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分析(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人口迁移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现象。

无论是从农村到城市,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还是在同一地区内的短距离移动,都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人口迁移呢?它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人口迁移的原因。

经济因素往往是促使人们迁移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一些地区,就业机会稀缺,工资水平低,而在另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迅速,有着更多高薪且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

比如,大城市通常拥有更多的企业、工厂和商业机会,吸引着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经济收入而迁移。

教育因素也不容忽视。

一些地区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优秀的学校、师资和教育设施。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家长们可能会选择迁移到教育发达的地区。

环境因素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有的地方自然环境恶劣,可能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比如洪水、地震、干旱等,或者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相反,一些地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吸引着人们前往定居。

社会因素也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例如,婚姻会导致一方跟随另一方迁移到新的居住地。

政治因素,如战争、政治动荡或政策变化,也可能迫使人们离开原居住地,寻求更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人口迁移。

某些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传统,对具有相同文化背景或对特定文化感兴趣的人具有吸引力。

接下来,我们看看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对于迁入地来说,人口的迁入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新迁入的人口可能带来新的技术、知识和创新理念,为产业的升级和创新注入活力。

同时,人口的增加也刺激了消费,推动了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

然而,人口的大量迁入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会加大城市的资源压力,包括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

此外,可能会导致社会治安问题的增加,如犯罪率上升等。

对于迁出地而言,人口的迁出减轻了当地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

高中地理教学探索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高中地理教学探索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高中地理教学探索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现象。

它是全球各地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社会经济和地理格局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并辅以相关数据和案例进行论述。

一、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有多种原因。

首先,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纷纷离开农村地区,到城市寻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机会。

同时,资源分布和产业结构的不均衡也促使人们跨地区迁移,以获得更好的生计。

其次,自然因素也对人口迁移起到重要的影响。

灾害性天气事件(如洪水、地震、飓风等)常常导致人们被迫离开原居住地,寻求更安全和宜居的地方。

例如,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海洋水位上升,正迫使一些低洼地区的居民搬离,寻找更高的海拔地区居住。

此外,政治因素也是人口迁移的原因之一。

政治动荡和国际冲突往往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战争、内乱和政权更迭都会迫使人们逃离原居住地,寻找更安全和稳定的环境。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目的地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就原居地而言,人口减少会导致社会和经济的动荡。

农村地区的人口大规模外流可能导致农业产出减少和社会服务的不足。

同时,人口减少还可能导致老龄化问题的加剧。

此外,人口减少还可能导致资源下降、环境破坏等问题。

而对目的地来说,人口增加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人口增加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和市场潜力,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其次,人口增加还带来了多样化的文化和社会特征,丰富了目的地的社会生活。

同时,人口迁移还对社会结构、教育、医疗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目的地需要为迁徙人口提供住房、教育和医疗保障。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可能会不堪重负,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人口迁移的案例和数据以中国为例,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了数亿人口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

据统计,2019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0.6%。

【精准解析】2021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五+高频考点47+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分析

【精准解析】2021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五+高频考点47+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分析

(2019·天津九校联考)住房供需匹配度是指年均住房需求面积预测值与平均住房供给面积预测值的比值。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自2018年开始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

据此完成1~2题。

1.未来五年住房供需关系失衡最严重的城市是()A.鄂尔多斯B.邯郸C.包头D.石家庄2.对北京住房供需匹配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B.外来人口迁入C.住房拆除改造面积D.住房建设收益(2020·天津市南开区高考模拟)有经济学者研究发现,现在中国出现了“城归”。

即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在外面工作了几年,认识了一些朋友,学会了技术,积累了一些钱,更懂得了市场怎么运作,然后回农村工作,因为家乡有用武之地。

据此回答3~4题。

3.“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发展C.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4.“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是指“城归”人员()A.数量的大幅度提高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技能与素质的提升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读“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A.2003年B.2006年C.2009年D.2012年6.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A.老龄化的进程延缓B.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C.平均预期寿命缩短D.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2020·江西省临川九校模拟)2019年3月,多省份2018年度常住人口数据陆续出炉,下表为“部分省份常住人口统计”。

