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实验室检验

合集下载

布鲁氏菌病诊断的金标准

布鲁氏菌病诊断的金标准

布鲁氏菌病诊断的金标准
布鲁氏菌病的金标准诊断方法是通过分离和鉴定布鲁氏菌。

具体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步骤包括:
1. 临床症状分析:布鲁氏菌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乏力、头痛等,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 实验室检查: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骨髓、尿液、淋巴组织或其他体液或组织进行培养。

3. 分离布鲁氏菌:将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无菌条件下的培养处理,将培养基上的菌落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4. 鉴定布鲁氏菌:通过对分离的菌落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嗜碱性试验、免疫荧光试验、PCR等,判断菌株
是否为布鲁氏菌。

金标准诊断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依据是从患者体液或组织样本中成功分离和鉴定出布鲁氏菌。

但由于布鲁氏菌的培养和鉴定过程较为复杂,诊断通常需要时间,并且技术要求高,因此常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诊断方法来综合判断。

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高明华樊庆德徐春光杨晓刚(呼伦贝尔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重要人兽共患病。

根据致病性和宿主特异性,将布鲁氏菌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布鲁氏菌(B.meltensis)、牛种布鲁氏菌(B. abortus)、猪种布鲁氏菌(B. suis)、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B.ovis)、犬种布鲁氏菌(B. canis)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B. neotomae)。

另外,从海洋动物中分离到在致病性和分子特征上有别于前6种的布鲁氏菌,定为海洋种布鲁氏菌(B. maris)。

据CDC报告,我国人布鲁氏菌病发生严重,2005~2007年全国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人分别为18 416、19 013、21 901例,2008年1~10月新发病数已达27 264例,形势十分严峻。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感染来源主要是患布鲁氏菌病的羊,其次是牛及其他动物。

并且具有疫区范围扩大、爆发点增多、典型病例增多、人群分布以农民和牧民为主等特点。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人和动物布鲁氏菌病,加强对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检疫监测力度十分重要。

为此本文就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1 免疫学诊断技术1.1 血清凝集性试验布鲁氏菌病传统检测方法有血清凝集试验、全乳环状试验(MRT)和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等。

经典血清凝集试验包括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和平板凝集试验(PAT)等在发达国家已基本上停止使用,取代方法是缓冲布鲁氏菌抗原试验,如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等。

在国际贸易中,缓冲布鲁氏菌抗原试验是牛、羊、猪种布鲁氏菌病的指定试验。

乳牛MRT依然是乳牛布鲁氏菌病监测的主要方法。

由于凝集性试验是基于检测针对布鲁氏菌多糖O-链的抗体,因此会与有类似多糖O-链的细菌如耶尔森氏菌O:9等出现交叉反应。

1.2 补体结合试验(CFT)CFT至今仍是布鲁氏菌病诊断的重要方法,是牛、羊及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病国际贸易指定试验,并作为确诊用。

布病检查项目

布病检查项目

布病检查项目
布病即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为了确诊布鲁氏菌病,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沉、肝酶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2.病原学检查:这是确诊布鲁氏菌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骨髓、关节液、脑脊液、尿液、淋巴组织等标本,进行培养和分离,如果找到了布鲁氏菌,即可确诊。

3.免疫学检查:包括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反应和病情,并对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4.其他特殊检查:如果医生怀疑患者出现了心脏、神经系统等并发症,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特殊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腰椎穿刺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实验室可能会有不同的检查项目和方法,具体的检查流程和注意事项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同时,如果出现布鲁氏菌病的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和旅行史等。

