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测试题经典(含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2.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矩形C.平行四边形 D.直角三角形3.如图,∠1=55°,∠3=108°,则∠2的度数为()A.52°B.53°C.54°D.55°4.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A.形状相同的三角形B.面积相等的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周长相等的三角形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的内部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的内部C.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D.三角形必有一高线在三角形的内部6.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2cm,3cm,5cm B.7cm,4cm,2cm C.3cm,4cm,8cm D.3cm,3cm,4cm 7.已知△ABC中,∠A=20°,∠B=∠C,那么三角形△ABC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正三角形8.试通过画图来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锐角三角形C.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9.如图,BD平分∠ABC,CD⊥BD,D为垂足,∠C=55°,则∠ABC的度数是()A.35°B.55°C.60°D.70°10.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AD上,且OE⊥BC于点E,∠BAC=60°,∠C=80°,则∠EOD的度数为()A.20°B.30°C.10°D.15°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那么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大于3小于9 .12.如图,AD⊥BC于D,那么图中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 6 个.13.如图,△ABC中,∠ACB>90°,AD⊥BC,BE⊥AC,CF⊥AB,垂足分别为D、E、F,则线段BE 是△ABC中AC边上的高.1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6 .15.十边形的外角和是360 °.16.若三角形的周长是60cm,且三条边的比为3:4:5,则三边长分别为15,20,25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求正六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18.如图,一个六边形木框显然不具有稳定性,要把它固定下来,至少要钉上几根木条,请画出相应木条所在线段.19.观察以下图形,回答问题:(1)图②有 3 个三角形;图③有 5 个三角形;图④有7 个三角形;…猜测第七个图形中共有13 个三角形.(2)按上面的方法继续下去,第n个图形中有(2n﹣1)个三角形(用n的代数式表示结论).20.如图,∠B=42°,∠A+10°=∠1,∠ACD=64°,求证:AB∥CD.21.如图,在△BCD中,BC=4,BD=5,(1)求CD的取值范围;(2)若AE∥BD,∠A=55°,∠BDE=125°,求∠C的度数.22.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DC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多5cm,AB 与AC的和为11cm,求AC的长.23.如图,在△ABC中,∠ABC=66°,∠ACB=54°,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 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24.(1)如图1,把△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试探索∠1+∠2与∠A 的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2,BI平分∠ABC,CI平分∠ACB,把△ABC折叠,使点A与点I重合,若∠1+∠2=130°,求∠BIC的度数;(3)如图3,在锐角△ABC中,BF⊥AC于点F,CG⊥AB于点G,BF、CG交于点H,把△ABC折叠使点A和点H重合,试探索∠BHC与∠1+∠2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三角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分析】本题需要分类讨论: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称为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可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钝角三角形;当有三边相等时,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一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解答】解:本题中三角形的分类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分类.此题属于易错题,同学们往往忽略了等边三角形是一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且等腰三角形也可以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2.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矩形C.平行四边形 D.直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多边形.【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进行判断.【解答】解:直角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正确掌握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3.如图,∠1=55°,∠3=108°,则∠2的度数为()A.52°B.53°C.54°D.55°【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直接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3是△ABC的外角,∠1=55°,∠3=108°,∴∠2=∠3﹣∠1=108°﹣55°=5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4.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A.形状相同的三角形B.面积相等的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周长相等的三角形【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三角形的中线定义,知三角形的一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了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解答】解: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故选:B.【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构造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时,注意考虑三角形的中线.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的内部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的内部C.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D.三角形必有一高线在三角形的内部【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以及在三角形的位置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的内部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的内部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只有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故本选项正确;D、三角形必有一高线在三角形的内部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基础题,熟记概念以及在三角形中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2cm,3cm,5cm B.7cm,4cm,2cm C.3cm,4cm,8cm D.3cm,3cm,4cm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依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求解即可.【解答】解:A、因为2+3=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错误;B、因为2+4<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错误;C、因为3+4<8,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错误;D、因为3+3>4,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已知△ABC中,∠A=20°,∠B=∠C,那么三角形△ABC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正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得各角的度数,再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答】解:∵∠A=20°,∴∠B=∠C=(180°﹣20°)=80°,∴三角形△ABC是锐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8.试通过画图来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锐角三角形C.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判断.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解答】解:A、如等腰直角三角形,既是直角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故该选项错误;B、如等边三角形,既是等腰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故该选项错误;C、如顶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故该选项错误;D、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故该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分类方法,理解各类三角形的定义.9.如图,BD平分∠ABC,CD⊥BD,D为垂足,∠C=55°,则∠ABC的度数是()A.35°B.55°C.60°D.70°【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CBD,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解答】解:∵CD⊥BD,∠C=55°,∴∠CBD=90°﹣55°=35°,∵BD平分∠ABC,∴∠ABC=2∠CBD=2×35°=7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AD上,且OE⊥BC于点E,∠BAC=60°,∠C=80°,则∠EOD的度数为()A.20°B.30°C.10°D.15°【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垂线;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A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得∠ADC,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可求解.【解答】解:∵∠BAC=60°,∠C=80°,∴∠B=40°.又∵AD是∠BAC的角平分线,∴∠BAD=∠BAC=30°,∴∠ADE=70°,又∵OE⊥BC,∴∠EOD=20°.故选A.【点评】此类题要首先明确思路,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角平分线的定义.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那么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大于3小于9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得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此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6﹣3=3<第三边<6+3=9.故答案为:大于3小于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根据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如图,AD⊥BC于D,那么图中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 6 个.【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由于AD⊥BC于D,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它们都有一边在直线CB上,由此即可确定以AD为高的三角形的个数.【解答】解:∵AD⊥BC于D,而图中有一边在直线CB上,且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6个,∴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6个.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可以在三角形外,也可以在三角形内,所以确定三角形的高比较灵活.13.如图,△ABC中,∠ACB>90°,AD⊥BC,BE⊥AC,CF⊥AB,垂足分别为D、E、F,则线段BE 是△ABC中AC边上的高.【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解答.【解答】解:∵BE⊥AC,∴△ABC中AC边上的高是BE.故答案为:BE【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6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 则内角和是720度,720÷180+2=6,∴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外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5.十边形的外角和是360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解答.【解答】解:十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故答案为:3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无关,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16.若三角形的周长是60cm,且三条边的比为3:4:5,则三边长分别为15,20,25 .【考点】三角形;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先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x,4x,5x,再由其周长为60cm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为3:4:5,∴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x,4x,5x.∵其周长为60cm,∴3x+4x+5x=60,解得x=5,∴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5,20,25,故答案为:15,20,25【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的问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求正六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由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可求得每个外角的度数.【解答】解:∵正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且每个外角都相等,∴正六边形的一个外角度数是:360÷6=60°.【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外角的计算,理解外角和是360度,且每个外角都相等是关键.18.如图,一个六边形木框显然不具有稳定性,要把它固定下来,至少要钉上几根木条,请画出相应木条所在线段.【考点】多边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要使六边形木架不变形需把它分成三角形,即过六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有几条对角线,就至少要钉上几根木条.【解答】解:如图所示:,至少要定3根木条.【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以做(n﹣3)条.19.观察以下图形,回答问题:(1)图②有 3 个三角形;图③有 5 个三角形;图④有7 个三角形;…猜测第七个图形中共有13 个三角形.(2)按上面的方法继续下去,第n个图形中有(2n﹣1)个三角形(用n的代数式表示结论).【考点】三角形.【专题】规律型.【分析】(1)根据观察可得:图②有3个三角形;图③有5个三角形;图④有7个三角形;由此可以猜测第七个图形中共有13个三角形(2)按照(1)中规律如此画下去,三角形的个数等于图形序号的2倍减去1,据此求得第n个图形中的三角形的个数.【解答】解:(1)图②有3个三角形;图③有5个三角形;图④有7个三角形;…猜测第七个图形中共有13个三角形.(2)∵图②有3个三角形,3=2×2﹣1;图③有5个三角形,5=2×3﹣1;图④有7个三角形,7=2×4﹣1;∴第n个图形中有(2n﹣1)个三角形.故答案为3,5,7,13,(2n﹣1).【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规律型,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用一个统一的式子表示出变化规律是此类题目中的难点.20.如图,∠B=42°,∠A+10°=∠1,∠ACD=64°,求证:AB∥CD.【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在△ABC中,∠B=42°即已知∠A+∠1=180°﹣42°=138°,又∠A+10°=∠1可以求出∠A的大小,只要能得到∠A=64°,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就可以证出结论.【解答】证明:在△ABC中,∠A+∠B+∠1=180°,∠B=42°,∴∠A+∠1=138°,又∵∠A+10°=∠1,∴∠A+∠A+10°=138°,解得:∠A=64°.∴∠A=∠ACD=64°,∴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评】本题首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A与∠1的关系求出∠A的度数,然后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得证.21.如图,在△BCD中,BC=4,BD=5,(1)求CD的取值范围;(2)若AE∥BD,∠A=55°,∠BDE=125°,求∠C的度数.【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平行线的性质.【分析】(1)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DC的取值范围即可;(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EC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解答】解:(1)∵在△BCD中,BC=4,BD=5,∴1<DC<9;(2)∵AE∥BD,∠BDE=125°,∴∠AEC=55°,又∵∠A=55°,∴∠C=7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EC的度数是解题关键.22.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DC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多5cm,AB 与AC的和为11cm,求AC的长.【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中线的定义知CD=BD.结合三角形周长公式知AC﹣AB=5cm;又AC+AB=11cm.易求AC的长度.【解答】解:∵AD是BC边上的中线,∴D为BC的中点,CD=BD.∵△ADC的周长﹣△ABD的周长=5cm.∴AC﹣AB=5cm.又∵AB+AC=11cm,∴AC=8cm.即AC的长度是8cm.【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23.如图,在△ABC中,∠ABC=66°,∠ACB=54°,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 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求∠A=60°.又因为BE是AC边上的高,所以∠AEB=90°,所以∠ABE=30°.同理,∠ACF=30度,又因为∠BHC是△CEH的一个外角,所以∠BHC=120°.【解答】解:∵∠ABC=66°,∠ACB=54°,∴∠A=180°﹣∠ABC﹣∠ACB=180°﹣66°﹣54°=60°.又∵BE是AC边上的高,所以∠AEB=90°,∴∠ABE=180°﹣∠BAC﹣∠AEB=180°﹣90°﹣60°=30°.同理,∠ACF=30°,∴∠BHC=∠BEC+∠ACF=90°+30°=1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三角形的外角通常情况下是转化为内角来解决.24.(1)如图1,把△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试探索∠1+∠2与∠A 的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2,BI平分∠ABC,CI平分∠ACB,把△ABC折叠,使点A与点I重合,若∠1+∠2=130°,求∠BIC的度数;(3)如图3,在锐角△ABC中,BF⊥AC于点F,CG⊥AB于点G,BF、CG交于点H,把△ABC折叠使点A和点H重合,试探索∠BHC与∠1+∠2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1)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平角的定义求出即可;(2)根据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IBC+∠ICB=90°﹣∠A,得出∠BIC的度数即可;(3)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以及垂线的性质得出,∠AFH+∠AGH=90°+90°=180°,进而求出∠A=(∠1+∠2),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1+∠2=2∠A;(2)由(1)∠1+∠2=2∠A,得2∠A=130°,∴∠A=65°∵IB平分∠ABC,IC平分∠ACB,∴∠IBC+∠ICB=(∠ABC+∠ACB)=(180°﹣∠A)=90°﹣∠A,∴∠BIC=180°﹣(∠IBC+∠ICB),=180°﹣(90°﹣∠A)=90°+×65°=122.5°;(3)∵BF⊥AC,CG⊥AB,∴∠AFH+∠AGH=90°+90°=180°,∠FHG+∠A=180°,∴∠BHC=∠FHG=180°﹣∠A,由(1)知∠1+∠2=2∠A,∴∠A=(∠1+∠2),∴∠BHC=180°﹣(∠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翻着变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确的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对应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有代表性测试题)
D
A
B
第 20 题图
四、拓广探索
22.已知,如图,在△ ABC 中,AD,AE 分别是 △ 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
若∠B=30°,∠C=50°.
A
(1)求∠DAE 的度数。
(2)试写出 ∠DAE 与∠C-∠B 有何关系?(不必证明)
B
ED C
第 26 题图
-3-
第七章三角形
23.如图,已知 D 为△ABC 边 BC 延长线上一点,DF⊥AB 于 F 交 AC 于 E,∠A=35°,∠D=42°,求∠ACD 的度数.
所以∠ACD=180°-∠CED-∠D=180°-55°-42=83°.
28.解:设∠DAE=x,则∠BAC=40°+x. 因为∠B=∠C,所以 2∠2=180°-∠BAC,
∠C=90°- 1 ∠BAC=90°- 1 (40°+x). 同理∠AED=90°- 1 ∠DAE=90°- 1 x.
2
2
2
2
(∠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第 5 题图
A、3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
6.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 O, 则∠AOC+∠DOB=( )
A、900
B、1200
C、1600
D、1800
第 6 题图