依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省份2018年常住人口(万)2017年常住人口(万)增加数增长率广东省1134611169177 1.58%山东省10047.2410005.8341.410.41%河南省96059559.1345.870.48%四川省83418302390.47%江苏省8050.78029.321.40.27%上海市2423.782418.33 5.450.23%北京市2154.22170.7-16.5-0.76%天津市1559.61556.87 2.730.18%7.广东、山东常住人口数量位居前列,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②交通③房价④环境⑤公共服务水平⑥落户政策A.①②④B.①⑤⑥C.①③④D.②④⑤8.北京市常住人口呈现负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是()A.严格的人口调控政策B.经济活力欠佳C.环境污染严重D.交通拥堵读“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9~11题。

高频考点02人口迁移及其影响-【高考调研】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讲练

高频考点02人口迁移及其影响-【高考调研】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讲练
2.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2)B
解析:(2)根据题意,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是因为国家“三农”政策利好,外出 务工人数开始减少,①正确。出生人口变化并不会迅速影响到外出务工人数,②错误。2008年国 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产业受到影响,外出务工人数开始有所下降,③正确。第二、三产业产值 比重应该是有所上升的,尤其是我国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应该是持续上升,④错误。故选B
●角度二 运用统计图表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例2】户籍人口是指在某地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而常住人口则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达到一 定时间的人口。下表是我国某市2012~2017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表。据此完成3~4题。
3.该市最可能为( B )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根据表格可知,该市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大约1 000万,可以推测该城市对外来人口 的吸引力很大,进一步推断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各选项中上海的经济是最发达的,对人口的吸引力是最 大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第4题,常住人口的大量增加主要是由人口大量迁入导致的,所以常住人 口增速变缓也主要与人口迁入变少有关,而与死亡率、出生率关系不大,故A错误。根据表格显示,可知, 该市户籍人口一直在增加,故B错误。近些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快,就业机会增多,使得劳动 力输出省份的人口输出量减少,进而导致该市常住人口增速变缓,故C正确。我国没有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的政策,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及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及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及答案人口迁移的定义与分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根据迁移的原因和方向,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内部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和城市人口迁移。

内部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内部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其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教育资源、自然环境等。

内部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目的地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原居地可能出现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等问题,而目的地可能面临人口过剩、社会压力增加等挑战。

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家边界进行迁移。

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战争与冲突、政治迫害、自然灾害等。

国际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目的地的影响巨大。

原居地可能面临人口流失、人才流失等问题,而目的地可能面临社会多元化、经济发展等机会与挑战。

城市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城市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

主要原因包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医疗条件、社交环境等。

城市人口迁移对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都有着重要影响。

农村地区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城市地区可能面临人口过剩、城市扩张等挑战。

相关专题训练题及答案1. 内部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答案: 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教育资源、自然环境等)2. 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经济因素、战争与冲突、政治迫害、自然灾害等)3. 城市人口迁移的影响有哪些?(答案: 农村地区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城市地区面临人口过剩、城市扩张等挑战)结论人口迁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对于理解地理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和思路。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类型、原因、影响!含例题~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类型、原因、影响!含例题~

一、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原因人口迁移的分类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变化和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如国际难民、永久性移民和外籍工人)和国内人口迁移(招生、分配等)。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原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特别提醒】 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来好的生活条件,文化联系;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更多的就业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2)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2)影响人口年龄结构(3)影响经济、文化的发展(4)改变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而影响人口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理分布(5)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促进了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6)促进了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例1、图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移动方向示意图。

图中序号与选项排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中国 ②美国 ③俄罗斯 ④拉丁美洲B. ①中国 ②俄罗斯 ③美国 ④拉丁美洲C. ①拉丁美洲 ②中国 ③俄罗斯 ④美国D. ①中国 ②拉丁美洲 ③俄罗斯 ④美国01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以四幅简单的人口迁移方向图切入,隐形考查人口迁移的类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状况等知识,结合世界地理和世界近现代史考查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人口迁移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人口迁移
1234567
2.②所示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带来的影响是 A.土地总面积扩大
√B.农产品产量增加
C.人口老龄化加剧 D.人口环境容量减小 解析 由图可知,②所示人口迁移为乡村间人口迁移,给迁入地带来充 足的劳动力,可以促进农业的开发,增加农产品的产量,B正确。 土地总面积不会因为人口迁移而变化,A错误。 人口迁移主要以劳动力人口为主,对于迁入地,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 趋势,C错误。 人口环境容量与人口迁移无关,D错误。
3.上海市发布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户籍人口
√B.增加人才储备
C.解决学生就业
D.提高城市知名度
16
解析 据材料可知,本次上海市发布的人口新政策中,受惠的主要是四 所一流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说明该政策的发布是为了进一步吸纳人 才,储备高素质劳动力,选B。
4.该政策对上海市的影响表现在
①增加城市创新活力 ②降低城市管理难度 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
12
1.导致卡塔尔移民数量排名前十位的
国家占总移民数量比例差异的主导因
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Fra bibliotekB.气候
√C.人口基数和迁移阻力
D.政策
解析 移民数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都是 人口大国,且距离卡塔尔较近,迁移阻力较小。印度尼西亚也是人口大 国,但距离卡塔尔较远,迁移阻力较大,故在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占比 相对较低,C正确。
30
29
宜昌是湖北省人口净流入城市。“返乡创业”已经成为宜昌的热门 词汇,据统计,流入人口中有从沿海地区回乡创业的企业家,有从北京、 深圳返回宜昌高科技企业就业的软件工程师,有毕业后选择回乡就业的 大学生,还有从大城市返乡的打工人员。 (2)分析人口回流现象对宜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8分)

