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是指岩石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变形、水文地质及自然力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崩塌、坍塌等失稳现象,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的地质现象。

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是预防和减少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分析和防治措施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分析1.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稳定性分析的基础。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实验,获取崩塌危岩体的地质数据,如岩石的性质、岩体的构造、节理系统、断裂体等。

同时,还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环境调查,如地表水的排水情况、降雨量、地下水位等因素。

2.力学参数测定:力学参数是评价崩塌危岩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通过采集样品进行力学试验,测定岩石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剪切强度等力学参数,并结合岩体的节理角、节理间距等因素,综合评估岩体的稳定性。

3.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一种常用的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

通过建立岩体模型、应力分析模型和破裂模型,利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模拟,模拟岩体的失稳过程及其影响范围,预测崩塌危险性。

1.加固措施:加固措施是稳定崩塌危岩体的关键手段。

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喷射混凝土加固、锚索加固等方式,对崩塌危岩体进行加固设计和施工,提高岩体的抗震抗滑能力,延缓崩塌的发生。

2.排水措施:排水措施是减少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有效手段。

通过排水系统,及时将降雨水分和地下水排出,保持岩体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方案。

3.监测预警:监测预警是及时发现崩塌危岩体的变形和失稳状态的重要手段。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卫星监测、地质雷达等,对崩塌危岩体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灾害发生的风险。

4.人工措施:人工措施是预防和减少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搭建坡面桩支撑、设置护岩网、挂绳索网、铺设钢筋网等方式,对岩体进行人工加固,防止岩体的破坏和崩塌。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稳定性分析是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分析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外力作用情况,评估岩体的稳定性。

稳定性分析常用的方法有解析法、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法。

解析法是通过分析岩体内部应力和变形的数学模型来预测其稳定性。

例如,通过应力和位移边界条件,可以推导出对应的稳定性方程,进而求解岩体的稳定状态。

这种方法适用于岩体较简单的情况,但实际工程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力学问题,因此其应用范围有限。

试验法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模拟分析岩体的破坏过程和稳定性变化。

例如,可以通过室内试验或者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岩体进行加载、变形、破裂等测试,进而确定其稳定性。

试验法能够为稳定性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但其局限性在于试验成本高、周期长,且试验结果受试验条件的限制。

数值模拟法是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在计算机上建立岩体的数学模型,模拟岩体的应力、变形和稳定性变化。

数值模拟法主要包括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岩体的复杂力学行为,对于评估岩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防治措施研究是为了减少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保护环境和社会稳定。

针对不同的灾害区域和岩体特性,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一方面,可以通过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了解岩体的变形变化,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危险区域的监测和监控,实时监测岩体的变形与位移,及时采取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工程措施对岩体进行稳定治理。

例如,通过加固岩体的方法,包括钻孔注浆、爆破压裂、锚杆加固等,增强岩体的承载能力和抗滑能力,提高其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取生态措施,如植被恢复、防护林带的建设等,通过保护和恢复植被,增加地表抗滑能力,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崩塌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是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重要工作。

通过稳定性分析,可以了解危岩体的稳定性状况,评估崩塌的危险性。

滑塌类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

滑塌类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

滑塌类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摘要院危岩体崩塌往往导致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针对白云质灰岩的特定产状,应用相关理论建立了滑塌式崩塌模型。

在三种不同的荷载组合下计算了危岩体的稳定性,分别得出稳定性系数。

对危岩的安全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并提出了防治的原则性建议。

分析过程和结论可供类似的地质和岩体治理参考。

Abstract院Rockfall of dangerous rock mass always leads to a significant loss oflife and property. Aming at specific occurrence ofdolomitic limestone,the slide collapse model is built by using relevant theory. The stability of dangerous rock mass is caculated in threedifferent load combinations, and the stability coefficients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Security of dangerous rock is evaluated in qualitativeand quantitative ways, and principled suggestion of control is proposed. Similar geologyand rock management can refer the process ofanalysis and conclusion.关键词:地质灾害;危岩体;滑塌;稳定分析Key words院geological disaster;dangerous rock mass;slump;stability analysis中图分类号院P642.2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3-0026-020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山区建设进程加快。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 作者:
———————————————————————————————— 日期:

附件2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1、WY-01危岩体稳定性定量评价
1计算模型
从工程防治的角度按照危岩失稳类型进行分类,可将危岩概化分为滑移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3类。WY-01危岩体为滑移式危岩;其软弱结构面倾向山外,上覆盖体后缘裂隙与软弱结构面贯通,在动水压力、地震和自重力作用下,缓慢向前滑移变形,形成滑移式危岩,其模式见图(图3-1)。
图3-3 危岩崩塌破坏运动图示
根据落石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两种状态:启动阶段、运动阶段。
1启动阶段
滑移(错断)式危岩体附着于母岩上,以一定角度的裂隙面相接,在危岩体自重和地表水渗入裂隙等因素的作用下,裂隙面锁固部位被贯通,危岩体沿母岩(或基岩)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如图3-4所示。
图3-4滑移式破坏初始运动状态
WY-01
滑移式
1.65
1.37
1.36
1.13
未贯通
1.39
1.14
1.18
0.94
后缘切割面贯通40%,暴雨时完全充水
1.33
1.09
1.13
0.பைடு நூலகம்0
后缘切割面贯通50%,暴雨时完全充水
1.38
1.12
1.17
0.93
后缘切割面贯通60%,暴雨时完全充水
1.21
0.98
1.03
0.81
后缘切割面贯通70%,暴雨时完全充水
1.15
0.93
0.98
0.77
后缘切割面贯通80%,暴雨时完全充水

