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髂骨保护股前外侧皮神经方法
髂骨供区三种取骨方法的比较
![髂骨供区三种取骨方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f74ec3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3.png)
髂骨供区三种取骨方法的比较
宋展昭;卢廷胜;邵顺建;林勇
【期刊名称】《海军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0(021)001
【摘要】目的:探讨三种取骨方法对髂骨供骨区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分别采用髂前全厚、髂前半侧和髂后全厚三种方法,从供骨区切取植骨材料,术后随访观察三种取骨方法对供区的影响.结果:髂前全厚取骨伤口平均出血量160ml,伴有髋关节屈伸困难,局部畸形,股前外侧麻木和髂前上棘骨折;髂前半侧取骨出血量80ml;髂后全厚取骨出血约170ml,并伴有臀部麻木不适感.结论:三种取骨法以髂前半侧取骨方法最为简单,且并发症少 .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宋展昭;卢廷胜;邵顺建;林勇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四○一医院骨科,青岛,266071;解放军第四○一医院骨科,青岛,266071;解放军第四○一医院骨科,青岛,266071;解放军第四○一医院骨科,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钻取式柱状自体髂骨植骨术应用及供骨区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J], 杜伟斌;王利祥;沈福祥;吴国明;许良;全仁夫
2.髂骨供骨后骨缺损的重建及供区并发症的预防 [J], 牛云飞;张春才;王家林;许硕贵;苏佳灿;张鹏
3.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J], 邹文
4.不同髂骨供区取骨后并发症随诊分析 [J], 李储忠;郝金枝;丰德宽;冯佃生;王思峰;王涛
5.揭盖式髂骨取骨对髂骨供骨区疼痛的影响 [J], 朱佳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术讲解模板:髂骨取骨术
![手术讲解模板:髂骨取骨术](https://img.taocdn.com/s3/m/c0d51c8b59eef8c75ebfb348.png)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并发症: 出血以及感染。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术后护理: 补充营养。
谢谢!
术前准备: 常规手术准备。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手术步骤: 1.麻醉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麻 醉方式。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手术步骤: 2.体位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体 位。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手术步骤: 3.切口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口。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手术步骤: (1)沿髂嵴方向取切口,根据切取髂骨 块大小决定切口长度。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手术步骤: (2)切开骨膜并在骨膜下剥离,将髂骨 外面的肌肉剥离,显露髂骨翼。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手术步骤: (3)切取所需要各种形状、大小的骨块、 骨片或松质骨屑。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手术步骤: (4)彻底止血并逐层缝合切口。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
髂骨取骨术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髂骨取骨术
科室:骨科 部位:பைடு நூலகம்骨 麻醉:局麻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概述:
髂骨的位置表浅,显露和取骨比较方便, 而且髂骨的功能不太重要,可提供大量的 松质骨和皮质骨。除皮质骨的硬度较差, 内固定不够坚强外,松质骨有优良的成骨 作用,愈合较快。髂骨还可以取各种大小、 长短的骨块,以满足某些手术的特殊需要。 此外,不论病人取何种体位手术,都可以 从髂骨取得供移植的骨块。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概述: 因此,髂骨是骨移植术最常用的供骨部位。
手术资料:髂骨取骨术
适应证: 各种原因造成的骨折不愈合或迟延愈合及 骨缺损须行植骨术者。
自体植骨髂嵴前部取骨的几种方式比较
![自体植骨髂嵴前部取骨的几种方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384e17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b.png)
自体植骨髂嵴前部取骨的几种方式比较杨小龙;王平均;连文文;王成润;欧华西【摘要】目的探讨自体植骨时不同用途自髂嵴前部取骨的方式.方法对2003年1月~ 2010年12月我科住院应用自体髂骨植骨患者625例,分别采用髂骨三皮质取骨、单皮质髂骨板、环钻骨柱取骨、合页式开窗取骨、髂骨骺下开窗取骨5种取骨方式,比较各种方式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603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月~6年,平均12.5月,所发生并发症依次为供骨区疼痛、神经损伤、切口愈合不良、血肿、感染,总发生率为14.9%.环钻骨柱取骨法并发症发生率最小,为7.4%.结论髂骨取骨方式应根据需要合理采用,可以避免浪费骨源,减少并发症发生.【期刊名称】《淮海医药》【年(卷),期】2012(030)005【总页数】2页(P390-391)【关键词】自体髂骨;髂嵴;植骨术;并发症【作者】杨小龙;王平均;连文文;王成润;欧华西【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23医院骨科,安徽蚌埠233015;解放军第123医院骨科,安徽蚌埠233015;解放军第123医院骨科,安徽蚌埠233015;解放军第123医院骨科,安徽蚌埠233015;解放军第123医院骨科,安徽蚌埠233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髂骨是临床上自体植骨时首选的供骨区域,被认为是骨移植中的“金标准”[1]。
