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及工作流程(修改)(1)
新生儿败血症如何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如何护理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新生儿时期非常容易出现的一种有着很严重危害的感染性疾病。
在病原体侵入到新生儿的血液中的时候,会快速的成长并繁殖,在新生儿体内产生出代谢毒素,引起新生儿出现全身性的炎症反应。
在新生儿出现了败血症之后,通常并不会有着很显著的临床特征,但是病情发展的速度却非常快,病情险恶,很容易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那么,如果新生儿不慎感染了败血症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对其进行护理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科普。
新生儿败血症是什么?新生儿时期,婴儿的身体抵抗力非常脆弱,在各种病原体侵入身体进入到血液循环当中之后,就会在血液中快速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代谢毒素,进而让婴儿出现了全身性的炎症反应,这会让婴儿的血液、脑脊液等无菌腔隙中培养出致病菌。
败血症这一概念是在菌血症这一概念上延伸得来的,菌血症就是在血液或者脑脊液等无菌腔隙中能够培养出致病菌,而败血症则是一种有菌血症所导致的全身出现炎症反应的一种综合征。
根据新生儿败血症发病时间的早晚,本病能够分为早发败血症和晚发败血症,在出生前三天之内发生的称作早发败血症,而出生三天之后发生的则为晚发败血症,对于婴儿来说,这两种败血症都是非常危险的,但是致病菌以及治疗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会对患儿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但如果及时采取科学的方式治疗,近八成的患儿都能够被完全治愈,但不可否认,新生儿败血症依然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败血症有哪些症状?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会出现身体多系统的异常,也正因为如此,新生儿败血症缺乏特异性的症状,缺乏相关经验的话相对较难察觉。
1.发热。
患儿体温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体温忽高忽低,在进行保温之后体温也难以提升。
2.反应能力较差。
患儿会出现嗜睡的情况,一直在睡觉,叫醒后一会又会睡着,同时不爱哭闹,不喜欢动弹,吃奶量和之前相比比较少,甚至出现了无力吃奶或者拒绝吃奶的情况。
新生儿败血症脐炎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脐炎护理
护理新生儿败血症脐炎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调节:确保婴儿的环境卫生,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热过冷。
2.给予适宜护理:使用无菌纱布或棉花球清洁脐部,避免将脐脓液和疱液带入健康皮肤。
定期更换尿布,保持脐部干燥清洁。
3.保持皮肤完整性:避免插管、针刺和其他刺激,降低感染风险。
4.监测体温:及时测量婴儿的体温,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温度适宜。
5.观察婴儿情绪和行为:注意婴儿的食欲、大小便、睡眠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6.提供营养支持:根据医嘱进行喂养,保证新生儿的能量和免疫力。
7.药物治疗: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和其他治疗药物,严密监测疗效和副作用。
8.早期干预:对于出现感染迹象的婴儿,应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包括积极治疗感染源、及早改善血液循环,保证足够的氧供。
9.家长教育:向家长提供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指导家长正确护理新生儿脐部和保持环境清洁。
除了上述护理措施,医院和家庭还需共同加强卫生管理,加强预防感染措施。
医院要建立完善的洗手和消毒程序,以及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家庭要保证室内环境的通风,定期清洁和消毒婴儿用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总之,护理新生儿败血症脐炎需要全面综合考虑婴儿的情况,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及时观察和反馈婴儿的情况,并进行家长教育,以保证婴儿的健康和康复。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新生儿败血症,这可不是个轻松的话题,但咱们别怕,只要护理得当,宝宝还是能顺利战胜它的!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小宝贝,叫豆豆。
豆豆出生没多久就被诊断出了新生儿败血症,当时那家人真是急坏了。
可咱们得稳住,因为科学的护理能给宝宝带来希望。
首先咱们来说说体温这一块儿。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还不完善,得了败血症的宝宝更是如此。
所以要时刻留意宝宝的体温变化。
就像豆豆,有段时间体温总是不太稳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
我们就得给宝宝创造一个舒适的温度环境,夏天别热着,冬天别冻着。
房间的温度保持在 22 到 24 摄氏度比较好,湿度 55%到 65%。
要是宝宝体温高了,别着急给退烧药,先试试减少衣物、温水擦浴这些物理降温的方法。
再来说说皮肤护理。
宝宝的皮肤娇嫩得像刚剥了壳的鸡蛋,得小心呵护。
每天都要用温水给宝宝洗澡,特别是皮肤褶皱的地方,像脖子、腋窝、腹股沟,这些地方容易藏污纳垢,不清理干净就可能引发感染。
记得豆豆那会儿,每次洗澡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疼了他。
洗完澡,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再涂上婴儿专用的润肤霜。
