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全).ppt

合集下载

荆轲刺秦王全_PPT-58页文档资料

荆轲刺秦王全_PPT-58页文档资料

樊将军仰 天太 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 涕;眼泪,古今异义
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之)解燕国
不之 过
建议 可以用(它)解除
忧患患,而并报,将表军递之进仇怎者么,何样如?动”化樊,於走期上乃前对曰它:“怎为么之办奈呢
何?”

(该怎么办)
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想到这些,常常 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 “如今有一个建议可以用它解除燕国的忧患,并且报 将军的大仇,怎么样?”樊於期就走上前说:“该怎么 办?”
第三段(荆轲知太子……将奈何?)九组字词 第十组文
段翻译
(樊将军仰天……为之奈何?) 十一组字词 第十二 组文段翻译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遂自刎) 第十三组字词 第十四组文段翻译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 占领
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向北 掠夺
秦将王翦攻破了赵国,俘虏了赵 王,占领了赵国全部的土地,并挥师 向北掠夺土地,一直到燕国南部边界。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

来,目的连词
这样,那么
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被见陵之耻除
矣疑问。副将词军,岂难有道意 乎?”偏樊袒於:袒期露偏一袒只臂膀扼,腕古而今进异义
曰咬:“牙此切齿臣捶胸痛恨的事

荆轲说:“我希望得到将军的头颅来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
日兴夜并切且齿好拊好心地见我也。,我乃就今左得手闻握着教他!”的袖遂子自,刎右。手刺他的胸。
词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判断句
父母宗族,皆为(之)(所)戮没 燕国见陵(于)(秦)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王》ppt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荆轲刺秦王》ppt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千斤金来悬赏将军的头,你打算怎么办?”樊将
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就痛入
骨髓,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荆轲说:“如今有
一句话,一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二可以替你樊将
军报仇雪恨呀!怎么样?”樊於期于是走上前说:
“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 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非常高兴,乐意见我。我左手 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这样那么就
课文朗读《荆轲 刺秦王》朗诵1.mp3
背景简介:
▪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产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 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 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 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 小的国家。起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 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 “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 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 “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 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 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 灭燕。
机智 临危不惧 英勇顽强
宁死不屈
评 价 性 训 练:
1.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 性情:深沉,坚毅,大方。准备信物,深谋远 虑。 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 大方 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胸有成竹,周 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 挡搪塞,机智过人。
【对荆轲的评价】 :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 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 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 如,左思的《咏荆轲》称赞他“虽无壮士节,与 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 潜说他“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不管怎样, 荆轲刺秦王不是为一己之私,是为“国家大事”, 所以他的故事才会流传千百年,历久而不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知识梳理 课件(2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知识梳理 课件(23张PPT)

七、文化常识
《战国策》 1.太子 2.足下 3.五音 4.宗庙
八、文本素材挖掘运用
【素材挖掘】 义无反顾的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送
别,荆轲刺秦,慷慨悲歌,大义凛然,千百年来激励了 多少志士仁人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当荆轲义无反顾踏上刺秦之路,耳边响起“风萧萧 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是何等的壮烈。渴 望壮烈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日以尽矣 3.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燕王拜送于庭 6.图穷而匕首见 7.秦王还柱而走 8.卒起不意
二、古今异义词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3.将军岂有意乎 4.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5.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6.诸郎中执兵
赵》
80.私 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荆轲刺秦王》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荆轲刺秦王》 ④乃遂私见樊矜期 ——《荆轲刺秦王》
80.私 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私利,私事) ——《荆轲刺秦王》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私,偏爱)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私人的,自己的) ——《荆轲刺秦王》 ④乃遂私见樊矜期 (私下,偷偷地) ——《荆轲刺秦王》
【运用角度】
侠义
义无反顾 充分准备
荆轲刺 秦王
壮烈
知恩图报 生命的价值
【精彩运用】
话题一 幻想与现实 易水诀别,他意志坚定;刺秦之时,他临危不乱;
将死之时,他大义凛然,我认为荆轲的精神虽然是崇高 的,但他的行为是鲁莽的,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强秦的宫殿内刺秦王,无论成功与否终究是难逃一死。 荆轲死后,燕国绝非安然无恙,这反而使所向披靡的秦 军更加力不可摧,士气更加高涨,最后加速了燕国的灭 亡。荆轲的手段是逞一时之快,即使他消了太子丹的耻 辱,报了樊将军之仇,换来的可能是国家更快地走向灭 亡。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总结.优秀精选PPT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总结.优秀精选PPT

▪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环绕
▪ 8.陈
▪ 诸郎中执兵,皆陈(于)殿下
排列
▪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
陈述
▪ 9.为 ▪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 乃为装遣荆轲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10.发 ▪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 11.就 ▪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 12.引 ▪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 ▪ 荆轲废,乃引匕首提秦王
《战国策》
一、文学常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 末年刘向编订,全书共三十三篇,国别 体史书。分为东周、西周、秦、齐、 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 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 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 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 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10)发尽上指冠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1)乃朝服 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12)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3)箕踞以骂曰 箕,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5、古今异义
替 整理 被
打开 头发
登上 成功
挣扎 举起
▪ 13.见 ▪ 图穷而匕首见 ▪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显露 召见
▪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14.意 ▪ 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心意
▪ 将军意料
▪ 15.使
▪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派遣 使者
▪ 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PPT

