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籍发展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书的历史》PPT教学课件
02 甲骨文
商周时期,人们开始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写文字, 记录祭祀、战争、田猎等重要事件,这是中国已 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03 竹简木牍
春秋战国时期,竹简和木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文字被刻在或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串联起来 成为书籍。
造纸术与印刷术发明
造纸术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用树皮、破布、麻头 等作为原料,制造出了轻便、薄、耐用的纸张,为书籍 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当代畅销图书推荐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的畅销小说,以温情和悬疑元素 吸引读者。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巨著,展 现拉丁美洲历史与文化。
《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讲述阿富汗历 史与人性的救赎。
《三体》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探讨人类文明与外星 文明的交锋与共存。
05
阅读方法与技巧分享
科技类图书介绍
01
02
03
自然科学
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 基础科学领域的著作,如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等。
工程技术
展示工程技术领域的经典 著作,如《天工开物》、 《梦溪笔谈》等。
农业科技
介绍农业、林业、畜牧业 等方面的科技图书,如 《齐民要术》等。
艺术类图书推荐
绘画艺术
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 等各种绘画形式的艺术图 书,如《历代名画记》等。
老舍
《茶馆》、《骆驼祥子》
巴金
《家》、《春》、《秋》
茅盾
《子夜》、《蚀》三部曲
钱钟书
《围城》
外国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狄更斯
《双城记》、《雾 都孤儿》
商周时期,人们开始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写文字, 记录祭祀、战争、田猎等重要事件,这是中国已 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03 竹简木牍
春秋战国时期,竹简和木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文字被刻在或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串联起来 成为书籍。
造纸术与印刷术发明
造纸术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用树皮、破布、麻头 等作为原料,制造出了轻便、薄、耐用的纸张,为书籍 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当代畅销图书推荐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的畅销小说,以温情和悬疑元素 吸引读者。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巨著,展 现拉丁美洲历史与文化。
《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讲述阿富汗历 史与人性的救赎。
《三体》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探讨人类文明与外星 文明的交锋与共存。
05
阅读方法与技巧分享
科技类图书介绍
01
02
03
自然科学
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 基础科学领域的著作,如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等。
工程技术
展示工程技术领域的经典 著作,如《天工开物》、 《梦溪笔谈》等。
农业科技
介绍农业、林业、畜牧业 等方面的科技图书,如 《齐民要术》等。
艺术类图书推荐
绘画艺术
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 等各种绘画形式的艺术图 书,如《历代名画记》等。
老舍
《茶馆》、《骆驼祥子》
巴金
《家》、《春》、《秋》
茅盾
《子夜》、《蚀》三部曲
钱钟书
《围城》
外国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狄更斯
《双城记》、《雾 都孤儿》
《中国古代史》课件
总结词
远古传说与历史记载
详细描述
介绍中国古代的远古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和伏羲八卦等。同时,介绍最早的历史记载《尚书》和 《史记》等。
夏商西周时期
总结词
夏朝建立与国家发展
详细描述
阐述夏朝的建立和发展,介绍夏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 化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介绍夏朝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
总结词
北朝的民族融合
南北朝的战争与和平
南北朝时期,双方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和和平谈判,最终在隋朝时期实现了 全国统一。
北朝在政治上实行了民族融合政策,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05
隋唐时期
隋朝的贡献
完成中国统一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 状态,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创立科举制度
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为选拔人才 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0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 权国家,为后世政治制度奠定
