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化学计算实验详解

合集下载

实验37量子化学计算

实验37量子化学计算

实验37 量子化学计算一、目的要求1.通过计算机操作,了解如何运行量子化学应用程序及编制数据输入文件。

2.用HMO 法计算共轭分子的电荷密度、键级及自由价,作出分子图,井预测分子的化学性质。

3.用HMO 法研究若干种富勒烯分子,比较不同异构体之间稳定性。

3.用半经验方法计算富勒烯分子总能量、生成热、前线轨道能量。

二、原理计算化学是化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

计算化学包括各种数学计算方法,主要有两大范畴: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

分子力学应用传统的牛顿力学和统计热力学方法主要研究分子的运动规律(如平动、转动和振动等)。

量子化学根据分子轨道理论,通过求解分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得到分子轨道波函数和相应的能量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和体系总能量,这是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内容。

并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到电子的电离能、电荷密度分布、偶极矩、键级、几何构型以及分子的势能面等等信息。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根据所用的近似波函数形式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slater 行列式表示的体系近似波函数,用自治场方法(SCF)求解Hartree-Fock-Roothann 方程。

从头计算法(ab initio)是这类方法中最为严格的一种,在非相对论近似、Born-oppenheimer 近似和轨道近似基础上,对所有的积分既不忽赂,又不用经验参数,严格求解方程,但计算工作量很大,只适用于较小的分子。

半经验方法计算方法包括推广Huckel 、MND0、MNDO-d 、MINDO/3、AM1、PM3等多种方法。

最早是Pople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将从头计算法中所有包含不同原子轨道的积分(称微分重叠)都予以忽略,某些积分用经验参量代替,基态原子轨道简化为只包含价轨道,内层轨道看作原子实,可应用于较大分子性质的计算。

另一类体系的近似被函数用单电子函数(分子轨道)的简单乘积表示,HMO 法就是这一类简单分子轨道法,适用于计算共扼分子,虽然近似程度大,结果不太精确,但对定性讨论有机共轭分子同系物性质规律很有用,多年来一直是理论有机化学经常使用的半经验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先经过一系列的步骤转化为产物。

反应机理是指由反应物转变为产物的每一个步骤,不同反应机理决定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研究化学反应机理对于理解反应过程、优化产物选择、设计新的催化剂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是研究化学反应机理的有力工具之一。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是研究自然界微观领域行为的一门科学。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是利用量子力学理论计算物质微观性质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科学实验,通过计算获得物质的各种性质,如能量、结构和反应动力学等。

其中,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可以预测反应速率、选择性等物理性质,实现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缩短试验时间和降低试验成本。

化学反应机理的计算需要分析单个分子的各种键长、键角等参数,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等信息。

基于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计算分子组成的总能量和反应动力学等相关属性得出反应机理。

其中,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主要包括哈特里-福克(Hartree-Fock,HF)方法、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方法、双电子相关方法等。

这些方法不同的特点使其能够处理不同复杂级别的反应机理。

哈特里-福克方法是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

其基本思想是使用单个方程来描述每一个电子的量子力学状态和电子间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反应总能量。

但是,这种方法的复杂度非常高,在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中很难得出准确结果。

密度泛函理论是近年来最广泛使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DFT方法是基于各种密度的概念来描述电子分布的方法。

其中,电荷密度是关键的变量,表示每个电子的平均电荷分布。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处理复杂反应体系,同时准确度也比较高。

双电子相关方法是用于处理强关联反应的方法,常用于处理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等复杂反应机理。

常用的方法有配置相互作用(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CI)和耦合簇(Coupled Cluster,CC)等。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试验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试验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试验1.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意义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化学已经发展为实验和理论并重的科学。

理论化学和实验化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验化学要求把各种具体的化学物质放在一起做试验,看会产生什么新的物质,而理论化学则是通过物理学的规律来预测、计算它可能产生的结果,这种计算和预测主要借助计算机的模拟。

也就是说,理论化学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实验结果的本质并阐述规律,还可以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能预测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电子结构、动力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理论与计算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化学、生物化学及相关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向。

目前,已有多种成熟的计算化学程序和商业软件可以方便地用于定量研究分子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对化学实验的重要的补充,不仅如此,理论计算与模拟还是药物、功能材料研发环境科学的领域的重要实用工具。

理论化学运用非实验的推算来解释或预测化合物的各种现象。

理论化学主要包括量子化学,(quantum chemistry)是应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的一门基础科学。

研究范围包括稳定和不稳定分子的结构、性能及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反应等问题。

量子化学可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基础研究主要是寻求量子化学中的自身规律,建立量子化学的多体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多体方法包括化学键理论、密度矩阵理论和传播子理论,以及多级微扰理论、群论和图论在量子化学中的应用等。

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巨大进展,正使化学学科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

今天的理论与计算化学几乎渗透到现代一切科技领域,与材料、生物、能源、信息和环保尤为密切,理论化学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

理论与计算化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实用、高效、富有创造性的基础科学,在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且与日剧增。

2.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目的(1)了解量子化学计算的用途。

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和应用研究

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和应用研究

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和应用研究量子化学计算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原理模拟和计算化学性质的方法。

它已经成为现代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药物设计、催化剂开发、新材料设计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的波函数。

波函数描述了系统的量子态,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波函数的信息,从而推导出分子的能量、电子结构以及反应动力学等信息。

因为薛定谔方程的求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量子化学计算中使用了一系列的近似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密度泛函理论(DFT)。

DFT是基于电子密度的理论,通过求解系统的电子密度来近似求解能量和其他性质。

相较于传统的薛定谔方程求解方法,DFT具有较低的计算成本和较好的精度。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计算化学的各个领域。

除了密度泛函理论,还有诸如哈特里-福克方法、耦合簇理论等在量子化学计算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方法。

这些方法在处理不同类型的分子和化学反应时,都有其特点和优势。

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更好地揭示分子的性质和反应机制。

在药物设计方面,量子化学计算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构象空间、理解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药物分子的性质等。

通过计算,可以预测分子的活性、选择性和毒性等特性,从而为药物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此外,量子化学计算还可以揭示药物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为药物合成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催化剂是化学反应中常用的协同剂。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可以研究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反应机理以及吸附动力学等。

这些信息对于理解反应机制、优化催化剂设计以及预测反应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研究可以辅助实验设计新型催化剂,并提供对其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的理论解释。

新材料的发现和设计是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环节。

量子化学计算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涵盖了从材料性质预测到材料设计的各个方面。

通过计算,可以预测材料的电子、光学、力学等性质,从而指导实验设计新型材料。

计算化学实验_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及优化计算

计算化学实验_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及优化计算

计算化学实验_分⼦结构模型的构建及优化计算实验9 分⼦结构模型的构建及优化计算⼀、⽬的要求1.掌握Gaussian 和GaussView程序的使⽤。

2.掌握构建分⼦模型的⽅法,为⽬标分⼦设定计算坐标。

3.能够正确解读计算结果,采集有⽤的结果数据。

⼆、实验原理量⼦化学是运⽤量⼦⼒学原理研究原⼦、分⼦和晶体的电⼦结构、化学键理论、分⼦间作⽤⼒、化学反应理论、各种光谱、波谱和电⼦能谱的理论,以及⽆机、有机化合物、⽣物⼤分⼦和各种功能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关系的科学。

Gaussian程序是⽬前最普及的量⼦化学计算程序,它可以计算得到分⼦和化学反应的许多性质,如分⼦的结构和能量、电荷密度分布、热⼒学性质、光谱性质、过渡态的能量和结构等等。

