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计算练习课——神奇的数字(省一等奖)
四年级上北师大《神奇的计算工具》陈丽娟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6
![四年级上北师大《神奇的计算工具》陈丽娟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6](https://img.taocdn.com/s3/m/97c92cd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4.png)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神奇的计算工具》。
二、教材分析《神奇的计算工具》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教学内容。
内容简单但贴近生活,能使学生体验使用计算器的优势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计算器。
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多于同伴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难点: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的了解和掌握。
五、教法与学法及教具准备教法:1.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共同探究。
2.直观演示法。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课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素材。
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学会计算器的除加减乘除之外的一些按键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计算器、PPT课件、自制教具学生:电子计算器六、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让我们来一组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对!3×7=2120+18=3845÷9=523×3=69207×34=703823456×508=11915648师:怎样能快速算出24387×508呢?生:用计算器小结:对了,我们可以用计算器帮助我们计算。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没有计算器,他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吗?2、出示计算发展史图片3、关于计算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的好伙伴,经济实惠、体积小、携带方便。
在计算器上有哪些部分是你已经了解的?板书:0~9ON或ACOff如果没有off键,说明你的计算器会自动关机+-×÷=·如果学生仅介绍此,老师再介绍:M+数字键开机键关机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小数点键存储键MRMC/两次MRC师:看来大家对计算器非常了解,不过当我们将按键输入数据后,会在什么地方知道答案呢?生:显示屏师:按键、显示屏是计算器的两部分,会用吗?一起来试试吧!通过:1000-29×31这道题产生矛盾,为学生演示正确做法先压29×31=899压M+再用1000-899再压MR4、课本第36页第一题836+569=416000÷128=782×534=756+685-298=3363×21÷57=438×36-1734=小结:运用计算器两个要点,正确输入和合理选择。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3《神奇的计算工具》ppt精品获奖课件1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3《神奇的计算工具》ppt精品获奖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33c4a4babceb19e8b8f6ba4a.png)
计算题
20655÷(27×45)=
先估计下列算式中一个乘数的范围,然后用计 算器检验你的每一个估计,如果你的估计不在预设 的范围内,用另一个数再试一试。
算式 88× () 73× () 192×()
405×()
积的范围 3000-3400 4000-4200 5500-6000 7800-8200
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找找规律
2×5= 10 22×55= 1210 222×555= 123210 2222×5555= 12343210
┊ ┊ 22222222×55555555= 15555555
111111110 111111110 111111110 111111110 111111110 111111110 111111110 111111110 1234567876543210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广泛使用 算盘,使计算速度快很多。
1642年,法国数学家发明了第一 台机器演算的工具。
1822年,第一台能按一定程序自动 控制的计算机诞生了。
1946年,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 电子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5000多次。
现在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计算机每秒 可以运算1000多万亿次。
计算题
(1) 4235+2863= 7098 (2) 20÷5= 4 (3) 56×12×13= 8736 (4)2345-39×21= 1526
2345-39×21
(1)先计算39×21 (2)按M+,将第一步的答案储存 (3)按2345 -,再按MR(或按一下
四年级上北师大《神奇的计算工具》门学娟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65
![四年级上北师大《神奇的计算工具》门学娟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65](https://img.taocdn.com/s3/m/5011772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c.png)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2、初步认识计算器,能使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
2、认识计算器,能使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练习60+50=72÷8=110÷10=10×90=63+17=79-19=80÷8=12×3=75-25=15+15=教师:你们算的又对又快。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与计算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1、出示学习任务(1)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2、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历史: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找找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笔画一画。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看图片,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师:人类的智慧是神奇的,制造了这么多伟大的计算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计算工具,我们经常用到,它体积小便携方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计算器)那你们都在哪看到过计算器呢?(菜店,超市,粮食店等)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计算器。