为探讨如何在取骨中做到减少创伤和并发症,合理利用供骨源,本文回顾我科行自体髂骨植骨病例625例,对取骨方式及并发症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3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住院行自体髂骨植骨患者625例,其中男382例,女243例,年龄5~70岁,平均年龄38.5岁。
植骨用途如下:创伤性骨缺损(包括新鲜骨缺损、陈旧性骨缺损等)207例,骨折不愈合132例,骨肿瘤(骨囊肿、巨细胞瘤、骨异常纤维增生等)93例,骨坏死(股骨头坏死、股骨髁坏死等)72例,融合手术(脊柱、关节等)75例,其它(髋臼造盖、楔形植骨等)46例。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dac7a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c.png)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是一种用于治疗骨折或骨缺损的外科手术方法。
手术过程中需要从髂骨取骨区取得三层皮质骨组织并进行修复。
髂骨取骨区是位于髂骨的前上缘,需要通过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来暴露出来。
髂骨表面是平坦的,没有任何突起,所以手术操作相对较容易。
但是由于髂骨是人体的重要骨骼结构,周围是许多重要神经血管和组织,因此手术操作时需要特别小心和谨慎,以避免伤及周围结构。
髂骨内板或外板取骨需要逐层进行。
我们需要切开皮肤和浅层的皮下组织,然后暴露出浅表骨皮质。
通过使用电动骨钻等工具,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切割骨皮质。
然后,我们继续进行下一层的切割,得到中层骨皮质。
我们切割骨皮质的深层,得到髂骨内板或外板的骨组织。
在取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骨组织的完整性和完全性。
如果在取骨过程中发生骨折或骨缺损,可能会导致术后的恢复和功能恢复受到影响。
在取骨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以尽量减少对骨组织的损伤。
在取骨过程结束后,我们需要对取下的骨组织进行修复。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特殊的骨接合器将骨组织重新连接起来。
骨接合器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持和合适的压力,促进骨组织的愈合和恢复。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是一项复杂的外科手术,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和手术经验。
在手术中,我们需要小心谨慎地操作,避免对周围重要结构的伤害。
取骨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骨组织的完整性和完全性,以保证术后的恢复和功能恢复。
通过科学的操作和适当的修复措施,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和有效的治疗。
缝匠肌髂骨瓣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观察
![缝匠肌髂骨瓣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4e79c247375a417866f8fdf.png)
评 分平 均 为 ( 8 3± . ) , 后 1 月 Ha i 髋 3. 4 1 分 术 2个 rs r 关 节评 分平 均 为 ( 5 2± . ) 。 8. 63 分
3 讨 论
髋, Ⅱb期 l 5髋 。其 中 4 0例 ( ) MR 检 查 , 髋 行 I 表 现为 股骨 头靠 边缘 处 有 一 弯 曲的 低 密 度 带 、 均匀 斑 片状 低信 号 , 骨头 内大部分 区域显 示低 信号 , 股 中间
[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缝匠肌髂骨瓣 ; 移植 ; 早期 [ 中图分 类号] R6 18 [ 8 .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3 0 (0 2 0 6 4— 86 2 1 )3—0 0 0 2 7— 3
di1.9 9 ji n 17 3 0 .0 2 0 .7 o:0 3 6/.s .64— 8 6 2 1.3 0 s
t n tesoe r p r i a 3 . 4 1 on d1 ot otpr i crs a 8 . 6 3 on . i , crs e eav w s( 83± . )pit a 2m nhps eav soe s(5 2± . )pit o h p o te sn o te w s T er ut f hs so e P <0 0 ) h ersl hw decl n te pui rs tn4 ae,go 1 h e lo cet hw d( s T . 1 .T eut so e xe et r et eu 1css odi 1 s a h c l i n
deia o e a LUC a ,E ic n f p / h o P NGH o YN D n ea. eatetfOtoei , ePol’ H si lfH bi l b l a ,I og, 1Dp r n o r pdc t e e s o t ue t m h sh p p ao
颈前路手术髂前嵴取骨并发症及其防治
![颈前路手术髂前嵴取骨并发症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e395045fe4733687e21aa34.png)
64史国塞周医翻垫!Q生!旦筮!!鲞筮!!翅鱼些!堕j螋墅堕幽堕幽!熊丛鲤!!塾堡墅P:垫!Q,!尘:!!,塑!:!!宫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等密切相关。
所以,减轻孕产妇的焦虑情绪是缩短产程、让母婴平安度过分娩的重要保障¨1。
分娩使孕产妇经历了一次非常强烈的躯体和情感体验,是一次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过程。
相当数量的初产妇从亲友、同事处多听到有关分娩的不良体验,于是害怕和恐惧分娩,怕疼痛、怕出血、怕胎儿出现意外、怕自己有生命危险等,特别是宫缩时剧烈的疼痛使产妇的应激反应加剧,表现为紧张和恐惧感强烈,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最后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甚至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通过产前告知,音乐疗法,松弛疗法增强孕产妇的信心和自我控制感,从而使产妇密切配合产程进展,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和难产的发生。
