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并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常用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3. 体积单位的换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体积的概念,体积的计算方法,体积单位的换算。
2. 难点: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 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空间观念。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体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体积的计算方法,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体积的计算过程。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体积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介绍常用体积单位,让学生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6. 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练习和课后实践,评价学生在体积和体积单位方面的掌握程度。
2. 注重评价学生的空间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验过程。
2. 实物模型:用于直观展示体积的计算和单位换算。
3.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工具:如尺子、量筒等,用于实际测量和计算体积。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引入体积概念,讲解体积计算方法。
2. 第2周:学习常用体积单位,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3. 第3周:通过实例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反思1. 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后教学的。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教材先呈现了长度单位1厘米,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和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并指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然后教材安排了做一做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体会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
再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把体积单位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
后面在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认识容积单位。
教材的的编写体现出三个方面的意图:一是把体积单位与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联系起来,体会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同时对这三种单位有一个直观的区别;二是注重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三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我的教学设计也围绕着这三方面来进行,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我把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分开教学,第一课时教学体积单位。
学生分析:小学生思维是具象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发展期。
因此,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是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的。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方法而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几何的相关概念与关系的获得也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几何,到五年级他们对几何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活动并不陌生,并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经验,但本班学生对操作活动中的自律性还不是很强,教学中应注意对操作活动时纪律的控制。
教学目标:1、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2、知道物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3、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类比、举例、等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意义2.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3. 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熟练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换算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体积的概念。
2. 采用讲授法,讲解体积单位的含义和换算关系。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体积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知到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引出体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体积的定义,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 拓展应用: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容积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体积概念、体积单位及换算关系的理解程度。
2. 课堂练习:评价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容器制造等。
2. 引导学生关注体积单位的发展历程,了解体积单位的由来。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厘米。
3.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烧杯4个、鹅卵石1块、土豆1个、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及实物若干个,收纳盒。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播放视频动画)请大家观看短片后想一想:(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石头真的占据了水的空间吗?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使学生明确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板书“空间”(2)只有石头可以占据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另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个土豆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生:杯子里剩的水更多了,因为土豆比石头大。
引导学生归纳:土豆大所以占据空间大,剩下的水就多;石块小占据空间小,剩下的水就少。
即物体都占据空间,物体大占据空间大,物体小占据空间小。
(板书“大小”)(3)引出体积概念,比较实物大小。
①除了刚刚的石头和土豆占了一定的空间外,你还能说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也占了一定空间吗?小结: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人教版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课本,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体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体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课堂总结时,学生们对体积知识的掌握程度让我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还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体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不同形状物体的体积,并计算出来。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4.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体积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算。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体积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发现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体积知识,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小组讨论:针对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究,完善解题思路。鼓励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一份关于体积计算方法的总结报告。
5.家长互动:请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a.选取一个家庭物品,测量并计算其体积,记录在作业本上。
b.家长与学生共同探讨体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家具摆放、储物空间规划等。
3.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即体积=长×宽×高。通过实例计算,让学生掌握这一计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数学水平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讨论问题:给出几个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盒子的体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理解体积是描述物体占据空间大小的量,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体积现象。
2.使学生熟练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体积单位,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测量物体体积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新课:讲解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及换算,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三维空间中体积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计算常见几何体的体积运算公式;•能够熟练换算不同的体积单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体积的概念和意义;2.常见几何体的体积运算公式;3.体积单位换算。
