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与实践活动

合集下载

“经典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经典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经典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总结报告“经典阅读教学的实践讨论”课题总结报告20xx-20xx 学年,我们六班级语文组的五位老师再次申报了"经典阅读教学的实践讨论'课题,一年以来,我们在课题的讨论与实践中取得了特别显著的成效。

这一年里,我们吸取上一年的阅历教训,以语文教学为载体,连续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实践讨论,使同学阅读经典的力量水平大幅度提升;我们以对经典文化的唱、读、讲、传、演、导为突破口,课内外结合,全面推动前进,营造了人人能够吟诵、班班爱读经典的氛围,使同学养成了阅读、诵读经典的好习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我们引导同学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提高了同学学经典用经典的兴趣,提高了同学的语文素养,丰富了同学的文化底蕴,习得了阅读经典的一些方法。

更让人可喜的是,同学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学以致用,知道该怎么做事做人。

一、营造诵读氛围,培育良好阅读习惯经典篇目,多是美文,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引领同学诵读、理解、感悟经典美文,还课内外相结合。

诵读优秀诗文,我们留意引导同学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同学的朗诵水平大幅度提升。

我们几位语文老师努力让经典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之成为常态教学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培育了同学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

1、每日晨读,肯定会有经典诗文的诵读。

(内容为《经典诵读(六班级)》《学校生必背古诗70首》《唐诗》《宋词》等等。

)2、每节语文课开头前,以经典诗文的背诵作为前奏,时间大约1分钟。

3、每堂课上,老师和同学适时地引经据典。

4、每天的家庭作业中让同学搜集名言警句、对联诗歌或经典故事。

5、每学期的假期作业中,我们肯定会布置同学诵读经典的诗歌、文学作品。

6、每学期开学,我们都将对同学在假期的积累诵读经典的状况进行一次测查,以促使同学养成坚持下去的习惯。

正由于同学养成了阅读诵读经典的习惯,这一学年结束,我们六班级5个课题试验班的同学98%以上能熟背必背古诗词70首,90%以上的同学古诗词积累在150首以上,80%以上的同学在这一年里阅读了5本以上的经典名著,50%以上的同学读完了中国的四大名著。

阅读红色经典书籍的实践报告

阅读红色经典书籍的实践报告

阅读红色经典书籍的实践报告红色经典书籍是指那些以描写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事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这些书籍以其真实、生动的叙述方式,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也起到了教育和启迪人们的作用。

作为一名文化爱好者和历史学生,我一直对红色经典书籍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一些常见的红色经典书籍进行了深入的阅读,同时结合实地考察和线上调研,进行了一些实践工作。

在这篇实践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对红色经典书籍的阅读心得和实践发现。

首先,在阅读红色经典书籍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激情和力量。

通过《红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经典著作,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和革命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我被书中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所震撼,他们为了正义和民族解放不畏强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和感激那个时期人民的努力和奉献。

其次,我通过深入实地考察,了解了一些红色经典书籍的现实背景和历史事件。

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红军长征纪念馆等地,亲身感受了那段历史的痕迹。

通过实地考察,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书中描写的场景和事件。

同时,我还与一些研究红色经典书籍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让我对这些书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交流,我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书籍中的文本,感受到其中的真实性和价值。

此外,我还进行了一些线上调研,通过与其他红色经典书籍的读者交流,了解他们的阅读感受和看法。

在线上调研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与我一样热爱红色经典书籍,热衷于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和探索。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视野,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些作品。

同时,我也通过线上调研了解了红色经典书籍在当下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发现这些作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对于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经典阅读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0篇)

经典阅读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0篇)

经典阅读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0篇)经典阅读活动策划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人们常说: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

让学生在优良的环境和条件下快乐地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让书籍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真正体验:我读书,我快乐!二、活动对象:一年级部分学生三、指导老师:四、活动地点:学生阅览室五、社团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学习,虽然在幼儿园已学过部分拼音,但识字能力有限,但识字还很少,还不能够自己阅读课外读物,需要指导及陪伴。

本学期以激发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喜欢上课外阅读。

六、教学目标1.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语感。

2.通过欣赏各种绘本,引导孩子展开想象和联想,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从中获得知识,获得生活和学习经验,懂得做人的道理。