本研究提示在分娩过程中,产科医生应该耐心安慰产妇,讲解分娩是生理过程,尽可能消除不应有的焦虑和恐惧心情,告知掌握分娩时必要放松技巧,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利于顺利分娩和产后恢复,提高围生期保健的质量。
全程指导、陪伴孕产妇,有利于增强孕产妇对顺利分娩的信心,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1,使她们顺利度过分娩全过程。
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5.[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7.[3]王舂玲,高宝香.导乐陪伴分娩105例I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762-1763.(收稿日期:2010—05—20)(本文编辑:马艳丽)颈前路手术髂前嵴取骨并发症及其防治李宏九张春健李志伟【摘要】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髂前嵴取骨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取髂前嵴行颈前路植骨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供骨区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手术讲解模板:三处髂骨截骨术
![手术讲解模板:三处髂骨截骨术](https://img.taocdn.com/s3/m/8586fcfd561252d381eb6e03.png)
手术资料:三处髂骨截骨术
术前准备:
阻挡,不能牵引下降。当股骨头牵至髋臼 平面时,患髋可逐渐外展和伸直,以牵拉 挛缩的软组 织。牵引的重量开始用2~3kg,以后逐渐 加重,一般不超过7~8kg。牵引时间为 2~4周,如股骨头下降不够,可适当延长 时间。病儿的年龄、病变各不相同,所需 的牵引重量和时间也各异。牵引过程中应 注意测量
手术禁忌: 1.全身情况不良和手术区域皮肤有感染病 灶。
手术资料:三处髂骨截骨术
手术禁忌: 2.股骨头达不到髋臼相对平面的位置。
手术资料:三处髂骨截骨术
手术禁忌: 3.头大臼小,关节面不一致。
手术资料:三处髂骨截骨术
手术禁忌: 4.髋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
手术资料:三处髂骨截骨术
手术禁忌: 5.年龄过大。
手术资料:三处髂骨截骨术
手术步骤:
2.髂骨和耻骨截骨
手术资料:三处髂骨截骨术
手术步骤:
更换手术衣、手套和手术器械,重新消毒 铺单,经髋关节前方进路,从髂骨翼翻开 髂肌和臀肌,剥离缝匠肌。自髂前上棘剥 离腹股沟韧带的外侧附着,并向内侧翻转。 自骨盆内侧骨膜下剥离髂肌和腰肌,如此 可保护股部的神经和血管束。 切断髂腰肌肌止的腱性部分,显露耻骨结 节。骨膜下剥离耻骨肌,在耻骨结节内
手术资料:三处髂骨截骨术
术前准备:
两下肢的长度,检查腹股沟部是否可触及 股骨头,牵引2周后每周在牵引下摄X线片 1次,以确定股骨头的位置。待股骨头下 降到髋臼平面并维持1~2周后即可进行手 术。如采用同时股骨缩短的术式,术前可 不需牵引治疗。
手术资料:三处髂骨截骨术
术前准备: 2.做好全身情况和手术区皮肤准备。
手术资料:三处髂骨截骨术
术后护理:
在恢复过程中不要吃生冷、刺激、茶叶 (容易造成骨质疏松)、猪肉(太寒容易控 制血液循环对愈合不利)、白酒、饮料 (容易造成骨质疏松)以免留下后遗症。 功能锻炼越早越好。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减少肌萎缩,消除软组织肿胀,防止骨质 疏松,加速骨折愈合。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357bb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e.png)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髋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大关节之一,髂骨是构成髋关节的重要骨骼之一。
髂骨的内板或外板修复是一项常见的手术,常采用三皮质髂骨取骨区进行取骨。
在临床工作中,我有幸参与了多例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手术,对于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逐渐加深。
在此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经验,对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进行总结分享。
首先是取骨方式。
在取骨方式上,我们通常采用三皮质髂骨取骨,即从髂骨外侧皮质开始取骨,一直到内侧皮质。
这种方式既可以满足取骨的需要,又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手术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取骨的深度和范围,确保取骨的完整性和可利用性。
其次是取骨部位。
在取骨部位上,我们主要选择髂骨上、前、外3个部位进行取骨。
这些部位都是骨密度较高,负重较大的部位,取骨后可以更好地满足骨折或缺损修复的需要。
在实际手术中,我们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骨折程度进行取骨部位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取骨过程需要严格控制,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血管。
在手术中,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取骨前的立体定位和预先规划,确保取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术中操作技巧和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才能保证取骨的顺利进行和手术的成功完成。
三皮质髂骨取骨区在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手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我在临床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取骨方式和部位的重要性,以及取骨过程中的技术和经验要求。
我相信,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会继续不断总结、学习和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髂骨取骨植骨手术355例相关并发症分析
![髂骨取骨植骨手术355例相关并发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d80cf7ccbff121dc368357.png)
