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总结
八年级物理透镜的应用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透镜的应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0c115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1.png)
八年级物理透镜的应用知识点作为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年级物理中透镜的应用知识点是一项必要的学习内容。
透镜的应用知识点包括透镜的基本知识、透镜成像和光学仪器的使用等其他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透镜的基本知识透镜是最基本的光学元件。
根据透镜的物理性质,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一种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明透镜,可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
凹透镜则恰好相反:中央较薄,边缘较厚,可以将光线分散。
学生需要掌握透镜的形状特征、光线聚焦的原理等内容。
二、透镜成像透镜成像是透镜应用的重要部分。
对于透镜成像,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 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平行光线会被透镜聚焦到焦点上。
当光线经过透镜时,按照它们射入透镜的位置和角度,透镜会将光线按照不同的方向聚焦到不同的位置上。
2. 图像的位置:针对不同的情况,透镜成像的位置也有区别。
当光线从左侧进入透镜时,成像图形出现在透镜另一侧的红色区域。
3. 成像方式(单透镜成像和多透镜成像):单透镜成像的原理及公式为: 1/f=1/p+1/q。
在处理多透镜成像问题时,需要求解每个透镜聚焦的光线的位置和方向,才能确定多透镜系统的成像图。
以上内容是透镜成像的一些基础知识,学生还需要掌握透镜与物体的距离与图像的关系、透镜成像的应用题等内容。
三、光学仪器的使用在现代光学实验中,透镜的应用广泛。
不同的透镜可以组成不同的光学仪器,如简单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等等。
1. 简单显微镜: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可像近物放大并被观察者看到。
此时要求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焦距相等,光轴一定。
2. 放大镜:放大镜是由一个凸透镜组成的,能够将物体放大数倍,常用于书写小号。
3. 望远镜: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
物镜将物体成像到构造目镜的虚焦面上,目镜又按照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将图像放大,便于观测。
总结:透镜的应用知识点是八年级物理必备知识点。
需要掌握透镜的基本知识、透镜成像和光学仪器的使用等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4735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5.png)
透镜是光学中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在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透镜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的知识点。
知识点一:透镜的定义和分类1.透镜是用来聚光或发散光线的光学器件,一般由透明物质制成。
2.根据透镜的形状,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使经过它的平行光线会会聚于一点,称为焦点;凹透镜使经过它的平行光线发散。
知识点二:凸透镜的主要性质1.焦距(f):凸透镜的焦距是从透镜到其焦点的距离。
焦距的正负取决于透镜的形状和光线的入射方向。
2.焦点公式(1/f=1/v-1/u):焦距公式是描述透镜成像的数学关系式,其中u是物体到透镜的距离,v是像到透镜的距离。
3.放大率(V):放大率是描述透镜成像的指标,计算公式为V=v/u,其中v是像的高度,u是物体的高度。
知识点三: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体在焦点前,凸透镜会在像的同侧形成放大、直立、虚的像;凹透镜会在像的同侧形成缩小、倒立、虚的像。
2.物体在焦点上,凸透镜会在无穷远处形成平行、直立、实的像;凹透镜不会形成像。
3.物体在焦点后,凸透镜会在像的异侧形成缩小、倒立、实的像;凹透镜会在像的异侧形成放大、直立、虚的像。
知识点四:透镜的应用1.放大镜:放大镜是一种使用凸透镜的器具,使物体看起来更大。
它应用于眼镜、显微镜等领域。
2.照相机:照相机中的凸透镜用来聚焦并成像。
3.望远镜:望远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光学仪器,它能够放大远处的物体。
4.护目镜:护目镜使用透镜来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知识点五:成像方法1.光线追迹法:根据透镜的成像规律,使用平行光线、光线的直线传播以及焦距公式进行光线追迹,确定像的位置和性质。
2.像方光线法:通过绘制像方光线的路径,确定物体在透镜上的位置和性质。
3.物方光线法:通过绘制物方光线的路径,确定像的位置和性质。
知识点六:常见问题及解答1.什么是共轭焦点?当凸透镜上的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会聚于焦点上,这个焦点叫做透镜的后焦点。
八年级物理,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5d5e2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8.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一: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有发散作用。
3.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1)主光轴:通过透镜的两个镜面球心的连线叫主光轴,如上图虚线。
(2)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透镜折射汇聚于一点,叫焦点;如上图C1、C2是焦点。
凸透镜是实焦点,凹透镜是虚焦点(3)光心:主光轴上的特殊点,通过这点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
(4)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用字母f 表示。
4.三条特殊光线知识点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 u>v照相机U=2f 倒立等大实像V=2f 无f<u<2f 倒立放大实像v>2f u<v幻灯机U=f 不成像u<f 正立放大虚象V>U物像同侧放大镜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通过凸透镜光心O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过另一侧的虚焦点。
通过凹透镜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经凹透镜光心O的光经凹透镜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C1C2主光轴f焦距F FF F焦点近视的成因近视的矫正对成像规律的进一步认识:1.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的分界点。
(一倍焦距分虚实)2.u =2f 是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4.成虚像时:知识点三: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A.镜头相当于一个 。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 、 的 像。
B.成像特点:拍照时,物距离越小,像距离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物距离越远,像距越近,成的像越小。
(要使像大,减物距,增像距。
要使像小,增物距,减像距) 2.投影仪(1)镜头相当于 。
来自投影片(物体)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屏幕上,形成 、 的 像。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学生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0b89f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c.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第1节透镜一、透镜1. 透镜:至少有一个外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镜片。
2. 透镜的种类:(1)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凸透镜;(2)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3)薄透镜:若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
3. 主光轴和光心:(1)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简称主轴。
如图的点划线C1C2。
凸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凹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2)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叫做透镜的光心,用O表示。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透镜。
甲发散光束乙平行光束丙会聚光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光经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上,而是指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如图所示。
2.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偏离主光轴,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也可能相交于一点,如图所示。
甲发散光束乙平行光束丙会聚光束三、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1.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用F表示。
(2)焦距:焦点到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3)凸透镜有个焦点,并且关于对称。