3、认识计算器(1)认识计算器OFF关机键ON/C开机键CE清除键显示屏符号键数字键(2)用计算器计算25+13=?开机键ON/C,先输入25,在输入+,然后输入13,最后输入=,显示屏显示结果。
如果中途输入错误,就用CE键清除。
(3)小组合作练习,用计算器计算245+750=()197-130=()330÷10=()135×62=()三、巩固练习1、填空题(1)用计算器计算24+35时,先输入(),在输入()和(),最后输入(),显示结果。
(2)OFF键表示()。
ON/C键表示()。
CE键表示()。
(3)1946年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
2、选择题(1)ON/C键什么意思?A、开机B、关机C、加法(2)CE键是什么意思?A、减法B、删除C、乘法(3)OFF键是什么意思?A、关机B、删除C、等于3、计算题293+134-39=()632+750-169=()172-26+763=()340÷10×29=()115×62-63=()326-100+59=()490÷70×21=()892×53-460=()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五、作业用计算器计算自己家一个月的支出和收入是多少。
四年级上北师大《神奇的计算工具》刘静静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63
![四年级上北师大《神奇的计算工具》刘静静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63](https://img.taocdn.com/s3/m/52b08da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4.png)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正午中心小学刘静静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谜语,揭示课题。
师: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谜语)猜谜语:一个东西真奇怪,上面布满小方块。
用手一摁数出来,加减乘除算得快。
师:谜底是什么?(计算器)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与计算器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2,介绍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
(课件演示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师:计算工具的发明与不断进步无论对数学学科,还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计算器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计算器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1.认识计算器。
(1)课件出示: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呢?(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计算器,从计算器的面板、显示器、键盘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介绍。
(3)回忆计算器各个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一些常见的功能键的名称和作用。
如“ON/C”是开机及清屏键,“OFF”是关机键,“CE”是清除键,“+、-、×、÷”是运算符号键,“0,1,2,3,4,5,6,7,8,9”是数字键等。
2.同桌之间互相出几道计算题,然后两人一起用计算器算一算。
全班交流,说一说在用计算器计算时有什么感受,或者遇到了什么问题。
预设生1:可以先估一估计算结果,以免按错了。
生2:计算大数用计算器比较方便,计算较小的数直接口算更快,不必使用计算器。
生3:数据非常大时,计算器不能直接显示结果。
3.小游戏。
(1)用计算器算一算。
任选一个自然数→×878→-765→×2→+2000→-470→÷1756→?师:你发现了什么?(计算结果仍是这个自然数)①鼓励学生多选几个自然数,再用计算器算一算。
幼小衔接第课神奇的计数器公开课教案课件教案课件
![幼小衔接第课神奇的计数器公开课教案课件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49139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07.png)
个位上的 一个珠子表 示1一个个一。。
(
)
(
)
(
)
(
)
(
)
(
)
知识点二
十位上是2, 表示有2个 十
个位上是3, 表示3个一
说一说下边的数字里边都有几个十、几个一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把 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要复述清楚。
自学指导(二)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 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陈尧咨(善射)
神态
忿然 笑而遣之
语言 动作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笑而遣之
性格: 自矜(骄傲)
卖油翁(善酌)
睨之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对比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取置覆酌沥
谦虚
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 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课堂练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 1、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 2、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 3谦虚使人进步, • 4、人应有一技之长, •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6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 7艺无止境 •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训练才能有所收获,取得
四年级上数学《用计算器计算》巫晓丹人教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41
![四年级上数学《用计算器计算》巫晓丹人教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41](https://img.taocdn.com/s3/m/c28c3dc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9.png)
名师PPT课件
说说操作计算器的步骤。
80+27= 107
—
按键
80
+
27
=
-
屏幕显示
80.
80.
27.
107.名师PPBiblioteka 课件说说操作计算器的步骤。
126+339= 465
按键 1 2 6
+
339
=
屏幕显示
126.
126.
339.
465.
名师PPT课件
操作方法 ☞
1.先按开机键
2.照着算式在计算器上依次按键。
3.做完一次计算,要按一次清除数 据键后,再进行下一次计算。
记一记
借助计算器进行连加计算
名师PPT课件
10-2-5= 3
按键
8
屏幕 显示
8.
新挑战
+ 23
8. 23.
+
10 =
23. 10. 41.
借助计算器进行连加计算
名师PPT课件
按键
6
屏幕 显示
6.
新挑战
+ 12 +
10 =
6.
12. 12. 10.
