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研究_安治文
乘用车车身轻量化评价方法分析与研究
乘用车车身轻量化评价方法分析与研究摘要:阐述了国际上通用的车身轻量化评价方法,即轻量化系数法及新提出的车身密度法,并通过实车计算分析,给出常见车型的车身轻量化系数数值范围,介于2.8-5.6之间;对应的用车身密度法计算的数值范围,介于30-38之间。
两种评价方法的区别是,轻量化系数法既追求车身的轻量化程度又追求车辆的操纵性,更适用于评价中高级乘用车和运动型乘用车。
车身密度法是追求车身质量与车身体积的比值,只要车身扭转刚度满足一定标准要求即可,更适用于评价普通级乘用车。
关键词:车身轻量化轻量化系数车身密度1概述汽车质量每减轻10%,燃油经济性可改善6%-8%,而污染物排放将减少5%-6%。
因此伴随着全球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主题,汽车轻量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对于乘用车,白车身是主要的结构部件,主要用来支撑汽车动力装置和各种辅助部件。
通过车身轻量化技术,可实现更高的单位能源利用效能,大幅降低能耗与废气排放,故此乘用车车身轻量化成为当今汽车行业研究的热门课题。
目前国际上形成的广泛而又公认的车身轻量化程度评价方法,即车身轻量化系数法。
然而车身轻量化系数的数值很大程度上是受车身扭转刚度影响的,即有些车身虽然轻量化系数数值很小,并不意味着车身质量很轻,能做到减排降耗。
当然车身扭转刚度高,意味着车身在行驶中不易变形,利于车辆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这对于中高级乘用车和运动型乘用车更为有利。
对于普通级乘用车,只要车身扭转刚度满足一定的标准要求,追求的目标是车身质量越轻越好。
对此本文提出的车身密度评价方法,则能更直观反映车身的轻量化程度和车身的实际质量大小。
2 车身轻量化计算方法2.1 轻量化系数法车身轻量化技术水平的高低由轻量化系数来评价,数值越低,说明轻量化技术水平越高。
计算方法参照图1。
式中,LT为轻量化系数;M为车身骨架质量;CT为车身骨架扭转刚度;A为前后悬架固定点投影面积。
由上述公式可知,车身轻量化系数是由车身质量、车身扭转刚度、汽车前后悬架固定点投影面积决定的。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作为新一代汽车技术的代表,新能源汽车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特点,尤其在轻量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以期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材料轻量化材料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汽车主要采用钢铁作为车身和车架的主要材料,但钢铁的密度大、重量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的整体重量和燃油效率。
新能源汽车在材料选择上更加注重轻量化,例如采用高强度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新型轻质材料,从而有效降低整车的重量。
2. 结构设计优化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还需要依托先进的结构设计技术,对汽车的各个部件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保证强度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整车的重量。
结构设计优化涉及到材料力学、工艺工程、仿真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整车制造企业与相关研发机构共同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 动力系统轻量化动力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也是汽车整体重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动力系统的轻量化设计和优化工作尤为重要。
采用高效率、轻量化的电池系统和电机系统,采用先进的热管理技术和冷却系统,优化整车的动力传动系统等,都可以有效降低动力系统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整体性能。
4. 节能环保轻量化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过程中,节能环保型轻量化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至关重要。
这类材料主要包括可降解塑料、再生材料、生物基材料等,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从而实现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环保目标。
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应用策略1. 政府引导政策政府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领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包括对轻量化材料的研发与推广给予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对轻量化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力度。
汽车车身轻量化文献评述
汽车车身轻量化是当前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下面是一篇关于汽车车身轻量化的 文献评述:
标题:汽车车身轻量化技术的研究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挑战
摘要:汽车车身轻量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尾气排放。 本文对汽车车身轻量化的研究进展和挑战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汽车车身轻量化的重要 性和背景。然后,对当前常用的轻量化材料进行了概述,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碳纤维复 合材料等。接着,探讨了不同的轻量化技术,如结构优化设计、材料组合和制造工艺改进。 最后,讨论了汽车车身轻量化面临的挑战,如成本、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问题。综合 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前景。
汽车车身轻量化文献评述
关键词:汽车车身轻量化,轻量化材料,轻量化技术,挑战,发展前景
这篇文献评述综合了汽车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性、常用材料和技术、以及面临的挑战。它提 供了对该领域研究的概述和综合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展望。
浅谈新能源客车轻量化结构及生产工艺
浅谈新能源客车轻量化结构及生产工艺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应用尤为重要。
为了满足客车轻量化需求,不断改进产品性能,降低车辆排放和能耗,客车行业已经从传统的钢铁、铝合金结构向先进的复合材料、轻量化材料结构转型。
轻量化设计是新能源客车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轻量化的目的是通过使用轻量优化的结构材料,减少车辆的整体重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轻量化可以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入手,通过材料的创新,优化车身结构,设计更有效的零部件来实现轻量化。
目前,新能源客车轻量化结构大多采用铝合金、碳纤维、玻璃纤维等材料,以达到车身结构更轻,安全性更高,性能更优的目的。
在新能源客车的轻量化结构方案中,干式多片隔热设计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池模块的隔热保护方案。
该设计采用多片结构,将隔热材料分层堆叠,从而提高了隔热效果,降低了蓄电池组的使用温度,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新能源客车的生产工艺方面,采用零件集成化和装配一体化的方式是轻量化的有效手段。
零件集成化通常包括前中后三段结构、射流外形和多段结构等,实现了车身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和模块产品的生产工艺常规化。
