山林3未完成的喜剧4牧人之子5母女教师6芦笙恋歌7边寨烽火8寻爱记9地下尖兵10复试11青春的脚步12羊城暗哨13洞箫横吹海燕14球场风波15牧童从军16海魂17椰林曲18情深谊长19女蓝五号20雾海夜航21幸福22阿福寻宝记23凤凰之歌24护士日记25乘风破浪26不夜城江南27战斗里成长28水29柳堡的故事30五更寒31激战前夜32穿山巨龙33大木匠1958年(85部) 1花好月圆2民兵的儿子3红孩子4水库上的歌声5党的女儿6徐秋影案件7悬崖8古刹钟声9她爱上了故乡10工地青年11女社长12黎明的河边13东风14心连心15患难之交16三年早知道17并肩前进18画中人19列兵邓志高20服务员21新的一课22帅旗飘飘23春水长流24伤疤的故事25快马加鞭26天下无难事27红领巾的故事28春雷29宝山之歌30风筝32生活的浪花33探亲记34山里的人35十三陵水库畅想曲36一天一夜37柳湖新颂38平凡的事业39夜走骆驼铃40红色的种子41深山里的菊花42小康人家十四页43巨浪44战斗的山村45翠谷钟声46聪明的人47谁是被抛弃的人48第三次实验49钢人铁马50油船火焰51典型报告52长青树53兰兰和冬冬54三毛学生意55铁窗烈火56大跃进中小主人57前方来信58布谷鸟又叫了59千女闹海60林冲61大风浪里的小故事62 20天革个命63英雄赶派克64重要的一课65两个巡逻兵66苗家儿女67长虹号起义68鲁班的传说69三八河边70爱厂如家71三个战友72黑山狙击战73长空比翼75渡江探险76一日千里77破除迷信78永不消逝的电波79返老还童80金铃传81海阔天空82狼牙山五壮士83县委书记84阳关大道85社会主义第一列车re:1949--1966年国产老电影目录1959年(61部)1船厂追踪2钢铁飞车3康庄大道4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5锡城的故事6笑逐颜开7试航8冰上姐妹9五朵金花10风从东方来11草原晨曲12朝霞13黄河飞渡14云雾山中15青云曲16海上神鹰17金玉姬18换了人间19战火中的青春20流水欢歌21前哨22林家铺子23无名岛24矿灯25飞越天险26风暴27青春之歌28水上春秋29粮食30绿州凯歌31好孩子32黄浦江的故事33聂耳34今天我休息35万紫千红总是春36向海洋37乔老爷上轿38林则徐39老兵新传40钢铁世家41春满人间42沙漠追匪记43地下少先队44香飘万里45地下航线46不老松47回民之队48江山多娇49海鹰50万水千山51烈火真金52英雄岛53赤峰号54友谊55战上海56渔岛之子57雪海银山58天山歌声59敢想敢做的人60你追我赶61两个营业员1960年( 47 部)1鸿雁2太阳刚刚出山3昆仑铁骑4再生记5铁道卫士6烽火列车7神秧手8羌笛颂9我们是一代人1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11五彩路12以革命的名义13春暖花开14耕耘播雨15红旗谱16革命家庭17六十年代第一春18闯关19激流20马兰花21摩雅傣22她们的心愿23风流人物数今朝24向阳花开25十二次列车26三八线上27林海雪原28红鹰展翅29勐垅沙30奇袭31英雄诗篇32新队员33慧眼丹心34碧空银花35永恒的友谊36抗旱曲37草原风暴38两代人39嘉陵江边40亲人41父子俩42革命风暴战胜龙卷风43他们在战斗44绣江山45刘三姐46十级浪47 底下航线1961年(20 部)1马戏团的新节目2万椿3冬梅4暑假的礼物5洪湖赤卫队6暴风骤雨7北大荒人8 51号兵站9枯木逢春10春催桃李11红色娘子军12英雄小八路13突破乌江14碧空雄师15巴山红浪16延安游击队17达吉和他的父亲18远方星火19风雪大别山20鸡毛飞上天1962年(22部)1七天七夜2甲午风云3炉火正红4花儿朵朵5昆仑山上一棵草6停战以后7阿娜尔罕8锦上添花9李双双10魔术师的奇遇11女理发师12燎原13大李小李和老李14东进序曲15哥俩好16槐树庄17地雷战18鄂尔多斯风暴19碧海丹心20英雄坦克手21南海潮22生命的火花1963年(28 部)1冰山上的来客2自有后来人3我们村里的年轻人4满意不满意5两家人6冰雪金达莱7汾水长流8红河激浪9早春二月10小兵张嘎11兄妹探宝12飞刀华13如此爹娘14北国江南15红日16水手长的故事17金沙江畔18宝葫芦的秘密19蚕花姑娘20球迷21野火春风斗古城22农奴23抓壮丁24怒潮25夺印26跟踪追击27桃花扇28七十二家房客1964年(24部)1独立大队2兵临城下3英雄儿女4南海的早晨5女跳水队员6小铃铛7青年鲁班8小二黑结婚9千万不能忘记10草原雄鹰11青山恋12阿诗玛14白求恩大夫15家庭问题16霓虹灯下的哨兵17李善子18血碑19岸边激浪20带兵的人21雷锋22分水岭23逆风千里1965年(21部)1山村会计2浪涛滚滚3三进山城4小足球队5景颇姑娘6黄沙绿浪7特快列车8这是我应该做的9青松岭10年青的一代11路考12柜台13烈火中永生14舞台姐妹15山村姐妹16打击侵略者17红色背蒌18苦菜花19龙马精神20秘密图纸21地道战22天山的红花1966年中国拍摄的电影1雁红岭下 ( 长影导演常甄华主演赵文瑜张园史健 ) 2红色邮路3女飞行员4红石钟声5他们在成长6大浪淘沙7战洪图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最新版精编艺术鉴赏期末完整考复习题库388题(含答案)
2020年《艺术鉴赏》期末考试全套复习388题[含答案]一、多选题1.基本的艺术修养是每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可以:A.陶冶人的情操B.改善人的生活C.升华人的精神境界D.美化人的心灵E.提升人的品位参考答案:ACDE2.艺术升华的形式包括:A.顿悟B.联想C.共鸣D.再创造参考答案:AC3.目前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包括:A.主旋律电影B.商业片C.纪录片D.文艺片参考答案:ABD4.以下属于中国戏曲的是:A.京剧B.越剧C.韩剧D.黄梅戏参考答案:ABD5.中国戏曲的美学特色包括:A.综合型B.虚拟性C.程式性D.穿越性参考答案:ABC6.《荷马史诗》是由哪两部作品组成?A.《麦克白》和《李尔王》B.《伊利亚特》和《奥德赛》C.《神曲》和《浮士德》D.《伊利亚特》和《浮士德》参考答案:B7.以下属于宫廷画特点是有:A.雍容华贵B.吉祥C.精致繁复D.富丽堂皇参考答案:ABD8.基本的艺术修养是每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可以:A.陶冶人的情操B.改善人的生活C.升华人的精神境界D.美化人的心灵E.提升人的品位参考答案:ACDE9.目前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包括:A.主旋律电影B.商业片C.纪录片D.文艺片参考答案:ABD10.以下哪些导演的电影属于“作者电影”?A.特吕弗B.戈达尔C.卓别林D.李安参考答案:ABCD11.以下属于中国戏曲的是:A.京剧B.越剧C.韩剧D.黄梅戏参考答案:ABD12.中国戏曲的美学特色包括:A.综合型B.虚拟性C.程式性D.穿越性参考答案:ABC13.中国散文的特征包括:A.形散神不散B.自由灵活C.手法具有多样性D.形式具有统一性参考答案:ABC14.以下属于宫廷画特点是有:A.雍容华贵B.吉祥C.精致繁复D.富丽堂皇参考答案:ABD二、判断题15.悲剧.喜剧和正剧指的是话剧作品的样式类型。
()参考答案:true16.影视艺术最独特的艺术语言就是蒙太奇。
1949--1966年国产老电影目录[整理版]