髂骨取骨植骨手术355例相关并发症分析发表时间:2012-08-13T16:55:41.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潘国展吴烽张毅[导读] 随着骨科脊柱手术量和高能量损伤患者的增多,骨移植日见增多。
潘国展吴烽张毅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人民医院骨科 332700)【摘要】目的探讨髂骨取骨植骨手术相关并发症。
方法对355例髂骨取骨植骨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髂骨取骨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结果 17.5%的患者(62例)髂骨取骨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结论髂骨取骨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髂骨取骨手术并发症随着骨科脊柱手术量和高能量损伤患者的增多,骨移植日见增多。
目前的骨移植材料中,能实现骨传导、骨诱导和骨生成三项功能的只有自体骨。
自体骨移植不存在排斥反应,不需要加工处理,能最大限度发挥骨生长因子的作用和保留生物活性的骨生成细胞。
故被奉为骨移植的“金标准”[1]。
大块松质骨或皮质-松质骨复合植骨块的最常见供骨部位是髂骨。
但患者髂骨移植供骨区并发症时有发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取骨处疼痛及感觉障碍。
本文通过对355例髂骨取骨植骨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髂骨取骨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行髂骨取骨植骨手术且有完整资料记录的355例患者,所有患者术中均行自体骨移植,取骨部位均为髂前嵴。
其中男212例,女143例,年龄17岁-77岁,平均43.7岁。
其中颈椎病8例(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男5例,女3例,年龄53-77岁。
骨肿瘤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17-75岁。
脊柱骨折49例(男36例,女13例),年龄22-62岁。
跟骨骨折83例(男53例,女32例)年龄23-65岁。
Pillon骨折94例(男45例,女40例)年龄27-65岁。
胫骨平台骨折63例(男33例,女28例)年龄23-65岁。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3042e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8.png)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髂骨骨折或髋部骨折等髋部损伤。
在进行这种手术时,取骨区通常要取自患者自身的三皮质髂骨,这是由于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较好,能够更好地满足修复术后髂骨的功能需求。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对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术取骨区的体会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三皮质髂骨取骨区骨密度高、力学性能好。
在骨折修复术中,取骨区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骨折部位的愈合和恢复时间。
而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由于其密度较高、力学性能较好,能够为骨折修复提供更为坚固的支撑和保护,有助于减少骨折部位的移位和再次断裂,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手术创伤和并发症较少。
相比于其他取骨区,如髂骨突下、坐骨结节等,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手术创伤通常较小,并发症风险也较低。
这是由于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相对来说更为容易获取,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且取骨区位置较隐蔽,术后的创口愈合速度也相对较快,对患者来说更为有利。
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术后恢复效果好。
取骨区对术后的恢复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而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由于其骨质密度和力学性能的优势,术后的愈合速度通常更快,恢复效果也更好。
这意味着患者在手术后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力学性能,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风险,对患者的康复进程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术时,三皮质髂骨取骨区也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和限制。
取骨区的位置较为特殊,手术操作相对来说稍显复杂,需要技术娴熟的医生来操作,以避免术中意外的发生。
虽然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优秀,但取骨区的数量有限,一次性取骨的量要根据手术需求来确定,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的损伤。
术前需进行严谨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术后效果。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将继续关注和探索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术取骨区的相关问题,努力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髂骨取骨术后并发症及对策
![髂骨取骨术后并发症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c1350d37f1922791688e816.png)
(庆云 县 人 民 医院 骨科 ,山 东 庆 云 253700) 关 键 词 髂骨 ; 骨 移 植 ; 手术 后 并发 症 ; 骨 科 手 术 方 法
Prevention and m anagem ent of com plicat ions associated with iliae crest bone graft ZHA 0 一ting,WAN G Chao.