喂养也是个关键。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豆豆妈妈一开始因为担心自己的奶水不够,有点着急。
我们就一直鼓励她,让宝宝多吸吮,慢慢地奶水就充足了。
如果宝宝吸吮能力差,那就少量多次地喂养,保证营养的摄入。
还有就是观察宝宝的症状。
像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哭声这些,都能反映出宝宝的健康状况。
豆豆有一次吃奶吃得特别少,精神也不太好,我们马上就警惕起来,赶紧通知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
另外,宝宝用的东西都得消毒。
奶瓶、奶嘴每次用完都要高温消毒,衣服、被褥也要经常换洗、暴晒。
病房里也要保持干净整洁,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照顾得了新生儿败血症的宝宝,真的需要十二万分的细心和耐心。
就像照顾豆豆的时候,每一个细节都不敢马虎,从体温的测量到每一次喂奶,从皮肤的护理到环境的清洁,都倾注了医护人员和家长满满的爱。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面色、精神反应、生命体征、尿量,观察神经系统症状。
2、评估患儿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感染、溃烂,脐部是否干燥。
3、评估患儿感染途径。
二、护理措施
1、按新生儿的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入院后遵医嘱取血培养,及早明确病原菌。
3、保持体温稳定,注意保暖及降温,每 4 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发热者减少盖被,予物理降温及多喝温开水;体温不升,四肢冰冷者可加盖被及暖箱保暖。
4、保证营养的供给。
除经口喂养外,结合病情考虑静脉营养。
5、注意皮肤的清洁,及时处理局部病灶。
如脓疱疮、脐炎、鹅口疮等,促进皮肤早日痊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
6、保证抗菌药物有效进入体内,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7、观察病情,加强巡视。
如患儿出现面色青灰、呕吐、前囟饱满、脑性尖叫、双眼凝视提示有脑膜炎的可能,如患儿面色青灰、皮肤发花、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皮肤有出血点,应考虑感染性休克或 DIC,应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积极处理,必要时专人守护。
三、健康指导要点
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和护理患儿,保持皮肤的清洁。
四、注意事项
1、患儿入院后,应立即采血培养,以明确病原菌,有效用药。
2、密切监测面色、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表现,及早发现感染性休克或 DIC。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体内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侵入血液,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
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抵抗力不强,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细致和耐心,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事项。
1.做好预防感染的基础工作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疾病,为了预防感染,护理人员要做好基础工作。
首先,保持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其次,要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必要时戴手套进行接触护理;此外,要注意新生儿的个人卫生,每天清洗新生儿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新生儿败血症症状多样,有时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快、嗜睡、乏力,有时表现为体温降低、呼吸浅慢、心率减慢等。
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的变化,特别注意体温、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
3.合理安排喂养新生儿败血症对新生儿的食欲和消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护理人员应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喂养次数和方式。
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要立即停止喂养,避免恶化感染。
同时,要保持新生儿的水盐平衡,适量补充液体,防止脱水。
4.安全合理使用抗生素新生儿败血症一般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都很重要。
护理人员要根据医嘱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并按时按量给药。
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对抗生素的反应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加强营养支持6.注重心理护理总之,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疾病,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好预防感染的基础工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合理安排喂养,安全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注重心理护理,以提高新生儿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通过以上的护理措施,可以为新生儿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帮助其尽快康复。