1949--1966年国产老电影目录0001949年(10部)0001桥0002回到自己队伍来0003光芒万丈0004中华儿女0005白衣战士0006无形的战线0007表0008二百五小传0009乌鸦与麻雀00010三毛流浪记0001950年(27部)0001赵一曼002光荣人家0003卫国保家0004红旗歌005钢铁战士0006刘胡兰007高歌猛进0008辽远的乡村000十九页0009内蒙古人民的胜利000 10白毛女00011人民的战士00012保卫胜利果实000 13在前进的道路上000 14吕梁英雄00015鬼神不灵00016民主青年进行曲000 17女儿亲事0018和平保卫战00019农家乐00020大地重光0021人民的巨掌00022武训传00023太平春00024思想问题00025我这一辈子00026腐蚀00027生命交响曲00 1951年(17部)00 1鬼话0002新儿女英雄传003陕北牧歌0004走向新中国0005女司机006胜利重逢0007团结起来到明天000 8上饶集中营0009海上风暴00010翠岗红旗00011两家人00012我们夫妇之间000 13姐姐妹妹站起来000 14红楼二尤00015关连长00016彩风双飞00017有一家人家000 1952年(8部)0001葡萄熟了的时候000 2六号门003一贯害人道0004龙须沟005南征北战0006方珍珠007美国之窗000十八页0008劳动之花0001953年(8部)0001丰收0002草原上的人们东影000导演:徐韬000乌日娜恩和森树海叶贺广布道尔基000 3结婚0004智取华山0005金银滩006为孩子们祝福007纺花曲008太阳照亮红石沟0001954年(15部)0001英雄司机0002春风吹到诺敏河0003沙家店粮站0004土地0005无穷的潜力0006一件提案0007鸡毛信008斩断魔爪0009三年00010伟大的起点00011淮上人家00012渡江侦察记00013山间铃响马帮来000 14一场风波00015不能走那条路000 1955年(16 部)000 1祖国的花朵0002猛河的黎明0003神秘的旅伴0004夏天的故事0005平原游击队0006罗小林的决心007董存瑞008怒海轻骑0009哈森与米加拉0010天罗地网00011水乡的春天00012青春的园地00013湖上的斗争00014闽江橘子红00015南岛风云00016宋景诗0001956年(28 部)000 1虎穴追踪0002扑不灭的火焰003新局长到来之前000 4马兰花开0005哥哥和妹妹0006马0007妈妈让我出嫁008皮包0009不拘小节的人00 10如此多情00011上甘岭00012国庆十点钟00013祝福00014为了和平00015春天来了00016小白旗的风波00017秋翁遇仙记00018谁是凶手00019母亲00020落水记00021小伙伴00022李时珍00023两个小足球队(员)000 24铁道游击队00025家0026沙漠里的战斗00027这决不是小事情00028冲破黎明前的黑暗000 1957年(33部)0001暴风雨中的雄鹰0002寂静的山林0003未完成的喜剧004牧人之子0005母女教师0006芦笙恋歌0007边寨烽火0008寻爱记009地下尖兵00010复试00011青春的脚步00012羊城暗哨00013洞箫横吹海燕000 14球场风波00015牧童从军00016海魂00017椰林曲00018情深谊长00019女蓝五号00020雾海夜航0021幸福00022阿福寻宝记00023凤凰之歌00024护士日记00025乘风破浪0026不夜城江南00 27战斗里成长0028水0029柳堡的故事00030五更寒00031激战前夜00032穿山巨龙00033大木匠000 1958年(85部)000 1花好月圆0002民兵的儿子000 3红孩子004水库上的歌声00 5党的女儿0006徐秋影案件000 7悬崖0008古刹钟声0009她爱上了故乡00 10工地青年00011女社长00012黎明的河边000 13东风00014心连心00015患难之交00016三年早知道000 17并肩前进0018画中人00019列兵邓志高00020服务员00021新的一课00022帅旗飘飘00023春水长流00024伤疤的故事00025快马加鞭0026天下无难事00027红领巾的故事00028春雷00029宝山之歌00030风筝00031上海姑娘00032生活的浪花00033探亲记00034山里的人00035十三陵水库畅想曲000 36一天一夜00037柳湖新颂00038平凡的事业00039夜走骆驼铃00040红色的种子00041深山里的菊花000 42小康人家000十四页00043巨浪00044战斗的山村00045翠谷钟声0046聪明的人00047谁是被抛弃的人000 48第三次实验00049钢人铁马0050油船火焰0051典型报告0052长青树00053兰兰和冬冬00054三毛学生意00055铁窗烈火0056大跃进中小主人00 57前方来信00058布谷鸟又叫了000 59千女闹海0060林冲00061大风浪里的小故事000 62 20天革个命00063英雄赶派克00064重要的一课00065两个巡逻兵00066苗家儿女00067长虹号起义00068鲁班的传说00069三八河边0070爱厂如家00071三个战友00072黑山狙击战0073长空比翼0074英雄虎胆00075渡江探险0076一日千里00077破除迷信00078永不消逝的电波000 79返老还童0080金铃传00081海阔天空00082狼牙山五壮士00083县委书记00084阳关大道00085社会主义第一列车000re:1949--1966年国产老电影目录000 1959年(61部)0001船厂追踪0002钢铁飞车0003康庄大道0004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0005锡城的故事0006笑逐颜开0007试航0008冰上姐妹0009五朵金花00010风从东方来00011草原晨曲00012朝霞0013黄河飞渡00014云雾山中00015青云曲00016海上神鹰00017金玉姬00018换了人间00019战火中的青春000 20流水欢歌0021前哨0022林家铺子00023无名岛00024矿灯00025飞越天险0026风暴00027青春之歌00028水上春秋00029粮食00030绿州凯歌00031好孩子00032黄浦江的故事000 33聂耳00034今天我休息00035万紫千红总是春000 36向海洋00037乔老爷上轿0038林则徐00039老兵新传00040钢铁世家00041春满人间00042沙漠追匪记000 43地下少先队000 44香飘万里00045地下航线0046不老松00047回民之队00048江山多娇00049海鹰00050万水千山0051烈火真金0052英雄岛00053赤峰号00054友谊00055战上海00056渔岛之子0057雪海银山00058天山歌声00059敢想敢做的人000 60你追我赶00061两个营业员0001960年(47 部)001鸿雁0002太阳刚刚出山003昆仑铁骑0004再生记005铁道卫士0006烽火列车0007神秧手008羌笛颂009我们是一代人001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000 11五彩路00012以革命的名义00013春暖花开00014耕耘播雨00015红旗谱00016革命家庭00017六十年代第一春0018闯关0019激流0020马兰花00021摩雅傣00022她们的心愿00023风流人物数今朝00024向阳花开00025十二次列车00026三八线上0027林海雪原00028红鹰展翅00029勐垅沙00030奇袭0031英雄诗篇00032新队员00033慧眼丹心00034碧空银花00035永恒的友谊00036抗旱曲00037草原风暴00038两代人00039嘉陵江边00040亲人0041父子俩00042革命风暴战胜龙卷风000 43他们在战斗00044绣江山00045刘三姐00046十级浪00047 底下航线00 1961年(20 部)000 1马戏团的新节目000 2万椿0003冬梅0004暑假的礼物0005洪湖赤卫队0006暴风骤雨0007北大荒人0008 51号兵站0009枯木逢春00010春催桃李00011红色娘子军00012英雄小八路00013突破乌江00014碧空雄师00015巴山红浪00016延安游击队00017达吉和他的父亲0018远方星火00019风雪大别山00020鸡毛飞上天000 1962年(22部)000 1七天七夜0002甲午风云0003炉火正红0004花儿朵朵0005昆仑山上一棵草000 6停战以后0007阿娜尔罕0008锦上添花0009李双双0010魔术师的奇遇000 11女理发师00012燎原0013大李小李和老李000 14东进序曲00015哥俩好00016槐树庄00017地雷战00018鄂尔多斯风暴00019碧海丹心00020英雄坦克手00021南海潮00022生命的火花000 1963年(28 部)0001冰山上的来客002自有后来人0003我们村里的年轻人000 4满意不满意0005两家人006冰雪金达莱0007汾水长流0008红河激浪0009早春二月00010小兵张嘎00011兄妹探宝00012飞刀华00013如此爹娘00014北国江南00015红日0016水手长的故事000 17金沙江畔0018宝葫芦的秘密000 