另外,装配一体化也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新能源客车轻量化结构及生产工艺的研究和发展,将不断推动新能源客车行业的发展。
未来,随着材料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工艺的不断提高和设计概念的不断创新,新能源客车的轻量化结构和生产工艺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理念
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理念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人们追逐的热门选择。
然而,电动汽车的重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轻量化设计理念逐渐被引入到电动汽车的制造过程中。
本文将就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理念进行探讨。
1. 轻量化设计的重要性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很重要,原因有三。
首先,减轻汽车重量可以降低车辆动力消耗,提高续航里程,延长电池寿命。
其次,减少重量可以降低车辆的制动距离,提高行驶安全性。
最后,轻量化设计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负担。
2. 材料选择在轻量化设计中,材料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汽车中常用的钢材在电动汽车中体现不出优势,因此需要选择更轻、更强度高的材料。
目前,常用的轻量化材料包括铝合金、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镁合金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使汽车在减少重量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3. 结构优化在电动汽车的设计中,结构也需要进行优化,以实现轻量化目标。
通过使用高强度材料,可以在保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整车重量。
此外,合理设计的支撑结构和准确的荷载分配也能进一步降低车身重量。
4. 部件优化电动汽车的部件也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以减少重量。
例如,在电池方面,可以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以减少电池组的重量。
在电动机方面,可以采用高效、轻量的电动机,以提高整体效率和减少重量。
各个部件的优化设计可以在整体上减轻汽车重量,提升续航里程。
5. 制造工艺在电动汽车的制造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也能够实现轻量化设计的目标。
例如,采用铝合金车身可以通过冲压、铆接和粘接等工艺技术实现。
此外,采用先进的连接技术和焊接技术也能提高车身的整体刚度和强度。
6. 应用案例举例来说,特斯拉公司在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他们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材料,使得整车重量明显减轻。
此外,他们还将碳纤维材料应用于车身部件中,进一步降低了车身重量,提升了车辆的性能和续航里程。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轻量化车身设计优化研究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轻量化车身设计优化研究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轻量化车身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
轻量化车身设计可以降低汽车质量和能耗,同时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和驾驶舒适性。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汽车制造商不断探索新的轻量化技术,其中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车身设计的技术。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字仿真技术,可用于预测材料和结构的反应和行为。
在轻量化车身设计中,有限元分析可以用于确定材料在负载下的性能,了解应力的传递和变形情况,并优化车身结构和性能。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车身重量,而且可以提高车辆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轻量化车身设计的关键在于选择材料。
合理选择轻量化材料不仅可以减轻车身重量,还可以提高材料强度和刚度。
常用的轻量化材料包括高强度钢、镁合金、铝合金、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等。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加工成本,汽车制造商需要仔细选择材料和结构。
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汽车制造商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车身设计优化。
例如,在碰撞测试中,车身的吸能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为了提高车身的吸能能力,制造商可以选择具有高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并改变车身结构来增加吸能区域。
同时,制造商还可以使用有限元分析来优化车身的裂纹传播路径,减少碰撞后车身的损坏范围。
另一个优化点是降低车身噪音和震动。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噪音和震动,这些不仅影响驾驶舒适性,还会对车身结构造成损伤。
制造商可以使用有限元分析来分析材料和结构的固有频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进而减少车身的噪音和震动。
最后,轻量化车身设计还可以提高车身耐用性和可持续性。
轻量化车身可以减少汽车质量和燃油消耗,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提高车身的耐用性和可持续性,制造商可以选择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材料,并在车身结构上使用高效的防护措施。
总之,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轻量化车身设计优化是一种有效的技术。
使用这种技术,制造商可以在不牺牲车身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车身轻量化和优化设计。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优化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优化引言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之道备受关注。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设计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结构优化和创新技术方面探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的优化。
第一章材料选择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合的材料。
传统的钢铁材料虽然强度高,但其密度也较大。
在轻量化设计中,选择轻质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和复合材料可以降低整车重量。
与此同时,这些材料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要求。
第二章结构优化在材料选择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对车辆的结构进行优化。
通过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在保证车辆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车身重量。