名师PPT课件
小结:
1.先按开机键 2.照着算式在计算器上依次按键。 3.做完一次计算,要按一次清除数 据键后,再进行下一次计算。
谢谢!
名师PPT课件
借助计算器进行连加计算
巫晓丹
旧名师知PP回T课顾件 显示屏
计算器
数字区
开机 (清除键)
运算符号区
旧名师知PP回T课顾件
说说遮住的是什么键?
你说对了吗?
名师PPT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3《神奇的计算工具》ppt精品获奖课件1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3《神奇的计算工具》ppt精品获奖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a0c5079a1a37f111f1855bc9.png)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广泛使用 算盘,使计算速度快很多。
1642年,法国数学家发明了第一 台机器演算的工具。
1822年,第一台能按一定程序自动 控制的计算机诞生了。
1946年,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 电子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5000多次。
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找找规律
2×5= 10 22×55= 1210 222×555= 123210 2222×5555= 12343210 ┊ ┊ 22222222×55555555= 1234567876543210
22222222 ×55555555 111111110 111111110 111111110 111111110 111111110 111111110 111111110 111111110 1234567876543210
计算题
20655÷(27×45)=
先估计下列算式中一个乘数的范围,然后用计 算器检验你的每一个估计,如果你的估计不在预设 的范围内,用另一个数再试一试。
算式 88× () 73× () 192×() 405×()
积的范围 3000-3400 4000计算机每秒 可以运算1000多万亿次。
计算题
(1) 4235+2863= 7098 (2) 20÷5= 4 (3) 56×12×13= 8736 (4)2345-39×21= 1526
2345-39×21
(1)先计算39×21 (2)按M+,将第一步的答案储存 (3)按2345 -,再按MR(或按一下 MRC),将储存的答案提取,再按=
冀教版四年级上六认识更大的数1计算器【省一等奖】
![冀教版四年级上六认识更大的数1计算器【省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6f89253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1.png)
教学过程
与方法
本课时教学思路:
谈话导入—学习新知—练习巩固
导课:今天我们来一块来认识一下计算器!
1.通过数学小故事了解计算器的起源和发展(见课件)
2.了解计算器的功能键
3.教师展示计算器上的各功能键,然后组织学生自己探索计算器各功能键的作用。
(1)开关键------ON/CE
(2)教师引导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讨论得出其步骤:
先按开关键ON/CE打开计算机
再依次按下数字键5040
再按+键
接着按数字键1073
最后按=键
按清除键ON/CE或关闭键OFF
5.练习巩固
试一试
板书设计
计算器
1.计算器的功能键
2.用计算器计算:5040+1073=6113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用计算器计算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Hale Waihona Puke 教学目标整体目标:
1.经历认识计算器,并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过程。
2.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步骤,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对用计算器计算充满兴趣,体验计算器计算方便、快捷、准确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
(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重点)
(按此键,屏幕显示0)
(2)数字键-----1、2、3......
(按数字键,屏幕显示相应数字)
(3)符号键-----+、-、×、÷、=
(按符号键,屏幕不改变原显示内容,计算器按该键功能输入计算要求)
(4)关闭键-----OFF
(按此键,关闭计算器)
4.用计算器计算
四年级上北师大《神奇的计算工具》陈丽娟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56
![四年级上北师大《神奇的计算工具》陈丽娟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56](https://img.taocdn.com/s3/m/5b3559c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7.png)
名师PPT课件
名师PPT课件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乘法
名师PPT课件
名师PPT课件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名师PPT课件
名师PPT课件
用计算器算一算
22222222×55555555=?