新生儿败血症的_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的_护理新生儿败血症是指在分娩后24小时至28天内发生的初次感染。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于外界的细菌、病毒及真菌等致病微生物抵抗力较弱,因此新生儿很容易感染上述微生物并引发败血症,一旦发生败血症,若不及早予以有效护理,将直接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1.早期识别和评估: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急促、心率不稳、体温异常、面色苍白、肌张力下降等。
同时,检查新生儿的皮肤、黏膜、脐部是否有红肿并排除其他感染部位,以及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细菌培养等方式进行诊断,及早明确诊断并评估疾病进展。
2.给予适当的抗感染药物: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既要涉及到婴儿的基本情况和母亲的病史,还需要考虑到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因素。
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细菌培养的敏感性结果进行调整和调整治疗方案,实时监测抗感染药物的血药浓度,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过量和药物耐药现象的产生。
3.维持适宜环境:保持新生儿的清洁和卫生环境,定期更换并消毒床上用品和病人周围的物品。
保证新生儿的体温适宜,避免受凉和感染扩散。
注意手卫生,并严格控制就诊者和护理人员的访问,以防感染传播。
4.给予足够的水和营养支持:新生儿败血症需要给予充足的水和营养支持,以帮助婴儿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应根据病情调整饮食和饮水方式,定时观察饮食和饮水的摄取情况。
5.监测病情变化:定期测量和记录婴儿的体温、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密切观察胃肠道功能和尿量情况是否正常。
同时,还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避免病情恶化。
6.心理护理:为了保持新生儿的稳定情绪和舒适状态,护理人员应给予婴儿足够的关爱和慰藉,尽量减少婴儿的疼痛和刺激,积极配合家长进行婴儿的情感抚慰工作。
7.家属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新生儿家属提供有关败血症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如何正确护理新生儿的知识,帮助家属了解和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PPT课件
产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白细胞介素8等细胞因子能力低下
特异性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 IgG 来自母体,胎龄愈小,含量愈低
→早产儿更易感染 IgM和IgA 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含量低
→对G- 杆菌易感
细胞免疫
未接触特异性抗原→T细胞处于naïve状态 →细胞因子↓→不能有效辅助B细胞、巨
发达国家: total 5.3% 足月儿 3.1% 低体重儿 10.9% EOS > LOS
病原-发展中国家
VEOS:
病原: 克雷白杆菌为主,
大肠杆菌,肠球菌
早产儿和出生体重<2000克
EOS: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
LOS: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金葡菌、克雷白杆菌、
大肠杆菌、GBS、肠球菌、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目录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护理
定义
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 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反应。
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也可为霉菌、病毒或 原虫
呼吸窘迫或暂停、青紫 合并症 肺炎、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周围血象
白细胞总数 <5×109/L或>20×109/L 中性粒细胞中杆状核细胞所占比≥0.2 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 血小板计数 <100×109/L
细菌培养 血培养 是金标准
胃液酸度低、胆酸少, 杀菌力弱
肠粘膜通透性高,分泌型 IgA缺乏
医院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医院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一、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二、症状护理:
1皮肤及臀部、脐部、眼部的护理:如腋窝有分泌物或皮肤有化脓感染,遵医嘱取分泌物做培养,并给予脐部护理,
2、惊厥的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集中治疗与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分泌物。
(5)备好急救物品:复苏囊、氧气、吸痰器等急救物品,
3.注意体温变化:
(1)每4小时测体温1次。
(2)对体温不升的患儿(肛温低于35℃)应给予热水袋保暖或置于新生儿暖箱内。