其中一种常用的优化方法是拓扑优化,它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算法,自动确定最佳的材料分布,以达到最小重量的设计目标。
此外,使用有限元分析工具可以对结构进行强度和刚度的评估,有助于精确优化设计。
第三章创新技术除了材料选择和结构优化外,创新技术也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
例如,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生产,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材料的分布,以实现轻量化设计。
另外,纳米材料也具有很大的潜力,它们在车身材料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强度和刚度,从而减轻车辆重量。
第四章挑战与展望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新材料的应用面临成本和可靠度的问题,这需要在技术发展和经济实用性之间寻找平衡。
其次,轻量化设计需要与车辆的安全性能相兼顾,确保在碰撞等意外情况下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
此外,新材料的使用也需要考虑资源和环境可持续性。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优化将迎来更多机遇。
新材料的发展将为轻量化设计提供更多选择和解决方案,同时结构优化和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为轻量化设计提供更高效和精确的工具。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优化将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设计研究
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设计研究在当今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新能源汽车凭借其环保、高效等优势,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
然而,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普及和性能提升,轻量化设计成为了关键的技术挑战之一。
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不仅能够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还能增强其动力性能和操控稳定性,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续航里程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
由于电池技术的限制,车辆的自重越大,能耗就越高,续航里程也就越短。
通过轻量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能耗,延长续航里程,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
其次,轻量化有助于提升车辆的动力性能。
更轻的车身能够使车辆在加速、制动和转向时更加敏捷,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响应速度。
此外,轻量化还能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强度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在保证车身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减轻车身重量。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成型性,常用于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
镁合金比铝合金更轻,但成本较高,目前应用相对较少。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轻量化特性,但价格昂贵,主要用于高端车型或赛车。
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设计也是实现轻量化的重要途径。
采用优化的结构设计,如薄壁结构、中空结构、一体化结构等,可以在不降低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轻重量。
例如,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车身结构进行力学模拟和优化,合理分布材料,减少不必要的部件,从而实现轻量化目标。
此外,集成化设计也是一种趋势,将多个零部件集成在一起,减少连接件和装配工序,既能减轻重量,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轻量化设计同样不容忽视。
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重量占比较大。
通过优化电池包的结构和材料,采用轻质的外壳材料、高效的散热系统以及合理的电池排列方式,可以减轻电池包的重量。
新能源汽车论文范文参考
新能源汽车论文题目: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对续航里程的影响评估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成为提升车辆续航里程、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深入探讨了轻量化技术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影响机制。
研究表明,轻量化技术通过降低整车质量,显著减少了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从而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实验数据显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钢材、优化车身及底盘结构等轻量化措施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平均提高了约XX%。
此外,轻量化技术的应用还改善了车辆的动力性能和操控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性能。
从理论角度出发,本文深入剖析了轻量化技术与整车质量之间的紧密关联,以及整车质量对续航里程的影响机制。
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分析,本文揭示了质量减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即对能量消耗和行驶距离的正面推动作用。
此外,本文还全面综述了轻量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现状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方向。
在技术应用层面,本文提出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创新研发方向和市场推广策略。
建议从材料科学、结构优化、工艺改进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轻量化技术的持续进步。
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行业标准,为轻量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续航里程;整车质量;材料科学;结构优化;市场推广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5)第二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概述 (6)2.1 轻量化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6)2.2 轻量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7)第三章轻量化技术对续航里程的影响机制 (8)3.1 轻量化技术与整车质量的关系 (8)3.2 整车质量与续航里程的关联性分析 (8)第四章轻量化技术影响续航里程的实证研究 (10)4.1 实验结果与分析 (10)4.2 实验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10)4.3 实验结果分析 (11)第五章轻量化技术应用策略与建议 (12)5.1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12)5.2 政策支持与市场推广 (13)第六章结论 (14)6.1 研究总结 (14)6.2 研究展望 (14)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以其低碳、环保的特性逐渐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探究