7.以长为 13cm、10cm、5cm、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8.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 ③三 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 ⑤任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各组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B.1,1,2C.1,2,2D.1,5,72.在△ABC中作AB边上的高,下图中不正确的是()A.B.C.D.3.若AD是△ABC的中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D⊥BC B.BD=CD C.∠BAD=∠CAD D.AD=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C.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5.如图,用尺规作已知角平分线,其根据是构造两个三角形全等,它所用到的判别方法是()A.SAS B.ASA C.AAS D.SSS6.如图,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他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7.如图,△ABC中,∠ABC=45°,CD⊥AB于D,BE平分∠ABC,且BE⊥AC于点E,与CD相交于点F,DH⊥BC于H,交BE于G,有下列结论:①BH=DH;②BD=CD;③AD+CF=BD;④CE=BF.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8.如图,在△ABC中,E、F分别是AD、CE边的中点,且S△BEF=2cm2,则S△ABC为()A.4 cm2B.6 cm2C.8 cm2D.10 cm29.如图所示,BE=3EC,D是线段AC的中点,BD和AE交于点F,已知△ABC的面积是7,求四边形DCEF的面积()A.1B.C.D.210.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D=30°,∠ABC=90°,∠DCE=90°,∠A=45°),BC交DE于点F,则∠DFC的度数是()A.75°B.105°C.135°D.125°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图形C.两个全等图形的面积一定相等D.若两个图形周长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12.如图,已知:在△AFD和△CEB,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在给出的下列条件中,①AE=CF,②∠D=∠B,③AD=CB,④DF∥BE,选出三个条件可以证明△AFD ≌△CEB的有()组.A.4B.3C.2D.113.如图,△ABC的两条中线AD、CE交于点G,联结BG并延长,交边AC于点F,那么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F=FC B.GF=BG C.AG=2GD D.EG=CE 14.如图,直线m∥n,△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m上,且∠ACB=90°,若∠1=30°,则∠2的度数为()A.140°B.130°C.120°D.110°15.如图,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90°,AB=CD,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EAB≌△BCD的是()A.EB=BD B.∠E+∠D=90°C.AC=AE+CD D.∠EBD=60°16.在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EF的是()A.AB=DE,∠B=∠E,∠C=∠F B.AC=DF,BC=EF,∠A=∠DC.AB=DE,∠A=∠D,∠B=∠E D.AB=DE,BC=EF,AC=DF1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BCD=90°,连接AC.若AC=8,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32B.24C.40D.3618.如图,△ABC的中线BD、CE相交于点O,OF⊥BC,垂足为F,且AB=6,BC=5,AC=3,OF=2,则四边形ADOE的面积是()A.9B.6C.5D.319.要想使一个六边形活动支架ABCDEF稳固且不变形,至少需要增加根木条才能固定.20.(1)线段AD是△ABC的角平分线,那么∠BAD=∠=∠.(2)线段AE是△ABC的中线,那么BE==BC.21.如图,在△ABC中,∠ACB=90°,AD平分∠CAB,交边BC于点D,过点D作DE ⊥AB,垂足为E.若∠CAD=20°,则∠EDB的度数是.22.如图,BE平分∠ABC,CE平分∠ACD,∠A=60°,则∠E=.23.如图,已知∠1=∠2、AD=AB,若再增加一个条件不一定能使结论△ADE≌△ABC成立,则这个条件是.24.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即是∠AOB的平分线.这种做法是利用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图中判断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25.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两点A、B间的距离,先在过点B的AB的垂线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在过点D的垂线上取点E,使A、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可证明△EDC≌△ABC,所以测得ED的长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这里判定△EDC≌△ABC 的理由是.26.如图,已知∠A=∠D=90°,E、F在线段BC上,DE与AF交于点O,且AB=CD,BE=CF.求证:(1)Rt△ABF≌Rt△DCE;(2)OE=OF.27.如图,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B=∠E,∠A=∠D,BF=CE.求证:△ABC≌△DEF.28.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BE⊥AC于点E,AD、BE相交于点H,AE=BE.试说明:(1)△AEH≌△BEC.(2)AH=2BD.29.如图,△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DE∥BC交AB于E,∠A=60°,∠BDC =100°.求∠BDE的度数.30.如图,点B、F、C、E在直线l上(F、C之间不能直接测量),点A、D在l异侧,AB ∥DE,∠A=∠D,测得AB=DE.(1)求证:△ABC≌△DEF;(2)若BE=10m,BF=3m,求FC的长度.31.如图所示,已知△ABC中,∠B=∠C,AB=4厘米,BC=3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由点B向点C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以每秒a厘米的速度由点C向点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0≤t≤3).(1)用含t的式子表示PC的长度是;(2)若点P,Q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3)若点P,Q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a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参考答案1.解:A.1+2=3,不能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B.1+1=2,不能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C..1+2>2,能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D.1+5<7,不能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选:C.2.解:由题可得,过点C作AB的垂线段,垂足为H,则CH是BC边上的高,∴A、B、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故选:C.3.解:∵AD是△ABC的中线,∴BD=DC,故选:B.4.解:A、一个钝角三角形不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一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一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5.解:由画法得OC=OD,PC=PD,而OP=OP,所以△OCP≌△ODP(SSS),所以∠COP=∠DOP,即OP平分∠AOB.故选:D.6.解:如图,∠A、AB、∠B都可以测量,即他的依据是ASA.故选:B.7.解:∵DH⊥BC,∠ABC=45°,∴△BD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H=DH,故①正确,∵CD⊥AB,∠ABC=45°,∴△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CD.故②正确;在Rt△DFB和Rt△DAC中,∵∠DBF=90°﹣∠BFD,∠DCA=90°﹣∠EFC,且∠BFD=∠EFC,∴∠DBF=∠DCA.又∵∠BDF=∠CDA=90°,BD=CD,∴△DFB≌△DAC(ASA).∴BF=AC;DF=AD.∵CD=CF+DF,∴AD+CF=BD;故③正确;在Rt△BEA和Rt△BEC中∵BE平分∠ABC,∴∠ABE=∠CBE.又∵BE=BE,∠BEA=∠BEC=90°,∴Rt△BEA≌Rt△BEC(ASA).∴CE=AE=AC.又由(1)可知:BF=AC,∴CE=AC=BF;故④正确;故选:D.8.解:∵点E是AD的中点,∴S△ABE=S△ABD,S△ACE=S△ADC,∴S△ABE+S△ACE=S△ABC,∴S△BCE=S△ABC,∵点F是CE的中点,∴S△BEF=S△BCE.∴S△ABC=8cm2故选:C.9.解:∵AD=DC,BE=3EC,∴可以假设S△ADF=S△DFC=x,S△EFC=y,则S△EFB=3y,则有,解得,∴四边形DCEF的面积=x+y=,故选:B.10.解:由题意得,∠ACB=45°,∠DEC=60°,∵∠DFC是△CFE的一个外角,∴∠DFC=∠ACB+∠DEC=105°,故选:B.11.解:全等的两个图形的面积、周长均相等,但是周长、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全等.故选:C.12.解:∵AE=CF,∴AE+EF=CF+EF,∴AF=CE,∵DF∥BE,∴∠DF A=∠BEC,∴若①②③为条件,不能证明△AFD≌△CEB,若①②④为条件,能证明△AFD≌△CEB(AAS),若①③④为条件,不能证明△AFD≌△CEB,若②③④为条件,能证明△AFD≌△CEB(AAS),故选:C.13.解:如图连接DE.∵△ABC的两条中线AD、CE交于点G,∴点G是△ABC的重心,∴DF也是△ABC的中线,∴AF=FC,故A不符合题意,∵BE=AE,BD=CD,∴DE∥AC,DE=AC,∴===,∴AG=2DG,EG=CE,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解:如图:∵m∥n,∠1=30°,∴∠3=∠1=30°.∵∠ACB=90°,∴∠4=∠ACB﹣∠3=90°﹣30°=60°,∴∠2=180°﹣∠4=180°﹣60°=120°.故选:C.15.解:∵∠A=∠C=90°,AB=CD,∴当添加EB=BD时,则可根据“HL”判定△EAB≌△BCD;当添加AE=BC,即AC=AE+CD,则可根据“SAS”判定△EAB≌△BCD;当添加∠ABE=∠D时,此时∠D+∠E=90°,∠EBD=90°,则可根据“SAS”判定△EAB≌△BCD,故选:D.16.解:A、AB=DE,∠B=∠E,∠C=∠F,可以利用AAS定理证明△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AC=DF,BC=EF,∠A=∠D不能证明△ABC≌△DEF,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AB=DE,∠A=∠D,∠B=∠E,可以利用ASA定理证明△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AB=DE,BC=EF,AC=DF可以利用SSS定理证明△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17.解:如图,作AM⊥BC、AN⊥CD,交CD的延长线于点N;∵∠BAD=∠BCD=90°∴四边形AMCN为矩形,∠MAN=90°,∵∠BAD=90°,∴∠BAM=∠DAN,在△ABM与△ADN中,,∴△ABM≌△ADN(AAS),∴AM=AN;∴△ABM与△ADN的面积相等;∴四边形ABCD的面积=正方形AMCN的面积;设AM=a,由勾股定理得:AC2=AM2+MC2,而AC=8;∴2a2=64,a2=32,故选:A.18.解:∵BD、CE均是△ABC的中线,∴S△BCD=S△ACE=S△ABC,∴S四边形ADOE+S△COD=S△BOC+S△COD,∴S四边形ADOE=S△BOC=5×2÷2=5.故选:C.19.解:如图,,要想使一个六边形活动支架ABCDEF稳固且不变形,至少需要增加3根木条才能固定.故答案为:3.20.解:(1)线段AD是△ABC的角平分线,那么∠BAD=∠CAD=∠BAC.故答案为:CAD,BAC;(2)线段AE是△ABC的中线,那么BE=CE=BC.故答案为:CE,.21.解:∵AD平分∠CAB,∠CAD=20°,∴∠CAB=2∠CAD=40°,∵∠ACB=90°,∴∠B=90°﹣40°=50°,∵DE⊥AB,∴∠DEB=90°,∴∠EDB=90°﹣50°=40°,故答案为:40°.22.解:∵∠ACD=∠A+∠ABC,∴∠ECD=(∠A+∠ABC).又∵∠ECD=∠E+∠EBC,∴∠E+∠EBC=(∠A+∠ABC).∵BE平分∠ABC,∴∠EBC=∠ABC,∴∠ABC+∠E=(∠A+∠ABC),∴∠E=∠A,∵∠A=60°,∴∠E=30°.故答案为30°.23.解:增加的条件为DE=BC,理由:∵∠1=∠2,∴∠1+∠BAE=∠2+∠BAE,∴∠DAE=∠BAC,∵AD=AB,DE=BC,∴△ADE≌△ABC不一定成立,故答案为:DE=BC.24.解:由图可知,CM=CN,又OM=ON,∵在△MCO和△NCO中,∴△COM≌△CON(SSS),∴∠AOC=∠BOC,即OC是∠AOB的平分线.故答案为:SSS.25.解:∵AB⊥BD,ED⊥BD,∴∠ABD=∠EDC=90°,在△EDC和△ABC中,,∴△EDC≌△ABC(ASA).故答案为:ASA.26.证明:(1)∵BE=CF,∴BE+EF=CF+EF,即BF=CE,∵∠A=∠D=90°,∴△ABF与△DCE都为直角三角形,在Rt△ABF和Rt△DCE中,,∴Rt△ABF≌Rt△DCE(HL);(2)∵Rt△ABF≌Rt△DCE(已证),∴∠AFB=∠DEC,∴OE=OF.27.证明:∵BF=EC∴BF+CF=EC+CF,∴BC=EF,∵∠B=∠E,∠A=∠D,∴180°﹣∠B﹣∠A=180°﹣∠E﹣∠D,即∠ACB=∠DFE,在△ABC和△DEF中,,∴△ABC≌△DEF(ASA).28.解:(1)∵AD⊥BC,∴∠DAC+∠C=90°,∵BE⊥AC,∴∠EBC+∠C=90°,∴∠DAC=∠EBC,在△AEH与△BEC中,,∴△AEH≌△BEC(ASA);(2)∵△AEH≌△BEC,∴AH=BC,∵AB=AC,AD⊥BC,∴BC=2BD,∴AH=2BD.29.解:如图,∵∠BDC=∠A+∠ABD,∴∠ABD=∠BDC﹣∠A=100°﹣60°=40°∵BD平分∠ABC,∴∠DBC=∠ABD=40°,又∵DE∥BC,∴∠BDE=∠DBC=40°.30.(1)证明:∵AB∥DE,∴∠ABC=∠DEF,在△ABC与△DEF中,∴△ABC≌△DEF;(2)∵△ABC≌△DEF,∴BC=EF,∴BF+FC=EC+FC,∴BF=EC,∵BE=10m,BF=3m,∴FC=10﹣3﹣3=4m.31.解:(1)PC=3﹣t.(2)△CPQ≌△BDP,理由如下:∵P、Q的运动速度相等,∴1秒后,CQ=BP=1,CP=BC﹣BP=3﹣1=2,∵D为AB的中点,∴BD=,∴CP=BD,在△CPQ和△BDP中,,∴△CPQ≌△BDP(SAS).(3)解:由(1)知,PC=3﹣t,BP=t,CQ=at,BD=2,∵∠C=∠B∵△BPD与△CQP全等,①当△CPQ≌△BDP时,BP=CQ,t=at,∵t≠0,∴a=1与P、Q的运动速度不相等矛盾,故舍去.②当△CPQ≌△BPD时,BP=CP,CQ=BD,∴t=3﹣t,at=2,t=a=.即点P、Q的运动速度不相等时,点Q的运动速度a为时,能够使△BPD与△CQP 全等。
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测试题经典(含答案)
第7章三角形一、选择题1.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用两个正方形和n 个正三角形恰好可以进行平面镶嵌,则n 的值是( ).A .3 B .4 C .5 D .6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3.(2008年••福州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13cmB .6cmC .5cmD .4cm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 ≠AB ,AD 是斜边上的高, DE ⊥AC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 (∠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6.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 则∠AOC+∠DOB=( )A 、900B 、1200C 、1600D 、18007.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 ⑤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
正确的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9.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BCD= 。
第5题图第6题图10.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11.把一副常用的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DE 是 度。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A 在x 轴上,点B 的坐标轴为()4,1, 点D 的坐标为()0,1, 则菱形ABCD 的周长等于( )A .5B .43C .45D .20【答案】C【解析】【分析】 如下图,先求得点A 的坐标,然后根据点A 、D 的坐标刻碟AD 的长,进而得出菱形ABCD 的周长.【详解】如下图,连接AC 、BD ,交于点E∵四边形ABCD 是菱形,∴DB ⊥AC ,且DE=EB又∵B ()4,1,D ()0,1∴E(2,1)∴A(2,0)∴AD=()()2220015-+-= ∴菱形ABCD 的周长为:45故选:C【点睛】本题在直角坐标系中考查菱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出点A 的坐标,从而求得菱形周长.2.如图,在ABC 中,AB AC =,30A ∠=︒,直线a b ∥,顶点C 在直线b 上,直线a 交AB 于点D ,交AC 与点E ,若1145∠=︒,则2∠的度数是( )A .30°B .35°C .40°D .45°【答案】C【解析】【分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可得ACB ∠度数,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ED ∠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2∠.【详解】∵AB AC =,且30A ∠=︒,∴18030752ACB ∠︒-︒==︒, 在ADE ∆中,∵1145A AED ∠∠∠=+=︒,∴14514530115AED A ∠∠=︒-=︒-︒=︒,∵//a b ,∴2AED ACB ∠∠∠=+,即2115754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综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直线的性质等知识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如图,已知AB∥CD,直线AB,CD被BC所截,E点在BC上,若∠1=45°,∠2=35°,则∠3=()A.65°B.70°C.75°D.80°【答案】D【解析】【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C,在△CDE中利用三角形外的性质可求得∠3.【详解】解:∵AB∥CD,∴∠C=∠1=45°,∵∠3是△CDE的一个外角,∴∠3=∠C+∠2=45°+35°=8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b,b∥c⇒a∥c.4.如图,11∥l2,∠1=100°,∠2=135°,则∠3的度数为()A .50°B .55°C .65°D .70°【答案】B【解析】【分析】 如图,延长l 2,交∠1的边于一点,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求得∠3的度数.【详解】如图,延长l 2,交∠1的边于一点,∵11∥l 2,∴∠4=180°﹣∠1=180°﹣100°=80°,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2=∠3+∠4,∴∠3=∠2﹣∠4=135°﹣80°=5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E 在AC 上,ED BC ⊥于点D ,DE 的延长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E CE =B .12DEC BAC ∠=∠ C .AF AE =D .1902B BAC ∠+∠=︒ 【答案】A【解析】【分析】 由题意中点E 的位置即可对A 项进行判断;过点A 作AG ⊥BC 于点G ,如图,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2=12BAC ∠,易得ED ∥AG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判断B 项;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判断C 项;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结合∠1=12BAC ∠的结论即可判断D 项,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A 、由于点E 在AC 上,点E 不一定是AC 中点,所以,AE CE 不一定相等,所以本选项结论错误,符合题意;B 、过点A 作AG ⊥BC 于点G ,如图,∵AB =AC ,∴∠1=∠2=12BAC ∠, ∵ED BC ⊥,∴ED ∥AG ,∴122DEC BAC ∠=∠=∠,所以本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C 、∵ED ∥AG ,∴∠1=∠F ,∠2=∠AEF ,∵∠1=∠2,∴∠F =∠AEF ,∴AF AE =,所以本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D 、∵AG ⊥BC ,∴∠1+∠B =90°,即1902B BAC ∠+∠=︒,所以本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说法不能得到直角三角形的( )A .三个角度之比为 1:2:3 的三角形B .三个边长之比为 3:4:5 的三角形C .三个边长之比为 8:16:17 的三角形D .三个角度之比为 1:1:2 的三角形 【答案】C【解析】【分析】三角形内角和180°,根据比例判断A 、D 选项中是否有90°的角,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B 、C 选项中边长是否符合直角三角形的关系.【详解】A 中,三个角之比为1:2:3,则这三个角分别为:30°、60°、90°,是直角三角形; D 中,三个角之比为1:1:2,则这三个角分别为:45°、45°、90°,是直角三角形;B 中,三边之比为3:4:5,设这三条边长为:3x 、4x 、5x ,满足:()()()222345x x x +=,是直角三角形;C 中,三边之比为8:16:17,设这三条边长为:8x 、16x 、17x ,()()()22281617x x x +≠,不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常见方法有2种;(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2)三边长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7.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DC=60°,AB=12BC,连接OE.下列结论:①AE=CE;②S△ABC=AB•AC;③S△ABE=2S△AOE;④OE=14BC,成立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C=∠ADC=60°,∠BAD=120°,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ABE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推出AE=BE=12BC,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进行推理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ADC=60°,∠BAD=120°,∵AE平分∠BAD,∴∠BAE=∠EAD=60°∴△ABE是等边三角形,∴AE=AB=BE,∠AEB=60°,∵AB=12BC , ∴AE=BE=12BC , ∴AE=CE ,故①正确;∴∠EAC=∠ACE=30°∴∠BAC=90°,∴S △ABC =12AB•AC ,故②错误; ∵BE=EC ,∴E 为BC 中点,O 为AC 中点,∴S △ABE =S △ACE=2 S △AOE ,故③正确;∵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CO ,∵AE=CE ,∴EO ⊥AC ,∵∠ACE=30°,∴EO=12EC , ∵EC=12AB , ∴OE=14BC ,故④正确; 故正确的个数为3个,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ABE 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8.如图,四边形ABCD 和EFGH 都是正方形,点E H ,在ADCD ,边上,点F G ,在对角线AC 上,若6AB ,则EFGH 的面积是( )A.6 B.8 C.9 D.1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DAC=∠ACD=45°,由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推出△AEF与△DF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到DE 22EF,EF2AE,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中,∠D=90°,AD=CD=AB,∴∠DAC=∠DCA=45°,∵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EH=EF,∠AFE=∠FEH=90°,∴∠AEF=∠DEH=45°,∴AF=EF,DE=DH,∵在Rt△AEF中,AF2+EF2=AE2,∴AF=EF 2 AE,同理可得:DH=DE=22EH又∵EH=EF,∴DE=22EF=22×22AE=12AE,∵AD=AB=6,∴DE=2,AE=4,∴EH=2DE=22,∴EFGH的面积为EH2=(22)2=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图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如图,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BD是∠ABC的平分线,DE⊥BC于E,若BC=10cm,则△DEC的周长为()A.8cm B.10cm C.12cm D.14cm【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AAS”证明ΔABD≌ΔEBD .得到AD=DE,AB=B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求其周长.【详解】∵BD是∠ABC的平分线,∴∠ABD=∠EBD.又∵∠A=∠DEB=90°,BD是公共边,∴△ABD≌△EBD (AAS),∴AD=ED,AB=BE,∴△DEC的周长是DE+EC+DC=AD+DC+EC=AC+EC=AB+EC=BE+EC=BC=10 c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 、SAS 、ASA 、AAS 和HL )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6cm ,A 是正方体的一个顶点,B 是侧面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一只蚂蚁在正方体的表面上爬行,从点A 爬到点B 的最短路径是( )A .9B .310C .326+D .12【答案】B【解析】【分析】 将正方体的左侧面与前面展开,构成一个长方形,用勾股定理求出距离即可.【详解】解:如图,AB=22(36)3310++= .故选:B .【点睛】此题求最短路径,我们将平面展开,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就可以了.11.等腰三角形有一个是50°,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A.25°B.40°C.25°或40°D.50°【答案】C【解析】∵等腰三角形有一个是50°∴有两种可能①是三个角为50°、50°、80°;②是三个角为50°、65°、65°分情况说明如下:①当三个角为50°、50°、80°时,根据图①,可得其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DAB=40°;②当三个角为50°、65°、65°,根据图②,可得其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DAB=25°故故选:C① 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3),以点A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C,则点C的横坐标介于()A.0和1之间B.1和2之间C.2和3之间D.3和4之间【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点A ,B 的坐标求出OA ,OB 的长度,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即可得出OC 的长,再比较无理数的大小确定点C 的横坐标介于哪个区间.【详解】∵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0),(0,3),∴OA =2,OB =3,在Rt △AOB 中,由勾股定理得:AB =∴AC =AB ,∴OC 2,∴点C 2,0),∵34<< ,∴122<< ,即点C 的横坐标介于1和2之间,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弧与x 轴的交点问题,掌握勾股定理、无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3.满足下列条件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BC =,5AC =,6AB =B .13BC =,14AC =,15AB = C .::3:4:5BC AC AB =D .::3:4:5A B C ∠∠∠=【答案】C【解析】【分析】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先要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详解】A .若BC=4,AC=5,AB=6,则BC 2+AC 2≠AB 2,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B.若13BC =,14AC =,15AB =,则AC 2+AB 2≠CB 2,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C .若BC :AC :AB=3:4:5,则BC 2+AC 2=AB 2,故△ABC 是直角三角形;D .若∠A :∠B :∠C=3:4:5,则∠C <90°,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14.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BC 于点E .ABC ∆的周长为19,ACE ∆的周长为13,则AB 的长为( )A .3B .6C .12D .16【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AE=BE ,∵△ACE 的周长=AC+AE+CE=AC+BC=13,△ABC 的周长=AC+BC+AB=19,∴AB=△ABC 的周长-△ACE 的周长=19-13=6,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15.