GaussView是⼀个专门设计的与Gaussian配套使⽤的软件,其主要⽤途有两个:构建Gaussian的输⼊⽂件;以图的形式显⽰Gaussian计算的结果。

本实验主要是借助于GaussView程序构建Gaussian的输⼊⽂件,利⽤Gaussian程序对分⼦的稳定结构和性质进⾏计算和分析。

三、软件与仪器1.软件:Gaussian03、GaussView计算软件,UltraEdit编辑软件。

2.仪器:计算机1台。

四、实验步骤1.利⽤GaussView程序构建Gaussian的输⼊⽂件打开GaussView程序,如图9-1所⽰,在GaussView中利⽤建模⼯具(View→Builder→),如图9-2所⽰,在程序界⾯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处找到所需的元素,单击即可调⼊该元素与氢元素的化合物。

图9-1 GaussView打开时的界⾯图9-2点击Builder及双击图标后出现的元素周期表窗⼝图若要构建像⼄烷这样的链状分⼦,需要先点击⼯具栏中的按钮,常见的链状分⼦就显⽰在新打开的窗⼝中,如图9-3所⽰。

图9-3 常见链状官能团窗⼝图若要构建像苯、萘等环状结构的分⼦结构,需要双击⼯具栏中的按钮,常见的环状有机分⼦就显⽰在新打开的窗⼝中,如图9-4所⽰。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量子化学计算是一种借助于量子力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分子和原子的性质计算的方法。

它在大分子、催化剂设计、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基本原理1.量子力学原理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领域中粒子行为的物理理论。

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由波函数表示,波函数满足薛定谔方程。

量子化学计算利用波函数来描述分子和原子的状态,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它们的能量、结构和性质等信息。

2.哈密顿算符哈密顿算符是量子力学描述体系能量的算符。

量子化学计算中,通过构建分子或原子的哈密顿算符来描述它们的能量变化。

哈密顿算符包含了分子或原子的动能和势能项,通过求解哈密顿方程得到体系的波函数和能谱。

3.基组与基函数基组是一组用来展开波函数的基函数集合。

在量子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基组包括杜-汉特、高斯基组等。

基组的选择对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和计算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更大的基组可以提高计算精度,但也会增加计算复杂度。

4.密度泛函理论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在量子化学计算中广泛应用的方法。

它通过电子密度来描述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基于基态电子密度确定了能量泛函,并通过最小化能量泛函来求解系统的基态能量和电子密度。

二、操作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量子化学计算可以用来研究分子、原子以及其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需要确定研究对象,对于复杂的体系可以通过分子建模软件构建其结构。

2.选择计算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常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包括密度泛函理论、哈特里-福克方法、多配置自洽场方法等。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精确性。

3.构建计算模型根据研究对象和选择的计算方法,构建相应的计算模型。

包括选择适当的基组、优化分子结构、确定计算参数等。

优化分子结构可以通过几何优化算法来实现。

4.计算体系能量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或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算法,计算体系的能量和其他性质。

计算机量子化学计算实验报告物化实验,化学反应焓变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实验报告.doc...

计算机量子化学计算实验报告物化实验,化学反应焓变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实验报告.doc...

计算机量⼦化学计算实验报告物化实验,化学反应焓变的量⼦化学理论计算实验报告.doc...化学反应焓变的量⼦化学理论计算实验报告.doc化学反应焓变的量⼦化学理论计算实验报告班级____ 实验组别____ 姓名____ ⽇期____⼀、基本数据:1.原⼦单位Hartree与kJ·mol-1: 1 Hartree=2625.5 kJ·mol-12.零点振动能ZPE(kJ·mol-1): H2 BH BH+24.8 13.4 15.03.实验标准⽣成焓: B B- BH BH+ H H+ΔfHθm,298(kJ·mol-1) 562.7 416 442.7 ⽆ 218.0 1530.04.氢原⼦的精确能量(温度T=0K):E=-0.5 Hartree5.⽓态氢离⼦(质⼦)在298K时的总能量(T=298K):ET=(3/2)RT+RT⼆、基本计算公式:1.理想⽓体⽓态分⼦在298K时的总能量:ET=E+(n/2)RT+ZPE+Evib+Δ(pV) (A)式(A)中:E为量⼦化学计算[QCISD(T)]所得的分⼦在绝对零度时的能量;(n/2)RT为分⼦在温度为T(K)时的平动能和转动能, 单原⼦分⼦的n=3, 线形分⼦的n=5, ⾮线形分⼦n=6;ZPE为零点振动能(数值见已知基本数据);Evib为热激发能,在本实验中各分⼦的这部分能量可以忽略不计;Δ(pV)为分⼦在298K时固体⽓化的体积膨胀能量Δ(pV)≈RT≈2.48 kJ·mol-1 (设压⼒为100 kPa的标准状态),R=8.31451 J·K-1·mol-1。

2.反应的实验焓变ΔrHθm:ΔrHθm=Σ(vi·ΔfHθm,i)⽣成物 -Σ(|vi|·ΔfHθm,i)反应物 (B1)3.反应的理论焓变ΔrHθm:ΔrHθm(理论)=Σ(vi·ET,i)⽣成物 -Σ(|vi|·ET,i)反应物 (B2)三、数据纪录从DELTH.OUT⽂件中读取量⼦化学QCISD(T)/6-311+G(3df,2p)计算所得的分⼦能量(Hartree):E(H2)=E(B)=E(B-)=E(BH)=E(BH+)=四、数据处理:1.按(A)式计算出反应:H2 + 2B = 2BH (1)BH = B + H (2)BH = BH+ + e (3)B + e = B- (4)B + H+ = BH+ (5)中各分⼦在298K时的量⼦化学总能量(单位Hartree,列出算式, 精⾄⼩数后第五位).(提⽰:为⽅便计算,可先在草稿上计算出ZPE及(n/2)RT+RT以Hartree为单位的数值.)ET(H2)=ET(B)=ET(BH)=ET(H)=ET(BH+)=ET(B-)=ET(H+)=2.按(B2)式, 计算反应(1)⾄(5)的理论焓变(kJ·mol-1, 列出算式, 精⾄⼩数后第⼀位):ΔrHθm (1)=ΔrHθm (2)= BH的键能=ΔrHθm (3)= BH的电离能=ΔrHθm (4)= B的电⼦亲合能=ΔrHθm (5)= B的质⼦亲和能=3.分别通过反应(3)、(5)预测BH+的标准⽣成焓ΔfHθm,298 (kJ·mol-1, 列式, 精⾄⼩数后第⼀位):ΔfHθm,298(3)=ΔfHθm,298(5)=平均值(kJ·mol-1): ΔfHθm,298=4.按(B1)式计算反应(1)、(2)、(4)的实验焓变(kJ·mol-1, 列式, 精⾄⼩数后第⼀位):ΔrHθm (1)=ΔrHθm (2)=。

量子化学计算实验报告

量子化学计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量子化学计算是研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理论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分子的能量、结构、性质等。

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加深对量子化学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量子化学计算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分子的电子结构,进而分析分子的性质。

常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有:分子轨道理论、密度泛函理论、从头算方法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计算机、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如Gaussian、MOPAC等)2. 材料:实验所需的分子结构文件、计算参数文件等四、实验步骤1. 准备分子结构文件: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子结构,并使用分子编辑软件(如ChemDraw、AVG/AVG Plus等)绘制分子结构图。