4.通过课外阅读,继续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

5.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大方地交流自己的观察和阅读所得。

6.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七、教学内容1.自选适合一年级学生读的儿童读物(童话、寓、故事、神话等)。

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五千字。

2.《小学生必背古诗》前10首。

八、活动安排第二周明确上课要求激发阅读兴趣第四周阅读《童话森林》第六周阅读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第八周我和《365夜故事》第十周阅读《小猪变形记》第十二周阅读寓言故事第十四周绘本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第十六周阅读《闻鸡起舞》活动总结八、活动成果展示以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展示成果经典阅读活动策划方案篇2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居家快乐读书,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阅读经典实践活动表怎么写

阅读经典实践活动表怎么写

阅读经典实践活动表
一、活动名称
活动名称应简洁明了,准确反映活动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例如,如果活动是一场读书分享会,那么活动名称可以是“经典阅读分享会”。

二、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应具体到日期、时间和地点,以便参与者能够准确安排自己的时间。

三、活动地点
活动地点应明确告知参与者活动所在的地点和具体位置,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到达现场。

四、参与人群
参与人群应明确告知活动适合的人群,以便感兴趣的人能够选择参加。

例如,如果活动是针对小学生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那么参与人群就应该是小学生。

五、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应明确阐述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以便参与者能够了解活动的价值。

例如,如果活动是为了推广经典阅读,那么活动目标可以是提高参与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同时推广经典阅读文化。

六、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应详细列出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具体内容,以便
参与者能够了解自己在活动中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

例如,如果活动是一场读书分享会,那么活动内容就应该是分享读书心得、交流阅读体验、推荐好书等。

七、活动效果评估
活动效果评估应对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总结经验教训并改进未来的活动。

例如,如果活动是一场读书分享会,那么活动效果评估可以是评估参与者的参与程度、互动情况、反馈意见等。

八、总结与建议
总结与建议应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并给出建议,以便未来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类似的活动。

例如,如果活动是一场读书分享会,那么总结与建议可以是总结活动的亮点和不足,同时给出如何提高未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的建议。

经典阅读教学实践报告

经典阅读教学实践报告

经典阅读教学实践报告一、引言经典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为学生提供文化积累、理解和感受文学的机会。

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偏重于课堂讲解和题海战术,缺乏对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关注。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本文将介绍一种经典阅读教学实践方法。

二、实践方法1.选择合适的经典作品在经典阅读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经典作品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和文化背景,选择适合他们的经典作品。

同时,也要考虑到作品的文学价值、阅读难度和学习目标,以确保学生既能欣赏作品的艺术性,又能够顺利理解和分析其内容。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等,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作品的内涵。

3.开展讨论和互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在小组中交流彼此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并且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讨论,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4.辅助阅读材料的引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典作品,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辅助阅读材料,如作者的其他作品、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并且增强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5.展示和分享成果经典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展示和分享成果的机会。

可以组织课堂展示、朗读比赛、写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创造力。

三、实践效果通过以上的实践方法,经典阅读教学可以取得以下的效果: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经典作品,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开展经典阅读读书活动策划方案(精选5篇)

开展经典阅读读书活动策划方案(精选5篇)

开展经典阅读读书活动策划方案(精选5篇)开展经典阅读读书活动策划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在为孩子营造良好物质环境的同时,还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让孩子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在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陶冶情操,树立理想。

二、计划目标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的童年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

2、通过阅读,使孩子增长知识,拓展视野。

3、让孩子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让孩子透过书本,探究生活,完善人格。

5、通过亲子共读,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三、实施方案(一)家校联系,指导“亲子共读”活动1、三月七日邀请四年级家长进校园,与孩子共同听课。

由林娜老师执教课外阅读指导课《我的爸爸叫焦尼》。

2、邀请章淑勇老师开设“亲子共读书籍”的讲座,邀请家长、学校语文老师听取讲座。

3、请四年级家长代表讲述养成孩子爱看书,看好书习惯的经验心得,与听课家长形成互动。

4、邀请肖月珍老师与家长交流学校读书方案,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与孩子共读一本书。