灵空山某处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灵空山某处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危岩体在节理根劈作用下形成 宽大缝 隙 , 裂缝宽度 达到 5 a m
平 面滑 动 、 楔形滑动和倾倒式崩塌 。
根据 G B 5 0 3 3 0 - 2 0 0 2建 筑边 坡工 程技术 规范 第 5章 , 对 危岩
对评价 为不稳 定结 构 左右 , 少量岩屑和粉土充填 , 可 以见到树木根 系 , 在 垂直 裂隙和层 体 先采 用赤平极 射投影法进行稳定性分 析 , 采用平 面滑 动法计算 稳定 性 , 对各种 结构 面组 合形 成 理 的切割下形成 危岩体 , 该危岩体 宽度约 1 . 4 5 m, 长度约 3 . 0 m, 的结构面 , 的楔形体采用楔形滑动法计算稳定性 , 并进行倾 倒式崩 塌稳定 性 高度约 3 . 0 m。根据野 外地质 调查结果 , 危 岩体走 向为东北 西南 还要 考虑持续降雨 和地震力 的作 用。各种 向, 倾向1 4 0 。 , 坡度 3 5 。 一8 0 。 , 坡顶地形平缓 , 坡度 5 。 左右 , 岩层产 计算 。稳定性计算时 ,
灵 空 山 某 处 危 岩 体 稳 定 性 分 析 与 评 价
宁 国 英
( 山西省勘察设 计研究 院, 山西 太原 0 3 0 0 1 3)

要: 针对 灵空 山某处危 岩体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 质调绘 情况 , 采用赤平 极射 投影法 、 平面滑 动法 、 楔形 滑动法进 行 了稳 定性 计
2 9 8
0 4 2 7
1 8 9
5 4 8 4 3 4
3 2 2 4 2 9 ( 换)
3 5 9 ( 换) 2 4 8 ( 换) 4 3 6 3 0 3
研 究[ J ] . 山西建筑 , 2 0 1 1 , 3 7 ( 8 ) : 8 1 - 8 3 . [ 4 ] 秦 四 清. 深 基 坑 工 程优 化 设 计 [ M] . 北京: 地 震 出版 社 ,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崩塌危岩体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危害性的岩体,在地下水、工程施工、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可能发生崩塌或滑动的岩体。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对于崩塌危岩体的稳定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及时发现和评估岩体稳定性的危险性,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的目的及意义1. 目的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该岩体的结构、工程地质特征和稳定性,确定危险性等级,预测可能发生的崩塌或滑动形式,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2. 意义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的意义在于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灾害隐患,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同时为工程施工提供安全的环境。

二、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1. 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通过对岩体的地质构造、岩性、节理、裂隙、地下水等进行观测和分析,结合岩体体积、倾向、坡度、地震烈度等因素,判断岩体的稳定性程度。

2. 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测量和实验分析,利用力学和数学方法,计算和评估岩体的稳定性,包括岩体的受力特性、变形特性、破坏特性等。

1. 地质构造分析地质构造的分析主要包括岩体的岩层倾向、节理分布、裂隙结构等,通过观测和测量获得数据,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2. 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包括岩石的岩性、强度、稠度、滑动面性质等参数的测定和分析。

3. 岩体稳定性分析岩体稳定性分析是根据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工程施工、地震等外力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研究岩体的稳定性和脆性破坏性。

4. 危岩体评价通过对岩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划分危岩体的等级,预测可能的危险性,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四、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的案例分析以某地区的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为例,通过现场勘察和实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 地质构造分析该地区岩体的节理发育,裂隙众多,且存在多个节理面交汇,易形成滑动面。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崩塌危岩体是指岩体内部存在裂隙、节理等构造面,岩体固有强度不足以抵抗地面负载和地表活动力的作用,从而导致岩体发生滑动、坍塌等破坏现象。

这些危岩体通常存在于峡谷、陡壁、高山、河道、公路和城市建筑等地形复杂的场所。

对于这些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在于预测危岩体稳定性状况,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发生灾害事故。

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方法有多种,根据岩体特点和观测数据的不同,评价方法也不同。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分析法、数值模拟法、经验法、专家评判法和综合评价法等。

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理论分析的稳定性评价方法,适用于危岩体裂隙、节理系统较少,地质结构较为简单的情况。

主要包括力学方法和能量原理方法。

力学方法主要是根据欧拉梁理论和莫尔—库伦准则,通过分析危岩体的内力状态、应力、应变、变形等,来评价危岩体的稳定性。

能量原理方法则通过能量平衡原理,来预测岩体的破坏状况。

这种方法对于危岩体内部的裂隙、节理、岩性、裂缝角度、长度等参数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数值模拟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之一,它采用计算机模拟软件,通过建立危岩体数学模型,模拟其内部应力、位移和变形等历程,从而得出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结果。