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查

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查
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查
布病简介
牛种
绵羊附睾种 Brucella
沙林鼠种
犬种
羊种 猪种
布病血清学诊断
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输
1) 血清学诊断需要的标本类型为人及疑似动物 血清。
2) 使用负压采血管或注射器进行采集。 3) 分离到的血清存放到灭菌后的血清管内。 4) 两周内进行实验的血清可4℃冷藏保存。
• 检测试剂需使用R型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抗原。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虎红平板凝集抗原 (检测S型布鲁氏菌抗体的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和 R型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同时进行检测。
• 器材
试管凝集实验
小试管 试管架 诊断试剂
• 器材
试管凝集实验
加样枪
吸头吸头
操作方法
• 每份血清取6-8支小试管,放于试管架上。 • 血清稀释:第一管加入960ul生理盐水,其余各管
内,放到37℃温箱内培养。
运送
• 采集到的双相血培养瓶尽快送至贵州省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布病实验室,进行培养检测,检测结果 会在一个半月内反馈至县疾控中心。
• 血培养瓶的运输,不需要冷藏,常温运输。
谢 谢!
• 每个方格内加入布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30ul,备 检血清30ul。 注意:虎红平板凝集抗原使用前需充分摇匀。
• 使用牙签将两者混匀。 • 旋转摆动玻璃平板,室温5分钟之内观察结果。 • 每个平板需做阴、阳性血清对照,方法同备检血
清。
结果判断
阳性 阴阳性血清对照同时成立,本次实验成立。
阴性
• 因犬种布鲁氏菌为天然粗糙型,所以产生的血清 抗体为粗糙型布鲁氏菌血清抗体。
血清的反复冻融会引起布病抗体效价的降低 5) 检测后的血清-25℃冷冻保存。 6) 使用冷藏箱进行长距离运输。 注意:采集血清需使用红色或者黄色盖子的负压采

2023布鲁氏菌的实验室检查

2023布鲁氏菌的实验室检查

2023布鲁民菌的实验室检查布鲁氏菌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疾病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气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规定为强制报告的疫病,我国将真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人类布鲁氏菌病在我国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

布鲁氏菌的致病性与侵袭力、致敏原、内毒素和在巨噬细胞中的生存力有关。

主要致病因子是内毒素。

布鲁氏菌具有致敏性,该菌进入集体,除诱发机体产生各种类型抗体外,还可刺湖几体产生明显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布病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

一、||备床表现人类布病一般潜伏期为1~3周,平均为2周。

个别病例潜伏期可长达1年。

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起病急骤,一般类似感冒。

布病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发热,典型的波浪式起伏发热。

目前临床上多为低热,间歇热等。

同发热泪伴的症状是多汗,一般在晚上增多,出现盗汗,汗质较黠。

另一个常见的症状是关节肌肉痛,在急性期常呈游走性,主要在大关节,慢性期疼痛局限于大关节。

真他症状和体征高乏力、精神不振、皮摩、肝脾淋巴肿大、皇丸肿大、关节肿大、皮下结节出现等。

二、流行病学特征人类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牛、猪等,羊是人类布病最危险的传染源,牛是人群布病散发的主要传染源。

野生动物也可作为传染源,野生动物的布病感染是在自然疫源地内的野生动物之间相E传播,高的感染还和家畜再关。

人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通过皮肤接触、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

人感染途径与职业、生活习惯相关,苟明显的职业性。

实验室人员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我国自1905年来,累计已高29个省市区报告过布病,多见于我国东北、西北和内蒙的牧区。

三、防治原则布病的防治重点是控制和消灭病畜。

采取M检疫、免疫、捕杀病畜”三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擂施,通过加强对畜牧产晶的卫生监督控制布病的传染源,切断真传播途径;通过对易感人群和健康家畜接种疫苗预防布病的发生。

急性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慢性期患者可采用特异性疫苗脱敏治疗。

四、生物学特征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柯氏染色呈红色,无鞭毛,无芽抱,不形成英膜。