(二)家中亲子共读活动1、每天晚上进行20分钟的亲子共读,双休日、节假日每天最少30分钟,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2、引导孩子提高阅读效率,采用精读与速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

3、积累好词好句,最重要的是活学活用,引导孩子从书中提取精华,理解精辟语句的精妙之处,并记在心头,转化为自己的语言4、引导孩子背诵经典段落和篇目。

开展经典阅读读书活动策划方案篇2为了响应学校书香家庭读书活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扩大孩子视野,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特制定以下亲子共读计划:一、计划目标1、通过与孩子共读,让孩子更加热爱书籍,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在阅读中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得愉悦,感受成长。

3、通过亲子阅读,提高孩子读书的兴趣,增强自主阅读的能力,慢慢从亲子读为主转变为自己读为主。

4、通过读书,为孩子语文学习打基础,以读促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插图绘画的欣赏能力。

学科教学实践活动(3篇)

学科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实践活动更是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语文为例,探讨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增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阅读实践活动(1)阅读经典名著: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名著,了解作品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阅读课外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小王子》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阅读比赛、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 写作实践活动(1)作文训练: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不同类型的作文训练,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日记写作: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记录生活点滴,提高写作水平。

(3)写作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作文比赛、诗歌朗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 口语实践活动(1)课堂口语表达: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演讲技巧和自信心。

(3)口语实践活动: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等活动,让学生在讲解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综合实践活动(1)语文实践活动课: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语文游戏、语文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2)语文社团活动:成立语文社团,开展诗歌朗诵、作文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3)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读经典、学经典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读经典、学经典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读经典、学经典一、活动目的通过精读古代经典,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高尚品德;同时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个人阅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1)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精读古代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让学生感受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国学功底。

(2)配合教材,通过阅读课外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作品中的人性、道德、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课外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到社区服务站、老人院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 个人阅读(1)指导学生选择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进行阅读和欣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让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感悟、读后感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活动安排1. 课堂教学安排时间内容第一周精读《三字经》第二周精读《弟子规》第三周精读《论语》第四周阅读《红楼梦》第五周阅读《西游记》第六周阅读《水浒传》2. 课外实践安排时间活动内容第一周至第三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第四周至第六周到社区服务站、老人院等进行志愿服务3. 个人阅读安排时间活动内容第一周至第三周阅读《红楼梦》、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第四周至第六周阅读《西游记》、写读书笔记、读后感四、教学评估1.课堂教学评估:针对每次课堂教学,进行小测验、讨论和作业,了解学生对经典课文的掌握情况。

2.课外实践评估: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结合学生写的实践心得,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个人阅读评估:根据学生的读书笔记、读后感等,了解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成果,及时指导学生,促进他们的阅读能力的提升。

阅读红色经典书籍的实践报告【8篇】

阅读红色经典书籍的实践报告【8篇】

阅读红色经典书籍的实践报告【8篇】阅读红色经典书籍的实践报告篇1有人说:一本好书,是文化的积淀,智慧的显露,语言的精髓。

所以,只有多读有益的书,才能增强自信心,更加勇敢顽强,才会使自己拥有一对永折不断的翅膀。

当我读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那段保尔的名言时曾经热血澎湃,渴望自己也能有那样火热的青春:“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部前苏联的小说通过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保尔在凭吊战友的墓地时所说的上面那段话,就是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自白。

近来我接连阅读了《长征》、《青春之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优秀红色经典书籍。

在积累自身素养的同时,也更深入了解党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和感人事迹。

阅读过程中,我始终被书中的先进人物导引着,陪他们在成长和征战的道路上前行,感觉像在和林道静这样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同呼吸,共命运。

通过仔细品我读了解到:《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蚋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掘起和分化。

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

主人公林道静,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

她是一个成长中的人物,是30年代在党和革命斗争中培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典型。

小学开展红色经典阅读实践活动指南

小学开展红色经典阅读实践活动指南

小学开展红色经典阅读实践活动指南
1. 活动目的: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操。

- 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活动形式:
- 课内阅读:将红色经典作品编入语文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阅读。