《荆轲刺秦王》PPT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秦军压境,燕丹恐惧,商议计谋, 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 怒叱太子,易水决别,厚遗蒙嘉, 顾笑舞阳,秦廷行刺,倚柱笑骂, 失败被斩。
2.文章刻画了荆轲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荆轲胆识超人,智谋非凡,果断勇敢,性格刚 烈,不畏强暴。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扶弱救困和反抗侵 略的侠义行为,反映了作者反抗暴统的思想。
⑥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
⑦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
⑧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⑨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
⑩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
11.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也”表判断)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者……也”表判
4.背景链接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 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 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 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受占的各国土地;如 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使秦“内忧大乱”“君 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破秦,荆轲刺秦王的 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3.荆轲私下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他慷慨献身?
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 ,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再从“解燕国之患,而 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 反映;最后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舍 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於期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 。樊於期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 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7.通假字归纳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

《荆轲刺秦王》PPT课件(整理).ppt

《荆轲刺秦王》PPT课件(整理).ppt

.精品课件.
5
【重点字词】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
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
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
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
准备
诀别
刺秦
3、刺秦。(10--18)
(1)、计见秦王。(10--12)
(2)、勇刺秦王。(13-17)
(3)、壮志未酬。(18)
.精品课件.
19
情节扣人心弦 围绕课文标题,梳理概括情节
荆轲刺秦王
行刺缘起 行刺准备 行刺经过 行刺结果
人物形象鲜明
哪个人物的形象最鲜明? 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文中找依据。
——引——倚——笑——踞——骂 秦王:惊——起——绝——拔——操——走
——拔——击——复击——目眩 群臣惊愕、左右惊呼——“尽失其度” 沉着机智、英雄虎胆、视死如归……
正衬
秦王……
荆轲
历史对荆轲刺秦的评议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潜 “江湖侠骨”——龚自珍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 “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朱熹
.精品课件.
14
• 第八段:怒叱太子。 • 第九段:易水诀别。“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
悲歌的一幕,是“刺秦”准备中的高潮。 • 第十~十一段:荆轲为达刺杀目的,贿赂秦王
宠臣,表达忠心,从而得以见秦王。 • 第十二段:荆轲的目的达到,秦王接见燕使。 • 第十三段:顾笑武阳。 • 第十四~十六段:以上是故事的高潮:图穷匕
荆轲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 使……听说
? 10.其人居远未来 ?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
? 11.太子迟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以……迟缓
? 12.群臣怪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以……奇怪
文言句式
?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判断句】
? 4.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5.欲与 ( 之 ) 俱
? 6.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 7.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省略句】
? 8.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9.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 ? 10.常痛于骨髓 ? 11.燕王拜送于庭 ? 12.秦王购之金千斤
介宾短语后置 ? 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14.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15.人无不立死者
? 5.持千金之 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 ? 6.秦王方还柱 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 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 ? 8.左右既前,斩荆轲 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 9.秦王购之 金千斤 古义: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
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 特指黄金。
荆轲刺秦王
知识梳理
通假字
? 1.秦王必说见臣 ? 2.今日往而不反者 ? 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4.图穷而匕首见 ? 5.秦王还柱而走 ? 6.卒起不意
? 说,通“悦”,高兴。 ? 反,通“返”,返回。 ? 振,通“震”,害怕。 ? 见,通“现”,出现。 ? 还,通“环”,绕。 ? 卒, 通“猝”,仓促,
?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图穷而匕首见
连词,表承接
?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连词,表递进

?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 /以故荆轲
逐秦王,
介词,因
? 使工以药淬之 /而乃以手共搏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
奉药囊提轲
介词,用
? 日以尽矣 通“已”已经
? 以次进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自里会见樊 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
了。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自里会见樊 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
了。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 将军之仇者,何如?
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 并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
? 既然这样,那么 ? 有……的 ?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
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 句,译为: ……的原因
? “无以”,意为:没有 用来……的办法
? 6.以故荆轲逐秦王
? 因此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 足下,岂可得哉?
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即 使我想长久地侍奉您,难道可以做到吗?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 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介词,按照
? 皆白衣冠以送之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遂拔以击荆轲 连词,表目的,“来” /不译
? 箕踞以骂曰 连词,表修饰
固定用法
?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2.然则将军之仇报 ? 3. 荆轲有所待 ?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
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 生劫之 ?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有以”,意为:有用 来……的办法
突然。
古今异义
?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
困难。 ? 2.仰天太息流 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 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 4.今有一言, 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定语后置
一词多义(实)
发 ?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发尽上指冠 诚 ? 诚能得樊将军首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度 ?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 ?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打开 ? 出发 ? 头发
? 如果真的 ? 的确,确实
? 估计 ? 常态,气度
就 ?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 轲自知事不就
? 登上 ? 成功
陈 ? 恐惧不敢自陈 ?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 动词,陈述 ? 动词,排列
顾 ? 顾计不知所出耳 ? 荆轲顾笑武阳 ? 大行不顾细谨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只是,不过 ? 回头 ? 顾忌,考虑 ? 反而,却 ? 拜访、看望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乃为装遣荆轲 (于是 准备行装,派遣荆轲出 使秦国)
?
?被 ? 准备
?
? 乃令秦武阳为副 ? 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 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 做为 ? 因为 ? 发出
一词多义(虚)

?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连词,表转折
?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

连词,表并列
?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 /自引而起 /秦王还柱而走 /倚柱
而笑
连词,表修饰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 什么凭信之物,那么秦王是不可以亲近的。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 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 因为我自己的私仇,而伤害樊将军的心意, 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
荆轲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词类活用
? 1.进兵北略地
名词作状语 向北
?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名词作状语 在白天在晚上
? 3.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
用匣子
?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
向上
? 5.樊於期乃前曰 ? 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 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 名词作动词 上前 ? 6.皆白衣冠以送之 名词作动词 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 ? 7.乃朝服,设九宾 名词作动词 穿朝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