数值模拟法对于危岩体特殊结构的分析能力较强,比如裂隙、节理系统较复杂,受多种地表活动力作用等情况。

然而,数值模拟法也需要大量的资料支撑,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参数校准是必要的。

经验法是基于经验数据和海量工程实践的稳定性评价方法,通常根据危岩体的普遍性状、地质特征、结构类别、破坏机理等参数,结合专家经验,对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简易易用且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于对危岩体进行初步筛查和排除。

但是,其准确性与依据的经验数据和专家判断水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专家评判法是依据特定专业领域的专家意见,通过专家评价危岩体现状及其潜在的稳定性威胁,进行稳定性评价的方法。

某山区公路边坡危岩体成因、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

某山区公路边坡危岩体成因、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
表 1 计 算参数取 值
全 系数取值 为 1 . 3 , 倾倒 式危 岩稳定安 全 系数取值 为
( 1 ) 边 坡危 岩体 位 于 向斜 的 核部 ,受 构 造压 应 力 和剪应 力作用 下 ,形成 由顶部 拉张 节理 造成 的陡
1 . 5 , 计算结果见表 2 。 WY1易沿 下部 裂 隙发生 滑移破 坏 , 后 缘 裂 隙还 未 完全 贯通 , 处 于半 切 割状 态 , 稳 定性 较差 , 危 险性 大, 建议清除; WY 9 受后缘陡倾结构面控制 , 下部岩 体风化剥落形成I 临 空面, 由于危岩体“ 根部 ” 拉裂面 未 完全 贯 通 , 处 于半切 割 状态 , 稳 定性 极 差 , 危 险性 大, 建 议采 用 长锚 杆 支护 , 并设 置 主 动 防护 网 , 如果
性按 下式 计算 ( 图 1 1 ) : ( Wc o s e - Q s i n O - V s i n 0 - U) t g  ̄ b + C 一 : 一




r 1 、
Ws i ne + O c o s V c o s 0
式中:
— —
危岩稳 定 性系数 :
危 岩体 与基 座 接触 面倾 角 o ) , 外 倾 时 取正值 , 内倾 时取 负值 ; 危 岩体重 心到倾 覆 点 的水 平距 离 ( n 1 ) ; 危岩体 重心 到倾覆 点 的垂直 距离 ( m) 。
4 . 2 计算 结果 分析
计算 工况 按天然 和暴雨 两种 工况 条件 来计算 危 岩 体 的稳 定性 。计算 所用参 数 主要依 据室 内试 验结
3 . 2 危岩体 破坏 模式 分析
由于结 构 面的切 割 。 危 岩体 “ 根部 ” 未 完全 断开 , 从 现 场调 查 情况 看 , 未 发 现 张裂 缝 明显 的拉 张 扩展 迹象 , 危岩 体斜 靠或悬 挂 于陡 坡上 , 局部 结构 面未 完 全 切 割 贯通 , 在 坡 表形 成 凸起 。除 了 受原 生 结 构 面

危岩体特征

危岩体特征
190
崩塌
方向
210-230
破坏方式
滑移式
控制危岩的结构面特征
照片(方向:90°)
编号
位置
走向
倾向
倾角
切割深度
张开度
充填物
裂面形态
裂面粗糙度
裂隙间距
地下水情况
1
后壁
320º
330º
50
2.6m
5-10cm
粘性土、岩屑半充填
弯曲
粗糙
1.2m-3m

2
底面
235º
89º
15º
1.7m
闭合

弯曲
粗糙

3
侧壁
危害性预测
一旦失稳,将威胁下部果园和XX沟
治理措施建议
局部清除、封闭
106
38º
47º
2-3m
2-6cm

弯曲
粗糙
1m

4
侧壁
36º
213º
62º
1-6m
3-5cm

弯曲
粗糙
2.3m

危岩剖面和立面示意图
稳定性赤平投影分析图
危岩形态及变形特征
危岩大致呈板状,立面为长方形,危岩受后壁、侧壁裂隙切割及底部泥岩岩层产状控制,危岩为薄层块状砂岩构成。
危岩稳定性评价
根据赤平投影图分析,该处危岩体主要受后壁1号裂隙和侧壁3号裂隙的控制,由后壁岩体抗拉强度控制,加之底部临空,危岩易产生下滑,定性判断危岩处于基本稳定。危岩经稳定性定量计算,在暴雨工况下,稳定性系数为1.26,为基本稳定。综合判定该危岩体为基本稳定状态。但局部存在不稳定块体。
危岩体特征、稳定性评价及整治方案表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崩塌危岩体是指由于地质、地形、气候等多种不利因素,已有一定形变或受力状态不良的岩体,存在发生破坏和崩塌的危险。

对于崩塌危岩体的稳定性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岩体工程地质勘察
岩体工程地质勘察是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岩体结构、岩体裂隙、岩体构造、岩质性质、地形地貌、地下水位等因素的详细勘察和记录。

通过岩体工程地质勘察,可以初步确定危岩体的稳定性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后续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二、岩体力学性质试验
岩体力学性质试验是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包括岩样采集、物理力学试验、水力力学试验、原位监测等多个方面。