- 社团活动:成立红色经典读书社团,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

- 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红色经典作品演讲比赛。

- 书香校园:在校园内设立红色经典书籍展示角。

3. 推荐阅读书目:
- 《红岩》、《铁流》、《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

- 《红星闪闪》、《红旗飘飘》等红色儿童文学作品。

- 革命先烈的自传和事迹介绍书籍。

4. 活动实施要求:
- 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培训辅导,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 注重活动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5. 活动评价:
- 观察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参与度。

- 评估学生对红色经典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 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情况。

- 总结活动的成效和不足,持续改进。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1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1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1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国学经典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

自2009年9月以来,我们学校将诵读国学经典作为特色教育目标,积极开展以“诵读国学经典,领悟圣贤智慧”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全体师生诵读国学经典,领悟圣贤智慧。

我们的学生以《国学经典诵读》为校本教材,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和古诗词为内容,在每天的晨读、每周四的国学诵读日和诵读课上进行诵读,保证学生在小学毕业时积累和诵读一定数量的经典。

我们结合实际开展了“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究与实践”的小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开发诵读国学经典活动在学校的实践有效策略,并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课题不断深入推进,达到了预期目标,现申请结题。

总体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不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使小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小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把小学生培养成长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含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研究内容:1、我们根据课程改革与发展思路,根据小学语文素养在不同年级的要求,确定与之相应的国学经典篇目,编写了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

2、我们让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利用早读时间进行国学经典诵读。

利用校报《晨晓报》的国学经典专题栏目,如《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孝》、《成语故事》等,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国学经典诵读。

同时在校报上《经典可以这样读》的栏目发表学生创作的“我读经典”的文章。

3、我们将每周一节诵读课落实到课程表中,语文老师按课表落实上课。

4、我们将每周四定为经典诵读日,利用早晨早读20分钟时间,每次由一个班级展示,一个年级齐诵,进行国学经典展示活动。

5、我们坚持每年一次的“国学经典展示会”,展示一学年的诵读成果。

展示会通过诵、读、唱、演等灵活多变的形式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论语》、唐诗宋词、XXX诗词等国学经典,“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读经典书,做高尚人”。

诵读经典教研活动方案(3篇)

诵读经典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诵读经典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诵读经典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特举办诵读经典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诵读经典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2. 提升教师诵读经典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习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经典诵读展示(1)教师诵读展示:邀请各学科教师进行经典诵读展示,展示诵读技巧和教学风采。

(2)学生诵读展示: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比赛。

2. 经典解读与教学研讨(1)经典解读: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经典解读,深入挖掘经典内涵。

(2)教学研讨:围绕经典诵读教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

3.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分享(1)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组织教师提交经典诵读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案例进行展示。

(2)案例分享会:邀请优秀案例作者进行现场分享,交流教学心得。

4. 经典诵读实践活动(1)班级诵读活动:各班级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2)校园诵读活动:举办校园经典诵读活动,展示学校经典诵读成果。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第一周:经典诵读展示、经典解读(2)第二周:教学研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3)第三周:案例分享会、班级诵读活动(4)第四周:校园诵读活动2. 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教室、操场等。

五、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师担任活动评委和主讲嘉宾。

3. 组织教师参与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经验,形成长效机制。

经典阅读社会实践报告_1

经典阅读社会实践报告_1

经典阅读社会实践报告经典阅读社会实践报告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8份,回收58份,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归纳如下:1、对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大量的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背景,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甚至是部分老师对此的认识却有所偏差。

23%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在读物的选择上也偏重于一些学习辅导类。

而家长们希望孩子时时看的也是学习辅导类而不是闲书,这样才不会耽误孩子的成绩。

可见,由于长年来推行的应试教育,使得阅读受到无辜的“冷落”。

2、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还不够强。

从阅读习惯的调查来看,有43%的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时间阅读,还有学生必须在老师或家长督促下阅读,并且很多学生选书只选择老师推荐过或课堂上讲过的有关内容,这就说明,学生阅读自主性不强,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处于被动状态,存在着为完成任务而阅读的现象。

3、课外阅读的时间不是很均衡。

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调查显示,中年级同学每天花在看课外书的时间半小时以下的是25%,35%的同学每天看书时间半小时——1小时,36%的同学每天看书时间1小时以上;高年级同学每天花在看课外书的时间半小时以下的是28%,看课外书的时间是半小时——1小时的是66%,看课外书的时间是约1小时以上是6%,有部分同学阅读时间能保证1小时左右,但这个比例很小。