Ai-jun.DING Shu—wei.DONG Yong—wei,ZHA0 血n—qi,ZHANG Shot ̄一qiang,HE 一you.Department ofOrthopaedics,the People Hospitalof Qingyun,Qingyun 253700,Sharutong,China
髂 骨 取骨 术 是 一常 见 手 术 ,其术 后 并 发症 也 不 少 见 ,但 并 未 引起 广 大临 床 骨 科 医师 的 重视 。我 们 随 访 到 1996年 5月 至 20HD6年 7月 因各 种原 因行 髂 骨 取骨 术 的患 者 607例 ,对 其 引 起并 发 症 的原 因与 机制 进 行 了 回顾 性 分 析 ,并 提 出相 关对 策 。 l 临床 资 料 1.1 一 般 资 料 607例 患 者 中 ,男 428例 ,女 179例 ;年 龄 16~72岁 ,平 均 46岁 4个 月 。 随访 时 间 1年 4个 月 -10年 7 个 月 。髂 嵴 前 部取 骨 420例 ,髂后 嵴 全 厚取 骨 118例 ,保 留 内 、 外 板单 纯 取 松 质 骨 49例 ,应 用 髂 嵴 前 部 揭盖 式 内板 取 骨 20 例 。 1.2 术 后 并 发症 周 围神 经 损伤 35例 ,包 括 股 外 侧皮 神 经 损 伤 28例 ,髂腹 股 沟 神经 损 伤 3例 ,臀上 神 经损 伤 4例 。供 骨 区 疼 痛 42例 ,血 肿 27例 ,感 染 9例 ,腹疝 1例 ,外 观 改变 4例 。 2 讨 论 2.1 周 围神 经 损 伤 本 组 发 生 率 5.8% ,其 中 股 外侧 皮 神 经 损 伤 28例 ,髂 腹 股 沟神 经 损 伤 3例 ,臀 上 神经 损 伤 4例 ,表 现 为神 经 支 配 区皮 肤麻 木 或 伴疼 痛 ,为局 部 解 剖结 构不 清 晰 或 神经 解 剖结 构 异 常 导致 。多 为牵 拉 压挫 伤 ,可 恢 复 。本 组 病 例 中 33例于 术 后 7 d-3个 月 症状 消失 ,也 有少 数 为 切 断 或 结 扎 伤 ,本组 2例不 能 恢 复 。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b918d2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4.png)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是人体骨骼中的一部分,位于髋关节和骶髂关节之间。
由于其主要承受身体重量和支撑力,常常会遭受骨折等损伤。
此时,需要通过手术修复来恢复髂骨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从体会的角度,介绍在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
首先,在手术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包括充足的术前准备、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手术计划等。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手术区域的消毒和无菌操作,以避免交叉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时间和创口大小也需要尽可能的减少,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
在进行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时,需要充分考虑骨折的情况及其类型,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器械。
对于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手术,通常采用锥形钻治疗器、锯骨锤及锤锤等钢制骨科手术器具。
手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保持手术清洁、精度和安全性。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注意术后护理工作。
对于手术创口,不仅要进行适当的换药处理和伤口清洗,还需要与医生及时沟通,了解术后康复和恢复情况,以避免手术失败和患者的不适。
此外,术后也需要注意患者的休息和饮食等,以避免手术后出现不适和并发症等问题。
综上所述,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手术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术前检查和术中消毒、手术器械的选择、手术方式的优化等,同时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要及时跟进患者恢复情况,避免并发症和手术失败。
这些都需要医生和护士在手术和术后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操作,并对术后有关问题加以关注和解答。
髂骨取骨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髂骨取骨常见并发症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7f4aaff376baf1ffd4fad05.png)
髂骨取骨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摘要】临床上常见的髂骨取骨术后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取骨区疼痛;取骨区疝气;取骨区感觉麻木;取骨区骨折;取骨区感染;取骨区血肿、皮下瘀斑等。