2. 设置计算参数:根据实验目的和分子结构,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基组、计算级别等参数。

3. 运行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将分子结构文件和计算参数文件导入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开始计算。

4. 分析计算结果:查看计算结果,分析分子的能量、结构、性质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分子(O2)的计算以氧分子(O2)为例,使用Gaussian软件进行分子轨道理论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 能量:-14.5466 eV- 结构:O2分子的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键长为1.207 Å,分子轨道能级顺序为σ2s、σ2s、π2p、σ2p。

2. 苯(C6H6)的计算以苯(C6H6)为例,使用Gaussian软件进行休克尔理论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 能量:-6.6284 eV- 结构: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通过共轭π键连接,分子轨道能级顺序为π1、π2、π3、π4、π5、π6。

3. 苯乙烯(C6H5CH=CH2)的计算以苯乙烯(C6H5CH=CH2)为例,使用Gaussian软件进行从头算方法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 能量:-6.8312 eV- 结构:苯乙烯分子中的苯环与乙烯基通过共价键连接,键长分别为1.396 Å和1.341 Å,分子轨道能级顺序为σ2s、σ2s、π2p、σ2p、π3p、π4p、π5p。

实验37 量子化学计算 操作细节

实验37 量子化学计算 操作细节

实验37 量子化学计算1.HMO 法计算平面共轭分子(1) 计算前预先将共轭原子用数字编号。

如苯分子,可按图37-3(a )对所有骨架碳原子进行编号(氢原子不必编号)(2)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 操作系统,在微机上找到HMO 目录(例如:D:\HMO ),用鼠标选择“开始-所有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进入DOS 操作系统界面,在该界面中先输入“CD \”,退到C 盘根目录下,然后输入“D :”进入D 盘,再输入“CD \HMO”,进入HMO 目录。

输入“QBASIC”,进入用QBASIC 语言编辑界面(注:以上每次输入完需按回车Enter 键作为结束)。

按键盘左上角的“Esc”键,退出提示界面。

用鼠标选择“File -Open”,打开“Open”对话框,选择“HMO.BAS”文件,再选择“<OK>”,进入HMO 程序界面。

(3)修改共轭分子中的原子连接信息。

HMO 程序由BASIC 语言编写,其中:在语句10中输入共轭原子连接信息,即输入原子编号不按顺序连接的两个原子的编号。

如图37-3(a)苯分子中的1,6两原子。

在语句15中输入不相连的信息,即原子编号连续,而在分子中不相连的两个原子的编号。

如图37-3(b)中的4,5两原子。

上述数据语句中均以两个0表示输入结束。

如苯分子,按以下形式修改即可:10 DATA 1,6,0,015 DATA 0,0在计算丁二烯分子时,若将四个共轭原子从左至右用1,2,3,4顺序编号,那未语句10和15中均改为0,0即可。

134562(a) 23456(b) 图37-3 苯分子编号示意图(4)数据核对无误后,可按F5功能键运行程序。

由屏幕显示的信息,通过人机对话相继输入参数。

如计算苯分子时,“INPUT THIS CALCULATION INFORMATION?”用大写字母输入分子式“C6H6”;“HOW MANY ATOMS?”输入共轭原子数“6”即可(因为该计算方法只考虑骨架碳原子);“WOULD CHANGE INTEG.<Y/N>?”,询问是否修改积分参数,输入大写字母“N”。

化学反应过程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过程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过程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化学反应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性和复杂性的领域,其探索过程涉及许多层面,其中量子化学计算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方法。

该方法允许化学家预测反应机理和性质,无需进行实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1.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概述量子化学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化学计算方法,可模拟分子体系中的电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

该方法通过解析化学反应过程的潜能能量面(potential energy surface,PES),可以用数学方式预测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这种计算方法最终可以为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化学反应过程的潜能能量面化学反应过程的潜能能量面(PES)是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在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状态。

该PES最终的目的是模拟反应过程中基元反应的能垒和不存在循环反应产物的自由能。

单个化学反应中多达10个原子的聚集是非常常见的,导致PES可以具有10到100个自由度(也就是能量和距离)。

因此,化学反应过程的PES可以是一个高度复杂且多维度的图形,只有使用计算机算法才能对其进行理解和处理。

此时,量子化学计算实现了这种方法,生成了用于解析和可视化反应过程的PES。

3.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是薛定谔方程的解。

薛定谔方程描述了量子体系中的电子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

每个模拟的电子体系都有一个相应的薛定谔方程,它可以用解析或数值方法求解。

化学家通常使用基于薛定谔方程的关联方法来确定分子的三维结构和性质。

这些方法的计算代价可能很高,但是它们提供了准确的结果,而不是实验结果。

4. 所需技术和软件量子化学计算的核心技术是数值解析的薛定谔方程方法,以及为实现数值解析为现代平台编写的化学计算软件。

新兴的软件如Gaussian系列软件、NWChem、Crystal、MolPro等都包含了许多现代的高性能计算方法和算法。

在计算大型化学反应时,计算能力和核心数的问题往往成为瓶颈。

量子化学计算实验详解2014

量子化学计算实验详解2014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及应用实验目的:(1)掌握Gaussian03W的基本操作,通过计算小分子比较不同方法与基组对结果的影响,并比较同分异构体的稳定性;(2)通过运用量子力学方法计算分子的总电子密度,自旋密度,分子轨道及静电势。

实验注意:(1)穿实验服;实验记录用黑色,蓝色或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记录,不需要画表格;(2)实验前请先仔细阅读后附的软件使用介绍,然后逐步按照实验步骤所写内容进行操作;(3)所有保存的文件全部保存在E盘或D盘根目录用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内,文件不要带中文命名,实验完毕全部删除,不得在计算用机上使用自己携带的U盘或其他便携存储设备!实验步骤:一、计算准备打开GaussView,在新建的分子窗口中画出给定的分子结构,点击右键选择Lables显示原子序号;点击File –Save...,把分子保存为mol.gjf文件;用记事本打开mol.gjf文件,根据分子的对称性修改分子的Z矩阵,为相同环境的原子设置相同的键长并给出名称及初始值,以丙二烯的初始Z­矩阵为例:CC 1 B1H 2 B2 1 A1H 2 B3 1 A2 3 D1C 4 B4 2 A3 1 D2H 5 B5 4 A4 2 D3H 5 B6 4 A5 2 D4B1 1.35520000B2 1.07000000B3 1.07000000B4 3.37362449B5 1.07000000B6 1.07000000A1 120.22694612(以下省略...)由于氢3,氢4与碳2的键长和氢6,氢7与碳5的键长均相等,所以B2、B3、B5、B6均可设定为键长CH(自定义名称,注意所有字母都用大写!),把下面的B2改为CH并把B3、B5、B6删除(数值不同不要紧,后面已为其给出相同的键长初始值);另外把B1改为键长CC,B4改为键长CC2,键角二面角可无视;修改后Z矩阵如下:CC 1 CCH 2 CH 1 A1H 2 CH 1 A2 3 D1C 4 CC2 2 A3 1 D2H 5 CH 4 A4 2 D3H 5 CH 4 A5 2 D4CC 1.35520000CH 1.07000000CC2 3.37362449A1 120.22694612(以下省略...)注意内坐标所有变量均在后面给出初始值,变量设值不能重复,修改好后保存,用GaussView点击File – Open尝试打开刚才保存的mol.gjf文件,如果打开有误请再检查和修改。