(3)体温高于38℃的患儿给予头枕凉水袋,并适当减少盖被。
4.准确采集血液标本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5.如需蓝光治疗按光疗护理常现。
6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预防交叉感染,
二、病情观察:
1、检查全身,及时发现局部感染病灶。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心率、呼吸、瞳孔面色、神志的变化,每小时巡视一次并记录心率。
3.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黄疸。
4.观察患儿有无呕吐及前囟是否饱满。
5.观察患儿有无烦躁、嗜睡、尖叫、抽搐并详细记录。
6.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
三、饮食与营养:
1.按医嘱喂养,少量多次,选择奶孔小的奶嘴。
2.进食困难者遵医嘱给予鼻饲,见鼻饲护理常规。
3.无法进食者,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
败血症的护理常规
败血症的护理常规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疾病,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和护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败血症患者,科学、全面、细致的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败血症的护理常规。
一、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败血症患者常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 40℃以上,需每 1 2 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及时发现体温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脉搏和血压的变化也能反映患者的病情,如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可能提示休克,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意识状态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出现嗜睡、昏迷等情况。
意识改变可能是败血症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表现。
3、皮肤黏膜观察检查患者的皮肤有无皮疹、瘀点、瘀斑、脓肿等。
皮肤黏膜的损伤往往是败血症的重要体征之一。
观察口腔、鼻腔、肛门等黏膜部位有无出血、溃疡等。
4、其他症状观察关注患者有无寒战、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等症状。
注意患者的尿量变化,尿量减少可能提示肾功能受损。
二、感染控制1、严格无菌操作护理操作过程中,如静脉输液、采血、伤口护理等,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2、环境清洁消毒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地面、物品表面的清洁消毒。
限制探视人员,避免外来病原体的带入。
3、伤口护理对于有伤口的患者,要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4、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堵塞。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和颜色,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三、发热护理1、物理降温对于体温在 385℃以下的患者,可采用温水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方法。
用温水擦拭患者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每次 20 30 分钟。
也可以使用冰袋或冰帽进行降温,但要注意避免冻伤。
2、药物降温若体温超过385℃,应根据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用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和出汗情况,防止大量出汗导致虚脱。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第一篇: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新生儿败血症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 1.体温调节无效与感染有关。
2.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脐部或局部皮肤感染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和消耗增多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倾向、休克。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措施1.维持正常体温的护理1.1.体温过高者,调节环境温度,解开包被,补充足够水分或温水浴。
新生儿不宜用退热剂、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刺激性强的降温措施,以防体温不升。
体温过低者,置温箱或采用暖水袋保暖,使体温恢复正常范围。
体温不稳定者,2~4小时测体温1次,待体温平稳后每4小时测体温1次。
1.2.按医嘱静脉输入有效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护士应熟悉所用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剂量、用法、副作用及配伍禁忌。