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要使△ABP与△ABC全等,必须使点P到AB的距离等于点C到AB的距离,即3个单位长度,所以点P的位置可以是P1,P2,P4三个,故选C.16.如图,已知AC=FE,BC=DE,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要利用“SSS”证明△ABC≌△FDE,还可以添加的一个条件是()A.AD=FB B.DE=BD C.BF=DB D.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AC=FE,BC=DE,∴要利用“SSS”证明△ABC≌△FDE,需添加条件“AB=DF”或“AD=BF”.故选A.17.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是()A.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B.有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C.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D.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故选项A不符合;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有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故选项B 不符合;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选项C符合;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斜边和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故选项B不符合.故本题应选C.18.△ABC中,AB=AC,∠A=36°,∠ABC和∠ACB的平分线BE、CD交于点F,则共有等腰三角形( )A.7个B.8个C.9个D.10个【答案】B【解析】∵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只要能判断出有两个角相等就行了,将原图各角标上后显示如左下:因此,所有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只要判断出有哪几个三角形就可以了.如右上图,三角形有如下几个:①,②,③;①+②,③+②,①+④,③+④;①+②+③+④;共计8个.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求得各角的度数,掌握等角对等边与等边对等角定理的应用.19.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上,且BD =BC =AD ,则∠A 的度数为( )A .30°B .45°C .36°D .72°【答案】A【解析】∵AB=AC ,BD=BC=AD ,∴∠ABC=∠C=∠BDC ,∠A=∠ABD ,又∵∠BDC=∠A+∠ABD ,∴∠BDC=∠C=∠ABC=2∠A ,∵∠A+∠ABC+∠C=180°,∴∠A+2∠A+2∠A=180°,即5∠A=180°,∴∠A=36°.故选A.20.如图,在ABC ∆中,90C =∠,30B ∠=,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ADC 60∠=;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④:1:3DAC ABC S S ∆∆=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作图方式,可判断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再结合∠B=30°,可推导得到△ABD 是等腰三角形,根据这2个判定可推导题干中的结论.【详解】题干中作图方法是构造角平分线,①正确;∵∠B=30°,∠C=90°,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CAD=∠DAB=30°∴∠ADC=60°,②正确∵∠DAB=∠B=30°∴△ADB 是等腰三角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③正确在Rt △CDA 中,设CD=a ,则AD=2a在△ADB 中,DB=AD=2a ∵1122DAC S CD AC a CD ∆=⨯⨯=⨯,13(CD+DB)22BAC S AC a CD ∆=⨯⨯=⨯ ∴:1:3DAC ABC S S ∆∆=,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画法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角平分线的绘制方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如果∠A=∠B﹣∠C,那么△ABC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2.下列各组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A.2cm,3cm,6cm B.6cm,8cm,10cmC.5cm,5cm,10cm D.4cm,6cm,10cm3.画△ABC的边BC上的高,正确的是()A.B.C.D.4.已知在△ABC和△A′B′C′中,AB=A′B′,AC=A′C′,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得到△ABC≌△A′B′C′的是()A.BC=B'C' B.∠A=∠A′C.∠C=∠C′D.∠B=∠B′=90°5.如图,△ABC中,AB=15,BC=9,BD是AC边上的中线,若△ABD的周长为30,则△BCD的周长是()A.20B.24C.26D.286.如图,∠1=140°,∠2=100°,则∠3=()A.100°B.120°C.130°D.140°7.如图,点F,C在BE上,AC=DF,BF=EC,AB=DE,AC与DF相交于点G,则与2∠DFE相等的是()A.∠A+∠D B.3∠B C.180°﹣∠FGC D.∠ACE+∠B 8.如图,△ABC的高CD、BE相交于点O,如果∠A=60°,那么∠BOC的大小为()A.60°B.100°C.120°D.130°9.如图,点C,F,B,E在同一直线上,∠C=∠DFE=90°,添加下列条件,仍不能判定△ACB与△DFE全等的是()A.∠A=∠D,AB=DE B.AC=DF,CF=BEC.AB=DE,BC=EF D.∠A=∠D,∠ABC=∠E10.如图,直线a∥b,在Rt△ABC中,点C在直线a上,若∠1=58°,∠2=24°,则∠A的度数为()A.56°B.34°C.36°D.24°11.如图,点A,F,C,D在同一条直线上,BC∥EF,AC=F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C≌△DEF.12.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点E分别为BC、AD的中点,且△BDE的面积为3,则△ABC的面积是.13.如图,E为△ABC的BC边上一点,点D在BA的延长线上,DE交AC于点F,∠B=46°,∠C=30°,∠EFC=70°,则∠D=.14.如图,∠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I点,若∠ABC+∠ACB=100°,则∠BIC =;若∠A=50°,则∠BIC=.15.如图,△ABC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若∠A=75°,则∠ABD=,∠ACE=,∠BOC=.16.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分别延长AB、BC、CA至M、N、P,使得BM=2AB,CN=3BC,AP=4CA,则三角形MNP面积是.17.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若∠BAE=125°,则∠CAD的度数是.18.如图,BP是△ABC中∠ABC的平分线,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线,如果∠ABP=15°,∠ACP=50°,则∠P=°.19.设a、b、c是△ABC的三边,化简:|a+b﹣c|﹣|b﹣c﹣a|=.20.如图所示,在△ABC中,AD平分∠BAC,BE是高线,∠BAC=50°,∠EBC=20°,则∠ADC的度数为.21.如图所示,∠E=∠F=90°,∠B=∠C,AE=AF,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2;B.BE=CF;C.△CAN≌△ABM;D.CD=DN.22.如图,在△ABC中,点E为边BC的中点,连接AE,点D为线段AE上的一点(不与A,E重合),连接BD、CD,若BD=CD,求证:∠ADB=∠ADC.23.已知: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E、C、F四点在一条直线上,且BE=CF,AB=DE,∠B=∠DEF.求证:△ABC≌△DEF.24.如图,△ABC中,点D、E在边BC上,∠ADC=∠AEB,CD=BE.求证:∠BAD=∠CAE.25.风筝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如图,在小明设计的“风筝”图案中,已知AB=AD.∠B=∠D,∠BAE=∠DAC.求证:AC=AE.2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E为对角线BD上一点,∠A=∠BEC,且AD =BE.(1)求证:△ABD≌△ECB.(2)若∠BDC=70°.求∠ADB的度数.27.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A=∠D,AE=DF.(1)求证:△ACE≌△DBF.(2)若BF⊥CE于点H,求∠HBC的度数.28.如图①,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1)如果∠A=80°,求∠BPC的度数;(2)如图②,作△ABC外角∠MBC,∠N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Q,试探索∠Q、∠A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延长线段BP、QC交于点E,△BQE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2倍,求∠A的度数.参考答案1.解:因为∠A+∠B+C=180°,且∠A=∠B﹣∠C,所以∠B﹣∠C+∠B+C=180°,所以∠B=90°,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2.解:A、2+3<6,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6+8=14>10,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C、5+5=10,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4+6=10,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3.解:A.此图形中AD是BC边上的高,符合题意;B.此图形中CD不是BC边上的高,不符合题意;C.此图形中CD是AB边上的高,不符合题意;D.此图形中AD是AB边上的高,不符合题意;故选:A.4.解:A、由AB=A′B′,AC=A′C′,BC=B'C'可以判定△ABC≌△A′B′C′(SSS),不符合题意.B、由AB=A′B′,AC=A′C′,∠A=∠A′可以判定△ABC≌△A′B′C′(SAS),不符合题意.C、由AB=A′B′,AC=A′C′,∠C=∠C′不可以判定△ABC≌△A′B′C′(SSA),符合题意.D、由AB=A′B′,AC=A′C′,∠B=∠B′=90°可以判定Rt△ABC≌Rt△A′B′C′(HL),不符合题意.故选:C.5.解:∵BD是AC边上的中线,∴AD=CD.∵△ABD的周长为30,∴AB+BD+AD=30.∴BD+AD=30﹣AB=30﹣15=15.∴△BCD的周长为BC+CD+BD=BC+AD+BD=9+15=24.故选:B.6.解:∵∠1=140°,∠2=100°,∴∠3=360°﹣140°﹣100°=120°,故选:B.7.解:∵BF=EC,∴BF+FC=EC+FC,∴BC=EF,在△ABC与△DEF中,,∴△ABC≌△DEF(SSS),∴∠ACB=∠DFE,∴2∠DFE=180°﹣∠FGC,故选:C.8.解:如图,∵CD、BE均为△ABC的高,∴∠BEC=∠ADC=90°,∵∠A=60°,∴∠OCE=180°﹣∠ADC﹣∠A=180°﹣90°﹣60°=30°,则∠BOC=∠BEC+∠OCE=90°+30°=120°.故选:C.9.解:A、∵∠A=∠D,AB=DE,∠C=∠DFE=90°,根据AAS判定△ACB与△DFE 全等,不符合题意;B、∵CF=BE,可得,BC=EF,AC=DF,BC=EF,∠C=∠DFE=90°,根据SAS判定△ACB与△DFE全等,不符合题意;C、∵AB=DE,BC=EF,∠C=∠DFE=90°,根据HL判断Rt△ACB与Rt△DFE全等,不符合题意;D、∵∠A=∠D,∠ABC=∠E,∠C=∠DFE=90°,由AAA不能判定△ACB与△DFE全等,符合题意;故选:D.10.解:如图,∵∠1=54°,a∥b,∴∠3=∠1=58°.∵∠2=24°,∠A=∠3﹣∠2,∴∠A=58°﹣24°=34°.故选:B.11.解:∵BC∥EF,∴∠BCA=∠EFD,若添加BC=EF,且AC=FD,由“SAS”可证△ABC≌△DEF;若添加∠B=∠E,且AC=FD,由“AAS”可证△ABC≌△DEF;若添加∠A=∠D,且AC=FD,由“ASA”可证△ABC≌△DEF;故答案为:BC=EF或∠B=∠E或∠A=∠D(答案不唯一).12.解:∵点E为AD的中点,△BDE的面积为3,∴△ABD的面积为3×2=6,∵点D为BC的中点,∴△ABC的面积为6×2=12.故答案为:12.13.解:∵∠B=46°,∠C=30°,∴∠DAC=∠B+∠C=76°,∵∠EFC=70°,∴∠AFD=70°,∴∠D=180°﹣∠DAC﹣∠AFD=34°,故答案为:34°.14.解:∵BI平分∠ABC,CI平分∠ACB,∴∠IBC=∠ABC,∠ICB=∠ACB,∴∠IBC+∠ICB=(∠ABC+∠ACB)=50°,∴∠BIC=180°﹣(∠IBC+∠ICB)=130°;当∠A=50°时,∠ABC+∠ACB=180°﹣∠A=130°,∴∠IBC+∠ICB=(∠ABC+∠ACB)=65°,∴∠BIC=180°﹣(∠IBC+∠ICB)=115°.故答案为:130°;115°.15.解:∵△ABC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AEC=∠ADB=90°,∵∠A=75°,∴∠ABD=180°﹣∠A﹣∠ADB=180°﹣75°﹣90°=15°,∠ACE=180°﹣∠A﹣∠AEC=180°﹣75°﹣90°=15°,在△ABC中,∠DBC+∠ECB=180°﹣∠A﹣∠ABD﹣∠ACE=180°﹣75°﹣15°﹣15°=75°,在△BOC中,∠BOC=180°﹣(∠DBC+∠ECB)=180°﹣75°=105°.故答案为:15°,15°,105°.16.解:连接MC,AN∵2AB=BM,∴S△BCM=2S△ABC,∴S△BCM=2×1=2,∵3BC=CN,∴S△MNC=3S△BCM,S△ACN=3S△ABC,∴S△MNC=3×2=6,S△ACN=3×1=3,∵4CA=AP,∴S△ANP=4S△ACN,S△AMP=4S△AMC,∴S△ANP=4×3=12,S△AMP=4×(2+1)=12,∵S△MNP=S△ABC+S△BCM+S△MNC+S△ACN+S△ANP+S△AMP,∴S△MNP=1+2+6+3+12+12=36.故答案为:36.17.解:∵∠BAE=125°,∴∠DAE=∠BAE﹣∠BAD=125°﹣90°=35°,∴∠CAD=∠CAE﹣∠DAE=90°﹣35°=55°,故答案为:55°.18.解:∵BP是△ABC中∠ABC的平分线,∠ABP=15°,∴∠CBP=∠ABP=15°,∵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线,∠ACP=50°,∴∠PCM=∠ACP=50°,∴∠P=∠PCM﹣∠CBP=50°﹣15°=35°,故答案为:35.19.解:∵a、b、c分别为△ABC的三边长,∴a+b﹣c>0,b﹣c﹣a<0,∴|a+b﹣c|﹣|b﹣c﹣a|=a+b﹣c+b﹣c﹣a=2b﹣2c,故答案为:2b﹣2c.20.解:∵AD平分∠BAC,BE是高,∠BAC=50°,∴∠BAD=∠BAC=25°,∠ABE=40°.∵∠EBC=20°,∴∠ADC=∠ABD+∠BAD=∠ABE+∠EBC+∠BAD=40°+20°+25°=85°.故答案为:85°.21.解:如图,∵∠E=∠F=90°,∠B=∠C,AE=AF,∴Rt△ABE≌Rt△ACF(AAS),∴∠F AC=∠EAB,BE=CF,AB=AC,∴∠1=∠2,故A,B正确;又∠B=∠C,∠CAN=∠BAM,∴△ACN≌△ABM(ASA),故C错误;∵△ACN≌△ABM(ASA),∴AN=AM,∴MC=BN,而∠B=∠C,∠CDM=∠BDN,∴△DMC≌△DMB(AAS),∴DC=DB,∴DC≠DN,故D错误.故答案为:A,B;22.证明:∵点E为边BC的中点,∴BE=CE,在△BDE和△CDE中,,∴△BDE≌△CDE(SSS),∴∠BDE=∠CDE,∠DBE=∠DCE,∴∠ADB=∠ADC,在△ABD和△ACD中,,∴△ABD≌△ACD(SAS),∴∠ADB=∠ADC.23.证明:∵BE=CF,∴BE+EC=CF+EC,即BC=EF,在△ABC与△DEF中,,∴△ABC≌△DEF(SAS).24.证明:∵∠ADC=∠AEB,∴AD=AE,在△ADC和△AEB中,,∴△ADC≌△AEB(SAS),∴∠BAE=∠DAC,∴∠BAD=∠CAE.25.证明:∵∠BAE=∠DAC,∴∠BAE+∠EAC=∠DAC+∠EAC,即∠BAC=∠DAE,在△BAC和△DAE中,,∴△BAC≌△DAE(ASA),∴AC=AE.26.证明:(1)∵AD∥BC,∴∠ADB=∠CBE,在△ABD和△ECB中,,∴△ABD≌△ECB(AAS);(2)∵△ABD≌△ECB,∴BD=BC,∴∠BDC=∠BCD=70°,∴∠DBC=40°,∴∠ADB=∠CBD=40°.27.(1)证明:∵AB=CD,∴AB+BC=CD+BC.∴AC=BD.在△ABC和△EDF中,,∴△ACE≌△DBF(SAS);(2)解:由(1)知△ACE≌△DBF,∴∠ACE=∠DBF.∵BF⊥CE,∴∠BHC=90°,∴∠HBC+∠HCB=90°,∴∠HBC=∠HCB=45°.28.(1)解:∵∠A=80°.∴∠ABC+∠ACB=100°,∵点P是∠ABC和∠ACB的平分线的交点,∴∠P=180°﹣(∠ABC+∠ACB)=180°﹣×100°=130°,(2)∵外角∠MBC,∠N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Q,∴∠QBC+∠QCB=(∠MBC+∠NCB)=(360°﹣∠ABC﹣∠ACB)=(180°+∠A)=90°+∠A∴∠Q=180°﹣(90°+∠A)=90°﹣∠A;(3)延长BC至F,∵CQ为△ABC的外角∠NCB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外角∠ACF的平分线,∴∠ACF=2∠ECF,∵BE平分∠ABC,∴∠ABC=2∠EBC,∵∠ECF=∠EBC+∠E,∴2∠ECF=2∠EBC+2∠E,即∠ACF=∠ABC+2∠E,又∵∠ACF=∠ABC+∠A,∴∠A=2∠E,即∠E=∠A;∵∠EBQ=∠EBC+∠CBQ=∠ABC+∠MBC=(∠ABC+∠A+∠ACB)=90°.如果△BQE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2倍,那么分四种情况:①∠EBQ=2∠E=90°,则∠E=45°,∠A=2∠E=90°;②∠EBQ=2∠Q=90°,则∠Q=45°,∠E=45°,∠A=2∠E=90°;③∠Q=2∠E,则90°﹣∠A=∠A,解得∠A=60°;④∠E=2∠Q,则∠A=2(90°﹣∠A),解得∠A=120°.综上所述,∠A的度数是90°或60°或120°.。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B.C.D.2.画△ABC的边BC上的高,正确的是()A.B.C.D.3.将一个三角形纸片剪开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A.都是锐角三角形B.都是直角三角形C.都是钝角三角形D.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4.如图,已知在△ABC中,∠A=90°,∠1+∠2的度数是()A.180°B.270°C.360°D.无法确定5.打碎的一块三角形玻璃如图所示,现在要去玻璃店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最省事的方法是()A.带①②去B.带②③去C.带③④去D.带②④去6.如图,点A,D在线段BC的同一侧,AC与BD相交于点E,连接AB,CD,已知∠1=∠2,现添加以下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C≌△DCB的是()A.∠A=∠D B.AC=DB C.∠ABC=∠DCB D.AB=DC7.如图,在△ABC中,∠A=45°,△ABC的外角∠CBD=75°,则∠C的度数是()A.30°B.45°C.60°D.75°8.如图,已知AB=AC,AD是△ABC的高,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B=60°B.∠B=∠C C.∠BAD=∠CAD D.BD=CD二.填空题9.如图,李叔叔家的凳子坏了,于是他给凳子加了两根木条,这样凳子就比较牢固了,他所应用的数学原理是.10.如图,点A,F,C,D在同一条直线上,BC∥EF,AC=F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C≌△DEF.11.如图所示,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在AB的垂线段BF上取两点C、D,使BC=CD,过D作BF的垂线DE,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测得DE的长为20米,则河宽AB长为米.12.在△ABC中,∠A:∠B:∠C=4:5:9,若按角分类,△ABC是三角形.13.如图,∠1=115°,∠2=50°,那么∠3=.14.如图,在△ABC中,∠C=90°,DE⊥AB于D,交AC于点E,若BC=BD,AC=6cm,BC=8cm,AB=10cm,则△ADE的周长是.三.解答题15.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两条直线,把这个“+”图案分成四个全等的图形(要求至少要画出两种方法).16.如图,已知△EFG,利用尺规作FG边上的高EH.(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7.某中学八年级同学到野外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营地看到一池塘,同学们想知道池塘两端的距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案:先取一个可直接到达池塘的两端的点A,B 的点E,连接AE,BE,分别延长AE至点D,BE至点C,使得ED=AE,EC=BE.再测出CD的长度即可知道AB之间的距离.他的方案可行吗?请说明理由.18.已知:如图,在△ABC中,∠DAE=10°,AD⊥BC于点D,AE平分∠BAC,∠B=60°,求∠C的度数.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点B,F分别在AB,AD上,AE=AF,CE=CF,求证:CB=CD.20.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AE平分∠BAC,AE、CD相交于点F,若∠BAC=∠DCB.求证:∠CFE=∠CEF.2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E为对角线BD上一点,∠A=∠BEC,且AD =BE.(1)求证:△ABD≌△ECB.(2)若∠BDC=70°.求∠ADB的度数.22.直线MN与直线PQ垂直相交于点O,点A在射线OP上运动(点A不与点O重合),点B在射线OM上运动(点B不与点O重合).(1)如图1,MN⊥PQ,若∠BAO=30°,∠BAO与∠ABO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AEB的度数为,(2)如图2,MN⊥PQ,∠BAP与∠ABM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AEB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发生变化,试求出其值;(3)如图3,若∠MOQ<90°,∠BAO与∠BOQ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延长BA至点G,∠OAG的角平分线与射线EO相交于点F,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试探索∠F与∠ABO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A、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B、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故本选项正确;C、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D、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2.解:A.此图形中AD是BC边上的高,符合题意;B.此图形中CD不是BC边上的高,不符合题意;C.此图形中CD是AB边上的高,不符合题意;D.此图形中AD是AB边上的高,不符合题意;故选:A.3.解:如图,沿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剪开即可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钝角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即可得到两个钝角三角形.如图,锐角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即可得到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因为剪开的边上的两个角是邻补角,不可能都是锐角,故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都是锐角三角形.综上所述,将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都是锐角三角形.故选:A.4.解:在△ABC中,∠A=90°,所以∠ACB+∠ABC=90°,又因为∠1+∠ACB=180°,∠2+∠ABC=180°,所以∠1+∠2=270°,故选:B.5.解:A、带①②去,符合ASA判定,选项符合题意;B、带②③去,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不符合任何判定方法,选项不符合题意;C、带③④去,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不符合任何判定方法,选项不符合题意;D、带②④去,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两个角和部分边,不符合任何判定方法,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6.解:∵BC=CB,∠1=∠2,A、如添加∠A=∠D,利用AAS即可证明△ABC≌△DCB;B、如添加AC=BD,利用SAS即可证明△ABC≌△DCB.C、如添加∠ABC=∠DCB,利用ASA即可证明△ABC≌△DCB;D、如添加AB=DC,因为SSA,不能证明△ABC≌△DCB,所以此选项不能作为添加的条件;故选:D.7.解:∵∠A=45°,△ABC的外角∠CBD=75°,∴∠C=∠CBD﹣∠A=75°﹣45°=30°,故选:A.8.解:∵AB=AC,∴∠B=∠C,∵AD是△ABC的高,∴AD平分∠BAC,BC=2BD=2CD,∴∠BAD=∠CAD,BD=CD,∴B、C、D都是正确的,故选:A.二.填空题9.解:给凳子加了两根木条之后形成了三角形,所以“这样凳子就比较牢固了”的数学原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故答案为:三角形的稳定性.10.解:∵BC∥EF,∴∠BCA=∠EFD,若添加BC=EF,且AC=FD,由“SAS”可证△ABC≌△DEF;若添加∠B=∠E,且AC=FD,由“AAS”可证△ABC≌△DEF;若添加∠A=∠D,且AC=FD,由“ASA”可证△ABC≌△DEF;故答案为:BC=EF或∠B=∠E或∠A=∠D(答案不唯一).11.解:在△ABC和△EDC中,,∴△ABC≌△EDC(ASA),∴AB=DE=20米.故答案为:20.12.解:∵∠A:∠B:∠C=4:5:9,且∠A+∠B+∠C=180°,∴∠C=180°×=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直角.13.解:∵∠1=115°,∠2=50°,∴∠3=∠1+∠2=165°,故答案为:165°.14.解:连接BE,∵∠C=90°,DE⊥AB于D,∴∠C=∠BDE=90°,在Rt△BCE与Rt△BDE中,,∴Rt△BCE≌Rt△BDE(HL),∴DE=CE,∵AB=10cm,BC=8cm,AC=6cm,∴△ADE的周长=DE+AE+AD=CE+AE+AB﹣BD=AC+AB﹣BC=6+10﹣8=8(cm),故答案为:8cm.三.解答题15.解:如图所示:.16.解:如图,EH为所作.17.解:在△AEB和△DEC中,,∴△AEB≌△DEC(SAS);∴AB=CD.18.解:∵AD⊥BC,∠B=60°,∴在△ABD中,∠BAD=90°﹣60°=30°,又∵∠DAE=10°,∴∠BAE=∠BAD+∠DAE=30°+10°=40°,又∵AE平分∠BAC,∴∠BAC=2∠BAE=80°,∴在△ABC中,∠C=180°﹣∠BAC﹣∠B=180°﹣80°﹣60°=40°.答:∠C的度数是40°.19.证明:如图,连接AC,在△ACE和△ACF中,,∴△ACE≌△ACF(SSS),∴∠EAC=∠F AC,在△ACB和△ACD中,,∴△ACB≌△ACD(AAS),∴CB=CD.20.证明:在△ABC中,CD是高,∠BAC=∠DCB,∴∠CDA=90°,∠BAC+∠ACD=90°,∴∠DCB+∠ACD=90°,∴∠ACB=90°;∵AE是角平分线,∴∠CAE=∠BAE,∵∠FDA=90°,∠ACE=90°,∴∠DAF+∠AFD=90°,∠CAE+∠CEA=90°,∴∠AFD=∠CEA,∵∠AFD=∠CFE,∴∠CFE=∠CEA,即∠CFE=∠CEF.21.证明:(1)∵AD∥BC,∴∠ADB=∠CBE,在△ABD和△ECB中,,∴△ABD≌△ECB(AAS);(2)∵△ABD≌△ECB,∴BD=BC,∴∠BDC=∠BCD=70°,∴∠DBC=40°,∴∠ADB=∠CBD=40°.22.解:(1)∵MN⊥PQ,∴∠AOB=90°,∵∠BAO=30°,∴∠ABO=60°,∵AE、BE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ABE=∠ABO=30°,∠BAE=∠BAO=15°,∴∠AEB=180°﹣∠ABE﹣∠BAE=135°.故答案为:135°.(2)不会发生变化.