量子科学计算实验报告

量子科学计算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量子科学计算基础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量子计算实验室实验人员:[实验人员姓名]一、实验目的1. 理解量子比特和量子叠加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量子门的操作原理及其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

3. 学习量子态的测量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4.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量子计算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量子计算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一种新型计算方式。

在量子计算中,信息以量子比特的形式存储,利用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等现象进行计算。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量子比特(qubit):量子比特是量子计算的基本单元,它可以同时表示0和1的状态,这是量子计算相较于传统计算的优势之一。

2. 量子叠加:量子比特可以处于多个状态的叠加,即同时存在于多个基态。

3. 量子纠缠:两个或多个量子比特之间可以形成量子纠缠,使得它们的状态相互依赖,从而实现并行计算。

4. 量子门:量子门是量子计算中的基本操作单元,它可以通过特定的量子操作改变量子比特的状态。

三、实验内容1. 搭建量子计算实验平台:首先,搭建量子计算实验平台,包括量子比特源、量子门、量子比特读取器等设备。

2. 初始化量子比特:将量子比特初始化为叠加态,即同时存在于0和1的状态。

3. 执行量子门操作:通过量子门对量子比特进行操作,实现特定的量子计算任务。

4. 测量量子比特:对量子比特进行测量,得到计算结果。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根据实验要求,搭建量子计算实验平台,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

2. 初始化量子比特:将量子比特初始化为叠加态,即同时存在于0和1的状态。

3. 设置量子门参数:根据实验任务,设置量子门的参数,包括量子比特的叠加系数、相位等。

4. 执行量子门操作:通过量子门对量子比特进行操作,实现特定的量子计算任务。

5. 测量量子比特:对量子比特进行测量,得到计算结果。

6.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数据,包括量子比特的初始状态、量子门参数、测量结果等。

药物分子设计中的量子化学计算

药物分子设计中的量子化学计算

药物分子设计中的量子化学计算药物分子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分子的结构、性质和作用机制。

其中,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药物分子的作用和效果。

为了设计出更有效的药物分子,科学家们需要运用各种现代化学工具和技术,其中包括量子化学计算。

量子化学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的计算方法,它能够模拟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和结构,预测药物分子的性质和作用机制。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是薛定谔方程,它描述了分子内电子的波函数和能量,因此可以预测分子的性质和反应路径。

在药物分子设计中,量子化学计算可以被用于模拟分子的构象变化、电子结构和化学反应。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来预测药物分子的亲和力、溶解度和稳定性,从而优化分子的结构,提高药物的活性和生物利用度。

同时,量子化学计算还可以提供分子的三维结构和电子密度分布,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分子的作用机制和相互作用。

量子化学计算在药物分子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QSAR分析是一种基于定量结构-活性联系的计算方法,它能够预测分子的生物活性和药效。

QSAR分析通常包括三个步骤:建立模型、验证模型和优化模型。

建立模型需要获取大量的分子模拟数据,包括分子的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

验证模型需要将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对,以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优化模型则是对模型的参数和结构进行调整,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可靠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是一种基于经典力学的计算方法,它能够模拟分子的结构和反应动力学。

分子动力学模拟通常包括四个步骤:构建模型、计算能量、模拟动力学和分析结果。

构建模型需要预测分子的结构和电荷分布,计算能量则是对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进行模拟,模拟动力学则是在一定时间内模拟分子的运动和变化,分析结果则是判断分子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总的来说,量子化学计算是药物分子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预测分子的性质和结构,优化分子的设计和合成,提高药物的作用和效果。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流程与实践方法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流程与实践方法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流程与实践方法量子化学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用于研究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和行为。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材料性质以及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量子化学计算在材料科学、药物设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流程和实践方法。

1. 理论基础量子化学计算基于量子力学理论,利用薛定谔方程描述了分子的波函数演化。

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获得分子的能量、波函数、电子密度等信息。

量子化学计算可以分为两类:基于从头算(ab initio)的计算和基于半经验方法的计算。

前者是完全基于量子力学原理进行计算,而后者则利用一些经验参数和基础假设简化计算。

2. 基本流程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流程包括分子几何优化、基组选择、哈特里-福克(HF)计算、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分子轨道分析等步骤。

(1)分子几何优化分子几何优化是为了确定分子的最稳定结构,即分子中原子的最佳位置和键长。

分子几何优化可以使用基于梯度的优化算法,如坐标下降法或共轭梯度法。

通过优化分子的几何结构,可以得到分子的电子能量。

(2)基组选择基组是量子力学计算的基础,用于描述单个原子和原子间相互作用。

选择合适的基组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常用的基组包括STO-nG、6-31G(d)和cc-pVTZ等。

不同的基组具有不同的精度和计算复杂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HF计算哈特里-福克方法是一种常见的从头算方法,基于单电子近似和双电子积分计算电子能量。

HF方法通过迭代求解薛定谔方程的自洽场得到分子的电子能量。

然而,HF方法只能处理弱相互作用的分子,对含有强电子相关性的体系效果较差。

(4)DFT计算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基于电子密度的方法,可以处理含有强电子相关性的分子。

DFT方法通过最小化系统的总能量来求解分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常用的DFT方法包括B3LYP、PBE和TPSS等。