了基础。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 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修建万里长城
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 ,秦始皇下令修建万里长城。
焚书坑儒
为了推行儒家思想,秦始皇采 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对文化
《中国古代史》ppt 课件
目 录
• 引言 • 中国古代史的开端 • 秦汉时期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 •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 • 明清时期 • 结论
01
引言
课程简介
01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史》
02
03
04
适用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对中古 代史感兴趣的公众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PPT课件
• 七.近代文学:
• 四大革命(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戏曲改良)
-
18
四大名著(图片)
-
19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五千年璀璨文学瑰宝熠熠生辉
• 了解国学 • 光大历史 • 提高自信 • 传承文明
-
20
谢 谢 观 赏
-
21
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班固《幽通
赋》,张衡的《思玄赋》等。枚乘的《七发》标志汉大赋
的正式形成。
•
2.抒情小赋——
•
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
《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都是较有名的作品。
•
3.五言诗萌芽(古诗十九首)
•
如:《迢迢牵牛星》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15
②.话本小说(白话小说的萌芽): 《五代史平话》、《三国志平话》。 元文学:
③.元曲
/search?word=%E 6%95%A3%E6%9B%B2&fr=qb_sear ch_exp&ie=gbk散曲: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
B.杂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 甫《西厢记》、马致- 远《汉宫秋》、白16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4.汉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
•
5.司马迁及其《史记》
-
6
孔雀东南飞:十三学质素(图)
-
7
•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
1.四言诗(曹操)
•
《观沧海》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中国古代文学史(全套课件351P)
《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 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古代 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 李斯劝告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汉乐府
汉乐府原指汉代采诗 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 汉代的乐府诗。《汉书· 艺 文志》载:“自孝武立乐 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 赵之讴,秦、楚之风,皆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 可观风俗,知薄厚云。”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 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 后人称为乐府诗。
《易经·归妹》: 女承筐,无实;士刲(kui)羊,无血。 《易经·中孚·六三中》: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44
原始歌谣——原始时期的民歌、民谣,是 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 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 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 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 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 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 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 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 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41
4、我国古代神话主要包括哪几类内 容?这些神话故事主要保存在哪 几部古籍中?
5、我国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神话的基本特色是什么?
42
一、先秦文学的含义
广义——指秦始皇统一中国 以前的所有文学。 狭义——主要指秦始皇统一 天下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 文学。
43
二、先秦文学的主要样式
第一阶段:殷商以前(前11世纪以前) 原始歌谣、神话故事、早期散文 1、原始歌谣、
明清文学
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印刷 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 品化成为一种新趋势。 在表现正统思想的士大夫文学之外,反映 市民生活和思想趣味的文学占据了重要地 位。