∵∠BAP与∠ABM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EAB=∠P AB,∠EBA=∠MBA,∵MN⊥PQ,∴∠AOB=90°,∵∠P AB=∠ABO+∠AOB=90°+∠ABO,∠MBA=∠BAO+∠AOB=90°+∠BAO,∴∠EAB+∠EBA=(90°+∠ABO+90°+∠BAO)=90°+(∠ABO+∠BAO),∵∠ABO+∠BAO=90°,∴∠EAB+∠EBA=90°+45°=135°,∴∠AEB=180°﹣135°=45°.(3)∠ABO+∠F=90°.如图:∵∠BAO与∠BOQ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1=∠BAO,∠2=∠BOQ,由外角的性质可得:∠ABO=∠BOQ﹣∠BAO,∠E=∠2﹣∠1,∴∠E=∠ABO.∵AE平分∠BAO,AF平分∠GAO,∴∠EAF=90°,∴∠E+∠F=90°,即∠ABO+∠F=90°。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是一位同学用三根木棒拼成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是( )A B C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B.两个全等图形形状一定相同C.两个周长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D.两个正方形一定是全等图形3.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D,图中的线段可以作为△ABC的高的有( )A.2条B.3条C.4条D.5条4.经常开窗通风,可以有效地利用阳光和空气中的紫外线杀死病菌,清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5.下列图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C D6.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画出唯一的△ABC的是( )A.∠A=36°,∠B=45°,AB=4B.AB=4,BC=3,∠A=30°C.AB=3,BC=4,CA=8D.∠C=90°,AB=67.如图,用四个螺丝将不能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个螺丝的距离依次为3、4、6、8,且相邻两根木条的夹角均可以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意两个螺丝间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A.7B.10C.11D.148.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P为AD延长线上一点,PE⊥BC于点E,若∠B=75°,∠P=25°,则∠C的度数是( )A.25°B.75°C.15°D.50°9.如图,△ABC的三条中线AD,BE,CF相交于点G,且四边形CDGE的面积是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16B.12C.10D.610.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均为正方形,点E、F、G、H分别在AF、BG、CH、DE上,若AE=a,AF=b,则△ABF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ab D.a+bA.abB.2abC.12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AB=DE,AC=DF,BC=EF,则∠D的度数= .12.若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 cm和7 cm,则第三边的长是cm.13.△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c,化简|a-b+c|+|a-c-b|-|b-c-a|的结果为.14.如图,∠B=∠C,AB=AC,要使△ABD≌△ACE,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条件).15.某段河流的两岸是平行的,数学兴趣小组想测得河的宽度,为了保证安全,在老师带领下不用涉水过河就可以测量,他们是这样做的:①在河流的一条岸边B点,选对岸正对的一棵树A;②沿河岸直走20米有一棵树C,继续前行20米到达D处;③从D处沿河岸垂直的方向行走,当到达树A正好被树C遮挡住的E处时停止行走;④测得DE的长为5米.则河的宽度为米.16.现有一块如图所示的草地,经测量,∠B=∠C,AB=10米,BC=8米,CD=12米,点E是AB边的中点.点P从点B出发以2米/秒的速度沿BC向点C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CD向点D运动.当点Q的速度为米/秒时,能够在某一时刻使△BEP与△CPQ全等.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52分)17.(8分)沿着图中的虚线,将图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图形.18.(10分)如图,在△ABC中,∠ACB=90°,点E在AC的延长线上,ED⊥AB于点D,若BC=ED,求证:CE=DB.19.(10分)小明沿一段笔直的人行道行走,边走边欣赏风景,在由C处走向D处的过程中,通过隔离带PM的缝隙P,刚好浏览完对面人行道宣传墙AB上的一条标语,具体信息如下:如图,AB∥PM∥CD,AC,BD相交于点P,PD⊥CD,垂足为D,△ABP中AB边上的高与△CDP中CD边上的高相等.小明根据自己步行的路程(CD的长)为16 m,测出标语AB的长度也为16 m,请说明理由.20.(12分)如图,在△ABC中,AC=BC,D是AB上的一点,AE⊥CD于点E,BF⊥CD于点F,若CE=BF,AE=EF+BF.试判断AC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1.(12分)小明不小心将等腰直角三角尺掉到了两堆砖块之间,如图所示.(1)求证:△ADC≌△CEB;(2)若DE=35 cm,请你帮小明求出砖块的厚度a的大小(每块砖的厚度相同).参考答案与解析1.D 三角形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故选D.2.B A.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两个全等图形形状一定相同,故B正确,符合题意;C.两个周长相等的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两个正方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3.B △ABC的高有AC、BC、CD,共3条,故选B.4.A5.B A.第三个角的度数是180°-60°-60°=60°,∴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第三个角的度数是180°-55.5°-34.5°=90°,∴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C.第三个角的度数是180°-30°-30°=120°,∴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第三个角的度数是180°-40°-62.5°=77.5°,∴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6.A A.已知两角及这两角的夹边,能画出唯一的△ABC,符合题意;B.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不能画出唯一的△ABC,不符合题意;C.∵AB=3,BC=4,CA=8,3+4<8,∴AB+BC<CA,∴不能画出△ABC,不符合题意;D.已知一角和一边,不能画出唯一的△ABC,不符合题意.故选A.7.B ①当长度为3,4的两根木条共线时,∵7+6>8,∴此时两个螺丝间的最大距离为8;②当长度为6,4的两根木条共线时,∵3+8>10,∴此时两个螺丝间的最大距离为10;③当长度为3,8的两根木条共线时,∵4+6<11,∴此时会破坏木框,故此种情况不成立;④当长度为6,8的两根木条共线时,∵3+4<14,∴此时会破坏木框,故此种情况不成立.综上所述,任意两个螺丝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10,故选B.8.A ∵PE⊥BC,∴∠PEB=90°.∵∠P=25°,∴∠ADB=∠PDE=90°-∠P=65°.∵∠B=75°,∴∠BAD=180°-∠B-∠ADB=180°-75°-65°=40°.∵AD是∠BAC的平分线,∴∠BAC=2∠BAD=80°.∴∠C=180°-∠B-∠BAC=180°-75°-80°=25°.故选A.9.B ∵△ABC的三条中线AD,BE,CF相交于点G,∴S△AGE=S△CGE,S△BGD=S△CGD,∴S阴影=S△AGE+S△BGD=S△CGE+S△CGD=S四边形CDGE=12.故选B.10.C 在正方形ABCD中,AB=AD,∠DAB=90°,∴∠DAE+∠FAB=90°,在正方形EFGH中,∠HEF=∠EFG=90°,∴∠AED=∠BFA=90°,∴∠FAB+∠ABF=90°,∴∠DAE=∠ABF,∴△AED≌△BFA(AAS),∴BF=AE=a,∵BF=a,AF=b,∠AFB=90°,ab.∴S△ABF=12故选C.11.100°解析∵AB=DE,AC=DF,BC=EF,∴△ABC≌△DEF,∴∠A=∠D,在△ABC中,∠A=180°-50°-30°=100°,∴∠D=100°.12.7解析 当3 cm 为腰长时,3+3<7,不合题意,舍去. 当7 cm 为腰长时,3+7>7,故第三边的长为7 cm . 故答案是7. 13.b +c -a解析 ∵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b +c >a ,a +c >b ,∴a -b +c >0,a -c -b <0,b -c -a <0, ∴|a -b +c |+|a -c -b |-|b -c -a | =(a -b +c )-(a -c -b )+(b -c -a ) =a -b +c -a +c +b +b -c -a =b +c -a. 故答案为b +c -a. 14.BD =CE (答案不唯一) 解析 添加的条件是BD =CE , 在△ABD 和△ACE 中,{AB =AC,∠B =∠C,BD =CE,∴△ABD ≌△ACE (SAS),答案不唯一. 15.5解析 由题意知,在△ABC 和△EDC 中,{∠ABC =∠EDC =90°,BC =DC,∠ACB =∠ECD,∴△ABC ≌△EDC (ASA), ∴AB =ED ,则AB =DE =5米,即河的宽度是5米. 故答案是5. 16.2或52解析 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则BP =2t 米,CP =(8-2t )米, ∵AB =10米,E 为AB 的中点,∴BE =5米, ∵∠B =∠C ,∴①当BE=CP=5米,BP=CQ时,△BPE≌△CQP,此时5=8-2t,,解得t=32=3米,∴BP=CQ=2×32=2(米/秒);此时点Q的运动速度为3÷32②当BE=CQ=5米,BP=CP时,△BPE≌△CPQ,此时2t=8-2t,解得t=2,∴点Q的运动速度为5÷2=5(米/秒).2.故答案为2或5217.解析答案不唯一.如图所示:18.证明∵ED⊥AB,∴∠ADE=∠ACB=90°,又∵∠A=∠A,BC=ED,∴△ABC≌△AED(AAS),∴AE=AB,AC=AD,∴CE=BD.19.解析∵AB∥CD,∴∠ABP=∠CDP,∵PD⊥CD,∴∠CDP=90°,∴∠ABP=90°,即PB⊥AB,∵△ABP中AB边上的高与△CDP中CD边上的高相等, ∴PD=PB,在△ABP与△CDP中,{∠ABP =∠CDP,PB =PD,∠APB =∠CPD,∴△ABP ≌△CDP (ASA), ∴CD =AB =16米.20.解析 AC ⊥BC.理由:∵AE ⊥CD ,BF ⊥CD , ∴∠AEC =∠BFC =90°, ∴∠CAE +∠ACE =90°, ∵CF =CE +EF ,CE =BF , ∴CF =EF +BF , ∵AE =EF +BF , ∴AE =CF ,在△ACE 和△CBF 中,{AC =BC,AE =CF,CE =BF,∴△ACE ≌△CBF (SSS), ∴∠BCF =∠CAE ,∴∠ACB =∠BCF +∠ACE =∠CAE +∠ACE =90°, ∴AC ⊥BC.21.解析 (1)证明:由题意得AC =BC ,∠ACB =90°,AD ⊥DE ,BE ⊥DE , ∴∠ADC =∠CEB =90°,∠ACD +∠BCE =90°, ∴∠ACD +∠DAC =90°, ∴∠BCE =∠DAC ,在△ADC 和△CEB 中,{∠ADC =∠CEB,∠DAC =∠BCE,AC =CB,∴△ADC ≌△CEB (AAS). (2)∵一块砖的厚度为a , ∴AD =4a ,BE =3a , 由(1)得△ADC ≌△CEB , ∴DC =BE =3a ,CE =AD =4a , ∴DC +CE =7a =35 cm,∴a=5 cm.答:砖块的厚度a为5 cm.第11 页共11 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专项练习(含答案)
4.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题. 如图,M 是AB 的中点,MC =MD ,∠1=∠2,请说明△AMC ≌△BMD 的理由.答案:SAS .第2题. 如图,90,E F ∠=∠=∠B =∠C ,AE =AF ,△ABE ≌△ACF 吗?说明理由.答案:全等,AAS .第3题. 如图,∠ADB =∠CBD ,∠A =∠C ,△ABD ≌△CDB 吗?说明理由.答案:全等,AAS .第4题. 如图,AB =DF ,AC =DE ,BC =FE ,△ABC 和△DFE 全等吗?请说明理由.答案:全等,SSS .第5题. 如图,C ,D 两点分别在∠EAF 的两边上,且∠ABC =∠ABD ,∠BCE =∠BDF ,请你说明△ABC ≌△ABD 的理由.答案:AAS 或AS A .ABCDM 1 2ABCEFA BCDA BF CEDADBC EF第6题. 如图,点C ,E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DE ,AC =DF ,CE =BF ,△ABC 和△DEF 全等吗?∠A =∠D 吗?请说明理由.答案:全等,SSS ,∠A =∠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第7题. 如图,AB =AC ,BD =CD ,请说明△ABD ≌△ACD 的理由.答案:SSS .第8题. 如图,CD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D ,E ,∠1=∠2,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答案:D .第9题. 如图,若AB 平分∠DAC ,要用SAS 条件确定△ABC ≌△ABD ,再需有条件( ) A .DB =CB B .AB =AB C .AD =AC D .∠D =∠C答案:C .第10题. 如图,已知△ABC 中,∠C =90°,D 、E 分别为AC 、AB 上的点,若AD =BD ,AE =BC ,DE =DC ,则∠AED =( ) A .45° B .60° C .75° D .90°答案:D .AB FCE DABDCA BCDE 1 2ABC DA BC DE第11题. 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有两条边对应相等B .有三个角对应相等C .有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D .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答案:C .第12题. 已知,AB A B ='',A A ∠=∠',B B ∠=∠',则△ABC ≌△A 'B C ''的根据是( )A .SASB .SSAC .ASAD .AAS 答案:C .第13题. 已知AB A B ='',A A ∠=∠',若△ABC ≌△A 'B C '',还需条件( ) A .B B ∠=∠' B .C C ∠=∠' C .AC A C ='' D .以上均可以 答案:D .第14题. 如图,AC 、BD 相交于点E ,BE =DE ,AB ∥DC ,那么AE 与CE 的关系是____.答案:相等.第15题. 如图,AB 与CD 相交于点O ,DO =BO ,则需要加______条件(填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可得△DOA ≌△BOC .答案:AO =OC 或∠A =∠C 或∠B =∠D .第16题. 在△ABC 和△DEF 中,如果AB =DE ,BC =EF ,只要找出∠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得出△______≌△______. 答案:ABC ,DEF ,ABC ,DEF .A BED CA BCDO第17题. 如图,AD ⊥BC 于D ,BD =CD .△ABD 和△ACD 全等吗?为什么?答案:全等,SAS .第18题. 如图,△ABC ≌△A ′B ′C ′,AD 、A ′D ′分别是△ABC 和△A ′B ′C ′的中线,你能得出AD =A ′D ′吗?答案:能,提示:由△ABC ≌△A ′B ′C ′,得AB =A ′B ′,∠B =∠B ′,BC =B ′C ′,而BD =B ′D ′=12BC =12B ′C ′,则可得△ABD ≌△A ′B ′D ′故AD =A ′D ′.第19题. 木工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板条.这样做是为什么?答案:提示: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第20题. 如图,已知∠1=∠2,∠ABC =∠DCB ,那么△ABC 与△DCB 全等吗?为什么?答案:全等,理由ASA 或AAS .第21题. 如图所示,已知B 点是AC 中点,BE =BF ,AE =CF ,那么△ABE 和△CBF 全等吗?说明理由.答案:全等,理由SSS .ABD CABCDA ′B ′C ′D ′A BCD1 2AB CFE第22题. 如图,AD ,BE 是两条高,AD =BD ,H 是高AD 与BE 的交点,BH 与AC 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答案:∠HBD +∠C =90°,∠CAD +∠C =90°,所以,∠HBD =∠CAD ,显然,∠BDH =∠ADC ,由于AD =BD ,△BDH ≌△ADC (ASA ),所以BH =AC .第23题. 如图,已知CD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D 、E ,BE 、CD 交于点O ,且AO 平分BAC ,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对. 答案:4第24题. 如图2,某人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最省事的办法是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D .带①和②去答案:C第25题. 如图,已知△_的六个元素,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标出了某些元素,则与△_全等的三角形是B CDA E H AD BOCE图2①②③ABCabc ___ ba _甲_ cb 乙__a丙(A )只有乙 (B )只有丙 (C )甲和乙 (D )乙和丙 答案:D第26题. 如图,已知:在△ABC 中,F AC 为中点,E AB D EF 为上一点,为延长线上一点,A ACD ∠=∠. 求证:CD AE 平行且等于.答案:证明:A ACD ∠=∠∵AE CD ∴∥A ACD AF CF AFE CFD ∠=∠=∠=∠∵,,∴△AFE ≌△()CFD ASA CD AE =∴CD AE ∴平行且等于第27题. 如图,ABC △中,AB AC =,过点A 作GE BC ∥,角平分线BD 、CF 相交于点H ,它们的延长线分别交GE 于点E 、G .试在图中找出3对全等三角形,并对其中一对全等三角形给出证明.答案:解:.BCF CBD △≌△(注意答案不唯一).BHF CHD △≌△ .BDA CFA △≌△ 证明.BCF CBD △≌△.AB AC =.ABC ACB ∴∠=∠BD 、CF 是角平分线.11.22BCF ACB CBD ABC ∴∠=∠∠=∠,BCF CBD ∴∠=∠,.BC CB =又.BCF CBD △≌△ 还有答案供参考:.BAE CAG AGF AED △≌△,△≌△AFDCBEAGED F HB C第28题. 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于点O.(1)图中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请把它们都写出来;(2)任选(1)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加以证明.答案:.解:(1)图中有三对全等三角形:△COB≌△COD,△AOB≌△AOD,△ABC≌△ADC.(2)证明△ABC≌△ADC.证明:AC∵垂直平分BD,AB AD=∴,CB CD=.又AC AC=∵,∴△ABC≌△ADC.第29题. 如图,已知AB DC=,AC DB=.求证:A D∠=∠.答案:在△ABC和△DCB中,AB DC=∵,AC DB=,BC CB=,∴△ABC≌△DCB,∴A D∠=∠AB DCOADBC。
新人教数学七年级下第7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撑上支撑后的自行车能稳稳地停在地上,是因为三角形具有______性.2.在△ABC中,AD是中线,则△ABD的面积______△ACD的面积.(填“>”,“<”或“=”)3.在△ABC中,若∠A=30°,∠B=60°,则这个三角形为三角形;若∠A:∠B:∠C=1:3:5,这个三角形为三角形.(按角的分类填写)4.一木工师傅有两根长分别为5cm、8cm的木条,他要找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现有3cm、10cm、20cm三根木条,他可以选择长为cm的木条.5.如图所示的图形中x的值是__ ____.6.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可以把n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用含n的式子表示)7边上的高是;(2)在△AEC中,AE边上的高是.8.如图,△ABC≌△AED,∠C=400,∠EAC=300,∠B=300,则∠D= ,∠EAD= .9.如图,已知∠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BAD,你的添加条件是(填一个即可).10.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 cm和5 cm,则它的周长是____ _ cm.11.图所示的图案是由全等的图形拼成的,其中AD=0.5cm,BC=1cm,则AF= .第5题第14题A.B.C.D.12.在△ABC 中,AB =6,AC =10,那么BC 边的取值范围是 .13.如图所示,A 、B 在一水池的两侧,若BE =DE ,∠B =∠D =90°,CD =8 m ,则水池宽AB =m .14.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若∠CBA =320,则∠FED = ,∠EFD = . 二、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5.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16.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8 B.5,6,11 C.5,6,10D.4,4,817.下列图形不具有稳定性的是( )18.一个三角形中直角的个数最多有( )A.3 B.1 C.2 D.0 三、解答题(共60分) 19.(5分)如图,(1)过点A 画高AD ; (2)过点B 画中线BE ;(3)过点C 画角平分线CF .第13题第11题第15题20.(5分)若四边形的两个内角是直角,另外两个内角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30°,求这两个内角的度数.21.(5分)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8m和5m的木棒.如果要求第三根木棒的长度是整数,小颖有几种选法?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多少?22.(6分)如图,在△ABC中,∠A=70°,∠B=50°,CD平分∠ACB.求∠ACD的度数.23.(6分)如图所示,∠BAC=90°,BF平分∠ABC交AC于点F,∠BFC=100°,求∠C的度数.24.(6分)如图所示,已知DF⊥AB于F,∠A=40°,∠D=50°,求∠ACB的度数.25(7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为9cm和15cm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和腰长.26.(7分)如图,已知△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O,且∠A=60°,求∠BOC的度数.27.(7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DC,BC⊥AB,AE平分∠BAD,CF平分∠DCB,AE交CD于E,CF交AB于F,问AE与CF是否平行?为什么?28.(1)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为2 160°,求此多边形的边数;(2)某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七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B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用7根火柴棒首尾顺次连接摆成一个三角形,能摆成的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2.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原理是根据三角形的 性.3.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中,∠A =65°,∠B =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4.如图,已知AB ∥CD ,∠A =55°,∠C =20°,则∠P =___________.5.如图,在△ABC 中,AB =AC ,∠A =50°,BD 为∠ABC 的平分线,则∠BDC = °.6.如图,小亮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一共走了 米. 7.如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地砖镶嵌成平整的地面,那么这种正多边形地砖的形状可以是(写出两种即可) .8.如图所示,∠A +∠B +∠C +∠D +∠E +∠F +∠G 的度数为 . 9.如图,△ABC 中,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请你写出∠A 与∠D 的关系: .10.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的和为2750°,则这一内角为 . 11.在△ABC 中,∠A =55°,高BE 、CF 交于点O ,则∠BOC =______. 12.如图所示,∠1+∠2+∠3+∠4+∠5+∠6=______.第6题30°30°30°A 第8题GEDCBA第5题DCBA第2题 第3题 第4题第15题第16题13.如图所示,已知点D 是AB 上的一点,点E 是AC 上的一点,BE ,CD 相交于点F ,∠A =50°,∠ACD =40°,∠ABE =28°,则∠CFE 的度数为______.14.任何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中,能否有3个以上的锐角?______(填“能”或“不能”).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5.如图,AC ⊥BC ,CD ⊥AB ,DE ⊥BC ,分别交BC ,AB ,BC 于点C ,D ,E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C 是△ABC 和△ABE 的高 B .DE ,DC 都是 △BCD 的高 C .DE 是△DBE 和△ABE 的高 D .AD ,CD 都是 △ACD 的高 16.如图所示,x 的值为( )A .45°B .50°C .55°D .70°17.边长相等的下列两种正多边形的组合,不能作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方形与正三角形 B .正五边形与正三角形 C .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 D .正八边形与正方形18.如果某多边形的外角分别是10°,20°,3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6B .7C .8D .9 三、解答题(共60分) 19.(4分)△ABC 中,∠A =2∠B =3∠C ,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多少度?第9题 第12题 第13题EDC BA20.(4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A =∠D ,∠B =∠C ,试判断AD 与BC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1.(4分)如图,△ABC 的外角∠CBD 、∠BC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若∠A =68°,求∠F 的度数.22.(6分)在△ABC 中,AB =AC ,AC 上的中线BD 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和30㎝的两个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23.(6分)如图所示,某农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准备分成面积相等的4块,分别承包给4位农户,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案(在已给的图形中直接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 .24.(6分)如果一个凸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恰好依次增加的度数相同,设最小角为100°,最大角为1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多少?C B A C B A25.(6分)一个大型模板如图所示,设计要求BA 与CD 相交成30°角,DA 与CB 相交成20°,怎样通过测量∠A ,∠B ,∠C ,∠D 的度数,来检验模板是否合格?26.(8分)如图所示,小明欲从A 地去B 地,有三条路可走:①A →B ;②A →D →B ;③A→C →B .