DFT方法相对于HF方法计算速度更快,适用于大分子和复杂体系的计算。

量子化学计算实验详解

量子化学计算实验详解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及应用吴景恒实验目的:(1)掌握Gaussian03W的基本操作(2)掌握 Gaussian03W进行小分子计算的方法,比较不同方法与基组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比较同分异构体的稳定性(3)通过运用量子力学方法计算分子的总电子密度,自旋密度,分子轨道及静电势实验注意:(1)穿实验服;实验记录用黑色,蓝色或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不需要画表格(2)实验前请先仔细阅读前面的软件使用介绍,然后逐步按照实验步骤所写内容进行操作(3)截图方法:调整视角至分子大小适中,按下键盘上的PrintScreen按键截图,从“Windows开始菜单”打开“画图”工具,按Ctrl+v或“编辑-粘贴”,去掉四周多余部分只留下分子图形,保存图片(4)所有保存的文件全部存在E盘或D盘根目录用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下,不要带中文命名,实验完毕全部删除,不得在计算用机上使用自己携带的U盘或其他便携存储设备!(5)HyperChem里面截图时候可以用工具栏以下几个工具调整视图:Rotate out-of-plane:平面外旋转工具,转换视角用Mgnify/Shrink:放大镜工具,转换视角用Gaussian03W使用介绍:(注意,下面只是界面示意图,实验時切勿按下图设置)输入文件:Gaussian输入文件,以GJF为文件后缀名联系命令行:设定中间信息文件(以CHK为后缀名)存放的位置、计算所需的内存、CPU数量等作业行:指定计算的方法,基组,工作类型,如:#P HF/6-31G(d) Scf=tight Opt Pop=full#作业行开始标记P 计算结果显示方式为详细, 选择还有T(简单)和 N(常规,默认)HF/6-31G(d) 方法/基组Opt对分子做几何优化Pop=full进行轨道布居分析,详尽输出轨道信息和能量电荷 多重态:分子总电荷及自旋多重态(2S+1, S=n/2, n为成单电子数)分子结构的表示1、直角坐标:元素符号X坐标Y坐标Z坐标(如上图所示)2、Z矩阵(参考后附内容):元素符号(原子一)原子二键长原子三键角原子四二面角GaussView使用介绍:主窗口(左),分子窗口(中)原子片段窗口(右):实验步骤:一、计算准备打开GaussView,在新建的分子窗口中画出给定的分子,点击右键选择Lables显示原子序号点击File – Save...,把分子保存为mol.gjf文件;用记事本打开mol.gjf文件,根据分子的对称性修改分子的Z矩阵,为相同环境的原子设置相同的键长并给出名称及初始值,如丙二烯的初始Z-矩阵:CC 1 B1H 2 B2 1 A1H 2 B3 1 A2 3 D1C 4 B4 2 A3 1 D2H 5 B5 4 A4 2 D3H 5 B6 4 A5 2 D4B1 1.35520000B2 1.07000000B3 1.07000000B4 3.37362449B5 1.07000000B6 1.07000000A1 120.22694612A2 119.88652694A3 44.15219753A4 118.94699673A5 118.62610381D1 -180.00000000D2 0.00000000D3 -99.10658593D4 98.97664937由于氢3,氢4与碳2的键长和氢6,氢7与碳5的键长均相等,所以B2、B3、B5、B6均可设定为键长CH(自定义名字,注意所有字母都用大写!),把下面的B2改为CH并把B3、B5、B6删除(数值不同不要紧,后面已为其给出相同的键长初始值);另外为了方便辨认把B1统一改为键长CC,B4改为键长CC2,键角二面角可无视;改好的Z矩阵如下:CC 1 CCH 2 CH 1 A1H 2 CH 1 A2 3 D1C 4 CC2 2 A3 1 D2H 5 CH 4 A4 2 D3H 5 CH 4 A5 2 D4CC 1.35520000CH 1.07000000CC2 3.37362449A1 120.22694612A2 119.88652694A3 44.15219753A4 118.94699673A5 118.62610381D1 -180.00000000D2 0.00000000D3 -99.10658593D4 98.97664937注意内坐标所有变量均在后面给出初始值,变量设值不能重复,数值必须带小数点,改好后保存,用GaussView点击File – Open尝试打开mol.gjf文件,如果打开有误请再检查和修改;打开无误后,把分子结构和原子编号,以及修改后的Z矩阵记录下来,并标明各键长二、量子力学方法几何优化计算比较(1)打开Gaussian03W,点击File – Open...打开刚才保存的mol.gjf文件,作如下修改(不需区分大小写):%Section部分全部删除,不需要关键词Route Section部分修改为:#T HF/3-21G Opt=(Z-matrix,Maxcycle=300) NoSymmTitle Section部分可不修改或改为自定义标题,如:AlleneCharge & Multipl.部分不需修改,按默认值:0 1Molecule Specification部分会读取分子Z矩阵,不需修改,注意开头不要有空行点击File – Save Job保存Gaussian输入文件;点击右边的Run按钮,保存输出文件为mol.out,点击“保存”开始计算作业;当计算窗口Run Progress上显示“Processing Complete.”且输出窗口末尾出现”Normal termination”字样时,表示计算正常结束(如计算出现“Error termination”或中途结束点击确定,点击File – Modify...正确修改输入文件后继续)计算结束后点击View – Editor -> Output File查看输出文件,从末尾开始找到”Job cpu time”记录计算时间;在倒数约第十行附近找到并记录能量值HF=...;往上找到”Dipole moment”记录总偶极矩Tot=...(不需要记录xyz方向上的偶极矩);找到”Optimized Parameters”一栏下”Value”一列,记录优化后的各键长值(只需要键长)(2)点击File – Modify...在Route Section一栏把3-21G 基组改为6-31G*,重复上述计算并记录各上述数据(3)点击File – Modify...基组保持修改后的6-31G*不变,把方法从HF改为MP2重复上述计算并记录各数据(能量数据为MP2=...),记录后把保存的mol.out复制出来备用(该步骤完成后在后面的计算进行时可顺便进行下面第四大点的步骤操作以节省时间)(4)点击File – Modify...,基组保持6-31G*不变,把MP2方法改为B3LYP,计算并记录上述数据(能量值依然为HF=...),并找到”Mulliken atomic charges”记录各原子电荷(原子环境相同的只需记下一个值)(5)点击File–Modify...在Route Section最后加上”Freq”关键词,即修改为“#T B3LYP/3-21G Opt=(Z-matrix,Maxcycle=300) NoSymm Freq”进行计算,通过查找并记录1Atm压力下的零点能(Zero-point correction)、0K内能U0K(Sum of electronic and zero-point Energies)、常温下内能U298.15K(Sum of electronic and thermal Energies),焓H298.15 K(Sum of electronic and thermal Enthalpies) 以及吉布斯自由能G298.15 K(Sum of electronic and thermal Free Energies),通过实验教材上的公式求出熵值并换算成kJ/mol写在数据记录上三、同分异构体稳定性比较用GaussView画出二氯乙烯的两种不同构型的同分异构体(二氯乙烯共有三种异构体,只需其中任意两个即可),分别保存为GJF文件后用记事本打开,复制Z-矩阵(不需要作出改动);在Gaussian03W点击File – Modify...把复制的Z 矩阵贴到Molecule Specification部分,修改Route Section部分为“#T B3LYP/6-31G* Opt(Maxcycle=300)”进行几何优化计算,记录最后所得能量值(只需要HF=...的能量值)四、描绘分子性质(1)打开GaussView软件,点击File – Open...在下拉菜单中选择Gaussian Output Files (*.out *.log)找到先前在第二大步第(3)小步保存的mol.out文件打开,然后点击Save...在下拉菜单中选择MDL Mol Files (*.mol)保存为mol.mol文件打开Hyperchem,点击File – Open...在下拉菜单中选择MDL Mol (*.mol),打开刚才保存的mol.mol文件点击Setup – Semi-empirical,选择“CNDO”作为计算方法;点击Options...,如图进行设置:点击OK,然后点击Compute - Single Point进行单点能计算,从状态栏(窗口最下面)读出并记录能量及梯度数值;下面作图中如Plot Molecular Properties Graph或Orbitals 为灰色,如上再进行一次单点能计算点击Display – Labels...在Atoms一栏选择Charge后点击OK,同上记录各不同类型的原子电荷(2)点击Compute - Plot Molecular Properties Graph,选择Electrostatic Potential及3D Isosurface,在Isosurface Rendering标签Rendering一栏中选择Translucent surface,点击OK绘制出三维静电势图,截图保存为3D_EP.png(截图及视角转换参照实验注意第五点,未选中工具栏视角转换工具前切勿在窗口点击任何按键!)(3)点击Compute - Plot Molecular Properties Graph,选择Total Charge Density,选择2D Contours绘制三维总电荷密度图,保存为2D_TD.png,在下方方框中输入0”,选择3D-Isosurface,点击OK绘制HOMO分(4)点击Compute – Orbitals,选中“HOMO-”“子轨道图,截图存为HOMO.png(5)点击Setup – Semi-empirical – Options...更改Total charge为1,Spin multiplicity为2,确定后点击Compute - Single Point再进行一次Single Point单点能计算,记录能量和梯度值;点击Compute - Plot Molecular Properties Graph,选择“Spin density”显示三维的单电子自旋密度图,存为3D_SD.png实验结束,检查下面数据是否已被正确记录:1、分子结构及修改后的Z矩阵表示2、分别记录 HF/3-21G, HF/6-31G*, MP2/6-31G*, B3LYP/6-31G*计算水平下分子几何优化后各项性质(计算时间、能量、总偶极矩以及各优化键长)3、B3LYP/6-31G*计算水平下分子的零点能、零度内能、内能、焓、吉布斯自由能和熵值4、MP2/6-31G*方法及CNDO方法所得不同环境的原子电荷5、二氯乙烯分子两个同分异构体在B3LYP/6-31G*水平下计算的能量数值6、分子各性质图像打开”网上邻居-综合 在 Zh00 上-2012-物化计算机实验”,找到以当天日期命名的文件夹,在下面新建以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把3D_EP.png, 2D_TD.png, HOMO.png, 3D_SD.png复制到里面,把原始数据记录取至前台检查签名(原始数据记录请务必写上姓名!),签名后在前台用U盘把自己的实验图片复制下来或发送到自己邮箱里面(教师用计算机学生不得操作!)实验完毕删除自己在用机上所有留下的有关文件,关闭计算机,收拾桌椅并带好个人携带物品离开实验室实验报告:一、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应附在实验报告的最后,不能直接作为实验报告的内容部分二、实验图片应打印好作为实验报告的内容部分并标上图片标题和注释,不能附在实验报告的最后三、实验报告所有数据必须用表格形式列出,并应对所有已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能量在实验报告中均换算成单位kJ/mol(1Hartree=2625.5 kJ/mol),此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1、查阅文献,查找所做分子的对应键长实验测量数值或使用更准确的理论计算方法所得数据2、比较并分析相同基组下HF,MP2,B3LYP方法的准确程度以及所耗时间3、比较并分析不同基组(3-21G, 6-31G*)下HF方法的准确程度4、比较并分析使用不同方法及基组所得能量数值的大小关系5、比较各方法所得的偶极矩及原子电荷,分析使用不同方法和基组下的计算结果及其合理性6、分析二氯乙烯同分异构体的稳定性大小四、思考题(连同给定的书本上的思考题写入实验报告):1、使用直角坐标和Z矩阵各有哪些优劣?考虑对称性会为计算带来哪些好处和坏处?2、除了给定电荷以外,为什么还要给定分子的自旋多重态?它能反映体系的哪些性质?3、你觉得该实验比较同分异构体的稳定性大小的方法结果可靠吗?请说明理由4、如果有人认为该实验比较同分异构体的稳定性大小的方法不够准确,你会有什么合理的方法进行改进?5、量子力学方法是怎样得到各原子的电荷的?各有哪些方法计算电荷?不同方法所得的电荷数值是否具有可比性,能否用于进行定性,半定性或定量分析?6、静电势、电荷密度、自旋密度和分子轨道都能体现分子内电子分布请况,请说出它们的具体定义,联系及区别7、本次计算在Gaussian03W中用到的各项关键词都是什么意思?试解释在该次实验中为什么使用到这些关键词附:Z矩阵采用采用内坐标(键长,键角和二面角)输入,便于保持分子的对称性,如NH3(对称性为C3V):NH1HNH1HN2 HNHH1HN3 HNH2DHNHN 1.HNH 109.47DNH-120.根据对称性设值可以减少计算量,上述内坐标根据对称性定义了三个变量分别为N-H键键长,H-N-H键角及四个原子所成的二面角,并在后面给出了它们的初始值。