学生没有从课外书籍中汲取足够的“营养”,他们只是进行了“快餐式”阅读。

究其原因,电视、电脑游戏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

94%的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每天超过一小时,100%的学生每天超过半小时。

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更喜欢前者,但是如果让学生过分地依赖这些,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学的能力。

中华文化经典悦读社会实践活动要求

中华文化经典悦读社会实践活动要求

中华文化经典悦读社会实践活动要求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

阅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孩子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

让孩子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

为了切实有效的在各年级全面开展经典阅读活动,特制定方案要求如下:
一、活动主题:阅读经典名著、打好人生底色,弘扬传统文塑造美好心灵。

二、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三、活动时间:20XX年5月------20XX年6月
四、活动形式:
1、熟读成诵,快乐积累。

2、实施快乐学习法。

教师引导学生慢读、快读、熟读、阅读之历程,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3、营造氛围,让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

班级精选古诗文、名言警句布置楼道、橱窗。

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媒介开辟国学经典阅读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

4、教师指导:
⑴语文教师:负责主要任务,多作指导;所谓经书不厌百回
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对于一些典故,教师适当作一些指导。

⑵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利用班会、晨会、队会等活动组织指导开展。

⑶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

5、开展经典阅读比赛,选拔优秀作品参赛。

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实践活动

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实践活动

关键词: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实践活动
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个特别的活动——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实践活动!哇,好激动呀!老师说,红色经典书籍是讲好多好多英雄的故事呢!我和小伙伴们都特别想知道那些英雄是怎么保护我们国家的。

活动一开始,老师给我们发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

我一翻开,里面的故事好精彩呀!书里讲的是一个个勇敢的英雄,像铁道游击队的叔叔阿姨们,他们在战争中做了好多了不起的事,真是太厉害了!我看着看着就忍不住用手拍了拍书本,说:“哇,好神奇呀!”
后来,我们还分组讨论了这些英雄的故事。

小明说,英雄们一定很勇敢,才敢去和坏人斗!小红说,英雄的精神就像红色的火焰一样,永远不会熄灭。

我也说,虽然我们现在过得很幸福,但也要记得感谢那些为了我们幸福而拼命努力的人。

活动结束时,老师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承诺: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也做一个像书里那些英雄一样勇敢的人!我点点头,心里觉得好暖乎,咯噔咯噔的,像心里装着一团小小的火苗,亮亮的,暖暖的,真好!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阅读与实践活动摘要:本文探讨了经典阅读和实践活动这两种教学方法。

前者是许多专家学者开出的良方,旨在将学生之“思”导向本源。

后者则探索以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趣,在“做”中“学”,强调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和引领。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经典阅读;实践活动甘阳先生最近几年旷野呼告般地倡导实行“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他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心任务是要把从民国以来断裂的文化传统重新作现代整理,走‘中西并举’的道路,……使中国大学成为中国文明的担纲者”。

并进一步强调通识教育并非意味着我们能开出上百门的素质课,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来推行通识教育?曾获哈钦斯杰出贡献奖的芝加哥大学教授斯特劳斯似乎为我们指出了极好的路径:“我头脑中的改革方案较少注重教学科目,更关注教学重点和方法;能够扩展和加深理解力的教学就应该鼓励,不能鼓励那些最多也只能带来目光短浅的和无原则的效率的做法”。

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甘阳先生在清华大学的授课,都在通识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范例,我们云南财经大学在借鉴他们的经验的基础上也有一些自己的尝试。

因笔者主要参与的是通识教育人文学科的改革,故以下仅就这方面谈谈对教学方法的一些感受。

一、选择经典,引导阅读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教育关乎人的灵魂,旨在养成高贵的气质和塑造卓越的品格。

在这一点上,即便是非常实用的杜威,也毫无疑问地强调“教育是心灵的塑造”;即如斯特劳斯所言,它应该“按心灵的本性培育心灵,照料并提升心灵的天然禀赋”,唤醒个体的内在自由和卓越。