(1)在没有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肯定小明是走①,理由是______.(2)小明绝对不会走③,因为③路程最长,即AC +BC >AD +DB ,你能说明其原因吗?27.(8分)如图1,有一个五角星ABCDE ,你能说明∠A +∠B +∠C +∠D +∠E =180吗? 如图2、图3,如果点B 向右移到AC 上,或AC 的另一侧时,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吗?请分别说明理由.D C B A28.(8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建筑物的地板,你就能发现地板常用各种正多边形地砖铺砌成美丽的图案,也就是说,使用给定的某些正多边形,能够拼成一个平面图形,既不留下一丝空白,又不互相重叠(在几何里叫做平面镶嵌),这显然与正多边形的内角大小有关,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360°)时,就拼成了一个平面图形.(1)如图,请根据下列图形,填写表中空格:(3)从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中选一种,再在其它正多边形中选一种,请画出用这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并探索这两种正多边形共能镶嵌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说明你的理由.。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AB=AC ,AB >BC ,点D 在BC 边上,BD=12DC ,∠BED=∠CFD=∠BAC ,若S △ABC =3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5B .10C .15D .20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 ,则x 的值可能是( )A .6B .3C .2D .11 3.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E 在BC 上,连接AD ,AE ,若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 EAC ∠=∠,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 )A .BD CE =B .AD AE =C .BE CD = D .DA DE = 4.如图,AC 与DB 相交于E ,且BE CE =,如果添加一个条件还不能判定ABE △≌DCE ,则添加的这个条件是( ).A .AC DB = B .A D ∠=∠C .B C ∠=∠D .AB DC = 5.如图,△ABC 和△AED 共顶点A ,AD =AC ,∠1=∠2,∠B =∠E . BC 交AD 于M ,DE 交AC 于N ,甲说:“一定有△ABC ≌△AED .”乙说:“△ABM ≌△AEN .”那么( )A .甲、乙都对B .甲、乙都不对C .甲对、乙不对D .甲不对、乙对 6.如图,已知∠ABC =∠DEF ,AB =DE ,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 ≌△DEF 的是( )A .∠A =∠DB .∠ACB =∠DFEC .AC =DFD .BE =CF 7.如图,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点F 是DA 长线上一点,G 是CF 上一点,并且ACG AGC ∠=∠,GAF F ∠=∠.若15ECB ∠=︒,则ACF ∠的度数是( )A .15︒B .20︒C .30D .45︒8.直角ABC 、DEF 如图放置,其中90ACB DFE ∠=∠=︒,AB DE =且AB DE ⊥.若DF a =,BC b =,CF c =.则AE 的长为( )A .a c +B .b c +C .a b c +-D .a b c -+ 9.已知线段8,6AB cm AC cm ==,下面有四个说法: ①线段BC 长可能为2cm ;②线段BC 长可能为14cm ;③线段BC 长不可能为5cm ;④线段BC 长可能为9cm .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10.如图,若DEF ABC ≅,点B 、E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9BF =,5EC =,则CF 的长为( )A .1B .2C .2.5D .311.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 .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C .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D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12.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 ,BC=EF ,AC=DF ; ②AB=DE ,∠B=∠E .BC=EF ;③∠B=∠E ,AC =DF ,∠C=∠F ; ④AB=DE ,AC=DF ,∠B=∠E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 二、填空题13.如图,90MON ∠=︒,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BE 平分NBA ∠,BE 的反向延长线与BAO ∠的平分线交于点C ,则ACB ∠的度数是_______.14.已知12l l //,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放置,230∠=︒,则1∠=_____.15.如图,65A ∠=︒,45B ∠=︒,则ACD ∠=________.16.如图,已知//,AB CD E 是直线AB 上方一点,G 为直线AB 下方一点,F 为直线CD 上一点,148EAF ︒∠=,3BAF BAG ∠=∠,3DCE DCG ∠=∠,则E ∠和G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17.如图,AB 与CD 相交于点O ,OC =OD .若要得到△AOC ≌△BOD ,则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18.等腰三角形一边长是10cm ,一边长是6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cm . 19.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已知点E ,F 分别是AD ,CE 边上的中点,且△BEF 的面积为6,则△ABC 的面积等于_____.20.用12根等长的火柴棒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火柴棒不允许剩余、重叠、折断,则能摆出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个.三、解答题21.如图,点A 、F 、C 、D 在一条直线上,,,AB DE BC EF AF CD ===.(1)求证:ABC DEF △≌△;(2)求证://AB DE .22.如图所示,△ABC 中,∠ACB=90°,AC=BC ,直线EF 经过点C ,BF ⊥EF 于点F ,AE ⊥EF 于点E .(1)求证:△ACE ≌△CBF ;(2)如果AE 长12cm ,BF 长5cm ,求EF 的长.23.如图,点A ,D ,B ,E 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BC DF =,AD BE =,ABC EDF ∠=∠,求证:A E ∠=∠.24.已知:MON α∠=,点P 是MON ∠平分线上一点,点A 在射线OM 上,作180APB α∠=︒-,交直线ON 于点B ,作PC ON ⊥于点C .(1)观察猜想:如图1,当90MON ∠=︒时,PA 和PB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2)探究证明:如图2,当60MON ∠=︒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PA ,PB 之间另外的数量关系.(3)拓展延伸:如图3,当60MON ∠=︒,点B 在射线ON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OC ,OA 及BC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25.如图,Rt ABC 与Rt DEF △的顶点A ,F ,C ,D 共线,AB 与EF 交于点G ,BC 与DE 相交于点H ,90B E ∠=∠=︒,AF CD =,AB DE =.(1)求证:Rt ABC Rt DEF ≌;(2)若1GF =,求线段HC 的长.26.如图,P 为等边ABC 的边BC 延长线上的一动点,以AP 为边向上作等边APD △,连接CD .(1)求证:ABP ACD ≌△△;(2)当PC AC =时,求PDC ∠的度数;(3)PDC ∠与PAC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随着点P 位置的变化,PDC ∠与PAC ∠的数量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ABE ≌△CAF 得出△ACF 与△ABE 的面积相等,可得S △ABE +S △CDF =S △ACD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BED=∠CFD=∠BAC ,∠BED=∠BAE+∠ABE ,∠BAC=∠BAE+∠CAF ,∠CFD=∠FCA+∠CAF ,∴∠ABE=∠CAF ,∠BAE=∠FCA ,在△ABE和△CAF中,ABE CAFAB ACBAE FCA ∠=∠⎧⎪=⎨⎪∠=∠⎩,∴△ABE≌△CAF(ASA),∴S△ABE=S△ACF,∴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ABE+S△CDF=S△ACD,∵S△ABC=30,BD=12DC,∴S△ACD=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得到答案.【详解】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7-3<x<7+3,即4<x<10,四个选项中,A中,4<6<10,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D解析: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添加BD=CE,可以利用“边角边”证明△ABD和△ACE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DAB=∠EA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添加AD=AE,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DE=∠AED,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DAB=∠EA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添加BE=CD可以利用“边角边”证明△ABE和△ACD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BAE=∠CAD,可得∠DAB=∠EA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添加DA=DE无法求出∠DAB=∠EAC,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对每个选项分别分析、解答出即可.【详解】根据题意:BE=CE ,∠AEB=∠DEC ,∴只需要添加对顶角的邻边,即AE=DE (由AC=BD 也可以得到),或任意一组对应角,即∠A=∠D ,∠B=∠C ,∴选项A 、B 、C 可以判定,选项D 不能判定,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熟记判定定理并熟练应用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分析】利用AAS 判定△ABC ≌△AED ,则可得到AB=AE ,再利用ASA 判定△ABM ≌△AEN .【详解】∵∠1=∠2,∴∠1+∠MAC =∠2+∠MAC ,∴∠BAC =∠EAD ,在△BAC 和△EAD 中,B E BAC EAD AC AD ∠=∠⎧⎪∠=∠⎨⎪=⎩, ∴△BAC ≌△EAD ,∴甲说的正确;∵△BAC ≌△EAD (AAS ),∴AB=AE ,在△BAM 和△EAN 中,12B E AB AE ∠=∠⎧⎪=⎨⎪∠=∠⎩, ∴△BAM ≌△EAN (ASA ),∴乙说的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根据题目的特点,补充适当条件,活用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详解】A 、根据ASA ,可以推出△ABC ≌△DEF ,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根据AAS ,可以推出△ABC ≌△DEF ,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SSA ,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本选项符合题意.D 、根据SAS ,可以推出△ABC ≌△DEF ,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7.C解析:C【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D ∥BC ,∠DCB =9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F =∠ECB =15°,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ACF =∠AGC =∠GAF +∠F =2∠F ,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DCB =90°,∴∠F =∠ECB =15°,∴∠GAF =∠F =15°,∴∠ACF =∠AGC =∠GAF +∠F =2∠F =3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矩形的对边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8.C解析:C【分析】先利用AAS 证明ABC DEF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线段和差计算即可.【详解】解:90ACB ∠=︒,DE AB ⊥,90A B ∴∠+∠=︒,90A E ∠+∠=︒,B E ∴∠=∠,在ABC 与DEF 中90B E ACB DFE AB DE ∠=∠⎧⎪∠=∠=︒⎨⎪=⎩,()ABC DEF AAS ∴≅△△;AC DF =∴,BC EF =,∵DF a =,BC b =,CF c =,AE AC EF CF =+-,∴AE a b c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确定用AAS 定理进行证明是关键.9.C解析:C【分析】直接利用当A ,B ,C 在一条直线上,以及当A ,B ,C 不在一条直线上,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线段AB =8cm ,AC =6cm ,∴如图1,A ,B ,C 在一条直线上,∴BC =AB−AC =8−6=2(cm ),故①正确;如图2,当A ,B ,C 在一条直线上,∴BC =AB +AC =8+6=14(cm ),故②正确;如图3,当A ,B ,C 不在一条直线上,8−6<BC <8+6,故线段BC可能为5或9,故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正确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10.B解析:B【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BE=CF,计算即可.【详解】解:∵△DEF≌△ABC,∴BC=EF,∴BE+EC=CF+EC,∴BE=CF,又∵BF=BE+EC+CF=9,EC=5∵CF=12(BF-EC)=12(9-5)=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可以利用边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可以利用角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根据斜边直角边定理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三个角对应相等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本题主要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运用好有一对相等的直角这一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逐一判断即得答案.【详解】解:①若AB=DE,BC=EF,AC=DF,则根据SSS能使△ABC≌△DEF;②若AB=DE ,∠B=∠E ,BC=EF ,则根据SAS 能使△ABC ≌△DEF ;③若∠B=∠E ,AC =DF ,∠C=∠F ,则根据AAS 能使△ABC ≌△DEF ;④若AB=DE ,AC=DF ,∠B=∠E ,满足有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能使△ABC ≌△DEF ;综上,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3组.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求出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和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平分 解析:4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求出ABN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E ∠和BAC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BN AOB BAO ∠=∠+∠, BE 平分NBA ∠,AC 平分BAO ∠, 12ABE ABN ∴∠=∠,12BAC BAO ∠=∠,C ABE BAC ∴∠=∠-∠,1)2ABN BAO =∠-∠, ()1122AOB BAO BAO =∠+∠-∠,12AOB =∠, 90MON ∠=︒,90AOB ∠=︒∴,190452C ∴∠=⨯︒=︒. 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时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4.75°【分析】利用外角求∠5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1【详解】解:由题意可知∠4=45°∠2=∠3=30°∠5=∠2+∠3=75°∵∴∠1=∠5=75°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解析:75°.【分析】利用外角求∠5,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1.【详解】解:由题意可知∠4=45°,∠2=∠3=30°,∠5=∠2+∠3=75°,∵12l l //,∴∠1=∠5=75°,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计算.15.【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即可【详解】∵∠ACD 是△ABC 的外角∴∠ACD=∠A+∠B ∵∴∠ACD=故应填【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记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并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10︒.【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即可.【详解】∵∠ACD 是△ABC 的外角,∴∠ACD=∠A+∠B ,∵65A ∠=︒,45B ∠=︒,∴∠ACD=110︒.故应填1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记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并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6.【分析】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交CE 于点N 根据平行的性质得由得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即可求出和的数量关系【详解】解:如图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解析:1483E G ∠=︒-∠【分析】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交CE 于点N ,根据平行的性质得G BAG GCD ∠=∠+∠,由3BAF BAG ∠=∠,3DCE DCG ∠=∠,得333G BAG DCG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E EMA EAF BAF ∠+∠=∠-∠,即可求出E ∠和G ∠的数量关系.【详解】解:如图,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交CE 于点N ,∵//AB CD ,∴////BH GN CD ,∴BAG AGN ∠=∠,NGC GCD ∠=∠,EMA ECD ∠=∠,∵G AGN NGC ∠=∠+∠,∴G BAG GCD ∠=∠+∠,∵3BAF BAG ∠=∠,3DCE DCG ∠=∠,∴333G BAG DCG ∠=∠+∠,∵EAB E EMA ∠=∠+∠,EAB EAF BAF ∠=∠-∠,∴E EMA EAF BAF ∠+∠=∠-∠,∴E ECD EAF BAF ∠+∠=∠-∠,∴31483E DCG BAG ∠+∠=︒-∠,∴()14833E BAG DCG ∠=︒-∠+∠,∴1483E G ∠=︒-∠.故答案是:1483E G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找到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17.OA=OB (答案不唯一)【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 只要添加一个符合的条件即可【详解】解:OA=OB 理由是:在△AOC 和△BOD 中∴△AOC ≌△BOD (SAS )故答案为:O解析:OA=OB .(答案不唯一)【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AS ,ASA ,AAS ,SSS ,只要添加一个符合的条件即可.【详解】解:OA=OB ,理由是:在△AOC 和△BOD 中,OA OB AOC BOD OC OD =⎧⎪∠=∠⎨⎪=⎩,∴△AOC ≌△BOD (SAS ).故答案为:OA=OB .(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题目答案不唯一,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18.26或22【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不确定6cm 可以为底边也可以为腰长故分两种情况:当6cm 为腰时底边为10cm 先判断三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求出此时的周长;当6cm 为底边时10cm 为腰长先判断解析:26或22【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不确定,6cm 可以为底边也可以为腰长,故分两种情况:当6cm为腰时,底边为10cm,先判断三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求出此时的周长;当6cm 为底边时,10cm为腰长,先判断三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求出此时的周长.【详解】解:若6cm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则10cm为底边的长,6cm,6cm,10cm可以构成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6+6+10=22(cm);若10cm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则6cm为底边的长,10cm,10cm,6cm可以构成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10+6+10=26(cm);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或22cm.故答案为:26或2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9.24【分析】由EF分别为ADCE的中点可得BECEBF分别为△ABD△ACD△BEC的中线根据中线的性质可知将相应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据此即可解答【详解】解:∵由于EF分别为ADCE的中点∴S解析:24【分析】由E、F分别为AD、CE的中点可得BE、CE、BF分别为△ABD、△ACD、△BEC的中线,根据中线的性质可知将相应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据此即可解答.【详解】解:∵由于E、F分别为AD、CE的中点,∴S△ABE=S△DBE,S△DCE=S△AEC,S△BEF=S△BCF,∴S△BEC=2S△BEF=12,∴S△ABC=2S△BEC=2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属于常考题型,熟知三角形的中线将相应的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解题的关键.20.2【分析】本题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不等式组从而求出三边满足的条件再根据三边长是整数进而求解【详解】设摆出的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是x根则第三边是()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则又因为是整数解析:2【分析】本题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不等式组,从而求出三边满足的条件,再根据三边长是整数,进而求解.【详解】设摆出的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是x 根,则第三边是(122x -)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122122x x x x x x +>-⎧⎨-+>⎩, 则3x >, 6x <,又因为x 是整数,∴x 可以取4或5,因而三边的值可能是:4,4,4或5,5,2;共二种情况,则能摆出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组合三角形的时候,注意较小的两边之和应大于最大的边,三角形三边之和等于12. 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利用SSS 即可判断△ABC ≌△DEF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详解】证明:(1)∵点A 、F 、C 、D 在一条直线上,AF CD =,∴AC DF =.在ACE △与BDF 中,,.AB DF BC EF AC DF =⎧⎪=⎨⎪=⎩∴ABC DEF △≌△,()SSS(2)∵△ABC ≌△DEF ,∴∠BCA =∠EFD ,∴A D ∠=∠,∴//AB DE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证明见解析;(2)EF=17cm .【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AEC=∠CFB=90°,然后求出∠EAC=∠FCB ,再利用“角角边”证明即可;(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CF ,CE=BF ,再根据线段的和差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在Rt △ACB 中,∵∠ACB=90°,∴∠ACE+∠BCF=90°∵AE ⊥EF ,BF ⊥EF∴∠ACE+∠EAC=90°∴∠CAE=∠BCF又∵ AC=CB∴△ACE ≌△CBF(ASA)(2)由△ACE ≌△CBF 可得:AE=CF=12cm , EC=BF=5cm ,∴EF=EC+CF=12+5=17cm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并找出全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3.证明见解析.【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得出AB ED =,再利用SAS 证明ABC EDF △≌△,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证明:∵AD BE =,∴AD DB BE DB +=+,∴AB ED =.在ABC 和EDF 中,AB ED ABC EDF BC DF =⎧⎪∠=∠⎨⎪=⎩,∴()ABC EDF SAS △≌△,∴A E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4.(1)PA=PB ;(2)成立证明见解析;(3)OA=BC+OC【分析】(1)作PD ⊥OM 于点D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C=PD ,证明△APD ≌△BP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证明;(2)作PD ⊥OM 于点D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C=PD ,证明△APD ≌△BP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证明;(3)仿照(2)的解法得出△APD ≌△BPC ,从而得出AD=BC ,再根据HL 得出Rt △OPD ≌△RtOPC ,得出OC=OD ,继而得出结论.