这些试验可以了解岩体的强度、稳定性、变形特征、裂隙发育等情况,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及综合评判,可以初步判断危岩体的稳定性。

三、数值模拟分析
数值模拟分析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危岩体整体受力特性和变形情况的方法,可以更加深入的探究危岩体的稳定性。

数值模拟分析可以通过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等方式进行,实现岩体的力学、水文和水力力学相互耦合的模拟。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准确计算出危岩体的稳定性系数,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综上所述,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究。

岩体工程地质勘察、岩体力学性质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是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将它们有机结合,丰富多样的数据得以综合分析和判断,为地质工程稳定性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边坡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与防治工程设计

边坡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与防治工程设计

边坡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与防治工程设计摘要:崩塌危岩体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以某公路岩质边坡崩塌地质灾害为工程背景,通过地质分析、稳定性分析、影响因素分析三个角度出发,对边坡崩塌危岩体进行评价,并基于评价结论提出以锚杆工程+主动柔性防护网为手段的工程防治措施。

关键词:边坡;崩塌危岩体;防治工程一工程概况1.1 项目概况该公路边坡位于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高山区,地貌类型包括高山和谷地,发育的微地貌有阶地、漫滩,山势陡峭,山体相对高差大,地形复杂,海拔高程在3500-4000 m以上,相对高差大于1000 m。

1.2 地质情况该边坡为岩质边坡,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Pt1)和第四系(Q),岩性主要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为主,透辉石斜长变粒岩等,以及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碛物(Q1-2gl)、上更新统风积物(Q3eol)、上更新统冲洪积物(Q3apl)、上更新统-全新统残坡积层(Q3-4del)和全新统冲积物(Q4al)。

1.3 区域构造与地震该区域内新构造运动强烈,新构造运动形式主要表现为差异性升降运动侵蚀和剥蚀作用未曾停止,冰期、间冰期交替出现,古地理环境不断变迁从而形成了现今的构造-剥蚀地貌形态。

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不小于0.4g,地震基本烈度不低于9度,为地壳不稳定区。

1.4 地下水情况该区域内赋存的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二边坡地质灾害特征2.1 地质灾害特征该边坡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岩质崩塌。

坡向为38°,坡度约90°,岩性为片麻岩,岩层层厚0.5-1.5m,呈中厚-巨厚层状。

危岩体高约18.7m,长18.7米,宽约20m,体积约2244m3,为小型崩塌。

地层产状为55°∠65°,为顺向坡(见照片4-6)。

主要发育3组节理裂隙,第一组裂隙产状315°∠79°,裂隙延伸长度10m,间距1-3m,裂隙张开无充填。

第二组裂隙产状283°∠16°,裂隙延伸长度8米,间距1.5m,裂隙张开无充填。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附件2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1、WY-01危岩体稳定性定量评价1 计算模型从工程防治的角度按照危岩失稳类型进行分类,可将危岩概化分为滑移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3 类。

WY-01危岩体为滑移式危岩;其软弱结构面倾向山外,上覆盖体后缘裂隙与软弱结构面贯通,在动水压力、地震和自重力作用下,缓慢向前滑移变形,形成滑移式危岩,其模式见图(图3-1)。

图3-1 滑移式危岩示意图图3-2 滑移式危岩稳定性计算示意图(后缘有陡倾裂隙)2计算公式①后缘有陡倾裂隙、滑面缓倾时,滑移式危岩稳定性按下式计算:(cos sin sin )sin cos cos W Q V V tg c lK W Q V θθθφθθθ---+⋅=++221ww h V γ=式中:V ——裂隙水压力(kN/m),;wh ——裂隙充水高度(m),取裂隙深度的1/3。

w γ——取10kN/m 。

Q ——地震力(kN/m),按公式e Q W ξ=⨯确定,式中地震水平作用系数七级烈度地区e ξ取0.075;K ——危岩稳定性系数;c ——后缘裂隙粘聚力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按长度加权和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取岩石粘聚力标准值的0.4倍;φ——后缘裂隙内摩擦角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按长度加权和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取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的0.95倍;θ——软弱结构面倾角(°),外倾取正,内倾取负;W ——危岩体自重(kN/m3)。

3 危岩稳定性计算结果根据危岩结构特征和形态特征,②区危岩破坏模式主要为滑移式。

(1)计算参数:崩塌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崩坡积物和石炭系太原组,根据附近工程岩体参数与工程类比得出物理力学参数见表:表3-2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表注:由于坡表白云岩、灰岩多为强~弱风化强卸荷岩体,其参数均参考类比相似强~弱风化强卸荷岩体参数。