本文论述其发病原因、相关解剖、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髂骨取骨;并发症;防治【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216-01【Abstract】Clinical common iliac take bon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the following, pain in the region of the bone; bone area hernia; bone area numbness; bone fracture; bone infection; bone hematoma and ecchymo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tiology, anatomy,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methods.【Key words】Lliac bone graft; Complication; Prevention迄今为止,自体骨仍是植骨的最佳材料,尤其是在脊柱融合术中。
自体骼骨移植被视为“金标准”而广泛应用。
骼骨取骨操作相对简单,风险较小,其严重并发症更为少见,文献鲜有报道。
然而,国外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骼骨取骨并非全无风险,其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4%~49%。
本文就其发病原因、相关解剖、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1.取骨区疼痛供区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最难以控制,往往难以避免。
资料显示,术后一周内供区疼痛往往达50%,术后3个月,只剩25%。
术后3个月依然疼痛者,往往2年后依然存在同样程度的疼痛。
因其原因不明,故有人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综合征的一部分。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治21例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治21例](https://img.taocdn.com/s3/m/f5ff35cc58f5f61fb7366624.png)
・
62 ・ 9
中 国骨伤 2 0 0 2年 l 月第 1 1 5卷第 l 期 1
C ia to hn Orh p& Tru , o 0 2, o.5 N . 1 J ama N v2 0 V 11 , o 1
・
临 床 研 究 ・
股 外 侧 皮 神 经 卡压 综 合 征诊 治 2 例 1
显, 行彻底 松解减压术 , 神经 外膜 增厚 者 , 对 可行 外膜 切开 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神经移位 术 ; 2例 为在 出深筋膜处 与周 围筋膜粘 连明显 , 另 分离困难 , 故仔细分离 出主支 2支后 , 将髂前上 棘至穿 出深 筋
膜 处之间 2 c 长神经段予 以切 除。术 中均放 置几 丁糖 防 ~3m
患者均 有 自髂 前 上棘 下 方至 股 前 外侧 区约 8 2m ×1 .c .c 6 0m 大小 区域痛觉 、 触觉减退 , 髂前 上 棘下 方 2 0 .c . ~3 0 m处 叩诊
15m处 可寻及股外侧 皮神经 , .c 向下 方 分离 至其 穿 出深筋 膜 处 。其 中 5例表现 为腹 股沟韧 带下 方 卡压 , 神经 局部 水肿 明
度减轻 。
3 讨 论
1 2 皮层 体 感诱 发 电位 检查 和结果 患 者 行 C E . S P检 查 。
方法 如下 : 用丹 麦 生产 DateK y o t四导诱 发 电位 仪 , 使 ne- ep i n 于静 电屏蔽室 内进行 , 激采用膜状 电极 , 刺 于髂前上 棘与髌骨 中点 连线上髂前 上棘下方 3 0m 处 为刺激 点 , 录为 C .e 记 Z点 ,
n r e S n rm eo ev n rp  ̄ e t C ri l o tsn oy eo e oe t l ev ; y do fn ree t e n ; o t a maoe sr v k dp tn a a c s i
股外侧皮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https://img.taocdn.com/s3/m/7a6a99e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7.png)
股外侧皮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通常源于L2或L3前支,有的源于L1 ~3。
它从腰大肌的后外侧缘出发,斜穿髂肌到髂前上棘。
它在髂窝发出感觉支支配壁腹膜。
在右侧,神经穿行在盲肠的后外侧,通过髂筋膜与腹膜分开。
左侧神经走行在降结肠的下部。
股外侧皮神经走行
走行于腰大肌下方,然后环绕走行于髂肌前半部分之上直至髂前上棘。
随后在髂前上棘内侧,腹股沟韧带下方外侧出骨盆。
股外侧皮神经通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髂前上棘内侧2cm处经过。
当穿出骨盆后,股外侧皮神经迅速分为两支或多支,穿过筋膜,在大腿外侧皮下走行,通常在缝匠肌表面走行。
股外侧皮神经在髂前上棘区域的走行多变。
它可以越过髂前上棘和腹股沟韧带上方走行,或是通过韧带中的小裂隙走行。
这种走行上的变化被认为是股外侧皮神经髂前上棘区域卡压发生的独立诱因(感觉异常性股痛)。
股外侧皮神经同样可以在缝匠肌下方或其内部走行。
股外侧皮神经支配
感觉支配区包括大腿前外侧,固有感觉支配区在大腿中外侧。
分为前支和后支,前支在髂前上棘下侧约5cm处穿出阔筋膜,负责大腿外侧皮肤的感觉,后支负责股外侧和臀下皮肤。
股外侧皮神经易卡压部位
腹股沟韧带:股外侧皮神经在髂前上棘区域(腹股沟韧带外侧深面)易出现卡压,治疗定点为髂前上棘内侧2cm。
【课程指南】周围神经应用解剖(高级)原价468,拼团价328
支持永久复听。
髂骨取骨手术步骤
![髂骨取骨手术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4c4ac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e.png)