【详解】(1)作PD ⊥OM 于点D ,∵点P 在∠MON 的角平分线上,且PC ⊥ON 于C ,∴PC=PD ,∵∠MON=90°,∴∠APB=90°,∠CPD=90°,∴∠APD+∠BPD=90°,∠BPC+∠BPD=90°∴∠APD=∠BPC ,∵∠PDA=∠PCB=90°,在△APD 和△BPC 中,APD BPC PD PCADP BCP ∠=∠⎧⎪=⎨⎪∠=∠⎩∴△APD ≌△BPC (ASA ),∴AP=BP .(2)(1)中的结论还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作PD ⊥OM 于点D ,∵点P 在∠MON 的角平分线上,且PC ⊥ON 于C ,∴PC=PD ,∵∠MON=60°,∴∠APB=120°,在四边形OCPD 中,∠CPD=360°-90°-90°-60°=120°,∴∠APD+∠BPD=120°,∠BPC+∠BPD=120°∴∠APD=∠BPC ,∵∠PDA=∠PCB=90°,在△APD 和△BPC 中,APD BPC PD PCADP BCP ∠=∠⎧⎪=⎨⎪∠=∠⎩∴△APD ≌△BPC (ASA ),∴AP=BP .(3)OA=2BC-OB .理由如下:如图3,作PD ⊥OM 于点D ,同(2),可证△APD ≌△BPC ,∴AD=BC ,点P 在∠MON 的角平分线上,且PC ⊥ON 于C ,∴PC=PD ,在Rt △OPD 和RtOPC 中,PC PD OP OP=⎧⎨=⎩ ∴Rt △OPD ≌△RtOPC ,∴OC=OD ,∴OA-AD=OD=OC ,∴OA-BC=OC ,∴OA=BC+O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类比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5.(1)见详解;(2)1【分析】(1)先证明AC=DF ,再根据HL 证明Rt ABC Rt DEF ≌;(2)先证明∠AFG=∠DCH ,从而证明∆AFG ≅∆DCH ,进而即可求解.【详解】(1)∵AF CD =,∴AF+CF=CD+CF ,即AC=DF ,在Rt ABC 与Rt DEF △中,∵AC DF AB DE =⎧⎨=⎩, ∴Rt ABC ≅Rt DEF △(HL );(2)∵Rt ABC ≅Rt DEF △,∴∠A=∠D ,∠EFD=∠BCA ,∵∠AFG=180°-∠EFD ,∠DCH=180°-∠BCA ,∴∠AFG=∠DCH ,又∵AF CD =,∴∆AFG ≅∆DCH ,∴HC=GF =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HL 和ASA 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6.1)证明见解析;(2)30PDC ∠=︒;(3)PDC PAC ∠=∠;数量关系不变;理由见解析【分析】(1)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 =∠PAQ =60°,AB =AC ,AP =AQ ,再由SAS 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由∠APC=∠CAP ,∠B=∠BAC ,∠B+∠BAC+∠APC+∠CAP=180°,得∠BAP=90°,再结合ABP ACD ≌△△,进而即可求解;(3)设CD 与AP 交于点O ,由ABP ACD ≌△△,得∠ACD=∠APD ,结合∠AOC=∠DOP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证明:∵△ABC 与△APD 是等边三角形,∴∠BAC =∠PAD =60°,AB =AC ,AP =AD ,∴∠BAP =∠DAC ,在△ABP 与△ACD 中,AB AC BAP CAD AP AD ⎧⎪∠∠⎨⎪⎩===,∴ABP ACD ≌△△(SAS );(2)∵PC AC =,∴∠APC=∠CAP ,∵△ABC 是等边三角形,∴∠B=∠BAC=60°,又∵∠B+∠BAC+∠APC+∠CAP=180°,∴∠BAC+∠CAP=12×180°=90°,即:∠BAP=90°, ∴∠APB=90°-60°=30°,∴∠ADC=∠APB=30°,∵△APD 是等边三角形,∴PDC ∠=60°-∠ADC=60°-30°=30°;(3)PDC ∠=PAC ∠,随着点P 位置的变化,PDC ∠与PAC ∠的数量关系不会发生变化,理由如下:设CD 与AP 交于点O ,∵ABP ACD ≌△△,∴∠ACD=∠ABP=60°,∵∠APD=60°,∴∠ACD=∠APD ,又∵∠AOC=∠DOP ,∠AOC+∠ACD+∠PAC=180°,∠DOP+∠APD+∠PDC=180°, ∴PDC ∠=PA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A.内心 B.外心C.中心D.重心2. 如图, 在∠AOB的两边上截取AO = BO, CO = DO, 连结AD、BC交于点P.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AOD≌△BOC;②△APC≌△BPD;③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A. 只有①B. 只有②C. 只有①②D. ①②③3. 如图,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的画法错误的个数是()A.0B.1C.2D.34.已知如图,AD∥BC,AB⊥BC,CD⊥DE,CD=ED,AD=2,BC=3,则△ADE的面积为()A. 1B. 2C. 5D. 无法确定5. 利用尺规作图不能唯一作出三角形的是()A. 已知三边B. 已知两边及夹角C. 已知两角及夹边D.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6. 如图,AB⊥BC于B,BE⊥AC于E,∠1=∠2,D为AC上一点,AD=AB,则().A.∠1=∠EFD B. FD∥BC C.BF=DF=CD D.BE=EC7. 如图,已知AB=AC,PB=PC,且点A、P、D、E在同一条直线上.下面的结论:①EB=EC;②AD⊥BC;③EA平分∠BEC;④∠PBC=∠PCB.其中正确的有()A.1个B. 2个C.3个D. 4个8. 如图所示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4+∠5+∠6+∠7=()A.330° B.315° C.310° D.320°二.填空题9.各边长度都是整数、最大边长为8的三角形共有个.10. 如图,已知点C是∠AOB平分线上的点,点P、P′分别在OA、OB上,如果要得到OP=OP′,需要添加以下条件中的某一个即可:①∠OCP=∠OCP′;②∠OPC=∠OP′C;③PC=P′C;④PP′⊥OC.请你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的序号:.11. 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O是BC上任意一点,OE、OF分别与两边垂直,等边三角形的高为1,则OE+OF的值为.12.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 .13.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且第三边长为整数,这样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小值是_________.14. 如图所示,AD,AE是三角形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36°,∠C=76°,则∠DAE的度数.15.如图,在△ABC中,AD是∠A的外角平分线,P是AD上异于A的任意一点,设PB=m,PC=n,AB=c,AC=b,则(m+n)与(b+c)的大小关系是 .16. 如图,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序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三角形章节测试卷 ( 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全章测试一、选择题:1.已知△ABC 的一个内角是40°,∠A =∠B ,那么∠C 的外角的大小是( ). (A)140°(B)80°或100° (C)100°或140° (D)80°或140°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BC 上,AB ∥DE ,∠B =78°,∠C =60°,则∠EDC 的度数为( ).(A)42° (B)60° (C)78°(D)80°3.如图,是赛车跑道的一段示意图,其中AB ∥DE ,测得∠B =140°,∠D =120°,则∠C 的度数为( ).(A)120° (B)100° (C)140°(D)90°4.上午9时,一艘船从A 处出发以2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1时到达B 处,若在A 处测得灯塔C 在北偏西34°,且,23BAC ACB ∠=∠则灯塔C 应在B 处的( ). (A)北偏西68° (B)南偏西85° (C)北偏西85°(D)南偏西68°5.在△ABC 中,若AB =3,BC =1-2x ,CA =8,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0<x <2 (B)-5<x <-2 (C)-2<x <5(D)x <-5或x >26.在△ABC 中,若∠A ∶∠B =5∶7,∠C -∠A =10°,则∠C 等于( ). (A)75°(B)60°(C)50°(D)40°7.在△ABC 中,若AB =AC ,其周长为12,则AB 的取值范围是( ).(A)AB>6 (B)AB<3(C)4<AB<7 (D)3<AB<6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二倍,则它的边数是( ).(A)四(B)五(C)六(D)七9.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的差为10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七(B)八(C)九(D)十10.下列命题中,结论正确的是( ).①外角和大于内角和的多边形只有三角形.②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60°.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其内角和随着增加,外角和不变.(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11.在下面四种正多边形中,用同一种图形不能平面镶嵌的是( ).12.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A=∠1+∠2 (B)2∠A=∠1+∠2(C)3∠A=2∠1+∠2 (D)3∠A=2(∠1+∠2)二、填空题:13.如图,AB∥CD,直线PQ分别交AB、CD于点E、F,EG是∠FED的平分线,交AB于点G.若∠QED=40°,那么∠EGB等于______.14.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5°,则这个多边形共有______条对角线.15.把“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一幅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则两条斜边所形成的钝角=______度.17.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______.18.下列各命题中:①对顶角一定相等;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若∠A=∠B,∠B=∠C,则∠A=∠C,④同角的补角相等;⑤若∠AOB+∠BOC=180°;则∠AOB与∠BOC互为邻补角.其中错误的命题是______(填序号)19.如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2cm和1cm,则图中由弧AB、弧CD和AC、BD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20.一个广场面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地面的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砖,周围用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大理石地砖拼成.从里往外共12层(不包括中央的正六边形地砖),每一层的外界都围成一个多边形.若中央正六边形地砖的边长是0.5米,则第12层的外边界所围成的多边形的周长是______米.三、解答题:21.已知:钝角△ABC.分别画出AC边上的高BD、BC边上的中线AE及△ABC中∠ACB的平分线CF.22.已知:如图,AB∥DE,∠1=∠2,AC平分∠BAD,求证:AD∥BC.23.已知:在△ABC中,BE平分∠ABC交AC于E,CD⊥AC交AB于D,∠BCD=∠A,求∠BEA的度数.24.已知:如图,点E在AC上,点F在AB上,BE,CF交于点O,且∠C-∠B=20°,∠EOF -∠A=70°,求∠C的度数.25.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其面积等分,试用这条规律完成下面问题.(1)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4块(至少给出两种方法);(2)在一块均匀的三角形草地上,恰好可放养84只羊,如图,现被两条中线分成4块,则四边形的一块(阴影部分)恰好可放养几只羊?四、探究题26.已知△ABC中,∠ABC的n等分线与∠ACB的n等分线相交于G1、G2、G3,…、G n-1,试猜想:∠BG n-1C与∠A的关系.(其中n≥2的整数)首先得到:当n=2时,如图1,∠BG1C=______,当n=3时,如图2,∠BG2C=______,…………猜想∠BG n-1C=______.图1 图2 图n。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3,7,则它的周长为 ( )A 、 13B 、 17C 、 13或17D 、 不能确定 2.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 6B 、 7C 、 8D 、 9 3.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 )A 、 锐角三角形B 、 直角三角形C 、 等腰三角形D 、 钝角三角形 4.图中有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 4个B 、 6个C 、 8个D 、 10个5. 如图在△ABC 中,∠ACB=900,CD 是边AB 上的高。
那么图中与∠A 相等的角是( )A 、 ∠B B 、 ∠ACDC 、 ∠BCD D 、 ∠BDC6. 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 )A 、 角平分线B 、 高C 、 中线D 、外角平分线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B (5,0),C (0,4)所组成的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 )A 、32;B 、4;C 、16;D 、88. 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依次观察左边三个图形,并判断照此规律从左向右第四个图形第(4)题EDCBA第(5)题DCB A是( ) A 、、10.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BC=8 cm ,且|AC -BC|=2 cm ,则腰长AC 为( )A.10 cm 或6 cmB.10 cmC.6 cmD.8 cm 或6 cm11. 如果在△ABC 中,∠A=70°-∠B,则∠C 等于( )A 、35° B、70° C 、110° D、140°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33分)12.如图,从A 处观测C 处仰角∠CAD=300,从B 处观测C 处的仰角∠CBD=450,从C外观测A 、B 两处时视角∠ACB= 度13.已知:如图,CD ∥AB ,∠A=400,∠B=600,那么∠1= 度,∠2= 度 14.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周长为20㎝,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那么其它两边长分别为 .15.填表:用长度相等的火柴棒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16.要使五边形木架(用5根木条钉成)不变形,至少要再钉 根木条。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3)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 3 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3)一、填空题(共 10 小题)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cm 和 7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 cm .△2.若∠A=∠B=2∠C ,则 ABC 是 _________ 三角形.(填“钝角”、“锐角”或“直 角”)△3.如图, ABC≌△DEF ,△ABC 的周长为 25cm AB=6cm ,CA=8cm ,则 DE= _________ , DF= _________ ,EF= _________ .4.如图,AB=AD ,BC=DC ,要证∠B=∠D ,则需要连接 _________ ,从而可证 _________和 _________ 全等.5.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和高线,且∠B=50°,∠C=70°,则∠EAD= _________ .△6.如图,CA⊥BE ,且 ABC≌△ADE ,则 BC 与 DE 的关系是 _________ .7.如图,有一块边长为 4 的正方形塑料模板 ABCD ,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 点落在 A 点,两条直角边分别与 CD 交于点 F ,与 CB 延长线交于点 E .则四边形 AECF 的 面积是 _________ .8.如图,BA∥CD,∠A=90°,AB=CE,BC=ED,则△CED≌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9.如图,ABC中,AB=AC,BC=8,BD是AC边上的中线,△ABD与△BDC的周长的差是2,则AB=_________.10.如图,对面积为1的△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得到A B C,至点A,B,C,使得A B=2AB,B C=2BC,C A=2CA,顺次连接A,B,C△1 11111111111记其面积为S;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 B,B C,C A至点A,B,C,使得A B=2A B,11111112222111,得到A B C,记其面积为S;…;按B C=2B C,C A=2C A,顺次连接A,B,C△221112111222222B C,则其面积S=_________.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5555二、选择题(共8小题)11.在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2,5B.3,7,10C.3,5,9D.4,5,7△12.(2011•宿迁)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A.AB=AC B.BD=CD C.∠B=∠C D.∠BDA=∠CDA 13.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B.∠1=∠2C.∠1和∠B都是∠A的余角D.∠2=∠A14.如图,AC⊥BC,CD⊥AB,DE⊥BC,分别交B C,AB,BC于点C,D,E,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C是△ABC和△ABE的高B.DE,DC都是△BCD的高C.DE是△DBE和△ABE的高D.AD,CD都是△ACD的高15.角α和β互补,α>β,则β的余角为()A.α﹣βB.180°﹣α﹣βC.D.△16.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A.AB=3,BC=4,AC=8B.AB=4,BC=3,∠A=30°C.∠A=60°,∠B=45°,AB=4D.∠C=90°,AB=6△17.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B.∠A=∠D,∠C=∠F,AC=EFC.AB=DE,BC=EF,△ABC的周长=△DEF的周长D.∠A=∠D,∠B=∠E,∠C=∠F△18.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3个B.2个C.1个D.0个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如图,在小河的同侧有A,B,C,D四个村庄,图中线段表示道路.邮递员从A村送信到B村,总是走经过C村的道路,不走经过D村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20.如图,AB=AD,BC=DC,AC与BD相交于点E,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不再添加辅助线,不再标注其它字母.不写推理过程,只要求写出四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即可)21.如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 沿着角的两边放正,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请说明它的道理.22.如图,A、B两个建筑物分别位于河的两岸,为了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沿河岸作射线BF,且使BF⊥AB,在BF上截取BC=CD,过D点作DE⊥BF,使E、C、A在一条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请说明理由..23.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 ABCD ,其中 AB∥CD ,在 E 、M 、F 处各有一个小 石凳,且 BE=CF ,M 为 BC 的中点,请问三个小石凳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说出你推断的理 由.△24.如图, ABC 中,AB=BC=CA ,∠A=∠ABC=∠ACB ,在△ABC 的顶点 A ,C 处各有 一只小蚂蚁,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相同速度由 A 向 B 和由 C 向 A 爬行,经过 t (s )后, 它们分别爬行到了 D ,E 处,设 DC 与 BE 的交点为 F .(△1)证明 ACD≌△CBE ;(2)小蚂蚁在爬行过程中,DC 与 BE 所成的∠BFC 的大小有无变化?请说明理由.25.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 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1)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 ABC 、 A △1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AB=A B ,BC=B C ,∠C=∠C .1 1 1 1 1 l l求证:ABC≌ A △1B C .1 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分别过点 B ,B 作 BD⊥CA 于 D , 1B D ⊥C A 于D .1 11 11 则∠BDC=∠B D C =90°, 1 1 1∵BC=B C ,∠C=∠C , 1 11∴ BCD≌ B △1C D ,1 1∴BD=B D .1 1(2)归纳与叙述: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0小题)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7cm,则它的周长是17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cm和7cm,具体哪条是底边,哪条是腰没有明确说明,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解答:解:①当腰是3cm,底边是7cm时: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②当底边是3cm,腰长是7cm时,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3+7+7=17cm.故答案为:17.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2.若∠A=∠B=2∠C,则ABC是锐角三角形.(填“钝角”、“锐角”或“直角”)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和已知条件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再判断形状.解答:解:设三角分别是∠A=a°,∵∠A=2∠B=3∠C,∴∠B=a°,∠B=a°,则a+a+a=180°,解a≈98°.所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钝角.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正确的设出一个角并表示出其他角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如图,ABC≌△DEF,△ABC的周长为25cm,AB=6cm,CA=8cm,则DE=6cm,DF=8cm,EF=11cm.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ABC的周长求出BC,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即可.解答:解:∵△ABC的周长为25cm,AB=6cm,CA=8cm,∴BC=25﹣6﹣8=11cm,∵△ABC≌△DEF,∴DE=AB=6cm,DF=AC=8cm,EF=BC=11cm.故答案为:6cm;8cm;11cm.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找出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AB=AD,BC=DC,要证∠B=∠D,则需要连接AC,从而可证△ABC和△ADC全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连接AC,根据AB=AD,BC=DC,AC=AC即可证明△ABC≌△ADC,于是得到∠B=∠D.解答:解:连接AC,在△ABC和△ADC中,∵,∴△ABC≌△ADC(SSS),∴∠B=∠D.故答案为△AC,ABC,△AD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其判定定理,此题基础题,比较简单.5.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和高线,且∠B=50°,∠C=70°,则∠EAD= 1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BA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D,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 AE,然后根据∠EAD=∠BAE﹣∠BAD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B=50°,∠C=70°,∴∠BAC=180°﹣∠B﹣∠C=180°﹣50°﹣70°=60°,∵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BAC=×60°=30°,∵AE是△ABC的高线,∴∠BAE=90°﹣∠B=90°﹣50°=40°,∴∠EAD=∠BAE﹣∠BAD=40°﹣30°=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的定义,是基础题,准确识图找出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CA⊥BE,且ABC≌△ADE,则BC与DE的关系是相等且垂直.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C=D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C=∠E,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BAC=90°,然后求出∠B+∠E=90°,从而得到∠BFE=90°,即BC⊥DE.解答:解:∵△ABC≌△ADE,∴BC=DE,∠C=∠E,∵CA⊥BE,∴∠BAC=90°,∵∠B+∠C=180°﹣∠BAC=180°﹣90°=90°,∴∠B+∠E=90°,∴∠BFE=180°﹣(∠B+∠E)=180°﹣90°=90°,∴BC⊥DE,故BC与DE的关系是相等且垂直.故答案为:相等且垂直.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垂直的定义,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有一块边长为4的正方形塑料模板ABCD,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A点,两条直角边分别与CD交于点F,与CB延长线交于点E.则四边形AECF的面积是16.△S AEB =S△=S△ ,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 由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可以得到∠D=∠B=90°,AD=AB ,又∠ABE=∠D=90°,而∠EAF=90°由此可以推出∠DAF+∠BAF=90°,∠BAE+∠BAF=90°,进一步得到∠DAF=∠BAE ,所以可以证明△AEB≌△AFD ,所以 AFD ,那么它们 都加上四边形 ABCF 的面积,即可四边形 AECF 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从而求出 其面积.