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历程共22页PPT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历程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历程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中国小说发展史6 ppt课件
著名的唐传奇:
蒋防《霍小玉传》 元稹《莺莺传》 李朝威《柳毅传》 白行简《李娃传》 张鹜《游仙窟》 沈既济《枕中记》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四、小说的发展期——宋元话本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 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 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 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 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 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
中 国 小 说 发 展 史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线索
源头-----雏形期-------定型期------发展期-----高潮期
魏
远
晋
古 神 话
南 北
唐
寓
朝
言 故
志
事
人
史 传
志 怪
传 奇
小
说
宋
明
元
清
话 本
章 回 小
说
一、小说的源头
• (一 )是寓言故事。如《孟子》、《庄子》 、《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 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 的意味。
• (二 )是史传。如《左传》、《战国策》、 《史记》、《三国志》,描写人物性格,叙述 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了素材,或为小说积 累了叙事的经验。
• (三)是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 等
二、小说的雏形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一)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 怪、佛法灵异之事,有一些宗教迷信思想。 但也有积极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七、现当代小说
”-------
鲁迅 : 《狂人日记》
《呐喊》《彷徨》
“
五 “文学研究会” :主张为人生的文学,倾向于现实主
梳理古代文学发展脉络(从先秦到明清)ppt课件
•战争神话: 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 手法、欣赏效果等 2.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题材源泉, 如《西游记》、《楚辞》、《封神演义 》
记载神话的典籍有:
《山海经》: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 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典籍
《庄子》:浑沌开窍、运斤成风 《准南子》:仓颉造字、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 山
• 一、类于《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 • 二、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典型样
式
• 1.诗风想象丰富,铺排夸饰,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 2.体式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
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 3.多用楚语楚声,"兮"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 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楚辞》
• 《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 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文学的演进与分期
• 古代文学:先秦时期——1919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广义)
•
先秦时期——1840年(狭义)
• 说明:1840年——1919年为近代文学
• 现代文学:1919年——1949年
• 当代文学:1949年——今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东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西晋、东晋)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计 十六篇,定名为《楚辞》。
• 分别是是:《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卜居 》《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 《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这个十七 篇的篇章结构,遂成为后世通行本。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 手法、欣赏效果等 2.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题材源泉, 如《西游记》、《楚辞》、《封神演义 》
记载神话的典籍有:
《山海经》: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 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典籍
《庄子》:浑沌开窍、运斤成风 《准南子》:仓颉造字、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 山