髂骨取骨手术步骤
一、麻醉与体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患者体位通常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以便于手术操作。
二、手术切开与暴露
1.在预定取骨区域,进行手术切开,切口长度根据手术需要而定。
2.切开皮下组织及肌肉,暴露出髂骨区域。
3.剥离骨膜,以便于取骨操作。
三、取骨区的选择与处理
1.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髂骨的适当区域作为取骨部位。
2.对取骨区域进行清理,去除不需要的组织。
3.根据需要修整取骨区域的边缘,使其平滑。
四、髂骨板的切取
1.使用骨锯或骨刀沿着选定的区域切割髂骨。
2.取出切下的髂骨板,确保其符合手术需求。
3.对取骨区域进行止血,清理手术视野。
五、缝合与包扎
1.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逐层关闭肌肉和皮肤。
2.消毒手术区域,并进行适当的包扎。
六、术后护理与康复
1.术后给予适当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2.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
3.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术后恢复。
4.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七、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若发生感染,及时就医处理。
2.出血:手术过程中应彻底止血,术后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如有出血不止的现象,立即就医处理。
3.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应避免损伤周围神经,如损伤发生应及时就医处理。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9386fc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b.png)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的体会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是一种常用的骨科手术,主要用于髋部骨折或髋关节置换术中。
在这个手术中,医生需要从骨盆骨髓腔中取出髂骨的三皮质骨块,然后修复患者的髋部骨折或进行相关操作。
我在近期参与了一例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手术,以下是我的体会。
取骨区准备是这个手术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手术中,患者需要处于仰卧位,并且骨盆需要稍微外展和前倾。
通过C型臂带,可以使骨盆固定在手术台上。
取骨区一般位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之间,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但在手术中还是需要谨慎操作,以免对周围的组织造成损伤。
我们通过X线引导来确定取骨区的位置,然后做局部消毒、固定护罩等准备工作。
在取骨中需要注意的是避免伤及相关结构。
在我的体会中,取骨时需要特别注意不要伤及腰骶管、耻骨股支配区域等重要结构。
为了保护腰骶管,我们在髂嵴下方放置了一个软骨塞,以防止骨锥刺入腰骶管。
还需要小心避开耻骨股支的血管和神经,以免造成后遗症。
取骨过程需要注意几个技术细节。
在我的体会中,我观察到医生在取骨时对于取骨器的角度和方向非常注意。
取骨过程中,医生使用取骨器将取骨区的骨块切割下来,并逐步移动取骨器的位置,以确保取得足够的骨骼。
在取骨过程中还需要使用骨钳等工具将骨块抓紧,以防止其向髂腔内滑动。
整个取骨过程耗时约15分钟,需要医生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在手术末期,即修复骨折或进行其他操作时,医生需要将取下的骨块按需进行修整。
在我的体会中,医生使用锯子和骨钳来对骨块进行切割和修整。
修整过程需要非常仔细,以确保骨块能够准确地拼接在受损骨折处。
修整完毕后,医生使用钢板和螺钉将骨块固定在原来骨折处,以实现骨折愈合和骨块稳定。
髂骨内板或外板修复三皮质髂骨取骨区是一项繁琐而又重要的手术步骤,在手术中需要医生精细的操作和充分的经验。
通过这次的参与,我对这一手术步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骨科手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细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https://img.taocdn.com/s3/m/eb22b9fb0740be1e640e9a18.png)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病因】(一)发病原因常见致压原因有:1.股外侧皮神经在出骨盆入股部有成角,加之解剖变异,当肢体活动、体位不当时,神经受到持续性牵拉、摩擦、挤压等,造成局部组织水肿、瘢痕形成、肌肉筋膜鞘管增厚,引起神经卡压。
2.骨盆骨折、肿瘤、异物、石膏压迫股外侧皮神经,引起卡压。
3.手术切取髂骨时刺激神经,或局部瘢痕粘连压迫神经。
4.因外伤或血友病患者发生的髂腰肌筋膜内血肿可引起本征。
(二)发病机制股外侧皮神经自腰大肌外缘走出后,在髂肌表现、肌筋膜之下走向外下方,在髂前上棘内侧越过旋髂深动、静脉,于腹股沟韧带外端附着点下后方通过,进入大腿,穿过缝匠肌和阔筋膜,布于大腿外侧面皮肤,其下端可达膝关节附近。
有时,神经穿过腹股沟韧带外端附着点两部分纤维之间的狭窄裂隙中向下进入股外侧部。