重庆市某危岩带稳定性分析与防治

重庆市某危岩带稳定性分析与防治
陡崖卸荷裂隙带的形成为其进入时效变形破坏创造了条件受风化作用地下水作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作用陡崖基座粉砂质泥岩软弱基座的风化软化崩解形成凹岩腔在上覆岩体自重力作用下向l临空方向产生进一步变形陡倾角裂隙带进一步拉裂扩张陡崖渐变为危岩形成危岩体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20 年第 5 08 期
西部 探矿 工程
13 2
贯通 时 , 取贯 通段 和未 贯通 段长 度 的加权 平 均值 。抗 拉
强度取试验统计标准值 的 0 4 。 .倍 8 4 稳定性 综合 评价 . 对危岩块体 的稳定性评 价 , 主要依据野外 调查分 析, 针对每个危岩块体的分布位置、 形态特征、 变形破坏 特征 、 软弱基座 、 影响因素等具体分析 , 并结合危岩稳定 性验算情况 , 对每个危岩块体进行综合评价 , 共中带, 坡脚 附近形成最
隙的抗剪强度指标 C 值取裂隙中充填物试验成果统 、 计标准值 , 岩石抗剪强度指标 C值取试验统计 标准值 的 04 , . 倍 值取试验统计标准值的 0 9 倍 , . 5 当裂隙未
大剪应力增高带 , 而产生与坡面平行 的压致拉裂面 ; 由 于卸荷作用 , 坡体向临空方向 回弹, 使岩体原有结构松
1 。 1
通过对 2 个危岩段 4 个危岩体进行稳定性计算 4 7
结果 , 在暴 雨工 况 ( 况 2 下 , 定 性 差 。在 危 岩 块 体 工 ) 稳
综合评价 : 工作区域 内 4 个危岩体 , 7 暴雨工况 ( 工 况 2时 , ) 不稳定一欠稳定 的危岩块体 , 因破坏性结构面 已基本形成 , 在近期遇特大暴雨作用下 , 可能加速崩塌 ,
12 2
西 部探 矿工 程
20 0 8年第 5 期

浅析危岩稳定性方法

浅析危岩稳定性方法

浅析危岩稳定性方法一、我国危岩研究现状危岩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灾害多发地区集中分布在15个地区,受灾面积达173万平方公里,尤其是公路、铁路等线状工程受害最为严重。

由于灾害发生具有隐蔽性强、受灾面广、受灾点多等特点,给公路、铁路沿线沿线带来严重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威胁[1]。

铁道部门自上世纪中期加大对铁路沿线危岩的重视,危岩研究也成为重点研究对象,国内专家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果,结合危岩特性,根据地质情况、路面情况对危岩风险水平作出评估。

当然,由于危岩体属于边坡工程研究的范畴,遵循边坡工程的学科体系,所以对危岩体的研究必须要按边坡工程研究的套路进行,对多种学科进行渗透、结合,除了数学、岩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学等学科以外,还要结合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计算机仿真等技术,我们虽然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但还有很多实际的问题急需解决。

危岩体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裂缝多、软弱夹层相互交割,其破坏形式多种多样,失稳原因复杂性、隐蔽性给稳定评估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对于危岩研究的力度和重视不容懈怠。

我国对危岩和崩塌地质灾害稳定性的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定性分析阶段、理性认识阶段、成熟稳定阶段。

定性分析阶段是指七十年代以前,对其研究仅仅停留在对危岩崩塌及其他地质灾害的定描述与识别的层面。

第二个阶段是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对其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分类研究危岩、崩塌形成機制的主要特点,积极开展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将重大地质灾害的变形破坏机制再现;第三个阶段是指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边坡数值的模拟技术,利用计算机对边坡开挖至破坏过程进行定量或者半定量地模拟,这已成为危岩、崩塌研究的新方向。

另外,诸如信息论方法、系统论方法、模糊数学等理论也为半坡稳定性研究注入新的生命力,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2]。

二、危岩类型结合实际调查,根据危岩的几何特征、边界结构面特征、岩体结构特征、组合关系和特性,把危岩分为砌块式、孤立式、软弱基座式、楔块式、倾倒式、悬挂式和贴坡式等七种基本的类型。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最 大 的危 岩 体 1 ( 1 方 量 约 3m 3。 W )
2 B 区危 岩 体 特 征 .
B 危 岩 区主 要在 冲 沟 2 内 , 垂 直 高 差 约 2 m , 凹形 , 其 0 呈 岩性 为英安质含砾 晶玻屑熔结凝灰岩 ,其顶部坡面覆盖层约 0 3 ,植 被 发 育 ,岩 体 呈 强 一 风 化 ,节 理 裂 隙 发 育 ,主 要 .m 中 由三组 节 理 切 割 岩 体 ,其 产 状 分 别 为 :()5 Z6 。 I3 。 0 ,延 伸 约 l , 开 3 5 m , 构 面 粗 糙 ; 2 O 5 。 延伸 约 5 , m 张 -c 结 ② 3 。 3, m 结 构 面 张 开 3 ;③ : 0 8 。 m 2 。 2 ,呈 竖 向 切 割 岩 体 ,节 理 延 4 伸 5 8 , 间距 0 5 ,结 构 面 张 开 约 5 1 c 。 此 区 因结  ̄m .m — 0m 构 面 切 割 形 成 三 处 大 的危 岩 体 ,危 岩体 2 ( 2 W )受 结 构 面 ① ② ③ 切 割 ,形 成 方 量 约 3 的危 岩 体 ,下 底 面 呈 三 角形 。 目 m。
分 析 法 、块 体 理 论 、 刚体 极 限 平衡 法 、数 值 计 算 等 ,本文 主 要 采 用 地 质 特 征 结 合 稳 定 性 系 数 来 确 定 危 岩 体 的 稳 定性 。 关键 词 :危 岩 体 ;稳 定 性 评 价 ;地 质 特 征 中 图 分 类 号 : P 4 62 文 献 标 识 码 :A 瑞 安 市 中 油 油 品有 限 公 司 下 林 加 油 站 后 山危 岩 体 位 于 塘 下 镇 下林 村 高 陡 边 坡 坡 脚 ,加 油 站 后侧 坡 面 边 坡 由于 构造 、 侵 蚀 剥蚀 、 工 爆 破 开 挖 等作 用 形 成 , 顶 高程 在 6 — 2 , 人 坡 07m 植 被 发 育 ,覆 土 层 厚 约 0.m ;坡 面 凹 凸不 平 ,东 侧 最 大 内 3 凹深 度可 达 1 2 ,岩 体 最 大 突 出可 达 4 ;坡 体 发 育 三 条  ̄m m 冲 沟 ,见 图 1 ,冲 沟 1 内覆 盖 有 残 坡 积 土 ,主 要 岩 性 为 粉 质 粘 土 夹碎 块 石 ,厚 度 一 般 0 5 l ,沟 内植 被 发 育 ,主 要 为 .- m 灌 木 丛 ;沟 谷 2 3 零 星 发 育 植 被 ; 雨季 可 见 地 表 流 水 。加 、