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产生耳毒性和肾毒性,现已少用;头孢三嗪类和头孢他啶类以影响凝血机制,使用时要观察有无出血;用青霉素类药物,要现用现配,确保疗效。
因治疗败血症疗效较长,故应保护血管,有计划交换穿刺部位。
2.保护性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当体温过高时,可调节环境温度,打开包被等物理方法或多喂水来降低体温,新生儿不宜用药物、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刺激性强的降温方法。
体温不升时,及时给予保暖措施;降温后,30min复测体温一次,并记录。
3.保证营养供给喂养时要细心,少量、多次给予哺乳,保证机体的需要。
吸吮无力者,可鼻饲喂养或结合病情考虑静脉营养。
4.清除局部病灶的护理如脐炎、鹅口疮、脓疱疮、皮肤破损等,促进皮肤病灶早日痊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
脐部有感染者,有3%过氧化氢清洗后再涂2%碘酊,每日2次;皮肤小脓疱,可用无菌针头刺破(刺破前、后用酒精消毒),拭去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破溃、鹅口疮,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有破损感染时,应给与及时处理。
5.营养不足的护理坚持母乳喂养,少量多次,耐心喂哺。
不能进食者可鼻饲或静脉高营养,必要时输注血浆或白蛋白,以保证营养供应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护理发表时间:2013-08-14T14:04:47.7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洪海燕[导读] 加强新生儿护理,注意皮肤黏膜的清洁,保护皮肤黏膜的完整,勿用不清洁的布擦拭或挑割新生儿口腔。
洪海燕(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 163311)【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264-02 1 护理评估1.1 健康史1.1.1 病原菌致病菌随地区和年代而各异。
我国以葡萄球菌最多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
近年来由于NICU的建立,各种侵入性医疗技术的开展、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的提高,使机会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即绿脓肝菌)、厌氧菌、耐药菌株感染有增加趋势。
1.1.2 感染途径①产前感染:孕妇菌血症时致病菌经胎盘侵入血循环而感染胎儿;羊膜囊穿刺术等操作不慎亦可致胎儿感染。
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多见。
②产时感染: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时阴道细菌上行导致胎膜、脐带和胎盘炎症,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产时医疗操作污染。
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多见。
③产后感染:细菌经脐部、皮肤、黏膜或呼吸道、消化道侵入血液,以脐炎所致者最常见。
近年来医源性感染亦有增多趋势。
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多见。
1.2 身体状况新生儿败血症无特征性表现。
产前、产时感染多在出生后3日内发病;产后感染多发生在出生3日以后。
一般表现为反应低下、嗜睡、拒食、不哭(所谓“四不”症状即不吃、不哭、不动、体重不增)和体温不稳定。
若出现病理性黄疸、休克表现、肝脾肿大、出血倾向的同时有皮肤感染病灶,应高度怀疑新生儿败血症。
严重者可并发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1.3 心理、社会资料评估患儿家长对本病病因、性质、预后的认识程度;病情轻者,家长易忽视,重者可引起死亡,而且治疗时间长、费用高,家长会产生自责、恐惧及焦虑心理;或是在就诊中患儿所出现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致使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使家长对医护人员感到不满意及不信任,出现抱怨情绪。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姓名:科别:儿科病室:NICU床号:32床住院号:页数:1
姓名:科别:儿科病室:NICU 床号:32床住院号:页数:2
姓名:科别:儿科病室:NICU 床号:32床住院号:页数:3
健康教育
1.向家长介绍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方法,如新生儿居室应保持清洁,用具、食具
要经常消毒,护理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应避免孩子与感染性疾病病人接触。
强调口腔内上皮珠、两颊部脂肪垫不可挑割;不可挤压乳房节结,以免发生乳房脓肿;脐部要保持干燥,勤洗臀部,勤换尿布,以防脐炎和尿布炎的发生。
2.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经济方便卫生,而且具有小儿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并还有免疫球蛋白,不仅易于小儿吸收,还能使小儿从乳汁中获得SigA,以增强抵御感染的能力。
但须注意母亲患感染性疾病时需适当停止喂养。
3.注意饮食调整,防止小儿营养不足。
教会患儿家属添加辅食的顺序和方法,
如:
4.
粪便,并涂上爽身粉或3%~5%的鞣酸软膏。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保持臀部皮肤透气,选用透气性强的尿布。
5.
按时进行疫苗接种。
皮肤等情况,及早发现感染性疾病的征象,尽早送医院诊治。
儿科 新生儿疾病新生儿败血症护理课件
定期检查
定期带新生儿去医院进行 体检,以便及时发现潜在 感染。
控制策略
早期诊断
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败血 症症状,应及时就医,尽 早诊断和治疗。