【地理】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分析

【地理】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分析

地理】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分析
1.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方法
(1)结合下图全面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2)
(2)找出主要原因。

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使人
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这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年轻人从东北部老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主要是考虑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

总体来说,自然环境
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逐渐减弱,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收入,缓解就业压力。

弊: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人才外流。

迁入地——利: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

弊:带来一些问题,如对交通、住房产生压力,可能加剧环境污染。

3.民工潮与民工荒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人口迁移现象。

大量的农民工涌向东部沿海城市,引发民工潮;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出现民工荒。

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引起的社会问题都值得关注,这也将是高考考查的方向之一。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辽宁三模]据统计,2023年末,吉林省人口跨省净迁入4.34万人,实现自2011年以来的人口净迁入,并保持增长势头。

据此完成1~2题。

1.2023年吉林省实现人口净迁入,说明该省份()A.高等教育领先,科技人才众多B.营商环境改善,产业集聚发展C.旅游景点多样,吸引人们迁居D.夏季凉爽宜人,生活环境良好答案:B解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是就业,一直以来吉林省便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先的省份,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夏季的凉爽更具有长期性,A、C、D错误,唯有近年来营商环境的改善,产业的集聚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多,才能够吸引人口的迁入,B正确。

故选B。

2.吉林省人口拉力最大的城市可能是()A.长春市B.吉林市C.辽源市D.延吉市答案:A解析: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聚集了全省优质的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高,人口拉力最大。

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024·辽宁辽阳模拟预测]流动人口在进入首次流入地后,会进一步在不同流入地、同一流入地的不同空间之间流动。

下图示意我国流动人口初次流动阶段和当前流动阶段空间流向。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丁表示的地区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在初次流动和当前流动阶段,均是最大的流入地,推断甲地应具有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吸引力较大,我国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应为甲地;乙地初次流动流入(0.5)略大于流出(0.3),当前人口净流出(0.9),总体人口流动少,且乙地人口少量流入甲地,推测乙地经济衰退,为我国东北地区;丙地流动人口多,初次流动,主要流入甲地(初次流动35.1、当前流动36.5),同时发生本地流动(初次流动7.5、当前流动5.4),根据我国四个区域的分布,丙地距离甲地东部地区相对较近,因此为中部地区;丁地为人口净流出区(初次19.6+0.3、当前流动19.3),但是流动人口的量小于丙地,推测其为西部地区。

2024年高考地理全球化下的人口迁移历年真题

2024年高考地理全球化下的人口迁移历年真题

2024年高考地理全球化下的人口迁移历年真题全球化带来了无数人口迁移的变化,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2024年的高考地理考试中,人口迁移也是一道常见的题目。

回顾历年真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本文将从历年真题中选取几道典型题目,分析其内容与解答,并对学生们在复习备考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一、考题分析题目一:请结合全球化的背景,描述中国对外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2019年真题)这道题目要求考生结合全球化的背景,描述中国对外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经济因素:全球化加速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国际分工体系。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外籍劳动力来华务工,人口迁移逐渐增多。

2.就业机会:全球化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市场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外籍人才为了在中国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纷纷选择来华工作和生活,人口迁移逐步上升。

3.教育因素:全球化使得教育国际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和普及。

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许多外国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随着留学生的增加,人口迁移现象显著。

综上所述,中国对外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受全球化背景的影响,明显增加。

经济因素、就业机会和教育因素是推动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题目二:地理全球化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对世界人口地理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017年真题)这道题目要求考生结合地理全球化的加速作用,描述其对世界人口地理格局产生的影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人口流动加剧: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间的人口流动显著增强。