• 一、类于《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 • 二、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典型样
式
• 1.诗风想象丰富,铺排夸饰,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 2.体式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
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 3.多用楚语楚声,"兮"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 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楚辞》
• 《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 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文学的演进与分期
• 古代文学:先秦时期——1919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广义)
•
先秦时期——1840年(狭义)
• 说明:1840年——1919年为近代文学
• 现代文学:1919年——1949年
• 当代文学:1949年——今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东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西晋、东晋)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计 十六篇,定名为《楚辞》。
• 分别是是:《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卜居 》《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 《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这个十七 篇的篇章结构,遂成为后世通行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历程 ppt课件
• 02、中上古国时古期的代神文话传学说史发展历程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 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 的解释和描叙
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 释 自 然 现 象 的:女娲补天、女娲 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 的:鲧禹治水、后 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 映 社 会 斗 争 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 《山海经》、《庄子》等.
• 03、我中国第国一部古诗代歌总文集学——史《发诗经展》历程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 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 在先秦,《诗经》统称《诗》或《诗三百》.直到 汉武帝时,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形式上以四言为主,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 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靡不有初,鲜克有 初
•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
反映墨中子国思想古(代兼爱文)学,史53篇发。展墨历子,程名翟,鲁
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 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章。老子,名耳, 字伯阳,道家创始人 。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 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庄子,名周, 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 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先秦法家集 大成者。
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历程
书的演变历程课件
书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普及
书籍的普及使得更多人能够接受 教育,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素质
和教育水平。
教育方式变革
书籍推动了教育方式的变革,从 传统的口耳相传到现代的多媒体 教学,使得教育更加多元化和个
性化。
学术研究
书籍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 料和研究成果,促进了学术的繁
荣和发展。
书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网络书具有便捷、快速、易于传播等 特点,同时也具有互动性、个性化等 优势。
网络书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书逐 渐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许多作家 开始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吸引 了大量读者。
电子书与网络书的优缺点
电子书的优点
方便携带、易于检索、可随时随地阅读、 环保等。
电子书的缺点
长时间阅读对眼睛有负担、阅读体验不如 纸质书等。
02
印刷术的发明与书的制作
雕版印刷 术
总结词
一种古老的印刷技术,通过雕刻文字和图像的模板,将墨水印刷到纸张或布料 上。
详细描述
雕版印刷术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它需要将文字和图像反向雕刻在 木板或梨木上,形成阳文,然后涂上墨水,按压在纸张或布料上完成印刷。
活字印刷 术
总结词
由中国的毕昇在北宋时期发明的一种印刷技术,通过拼接活字来排版,提高了印 刷效率。