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第 26 卷第2期应用力学学报Vo l. 26No. 22009 年 6 月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Jun. 2009文章编号 : 1000 - 4939( 2009) 02 -0278 - 05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陈洪凯1, 2( 重庆交通大学*鲜学福2400074 重庆 ) 1唐红梅( 重庆大学1, 2王林峰1重庆 ) 2400040摘要: 通过试验建立了同时考虑危岩主控结构面贯通率和防治工程安全等级的危岩主控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贯通率法 ; 按照出现频率 , 将作用在危岩体上的荷载拟定为三种荷载组合 ( 工况) 。

认为处于特大型水利工程区或高频率强烈地震区的一级防治工程, 应将设计荷载组合调整为/ 自重 + 裂隙水压力( 暴雨状态 ) + 地震力0 ;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详细推导了滑塌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在不同荷载组合下的稳定系数计算方法 , 结合稳定性评价标准, 系统建立了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应用这种危岩主控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贯通率法确定的 c、 U 值比规范推荐的长度加权方法随机性要小, 经 2001~ 2007 年现场观测验证计算结果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关键词 : 岩石力学; 主控结构面 ; 抗剪强度参数 ; 稳定性分析方法; 危岩中图分类号 : P 642 1 21; O346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 [ 4 - 7]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赤平极射投影法及极限平衡理论对危岩块体进行了定性、半定量分析; 文献[ 8] 初步建立了各类1/ 22危岩的极限平衡分析法。

危岩是指由多组岩体结构面切割并位于陡崖或陡坡上稳定性较差的岩石块体及其组合[ 1] , 是产生崩塌灾害的初始物质条件[ 2] 。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与评价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与评价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与评价A.1 一般规定A.1.1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所采用的荷载为危岩体自重、裂隙水压力和地震力。

A.1.2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所采用的工况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形,各工况考虑的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况1,现状工况:考虑危岩体自重和裂隙水压力,对坠落式危岩不考虑裂隙水压力;2 工况2,暴雨工况:考虑危岩体自重和暴雨时裂隙水压力;3 工况3,地震工况:考虑危岩体自重、现状时裂隙水压力和地震力,对坠落式危岩不考虑裂隙水压。

A.2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A.2.1 危岩的稳定性应根据危岩范围、规模、危岩破坏模式及已经出现的变形破坏迹象,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定性判断。

当危岩破坏模式难以确定时,应同时进行各种可能破坏模式的危岩稳定性计算。

A.2.2 危岩稳定性计算中,裂隙水压力可按下式计算:w w V h γ=212(A.2.2)式中:V —— 裂隙水压力(kN/m );h w —— 裂隙充水高度(m ),对于危岩体后缘裂隙排水不畅的,在现状工况时按实际调查取值,在暴雨工况时可取裂隙深度的1/3~2/3。

A.2.3 危岩稳定性计算中,地震力方向可视为水平,地震力大小可按下式计算:e Q W ζ= (A.2.3)式中:Q —— 作用于危岩体上的地震力(kN/m );W —— 危岩体自重(kN/m );ζe —— 地震系数,取0.05。

A.2.4 滑移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模型如图A.2.4所示,危岩体稳定性系数应按下式计算:()cos sin tan sin cos W Q V cl F W Q ααϕαα--⋅+=+ (A.2.4)式中:V—— 裂隙水压力(kN/m ),根据不同工况按式(A.2.2)计算;Q —— 地震力(kN/m ),根据式(A.2.3)计算; F —— 危岩体稳定性系数;C —— 后缘裂隙粘聚力标准值(kPa ),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按长度加权的平均值,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取岩石粘聚力标准值的0.4倍; φ —— 后缘裂隙内摩擦角标准值(°); α —— 滑面倾角(°)。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是指对岩体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其在自然力作用下是
否存在崩塌危险以及崩塌的可能性和程度的一种方法。