解答: 解:∵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D=∠ABC=90°,AD=AB , ∴∠ABE=∠D=90°, ∵∠EAF=90°,∴∠DAF+∠BAF=90°,∠BAE+∠BAF=90°, ∴∠DAF=∠BAE , ∴△AEB≌△AFD ,△∴S AEB AFD∴它们都加上四边形 ABCF 的面积,可得到四边形 AECF 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16.故答案为:16.点评: 本题需注意:在旋转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全等三角形,应根据所给条件找到.8.如图,BA∥CD ,∠A=90°,AB=CE ,BC=ED ,则△CED≌ △ABC ,根据是HL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DCE=90°,然后利用“HL”证明△CED 和△ABC 全等.解答: 解:∵BA∥CD ,∠A=90°,∴∠DCE=180°﹣∠A=180°﹣90°=90°, ∵在 Rt△CED 和 Rt△ABC 中,,∴ CED≌ ABC (△HL ). 故答案为: ABC ,△HL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求出∠DCE=90°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 ABC 中,AB=AC ,BC=8,BD 是 AC 边上的中线,△ABD 与△BDC 的周长的 差是 2,则 AB= 10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 AD=CD ,然后求出△ABD 与△BDC 的周长的差=AB﹣BC ,再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 解:∵BD 是 AC 边上的中线,∴AD=CD ,∴△ABD 与△BDC 的周长的差=(AB+AD+BD )﹣(BC+CD+BD )=AB ﹣BC , ∵△ABD 与△BDC 的周长的差是 2,BC=8, ∴AB ﹣8=2, ∴AB=10.故答案为:10.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的定义,求出△ABD 与△BDC 的周长的差=AB﹣BC 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10.如图,对面积为 1 的△ABC 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 AB ,BC ,CA 至点 A ,B ,C ,使得 A B=2AB ,B C=2BC ,C A=2CA ,顺次连接 A ,B ,C △1,得到 A B C ,111111111 1 1记其面积为 S ;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 A B ,B C ,C A 至点 A ,B ,C ,使得 A B =2A B , 11 11 11 12222 1 1 1B C =2B C ,C A =2C A ,顺次连接 A ,B ,C △2,得到 A B C ,记其面积为 S ;…;按 2 11 12 11 1222 2 22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 △5BC ,则其面积 S = 195 .5 5 5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 专题: 压轴题;操作型.分析: 根据高的比等于面积比推理出A △1BC 的面积是 A △1BC 面积的 2 倍,则 A △1B B 的11面积是A △1BC 面积的 3 倍…,以此类推,得出 A △2BC 的面积.2 2解答: 解:连接 A C ,根据 A B=2AB ,得到:AB :A A=1:3,111因而若过点 B ,A 作△ABC 与 AA △1C 的 AC 边上的高,则高线的比是 1:3, 1因而面积的比是 1:△3,则 A BC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 2 倍,1设△ABC 的面积是 △a ,则 A BC 的面积是 2a , 1同理可以得到A △1BC 的面积是 A △1BC 面积的 2 倍,是 4a ,1则 A △1B B 的面积是 6a ,1同理B △1C C 和 A △1C A 的面积都是 6a ,11△A B C 的面积是 19a ,1 1 1即 A △1B C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 19 倍, 1 1同理A △2BC 的面积是 A △1B C 的面积的 19 倍,2 21 1即 A △1B C 的面积是 △19, A B C 的面积 192,1 12 2 2依此类推,AB C的面积是S=195=2476099.△5555点评:正确判断相邻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的难度较大.二、选择题(共8小题)11.在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2,5B.3,7,10C.3,5,9D.4,5,7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2+2=4<5,∴2,2,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3+7=10,∴3,7,10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3+5=8<9,∴3,5,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4,5,7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12.(2011•宿迁)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A.AB=AC B.BD=CD C.∠B=∠C D.∠BDA=∠CD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SAS,AAS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1=∠2,AD为公共边,若AB=AC,则△ABD≌△ACD(SAS);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1=∠2,AD为公共边,若BD=CD,不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不能判定△ABD≌△ACD;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1=∠2,AD为公共边,若∠B=∠C,则△ABD≌△ACD(AAS);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1=∠2,AD为公共边,若∠BDA=∠CDA,则△ABD≌△ACD(ASA);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3.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C.∠1和∠B都是∠A的余角B.∠1=∠2 D.∠2=∠A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在△ABC中,∠ACB=90°,CD⊥AB,因而△ACD∽△CBD∽△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就可以证明各个选项.解答:解:∵∠ACB=90°,CD⊥AB,垂足为D,∴△ACD∽△CBD∽△ABC.A、∴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Rt△ACD、Rt△CBD、Rt△ABC;故本选项正确;B、应为∠1=∠B、∠2=∠A;故本选项错误;C、∴∠1=∠B、∠2=∠A,而∠B是∠A的余角,∴∠1和∠B都是∠A的余角;故本选项正确;D、∴∠2=∠A;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把这个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14.如图,AC⊥BC,CD⊥AB,DE⊥BC,分别交B C,AB,BC于点C,D,E,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C是△ABC和△ABE的高C.DE是△DBE和△ABE的高B.DE,DC都是△BCD的高D.AD,CD都是△ACD的高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三角形的高即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根据概念可知.解答:解:A、AC是△ABC和△ABE的高,正确;B、DE,DC都是△BCD的高,正确;C、DE不是△ABE的高,错误;D、AD,CD都是△ACD的高,正确.故选C.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概念.15.角α和β互补,α>β,则β的余角为()A.α﹣βB.180°﹣α﹣βC.D.考点: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表示出α+β,再根据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列式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角α和β互补,∴α+β=180°,∴β的余角为:90°﹣β=(α+β)﹣β=(α﹣β).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利用90°和180°的倍数关系消掉常数是解题的关键.△16.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A.AB=3,BC=4,AC=8C.∠A=60°,∠B=45°,AB=4B.AB=4,BC=3,∠A=30°D.∠C=90°,AB=6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要满足唯一画出△ABC,就要求选项给出的条件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不符合判定方法的画出的图形不一样,也就是三角形不唯一,而各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ASA,是满足题目要求的,于是答案可得.解答:解:A、因为AB+BC<AC,所以这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B、因为∠A不是已知两边的夹角,无法确定其他角的度数与边的长度;C、已知两角可得到第三个角的度数,已知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画一个三角形;D、只有一个角和一个边无法根据此作出一个三角形.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三角形的作图方法等知识点;能画出唯一三角形的条件一定要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不符合判定方法的画出的三角形不确定,当然不唯一.△17.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B.∠A=∠D,∠C=∠F,AC=EFC.AB=DE,BC=EF,△ABC的周长=△DEF的周长D.∠A=∠D,∠B=∠E,∠C=∠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可得当AB=DE,BC=EF,AC=DF可判定△ABC≌△DEF,做题时要对选项逐个验证.解答:解:A、满足SSA,不能判定全等;B、AC=EF不是对应边,不能判定全等;C、符合SSS,能判定全等;D、满足AAA,不能判定全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应用判定方法做题时找准对应关系,对选项逐一验证,而AAA,SSA不能作为全等的判定方法.△18.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3个B.2个C.1个D.0个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AC=CD,BC=CE,∠ACD=∠BCE=60°,求出∠ACE=∠BCD,根据SAS证△ACE≌△BCD,推出∠NDC=∠CAM,求出∠DCE=∠ACD,证△ACM≌△DCN,推出CM=CN,AM=DN,即可判断各个结论.解答:解:∵△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C=CD,BC=CE,∠ACD=∠BCE=60°,∴∠ACD+∠DCE=∠BCE+∠DCE,∴∠ACE=∠BCD,在△ACE和△BCD中∴△ACE≌△BCD(SAS);∴①正确;∵∠ACD=∠BCE=60°,∴∠DCE=180°﹣60°﹣60°=60°=∠ACD,∵△ACE≌△BCD,∴∠NDC=∠CAM,在△ACM和△DCN中∴△ACM≌△DCN(ASA),∴CM=CN,AM=DN,∴②正确;∵△ADC是等边三角形,∴AC=AD,∠ADC=∠ACD,∵∠AMC>∠ADC,∴∠AMC>∠ACD,∴AC>AM,即AC>DN,∴③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辨析能力.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如图,在小河的同侧有A,B,C,D四个村庄,图中线段表示道路.邮递员从A村送信到B村,总是走经过C村的道路,不走经过D村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延长AC交BD于E,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AD+DE>AC+CE,CE+BE>BC,然后整理得到AD+BD>AC+BC,从而得解.解答:解:如图,延长AC交BD于E,在△ADE中,AD+DE>AC+CE,在△CBE中,CE+BE>BC,∴AD+DE+CE+BE>AC+CE+BC,∴AD+BD>AC+BC,因此,邮递员由A村到B村送信,经过C村路程近些,所以,他总是走经过C村的道路,不走经过D村的道路.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AB=AD,BC=DC,AC与BD相交于点E,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不再添加辅助线,不再标注其它字母.不写推理过程,只要求写出四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即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由AB=AD,BC=DC知,AC是BD的中垂线,∴DE⊥AC,可由SSS证得△ABC≌△ADC及AC平分∠BAD等.解答:解:由已知得,AC垂直平分BD,即直线AC为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由对称性可知:DE=BE,DE⊥AC于△E,ABC≌ADC,△AC平分∠BAD等.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做题时要从已知开始思考,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进行取舍.21.如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 沿着角的两边放正,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请说明它的道理.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专题:证明题.分析:AC为公共边,其中AB=AD,BC=DC,利用SSS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解答:证明:△ABC与△ADC中,∵AB=AD,BC=DC,AC=AC,∴△ABC≌△ADC(SSS),∴∠BAC=∠DAC.即AE平分∠BAD.不论∠DAB是大还是小,始终有AE平分∠BA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这种设计,用SSS判断全等,再运用性质,是全等三角形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做题时要认真读题,充分理解题意.22.如图,A、B两个建筑物分别位于河的两岸,为了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沿河岸作射线BF,且使BF⊥AB,在BF上截取BC=CD,过D点作DE⊥BF,使E、C、A在一条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可以沿河岸作射线BF,且使BF⊥AB,在BF上截取BC=CD,过D点作DE⊥BF,使E、C、A在一条直线上,证明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CB=∠DCE,BC=CD,∠B=∠EDC=90°,∴△ACB≌△ECD,∴AB=DE.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证明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到线段相等,得到结论.23.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ABCD,其中AB∥CD,在E、M、F处各有一个小石凳,且BE=CF,M为BC的中点,请问三个小石凳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说出你推断的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首先连接EM、△MF,再证明BEM≌△CFM可得∠BME=∠FMC,再根据∠BME+∠EMC=180°,可得∠FMC+∠EMC=180,进而得到三个小石凳在一条直线上.解答:解:连接EM、MF,∵AB∥CD,∴∠B=∠C,又∵M为BC中点,∴BM=MC.,∴在△BEM和△CFM中∴△BEM≌△CFM(SAS),∴∠BME=∠FMC,∵∠BME+∠EMC=180°,∴∠FMC+∠EMC=180°,∴三个小石凳在一条直线上.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证明△BEM≌△CFM,证明出∠FMC+∠EMC=180°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如图,ABC中,AB=BC=CA,∠A=∠ABC=∠ACB,在△ABC的顶点A,C处各有一只小蚂蚁,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相同速度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经过t(s)后,它们分别爬行到了D,E处,设DC与BE的交点为F.(△1)证明ACD≌△CBE;(2)小蚂蚁在爬行过程中,DC与BE所成的∠BFC的大小有无变化?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1)根据小蚂蚁的速度相同求出AD=CE,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CD和△CBE 全等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EBC=∠ACD,然后表示出∠BFC,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B,从而得到∠BFC.解答:(1)证明:∵小蚂蚁同时从A、C出发,速度相同,∴t(s)后两只小蚂蚁爬行的路程AD=CE,∵在△ACD和△CBE中,,∴△ACD≌△CBE(SAS);(△2)解:∵ACD≌△CBE,∴∠EBC=∠ACD,∵∠BFC=180°﹣∠EBC﹣∠BCD,∴∠BFC=180°﹣∠ACD﹣∠BCD,=180°﹣∠ACB,∵∠A=∠ABC=∠ACB,∴∠ACB=60°,∴∠BFC=180°﹣60°=120°,∴∠BFC无变化.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小蚂蚁的速度相同求出AD=CE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关键.25.(2006•绍兴)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1B △1(1)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 ABC 、 A △1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AB=A B ,BC=B C ,∠C=∠C .1 1 1 1 1 l l 求证:ABC≌ A △1B C . 1 1 (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分别过点 B ,B 作 BD⊥CA 于 D ,1 B D ⊥C A 于 D . 1 1 1 1 1则∠BDC=∠B D C =90°,1 1 1 ∵BC=B C ,∠C=∠C ,1 1 1 ∴ BCD≌ B △1C D ,1 1 ∴BD=B D . 1 1 (2)归纳与叙述: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 压轴题;阅读型.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首先易证得 ADB≌ A △1B C 然后易证出 1 1 ABC≌ A C .1 1解答: 证明:(1)证明:分别过点 B ,B 作 BD⊥CA 于 D ,1 B D ⊥C A 于 D . 1 1 1 1 1 则∠BDC=∠B D C =90°,1 1 1∵BC=B C ,∠C=∠C ,1 1 1 ∴ BCD≌ B △1C D ,1 1 ∴BD=B D . 1 1 补充:∵AB=A B ,∠ADB=∠A D B =90°.1 1 1 1 1 ∴ ADB≌ A △1D B (HL ),1 1 ∴∠A=∠A , 1又∵∠C=∠C ,BC=B C ,1 1 1 在△ABC 与 A △1B C 中,1 1∵,∴ ABC≌ A △1B C (AAS );1 1(△2)解:若两三角形( ABC 、 A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或均为直角三角形或均 1 1为钝角三角形,则它们全等(AB=A B,BC=B C,∠C=∠C△1,则ABC≌A△1B C).111111点评:命题立意: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阅读理解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做题时要认真读题,明白题意,然后按要求答题.。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第十四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四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8分)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5,x,则x不可能是()A.3B.5C.7D.82.在△ABC和△FMN中,已知AB=6,BC=7,∠B=48°,MN=6,FN=7,∠N=48°,能证明△ABC≌△MNF的判定方式为()A.SAS B.AAS C.ASA D.SSA3.△ABC的三边分别是a,b,c,不能判定是等腰三角形的是()A.∠A:∠B:∠C=2:2:3B.a:b:c=2:2:3C.∠B=50°,∠C=80°D.2∠A=∠B+∠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5.若a、b是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且满足关系式(a−2)2+|b−5|=0,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9cm B.12cm C.9cm或12cm D.15cm或6cm 6.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ABC 和正△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B=60°.一定成立的结论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二、填空题(共24分)7.若三角形三个内角满足∠A=12∠B=13∠C,则∠C=______.8.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且则a2+b2+c2=ab+bc+ac,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_____.9.如图,在等边△ABC中AB=2,BD是AC边上的高,延长BC至点E,使CE=CD,则BE的长为 ___________.10.如图,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40°得到△ADE,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边BC上,则∠ADE=___________°.11.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4、5、8,△DEF的三边分别是4、2x−1、3y−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______.12.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分别过点B、C作经过点A的直线的垂线段BD、CE,若BD=5厘米,CE=8厘米,则DE的长为______.13.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其中一内角为50°,腰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所在的直线于点D,则∠DBC的度数为______.14.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8和21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____.15.如图,点E是△ABC的内角∠ABC和外角∠ACF的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过点E作MN∥BC,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若BM−CN=6,则线段MN的长度为____.16.如图,∠MON是一个钢架,∠MON=5°,为使钢架更牢固,需在其内部焊接一些钢管,如CD、DE、EF……若焊接的钢管的长度都与OC的长度相等,则最多能焊接___________根.17.定义: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是另一边长的2倍,这样的三角形叫做“倍长三角形”,若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底边BC的长为5,则腰AB的长为___________.18.如图,过边长为2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点E,Q为BC 延长线上一点,当PA=CQ时,连接PQ交AC边于点D,则DE的长为______.三、解答题(共58分)19.(本题5分)如图,已知△ABC,∠ACB=85°,点E,F分别在AB,AC上,ED交AC于点G,交BC的延长线于点D,∠FEG=40°,∠CGD=45°.求证:EF ∥BC.20.(本题5分)如图,△ABC中,∠ABC=45°,两条高AD和BE交于H.求证:BH=AC.21.(本题7分)如图,在△ABC中,已知∠BAC=90°,AD⊥BC,AD与∠ABC的平分线交于点E,试说明△AEF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22.(本题7分)如图,已知AE⊥AB,AF⊥AC,AE=AB,AF=AC,BF与CE相交于点M.(1)求证:EC=BF;(2)求证:EC⊥BF.23.(本题8分)如图,点E是等边△ABC外一点,点D是BC边上一点,AD=BE,∠CAD=∠CBE,连接ED,EC.(1)试说明△ADC与△BEC全等的理由;(2)试判断△D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4.(本题8分)如图,已知等边△ABC和等边△CDE,P、Q分别为AD、BE的中点.(1)试判断△CPQ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果将等边△CDE绕点C旋转,在旋转过程中△CPQ的形状会改变吗?请你将图2中的图形补画完整并说明理由.25.(本题8分)已知:如图,△ABC、△CDE都是等边三角形,AD、BE相交于点O,点M、N分别是线段AD、BE的中点.(1)求∠DOE的度数;(2)试判断△MN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6.(本题10分)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如下图所示的位置时,求证:①△ADC≌△CEB;②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如下图所示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不必证明;(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如图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不必证明.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已知两边时,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两边的差,小于两边的和.这样就可以确定x 的范围,也就可以求出x 的不可能取得的值.【详解】解:∵3+5=8,5−3=2,∴2<x <8.故选:D .2.A【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结合所给条件可得答案.【详解】解:∵AB =6,BC =7,∠B =48°,MN=6,FN =7,∠N =48°,∴AB =MN ,∠B =∠N ,BC =NF ,在△ABC 和△MNF 中,{AB =MN∠B =∠N BC =NF,∴△ABC ≌△MNF (SAS ).