19蚕花姑娘00020球迷00021野火春风斗古城000 22农奴00023抓壮丁00024怒潮00025夺印00026跟踪追击0027桃花扇00028七十二家房客000 1964年(24部)000 1独立大队0002兵临城下0003英雄儿女0004南海的早晨0005女跳水队员0006小铃铛0007青年鲁班0008小二黑结婚0009千万不能忘记0010草原雄鹰00011青山恋00012阿诗玛00013丰收之后00014白求恩大夫00015家庭问题00016霓虹灯下的哨兵000 17李善子00018血碑0019岸边激浪00020带兵的人0021雷锋0022分水岭00023逆风千里0001965年(21部)000 1山村会计0002浪涛滚滚0003三进山城0004小足球队0005景颇姑娘0006黄沙绿浪0007特快列车0008这是我应该做的0009青松岭0010年青的一代00011路考00012柜台00013烈火中永生00014舞台姐妹00015山村姐妹00016打击侵略者00017红色背蒌0018苦菜花00019龙马精神00020秘密图纸0021地道战00022天山的红花0001966年中国拍摄的电影0001雁红岭下( 长影导演常甄华主演赵文瑜张园史健)0002红色邮路0003女飞行员0004红石钟声0005他们在成长0006大浪淘沙000。
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考试答案
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考试答案1、【单选题】中国历史上首次放映电影是()年?A1896B1897C1898D1899参考答案:A2、【单选题】()的放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
A《渔光曲》B《新女性》C《定军山》D《风云儿女》参考答案:C3、【单选题】()是中国第一部把声音作为表现手段,成功地运用了声画对位等有声电影技巧的电影。
A《定军山》B《桃李劫》C《风云儿女》D《都市风光》参考答案:B4、【判断题】1937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电影创作主要围绕民族战争的主题展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单选题】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其标志的颜色是()A黑色B粉色C黄色D红色参考答案:D2、【多选题】红色文化中非物质文化包括以下哪些?A革命纪念场所B革命遗址C井冈山精神D延安精神参考答案:CD3、【判断题】从文化的边界范围上看,狭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整个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人类进步文明的总和。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判断题】红色经典具有时空上的超越性,它不可避免的或深或浅的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红色经典的作品在认知结构、知识水平、世界观、价值观等形成了一定的系统,并且普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单选题】下列哪部影片是讲述土地改革历史的影片?A《暴风骤雨》B《开天辟地》C《建党伟业》D《槐树庄》参考答案:A2、【多选题】下列属于“焦裕禄精神”的包括()A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B凡是探求就里、“吃着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C“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科研精神D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参考答案:ABD3、【多选题】在习近平文发表的《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这篇文章中,关于红船精神说法正确的是()A勤劳勇敢,努力拼搏的斗争精神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C鉴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D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参考答案:BCD4、【判断题】“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
新中国电影选萃(1949-2010年)片目
新中国电影选萃(1949-2010年)片目(按出品年份为序)1.《白毛女》(1950)2.《南征北战》(1952)3.《董存瑞》(1955)4.《上甘岭》(1956)5.《祝福》(1956)6.《铁道游击队》(1956)7.《柳堡的故事》(1957)8.《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9.《五朵金花》(1959)10.《林则徐》(1959)11.《林家铺子》(1959)12.《青春之歌》(1959)13.《今天我休息》(1959)14.《战火中的青春》(1959)15.《刘三姐》(1960)16.《红旗谱》(1960)17.《红色娘子军》(1961)18.《革命家庭》(1961)19.《甲午风云》(1962)20.《小兵张嘎》(1963)21.《冰山上的来客》(1963)22.《早春二月》(1963)23.《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24.《红日》(1963)25.《英雄儿女》(1964)26.《阿诗玛》(1964)27.《烈火中永生》(1965)28.《舞台姐妹》(1965)29.《小花》(1979)30.《天云山传奇》(1980)31.《喜盈门》(1981)32.《人到中年》(1982)33.《城南旧事》(1982)34.《少林寺》(1982)35.《牧马人》(1982)36.《人生》(1984)37.《孙中山》(1986)38.《芙蓉镇》(1986)39.《开国大典》(1989)40.《大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91)41.《周恩来》(1991)42.《香魂女》(1992)43.《红河谷》(1996)44.《横空出世》(1999)45.《生死抉择》(2000)46.《惊涛骇浪》(2003)47.《张思德》(2004)48.《云水谣》(2006)49.《建国大业》(2009)50.《唐山大地震》(2010)。
中国老电影目录大全(42页)
中国老电影目录大全(42页)一、民国时期电影(19201949年)1. 《定军山》(1926年)2. 《渔光曲》(1934年)3. 《十字街头》(1937年)4. 《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5. 《小城之春》(1948年)6. 《乌鸦与麻雀》(1949年)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19501960年代)1. 《白毛女》(1950年)2. 《红色娘子军》(1961年)3. 《英雄儿女》(1964年)4. 《地道战》(1965年)5. 《地雷战》(1966年)6. 《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三、文革时期电影(1970年代)1. 《智取威虎山》(1970年)2. 《红灯记》(1971年)3. 《沙家浜》(1971年)4. 《龙江颂》(1972年)5. 《杜鹃山》(1974年)6. 《平原作战》(1974年)四、改革开放初期电影(19801990年代)1. 《小花》(1979年)2. 《庐山恋》(1980年)3. 《喜盈门》(1981年)4. 《红高粱》(1987年)5. 