布鲁氏菌实验室检测

布鲁氏菌实验室检测
O:5`- CGGGTTCTGGCACCATCGTCG-3` ⑷ B. suis-specific primer :
S:5`- GCGCGGTTTTCTGAAGGTTCAGG-3` ⑸ IS711-specific primer :
IS:5`- TGCCGATCACTTAAGGGCCTTCAT-3`
全血玻片凝集反应在一张清洁的破片上加1滴赫德逊氏反应抗原然后在抗原上加1滴受检血液或关节腔内积液可用加样器吸头使其混匀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促进反应在8分钟内观察结果凡在此时间内出现凝集者为阳性
布鲁氏菌实验室检测
微生物室 2013年8月 蚌埠
1、布鲁氏菌分离培养(抗原) 2、布病血清学检测(抗体) 3、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菌株分型) 4、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
种水平的鉴定(AMOS-PCR)
⑴ B. abortus-specific priTTTTCCAATCCC-3` ⑵ B. melitensis-specific primer :
M: 5`- AAATCGCGTCCTTGCTGGTCTGA ⑶ B. ovis-specific primer :
扩增条件: 25ul 反应体系:水,16.9ul;10*buffer, 2.5ul;dNTPs (2,5ML), 2ul; A,M,O,S引物(10mM), 各0.4ul;IS引
物(10mM),0.8ul; DNA(30ng), 1ul;Taq 1u (5U/ul ,0.2ul)。
反应条件: 95℃ 5分钟; 95℃ 30秒,56℃ 45秒,72℃, 1分钟; 28个循环; 72℃ 5 分钟。
a:BSL-3, b:BSL-2,c: BSL-1
质量控制
耗材(小试管) 试剂(下发) 对照(阳性、阴性) 温度 考核

布鲁氏菌病检测技术

布鲁氏菌病检测技术

样品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处理方法
包括样品的保存、运输、分离和培养 等步骤,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注意事项
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 染和变质,避免影响检测结果。同时 ,还应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感染 。
避免交叉污染和误操作措施
80%
严格分区操作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应设置清洁 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严格 分区操作,以避免交叉污染。
危害程度
布鲁氏菌病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影响畜牧业的发展,造成 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该病也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恐怖袭击 的病原体,对国家安全具有威胁。
流行病学特点及分布
流行病学特点
布鲁氏菌病在流行病学上表现为散发性和地方性流行,与家畜的饲养和畜产品 加工密切相关。人群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关系,其发病 率高于女性。
08
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
成功研发出高灵敏度的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引物设计,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布鲁氏菌病的早 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建立了完善的布鲁氏菌病检测流程
从样本采集、处理到检测结果的解读和报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检测流程,确保了检测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布鲁氏菌病检测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进行操作和解读,但目前相关领域的 专业技术人员仍显不足,需要加强人 才培养和引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检测技术将更加智 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布 鲁氏菌病检测技术将更加智能 化和自动化,提高检测效率和 准确性。
多技术联合应用将 成为趋势
暗视野显微镜
利用特殊的光学原理,在暗背 景下观察发亮的细菌,提高检 测灵敏度。

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百替生物

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百替生物

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高明华 樊庆德 徐春光 杨晓刚(呼伦贝尔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 )引起的一种重要人兽共患病。

根据致病性和宿主特异性,将布鲁氏菌分为 6个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布鲁氏菌(B.meltensis )、牛种布鲁氏菌(B.abortus )、猪种布鲁氏菌(B. suis )、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B.ovis )、犬种布鲁氏菌(B. canis ) 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B. neotomae )。

另外,从海洋动物中分离到在致病性和分子特征上有别于前6种的布鲁氏菌,定为海洋种布鲁氏菌(B. maris )。

据CDC 报告,我国人布鲁氏菌病发生严重,2005~2007年全国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人分别为18 416、19 013、21 901例,2008年1~10月新发病数已达27 264例,形势十分严峻。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感染来源主要是患布鲁氏菌病的羊,其次是牛及其他动物。

并且具有疫区范围扩大、爆发点增多、典型病例增多、人群分布以农民和牧民为主等特点。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人和动物布鲁氏菌病,加强对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检疫监测力度十分重要。

为此本文就布鲁氏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1 免疫学诊断技术 1.1 血清凝集性试验布鲁氏菌病传统检测方法有血清凝集试验、全乳环状试验(MRT)和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等。

经典血清凝集试验包括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和平板凝集试验(PAT)等在发达国家已基本上停止使用,取代方法是缓冲布鲁氏菌抗原试验,如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等。