经济繁荣的地区吸引大量劳动力,因此人口向这些地区的流动增加。

国际迁徙带来了显著的人口交流,推动了世界人口地理格局的变化。

2.人口集聚和分散:全球化使得市场、技术和就业机会等资源更加易于跨国流动,特定地区成为人口集聚的热点。

例如,欧洲联盟的形成和发展使得欧洲各国的人口流动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人口集聚。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人口迁移含答案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人口迁移含答案

2022新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人口迁移一、选择题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0.48‰。

在内地31省市中,东北三省出生率垫底,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出生率分别为6.45‰、6.05‰、5.73‰。

下图为2014-2019年全国总出生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出生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A.国家生育政策B.生育观念改变C.经济发展较快D.人口增长惯性2.东北三省人口出生率全国最低,说明东北地区()A.人口迁入增多B.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C.劳动力平均年龄偏高D.经济发展水平较高3.下列因素中,对我国目前低生育率影响最不明显的是()A.育龄妇女年龄B.教育成本C.就业环境D.二孩政策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时期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性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因素中对迁入人口规模影响最小的是()A.工资水平B.房价C.空间距离D.教育资源5.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下列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北京B.上海C.广东D.安徽6.图示西藏人口迁移状况的形成原因是()①国家政策的影响及交通的快速发展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中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迁移D.从内陆国向沿海国迁移8.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世界人口迁移的的主要拉力是()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高的经济收入C.更多的休闲时间D.更优的自然环境读图,回答问题。

9.若图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则与该图相符的是()A.甲地为欧洲,乙地为非洲B.甲地为亚洲,乙地为北美洲C.甲地为北美洲,乙地为拉丁美洲D.甲地为大洋洲,乙地为欧洲10.若右图乙地为攀枝花,其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首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优越B.经济迅速发展C.西部大开发D.矿产资源开发下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口流动状况,箭头粗细代表人口流动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人口迁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人口迁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行政区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

读下图,完成1~2题。

1.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a1→a2B.a1→b1C.b1→b2D.c1→c22.如果A、B、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

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A.a1→a2、a1→b1B.a1→b1、b1→b2C.a1→a2、b1→b2、c1→c2D.c1→c2、a1→c11题,国际人口迁移指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

A、B、C表示不同的国家,结合图示可知a1→b1、a1→c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故选B项。

第2题,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农村向城市迁移。

根据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判断a1→a2、b1→b2、c1→c2属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

故选C项。

2.C“舒适型移民”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人口流动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大众旅游以及城镇化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许多人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舒适型移民”。

据此完成3~4题。

3.“舒适型移民”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地区间()A.环境状况的差异B.就业机会的差异C.经济水平的差异D.迁移政策的差异4.“舒适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①增加劳动力②大力开发资源③提升住房价格④劳动服务业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舒适型移民”形成的客观条件是区域之间环境状况的差异,A项正确;“舒适型移民”更多的是考虑环境的舒适,与就业机会无关,与经济水平及迁移政策的关联性小,B、C、D三项错误,故选A项。

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舒适型移民”主要是为了享受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迁入地区而言,会提升住房价格,带动迁入地劳动服务业的发展,③④正确;该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享受生活,因而对迁入地增加劳动力和大力开发资源不正确,故选B项。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人口迁移和人口容量习题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人口迁移和人口容量习题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人口迁移和人口容量1.2019年在D电商举办的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D电商根据其旗下平台所呈现的收货地址变化,展开分析并发布了基于D电商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

D电商平台大数据充分覆盖流动人口,动态呈现人口变化,为现有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益补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根据电商平台所呈现的收货地址变化获取的人口流动数据的最大优点是( )A.覆盖面更广B.准确性更高C.时效性更强D.误差率更低(2)分析图中四城市数据,可以看出( )A.北京人口流动性最强B.上海人口增长最缓慢C.四城市规模都在缩小D.广州、深圳人口规模相当(3)据数据显示,与北京相比,上海、广州、深圳人口迁移以周边城市较多,说明三城市地区( )A.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B.城市已经均衡化发展C.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D.都市圈发展的水平高2.下图为我国春运期间各省区(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口流出、流入首位流(单纯基于一省人口的总流出或总流入的强度)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的粗细代表流入和流出强度。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反映出影响人口首位流指向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②交通方式③空间距离④地形阻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图中甲、乙两省(区、市)分别是()A.山西、青海B.山东、内蒙古C.云南、北京D.广东、安徽(3)该图说明()A.河南流出人口流向浙江的最多B.东北地区流入首位流地域分布最为复杂C.历史因素对人口流动首位流的影响最大D.全国各省区流出首位流主要指向北京、天津、上海3.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反应了迁入或迁出的人口规模。