(4)凸透镜焦距的意义: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对光的会聚作用越(选填“强”或“弱”)。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利用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5)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再拿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最,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2. 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1)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叫凹透镜的。
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凹透镜有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初中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总结知识点
![初中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a280c2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1.png)
第五章第1节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由透明物质制成。
2、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
3、透镜的光心与主光轴。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光心(O):每个透镜上主光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小结: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小结: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焦点处发出的一束光透过凸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都起会聚作用,但会聚后的光线不一定相交。
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4、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小结: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延长线在焦点处的一束光透过凹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都起发散作用,但发散后的光线不一定都散开。
三、透镜的原理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部偏折。
四、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知识方法总结及中考典型实例剖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知识方法总结及中考典型实例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76878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8.png)
考点 1. 透镜及透镜作图 【例题 1】(2022 黑龙江绥化)画出图中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例题 2】(2022 贵州黔东南州)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 AB 的入射光线和 CO 的折射光线。
【例题 3】(2022 湖南衡阳)凸透镜是照相机,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下列说法正
。 C.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 C 正确;
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是实像,故 D 错误。故选 C 考点 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例题 4】(2022 河北省)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 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 u 和像距 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解析】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
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据此完成 AB
的入射光线和 CO 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例题 3】(2022 湖南衡阳)凸透镜是照相机,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下列说法正
知识性目标
技能性目标
了解 认 理 独立操作
经
识解
历
体验性目标 认同 内化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
▲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
学单元知识点解读
1.透镜作图问题基本方法 掌握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特点是光学透镜光路作图的重要方 法。见下图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 知识点 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 知识点 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e206fc0066f5335b812108.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第一节透镜1、透镜分类:2、透镜对光的作用:光经过透镜后总是向较厚的一侧偏折(类比三棱镜折射图)(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到一点,而是折射光线会偏向主光轴;(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比原来入射光线更偏离主光轴。
日常生活中,盛水的透明瓶子,注满水的灯泡,以及叶片或玻璃板上水珠都可以等效为凸透镜,它们对光有会聚作用。
3、焦点和焦距:(1)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会聚于主轴上的某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母“F”表示;因为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所以也叫实焦点,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2)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上的点,没有实际光线交于这点,故为虚焦点。
一个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任何一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3)利用太阳光测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取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纸片放在另一侧,来回移动纸片可以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4)凸透镜焦距长短反映了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弱,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凹透镜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强。
相同口径的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
说明了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使光线偏折的越多,会聚作用越强,焦距越短.4、三条特殊光路图: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的实像;②物距大于像距;③物像位于镜头两侧。
适用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2、投影仪①光源:增加投影片亮度,使投影更清晰②凹面镜:利用其会聚作用反射聚光后射向螺纹镜③螺纹透镜:利用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将影片各部分均匀照亮;④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成在屏幕上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物距小于像距;③物像位于镜头两侧。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afbf9c8a8114431b80dd8cf.png)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透镜1、凸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
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要点诠释: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
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
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
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考复习—透镜及其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3、实验步骤:(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2、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3a60d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8.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下图是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示意图,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A.u>2f B.f<u<2f C.u=f D.u<f答案:A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由图可知,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像为倒立的,且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物距即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故选A。