详细描述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使用单个活字拼成版面,印刷 时可以快速拆解和重组,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活字印刷术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和推广。
印刷技术的进步与书的生产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发展,印刷技术不断进步,从手工印刷到机械印刷,再到数字化印刷,书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 化。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第4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PPT课件
1、屯田制
前提: 曹操击败黄巾军,夺得耕牛、农具、 劳动力。
措施: 开垦土地,实行屯田,解决粮食问题。 影响: 1)屯田制成为三国招抚流民、发展农
业主要措施。2)将流民与土地结合, 稳定社会秩序。
性质: 封建土地国有制。
屯田制
屯田制
2、江南的开发
1)背景:
黄河流域自秦汉起,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 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地,租调制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生产。
2)接受汉族政治制度、文化。迁都洛阳。接
受汉族文化,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
1)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农民生活相对 稳定。
2)汉化措施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 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经济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间: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曹丕建魏,到隋朝统一)
历史阶段总特征: 民族大融合发展
一、从统一到分立
主要史实:
时间: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1、三国分立
1)“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 意义: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 础。
官渡之战
2)“赤壁之战”——孙权、刘备大败 曹操 意义: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军事中心 长江流域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魏国,220年, 曹丕,定都
洛阳
蜀国,221年, 刘备,定都
成都
三国
吴国,222年, 孙权,定都
建业
意义:虽然征战不断,但内部巩固发展势力,重视 农业生产,局势稍微安定。恢复统一过渡阶段,合 理存在,为再次大一统奠定基础。
前提: 曹操击败黄巾军,夺得耕牛、农具、 劳动力。
措施: 开垦土地,实行屯田,解决粮食问题。 影响: 1)屯田制成为三国招抚流民、发展农
业主要措施。2)将流民与土地结合, 稳定社会秩序。
性质: 封建土地国有制。
屯田制
屯田制
2、江南的开发
1)背景:
黄河流域自秦汉起,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 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地,租调制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生产。
2)接受汉族政治制度、文化。迁都洛阳。接
受汉族文化,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
1)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农民生活相对 稳定。
2)汉化措施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 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经济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间: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曹丕建魏,到隋朝统一)
历史阶段总特征: 民族大融合发展
一、从统一到分立
主要史实:
时间: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1、三国分立
1)“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 意义: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 础。
官渡之战
2)“赤壁之战”——孙权、刘备大败 曹操 意义: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军事中心 长江流域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魏国,220年, 曹丕,定都
洛阳
蜀国,221年, 刘备,定都
成都
三国
吴国,222年, 孙权,定都
建业
意义:虽然征战不断,但内部巩固发展势力,重视 农业生产,局势稍微安定。恢复统一过渡阶段,合 理存在,为再次大一统奠定基础。
中国古代书籍发展史
铭文最大多数是阴文, 阳文极少。
从冶铸技术上辨伪
• 青铜成份上看:宋之后加入铅、锌,明清 至民国大多为黄铜 • 陶范法:从范痕、铸瘤、碎裂璺,或者垫 片、陶范碎片痕迹上寻找线索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 元士三也。
——公羊传
青铜器礼器旳功用
祭天祭祖 宴享宾朋 赏赐功臣 记功颂德 死后随葬
参照书目
《中国古籍版本学》,曹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2023年 《版本学概论》,戴南海,巴蜀书社,1989年 《书文化旳传承(插图本)》,来新夏,山西古籍出版社,2023年 《书香三千年》,罗树宝,湖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
第一讲 造纸术发明之前旳书籍载体 文字产生之前口传记事
结绳记事
铜石时代 (石器和红铜)
青铜时代
(指人类物质文化 史旳第二个时代, 此时人类已经发明 并制作了青铜器物, 并利用于生活和生 产领域。)