在国际贸易中,缓冲布鲁氏菌抗原试验是牛、羊、猪种布鲁氏菌病的指定试验。

乳牛MRT 依然是乳牛布鲁氏菌病监测的主要方法。

由于凝集性试验是基于检测针对布鲁氏菌多糖O-链的抗体,因此会与有类似多糖O-链的细菌如耶尔森氏菌O:9等出现交叉反应。

布病检测方法

布病检测方法

布病检测方法布病,又称传染性淋巴结肿大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引起牛、羊、猪等家畜的慢性全身性感染,同时也可感染人类。

由于其临床症状多样化,且易被其他传染病所掩盖,因此对布病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布病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诊断两种。

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而临床诊断方法则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细菌培养方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通过将患者的血液、体液或组织样本接种到适当的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培养布鲁氏菌,然后观察培养物中是否有细菌生长。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获得布鲁氏菌的培养物,便于进一步的鉴定和药敏试验,但缺点是培养时间长,一般需要3-4周才能得到结果。

其次是血清学检测方法。

这是一种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来诊断布病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出患者对布鲁氏菌的特异性抗体,对于早期感染和慢性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另外,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也逐渐应用于布病的检测中。

这种方法通过检测患者的体液或组织样本中的布鲁氏菌的DNA或RNA来进行诊断。

与传统的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测相比,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早期感染和难以培养的情况。

除了实验室检测方法外,临床诊断方法也是布病检测的重要手段。

临床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来进行初步判断,如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及接触过疑似感染动物或其产品的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布病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诊断两种。

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而临床诊断方法则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

布鲁氏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布鲁氏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布鲁氏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布鲁氏菌(Bruc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细菌,可以引起布鲁氏病,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布鲁氏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对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因此,对布鲁氏菌进行实验室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布鲁氏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1.细菌培养:2.形态特性鉴定: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出来的菌落形态特征,如形状、色素、大小、透明度等。

布鲁氏菌菌落呈灰白色或乳白色,呈球形或卵圆形。

3.血清学方法:由于布鲁氏菌引起的感染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可以通过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

包括流行病学调查、血球沉降反应(Widal试验)等。

Widal试验是通过实验室诊断布鲁氏菌感染的常规试验方法之一4.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目前检测布鲁氏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PCR、核酸杂交、扩增酶联反应(LAMP)等。

PCR是一种特异、灵敏、高效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扩增目标序列进行检测。

核酸杂交可以使用特异性探针与目标序列进行杂交,然后利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的标记物进行检测。

LAMP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通过特异性引物和酶在等温条件下扩增目标序列,可以快速检测布鲁氏菌。

5.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流式细胞术等。

ELISA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免疫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特异抗体来诊断布鲁氏菌感染。

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来分析布鲁氏菌感染的免疫反应。

6.细胞培养方法:布鲁氏菌可以在特定的培养基中感染和繁殖宿主细胞,在细胞培养方法中利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细胞内布鲁氏菌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对于布鲁氏菌的生物学及宿主细胞的代谢和免疫反应研究非常有用。

综上所述,布鲁氏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形态特性鉴定、血清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细胞培养方法等。

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综合应用可以提高布鲁氏菌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布鲁氏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布鲁氏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布鲁氏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世界范围内流行。

布病给人造成了大量损失和痛苦。

近年由于布病的散发病例的增多,患者多无明确接触史,临床症状又不典型,因此其实验室检测至关重要。

目前布氏菌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分三类:布氏菌细菌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细菌学检测周期长、阳性率低、感染风险高等特点,分子生物学对仪器、人员、技术的要求较高使得这两类技术在临床诊断应用上不是很普遍,应用最多的还是布氏菌的血清学检测。

本文现就布氏菌的血清学的检测进行如下综述。

布氏菌血清学方法可以分为:凝集法、补体结合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荧光偏振法、胶体金层析法等。