2、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答案:C由图可知,像是正立的,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于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以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望远镜里装有一组物镜,物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平面镜答案:B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它与照相机镜头的成像原理相同,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已知在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A.放大的虚像B.正立的虚像C.放大的实像D.缩小的实像答案:D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即25cm>2f可得f<12.5cm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此时物距30cm,则u=30cm>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2af6bbb84ae45c3a358c14.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一、透镜的分类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3、镜的分类: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即光折射后偏向主轴;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即光折射后偏离主轴;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三、焦点和焦距1、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会聚于主轴上的某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母“F”表示;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
3、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它们到光心的距离相等。
4、凹透镜的焦点是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上的点,没有实际光线交于这点,故为虚焦点。
四、三种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其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异侧焦点,(利用这一点可测凸透镜的焦距)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变得发散,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3、对凸透镜来说,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主轴射出;对凹透镜来说,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主轴射出。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镜头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来自物体(人或景物)的光经镜头折射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
2、照相机工作原理:当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二、投影仪1、镜头的作用就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来自投影片(物体)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天花板上,形成图案的像。
2、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1、实质:放大镜实质上是一个焦距较短的凸透镜。
2、使用方法: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就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起到放大图像的作用。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5c5bd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e.png)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幽阚教育——透镜及其应用复
一、透镜
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根据形状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会聚光线,凹透镜发散光线。
焦点是光线通过透镜后会聚或发散的点,焦距是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光心的光线折射后传播方向。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大小关系分为五种情况。
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焦点,物距与焦距之间的成像是放大的,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像是倒立的。
三、近视眼和远视眼
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产生原因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或太弱,可以通过透镜矫正。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透镜组成的光学仪器。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经物镜成像,这个实像经目镜成一个虚像。
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将远处的物体成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天文望远镜也经常用镜作物镜。
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b3c769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2.png)
物理·新课标(RJ)
[解析] (1)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可以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通过移动凸透镜的方法找到最小、最亮的会聚点,用刻度尺测量出该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2)为了使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处,需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体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能够在光屏上显示,虚像不能显示。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10.图5-10中的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画出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 如图5-11所示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过关测试一第2题针对训练
1.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 B.虚像总是倒立的,实像总是正立的 C.虚像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实像通过光屏后也可看到 D.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成实像 [答案] C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第五章过关测试一第6题针对训练 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 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 A
1
2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知识拓展 对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可以采用题目中借助太阳光的方法测量,还可以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体在二倍焦距处,能够成等大实像来测量,当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时,物距为焦距的二倍,算出即可。
01
02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新课标(RJ)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c9a7d2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b.png)
变大
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知识点2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是指光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偏向主光轴。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偏离主光轴。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又叫会聚透镜。
凡是通过光心的光, 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F
F
F
F
1、 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
三条特殊光线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知识点1 透镜的种类
透镜是一种折射镜,是用玻璃、石英等透明物质磨制而成的,其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其光学性质是光照到透镜上,一部分光经过透镜两次折射后改变光路,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透镜都有一定的厚度,其厚度直接影响其对光的作用,初中阶段主要讲薄透镜,所谓“薄”是指透镜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透镜有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一、透镜的分类:
学到了什么?