《霸王别姬》(1993年)6. 《活着》(1994年)五、21世纪初期电影(20002010年代)1. 《英雄》(2002年)2. 《无极》(2005年)3. 《集结号》(2007年)4. 《让子弹飞》(2010年)5. 《山楂树之恋》(2010年)6. 《赵氏孤儿》(2011年)继续完善中国老电影目录大全(42页)六、2010年代中期至2020年代电影1. 《金陵十三钗》(2011年)2. 《1942》(2012年)3.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年)4. 《归来》(2014年)5. 《战狼》(2015年)6. 《湄公河行动》(2016年)七、经典动画电影1. 《大闹天宫》(1961年)2. 《哪吒闹海》(1979年)4. 《黑猫警长》(1987年)5. 《宝莲灯》(1999年)6.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年)八、纪录片电影1. 《南京!南京!》(2009年)2. 《二十二》(2015年)3. 《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年)4. 《四个春天》(2017年)5. 《地球的夜晚》(2018年)6. 《棒!少年》(2020年)九、经典戏曲电影1. 《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年)2. 《天仙配》(1955年)3. 《红楼梦》(1962年)4. 《花为媒》(1963年)5. 《秦香莲》(1964年)6. 《杨门女将》(1960年)十、我们希望这份目录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电影史,感受那些跨越时空的精彩瞬间。
新中国的文艺实验:1949年到1966年的“人民电影”
新中国的文艺实验:1949年到1966年的“人民电影”中国是个有良好修史传统的国度,历史典籍的完整与连续性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但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却成了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度。
近百年来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不是被当局有意湮没,就是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国史如此,专门领域的历史亦如此,无一不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撰写信史已经成了历史学界欠下的积年旧账。
国内学界所以要不断地谈论重写历史,就是因为“前账不清”而“后账已接”,如此接下来的自然是一笔糊涂账。
2005年是中国电影的百年诞辰,从2003年开始,官方就在积极筹备各种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组织人马撰写“百年中国电影史”。
从1949年至1966年的历史是百年电影史中的重要一环。
如果对这27年的“前账”不做彻底的清理,那么,“后账”只能继续糊涂下去。
本文意在清理“前账”,以便减少“后账”的糊涂。
在中共的话语中,国民政府时期左翼文艺兴起前的电影都是“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电影”;左翼文艺兴起时期的电影是“革命的进步的电影”;而1949年中共建国后到1966年“文革”发生之前的电影则是“人民电影”;此后又有“文革电影”和“新时期电影”。
这些称谓既透露出意识形态的微妙变化,也揭示出“人民电影”的尴尬处境──“人民”的消失。
电影史的“断裂”为本文的题目做了旁证:“人民电影”其实是中共建国后推行的一种文艺实验,它试图在“一元化”思想的操控下,在“一体化”体制里,以题材规划为指导,以审查监督为尺度,排斥票房、远离娱乐,用电影胶片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政治宣传视听艺术。
一、电影领域里的“思想一元化”这里所说的“思想一元化”,就是将所有人的思想、所有领域的工作置于某种思想的统治之下,在“十七年”时期这种思想就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毛泽东思想。
它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雷霆之力彻底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
在文艺领域,毛泽东以列宁那篇“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为理论基础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是对文艺界实行思想一元化控制的纲领[1]。
电影学专业考研名词解释
电影学专业考研名词解释中国※软性电影:1933.08 左翼电影创作高潮时期,国民党文人刘呐鸥等人倡导主张“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激凌,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他反对左翼电影在银幕上闹意识、充满说教和左倾色彩,他认为电影应该是软性的,提倡艺术快感论。
※十七年电影:指1949到1966年,中国电影在继承三、四十年代进步电影和解放军革命文艺两方面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传统与优势,开辟了中国电影的新阶段。
在风格上,十七年电影主要的样式是戏剧式的,主要以革命的正剧为主,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体现了现实性和时代感,注重人物形象塑造,造就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然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导致作品缺乏艺术生命力,没有深入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很少借鉴外国电影的艺术成就,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展开。
《林家铺子》《早春二月》※新时期电影:指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到1989年的中国电影,在最初两年多的时间里,最多表现的是揭露“四人帮”丑恶罪行的揭露,在艺术上却难以摆脱原有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模式,一直到1979年,影坛上出现了冲破“三突出”原则和陈旧创作观念束缚、带有艺术创作个性的影片,《小花》、《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这些影片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结构、电影语言上都有了明显的深化和发展。
而在80年代初,更加出现了老中青三代导演各放异彩的壮观局面,第三代导演作品有谢晋的《天云山传奇》、水华的《伤逝》,第四代导演作品有张暖忻的《沙鸥》、吴永刚的《巴山夜雨》、吴贻弓的《城南旧事》等,第五代导演作品有张军钊的《一个与八个》、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等。
※反思电影改革开放政策使遭受文化大革命荼毒的中国电影开始复苏,这种复苏首先是从中国电影工作者以血泪的回顾和严肃的反思影片开始的。
这一时期,表达对文革以及文革以前那种极左思想的控诉与反思成了中国电影艺术的主要任务。
中国发展电影史
4、第一部故事片:1913 年,张石川和郑正秋在上 海创办“新民公司“,并 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难夫难妻》