其中凝集法是通过特异性抗体与颗粒性抗原结合产生凝集的血清学实验,现应用最多的为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试管凝集实验、二巯基乙醇试管凝集实验、抗人球蛋白抗体实验等。

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A)其抗原系用抗原性良好的牛种布氏菌株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收获菌体, 经加热灭活, 离心后用虎红染料染色, 悬浮于乳酸缓冲液(PH3.6-3.7)制成。

它能抑制非特异性反应的IgM和增强特异性IgG 的活性, 其反应敏感稳定, 特异性优于试管凝集实验。

因此PBPA在很多国家推广使用, 是我国常规的诊断方法之一。

RBPA操作简单,不需要大型精密的仪器,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和检测点应用。

因有很高的灵敏性且能在短时间内完成,RBPA常用于初筛实验。

其有很高的准确性,特别是当检测1:4稀释血清标本阳性时其诊断的特异性更高【1】。

但RBPA也有局限性,纤维蛋白原可与虎红染料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形成假阳性【2】,急性病人早期,体内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RBPA可能检测为阴性。

试管凝集实验(SAT)又称莱特试验是1897年由Wright发明,其方法简便,特异性强,可半定量检布鲁氏菌抗体滴度,因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至今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我国布病诊断标准中当SAT滴度≥1:100可确诊是活动性布病。

关于兽医实验室实用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

关于兽医实验室实用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

X u m u s h o u y i针对兽医实验室实用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常规方式包含细菌分离培养、PCR技术及凝集试验等。

但是受到实验设施、检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检验的结果不够理想。

随着现代兽医学的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偏振分析技术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开始在布鲁氏病菌检测中得到应用,可提升临床检测的准确度,为针对性治疗活动奠定基础。

布鲁氏菌病,也可以称之为布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是布鲁氏菌属细菌诱发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细菌可传播。

患病的母畜多具有流产、胎盘不下的症状特征,公畜则具有睾丸炎、附睾炎等临床症状,对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危及公共卫生安全。

我国自2004年开始,将布鲁氏菌病纳入到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每年两次检验重点地区的牛羊病菌状态。

及时检出布鲁氏菌病,可预防细菌的传播。

一、布鲁氏菌病的常规检测方法1、细菌分离培养布鲁氏菌可通过细菌培养的方式,了解病菌情况,实验室检测率较高。

但是由于布鲁氏菌病属于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为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需要在国家生物安全三级(ABSL-3)或者四级(ABSL-4)实验室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开展试验检测工作,通常难以在市级兽医实验室开展,临床检验受到限制。

2、PCR技术PCR技术主要是依据布鲁氏菌基因组内的特异保守序列进行分析,获取患病牲畜的血液、乳汁或者是分泌物等,根据扩增的情况进行临床判断。

PCR技术的应用方式简单,临床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均相对较强,且可以同时检测较多样本。

但是缺点在于仪器设备价格较高,检测成本较高。

3、凝集试验凝集试验为当前实验室检测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方式,主要是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等进行检测。

细菌抗原和对应血清融合后,在电解质的影像系,抗原和抗体凝结。

凝集试验的操作方式简单,价格相对较低。

但是缺点在于难以分辨野毒感染抗体和弱毒疫苗感染抗体,可以将其作为筛检感染畜群的方式。

布鲁菌病实验室检测

布鲁菌病实验室检测

采集后应尽快将样本送 往实验室进行检测,避 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实验室检测人员应具备 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检测,确保结果准确可 靠。
04
实验室检测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试剂准备与仪器校准
准备所需试剂
包括培养基、生化鉴定试剂、染色液等,确保试剂在有效期内且储存条件符合要 求。
仪器校准
临床表现与危害
临床表现
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炎、睾丸炎 、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
危害
影响劳动力和人口素质,如果治疗不 及时,容易由急性转变为慢性,反复 发作,迁延数年,严重影响劳动能力 ,甚至病灶纤维化
流行病学特点
地区分布 全世界范围分布,我国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 人群分布 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等人群发病率高 时间分布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夏之际发病居多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编制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 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 书等,以规范实验室的工作流程。
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措施
01
02
03
04
样品接收与保管
建立样品接收、登记、标识、 保管等流程,确保样品的完整 性和可追溯性。
仪器设备管理
检测方法与标准
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 检定/校准、维护保养,确保其 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布鲁氏菌的DNA片段,通过电泳等方法观察扩增
结果,检测样本中布鲁氏菌的存在。
02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在PCR反应中加入荧光探针,实时监测荧光信号的变化,定量检测样本
中布鲁氏菌的DNA含量。
03
基因芯片技术
将大量布鲁氏菌特异性基因探针固定于芯片上,加入患者样本进行杂交