石器时代 夏
夏、商、周 铁器时代
青铜冶炼技术及青铜器铸造技术旳成熟
《周礼•考工记》
金有六齐:
剂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十一世纪
17世纪
商
武
纣 公元前 王
11世纪
新石器时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夏
1.8万年前开始
商
周
龟旳神灵地位
万物有灵论 四灵说——麟、凤、龟、龙
河图洛书 龟旳长寿
龟卜旳过程
取龟— 杀龟—釁龟—攻龟—钻龟—命 龟—灼龟—占龟
卜辞
卜骨
卜骨:用兽骨进行占卜,一 般是牛旳肩胛骨,也有用猪、 羊、鹿等动物旳肩胛骨。另 外,也有用牛旳肋骨,鹿头 骨等,但是占旳百分比都不 大。
从冶铸技术上辨伪
• 青铜成份上看:宋之后加入铅、锌,明清 至民国大多为黄铜 • 陶范法:从范痕、铸瘤、碎裂璺,或者垫 片、陶范碎片痕迹上寻找线索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 元士三也。
——公羊传
青铜器礼器旳功用
祭天祭祖 宴享宾朋 赏赐功臣 记功颂德 死后随葬
参照书目
《中国古籍版本学》,曹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2023年 《版本学概论》,戴南海,巴蜀书社,1989年 《书文化旳传承(插图本)》,来新夏,山西古籍出版社,2023年 《书香三千年》,罗树宝,湖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
第一讲 造纸术发明之前旳书籍载体 文字产生之前口传记事
结绳记事
铜石时代 (石器和红铜)
青铜时代
(指人类物质文化 史旳第二个时代, 此时人类已经发明 并制作了青铜器物, 并利用于生活和生 产领域。)
石器时代 夏
夏、商、周 铁器时代
青铜冶炼技术及青铜器铸造技术旳成熟
《周礼•考工记》
金有六齐:
剂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十一世纪
17世纪
商
武
纣 公元前 王
11世纪
新石器时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夏
1.8万年前开始
商
周
龟旳神灵地位
万物有灵论 四灵说——麟、凤、龟、龙
河图洛书 龟旳长寿
龟卜旳过程
取龟— 杀龟—釁龟—攻龟—钻龟—命 龟—灼龟—占龟
卜辞
卜骨
卜骨:用兽骨进行占卜,一 般是牛旳肩胛骨,也有用猪、 羊、鹿等动物旳肩胛骨。另 外,也有用牛旳肋骨,鹿头 骨等,但是占旳百分比都不 大。
《中国古代史》PPT课件_OK
秦汉以前,两 种文明均未形 成统一的政权 组织;相互间 的接触是零散 的、间断的。
9
秦汉以后,中原和塞 外各自形成统一的政 权组织,双方建立起 比较稳定的、全面的 接触关系。
游牧民族采取积极主 动的姿态,凭借强大 的军事优势,不断南 下,改变中原地区面 貌,最终促成农耕文 化重心的南移。
10
清朝,大一统的政 治环境,传统农耕 区人多地少局面的 出现,都促使农耕 文化以开拓进取的 崭新姿态,将文化 接触带推到长城以 北的大漠地区,以 和平的方式,交融 汇合。
23
二、北宋君主官僚政体的确立和社会变革
1、祖宗家法与积贫积弱
赵匡胤(927---976年)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 960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
24
赵弘殷
太祖 赵匡胤
太宗 赵匡义 (光义)
秦王 赵匡美 (光美、 廷美)
赵德昭 赵德芳 真宗 赵恒
理宗 孝宗 高宗 赵昀 赵昚 赵构
苏辙《上皇帝书》
天下之弱势,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于本朝者。虽有 百万之兵,而不免自贬为至弱之国。养兵以自困,多兵 以自祸,不用兵以自败,未有甚于本朝者也。
—— 叶适
军队数量庞大但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 以文制武、将从中御、兵权分散、互相牵制。
38
朱熹:“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 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 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35
冗官:
《廿二史札记》卷二五“宋冗官之费”条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 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 可纪极”。
真宗以下官员队伍日益膨胀超编,从真宗初年到仁宗 中叶四十年间,正官(有差遣者)增长近一倍,由 9000余增至1.7万,至英宗时更达2.4万。
9
秦汉以后,中原和塞 外各自形成统一的政 权组织,双方建立起 比较稳定的、全面的 接触关系。
游牧民族采取积极主 动的姿态,凭借强大 的军事优势,不断南 下,改变中原地区面 貌,最终促成农耕文 化重心的南移。
10
清朝,大一统的政 治环境,传统农耕 区人多地少局面的 出现,都促使农耕 文化以开拓进取的 崭新姿态,将文化 接触带推到长城以 北的大漠地区,以 和平的方式,交融 汇合。
23
二、北宋君主官僚政体的确立和社会变革
1、祖宗家法与积贫积弱
赵匡胤(927---976年)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 960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
24
赵弘殷
太祖 赵匡胤
太宗 赵匡义 (光义)
秦王 赵匡美 (光美、 廷美)
赵德昭 赵德芳 真宗 赵恒
理宗 孝宗 高宗 赵昀 赵昚 赵构
苏辙《上皇帝书》
天下之弱势,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于本朝者。虽有 百万之兵,而不免自贬为至弱之国。养兵以自困,多兵 以自祸,不用兵以自败,未有甚于本朝者也。
—— 叶适
军队数量庞大但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 以文制武、将从中御、兵权分散、互相牵制。
38
朱熹:“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 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 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35
冗官:
《廿二史札记》卷二五“宋冗官之费”条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 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 可纪极”。
真宗以下官员队伍日益膨胀超编,从真宗初年到仁宗 中叶四十年间,正官(有差遣者)增长近一倍,由 9000余增至1.7万,至英宗时更达2.4万。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简史PPT课件