Page 4
1913年,香港第一部短故 事片是黎民伟以华美影片 公司的名义拍摄的《庄子 试妻》。严姗姗成为中国 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 黎民伟被称为“香港电影 之父”。
Page 5
Page 27
中国电影进军世界影坛所走的道路
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 11个 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共11个)
1931年 金狮奖” 意大利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1931年 “金狮奖” 1951年 金熊奖” 德国 柏林国际电影节 1951年 “金熊奖” 1939年 金棕榈奖” 法国 戛纳国际电影节 1939年 “金棕榈奖” 1946年 水晶球奖” 捷克 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1946年 “水晶球奖” 1959年 乔治奖” 俄罗斯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1959年 “圣.乔治奖” 1977年 美洲大奖” 加拿大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77年 “美洲大奖” 西班牙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1953年 “金贝壳奖” 1953年 金贝壳奖” 1985年 金麒麟奖” 日本 东京国际电影节 1985年 “金麒麟奖” 阿根廷 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 1989年 “金树商陆奖” 1989年 金树商陆奖” 1976年 金字塔奖” 埃及 开罗国际电影节 1976年 “金字塔奖” 1993年 金爵奖” 中国 上海国际电影节 1993年 “金爵奖”
中国新电影 运动的特点
Page 12
第 六 代 : 王 小 帅 谋 、 贾 樟 柯 、 张 元 、 姜 文 田 壮等 、 凯 歌 陈 、 艺 : 张 代 五
第 黄 蜀 芹 ; 等
第 四 代 : 张 暖 忻 、 郑 洞 天 、 吴 贻 弓 、 谢 飞 、 ; 等 、 李俊 嵬 、 崔 晋
展看新中国的文艺实验:1949年到1966年的“人民电影”
中国事个有良好修史传统的国度,历史典籍的完整和连续性在世界上无和伦比。
但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却成了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度。
近百年来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不是被当局有意湮没,就是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国史如此,专门领域的历史亦如此,无一不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撰写信史已经成了历史学界欠下的积年旧账。
国内学界所以要不断地谈论重写历史,就是由于“前账不清”而“后账已接”,如此接下来的自然是一笔糊涂账。
2005年是中国电影的百年诞辰,从2003年开始,官方就在积极筹备各种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组织人马撰写“百年中国电影史”。
从1949年至1966年的历史是百年电影史中的重要一环。
假如对这27年的“前账”不做彻底的清理,那么,“后账”只能继续糊涂下往。
本文意在清理“前账”,以便减少“后账”的糊涂。
在中共的话语中,国民政府时期左翼文艺兴起前的电影都是“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电影”;左翼文艺兴起时期的电影是“革命的进步的电影”;而1949年中共建国后到1966年“***”发生之前(官方习惯性地称这一时期为“十七年”,下文沿用此概念)的电影则是“人民电影”;此后又有“***电影”和“新时期电影”。
这些称谓既透露出意识形态的微妙变化,也揭示出“人民电影”的尴尬处境──“人民”的消失。
电影史的“断裂”为本文的题目做了旁证摘要:“人民电影”实在是中共建国后推行的一种文艺实验,它试图在“一元化”思想的操控下,在“一体化”体制里,以题材规划为指导,以审查监视为标准,排斥票房、阔别娱乐,用电影胶片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政治宣传视听艺术。
一、电影领域里的“思想一元化”这里所说的“思想一元化”,就是将所有人的思想、所有领域的工作置于某种思想的统治之下,在“十七年”时期这种思想就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毛泽东思想。
它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雷霆之力彻底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
在文艺领域,毛泽东以列宁那篇“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为理论基础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就是对文艺界实行思想一元化控制的纲领[1。
十七年电影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1966)一)建国初期的蓬勃发展1)主要艺术成就一是,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初步形成了自己新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解放战争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电影创作人员,充满真情实感,拍出的影片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这一点是后来“四人帮时期”的影片无法比拟的。
二是,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国产国产故事片。
影片结构比较自由。
如《中华儿女》,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场景的转换很自由。
2)存在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我国30年以来进步电影的优良传统,由于对中国解放前进步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认识不足,因此对解放初期私营厂生产的较好影片没能给予充分肯定。
如《我这一辈子》《乌鸦与麻雀》等影片。
3)主要导演和作品一是凌子风、翟强的《中华儿女》。
影片最大的特点是行是行,用拍摄纪录片的方法来拍摄故事片。
首先是编剧方面,故事一切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出发,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如行云流水一样自然地流淌。
其次影片在体现朴素、明快的艺术风格时,也流露出一种稚气,特别是在演员对白方面,舞台腔痕迹很重。
二是王滨、水华的《白毛女》电影《白毛女》从改编到摄制比较成功,既保留了歌剧的精华,又注意了电影艺术特点。
其电影语言的运用精炼而丰富、流畅而含蓄,导演极为注重环境描绘,要求典型真实。
三是石挥和《我这一辈子》在剧作方面,故事选取了在敌人营中普通善良的一份子的视角。
在剧作结构上,抓住了老巡警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展开几个横断面,围绕其命运而贯穿。