下图1为2019年农历腊月十六(2020年1月10日)至2020年农历正月初八(2020年2月1日)期间,武汉迁出人口趋势图,图2为2019年农历腊月二十四(2020年1月18日)至2020年农历正月十五(2020年2月8日)期间,武汉迁入人口趋势图。

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图件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图件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规模和范围
人口迁移的规模:地理新教材 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图件展示 了人口迁移的规模,包括迁移 人数、迁移距离和迁移频率等。
人口迁移的范围:地理新教材 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图件还展 示了人口迁移的范围,包括迁 移的地理区域、迁移的方向和 迁移的目的地等。
人口迁移的路径:地理新教 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图件 还通过地图和图表等形式, 展示了人口迁移的路径和路 线,包括迁移的交通方式、 迁移的时间和迁移的距离等 。
THANK YOU
汇报人:
社会经济因素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 和升级会引发人口迁移
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水 平地区对人口有较大吸引力, 促使人口迁移
就业机会:就业机会的差异也 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城市规模与城市化水平:大城 市和城市化地区对人口有较大
吸引力,促使人口迁移
政策制度因素
政策制度对人口 迁移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户籍制度、 土地制度、社会 保障制度等方面。
02
地理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 程中图件人口迁移的影响因 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 因素之一,如气候变暖导致海平 面上升,引发沿海地区人口迁移。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干旱等 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人口迁移。
资源分布: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 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也可能 引发人口迁移。
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生态 破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动因:地理新教材 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图件还分 析了人口迁移的动因,包括经 济、社会、政治、自然灾害等 方面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路径
人口迁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农村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人口迁移的路径主要包括陆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

2025届高中地理复习第46课人口迁移

2025届高中地理复习第46课人口迁移

第46课人口迁移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1.根据材料,判断分析某人口移动形式是否属于人口迁移行为。

2.根据所给人口迁移的材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必备知识梳理: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我们把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_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方法技巧]:人口迁移的判断人口迁移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频繁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等不属于人口迁移,游牧民的迁移,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_,可分为_人口迁移和_人口迁移。

3.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_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动力机制:2.影响因素1.国际人口迁移,2.国内人口迁移(1)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0世纪50年代,为了开发边疆,国家有组织地移民边疆的各类人员达百万之众。

(2)改革开放以后: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_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

【知识体系构建】: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深度探究人口迁移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方法技巧]: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思路(1)全面分析抓重点: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既要全面分析,又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对迁出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会使其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重;对迁入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会使其青壮年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减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分析一、选择题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回答1~2题。

1.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民工流动B.水利工程建设C.道路建设D.输气管道建设2.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答案:1.B 2.B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判断,人口迁移是向两侧迁出,迁出的地区正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的地区,所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的建设。

第2题,从图中不能看出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从箭头指向看,人口移动距离以短距离迁移居多。

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靠两侧就近安置。

下图是“东北和广东的GDP和20~39岁常住人口占全国比例曲线图”。

据图回答3~4题。

3.关于东北和广东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广东省青壮年比例会增大,广东省的自然增长率会上升B.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东北青少年儿童比例会增大,东北的人口增长率会上升C.刺激广东省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D.刺激东北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4.两地的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大量迁入广东,促进广东经济高速发展B.2006年20~39岁人口的过度增长使广东GDP占全国比重下降C.只有使20~39岁人口比例上升才能使东北GDP占全国比重转为上升趋势D.东北人口的这种变化会制约东北的经济发展答案:3.A 4.D解析:第3题,广东经济增长快,就业机会多,对外吸引力大,广东省青壮年比例会增大,广东省的自然增长率会上升;东北经济下滑,人口外迁现象突出,青少年儿童比例会下降,人口增长率会下降;影响人口模式变化的是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长并不会刺激广东省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也不会刺激东北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

第4题,广东经济发展快速,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广东,据图分析人口大量迁入广东,广东省GDP波动增长;2006年20~39岁人口的过度增长与广东GDP占全国比重下降关系不大,是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状况;东北产业结构单一,调整产业结构,是促进东北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20~39岁人口比例上升并不能使东北GDP占全国比重转为上升趋势;东北大量的青壮年人口外迁,老龄化加重,劳动力数量减少,会制约东北的经济发展。