10
• 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
• “远实用而近娱乐”的创作态度和轻视 礼教的精神,为唐传奇的进一步发挥想 象力、创造力和追求艺术的美奠定了基 础;人物刻画则为唐传奇的描绘人物提 供了有益的借鉴,没有六朝志怪小说, 就没有唐传奇。
11
三、成熟时期
• 注重表现人情世态,艺术上趋于成熟。
• 爱情为主:李朝威《柳毅传》
• 汉北海营陵有道人,能令人与已死人相见。 其同郡人妇死已数年,闻而往见之,曰:“能 令我一见亡妇,死不恨矣!”道人曰:“卿可 往见之。若闻鼓声,即出勿留。”乃语其相见 之术。俄而得见之。于是与妇言语,悲喜恩情 如生。良久,闻鼓声,恨不能得住。当出户时, 忽掩其衣裾(jù)户间。掣(chè 拉,牵引) 绝而去。至后岁余,此人身亡。家葬之,开冢, 见妇棺盖下有衣裾。《搜神记·卷二》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listening
19
7
《世说新语》
• 作者:南朝•宋的刘义庆所编。 • 内容:侧重在记录东汉以来文人的隽(juàn
言辞含蓄有内容)言逸行,这一类著作是为 当时文人提供谈资并供学习揣摩的“名士教 科书”又是“远实用而近娱乐”的“赏心” 之作。( 《中国小说史略》 ) • 艺术成就:人物刻画已经有了传神之笔。
8
• 元方答客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14
六、高峰时期
• 明代:
•
《三国演义》
•
《水浒传》
•
《西游记》
•
《金瓶梅》
15
• 清代: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红楼梦》 • 《镜花缘》 (李汝珍)
16
Q&A问答环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课件 PPT
说影响 中唐:兴盛期,名家名作众多
晚唐:由盛而衰期,出现许多传奇集
唐传奇作家作品
元稹的《莺莺传》 蒋防的《霍小玉传》 白行简的《李娃传》 李朝威的《柳毅传》
词
民间词:敦煌曲子词
文人词:中唐出现,晚唐五代继续发展
五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词。 创作中心一在西蜀,一在南唐。 西蜀的“花间派”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 ”,主要作家有韦庄、牛希济、李珣、欧 阳炯等。《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 的总集。 南唐词的成就以冯延巳和李璟、李煜最高 。李煜的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为艳科” 的藩篱,在境界、气象和词艺上多有开拓 。
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原因
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唐代士人的特质 思想文化的空前活跃 唐以前文学自身的发展 其他因素
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1.经济 2.政治 3.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经济文化的新格局
(一)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崛起 (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 (三)开放的中外文化交流
政治结构的新变化 始于隋代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新的选拔 官员的途径,在唐朝得到继承。 还有许多官员通过其他途径得到选拔。 唐代社会既有一定的贵族化色彩,同时对 社会中下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初唐: 唐初,齐梁诗风统治诗坛,唐太宗、虞世南、上官仪等; 初唐四杰; 沈佺期与宋之问; 陈子昂与张若虚 盛唐 两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等);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中唐:大历诗风;
两大诗派: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等) 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等); 其他诗人:柳宗元、刘禹锡等; 晚唐:小李杜; 苦吟诗人 ; 其他诗人: 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温庭筠、韩偓等 隐逸题材与淡泊诗风,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 乱离之感与讽喻实事
晚唐:由盛而衰期,出现许多传奇集
唐传奇作家作品
元稹的《莺莺传》 蒋防的《霍小玉传》 白行简的《李娃传》 李朝威的《柳毅传》
词
民间词:敦煌曲子词
文人词:中唐出现,晚唐五代继续发展
五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词。 创作中心一在西蜀,一在南唐。 西蜀的“花间派”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 ”,主要作家有韦庄、牛希济、李珣、欧 阳炯等。《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 的总集。 南唐词的成就以冯延巳和李璟、李煜最高 。李煜的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为艳科” 的藩篱,在境界、气象和词艺上多有开拓 。
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原因
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唐代士人的特质 思想文化的空前活跃 唐以前文学自身的发展 其他因素
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1.经济 2.政治 3.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经济文化的新格局
(一)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崛起 (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 (三)开放的中外文化交流