名师PPT课件
名师பைடு நூலகம்PT课件
数学游戏。 用1,2,3,4,5这五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两
位数和一个三位数,用计算器求出它们的积,积 大者获胜。
名师PPT课件
名师PPT课件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1 38
23×3= 69 5 7038
23456×508=11915648
名师PPT课件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名师PPT课件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广泛使用算 盘,使计算的速度快多了。
名师PPT课件
1822年,第一台能按一定程序自动控 制的计算机诞生了。
四年级上北师大《神奇的计算工具》胡荣华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59
![四年级上北师大《神奇的计算工具》胡荣华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59](https://img.taocdn.com/s3/m/1092dad4647d27284a735113.png)
1《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乐平市第七小学胡荣华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计算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
教学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了解计算器的功能键。
教具准备:WPS课件、视频、配乐学具准备:电子计算器、接龙题卡、计算题卡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当你在超市买了许多东西到收银台结账的时候,收银员是用什么来算总价的?生:电脑计算器。
师:计算的速度快吗?生:很快,一输入后总价就算出来了。
师:是的,用计算器计算非常快捷方便,那么同学们,在以前人们没有计算器是用什么计算的呢?生:算盘,我爷爷用过。
师:还有吗?生:我听说还有用结绳,石子计算……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很多,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演变史,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师:看了这个介绍,你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现在的计算工具计算比以前的先进了许多,计算速度越来越快了。
师:是的,计算工具从最初的算筹,算盘,发展到计算器,以至于发展到现在的超级计算器,计算的速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和学习一种神奇的计算工具——计算器。
(板书:神奇的计算工具)二.引导探索、认识和学习使用计算器1.说一说在生活中所见到过的的计算器。
师:看,(课件展示“计算器”图片)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生:计算器。
师:那你能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计算器呢?生:菜市场、超市、银行、手机、电脑上……师:是的,计算器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使用非常广泛。
2.合作交流探索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2(1)提出探究活动的要求。
师:请大家拿出计算器,仔细观察,你会用吗?(会用。
)师:计算器上有哪些知识你是了解的?(生自由表达)师:愿意把你知道的告诉其他同学吗?生:愿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那样重新组合,重复这个过程, 你能发现什么?
453 543-345=198 981-189=79 2 972-279=69 3 963-369=59 4 954-459=49 5
812 821-128=693 693-396=594 954-459=495
先用计算器计算左边两题,再 直接填写右边两题的得数。
142857 它发现于埃及金字塔内, 它是一组神奇的数字, 它证明一星期有7天,它自我累加一次,就由它的6个数字, 依顺序轮值一次,到了第7天,它们就放假,由999999去代班, 数字越加越大,每超过一星期轮回,每个数字需要分身一次, 你不需要计算机,只要知道它的分身方法,就可以知道继续累加的答案, 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去发掘! 也许,它就是宇宙的密码, 如果您发现了它真正的神奇秘密┅┅ 请与大家分享哦!
先算出前三道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题 横线上的数。
142857×1+ 857142 = 999999 142857×2+ 714285 = 999999 142857×3+ 571428 = 999999 142857×4+ 428571 = 999999 142857×5+ 285714 = 999999
将“142857”这个数字分解: 142 + 857 =999 14 + 28 + 57 =99 1 + 4 + 2 + 8 + 5 + 7 =27 2+7 =9
将“142857”这个数自乘一次: 142857×142857 =20408122449 20408 + 122449
百炼不变之身 142857
142857×1=142857(原数字) 142857×2=285714(轮值) 142857×3=428571(轮值) 142857×4=571428(轮值) 142857×5=714285(轮值) 142857×6=857142(轮值) 142857×7=999999(放假由9代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2857×8=1142856(7分身,即分为头一个数字1与尾数6, 同时数列内少了7)
142857×9=1285713(4分身) 142857×10=1428570(1分身) 142857×11=1571427(8分身) 142857×12=1714284(5分身) 142857×13=1857141(2分身) 142857×14=1999998(9也需要分身变大) 继续算下去……
任意写一个三位数(111,222, 333,…,999除外),将三位数的 三个数字重新组合,求出其中最大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42857”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用它分别 乘1、2、3、4、5、6,得到的数分别由哪几 个数字组成?用计算器算一算。
142857×1= 142857 142857×4= 571428 142857×2= 285714 142857×5= 714285 142857×3= 428571 142857×6= 857142
( 36×4)×(104○4)= 3744
29×101= 2929 73×101= 7373 54×101= 5454 96×101= 9696
课堂作业:
(1)完成下列计算,写出自己发现的规律。
18×24= (18÷2)×(24×2)= (18×2)×(24÷2)=
(2)认真思考再填写。
36×104= 3744 (36○□×(104○□)=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