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探究摘要:车身轻量化是实现车辆节能减排的一条重要技术路线,而车体轻量化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本文从设计、材料、工艺三个方面探讨了汽车轻量化的技术途径。
本课题将对该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最终达到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减重的目标,提高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
关键词:车身轻量化;节能减排;技术路线;研发能力引言:自从人类步入二十世纪以来,汽车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运输工具,它可以让人们在旅途中节省更多的时间,从而可以更快地抵达目的地。
但是,以往因为受到汽车设计、制造水平的制约,汽车通常都很笨重,再加上对燃油消耗的控制不得当,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而在今后,环保和节能将逐渐成为汽车设计和制造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在改变能源使用方式的同时,如何将汽车设计得更轻便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的基本方法1.1结构优化设计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有三种,即形态优化,拓扑优化和尺度优化。
从结构拓扑优化的角度来看,设计人员必须对结构的振动特性、静动态特性等特性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再对结构进行拓扑优化。
而拓扑优化最大的特征就是,在进行设计前,利用一定的受力条件和外部条件,可以找到最优的结构材料配置方案,从而获得结构的某些参数,为以后的设计创造条件。
从结构形态优化设计角度来说,形态优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最佳的结构形态设计方法,比如,在进行汽车金属薄板外形设计时,可采用优化的肋条布局,提高金属薄板的刚性与强度,同时降低金属薄板的质量。
1.2有限单元分析技术在目前的工程问题分析中,有限单元分析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主要是利用计算矩阵来对各个步骤进行计算,它可以将所展示的工程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来进行分析和求解。
然而,在处理复杂的工程问题时,有限单元分析技术需要设定许多条件,且计算时间比较长,这就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有限单元分析软件的要求都比较高。
新能源车辆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
新能源车辆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随着环保理念的日益普及,新能源车辆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瞩目的领域。
然而,对于新能源车辆而言,车身结构轻量化的问题是其制造以及续航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轻量化设计来提高新能源车辆的性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轻量化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轻量化设计即是通过减少汽车的重量来提高其性能表现的设计方案。
轻量化设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材料轻量化,另一种是结构轻量化。
材料轻量化是通过采用新材料、优化材料厚度或者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来减轻汽车的重量。
而结构轻量化是通过优化汽车的构造设计、减少结构件的数量来减轻汽车的重量。
轻量化设计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至关重要。
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是电力,而电池的质量和容量决定了其续航能力。
所以,在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轻量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的研究现状目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车身结构和材料方面。
其中,一些新型的材料,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材料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中。
这些新材料能够实现优异的性能表现和轻质化的效果,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设计也在不断优化中。
例如应用优化设计原理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优化车身结构,降低重量。
通过减少车身壳体中的不必要的支撑和加固结构,使得车身结构更加稳固、安全,并且减轻了车身自重。
三、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的前景和发展趋势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必将趋势于轻量化。
因为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节能与低碳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同时,轻量化设计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更为普遍的发展趋势,也是制造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生产中,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进,在材料和结构方面寻求技术的突破。
例如,压铸成形、全铝车身、高强钢材料等均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技术研究
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技术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备受关注。
然而,新能源汽车普及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续航里程的提升。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汽车制造商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轻量化技术。
1.轻量化车身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中,采用轻量化车身材料是实现减重的关键。
传统燃油车大量使用的钢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逐渐被轻质合金、碳纤维等高强度、高韧性材料取代。
这些材料不仅可以减轻汽车整车重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提高汽车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2.智能轻量化设计除了采用新材料外,轻量化技术还包括智能轻量化设计。
通过仿生学、机器学习等技术,汽车设计师可以优化车身结构,精准计算零部件强度分布,最大程度地减轻汽车重量,同时确保汽车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轻量化动力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系统也是减重的重点之一。
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池、电机等组件替代传统内燃机可以显著减轻车辆整体重量。