政治结构的新变化 始于隋代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新的选拔 官员的途径,在唐朝得到继承。 还有许多官员通过其他途径得到选拔。 唐代社会既有一定的贵族化色彩,同时对 社会中下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初唐: 唐初,齐梁诗风统治诗坛,唐太宗、虞世南、上官仪等; 初唐四杰; 沈佺期与宋之问; 陈子昂与张若虚 盛唐 两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等);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中唐:大历诗风;
两大诗派: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等) 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等); 其他诗人:柳宗元、刘禹锡等; 晚唐:小李杜; 苦吟诗人 ; 其他诗人: 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温庭筠、韩偓等 隐逸题材与淡泊诗风,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 乱离之感与讽喻实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尹湾汉简,199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
县温泉镇尹湾村
郭店楚简,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纪山镇
郭店村
32
遗址发现
楼兰、酒泉、居延、敦煌、悬泉 烽燧 厕简
33
上博楚简,1994年从香港买回, 出土年代估计在郭店楚简发现 后不久
34
王国维
王国维(1877— 1927),字静安,晚号 观堂,浙江海宁人。
商 汤
舜 公元前 启
公元前
21世纪
17世纪
商
武
纣 公元前11 王
世纪
新石器时代
夏
1.8万年前开始
商
周
7
龟的神灵地位
万物有灵论 四灵说——麟、凤、龟、龙
8
河图洛书 龟的长寿
9
龟卜的过程 取龟— 杀龟—釁龟—攻龟—钻龟—命 龟—灼龟—占龟
10
卜辞
11
卜骨
卜骨:用兽骨进行占卜,一 般是牛的肩胛骨,也有用猪、 羊、鹿等动物的肩胛骨。另 外,也有用牛的肋骨,鹿头 骨等,但是占的比例都不大。
参考书目
• 《中国古籍版本学》,曹之,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年,2007年 • 《版本学概论》,戴南海,巴蜀书社,1989年 • 《书文化的传承(插图本)》,来新夏,山西古 籍出版社,2006年 • 《书香三千年》,罗树宝,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年
1
第一讲 造纸术发明之前的书籍载体 文字产生之前口传记事
23
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 铭文最大多数是阴文, 阳文极少。
24
从冶铸技术上辨伪
• 青铜成份上看:宋之后加入铅、锌,明清 至民国大多为黄铜 • 陶范法:从范痕、铸瘤、碎裂璺,或者垫 片、陶范碎片痕迹上寻找线索
25Biblioteka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 元士三也。
——公羊传
26
青铜器礼器的功用
祭天祭祖 宴享宾朋 赏赐功臣 记功颂德 死后随葬
17
铜石时代 (石器和红铜)
石器时代 夏
青铜时代
(指人类物质文化 史的第二个时代,
夏、商、周
此时人类已经发明
并制作了青铜器物,
并运用于生活和生
产领域。)
铁器时代
18
青铜冶炼技术及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成熟
19
《周礼•考工记》
金有六齐:
剂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12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 刻有字的卜骨背后没有灼烧 的痕迹,应是用作“习刻”, 也就是说,是古人练习在甲 骨上刻字用的。
13
甲骨文的价值
文字学价值 史料价值 文物价值
14
青铜器铭文
15
青铜
成份:以铜为主的合金,多为铜锡合金, 也有铜铅合金及铜锡铅合金。
16
青铜器的出现 生产力的发展 • 技术的进步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 青铜冶炼技术及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成熟
一道编:在简片上端钻孔,用绳编连 二到五编:在简片中间以绳编连
《史记》记载:“孔子晚而喜 易》……读《易》,韦编三绝。” 韦:熟牛皮。
40
赘简
赘简,是为了保护正文 不受磨损,在正文简片之前, 加编一根不写文字的空简, 叫作赘简。
41
书写
书写方向:竖写左行 偶尔有分栏 先编后写,或先写后编
42
书刀 和 刀笔吏 削
43
收卷
“等”—— 齐简也 系绳 帙
44
简册对后世书籍制度的影响
书籍制度的术语 卷轴制度的影响
牒 ,札,策 卷,篇(编)
45
界行 朱丝栏 乌丝栏
褾 (包头)
轴
46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20
青铜器的铸造 陶范铸造
21
失蜡法 拔蜡法、熔模法 蜡模—浇上耐火材料—加热使蜡模熔 化—浇入铜液
22
青铜器铭文
青铜器铭文,青铜器上 铸或刻有文字,过去习称 为钟鼎文,现在一般称为 青铜器铭文或者金文。
27
青铜器铭文的内容
记功赏 记册命 书契约 辨器用 其他
28
青铜器铭文的价值
• 铭文内容丰富可信,可补文献之缺 • 传世典籍与铭文印证
29
简册
30
简册发现和出土的历史
汉代 鲁王坏孔子旧宅
遗址发现
西晋 河南汲郡 不准
墓葬出土
31
墓葬出土
银雀山汉简,1972年,山东临沂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马王堆汉简,1973年,湖南长沙
35
简册的制作
木:削木为片 竹:截竹为筒,破筒为片
单片:牒 ,札,策 统称曰“简” 。
36
杀青 汗简 汗青 染黄
37
简形
齐头、梯形、圆形
38
简长
王国维:以“六”为基数
一六:六寸
符算
二六:一尺二寸 传记 簿籍
四六:二尺四寸 经典 律令
八寸(长简三分之一) 子书
一长一短编联成册 册命 册祝
39
简册编连的方式
2
结绳记事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 圣人易之以书契。
《易•系辞下》
3
甲骨文
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 上用作占卜的文字。亦称契 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 文字等。
4
甲骨的发现 一片甲骨惊天下 王懿荣 国子监祭酒
光绪25年(公元1899年)
5
河南安阳小屯村 剃头匠 李成
6
甲骨的盛行年代
禅让制
尧
禹
夏 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