难点1.掌握剖面法计算不规则立方体的体积;2.理解同体积但形状不同的多面体和圆柱的异同。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体积的概念和意义•认知活动:介绍三维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锥、棱台、球等)并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体积的概念和意义。
•知识讲解:通过数学语言表述体积的含义,即三维空间中一个几何体占据的空间大小。
同时,对公式$V=S\\times h$的说明,其中S表示几何体底面积,ℎ表示高。
•练习活动:组织学生围绕常见几何体的体积公式进行课堂练习。
2. 常见几何体的体积运算公式•认知活动:组织学生完成长方体、正方体、棱锥、棱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实验。
•知识讲解:讲解常见几何体的运算公式和运用。
如长方体的公式$V=L\\times W\\times H$,正方体的公式V=S3,棱锥的公式$V=1/3\\times S\\times H$等。
•练习活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不同几何体的体积。
3. 体积单位换算•认知活动:以桶、罐、盒为例,让学生思考体积单位的差别和联系。
•知识讲解:介绍不同的体积单位及换算方法,如1立方米(m³)=1000立方分米(dm³)=1000升(L)。
•练习活动:设置换算练习题目,让学生完成体积单位换算。
4. 剖面法计算不规则立方体的体积•认知活动: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不规则立方体,让学生研究其体积的计算方法。
•知识讲解:讲解剖面法计算不规则立方体的体积,即将不规则立方体剖分成若干规则立方体,计算其体积总和。
•练习活动:设计实践练习,让学生运用剖面法计算不规则立方体的体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通用7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建立体积的概念。
2、初步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量的特征,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的单位。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一、依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
1.什么是体积?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你能想像或比划一下他们个个有多大吗?4.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5.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6.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7.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二、探索研究,交流展示。
1.故事引入:出示主题图:乌鸦喝水的故事。
自由汇报: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2.学生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第一杯的水不能倒入第二杯,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部分空间。
)3.课件出示:比较观察:电视机、影碟机、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体积)加深理解:三、体积单位的认识:(学生先看书自学,再汇报交流。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实物说出体积的含义。
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并且能用体积单位合理估计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感悟体验等学习活动,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交流倾听,善于比较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在原来知识结构里:学生学习了线段的长度、面积的大小及相关的计量单位,学生初步建立了一维二维的空间观念。
这些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体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我对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的本课内容做了比较。
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通过实验演示或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体积的含义,构建体积单位的表象。
因此,我由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顾、感知、操作、想象,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对比中学习,逐步达到对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在观察思考、感知体验、操作想象等活动中建立体积概念及体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体验活动中理解体积的含义,经历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表象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体积和体积单位一、对比引入新知。
学生汇报:分别是线段,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引导:线段有长短之分,长(正)方形和长(正)方体有大小之别。
为了表示物体的长短,我们认识了长度。
为了表示物体平面部分的大小,我们学习了面积。
如果要表示整个物体的大小,那又将产生什么呢?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块来学习。
【设计意图】对比引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同时又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三者相互之间有联系吗?活动2【活动】体积和体积单位二、活动揭示概念。
活动一:体验书包里的空间。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受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理解体积的含义。
2.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并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进行物体体积估算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
难点: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物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3.体积单位模型(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提问:你们能感受到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吗?(二)探究体积的含义1.教师展示两个不同大小的正方体,提问:这两个正方体哪个更大?为什么?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活动,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
(三)认识体积单位1.教师展示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模型,提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教师依次展示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这两个体积单位。
4.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和课件,引导学生比较1立方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大小关系。
(四)体积单位间的换算1.教师提问: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3.教师通过实例讲解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五)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要求学生用体积单位表示它们的体积。
2.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体积和体积单位。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布置1.请学生用今天所学的体积单位表示家中一些物体的体积。
2.家长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和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并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学生在操作、观察和思考中,逐步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了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学生对于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其意义。
2.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 体积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熟练运用体积单位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换算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体积的概念。
2. 采用讲授法,讲解体积单位的含义及换算关系。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体积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引出体积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体积的定义,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
3. 讲解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4. 实践操作:让学生用体积单位测量和计算实物的体积。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体积概念及体积单位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作业、课后练习等。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课后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能否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进行体积计算和单位换算。
3.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鼓励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容器容量计算等。
2. 介绍体积的进一步概念,如体积的增加和减少,以及三维图形的体积计算。
3.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如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加深对体积单位的理解。
八、教学资源1. 实物模型和道具,用于展示和测量物体的体积。
2. 体积单位换算表,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P27~28的内容,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P32“练习七”中第1、2、4题。