experimental report:量子化学计算(HMO)

experimental report:量子化学计算(HMO)
法正是处理共轭分子的工具 (3) 如何判断平面共轭分子的芳香性?此一规则是否适用于富勒烯分子?
· 根据 Hückel 规则,当环状平面大 键体系含有 4n+2(n=0,1,2,3……)个电子时, 外层电子壳充满,具有芳香性而稳定。类似地,在富勒烯大 键体系中,当体系含有 2(N+1)2(N=0,1,2,3……)个 π 电子时,最外层电子全部充满,具有芳香性。这 个规则最先由 Hirsch 于 2000 年提出。这个排布规律类似于原子轨道主量子数 n 的轨 道共可容纳 2n2 个电子。
2
从而得知


E1 E2
= =
f
(x)
=

E3 E4
= =
−1.618β −0.618β
0.618β 1.618β
由此可以得出许多有用的资料,如
1. π 电子体系的总能 (采用 Einstein 求和约定自动收缩,下同)
Eπ = niE1
2. 电荷密度 3. π 键键级 4. 自由价
iii. 用 ψk 描述第 k 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其 Schrödinger 方程为
^
Hπψk = Ekψk iv. 规定各个 C 原子的库仑积分 (α) 相等,相邻 C 原子的交换积分也相等 (β), 不
相邻原子间的交换积分为 0,而重叠积分 Sij = δij,其中 δij 为克罗内克符号 (b) Fullerene 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介于 sp2, sp3 之间,形成一个共轭芳香性分子,而 HMO
6 思考题目
(1)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大致可分为几类?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a) 分子力学/量子力学 (QM/MM) 方法,根据所用力场不同,分为几类,如讨论中所述。 (b) 量子力学方法

量子化学计算

量子化学计算

量子化学计算在深入研究材料科学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解决一些传统方法无法处理的复杂问题。

在这些情况下,量子化学计算成为了一种强大的工具。

量子化学计算是一种使用量子力学原理来模拟和预测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并预测分子的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计算方法在研究复杂的化学反应、设计新的材料和药物,以及优化材料性能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是使用哈特里-福克方程来描述电子的行为。

哈特里-福克方程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它描述了电子波函数的演化。

通过使用高性能计算机和先进的算法,我们可以求解这个方程,并预测分子的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能量。

除了预测分子的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能量,量子化学计算还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

这些性质对于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至关重要,并且可以用于设计新的材料和药物。

量子化学计算还可以用于优化材料的性能。

通过模拟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我们可以预测材料的稳定性和性能,并优化其结构以实现更好的性能。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更耐热的材料和更有效的药物等。

虽然量子化学计算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它也有一些限制。

例如,对于非常大的分子和材料,求解哈特里-福克方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由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计算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尽管如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算法的改进,量子化学计算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量子化学计算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用于研究复杂的化学反应、设计新的材料和药物,以及优化材料性能等方面。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这种计算方法在未来的材料科学研究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量子化学是一种使用量子力学原理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在量子化学中,使用计算方法来模拟和预测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是核心组成部分。

以下是几种在量子化学计算中常用的理论方法。

哈特里-福克方程是描述多电子系统波函数的方程。

这个方程考虑到了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对于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行为非常重要。

化学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化学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化学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化学反应机理是指化学反应中各种中间体和反应物、产物之间的转化过程。

掌握反应机理可以为控制反应提供基础,节约资源和提高产品纯度。

传统的反应机理研究方法是基于实验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计算机模拟来分析反应机理的计算化学方法,逐渐成为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量子化学计算是一种计算化学分支,它可以预测化学反应的可能路径和反应速率,为实验分析提供指导和支持。

量子化学计算基础量子化学计算首先需要了解分子的构造和原子的性质。

分子构造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的性质与核和电子的特性有关。

在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往往比分子外部的相互作用更强,以至于分子的几何结构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不同原子之间的作用方式包括静电相互作用、共价键、默滋力等。

这些相互作用在分子构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和模拟。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包括从简单到复杂的多种算法,如Hartree-Fock方法、密度泛函理论(DFT)等。

这些算法所做的工作是计算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建立反应机理模型。

这样的模型可以尝试预测分子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从而确定最稳定的产物。

由于分子计算很复杂,通常需要使用高性能计算机或云计算等技术,并结合实际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量子化学计算在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量子化学计算在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计算。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可以计算反应机理中涉及到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预测产物、副产物的稳定程度和预测反应速率。