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标准

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标准

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标准一、流行病学调查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本病在流行病学上有明显的特点,包括地区性、季节性及职业性。

在流行地区,患者多有与家畜或畜产品密切接触史,或与布鲁氏菌病流行地区有旅行史。

二、临床表现1.发热:多数患者以不规则热为常见,也有弛张型、稽留型和短期发热者。

2.多汗:尤其在夜间或清晨时,大汗淋漓。

3.乏力:几乎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

4.疼痛:常表现为全身性疼痛和关节痛。

5.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三、实验室检测1.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

2.细菌学检查:血液、骨髓、脑脊液、关节液等标本,通过培养分离出布鲁氏菌,是确诊布鲁氏菌病的重要依据。

3.免疫学检查:血清学试验(如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检测特异性抗体,可作为确诊依据。

4.其他检查:如肝功能、肾功能等。

四、病理学诊断布病的病理学特征包括淋巴结炎、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以及各种脏器的病理改变。

五、鉴别诊断布病应与疟疾、伤寒、结核病等相鉴别,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六、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1.病情评估: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病情轻重及疾病进展情况。

2.预后判断:布病预后良好,经过及时治疗,大多可痊愈。

但若延误治疗,可引起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七、诊断流程图(详见附图)八、诊断标准分级1.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2.临床诊断病例:符合疑似病例标准,同时符合实验室检查中的一项阳性指标。

3.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标准,同时符合病理学检查结果或分离培养出布鲁氏菌。

布病检验

布病检验

试管凝集试验
评价:
• 该方法简便、易操作,适用于各实验室应用 • 该方法特异性较好,敏感性也高,因此适用于检疫和临
床诊断 • 有材料报道,人感染布氏菌后常于发烧的第一天起就开
始出现抗体,随着体温的增高效价升高,因此该方法可 做为早期诊断布氏菌病的方法,也可做为判定疾病的活 动期 • 该方法凝集反应的强度与布氏菌培养的阳性结果成正比 ,凝集价越高细菌培养的阳性就越高,和发烧呈正比, 一般来说,体温高凝集价也增高 • 由于该试验有时出现前带现象和封闭现象,所以有时也 出现假阴性结果,必要时和其它方法联合应用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病原的分离是确 诊布病最可靠的方法
病原学检查包括布氏菌的分离 培养(血培养、骨髓培养)、鉴定
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技术
• 平板凝集试验 •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 试管凝集试验 • 补体结合试验 • 抗球蛋白试验 • 含巯基化合物处理血清后凝集试验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中所用的抗原是 酸化性(PH=3.6~3.9)带色抗原,与被检血 清作用时能抑制血清中IgM类抗体凝集活性 检查出的抗体是IgG类。
试管凝集反应标准比浊管配制
管号 1 2 3 4 5
抗原稀释 液(ml)
0.00
生理盐水 (ml)
1.00
透明度 100%
0.25
0.75
75%
0.50
0.50
50%
0.75
0.25
25%
1.00
0.00
0%
标记
++++ +++ ++ + -
1. “++++”液体完全透明,菌体呈伞状沉淀或块状颗 粒状沉淀,呈100%凝集;

布鲁氏菌诊断的金标准

布鲁氏菌诊断的金标准

布鲁氏菌诊断的金标准一、临床诊断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流行病学情况。

患者通常有与患病动物接触或在疫区生活或旅行过的历史,同时出现发热、多汗、关节疼痛、头痛等症状。

然而,这些症状与其他疾病如疟疾、结核病等有重叠,因此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确认。