规范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合适 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治 疗、支持性护理等。
严密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 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
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营养不良、 贫血等,应在日常护理中加强预防, 如定期评估新生儿的营养状况,及时 补充必要的营养素。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01Leabharlann 0203保持清洁卫生
经常清洗新生儿衣物、床 单、毛巾等,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
合理喂养
遵循医生指导,确保新生 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增强免疫力。
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为新生儿进行 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新生儿,如肺 炎、心脏疾病等,应积极配合医生进 行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和监测。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新生儿,家长 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保 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为新生 儿提供心理支持。
早期症状
新生儿出现发热、嗜睡、食欲不 振、黄疸等症状,家长应密切关
注并及时就医。
诊断方法
医生通过血液培养和相关检查, 确诊新生儿败血症。
治疗过程
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 注意护理和监测病情变化。
案例二: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经验分享
护理要点
保持患儿安静,减少刺激,注意保暖,遵医嘱治 疗和护理。
家庭护理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其中以大肠杆 菌最多见。
新生儿败血症脐炎护理[可修改版ppt]
健康史
一、致病菌: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 二、感染途径
产前感染:母体感染通过胎盘(血行) 产时感染:污染的羊水或助产消毒不严(上行) 产后感染:细菌经脐部、皮肤黏膜损伤处、呼吸、消化道
三、易患因素
新生儿免疫功能均不完善,已发生感染,且局限能力差
身体评估
败血症患儿多无特征性表现
➢早期可出现反应低下、食欲不佳、哭声低弱,精神萎靡,不 吃,不哭,不动,体重不增和体温不稳定 ➢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黄疸,面色苍白,腹胀,肝脾肿大, 皮肤黏膜出血等中毒症状 ➢重度会有烦躁、惊厥、嗜睡、昏迷等中枢症状及休克表现或 呼吸急促、不规则、暂停 ➢部分患儿会有脐炎、口炎、皮肤脓疱等感染病,甚至化脑
新生儿败血症脐 炎护理
LOGO
概述
❖ 常规脐部护理
洗净双手,一手提起脐带结扎线,另一手取 75%酒精棉签依次消毒脐带断面(1根), 自断端擦至脐带根部(1根)。以脐根为中 心螺旋擦拭至周围皮肤(1-2根)。最后消 毒脐带结扎线(1根)。
❖ 分娩时脐带断开
概述
❖ 出生时脐部情况
概述
概述
❖ 出生两天后的脐带
❖ 2.患儿男,足月儿,生后5天,母乳喂养。出生第3 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4天皮肤出现黄染而就诊。 体检:体温38℃,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诊断为新 生儿脐炎。此疾病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A.大肠埃希菌
❖ B.铜绿假单胞菌
❖ C.溶血性链球菌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E.表皮葡萄球菌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护理
患儿体温维持正常 患儿皮肤黏膜恢复完整 患儿每日摄入足够的能量和水 患儿不发生并发症或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
➢ 避免尿液污染脐部伤✓口普及新法接动生等可能为败血症;腹胀、腹肌紧张、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 文档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1、新生儿护理常规
2、监测感染的症状及体征(呼吸窘迫,呼吸暂停,心率迟缓,体温不稳定,面
色苍白,紫绀,肌张力低,萎靡无力,异常易激惹,抽搐,喂养不耐受,腹胀,大便带血,腹部变红,脐周红斑)
3、监测和记录血液化验结果
4、减少院内感染
5、注重洗手技术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7、同一个仪器从一个患儿到下一个患儿前需要用酒精或其他消毒液清洁
8、提供给患儿良好的皮肤护理,保护患儿皮肤屏障的完整性,保持皮肤清洁干
燥,避免用肥皂
9、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尿量<1cc/kg/h向医生汇报
10、评估记录心血管情况Q1~2h,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11、根据医嘱应用扩容剂
2013年8月16日。
第八节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三)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 1.指征 对早产儿、具有多种高危因素、临床症状提示感