二、概念:
凸透镜和凹透镜
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1、主 光 轴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2、光 心(O)
---主光轴上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 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4391b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d.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学校倡议:“保护视力,少用手机,从我做起”。
某同学由于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损害了视力。
如图所示的是远处物体在他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该同学的眼睛是()A.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答案:D由图可知,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造成的,应佩戴具有发散功能的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
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由图可知,此蜡烛处于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B.若将蜡烛移至距凸透镜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和像的大小都变大C.若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看到烛焰倒立的像D.在图中,把透镜B放在蜡烛与凸透镜A之间适当位置(图中未画出),将光屏向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答案:D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u=50.0cm-20.0cm=30.0cm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烛焰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制成了照相机,故A错误;B.将蜡烛移至距凸透镜35cm刻度线处,即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同时像也变大,故B 错误;C.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u′=5.0.0cm-45.0cm=5.0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看到烛焰正立的像,故C错误;D.将光屏向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烛焰的像更靠近了凸透镜,这是因为放置的透镜可以会聚光线,故D正确。
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190c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b.png)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透镜及其应用是光学的基本知识点之
一、下面是对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1.透镜的定义:透镜是由光密介质(如玻璃)制成的两个或多个面构
成的光学元件。
2.透镜的分类:
a.凸透镜:中央较厚,边缘较薄,凸面朝外。
b.凹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凹面朝外。
3.凸透镜的性质:
a.凸透镜能使平行光线经过折射后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
b.焦点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c.焦距与透镜的形状和折射率有关,与光线的入射角无关。
d.凸透镜有两个焦点,一个在透镜的前方,一个在透镜的后方。
e.凸透镜能够放大物体。
4.凹透镜的性质:
a.凹透镜能使平行光线经过折射后发散开来,看起来是从焦点发出的。
b.凹透镜的焦点在透镜的前方。
c.凹透镜使物体显得小。
5.透镜的应用:
a.照相机和望远镜中使用凸透镜来聚焦光线,形成清晰的图像。
b.眼睛中的晶状体是一个凸透镜,用于调节光的折射,使图像聚焦在视网膜上。
c.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都是通过透镜来实现的。
d.显微镜和放大镜中使用透镜来放大物体。
e.望远镜中使用两个透镜来放大远处的物体。
f.投影仪使用透镜来将图像放大显示在屏幕上。
总之,透镜及其应用是光学中一项重要的知识点,掌握透镜的性质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规律,并且可以应用于许多实际生活和科学领域。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faef6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7.png)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1. 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由透明介质制成,可以使光线发生折射。
根据透镜的形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凸透镜:厚边薄边,中间薄,两面都是弯曲的。
•凹透镜:薄边厚边,中间厚,两面都是弯曲的。
2. 凸透镜的主要性质2.1 焦距焦距是指光线经过透镜后在光轴上交叉的位置到透镜的距离。
焦距可以分为正焦距(凸透镜)和负焦距(凹透镜)两种。
2.2 焦点焦点是指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的交叉点。
凸透镜的焦点位于透镜的正面,凹透镜的焦点位于透镜的背面。
2.3 物距和像距物距是指光线通过透镜前的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通常用符号u表示。
像距是指光线通过透镜后在光轴上形成的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通常用符号v表示。
2.4 放大率放大率是指物体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之比。
3.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根据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像的位置和放大率。
3.1 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物距、焦距和像距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f = 1/v - 1/u,其中,f表示焦距。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为正,成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无穷远处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但大于焦距时,像距为负,成虚像;•当物距等于焦距时,成无穷远处的虚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虚像。
3.2 放大率的计算放大率的计算公式为:放大率 = 像的高度 / 物体的高度。
4.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凸透镜相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焦距为负值。
凹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用同样的公式来表示:1/f = 1/v - 1/u。
5. 透镜的应用5.1 透镜的使用透镜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比如眼镜、相机镜头、望远镜等。
通过使用透镜,可以调节焦距和放大率,使得眼睛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相机能够拍摄清晰的照片,望远镜能够观测到更远的星体等。
5.2 成像原理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透镜的成像原理在光学仪器中有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2、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4、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5、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异侧
利用作图法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
(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
(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
(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如: u>2f u=2f 2f>u>f
u=f U<f
透镜的应用
三、照相机:当u>2f 时,2f>v>f ,成倒立、缩小实像.(镜头→凸透镜,景物→物体,胶片→光屏)
四、傻瓜相机:焦距f 很短,像距v 变化小,使远近不同的景物成位置大致相同.
五、投影仪和幻灯机:当2f>u>f 时,v>2f ,成倒立、放大实像.(镜头→凸透镜,投影片、幻灯片→物体,屏幕→光屏)投影片、幻灯片应倒放. (4)眼睛和眼镜
(5)显微镜和望远镜(凸透镜组合) ①显微镜 ②望远镜
注意:
1幻灯片要倒着插。
2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