新型电池技术的应用和不断提升也为轻量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4.全车轻量化集成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需要整车系统的协同作用,而不是简单地局限于单个零部件的减重。
全车轻量化集成将不同部件相互协调,达到整车整体轻量化的效果,从而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表现。
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技术研究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之一。
通过采用多种轻量化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降低能耗,更好地满足环保出行的需求,为可持续交通发展做出贡献。
轻量化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不断推动轻量化创新,才能使新能源汽车更加环保、高效、可持续。
电动汽车的轻量化技术研究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1. 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概述 2. 材料选择与优化 3. 结构设计与优化 4. 制造工艺与技术 5. 轻量化对性能的影响 6. 轻量化对成本的影响 7. 国内外研究进展 8. 未来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的轻量化技术研究
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概述
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概述
▪ 模块化设计
1.模块化设计是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的重要手段,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将车辆的各个部分拆分 成独立的模块,便于生产和维护。 2.模块化设计可以提高车辆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降低车辆的重量和成本。 3.模块化设计需要考虑模块的连接方式、接口设计等因素,以保证模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构设计与优化
轻量化材料的优化
1.材料的组合:通过将不同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可以实现轻量化和性能的优化。例如,将铝合金和 碳纤维复合材料组合在一起,可以实现轻量化和强度的优化。 2.材料的加工:通过优化材料的加工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例如,通过热处 理和表面处理,可以提高铝合金和镁合金的性能。 3.材料的回收:通过优化材料的回收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例如,通过 化学回收和物理回收,可以回收和再利用铝合金和镁合金。
电动汽车的轻量化技术研究
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进展
▪ 国内研究进展
1.国内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 2.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结构和工艺等方面,如高强度钢 、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材料的应用,以及车身结构优化、制 造工艺改进等。 3.国内企业如比亚迪、特斯拉等在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方面投 入大量研发资源,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优势。
汽车轻量化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轻量化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研究主题: 汽车轻量化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汽车轻量化设计是当前汽车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其旨在通过减少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本论文旨在探讨汽车轻量化设计领域的研究问题及背景、研究方案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最终得出结论和讨论。
1. 引言- 研究问题及背景:汽车工业正面临着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汽车轻量化设计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决途径。
然而,在开展轻量化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安全性、成本以及材料可行性等多个因素,这对设计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研究方案方法- 研究设计设想与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和评估不同材料在汽车结构中的应用,以及轻量化设计对性能和可行性的影响,来探索最佳的汽车轻量化设计方案。
- 数据采集与实验设计:采集多个不同材料的性能数据,并设计实验来评估不同材料和设计方案的性能差异。
- 数值模拟与分析:使用专业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并从中分析其性能和可行性。
- 参数优化与对比:运用参数优化技术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和优化,以找到最佳的汽车轻量化设计方案。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 材料性能分析:将不同材料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适合汽车结构的轻量化材料。
-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差异,并找出最优设计方案。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使用数值模拟软件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不同设计方案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和可行性。
4. 结论与讨论- 结论:通过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我们得出了最佳的汽车轻量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在性能和可行性方面均表现出色。
- 讨论:在讨论中,我们将分析所选设计方案所带来的优势和限制,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结论:本研究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汽车轻量化设计方案。
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该设计方案在性能和可行性方面表现出色。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该方案所带来的一些局限性。
轻量化设计在汽车制造中的研究进展
轻量化设计在汽车制造中的研究进展在当今的汽车制造领域,轻量化设计已成为一项关键的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消费者对燃油经济性和车辆性能的不断追求,汽车制造商们纷纷将目光聚焦于轻量化设计,试图通过减轻车辆重量来实现节能减排、提升性能和增加续航里程等目标。
轻量化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减轻车辆重量能够显著降低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
研究表明,汽车每减重 10%,燃油效率可提高 6%至8%。
这对于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轻量化有助于提升车辆的加速、制动和操控性能,使驾驶体验更加出色。
此外,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轻量化能够延长电池续航里程,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