故选:A .3.D【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详解】解:A 、因为∠A:∠B:∠C =2:2:3,∠A +∠B +∠C =180°,所以∠A =∠B =180°×(22+2+3)=(3607)°,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B 、因为 a:b:c =2:2:3,所以设a =b =2x ,则有两边相等的△ABC 是等腰三角形;C 、因为 ∠A +∠B +∠C =180°,所以∠A =180°−∠B −∠C =180°−50°−80°=50°,则∠A =∠B ,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D 、因为2∠A =∠B +∠C ,∠A +∠B +∠C =180°,则∠A+2∠A=180°,那么∠A=60°,∠B+∠C=120°,不能判定是等腰三角形.故选:D.4.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即可.【详解】解:A、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只有两边对应相等,所以不一定全等,不合题意;B、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缺少对应的一对边相等,所以不一定全等,不合题意;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则不一定全等,不合题意;D、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满足三个角及一条边对应相等,故全等,符合题意;故选:D.5.B【分析】利用非负性,求出a,b的值,分a是腰长和b是腰长,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a−2)2+|b−5|=0,∴a−2=0,b−5=0,∴a=2,b=5;当a是腰长时:2+2<5,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b为腰长,∴三角形的周长是:5+5+2=12cm;故选B.6.D【分析】①根据△ABC和△CDE是等边三角形可知AC=BC,CD=CE,∠ACB=∠DCE=60°,从而证出△ACD≅△BCE,可推知AD=BE;②由△ACD≅△BCE得∠CBE=∠CAD和∠ACB=∠DCE=60°,AC=BC,得到△CQB ≅△CPA (ASA ),再根据∠PCQ =60°推出△PCQ 为等边三角形,又由∠PQC=∠DCE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②正确;③同②得△ACP ≅△BCQ ,即可得出结论;④根据∠DQE =∠ECQ +∠CEQ =60°+∠CEQ ,∠CDE=60°,可知∠DQE≠∠CDE ,可知④错误;⑤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AC =∠EBC ,再根据∠AOB =∠DAC +∠BEC =∠EBC +∠BEC =∠ACB =60°,可知⑤正确.【详解】解:①∵△ABC 和△CDE 为等边三角形,∴AC =BC ,CD =CE ,∠BCA =∠DCE =60°,∴∠ACD =∠BCE ,在△ACD 和△BCE 中,{AC =BC∠ACD =∠BCE CD =CE,∴△ACD ≅△BCE (SAS ),∴AD =BE ,∠ADC =∠BEC ,①正确;②∠DCP=180°−2×60°=60°=∠ECQ ,在△CDP 和△CEQ 中,{∠ADC =∠BECCD =CE ∠DCP =∠ECQ,∴△CDP ≅△CEQ (ASA ).∴CP =CQ ,∴∠CPQ =∠CQP =60°,∴∠QPC =∠BCA ,∴PQ ∥AE ,②正确;③同②得:△ACP ≅△BCQ ,∴AP =BQ ,③正确;④∵DE >QE ,且DP =QE ,∴DE >DP ,④错误;⑤∵△ACD ≅△BCE ,∴∠DAC =∠EBC ,∴∠AOB =∠DAC +∠BEC =∠EBC +∠BEC =∠ACB =60°,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⑤.二、填空题7.90°【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A=12∠B=13∠C,∠A+∠B+∠C=180°∴13∠C+23∠C+∠C=180°解得:∠C=90°,故答案为:90°.8.等边三角形【分析】先把所给等式左右两边同时乘以2,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a−b)2 +(b−c)2+(c−a)2=0,由此求解即可.【详解】解:∵a2+b2+c2=ab+bc+ac,∴a2+b2+c2−ab−bc−ac=0,∴2a2+2b2+2c2−2ab−2bc−2ac=0,∴a2−2ab+b2+b2−2bc+c2+a2−2ac+c2=0,即(a−b)2+(b−c)2+(c−a)2=0,∴a﹣b=0,b﹣c=0,c﹣a=0,∴a=b=c,∴△ABC为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边三角形.9.3【分析】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C=AB=2,根据BD是AC边上的高线,可得AD=CD,再由题中条件CE=CD,即可求得BE.【详解】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C=BC=AB=2,∵BD是AC边上的高线,∴D为AC的中点,∴AD=CD=12AC,∵CE=CD,∴CE=12AC=1,∴BE=BC+CE=2+1=3.故答案为:3.10.70【详解】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D=AB,∠ADE=∠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B,求得∠ADE=∠ADB=70°.【解答】解: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D=AB,∠ADE=∠B,∴∠ADB=∠B,∵∠BAD=40°,∴∠ADE=∠ADB=∠B=12×(180°−40°)=70°,故答案为:70.11.6或132【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5=2x−1,8=3y−1,或8=2x−1,5=3y−1,分别求出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两个三角形全等,∴5=2x−1,8=3y−1,或8=2x−1,5=3y−1,∴{x=3y=3或{x=92y=2,∴x+y=3+3=6或x+y=92+2=132,故答案为:6或132.12.13厘米【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BDA=∠AEC,由平角的定义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BD=∠CAE,利用AAS证得△ABD≌△CAE,再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DB=AE=5,AD=CE=8,由DE=AD+AE即可求出DE长.【详解】解:∵BD⊥DE,CE⊥DE,∴∠BDA=∠BAC=∠AEC=90°,∴∠BAD +∠CAE =90°,∵∠BAD +∠ABD =90°,∴∠ABD =∠CAE ,在△ABD 和△CAE 中,{∠ADB =∠CEA ∠ABD =∠CAE AB =CA,∴△ABD ≌△CAE(AAS),∴DB =AE =5,CE =AD =8,则DE =AD +AE =8+5=13(厘米),故答案为:13厘米.13.15或30【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分类讨论等腰三角形,①当等腰三角形角为:50,65,65;②当等腰三角形角为:50,50,80;再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详解】∵等腰三角形ABC 中,其中一个内角为50°,∴①当AB =AC ,∠A =50°,如下图:∴∠CBA=65°,∵MN 垂直平分AB ,∴AD=BD ,∴∠BAD =∠DBA =50°,∴∠CBD=∠CBA −∠ABD =15°;②当BA =BC ,∠A =∠C =50°,如下图:∴∠ABC=80°,∵MN 垂直平分AB,∴AD =BD ,∴∠A =∠ABD =50°,∴∠CBD=80°−50°=30°,∴∠DBC 的度数为:15或者30.故答案为:15或者30.14.11或15【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 ,底边为b ,根据中点定义得到AD 与DC 相等都等于腰长a 的一半,AC 边上的中线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AB +AD 和BC +CD 两部分,分别表示出两部分,然后分AB +AD =18,BC +CD =21或AB +AD =21,BC +CD =18两种情况分别列出方程组,分别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a 与b 的两对值,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定能否构成三角形,即可得到满足题意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详解】解:依题意可得:这一边上的中线为腰上的中线,画出图形如下: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D 为AC 的中点,∴AD =DC =12AC =12a ,根据题意得:{a +12a =1812a +b =21或{a +12a =2112a +b =18,解得:{a =12b =15 或{a =14b =11.又∵三边长12、12、15和14、14、11均可以构成三角形,∴底边长为11或15.故答案为:11或15.15.6【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MBE=∠CB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MEB=∠CBE,等量代换得到∠MBE=∠MEB,求得BM=EM,同理,CN=EN,于是得到结论.【详解】∵BE平分∠ABC,∴∠MBE=∠CBE,∵MN∥BC,∴∠MEB=∠CBE,∴∠MBE=∠MEB,∴BM=EM,同理,CN=EN,∵BM−CN=9,∴MN=ME−EN=BM−CN=6,故答案为:6.16.17【分析】根据已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找出图中存在的规律,根据规律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详解】解:∵焊接的钢管的长度都与OC的长度相等,即OC=CD=DE=EF,∴∠CDO=∠MON=5°,即第一个等腰△OCD的底角是5°;∴∠DCE=∠DEC=10°,即第二个等腰△CDE的底角是10°;∴∠EDF=∠EFD=15°,即第三个等腰△DEF的底角是1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是5的倍数,且最大的角为85°,∴最多能焊接85°÷5°=17(根),故答案为:17.17.10【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AB=AC=2BC;②BC=2AB=2AC,再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检验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ABC是“倍长三角形”,BC=5,①当AB=AC=2BC时,AB=AC=10;②当BC=2AB=2AC时,AB=AC= 2.5,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此时,A、B、C 不能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所以,若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底边BC的长为5,则腰AB的长为10,故答案为:10.18.1【分析】过点P作PF∥BC交AC于点F,根据题意可证△APF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证明AE=FE,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证△PFD≌△QCD,DF=DC,进而证明DE=1AC,计算求值即可.2【详解】过点P作PF∥BC交AC于点F,如图,∴∠APF=∠B=60°,∠A=60°,△APF是等边三角形,∴PF=PA,∵PE⊥AC,∴AE=FE;∵PA=CQ,∴PF=QC,∵PF∥BC,∴∠PFD=∠QCD,在△PFD和△QCD中,{PF=QC∠PFD=∠QCD∠PDF=∠QDC ∴△PFD≌△QCD,∴DF=DC;∴DF=12FC,EF=12AF,∵DF+EF=DE,FC+AF=AC,∴DE=12FC+12AF=12(FC+AF)=12AC,∵AC=2,DE=12AC=12×2=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19.解:∵∠CGD=45°,∴∠EGF=∠CGD=45°,∵∠FEG=40°,∴∠AFE=∠EGF+∠FEG=45°+40°=85°,∵∠ACB=85°,∴∠AFE=∠ACB,∴EF∥BC.20.证明:由题意可得:∠ADB=∠ADC=∠BEC=90°∴∠HBD+∠BHD=∠HBD+∠C=90°∴∠BHD=∠C又∵∠ABD=45°∴AD=BD在△ADC和△BDH中{∠ADB=∠ADC∠BHD=∠CAD=BD∴△ADC≌△BDH(AAS)∴BH=AC21.解:∵BF平分∠ABC,∴∠ABF=∠DBF,又∵∠BAC=90°,AD⊥BC,∴∠AFE=90°−∠ABF,∠DEB=90°−∠DBF,∴∠AFE=∠DEB,又∵∠DEB=∠AEF,∴∠AEF=∠AFE,∴△AEF是等腰三角形.22.(1)证明:∵AE⊥AB,AF⊥AC,∴∠BAE=∠CAF=90°,∴∠BAE+∠BAC=∠CAF+∠BAC,即∠EAC=∠BAF,在△ABF和△AEC中,{AB=AE∠EAC=∠BAFAC=AF∴△ABF≌△AEC(SAS),∴EC=BF;(2)证明:设AB与CE交于点D,∵△ABF≌△AEC,∴∠AEC=∠ABF,∵AE⊥AB,∴∠BAE=90°,∴∠AEC+∠ADE=90°,∵∠ADE=∠BDM(对顶角相等),∴∠ABF+∠BDM=90°,在△BDM中,∠BMD=180°−∠ABF−∠BDM=180°−90°=90°,∴EC⊥BF.23.(1)∵△ABC是等边三角形,∴AC=BC,∠ACB=60°,在△ADC和△BEC中,{AC=BC∠CAD=∠CBE,AD=BE∴△ADC≌△BEC(SAS);(2)△DCE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DC≌△BEC,∴∠ACD=∠BCE=60°,DC=EC,即△DCE是等腰三角形,∴△DCE是等边三角形.24.(1)如图1,△CPQ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BC 和△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C =60°,AC =BC ,DC =EC ,∴AC ﹣DC =BC ﹣EC ,即AD =BE .∵P 、Q 分别为AD 、BE 的中点,∴PD =EQ ,∴CD +DP =CE +EQ ,即CP =CQ ,∴△CPQ 是等边三角形;(2)如果将等边△CDE 绕点C 旋转,在旋转过程中△CPQ 的形状不会改变.理由如下:如图2,∵△ABC 和△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ACB =∠DCE =60°,AC =BC ,DC =EC ,∵∠ACD =∠DCE ﹣∠ACE ,∠BCE =∠ACB ﹣∠ACE ,∴∠ACD =∠BCE ,∴在△ACD 与△BCE 中,{AC =BC∠ACD =∠BCE DC =EC,∴△ACD ≌△BCE (SAS ),∴AD =BE ,∠CAD =∠CBE ,即∠CAP =∠CBQ .∵P 是AD 的中点,Q 是BE 的中点,∴AP =12AD ,BQ =12BE ,∴AP =BQ ,∴在△ACP 与△BCQ中,{AC =BC∠CAP =∠CBQ AP =BQ,∴△ACP ≌△BCQ (SAS ),∴PC =QC ,∠BCQ =∠ACP ,∵∠BCQ +∠ACQ =∠ACB =60°,∴∠ACP +∠ACQ =60°,∴∠PCQ =60°,∴△CPQ 是等边三角形.25.(1)解:∵△ABC 、△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AC =BC ,CD =CE ,∠ACB =∠DCE =60°,∴∠ACB +∠BCD =∠DCE +∠BCD ,∴∠ACD =∠BCE ,在△ACD 和△BCE 中,{AC =BC∠ACD =∠BCE CD =CE ,∴△ACD ≌BCE (SAS ),∴∠ADC =∠BEC ,∵△DCE 是等边三角形,∴∠CED =∠CDE =60°,∴∠ADE +∠BED=∠ADC +∠CDE +∠BED=∠ADC +60°+∠BED =∠BEC +∠CED +60°=∠DEC +60°=60°+60°=120°,∴∠DOE =180°-(∠ADE +∠BED )=60°;(2)解:△MNC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由(1)得:△ACD ≌△BCE ,∴∠CAD =∠CBE ,AD =BE ,又∵点M 、N 分别是线段AD 、BE 的中点,∴AM =12AD ,BN =12BE ,∴AM =BN ,在△ACM 和△BCN 中,{AC =BC∠CAM =∠CBN AM =BN,∴△ACM ≌△BCN (SAS ),∴CM =CN ,∠ACM =∠BCN ,又∵∠ACB =60°,∴∠ACM +∠MCB =60°,∴∠BCN +∠MCB =60°,∴∠MCN =60°,∴△MNC 是等边三角形.26.(1)证明:①∵AD⊥MN ,BE ⊥MN ,∴∠ADC=∠BEC =90°,∵∠BCA=90°,∴∠ACD+∠BCE =90°,∠BCE +CBE =90°,∴∠ACD =∠CBE ,在△ADC 和△CEB 中,∵{∠ADC =∠CEB =90°∠ACD =∠CBE AC =BC,∴△ADC ≌△CEB (AAS );②∵△ADC ≌△CEB ,∴AD =CE ,BE =CD ,∴DE =DC +CE =BE +AD .(2)解:AD=BE +DE .∵AD ⊥MN ,BE ⊥MN ,∴∠ADC =∠BEC =90°,∵∠ACB =90°,∴∠ACD +∠BCD =90°,∠BCD +∠CBE =90°,∴∠ACD =∠CBE ,在△ACD 和△CBE 中,∵{∠ADC =∠CEB∠ACD =∠CBEAC =BC ,∴△ACD ≌△CBE (AAS ),∴AD =CE ,BE =CD ,∴AD =CD +DE =BE +DE .(3)解:BE =AD +DE .∵AD ⊥MN ,BE ⊥MN ,∴∠ADC =∠BEC =90°,∵∠ACB =90°,∴∠ACD +∠BCD =90°,∠BCD +∠CBE =90°,∴∠ACD =∠CBE ,在△ACD 和△CBE 中,∵{∠ADC =∠CEB∠ACD =∠CBEAC =BC ,∴△ACD ≌△CBE (AAS ),∴AD =CE ,BE =CD ,∴BE =CD =CE +DE =AD +DE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全等三角形》测试卷含答案3套
全等三角形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如图,△ABC ≌△DBC,且∠A 和∠D,∠ABC 和∠DBC 是对应角,其对应边:_______、2。
如图,△ABD ≌△ACE ,且∠BAD 和∠CAE ,∠ABD 和∠ACE,∠ADB 和∠AEC 是对应角,则对应边_________.3、 已知:如图,△ABC ≌△FED ,且BC=DE 、则∠A=__________,A D=_______.4、 如图,△ABD ≌△ACE,则AB 的对应边是_________,∠BAD 的对应角是______。
5、 已知:如图,△ABE ≌△ACD ,∠B=∠C,则∠AEB=_______,AE=________。
6.已知:如图 , AC ⊥BC 于 C , DE ⊥AC 于 E , AD ⊥AB 于 A , BC=AE 。
若AB=5 , 则AD=___________.7。
已知:△ABC ≌△A ’B ’C', △A'B ’C ’的周长为12cm ,则△ABC 的周长为、 8.如图, 已知:∠1=∠2 , ∠3=∠4 , 要证BD=CD , 需先证△AEB ≌△A EC , 根据是_________再证△BDE ≌△______ , 根据是__________。
4321E D BA9。
如图,∠1=∠2,由AAS 判定△ABD ≌△ACD,则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10。
如图,在平面上将△ABC 绕B 点旋转到△A ’BC ’的位置时,AA ’∥BC ,∠ABC=70°,则∠CBC'为________度、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三条边对应相等B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C 、两角的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D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12、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不正确的是 ( )A B CD 12AA'BC C'A、它们的最小角相等B、它们的对应外角相等C、它们是直角三角形D、它们的最长边相等13、如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A、AB=ACB、∠BAE=∠CADC、BE=DCD、AD=DE14、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是( )A、Ⅰ和ⅡB、Ⅱ和ⅣC、Ⅱ和ⅢD、Ⅰ和Ⅲ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D、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6、 AD=AE , AB=AC , BE、CD交于F ,则图中相等的角共有(除去∠DFE=∠BFC) ( )A、5对B、4对C、3对D、2对CEDBOA17.如图,OA=OB,OC=OD, ∠O=60°, ∠C=25°则∠BED的度数是( )A、70°B、 85°C、 65°D、以上都不对18、已知:如图,△ABC≌△DEF,AC∥DF,BC∥EF、则不正确的等式是 ( )A、AC=DF B 、AD=BE C、DF=EF D、BC=EF19。
(研优卷)人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7章 三角形含答案
人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7章三角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C∥AB,CB⊥AB,AB=AD,CD= AB,点E、F分别为AB、AD的中点,则△AEF与多边形BCDFE的面积之比为()A. B. C. D.2、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的交点.A.中线B.高C.角平分线D.垂直平分线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5,11,6B.8,8,16C.10,5,4D.6,9,144、下列结论:①一个三角形的3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为2:3:4,则与之相应的3个内角度数之比为5:3:1;②在△ABC中,若∠A=2∠B=3∠C,则△ABC为直角三角形;③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就增加180°;④一个五边形最多有3个内角是直角;⑤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其中正确结论有()A.2个B.3个C.4个D.5个5、在△ABC中,AB=AC=5,BC=6,若点P在边AC上移动,则BP的最小值是()A.5B.6C.4D.4.86、如图,BE是∠ABD的平分线,CF是∠ACD的平分线,BE与CF交于G,若∠BDC=140°,∠BGC=110°,则∠A为()A.70°B.75°C.80°D.85°7、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B=∠C=90°,E是BC 的中点,DE平分∠ADC,∠CED=35°,则∠EAB的度数是()A.65°B.55°C.45°D.35°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1,∠2分别是∠BCD和∠BAD的邻补角,且∠B +∠ADC=140°,则∠1+∠2等于().A.140°B.40°C.260°D.不能确定9、如图,∠A=120°.且∠1=∠2=∠3和∠4=∠5=∠6,则∠BDC=( )A.120°B.60°C.140°D.无法确定10、如图,直线l1l2,∠1=50°,∠2=23°20′,则∠3的度数为()A.26°40′B.27°20′C.27°40′D.73°20′11、若三角形的其中两个外角的度数分别是αº,βº,且(α-140)2=-|α+β-250|,则此三角形是()A.等边三角形B.不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角形12、已知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则代数式(a﹣b)2﹣c2的值()A.一定为负数B.一定是正数C.可能是正数,可能为负数D.可能为零13、如图,锐角△ABC中,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ADC≌△ADC′,△AEB≌△AEB′,且,BE、CD交于点F.若∠BAC=40°,则∠BFC的大小是()A.105°B.110°C.100°D.120°14、如图,O 是正△ABC 内一点,OA=3,OB=4,OC=5,将线段BO 以点B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下列结论:①△BO′A 可以由△BO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 与O′的距离为4;③∠AOB=150°;④S 四边形AOBO′=6+4 ;⑤S △AOC +S △AOB =6+ ,其中符合题意的结论是(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5、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2,底边上的高是8,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A.56B.48C.40D.32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为6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用两个正方形和n 个正三角形恰好可以进行平面镶嵌,则n 的值是( ).A .3 B .4 C .5 D .6 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
3.(2008年••福州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13cm
B .6cm
C .5cm
D .4cm
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 ≠AB ,AD 是斜边上的高, DE ⊥AC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 (∠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6.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 则∠AOC+∠DOB=( )
A 、900
B 、1200
C 、1600
D 、1800
7.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 ⑤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
正确的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5题图
第6题图
二、填空题
9.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BCD= 。
10.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一副常用的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DE 是 度。
12.如图,∠1=_____.
13.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 . 14.如图,⊿ABC 中,∠A = 40°,∠B = 72°,CE 平分∠ACB ,CD ⊥AB 于D ,DF ⊥CE , 则∠CDF = 度。
15.如果将长度为a-2、a+5和a+2的三根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16.如图,△ABC 中,∠A=1000,BI 、CI 分别平分∠ABC ,∠ACB ,则∠BIC= ,若BM 、CM 分别平分∠ABC ,∠ACB 的外角平分线,则∠M= 四、拓广探索
22.已知,如图,在△ ABC 中,AD ,AE 分别是 △ 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 若∠B=30°,∠C=50°. (1)求∠DAE 的度数。
(2)试写出 ∠DAE 与∠C-∠B 有何关系?(不必证明)
C D
B
A
第9题图
第10题图
A
B
C
D
E
第11题图
A
E C
D
B 第26题图
140
80
1
第12题图
第14题图
1
2
B
A
E
C
D
I 16题图
23.如图,已知D为△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AB于F交
AC于E,∠A=35°,∠D=42°,求∠ACD的度数.
24.如图,在△ABC中,∠B=∠C,∠BAD=40°,且∠ADE=∠AED,
求∠CDE的度数.
参考答案
一、1.A;2.A;3.B;4.C;5.B;6.D;7.A;8.D;9.C;10.B
二、11.9;12.三角形的稳定性;13.135;14.1200;15.7:6:5;16.74;
22.小颖有9种选法。
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4cm,5cm,6cm,7cm,8cm,9cm,10cm,11cm,12cm。
23.小华能回到点A。
当他走回到点A时,共走1000m。
24.(1)135°;(2)122°;(3)128°;(4)60°;(5)∠BOC = 90°+ 1
2
∠A
25.零件不合格。
理由略
四、26.(1) ∠DAE=10°
(2)∠C - ∠B=2∠DAE
27.解:因为∠AFE=90°,所以∠AEF=90°-∠A=90°-35°=55°.所以∠CED=•∠AEF=55°, 所以∠ACD=180°-∠CED-∠D=180°-55°-42=83°.
28.解:设∠DAE=x,则∠BAC=40°+x. 因为∠B=∠C,所以2∠2=180°-∠BAC,
∠C=90°-1
2
∠BAC=90°-
1
2
(40°+x). 同理∠AED=90°-
1
2
∠DAE=90°-
1
2
x.
∠CDE=∠AED-∠C=(90°-1
2
x)-[90°-
1
2
(40°+x)]=20°.
F
D
C
B
E
A
第27题图
D
E
A
第28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