在分析反应机理时,量子化学计算提供了一种高效、直观的方法,可以为实验研究提供指导。

二是解决实验难题。

理论计算和实验室实验相互结合可以帮助科学家克服实验难题。

例如,利用理论计算模拟原子结合,将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这种结合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实验数据。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及应用实验报告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及应用实验报告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及应用实验报告篇一:Gaussion软件在化学键长计算中的应用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用表)篇二:几种计算软件Gaussian: 量子化学领域最著名和应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由密度泛函分析理论的提出者量子化学家约翰波普的实验室开发,可以应用从头计算方法、半经验计算方法等进行分子能量和结构;过渡态能量和结构;化学键及反应能量;分子轨道;偶极矩;多极矩;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核磁共振,极化率和超极化率,热力学性质,反应路径等分子相关计算。

可以运行在Windows、Linux、Unix操作系统中运行,目前最新版本为Gaussian 03。

但由于Gaussian Inc. (Gaussian的发展者)排斥其他软件发展者的行为,而引来不少批评;其行为包括逐原开发者约翰波普离开Gaussian Inc. (因而成为学术界其中一件为人齿冷的事件);禁止其他开发者(包括约翰波普)使用Gaussian. (引发起 Banned By Gaussian 运动 ) 和禁止任何使用者发表比较Gaussian与其他量子化学软件效能的报告等。

Gamess-US: 由于免费与开放源码,成为除Gaussian以外,最广泛应用的量子化学软件,目前由Iowa State Uinversity的 Mark Gorden 教授的研究组主理。