目前,汽车轻量化设计主要通过材料创新、结构优化和制造工艺改进等途径来实现。
在材料方面,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强度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成形性,能够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前提下减轻重量。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耐腐蚀等优点,常用于车身覆盖件和发动机部件。
镁合金的密度比铝合金更低,但强度稍逊,适用于一些对重量要求极为苛刻的零部件。
碳纤维复合材料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轻量化优势,但由于成本较高,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和赛车领域。
结构优化是轻量化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技术,工程师们能够对汽车的结构进行精确分析和优化。
例如,采用空心结构、薄壁结构和一体化设计等方法,可以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减轻零部件的重量。
此外,合理的车架和车身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分散载荷,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制造工艺的改进也为轻量化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激光焊接、液压成型和热成型等先进工艺能够制造出更加复杂和精确的零部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零部件的强度。
增材制造(3D 打印)技术的出现为汽车轻量化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逐层堆积材料,可以制造出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轻量化零部件。
然而,轻量化设计在汽车制造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陈辛波;杭鹏;王叶枫【摘要】为深入研究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主要从电池轻量化、电驱传动总成轻量化、车身轻量化和其他零部件轻量化4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从技术层面分析了电动汽车在材料、设计方法及制造工艺的轻量化上取得的进展.总结了电动汽车轻量化对续航里程、行驶能耗、电池寿命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从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电池、高功率密度电机及轻量化车身3个角度提出了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关键问题,并对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提出展望.【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7页(P23-28,57)【关键词】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轻量化效果;发展趋势【作者】陈辛波;杭鹏;王叶枫【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我国汽车保有量和销售量逐年上升,使得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节能降耗已刻不容缓。
迫于国家对汽车燃油消耗量逐渐降低的要求,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抓紧了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研制与推广,电动汽车的销量正逐渐上升。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目前所使用的动力电池的比能量比燃油的比能量小很多,且电池的引入大幅增加了汽车的整车质量,这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远不如传统燃油汽车,因此加快对电动汽车的轻量化显得十分迫切。
目前,国内外对传统燃油汽车的轻量化做了很多研究,但对于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直接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在综合前人对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电池轻量化、电驱传动总成轻量化、车身轻量化和其他零部件轻量化4个方面对目前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现状、轻量化效果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展望。
1 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现状1.1 电池轻量化目前电动汽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可以分为蓄电池和燃料电池2类。
蓄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等。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装备了过重动力电池组件,这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和动力性相形见绌。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车的关键技术方向备受关注。
轻量化技术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轻量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还能改善汽车性能和驾驶体验。
本文将分析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探讨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前景。
1.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的主要方向包括材料轻量化和结构轻量化两大方面。
(1)材料轻量化在新能源汽车材料轻量化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开发新的轻质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镁合金、铝合金等,来替代传统的钢铁材料;另一方面是通过改良材料的加工工艺和组织结构,提高轻质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以满足车身结构对强度、刚度和安全性的要求。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度大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身、车门、前围等零部件的制造中。
镁合金和铝合金在新能源汽车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车身、底盘和动力系统的部件上,因为它们具有重量轻、导热性好、耐腐蚀等优点。
设计优化是通过有限元分析等计算方法,对汽车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减少结构冗余,提高材料利用率,从而达到减轻汽车重量的目的。
结构整合则是通过在设计阶段考虑多种功能要求,将原来由多个部件组成的结构优化为由少数几个部件组成,以减少汽车重量。
组合材料的应用是指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对汽车结构进行合理组合,以达到轻量化和增强结构强度的效果。
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轻量化方面,主要采用了多种材料轻量化的方案,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高强度钢的使用和铝合金的应用等。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的主流之一,其在车身结构中的应用可以减轻车身重量,提高强度和刚度。
高强度钢的使用可以在保证车身安全性的减轻车身重量。