教学目标1.在观察、实验、比较中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丰富、有层次的活动体验,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课件,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水杯,水,可以放进杯子里的小石块,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知“体积”师:同学们,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1.课件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故事。
师:《乌鸦喝水》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学情预设】学生能比较简单地讲清楚《乌鸦喝水》的故事。
2.课件出示教科书P27故事,提炼故事的主线。
师: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能喝到水呢?【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到“小石子让水升高”“小石子把水挤上去了”“小石子占了水原来的位置,水面上升”等。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小石子占了水的位置。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初步感受小石子与水面升高的关系,在讨论交流中感悟物体占有空间,感知物体的体积。
二、实践探索,建立“体积”概念1.实验观察:物体占有空间。
(1)教师做演示实验。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老师在做什么。
第一步:取两个同样大的玻璃杯,第一个装满水,第二个放入一块石头。
第二步:把第一个杯子中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倒满。
(2)启发思考。
师:谁能说说,老师做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实验过程。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为什么第一个杯子里的水没倒完呢?【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发现第一个杯子里的水有剩余,并且能联想到第二个杯子里的石头占了一部分空间,所以倒不完,但表述上不够规范,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如: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水多出来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小节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最后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兴趣浓厚;学生小组协作的能力和数学语言概括的能力不强;学生对体积概念比较生疏。
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学校数字校园平台,通过比较网络上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设计出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设计。
1.(一)故事激趣策略: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2.自主学习策略:采用实验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合作学习策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体积的概念。
2.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3.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
教学准备玻璃杯,水,鹅卵石,三根1米长的木条,生活用品实物模型,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模型、1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答:l米、1分米、1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 l平方米、l 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二、新知学习1.认识体积。
(1)激引入。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体积的概念,理解体积的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意义2. 体积单位的认识3. 体积单位的换算4. 实际问题中的体积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的认识及应用。
2. 难点:体积单位的换算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
2. 运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模型展示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体积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是多少?”引发学生对体积的思考。
2. 讲解体积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3. 介绍体积单位: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4. 演示体积单位的换算: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5. 练习与应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容积等。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是多少?”引发学生对体积的思考。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体积的理解,并介绍自己熟悉的体积单位。
3.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操作,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练习。
4. 应用活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容积等。
5. 总结活动: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理解与应用:通过练习题的正确率来评估学生对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意义。
2.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 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熟练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理解体积的概念。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体积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体积的概念:用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体积的意义,讲解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 学习体积单位: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它们的大小。
4. 换算关系:讲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学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5. 实践应用:设计适量的人民币单位换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体积知识解决问题。
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一些物体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八、评价与反馈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应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
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九、拓展与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他体积单位,如立方毫米、立方厘米等。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理解体积的含义,掌握体积的测量方法。
2. 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会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2. 难点: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原理,能灵活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体积测量工具(如尺子、容器等)、体积单位模型、实物素材。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体积的含义:让学生观察实物,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大小之分,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
3. 学习体积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使用体积测量工具,实际测量一些物体的体积,总结体积的测量方法。
4. 认识体积单位: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各个体积单位的大小。
5. 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让学生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学会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五、课后巩固: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器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体积的概念,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并学会了体积单位的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几何模型制作等。
2. 引导学生关注体积单位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体积的概念、测量方法、体积单位的认识以及换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8页和练习七的第3、4题。
教材简析:《体积和体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
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等问题,都不易理解。
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迁移类推引出体积单位。
对于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认识,可以拿出相应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大小,借助与这些体积单位相近的正方体实物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感知物体的体积,并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借助与体积单位相近的正方体实物,从而使学生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
3、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和感悟空间观念。
4、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应用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感知物体的体积概念,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