崩塌危岩体的评价是岩体工程稳定
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为危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思路是综合考虑岩体岩性、结构、节理、断裂、地下水位、坡度等相关因素,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和综合判断,评估岩体的稳定性。

其具体步
骤如下:
1. 收集岩体相关资料:包括岩石性质、构造节理、地质地貌、地下水位等相关信息,为后续评价提供参考。

2. 选择评价方法:根据岩体的特点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

常用的评价
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

3. 定性评价:根据岩体的岩性、构造节理、地貌地质等特点,进行岩体稳定性的初
步评估,评估结果为“稳定”、“可能不稳定”、“不稳定”等。

4. 定量评价:对评价结果为“可能不稳定”、“不稳定”的岩体,进行进一步的定
量评价。

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稳定系数法、单元法、衰减法等。

5. 分析评价结果:根据定量评价的结果,对岩体的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据岩体的崩塌危险性,确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监测措施。

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岩体的岩性和节理。

岩性是指岩石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断裂韧度等。

节理是
指岩石中存在的裂缝或断层,在岩体稳定性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节理的特性包括节理的
数量、长度、间距、倾角、面状度等。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探究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是指对岩体的崩塌危险程度进行定量评估的过程。

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是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用于评估在工程建设中存在崩塌危险的岩体,以确定相应的危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评价:包括岩体的岩性、强度、韧性、脆性等方面的评价。

这些物理力学性质对于岩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通过实验和野外观测来获得。

4.岩体变形与破坏特征评价:通过观测与监测岩体的变形与破坏特征,并对其进行判断与评价。

这些评价结果可以用来确定岩体的临界状态和潜在崩塌风险。

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是根据经验或者判断来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判断岩体的稳定性指标和运动模式来进行评价。

定量评价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进行评价,通常采用稳定性分析方法,如平衡法、等效连续体法和离散元法等。

在进行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时,需要收集岩体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并进行现场勘察与观测,对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评价,确定岩体的稳定性状况和危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和建议。

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是岩体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依据,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1、WY-01危岩体稳定性定量评价
1 计算模型
从工程防治的角度按照危岩失稳类型进行分类,可将危岩概化分为滑移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3 类。

WY-01危岩体为滑移式危岩;其软弱结构面倾向山外,上覆盖体后缘裂隙与软弱结构面贯通,在动水压力、地震和自重力作用下,缓慢向前滑移变形,形成滑移式危岩,其模式见图(图3-1)。

图3-1 滑移式危岩示意图
图3-2 滑移式危岩稳定性计算示意图(后缘有陡倾裂隙)
2 计算公式
①后缘有陡倾裂隙、滑面缓倾时,滑移式危岩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cos sin sin )sin cos cos W Q V V tg c l
K W Q V θθθφθθθ---+⋅=
++
2
21w
w h V γ=
式中:V ——裂隙水压力(kN/m),;
w
h ——裂隙充水高度(m),取裂隙深度的1/3。

w γ——取10kN/m 。

Q ——地震力(kN/m),按公式e Q W ξ=⨯确定,式中地震水平作用系数七
级烈度地区
e ξ取0.075;
K ——危岩稳定性系数;
c ——后缘裂隙粘聚力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
段粘聚力标准值按长度加权和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取岩石粘聚力标准值的0.4倍;
φ——后缘裂隙内摩擦角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
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按长度加权和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取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的0.95倍;
θ——软弱结构面倾角(°),外倾取正,内倾取负;
W ——危岩体自重(kN/m3)。

3 危岩稳定性计算结果
根据危岩结构特征和形态特征,②区危岩破坏模式主要为滑移式。

(1)计算参数:
崩塌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崩坡积物和石炭系太原组,根据附近工程岩体参数及工程类比得出物理力学参数见表:
表3-2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表
注:由于坡表白云岩、灰岩多为强~弱风化强卸荷岩体,其参数均参考类比相似强~弱风化强卸荷岩体参数。

(2)计算工况
共取四种工况进行计算分析:1、天然状态(自重);2、暴雨状态(饱和自重+ 裂隙水压);3、地震状态;4、地震+暴雨状态(自重+裂隙水压力+ 地震力)。

(3)计算结果
危岩稳定性计算结果见下表(评价结果依据表3-3):
表3-3 WY-01危岩体稳定系数计算表
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防治工程等级二级,滑塌式危岩稳定安全系数取值为1.3,可建立下列评价标准:
表3-4 危岩稳定性评价标准
从表3-3可知:后缘的切割拉裂缝(后缘边界)一般为全部贯通,通过计算只要后缘切割裂缝贯通率在70%以下,WY1危岩体天然状态下都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暴雨或连续降雨、地震、地震+降雨条件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

即是边坡后缘的拉裂结构面的贯通性在50%左右,危岩体的稳定性储备也不够。

2、危岩体破坏后运动轨迹分析计算
根据R·M·Spang(1978)的研究成果,崩落体只有坡度角小于一定临界值(约
27°)时,才停积于崖脚,随坡度角增大,可分别表现为滑动、滚动、跳跃和自由崩落等方式(图4-7)。