而铝合金的应用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因为铝合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加工性。
电动汽车车身轻量化技术研究
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车身轻量化技术研究翟慧颖 胡新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46摘 要: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纯电动车在取消发动机及部分附件的同时,增加了“三电系统”,按行业统计数据,其质量较传统车增加一般为15%~40%。
因其质量明显增加,对车辆电耗、续驶里程、动力性、制动性、被动安全、车辆可靠和耐久均带来不利影响,而轻量化则是消除这些影响的重要应对手段之一。
着重对如何实现电动汽车车身的轻量化的问题探讨,以轻量化意义、轻量化发展现状及趋势为切入点,提出电动汽车车身轻量化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电动汽车 车身轻量化 技术路线1 车身轻量化内涵及意义在2020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下文简称路线图2.0)中确认了全球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节能汽车仍是市场主力,呈现出一体化、轻量化、高压化发展趋势。
路线图2.0中形成了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的1+9研究布局[1]。
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汽车轻量化作为共性指标,贯穿在国家新能源汽车进步发展的全过程中。
汽车轻量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在成本控制与性能改进条件下,通过轻量化结构设计与轻量化材料和制造技术在整车产品上的集成应用而实现的产品减重。
面对日益严峻的油耗法规,世界各国汽车企业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推动汽车产品的节能减排,轻量化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因此,推动汽车轻量化的进步,能够快速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的开发能力。
研究表明,电动汽车整车质量每降低100kg,续航里程可增加17km(约提升3.6%),相当于增加2.5kwh电量,节约电池成本约3000元。
路线图2.0中制定了2020-2035期间,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目标,见下表1。
简述车身轻量化的设计方法有
简述车身轻量化的设计方法有
车身轻量化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方法,旨在减少车辆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
1. 材料选择:选择轻量化材料是实现车身轻量化的关键。
例如,使用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替代传统的钢材,可以显著降低车身重量。
2. 结构优化: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材料使用量。
这包括使用最少的零部件和材料、优化结构形状、减少结构的连接点等。
3.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可以减少重复的部件和连接点,从而降低车身重量。
这种设计方法还可以提高制造效率和维修便捷性。
4. 薄壁设计:通过减少车身各部分的厚度,可以降低车身重量。
这可以通过使用高强度材料和优化结构来实现,同时确保车身的强度和刚度。
5. 使用轻量化连接件:选择轻量化的连接件,如铝制螺栓、复合材料夹具等,可以减少整体重量。
6. 智能设计:利用现代设计工具和仿真技术,进行优化的拓扑设计和结构分析,以实现最佳的轻量化效果。
这些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实现车身轻量化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与动力工程南方农机2016.1299新能源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研究安治文1 ,周明涛2(1.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2.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2)摘 要:车身是新能源汽车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汽车设计中占重要地位的研究对象。
在新能源汽车中,车身的质量约占整车总重量的35%左右,因此通过设计使车身轻量化,可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本文通过对车身材料方面进行选择及设计,以此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车身;轻量化中图分类号:U4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6)12-099-02随着环境的逐渐恶化,新能源汽车正逐步成为汽车领域的前沿方向和发展热点。
各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研发中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方案和主张。
然而由于车身过重的原因,导致了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和动力性方面不尽如意。
因此考虑和解决车身轻量化问题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设计的重中之重。
1 新能源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的材料选择1.1 高强度钢是占主导地位的轻量化材料尽管轻金属材料、塑料、复合材料等近年来在汽车上的应用不断扩大,但高强度钢以其在成本、安全、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优势,依然是首选的轻量化材料。
以某自主品牌车身为例,其车身冲压件高强度钢的应用比例为46.5%,车体(不含四门两盖)高强度钢的应用比例为43%,主要使用了如下高强度钢:180BH、220BH、P180、P230、ST280、340LA、590R、TRIP600、TRIP800、590Y 、780Y 、SS400、SAPH440、980Y(进口)等。
目前各种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百分比。
钢铁材料约占汽车重量的60%。
但是,高强度钢应用的技术难点在于成形技术。
高强度钢成形的主要问题是与范性应变相关的缩颈与开裂问题,控制要点是使零件的应变程度低于临界应变[1]。
而目前高强度钢成形的主要问题,则是与弹性应力及应力释放相关的零件尺寸精度和回弹问题。
具体来讲,先进高强度钢(AHSS)成形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1)变形过程中出现加工硬化,屈服强度提高,流变应力较大;2)由于零件厚度减小,因而不易保持形状;3)缺少补偿回弹的模具设计经验。
1.2 铝合金铝材料的很多特点使其适宜于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相对于使用钢铁材料,在新能源轿车上使用铝合金主要有三方面优势:1)可减轻整车重量,从而带来提高有效载荷、降低燃油消耗、提高制动性能、降低整车重心提高安全性、降低对路桥的损坏、提高轮胎寿命等效果;2)可减少防腐维护费用,因为不再需要喷涂载货平板或载货厢,板料有切痕和刮伤时也不致生锈,易于清洗并保持美观;3)可设计额外的美观装饰,如设计光亮的装饰件、保险杠、油罐、踏板等。
轧制铝合金板用于商用车上的不同用途时,产品类型及主要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
1.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即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增强纤维和塑料复合而成的材料。
常用的是玻璃纤维和热固性树脂的复合材料。
增强用的纤维除玻璃外,还有高级的碳纤维、合成纤维。
复合材料作为汽车材料具有很多优点:密度小、设计灵活美观、易设计成整体结构、耐腐蚀、隔热隔电、耐冲击、抗振等[2]。
目前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欧美车系中。
其中尤以SMC和GMT的应用最为广泛。