性别比指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下图为“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情况折线图”。

据此完成5~6题。

5.与2000年相比,2016年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中( )A.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B.男性人口仍占多数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D.迁入人口性别比呈不平衡态势6.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产业升级B.交通运输C.工程建设D.家庭婚姻答案:5.B 6.D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2016年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50~54岁;2016年比2000年性别比在大部分年龄段有所降低,但大多数年龄段仍然高于100,说明男性仍多于女性;结合图示可知,少年儿童的性别比2016年比2000年有所升高;2016年迁入人口性别比相比于2000年整体上趋近100,说明性别比趋向平衡态势。

第6题,交通运输和工程建设所需劳动力,主要是男性劳动力;产业升级所需劳动力数量整体会减少;该省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后,家庭婚姻成为女性人口大量流入的主因。

7.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abc B.abd C.acd D.bcd 答案: B解析:如果不受人口迁移影响,某地区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中的各年龄段的比重(正常情况老年人口的比重较少)以及男女性别比重相差不会太明显,而a、b城市中20岁人口比重、d城市中20~50岁的男性人口比重都很不协调,故受人口迁移影响较大,所以正确答案为B。

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

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8~10题。

8.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级行政区是(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9.甲、丙两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状况C.国家政策D.交通条件10.1995年以后,乙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限制人口迁入答案:8.B 9.A 10.C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甲、乙两省级行政区1985~2010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丁两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说明甲、乙两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省级行政区;且甲省级行政区在2005~2010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省级行政区,因此甲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乙省级行政区,故甲表示北京,乙表示广东,A、D选项错误。

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级行政区,因此丙表示河南,则丁表示云南。

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第9题,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多个因素中,经济因素(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甲表示北京,丙表示河南,两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选项A正确。

第10题,乙表示广东省。

1995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逐步增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不能支撑广东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广东省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相比,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少,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较高,导致1995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选项C正确。

下表示意我国2017年春运迁出率、迁入率前十位城市(根据2017年全国春运大数据制作)。

下图为“我国2003~2016年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图”。

据此完成11~13题。

11.2017年全国春运大数据反映了( )A.在广东省打工的安徽人最多B.劳动力由广东向安徽转移C.广东省人口返回安徽省最多D.广东省外来劳动力多12.推测2003~2016年间( )A.产业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B.沿海地区投资呈下降趋势C.产值内陆地区超过沿海地区D.全国投资呈下降趋势13.材料反映的劳动力流动特征对我国产业的影响有( ) A.促进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B.阻碍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C.促进内陆地区的产业升级D.对我国产业转移没有影响答案:11.D 12.A 13.B解析:第11题,春运数据显示广东5座城市人口迁出率最高,说明广东5座城市外来劳动力多,D正确。

第12题,图中数据显示沿海地区投资占全国比重在下降,说明产业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

第13题,劳动力主要由内陆地区迁往沿海地区,产业是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劳动力的逆向迁移会导致内迁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从而阻碍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

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据2010年6月份出版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透露:我国3/4的村庄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为了挖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应加快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的改革,清除各种阻碍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制度性障碍。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哪些因素?(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由城市到乡村B.由城市到城市C.由乡村到城市D.由乡村到乡村(3)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答案:(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2)C(3)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而无“工”可用的现象。

解析(1)材料一反映的上学需求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我们村挺富的”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的影响;材料二反映了政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属于政治因素的影响。

(2)目前因经济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主要方向为由乡村流向城市。

(3)注意“21世纪”的时间信息,进入21世纪,由于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而一般的民工为普通体力劳动者,其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15.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妇联2018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902万。

贵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90%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据材料分析荣防村青壮年最可能去哪个区域打工?对荣防村社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2)从2017年到201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分析原因。

答案:(1)最可能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

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工资待遇、更好的发展条件。

影响:产生大量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劳动力缺乏,人才流失。

(2)呈现下降趋势。

原因:随着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无法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房租上涨,生活成本提高。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荣防村青壮年最有可能去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好,基础设施完善,发展前景好。

但是青壮年人口大量迁出后,该村会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老人,劳动力缺乏,人才流失。

(2)据图可知,从2017年到201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和经济飞速发展,省内外工资水平趋于相同,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在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工的素质达不到东部部分用工企业的要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