勘查区内受岩体破坏影响的斜坡坡度平均坡角大于40°,因此岩体在产生变形破坏后,大部分以滚动、跳跃或自由崩落的方式向坡脚运动,最后堆积于坡脚缓坡地带,直接影响坡下公路的安全,目前坡体上零星分布有危石。

危岩
12° 停止于崖脚
27° 滚动
34° 滚动
45° 滚动、跳跃
63° 跳跃
76° 自由崩落
图3-3 危岩崩塌破坏运动图示
根据落石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两种状态:启动阶段、运动阶段。

1 启动阶段
滑移(错断)式危岩体附着于母岩上,以一定角度的裂隙面相接,在危岩体自重和地表水渗入裂隙等因素的作用下,裂隙面锁固部位被贯通,危岩体沿母岩(或基岩) 发生剪切滑移破坏。

如图3-4所示。

α
图3-4 滑移式破坏初始运动状态
破坏后危岩沿着破坏面运动,可以得到它初始状态的运动参数,如下所示: 下滑力:α
αcos cos mg G T =下
阻滑力:
cl
mg cl G T +=+=αφαcos tan sin 阻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m T T a 阻
下-=
式中:a 为加速度。

质心运动定理可得:
a l t at l 22
12
=⇒=
al at u 20==
u0 在x 、y 方向上的分速度分别为:
α
cos 00u u x =,
α
sin 00u u y =
2 运动阶段
落石启动后,在坡面上的运动模式有滑动、滚动、碰撞弹跳三种。

(1)滑动
当块体的自重下滑分力大于摩擦力时,即mg sinα>T 时,块体将发生向下的滑动。

根据功能原理,落石速度为:
)cos 1(202αf gH v v -+=
式中:v 0为块体滑动运动初速度(m/ s);
H 为滑动起点至计算点垂直高度(m); f 为滑动摩擦系数; α为坡角。

(2)滚动
块体在初速度和加速度的作用下,会发生滚动。

理想的刚体运动学中,滚动不考虑接触面的弹塑性变形。

而在实际的工程中往往要考虑弹塑性问题,边坡坡面会在接触点处产生弹塑性变形,从而阻碍块体的运动。

考虑弹塑性变形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块体的速度:

⎭⎫
⎝⎛-++=αcos 1222202
a k r a h a g v v
式中:r 为块体惯性半径(m);
a 为球体或柱体的半径(m);
k 为滑动摩阻系数(m),一般认为,坡面角α与摩擦系数μ可按图3-5所示线解图求解;
h 为滑动开始点至计算点的垂直距离(m)。

图3-5 根据台阶坡面α确定摩擦系数μ值的线解示意图
(3)碰撞弹跳
弹跳时,块体做斜抛运动,运动曲线如图3-6所示:
α
β
图4-11 块体斜抛运动计算图
设β为块石开始弹跳时的初速度方向与边坡坡面的夹角。

由运动学基本原理,块石做斜抛运动时的速度为:
αβsin cos 0gt v v x += α
βsin cos 0gt v v y -=
式中:v 0 为落石的初速度(m/s);
v x 为任一时间沿x 方向的速度分量(m/ s) ; v y 为任一时间沿y 方向的速度分量(m/ s) ;
β为初速度方向与斜坡坡面的夹角; t 为碰撞发生开始至计算点的时间(s) 。

发生碰撞前的运动轨迹方程为
αβsin 21cos 2
0gt t v x +
= α
βsin 21
sin 20gt t v y -=
式中:x 为沿x 方向的位移分量(s);y 为沿y 方向的位移分量(s)。

在下一次碰撞发生前的瞬间,块体速度为:
αβ
α
βcos sin 2sin cos 001g v g t v v x += αβα
βcos sin 2sin sin 001g v g t v v y -=
根据牛顿的碰撞理论,下一次碰撞开始后,由于碰撞中产生的动能损失,需要将初速度乘以恢复系数。

在落石计算中,恢复系数可以根据现场推石试验或者由崩塌遗迹的岩块位置利用上述公式,经过多次试算得到。

则碰撞结束后的初始速度为
t x x R v v 112= n
y y R v v 112=
式中:Rt 为切向恢复系数;
Rn 为法向恢复系数。

在斜抛运动发生时,需要计算弹跳高度。

弹跳高度对于计算支护的几何尺寸起关键作用,可直接由轨迹方程得到。

3 动能的计算
计算速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动能公式计算能量,以便选取防护措施,动能的
计算公式为:
2
21mv E =
式中:v 为块体速度(m/ s);
m 为块体质量(kg) ;
E 为块体动能(KJ)。

根据计算Ⅲ-Ⅲ’剖面上部陡崖危岩体失稳后的块石的运动轨迹特征如下(详见附件2):沿剖面运动的落石所经过部位平动速度的最大值位于X=25.09处,值为22.49m/s,最小值位于X=32.5处,值为4.35m/s;沿剖面运动的落石回弹高度(离开地面的高度)在x=28.5处达到最大,最大可以到达0.8m;根据内差法计算出在拟设挡土墙位置(X=27.5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