2 轻量化设计评价2.1 车身总量车身总量是轻量化的评价参量。
宝马公司提出了轻量化系数的概念,作为评价车辆轻量化的参量,其定义为:(1)其中,L为轻量化系数;MGer为白车身重量(不包括车门和覆盖件);Ct为车身(包括玻璃)的静扭刚度,也可取该值的2/3,此时必须保证装好的挡风玻璃上的载荷可以承受,因为高表面拉应力会引起挡风玻璃损坏;A为轮距与轴距相乘的面积。
由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重点是车身、覆盖件和悬挂系统,当从不同角度评价一个产品的轻量化水平时,Ct的取值应不同。
当侧重以车辆的NVH性能评价轻量化参量时,Ct值取一阶弯曲或扭转的固有频率值;当侧重以轻量化的覆盖件评价轻量化参量时,Ct值取抗凹性指标值;当侧重以轻量化的悬架系统评价轻量化参量时,Ct值取弹簧的刚度和疲劳寿命[3]。
2.2 性能满足各类碰撞法规车身的动态刚度、静态刚度及其他特性与车辆的被动安全密切相关,是优化车身抗冲击能力并满足各类碰撞法规的基础。
发生正面或者侧面碰撞后,车身自身要能吸收足够的能量,同时能尽量使驾驶员和乘客能够打开车门。
通过对车辆进行动态及静态实验了解车身在典型的载荷力作用下车身的弯曲变形是否(下转第144页)——————————————作者简介: 安治文(1985-),男,湖南永州人,讲师,研究方向:汽车方向。
机电教育创新南方农机2016.12144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最有效的形式。
最后,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可以根据对口企业的生产规模以及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在学校内部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并由企业管理人员和本专业教师共同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日历等文件,从而达到学校与企业联手育人,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2.2 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首先,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应当加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设施以及实训基地,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的投入,目前,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但教师人数却维持不变,这需要高职院校增加该专业教师的人数。
其次,针对企业的某一产品,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依照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和实训等人才培养环节,在专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现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的使学生能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达到模拟工厂、车间以及工艺操作的教学。
最后,以企业来料加工的产品为平台,实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机械制造企业可以将某一部分产品放在学校进行加工,这样就可以实现“课堂与训练的有机结合”。
在具体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充分发挥员工的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具体的实践岗位当中来。
2.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师资基础高职院校的相关部门应当同企业进行通力合作,遵循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着重注意对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刚刚毕业后就进入到职业院校进行教学活动的人员,由于没有接触过生产实践活动,导致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实践问题难以解决,也不能实现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离不开企业和学校对教师的培养。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并聘请企业高管和一线生产者与教师进行座谈。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当积极鼓励教师进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
2.4 组建“双导”管理队伍,实现齐抓共管与以往的“老三段”教学模式不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应当着重关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尤其是那些顶岗实习的学生。
顶岗实习的学生每日都要完成“学生”和“工人”这二者之间的转化,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除此之外,学生的心理上会很容易出现波动,这样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就很难做好。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一角色,实现二者的变化,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企业在学生管理队伍中的比重,实现教师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班导师,以此来实现学校和企业对学生的共同管理和教育。
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结束语“工学结合”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就业率,并为企业选拔更多的人才。
因此必须对该种教学模式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与企业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拉近校企之间的距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 危春燕.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5(28):190-191.[2] 刘思锶.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3] 陈艳艳.高职机械类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2):71-74.(收稿日期:2016-11-5)(上接第99页)符合要求。
3 结论新能源汽车车身的结构设计是为了尽量减轻车身质量并保证必要的性能指标。
减重是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的需要;通过材料设计选择来优化结构是要使车身符合其他方面的性能要求而不至于因为减重出现问题。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可以在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使得各方面性能平衡,可以使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得到提升,达到较高的设计要求,对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 王文伟,孙逢春,林程.电动客车车身结构分析[C].北京: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05:172-177.[2] 刘文杰,邓建军.TEG 6128SHEV 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总体设计[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9,32(1):15-16+25.[3] 羊军,汪侃磊.上汽自主品牌汽车车身轻量化现状及展望[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1(1):6-10.(收稿日期: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