表演方面,石挥技艺高超,其表演既有安排和设计,又非常生活自然,不做作、不卖弄。
二)1956年前后的发展1)电影创作概况1952年,出现了《南征北战》反响不错的影片。
此后的五年间,影片的数量不断增加,基本以故事片见长。
如1954年的《鸡毛信》、1955年的《天仙配》等。
精选最新艺术鉴赏期末考试复习题库388题(含标准答案)
50.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是《良家妇女》。
参考答案:false
51.艺术作品的核心是艺术意蕴。
参考答案:false
52.《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浪漫主义巨作。()
参考答案:false
53.雕塑作品《巴尔扎克》的作者是米开朗基罗。
参考答案:false
参考答案:true
33.游戏性是真人秀节目最重要的特性。()
参考答案:true
34.可以说电视文艺栏目占了电视频道的半壁江山。()
参考答案:true
35.世界两大表演体系指的是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德国布莱希特体系。()
参考答案:true
36.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的三个要点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
参考答案:true
63.书法艺术在形式美中蕴藏着意蕴美,体现出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体现出书法家的精神气质和美学追求。()
参考答案:true
64.1877年,芭蕾舞剧《天鹅湖》在莫斯科首演,大获成功。()
参考答案:false
65.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之一。()
参考答案:true
参考答案:ABC
7.中国戏曲的美学特色包括:
A.综合型
B.虚拟性
C.程式性
D.穿越性
参考答案:ABC
8.基本的艺术修养是每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可以:
A.陶冶人的情操
B.改善人的生活
C.升华人的精神境界
D.美化人的心灵
E.提升人的品位
参考答案:ACDE
9.下面属于莫奈的作品有:
A.《日出·印象》
参考答案:false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十七年”电影指的是1949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特点和成就。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主题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大多以革命、建设、劳动等为主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注重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强调真实、自然、朴素的风格。
同时,电影中的演员表演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次,中国“十七年”电影在技术制作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采用了先进的摄影技术和剪辑手法,提高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
同时,电影中的音响效果和音乐配乐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电影增色不少。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了广泛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这些电影作品,展现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为世界电影文化做出了贡献。
中国“十七年”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显著的技术进步。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十七年”电影指的是1949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特点和成就。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主题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大多以革命、建设、劳动等为主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
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引言:1949年至1966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电影在政治、社会和艺术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政治层面、影像表现和诗意创作的角度,探讨1949年至1966年的中国电影。
第一部分:政治和电影的相互关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政治化。
影片成为了宣传思想、塑造国家形象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工具。
政府对电影业的管理和操控,使得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政治的宣传工具。
革命题材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主要热点,许多电影以拥护新中国、歌颂军民、表达革命情怀为主题。
电影创作与政治观念密切结合,让人们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政治氛围。
第二部分:影像表现的探索与创新在1949年至1966年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创作者开始更加注重影像表现的探索与创新。
他们尝试运用新的拍摄技术和剪辑手法,创造出了许多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
例如,陈勋奇的《上甘岭》通过运用特技和纪实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主义;舒传善的《歌女红牡丹》运用跳跃剪辑和音乐镜头,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女人逆境奋斗的故事。
这一时期的电影具有较为丰富的美学表现手法,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诗意创作的开拓与突破在政治化的环境中,中国电影业也有了一些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先锋艺术家。
他们不满足于单一的政治题材和形式,开始追求更加自由和个人化的电影创作。
例如,张艺谋的《红高粱》和陈凯歌的《黄金时代》以及黄建新的《生死场》等作品,通过诗意的表现手法和个人细致的叙事风格,探讨了个体在政治环境中的困境和反抗。
他们的作品突破了原本宣传性质较强的电影秩序,为中国电影的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结语:1949年至1966年的中国电影,是政治、影像和诗意交织的时期。