该神经在髂前上棘下穿过腹股沟韧带时,几乎由水平位骤然转变成垂直位下降。
穿过缝匠肌处时可有变异,走行于该肌的上面、浅层或深层。
大约在髂前上棘下10cm处,分成前、后两支,前支分布于股前外侧皮肤,向下达膝部;后支分布于臀外侧面和股上2/3外侧皮肤。
股外侧皮神经在骨盆内行程长,出骨盆入股部形成角度,入肌途径有变异,因此,多种因素可导致神经卡压症。
【症状】患者主诉股前外侧麻木,有针刺或灼样疼痛,行走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时症状可缓解。
髂前上棘内下方有压痛,该处Tinels征阳性,股前外侧感觉减退或过敏。
后伸髋关节牵拉股外侧皮神经时,症状加重。
为了明确诊断,了解致压原因,应进一步用X线检查腰椎、骨盆及髋部有无骨性病变,或采用其他诊断技术除外肿瘤、结核、炎症或血友病等。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局部压痛、Tinels征阳性,髋后伸时症状加重,即能成立诊断。
【饮食保健】【护理】无相关资料。
【治疗】【检查】X线检查,可排除腰椎、骨盆及髋部骨性病变。
CT及MRI可排除肿瘤、结核及炎症。
【鉴别】无相关资料。
【并发症】无相关资料。
髂骨取骨术(标准版)
![髂骨取骨术(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bb143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5.png)
髂骨取骨术
【适应证】
各种原因造成的骨折不愈合或迟延愈合及骨缺损须行植骨术者。
【禁忌证】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软组织条件差或有感染灶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2.体位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
3.切口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口。
(1)沿髂嵴方向取切口,根据切取髂骨块大小决定切口长度。
(2)切开骨膜并在骨膜下剥离,将髂骨外面的肌肉剥离,显露髂骨翼。
(3)切取所需要各种形状、大小的骨块或松质骨屑。
(4)彻底止血并逐层缝合切口。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
2.骨膜下进行剥离时,要使剥离器尽可能紧贴骨面,防止刺破骨膜或损伤其他组织,行髂骨取骨术,容易损伤股外侧皮神经。
3.石膏如有松动、软化、破损或过紧时应及时更换。
4.骨折不愈合者,应去除外固定进行下一步治疗。
5.除石膏外。
还有多种外固定材料,可根据情况选用,但应牢靠有效。
6.如患部肿胀明显,可先行石膏托固定,2周左右肿胀消退后更换
管形石膏。
7.外固定的时间应以骨折愈合为准,一般需3个月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髂骨保护股前外侧皮神经方法
髂骨为最常见的取骨部位,尤其是髂骨的前部取骨可靠,可提供单皮质、双皮质或三皮质的血管化或不带血管的移植骨。
特别适用于脊柱前路手术取骨。
但前路取髂骨部位的并发症率高于后路取髂骨,包括髂骨环骨折,疝,更常见的是血肿、浅表感染、欠美观、取骨处慢性痛及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率高达21%,包括感觉迟钝,一过性或永久性感觉丧失及感觉异常性大腿痛。
对于该神经解剖的研究阐明其高并发症率的原因为该神经走向的多样性,且该神经位于髂前上棘外侧增加了损伤的风险,特别是取三面皮质骨时。
为确定取三面皮质髂骨的最大尺寸(宽度和高度),法国雷恩Pontchaillou大学医学院骨科的学者进行了一项解剖和CT研究,提出了前路安全取最大尺寸的三面皮质髂骨的策略,文章于2014年5月发表在Eur Spine J上。
该研究共解剖了28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女性高加索尸体,研究了其半骨盆和大腿的解剖。
平均年龄71岁,身高平均159cm。
通过髂-腹股沟切口显露股外侧皮神经,及其骨盆起源,走行,直至分为两支出骨盆(图1)。
图1 解剖的骨盆内部图。
1为股外侧皮神经,2为股神经,3为髂动脉。
绿色和蓝色的针代表5个点,注意这5个取骨点与股外侧皮神经的距离变化。
测量的指标包括:沿髂-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内缘至股外侧皮神经的距离(mm),髂前上棘处、髂前结节处最厚处、髂前上棘后2cm、3cm处及髂前结节最厚处后2cm处这五点的髂骨厚度,以及上述五点至股外侧皮神经的距离(表1,图2)。
表1骨盆内髂嵴与股前外侧皮神经的距离和最佳厚度。
图2 测量髂骨厚度的5个点。
半公分宽的髂骨块定义为有用的髂骨块。
a, b, c, d, e为测量股外侧皮神经至上述5个点的距离。
测量以后,以摆锯取出该骨块,去除肌肉后行CT检测,并进行3D重建,记录髂骨块厚度(大于5mm为有用骨块)及与股外侧皮神经距离,保证所取骨块既不伤皮神经,又有足够厚度。
研究结果显示,28例解剖发现,股外侧皮神经出骨盆处位于髂前上棘内侧平均22mm处(5-50mm),9例股外侧皮神经包裹于髂-腹股沟韧带中。
前路髂骨安全、有效的取骨区域定义为髂前上棘后2cm起,至髂前结节最后的点,其最大尺寸为长47mm,深35mm(图3)。
图3 三维CT重建最佳三面皮质髂骨块的尺寸。
起于髂前上棘后2cm,止于髂前结节最厚处。
而从髂前结节最厚处后面2cm取骨,一方面厚度不够,另一方面高度不足30mm(图4)。
图4 左侧髂前取骨的三维重建后面观。
注意其后下部分的厚度不足,宽度只有25mm。
本研究通过解剖和三维重建,为避免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同时又取到足够厚度的三面皮质骨,确定了前路髂骨取骨的解剖标志。
由于各种手术常需用双面及三面皮质骨来植骨,促使本研究确定安全取骨的解剖标志及尺寸。
本研究确定5mm为有用厚度,基于文献中皮质骨厚度和松质骨厚度均为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