教具准备:课件,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两块大小不一的石头,棱长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棱长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和用3根1米和的木条做成的互成直角的架子。
学具准备:体积为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正方体模型各1个。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入: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通过一段短片,来重温一下这个经典的故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学习作准备。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3.结合实际例题,分析不同形状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体积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4.强调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等,并进行相关例题讲解己在学习体积知识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体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4.教学拓展: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体积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开展课外活动,如体积测量比赛、数学手抄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体积知识在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个装满水的透明玻璃瓶和一个不规则的石块,提问学生:“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个石块的体积,应该怎么办呢?”引发学生对体积测量方法的思考。
5.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体积知识的小论文,主题为“体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字数不限,要求有实例说明。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可协助检查,但不建议直接给出答案。
2.作业完成后,同学们可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解题方法和心得。
3.教师将针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对优秀作业给予表扬,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个装有不同形状物体的透明容器,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找出计算这些物体体积的方法。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学重点: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体积概念。
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总结1、体积的意义。
2、体积单位:三、学生看书,自学四、效果检测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1)、橡皮的体积用(),火车的体积用(),书包的体积用()。
(2)、练习: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
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单位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单位。
②、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表面积是(),体积是()。
(你想怎样填?)③、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
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模板第【2】篇〗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 .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认识体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学生作答)老师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乌鸦把石头一粒一粒地衔到瓶子里,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出来了。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体积的概念1. 引入体积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放入物体水中观察水位变化)感知体积。
2. 讲解体积的计算方法,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第二章:常用体积单位1. 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测量物体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物体的体积。
第三章:体积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1. 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容积等。
2. 举例说明体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选择合适的包装容积。
第四章:体积的测量工具1. 介绍量筒、体积瓶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准确测量物体体积。
第五章:体积的估算1. 教授学生估算体积的方法,如利用生活经验、观察和比较等。
2. 进行体积估算的练习,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体积知识。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体积单位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对体积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评估学生运用体积知识的能力。
3.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体积单位的熟悉程度。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教案和练习题。
2. 实物模型、测量工具和实验材料。
教学时间: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第六章:体积的扩展应用1. 教授学生如何利用体积知识进行扩展应用,如计算多物体组合的总体积。
2. 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让学生掌握扩展应用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五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万州区汶罗小学牟建蓉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38~39页,40页“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建立体积的概念。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能初步掌握计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动手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重点
常用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m3,1dm3,1cm3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玻璃杯,水,鹅卵石,三根1米长的木条,生活用品实物模型,长4cm,宽3cm,高2cm的长方体木块和棱长3cm的正方体木块,实物投影仪,1cm3的正方体模型,1dm3的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体积概念
1、教师演示实验。
取三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第二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第一杯的水不能倒入第二个杯子中)为什么?(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部份空间,所以无法全部倒入)
2、这个情景肯定让大家想到一个故事——对,就是《乌鸦喝水》,乌鸦想出什么办法?最后喝到水了吗?
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在第3个杯子中放更大的一块鹅卵石,猜猜哪个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教师:对,物体有大,有小,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比较哪个物体大,哪个物体小,其实比较的是什么的大小?
生:比较的是物体的体积。
师:那谁能解释一下什么叫体积?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语解释什么是体积)
师:对。
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体积)
二、创设矛盾情景,认识体积单位
1、激发兴趣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体积,那么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再出示一些物体)比较这些物体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生:(一一判断)
师:(最后出示体积相近的长正方体)
学生出现争论。
师:到底谁大谁小?(要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板书:体积单位)
2、教师: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
3、dm3、m3。
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大小。
(幻灯演示)
3、感知体积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
(1)一粒蚕豆的大小是1cm3,请同学们估出身边体积是1cm3的物体。
(2)一个粉盒的大小是1dm3,请同学们用手捧出1dm3大小的物体。
(3)几个同学用身体演示大小1m3的物体。
(4)完成课文第40页“做一做”的第1题。
说一说1cm、1cm2、1cm3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
让学生通过讨论,使其明确,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线段,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面的大小,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4、选择合适的单位
牙膏盒的体积约120()一部手机的体积约48()
一堆煤的体积约2500()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1()完成课文第40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进而使学生深化对计量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护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意思的理解。
5、练习:完成课文第44页练习七的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6、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