二、实验室诊断1.细菌培养:将患者的血液、骨髓或其他体液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出布鲁氏菌,是诊断的金标准。

2.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布鲁氏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等优点。

3.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布鲁氏菌特异性抗体,如IgM和IgG 抗体,可以辅助诊断布鲁氏菌病。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抗体产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确定,血清学检测不能用于确诊急性感染。

4.动物接种试验:将患者的血液或组织接种到易感动物(如小鼠)体内,观察是否出现布鲁氏菌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以辅助诊断。

三、流行病学情况患者的职业、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也是诊断布鲁氏菌病的参考因素。

例如,从事畜牧业、皮毛加工、畜产品加工等工作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此外,患者是否在疫区生活或旅行过也是重要的流行病学线索。

四、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到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如淋巴结肿大、间质性炎症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病理学检查通常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布鲁氏菌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情况、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其中,细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是较为可靠的诊断方法,血清学检测和动物接种试验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布鲁菌在实验室的应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布鲁菌在实验室的应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布鲁菌在实验室的应用流程和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布鲁菌实验室检测:应用流程与关键注意事项布鲁菌病,也称为地中海弛张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名称 漂白粉
红汞 过锰酸钾 甲醛 乳酸 氢氧化钾 肥皂
浓度(%) 0.2~2.5
2 0.1~0.2 0.2 0.5
2 2
生存时间 2分钟以内 7分钟 7~15分钟 20分钟以上 1分钟以内 3分钟 20分钟以上
主要化学药品对三型菌的影响
──────────────────
化学药品名称
浓度 布鲁氏菌生存时间(分钟)
涂片染色检查多为单个排列,少见成对 短链排列。
布鲁氏菌可被碱性染料着色; 革兰染色阴性; 柯兹罗夫斯基提出用0.5%沙黄水溶液染
色,加热出现气泡,水洗后用0.5%孔雀 绿或1%美兰复染,布鲁氏菌呈红色,其 它细菌呈绿色和兰色。
布鲁氏菌:
革兰阴性, 长约0.6-1.5μm, 宽约0.3-0.6μm, 用柯氏染色染成红 色,无鞭毛、不形成 芽胞和荚膜。
1、形 态
布鲁氏菌是一组微小的球状、球杆状、短 杆状细菌;
宽约0.3—0.5微米、长0.6—1.5微米。电 镜下见到的羊种菌为明显的球杆状、牛种 菌和猪种菌为短杆状;
6种布鲁氏菌靠形态很难区分,一般来说, 羊种菌最小,牛种菌产次之,猪种菌较大;
布鲁氏菌没有鞭毛,不形成芽胞和夹膜。
2、染 色
(4) 细菌变异
布氏菌在各种理化因素作用下易发生变异; 即从光滑型(S)变为非光滑型——粗糙(R)
或粘液(M)状。 变异菌落常比光滑型稍长,表面有颗粒。
菌落颜色为灰白色或褐色,
(5) 抵抗力
布氏菌在合适条件下能生存很长时间,有 较高的抗灭活能力。
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的消 毒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
布鲁氏菌的发展史
年份
菌名
发现人
国家
宿主
1887 1897 1914羊种来自 牛种菌 猪种菌Bruce
马尔他