政治化的环境使得电影成为了宣传的工具;影像表现的创新带来了影片的艺术美感;诗意创作的突破为电影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契机。
新中国歌舞片艺术表现形态探析(1949-1966)
新中国歌舞片艺术表现形态探析(1949-1966)新中国成立以来,歌舞片艺术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1949年至1966年这一时期,中国歌舞片艺术呈现出了独特的表现形态。
首先,新中国歌舞片艺术体现了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
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愈发强烈。
歌舞片艺术通过歌曲、舞蹈等形式,表达对国家、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赞美,如《东方红》、《歌唱祖国》等经典作品,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其次,新中国歌舞片艺术注重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歌舞片艺术成为了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
许多歌舞片作品以揭示社会矛盾、宣传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如《红色娘子军》、《沂蒙山》等。
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鼓舞了人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勇气。
此外,新中国歌舞片艺术注重艺术创新和人民性。
在这一时期,歌舞片艺术追求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注重与时俱进。
一些歌舞片作品尝试融入不同的艺术形式,如舞蹈、音乐、文学等,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同时,歌舞片艺术也注重人民性,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心声,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能够产生共鸣和思考。
总的来说,新中国歌舞片艺术在1949年至1966年这一时期呈现出了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的特点,注重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同时追求艺术创新和人民性。
这一时期的歌舞片艺术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电影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我们应当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时期的歌舞片艺术精神,为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的文艺实验:1949年到1966年的“人民电影”(1)中国是个有良好修史传统的国度,历史典籍的完整与连续性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但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却成了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度。
近百年来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不是被当局有意湮没,就是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国史如此,专门领域的历史亦如此,无一不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撰写信史已经成了历史学界欠下的积年旧账。
国内学界所以要不断地谈论重写历史,就是因为“前账不清”而“后账已接”,如此接下来的自然是一笔糊涂账。
一、电影领域里的“思想一元化”这里所说的“思想一元化”,就是将所有人的思想、所有领域的工作置于某种思想的统治之下,在“十七年”时期这种思想就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毛泽东思想。
它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雷霆之力彻底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
在文艺领域,毛泽东以列宁那篇“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为理论基础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就是对文艺界实行思想一元化控制的纲领。
在文艺诸门类中,电影最有影响力,因此,“一元化”对电影的操控也远在其它领域之上,这种操控在“文革”中达到顶点,那时所谓“电影是文艺界的重灾区”的说法,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一元化” 对电影界的“高度重视”。
在“十七年时期”,“一元化”对电影的操控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从根本上改造从业人员的思想,二是在艺术上彻底改变电影的创作。
前者主要通过政治运动,以党性、阶级性、革命立场、斗争哲学为武器,打击、压制乃至于消灭与“一元化”思想相异或对立的人性、个性、主体、多样性和多元价值观;后者主要是通过“一元化”文艺思想的灌输,以“讲话”为武器,规范宣传教育口径、统一文艺思想、确立创作模式。
这两种手段(镇压异端和正面灌输)或双管齐下,或交替进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文艺界的“思想一元化”。
电影界的第一个灾难就是1951年5月毛泽东发动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由此又殃及《关连长》、《我们夫妻之间》等私营电影公司制作的影片,随后电影界率先开展了“文艺整风”,教育界则开始讨伐陶行知。
这一连串事件表明,按照“思想一元化”的尺度,编剧对历史的不同理解、导演对艺术的独特构思、演员对人物的个性化体验、艺术家对人物的多样性的思考、文学家在修辞上的推敲润饰、学者对历史、思想和人物实事求是的评价,一概属于禁区。
“武训传”被批判后,电影界一片死寂,一年半内没有制作出一部故事片。
批判《武训传》意在镇压异端,1953年9月召开的“第二次文代会”则重在正面灌输。
出于政治需要,这次会议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奉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周恩来之语)。
经过周扬、冯雪峰、邵荃麟等权威“理论家”的精心阐释,毛泽东文艺思想与苏联舶来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抬到党性、政治性的高度,从而成为一种不容超越和冒犯的政治律令。
”毛在“讲话”中提出的“文艺为政治服务”、创造“新的人物、新的世界”、“歌颂与暴露”等说法,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本质论”、“典型化”、“创造英雄人物论”,以及斯大林所说的“脚手架后面”的“真实性”等伪现实主义的教条被糅合在一起,进一步充实了“一元化”的内涵。
思想定于一尊违背了文艺本身的规律,结果不仅使新电影的数量大大减少,质量也不如1949年以前,而且政治上的公式化概念化成了新电影的顽症。