但由于我国大学多年的实用性、技术性教育,使得高等教育“绝非意味着品德和人生理解上的长进”,而仅只是“技匠的培养”。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成为洞悉机械构造的工程师,精通商战技巧的经理,娴熟掌握法律条文的律师,但往往摆脱不了沦为‘残缺人’的危险”。

在德性的化育方面,“没有比阅读古代经典更好的开始了”。

这是斯特劳斯在芝加哥大学身体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许多著名学者为通识教育开出的一剂良方。

为了“摆脱专门化带来的狭隘”,我们的许多素质课程“对诸如普通文明课程这样的事物的浅薄化,将所有民族在经济、科学、艺术、宗教和政治所有方面的历史恰当地比作无休止的电影,以有别于挂满图画的画廊。

由此提供的辉煌场景,最好也不过是令人兴奋和愉悦的,却并非具有启发和教益。

希罗多德的一百页——不,十页著作,也比按我们时代统治思想所著众多的作品更能把我们引向‘一’和人类事物多样性的神秘统一。

”作为美国通识教育的重镇,芝大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瞄准“大书”,这也是它在深厚的学养方面异于美国其他大学的重要因素。

“我们去解读经典,一般说来,不是因为它具有权威并因此对我们这个时代施展威力,而是因为它的内容依然吸引我们。

”“这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归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

人是一种历史的动物,从内心深处,他需要记忆,需要溯源。

在无数次与本民族的精英在本质的深处交流对话之后,他才会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他也才会在如此纷纭复杂的今天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以,我校通识教育的改革首先以大学语文为切入点。

《大学语文》精选的那些经典篇目传达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人文素养和智慧,这里有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一个民族建立文化认同的记忆保证和情感纽带。

我校将原来的每学期54课时增至72课时,把教学目标和重点定位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如何涵养学生的良知与责任、尊严与使命;如何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化育学生的精神气质。

然大学语文课程的时间、容量是有限的,为了避免大学语文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包打天下的情况,我们以大学语文为基础,借鉴复旦大学的三个模块(文史经典传承、世界文明对话和审美气质化育),开出系列人文素养课程。

《大学语文》的教材定位也是在经典阅读上,我们选择东南大学王步高主编的教材,其编写体例就是精选历代经典篇日(此为“经”);然后按照先秦两汉这样的时间顺序来进行串引(此为“史”)。

这本教材很好地体现了甘阳所力倡的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理念当然,这也是我国由来已久的经史传统。

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学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

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安排在大一,全校必选。

大学语文以一篇篇经典带领学生穿越历史的幽谷,艺苑摘花,珠海拾贝,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留下了“根”的文化记忆。

同时,这也牵涉到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在教学中,教师不只限于对大学语文篇目作字面上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穿透和把握语言背后所蕴藏着的微言大义,展现恢宏深厚的文化背景,体现一个“大”字;并将其与当下的生存境遇、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困惑等联系起来,追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如何从历史演变而来?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自我认同的?我从哪里来?我的内心渴求什么?什么是我存在的根基?由于有原典的引领,大学语文就不同于概论通史一类的课程,蜻蜒点水,浮光掠影。

它可以让学生通过作品感受文明传承的脉动,时代精神的变迁,对民族文化精神有个总体把握。

并在其后的文史经典传承、世界文明对话和审美气质化育系列课程中,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好的经典系统研读。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目前拟推出的经典阅读课有:论语导读、老庄选读、唐诗鉴赏、宋代婉约词选等十门课程。

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识教育绝不仅仅是课程设置的问题,它更多是怎样教学的问题。

所谓学者,“觉悟也”(《说文》),“以觉所未知也”(《白虎通·辟雍篇》)。

所谓习者,“鸟数飞也”(《说文》)。

故学生学习并非只是到课堂去听课,学习还有一个“觉悟”和“练习”的必不可少的程序。

亦即杜威先生所倡导的“从经验中学习,或者说从做中学”。

赫胥黎也明确表示那种“仅仅在课堂里进行教学,而当学生离开教室之后就撒手不管并让他们自己去摸索的体制”是不适合学生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小班制,因材施教,互动式教学,有讨论,有比较多的阅读,有在学问上“通识”的老师,打破学科间的限制,用较多的可以让人变得比较聪明的办法来教学,在教学中不管上什么课程,学生都会变得有“通识”一些呢?(1)激发兴趣,互动参与。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自我表现,我们就安排一些实践环节,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即兴演讲、改编剧本、组织表演、诗歌朗诵及辩论比赛等。