Q-Chem: 由一群随约翰波普离开Gaussian Inc. 的学者创立的一个商业量子化学软件。

Spartan: 提供一个十分优良的图形接口作量子化学计算,尤其适合非从事量子化学研究的学者使用。

此软件中有很大部的电子相关方法的计算程序实源自Q-Chem,所以当使用到该些计算方法而作出报告时,应同时于文献参考中引述Spartan与Q-Chem。

MOLPRO:应用广泛的量子化学计算软件,软件长于高精度计算,用多参考CI,耦合簇等方法处理电子相关问题能够对较大的分子体系进行准确的从头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及应用吴景恒实验目的:(1)掌握Gaussian03W的基本操作(2)掌握 Gaussian03W进行小分子计算的方法,比较不同方法与基组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比较同分异构体的稳定性(3)通过运用量子力学方法计算分子的总电子密度,自旋密度,分子轨道及静电势实验注意:(1)穿实验服;实验记录用黑色,蓝色或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不需要画表格(2)实验前请先仔细阅读前面的软件使用介绍,然后逐步按照实验步骤所写内容进行操作(3)截图方法:调整视角至分子大小适中,按下键盘上的PrintScreen按键截图,从“Windows开始菜单”打开“画图”工具,按Ctrl+v或“编辑-粘贴”,去掉四周多余部分只留下分子图形,保存图片(4)所有保存的文件全部存在E盘或D盘根目录用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下,不要带中文命名,实验完毕全部删除,不得在计算用机上使用自己携带的U盘或其他便携存储设备!(5)HyperChem里面截图时候可以用工具栏以下几个工具调整视图:Rotate out-of-plane:平面外旋转工具,转换视角用Mgnify/Shrink:放大镜工具,转换视角用Gaussian03W使用介绍:(注意,下面只是界面示意图,实验時切勿按下图设置)输入文件:Gaussian输入文件,以GJF为文件后缀名联系命令行:设定中间信息文件(以CHK为后缀名)存放的位置、计算所需的内存、CPU数量等作业行:指定计算的方法,基组,工作类型,如:#P HF/6-31G(d) Scf=tight Opt Pop=full#作业行开始标记P 计算结果显示方式为详细, 选择还有T(简单)和 N(常规,默认)HF/6-31G(d) 方法/基组Opt对分子做几何优化Pop=full进行轨道布居分析,详尽输出轨道信息和能量电荷 多重态:分子总电荷及自旋多重态(2S+1, S=n/2, n为成单电子数)分子结构的表示1、直角坐标:元素符号X坐标Y坐标Z坐标(如上图所示)2、Z矩阵(参考后附内容):元素符号(原子一)原子二键长原子三键角原子四二面角GaussView使用介绍:主窗口(左),分子窗口(中)原子片段窗口(右):实验步骤:一、计算准备打开GaussView,在新建的分子窗口中画出给定的分子,点击右键选择Lables显示原子序号点击File – Save...,把分子保存为mol.gjf文件;用记事本打开mol.gjf文件,根据分子的对称性修改分子的Z矩阵,为相同环境的原子设置相同的键长并给出名称及初始值,如丙二烯的初始Z-矩阵:CC 1 B1H 2 B2 1 A1H 2 B3 1 A2 3 D1C 4 B4 2 A3 1 D2H 5 B5 4 A4 2 D3H 5 B6 4 A5 2 D4B1 1.35520000B2 1.07000000B3 1.07000000B4 3.37362449B5 1.07000000B6 1.07000000A1 120.22694612A2 119.88652694A3 44.15219753A4 118.94699673A5 118.62610381D1 -180.00000000D2 0.00000000D3 -99.10658593D4 98.97664937由于氢3,氢4与碳2的键长和氢6,氢7与碳5的键长均相等,所以B2、B3、B5、B6均可设定为键长CH(自定义名字,注意所有字母都用大写!),把下面的B2改为CH并把B3、B5、B6删除(数值不同不要紧,后面已为其给出相同的键长初始值);另外为了方便辨认把B1统一改为键长CC,B4改为键长CC2,键角二面角可无视;改好的Z矩阵如下:CC 1 CCH 2 CH 1 A1H 2 CH 1 A2 3 D1C 4 CC2 2 A3 1 D2H 5 CH 4 A4 2 D3H 5 CH 4 A5 2 D4CC 1.35520000CH 1.07000000CC2 3.37362449A1 120.22694612A2 119.88652694A3 44.15219753A4 118.94699673A5 118.62610381D1 -180.00000000D2 0.00000000D3 -99.10658593D4 98.97664937注意内坐标所有变量均在后面给出初始值,变量设值不能重复,数值必须带小数点,改好后保存,用GaussView点击File – Open尝试打开mol.gjf文件,如果打开有误请再检查和修改;打开无误后,把分子结构和原子编号,以及修改后的Z矩阵记录下来,并标明各键长二、量子力学方法几何优化计算比较(1)打开Gaussian03W,点击File – Open...打开刚才保存的mol.gjf文件,作如下修改(不需区分大小写):%Section部分全部删除,不需要关键词Route Section部分修改为:#T HF/3-21G Opt=(Z-matrix,Maxcycle=300) NoSymmTitle Section部分可不修改或改为自定义标题,如:AlleneCharge & Multipl.部分不需修改,按默认值:0 1Molecule Specification部分会读取分子Z矩阵,不需修改,注意开头不要有空行点击File – Save Job保存Gaussian输入文件;点击右边的Run按钮,保存输出文件为mol.out,点击“保存”开始计算作业;当计算窗口Run Progress上显示“Processing Complete.”且输出窗口末尾出现”Normal termination”字样时,表示计算正常结束(如计算出现“Error termination”或中途结束点击确定,点击File – Modify...正确修改输入文件后继续)计算结束后点击View – Editor -> Output File查看输出文件,从末尾开始找到”Job cpu time”记录计算时间;在倒数约第十行附近找到并记录能量值HF=...;往上找到”Dipole moment”记录总偶极矩Tot=...(不需要记录xyz方向上的偶极矩);找到”Optimized Parameters”一栏下”Value”一列,记录优化后的各键长值(只需要键长)(2)点击File – Modify...在Route Section一栏把3-21G 基组改为6-31G*,重复上述计算并记录各上述数据(3)点击File – Modify...基组保持修改后的6-31G*不变,把方法从HF改为MP2重复上述计算并记录各数据(能量数据为MP2=...),记录后把保存的mol.out复制出来备用(该步骤完成后在后面的计算进行时可顺便进行下面第四大点的步骤操作以节省时间)(4)点击File – Modify...,基组保持6-31G*不变,把MP2方法改为B3LYP,计算并记录上述数据(能量值依然为HF=...),并找到”Mulliken atomic charges”记录各原子电荷(原子环境相同的只需记下一个值)(5)点击File–Modify...在Route Section最后加上”Freq”关键词,即修改为“#T B3LYP/3-21G Opt=(Z-matrix,Maxcycle=300) NoSymm Freq”进行计算,通过查找并记录1Atm压力下的零点能(Zero-point correction)、0K内能U0K(Sum of electronic and zero-point Energies)、常温下内能U298.15K(Sum of electronic and thermal Energies),焓H298.15 K(Sum of electronic and thermal Enthalpies) 以及吉布斯自由能G298.15 K(Sum of electronic and thermal Free Energies),通过实验教材上的公式求出熵值并换算成kJ/mol写在数据记录上三、同分异构体稳定性比较用GaussView画出二氯乙烯的两种不同构型的同分异构体(二氯乙烯共有三种异构体,只需其中任意两个即可),分别保存为GJF文件后用记事本打开,复制Z-矩阵(不需要作出改动);在Gaussian03W点击File – Modify...把复制的Z 矩阵贴到Molecule Specification部分,修改Route Section部分为“#T B3LYP/6-31G* Opt(Maxcycle=300)”进行几何优化计算,记录最后所得能量值(只需要HF=...的能量值)四、描绘分子性质(1)打开GaussView软件,点击File – Open...在下拉菜单中选择Gaussian Output Files (*.out *.log)找到先前在第二大步第(3)小步保存的mol.out文件打开,然后点击Save...在下拉菜单中选择MDL Mol Files (*.mol)保存为mol.mol文件打开Hyperchem,点击File – Open...在下拉菜单中选择MDL Mol (*.mol),打开刚才保存的mol.mol文件点击Setup – Semi-empirical,选择“CNDO”作为计算方法;点击Options...,如图进行设置:点击OK,然后点击Compute - Single Point进行单点能计算,从状态栏(窗口最下面)读出并记录能量及梯度数值;下面作图中如Plot Molecular Properties Graph或Orbitals 为灰色,如上再进行一次单点能计算点击Display – Labels...在Atoms一栏选择Charge后点击OK,同上记录各不同类型的原子电荷(2)点击Compute - Plot Molecular Properties Graph,选择Electrostatic Potential及3D Isosurface,在Isosurface Rendering标签Rendering一栏中选择Translucent surface,点击OK绘制出三维静电势图,截图保存为3D_EP.png(截图及视角转换参照实验注意第五点,未选中工具栏视角转换工具前切勿在窗口点击任何按键!)(3)点击Compute - Plot Molecular Properties Graph,选择Total Charge Density,选择2D Contours绘制三维总电荷密度图,保存为2D_TD.png,在下方方框中输入0”,选择3D-Isosurface,点击OK绘制HOMO分(4)点击Compute – Orbitals,选中“HOMO-”“子轨道图,截图存为HOMO.png(5)点击Setup – Semi-empirical – Options...更改Total charge为1,Spin multiplicity为2,确定后点击Compute - Single Point再进行一次Single Point单点能计算,记录能量和梯度值;点击Compute - Plot Molecular Properties Graph,选择“Spin density”显示三维的单电子自旋密度图,存为3D_SD.png实验结束,检查下面数据是否已被正确记录:1、分子结构及修改后的Z矩阵表示2、分别记录 HF/3-21G, HF/6-31G*, MP2/6-31G*, B3LYP/6-31G*计算水平下分子几何优化后各项性质(计算时间、能量、总偶极矩以及各优化键长)3、B3LYP/6-31G*计算水平下分子的零点能、零度内能、内能、焓、吉布斯自由能和熵值4、MP2/6-31G*方法及CNDO方法所得不同环境的原子电荷5、二氯乙烯分子两个同分异构体在B3LYP/6-31G*水平下计算的能量数值6、分子各性质图像打开”网上邻居-综合 在 Zh00 上-2012-物化计算机实验”,找到以当天日期命名的文件夹,在下面新建以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把3D_EP.png, 2D_TD.png, HOMO.png, 3D_SD.png复制到里面,把原始数据记录取至前台检查签名(原始数据记录请务必写上姓名!),签名后在前台用U盘把自己的实验图片复制下来或发送到自己邮箱里面(教师用计算机学生不得操作!)实验完毕删除自己在用机上所有留下的有关文件,关闭计算机,收拾桌椅并带好个人携带物品离开实验室实验报告:一、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应附在实验报告的最后,不能直接作为实验报告的内容部分二、实验图片应打印好作为实验报告的内容部分并标上图片标题和注释,不能附在实验报告的最后三、实验报告所有数据必须用表格形式列出,并应对所有已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能量在实验报告中均换算成单位kJ/mol(1Hartree=2625.5 kJ/mol),此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1、查阅文献,查找所做分子的对应键长实验测量数值或使用更准确的理论计算方法所得数据2、比较并分析相同基组下HF,MP2,B3LYP方法的准确程度以及所耗时间3、比较并分析不同基组(3-21G, 6-31G*)下HF方法的准确程度4、比较并分析使用不同方法及基组所得能量数值的大小关系5、比较各方法所得的偶极矩及原子电荷,分析使用不同方法和基组下的计算结果及其合理性6、分析二氯乙烯同分异构体的稳定性大小四、思考题(连同给定的书本上的思考题写入实验报告):1、使用直角坐标和Z矩阵各有哪些优劣?考虑对称性会为计算带来哪些好处和坏处?2、除了给定电荷以外,为什么还要给定分子的自旋多重态?它能反映体系的哪些性质?3、你觉得该实验比较同分异构体的稳定性大小的方法结果可靠吗?请说明理由4、如果有人认为该实验比较同分异构体的稳定性大小的方法不够准确,你会有什么合理的方法进行改进?5、量子力学方法是怎样得到各原子的电荷的?各有哪些方法计算电荷?不同方法所得的电荷数值是否具有可比性,能否用于进行定性,半定性或定量分析?6、静电势、电荷密度、自旋密度和分子轨道都能体现分子内电子分布请况,请说出它们的具体定义,联系及区别7、本次计算在Gaussian03W中用到的各项关键词都是什么意思?试解释在该次实验中为什么使用到这些关键词附:Z矩阵采用采用内坐标(键长,键角和二面角)输入,便于保持分子的对称性,如NH3(对称性为C3V):NH1HNH1HN2 HNHH1HN3 HNH2DHNHN 1.HNH 109.47DNH-120.根据对称性设值可以减少计算量,上述内坐标根据对称性定义了三个变量分别为N-H键键长,H-N-H键角及四个原子所成的二面角,并在后面给出了它们的初始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