Bang
丹麦

Traun
美国

1953
绵羊附睾种菌
Buadle
新西兰
公绵羊
1956 1966
沙漠森林鼠种菌 犬种菌
Stoennen Carmichael
美国 美国
沙漠森林野鼠 小猎犬
(一)病原学概述
3、培养特性
1.布鲁氏菌培养营养要求高:
需要各种氨基酸和各种金属离子,有的菌种需 要血清才能生长。
2.生长缓慢:一般需经4—6天,有的甚至21—30
天才能长出菌落。 3.生长所需温度:20—40℃,最适为37℃,超过 42℃则不生长。
4. C02: 绵羊附睾种菌和牛种菌的某些生物型菌需严格
的C02(5~10%)。
布鲁氏菌病原学、血清学诊断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内容:
1、布鲁氏菌病原学; 2、布鲁氏菌诊断标准; 3、布鲁氏菌血清学实验的几种方法。
(一)布氏菌概述
1887年英国医生布鲁氏首先从死于“马尔他热”的英 国士兵脾脏中分离出羊种布氏菌后,布鲁氏菌属 (Brucella),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 羊种布氏菌(Br melitensis)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猪种布氏菌(Br suis)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 犬种布氏菌(Br canis)
生存时间(天) 25—65 21—90 14—47 20—45 60—318 120 死亡 20—50
(1)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
物理因子对布氏菌的影响
物理因子 湿热56℃ 湿热63℃ 湿热80℃ 湿热90℃ 湿热100℃
生存时间 60分钟以上 60分钟以上 30分钟以上 10分钟以上 半分钟死亡
物理因子 干热80℃ 干热90℃ 干热100℃ 直射阳光 散射阳光
布鲁氏菌属(Brucella) 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 1、2、3、4、5、6、7、9型 羊种布氏菌(Br melitensis) :1、2、3型 猪种布氏菌(Br suis) : 1、2、3、4、5型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 犬种布氏菌 (Br canis)
(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
采用何种方法、 取何种材料、 何种培养基 实验室条件
布氏菌的分离培养
一、从可疑病人分离布氏菌 血培养: 30天未培养出菌,可定位阴性 。 骨髓培养:抽取骨髓(接种双相培养基) 尿培养: 其他病原材料培养:乳、脑脊液、关节液
和滑囊液分离布氏菌,参照血培养观察 结果,15天不长菌定为阴性
出菌材料有血液、关节液、滑囊液、骨髓、脑髓液、胸 液、淋巴结、乳汁、脓汁、胆汁、尿、阴道分泌物、等 20余种。
由于取材难易等原因,人多由血液、关节液、滑囊液、 骨髓出菌;羊多由流产羔、胎盘、死羔检出菌;牛多由 流产犊、乳汁检出菌;猪多由流产仔猪、胎盘出菌。
二、从牲畜材料中分离布氏菌
从牲畜流产羔检菌:

从胎衣检菌:

从阴道分泌物检菌:

尿液检菌:

乳汁检菌:

脓汁检菌:

血液培养:

脏器检菌:
我国出菌宿主及材料
我国从人、羊、牛、猪、犬、鹿、马、骆驼等家畜及黄 羊、岩羊、黄鼠、黄胸鼠等野生动物检出布氏菌。从牧 区水塘水和羊毛中也检出过布氏菌。
──────────────
(%) 羊型 牛型 猪型
──────────────────
石碳酸
1
≤5 ≤3 ≤5
石碳酸
2
1
2
1
来苏儿
2
≤3 ≤1 ≤3
来苏儿
3
瞬间 瞬间 瞬间
漂白粉澄清液
0.2
1-2 瞬间 瞬间
漂白粉乳剂
2.5
1-2 瞬间 瞬间
肥皂水
2
≥20 ≥20 ≥20
─────────────────────────────
生存时间 60分钟以上 60分钟以上 7分钟以上 1~4小时 7~8天
(2)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
化学因子对布氏菌的影响
药物名称 新洁尔灭 石炭酸 来苏儿 来苏儿 氯亚明 氯亚明 升汞
浓度(%) 0.1 1~2 2 3 0.2 0.5 0.05
生存时间 30秒钟 1~5分钟 1~3分钟 1分钟以内 5~7分钟 3~5分钟 1分钟以内
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故可用冷 冻真空干燥法保存菌种。
布氏菌在自然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自然条件 水 尘 粪 畜舍墙棚 地面 衣服 皮毛 鲜牛乳
生存时间(天) 50—120 4—120 21—72 4—150 4—150 30—80 45—120 2—550
自然条件 奶油 奶酪 冻肉 腌肉 培养基 干燥胎膜 腐败脏器 人工胃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