1960年7月召开的“第三次文代会”是对文艺界的又一次“思想统一”。
在中苏交恶和“三面红旗”的背景下,会议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确立为文艺的指南。
周扬声称:“这个艺术方法的提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作家、艺术家不同的个性和风格,这样,就给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开辟了一个广阔自由的天地。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电影界小心翼翼地制作了一些作品,结果其中不少电影仍然遭到严厉批判,而批判的理由无非是电影的内容无法满足政治宣传的尺度和需要,如《早春二月》、《北国江南》等影片被指责为表露了人情人性,《逆风千里》、《林家铺子》、《不夜城》则因对历史和人物的阐释异于官方基调而遭到批判。
在”一元化”思想的统治下,周扬所说的“广阔自由的天地”其实是一条通向“样板戏”、通向法西斯文化专制的绝路。
这条路,既通往“一元化”的顶点,也通向它的坟墓。
二、建立电影摄制发行的“一体化”体制这种“一体化”是指电影业的管理组织、电影的发行销售等制度性变化,通过对电影的摄制、出版、发行、评论等环节的高度一体化的组织管理,将整个电影界高度组织化地控制起来,由此又产生了电影题材、类型、艺术风格、创作方法等方面的趋同倾向[11]。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电影业经营模式、管理体制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与生存方式方面的改变。
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业的经营方式一向是市场订货、自主生产、自我发行(或代理发行)、自由竞争、自负盈亏。
国民政府实行的是多元化的电影政策,国民党虽然有自己的电影公司,也用法规限制、禁止左翼电影的制作发行,甚至不惜采用暴力手段迫害左翼影人和生产左翼影片的公司,但这些举措并未改变影业多元的性质──私营公司可以与国营并存,国营影片与私营影片可以在影院中同映。
国民政府制订的电影法规(主要是“检查法”)由于战争和国家分裂等原因,无法有效地贯彻执行,政府设立的电影管理机构也无法统一电影的评价标准,电影评论界仍然可以有“左、右”、“软、硬”之争,电影报刊还可以为各种艺术主张提供版面,左翼电影虽遭限制剪删、甚至禁映,但仍有生存空间。
那时被称为“进步电影”的一些影片甚至出自国营电影公司。
共3页: 1三、从“题材规划”到电影的“概念化”和“公式主义”“一元化”与“一体化”是中国电影管理模式的两条腿,前者规定“写什么”,后者则保证“规划”了的“题材”能按照党的要求制作完成。
制订生产计划(“题材规划”)是”电影局”每年的的头等大事,查阅文化部的档案可以发现,从1951年到1965年,档案的九成都是关于“题材规划”以及相关的会议、报告、批示、讲话、意见、建议等。
“题材规划”通常包括3方面内容:影片的生活素材、影片的主题思想、各类影片的比例。
所谓“影片的生活素材”是指每部电影所表现的生活内容必须与社会经济活动诸门类对应,于是就有了“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等;另一方面,作为宣传教育工具,电影不仅承担起建构“革命历史”的任务,而且要证明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和真理性,于是又有了“革命历史题材”、“革命战争题材”、“反特题材”、“反腐题材”、“献礼片”、“主旋律”、“五个一工程”等。
而且题材是分等级的。
“现实题材优于历史题材,‘革命历史题材’优于‘一般’历史题材,写重大斗争生活优于写日常生活:这为‘题材’划定了重大与不重大的分别──它既成为评定作品价值的重要尺度,也规范了作家言说的范围[26]。
”这种“题材等级制”所依据的标准自然是政治需要,即作品涉及的社会生活在建构“革命历史”方面的能力,在证明现存秩序的道德合法性方面的水平以及它所提供的“终极真理”的可信程度。
显然,与历史题材相较,现实题材能更直接地为革命、为政治服务;与一般历史题材相较,革命历史题材能更鲜明地表现出“历史的必然规律”;与日常生活相较,重大斗争生活更有利于激发人民斗志,纯化社会精神,满足政治需要。
如此一来,电影创作的成败高下往往不取决于创作本身,而取决于它所选择的题材;作品尚未问世,其“价值”就已经被分出了等级。
由于“题材等级制”根本违反了电影创作本身的规律,严重束缚了创作者,“十七年”期间,电影界不断地为题材问题所困扰,“电影为工农兵服务”的提法时常被置疑,“反火药味论”、“离经叛道论”和“反题材决定论”等等观点时而冒头,又不断遭到批判。
由于“题材规划”强调要配合形势,同样是反映革命战争的题材,在百废待兴、个人崇拜尚未抬头的1951年,“规划”要求“贯串新爱国主义思想”,“反映全国性的,包括高级将领的战略思想”;而在中苏关系恶化、战争危险逼近、个人崇拜日盛的“文革”前夕,“规划”的要求就变成了“从立足战备出发,集中突出地表现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
”很显然,这种功能源自共产党对电影的定位,是电影“工具论”的具体实施。
这一功能的存在,使影片的思想立意和叙事策略处在“不断紧跟”的调整之中;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属革命战争或革命历史的题材,在“十七年”期间其激进主义色彩会日益浓重,为什么早先摄制的黑白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至今尚有观众,而当它们被重拍成彩色影片后反倒乏人问津。
四、从“官方审查”、“社会监督”到从业者的“自我监督”许多国家都要求电影制作者不要在面向未成年观众的电影中渲染“性与暴力”[34],当然,还有少数国家实行电影审查制度。
1949年以前国民政府就曾不止一次地制订、颁布过“电影检查法”。
而中国“十七年”电影审查制度的特色在于,其重点是以意识形态宣传为准绳的对电影主题、构思、话语、情节等所有方面的严格政治审查。
那时中国的电影审查的对象几乎是无所不包:不但要审查电影的故事梗概,还要审查文学剧本;不但要审查导演阐述,还要审查分镜头剧本和工作样片;不但要审查修改后的工作样片,还要审查标准原底拷贝;不但审查编剧,还要审查改编的原作以及原作者[35];不但审查导演,还要审查演员[36];审查者也有权决定一切细节,比如电影“祥林嫂”中祥林嫂手中的鱼什么时候掉下来[37],以及某个角色的眼镜框应该是什么颜色[38]。
由于政治风向的随时变化,电影审查的尺度也不断改变,甚至审查机构及其职权也缺乏稳定性和一贯性,最恶劣的是,领导人个人可以随时“判决”一部电影乃至其编剧、导演和主要演员的命运。
这些特色决定了“十七年”电影的面貌和走向。
康生1958年4月在长春电影制片厂说过:“剧本要审查,审查,再审查。
你们说干涉也好,不民主也好,还是要审查![]”从康生的专横嘴脸可看到电影业的可怜处境。
“十七年”间的电影审查有两种类型,即制度型审查和运动型审查。
制度型审查是由专门的审查机构(即“电影局”──文化部──中央宣传部等)对剧本、影片进行常规性审查。
这种制度始于1953年,该年政务院和“电影局”制订了《故事影片电影剧本审查暂行办法(草案)》等3个文件[40],为电影审查的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在“电影局”审查之前,剧本先要通过创作所和艺委会的审查,“电影局”审查后还要经文化部审查。
1954年后,剧本的审查权下放至电影厂,但审查的层次非但没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如果剧本内容“有关党的历史、重大的政治事件、有领袖出现的场面”,还要“根据文化部主管副部长的指示送交中宣部审查批准。
”《暂行办法》第四条还规定:“如文化部认为有必要将电影剧本故事梗概送交有关部门征询属于政策方面的意见时,应由文化部主管副部长指示电影局送往有关部门在一定限期内提出意见供文化部审查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