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话剧表演。

我们组织学生改编、表演和评论《史记·垓下之围》。

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围绕项羽、刘邦、虞姬及众将士的价值选择及历史命运,思考司马迁及汉民族的英雄观和历史观,反思自己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应当做何种选择。

他们反复讨论,甚至在被窝里打着手电修改剧本。

演出时因陋就简,自己制作道具,制作PPT。

有些班级甚至到外面租来戏服,自己拍照摄像,把演出过程制作成光碟。

同学们还说,在排演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体验到了《诗经》时代那种“群”的快乐。

诗歌朗诵也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他们挑选自己喜爱的诗歌,反复诵读,挑选配乐,制作背景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于2007年底组织了首届全校性诗歌朗诵大赛。

2008年又组织“全国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云南赛区”选拔赛,经过初赛和决赛的筛选,选出15位学生进行集中培训。

经过一个暑假的艰苦训练,于2008年9月参加云南省初赛,我校选手有3名脱颖而出,进入云南省赛区复赛,两名获得优秀奖,1名获得二等奖并被推选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总决赛入围奖。

同学们在诗歌中感动,在感动中净化了灵魂。

(2)注重训练,培养能力。

理想的大学“所呼吸的空气将充满着对真理的热爱和对诚实的激情,因为这是比学问更珍贵的财产,比获得知识的能力更高尚的素质。

”所以教育活动应当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为此,我们准备了一些焦点和热点问题,主要涉及大学生的心理及当下的现代性问题,让学生随意抽签,每个同学就所抽到的问题即兴发言,老师再对之进行点评。

除此之外,还围绕着“何为自由”、“屈原之死”等主题进行讨论和辩论,同学们踊跃发言,甚至课后还在发短信给老师继续讨论。

这些实践环节在把学生之“思”导向“本源”的同时,也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则贯穿在经典阅读赏析及读书笔记的写作当中,当然,同学们也可在读书笔记中与老师讨论他们的疑惑和思考。

这类实践活动重在参与,重在思考,学生们非常喜欢。

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从多个层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力地推进了通识教育的实行。

(3)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所谓“教”者,“上所行,下所效也”;所谓“育”者,“养子使作善也”(《说文》)。

教育是要使学生先做好一个人,所以赫胥黎认为:“许多价值必须同道德的影响联系起来——道德的影响同理智的影响一样重要。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老师与学生有很好的交流与互动。

在举办全校性的大赛及培训中,学生得以同老师朝夕相处,礼貌规矩,为人处世,知识学问,都能在老师的所言所行中习得。

言传身教,言传的同时亦施“不言之教”;这使人想起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的传统式书院教学。

这种教育“重视师生、同学之间的密切交往”,它有着“心灵的交流,人格的影响,性情的熏陶,精神的吸引与传递”。

德行的教育从来都不是靠说教能有果效的,在这个领域,榜样的潜移默化是“不言说”的言说。

美好的德行是“集义生焉”(《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上行下效,养子作善,此即为“教育”也。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和引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归根结底,通识教育的要旨并不只是要文科的学生懂点科学,理科的学生识点文学艺术,而是体现出某种大学的理念。

大学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让我们用香港中文大学周保松先生的话作结:“是培养自由人。

”这里“所说的自由……不是指人能不受任何外在限制,可以为所欲为之意。

它更接近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更接近密尔在《论自由》中所说的有个性(individuality)的人,也更接近康德笔下那些勇于运用理性,对公共事务作出批评的启蒙人。

说到底,更接近苏格拉底那种终其一生,不断对人该如何活着,该如何活在一起这些根本问题作出反省批判的人……人的高贵(如果有的话),系于人有这种自我的价值批判意识……这种意识愈得到发展,人愈自由。

而人愈自由,才愈能知道自己想过什么生活,愈能感受到生命的天空海阔,也才愈能对既有制度作出反思,并令一个社会变得更多元丰富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