染、白细胞计数异常和CRP增高者,不需等待细菌培养结果, 即应及时使用抗生素。 2.病原菌未明前可选择易透过血脑屏障的广谱抗生素;病 原菌明确后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提倡早期、联合、足 量、足疗程,一般疗程7~14天。 (二)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脓疱疮等 (三)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原菌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
▲2.感染途径
3.自身因素 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完善,脐残 端未完全闭合,细菌易进入血液,IgM、IgA缺乏。
经胎盘感染
羊水穿刺消毒不严
产道细菌上行
感染途径
1.产前感染 孕母有菌血症、细菌可以通过胎 盘传播给胎儿
羊膜囊穿刺、经宫颈取绒毛标本或宫内输血消毒不 严等亦可致胎儿感染。
产还前可或 通产过时雾感化染器多、生吸后痰器3天和内各发种病导,管3途天径后传发播病造多成为医产源后性感感染染。。
一份血注入2个培养瓶,同时作厌氧菌常规细菌培 产前或产时感染多生后3天内发病,3天后发病多为产后感染。
1.病原菌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
养。 患儿体温偏低或体温不升时,及时予保暖措施;
2.产时感染 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产钳助产 损伤等都可造成细菌侵入血液。
3.产后感染 婴儿所处环境、室内用具、家庭 成员及医护人员,均可通过飞沫、皮肤接触等成为 感染来源,细菌通过皮肤、粘膜、脐部或呼吸、消 化道侵入血液;还可通过雾化器、吸痰器和各种导 管途径传播造成医源性感染。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产前或产时感染多生后3天内发病,3天后发病多
为产后感染。 表现无特异性。 轻者可有拒乳、哭声低弱或不哭、反应低下、体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布部门:护理部页数:1 / 4
发布日期:2015/11/10 文件号:HL-B(WZCG)-017 审核人:顾建芳
修订日期:2016/5/25 版本号:1.1 批准人:禹宝庆
一.护理常规
1.定义: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经各种途径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
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
新生儿时期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2.观察要点
2.1观察患儿有无反应差,嗜睡,发热或者体温不升,不吃,不哭,体重不增的症状。
2.2观察患儿有无出现呕吐、脑性尖叫、前囟饱满、两眼凝视提示有脑膜炎的可能。
2.3观察患儿有无出现面色青灰或紫绀或有双吸气,呼吸暂停出现,提示可能有肺炎或呼
吸衰竭等,若呼吸浅表,心率超过160—180 次/分,提示可能有心率衰竭。
2.4观察患儿黄疸情况,有时候黄疸是败血症的惟一表现,常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
或者黄疸迅速加重或退后复现。
2.5查看患儿皮肤,粘膜,脐部或者其他部位的蜂窝组织炎,甲床有无感染。
2.6观察患儿有无面色青灰、皮肤发花、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皮肤有出血点等应考虑感
染性休克或DIC,应立即与医师联系,积极抢救。
3.常见并发症及处置
3.1化脓性脑膜炎
3.1.1特殊的表现:由于前卤,后卤及骨缝未闭,常有前卤隆起或饱满等颅内压增
高表现。
眼部异常:有两眼无神,双目发呆,凝视远方,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
大小不等。
3.1.2处置: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遵医嘱运用抗菌药,观察药物毒性反应。
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若体温超过38.5℃时,
遵医嘱予以物理降温,防止惊厥。
3.2感染性休克
3.2.1处置:注意保暖、供氧(8~10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严密
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尿量、神志。
及时的建立静脉通路后,根据医嘱给予补液,
抗感染抗休克治疗。
4.护理问题
4.1体温调节无效:与感染有关
4.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脐炎、脓疱疮等感染性病灶有关
4.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无力、食欲缺乏及摄入不足有关
4.4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
5.护理措施
5.1常规护理
5.1.1维持体温稳定,当体温低或体温不升时,及时予以保暖措施,适当增加被服
等;当体温过高时,遵医嘱予以物理降温及多喂开水。
保持病室整洁、调节
适宜的温湿度。
5.1.2保证抗菌药物有效进入体内,加强巡视补液部位,注意药物的毒性反应。
5.1.3观察病情的变化,加强巡视,注意患儿的面色、体温等,若有异常及时通知
医生。
5.1.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溢奶、
呛奶。
5.1.5合理饮食,补充足够能量,若患儿经口不能耐受,可根据病情鼻饲喂养或行
胃肠外营养。
5.2专科护理
5.2.1及时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鹅口疮、脓疱疮、皮肤破损等,促进皮肤早日
愈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
根据病情适当给患儿沐浴,动作轻柔,保持皮
肤清洁。
更换尿布后涂抹金霉素软膏、凡士林等药膏。
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
燥。
5.2.2若患儿出现面色青灰或紫绀或有双吸气、呼吸暂停出现、呕吐、脑性尖叫、
前囟饱满、两眼凝视、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等,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及
神志,以便及时发现呼吸衰竭、脑疝、脑水肿等。
若出现高热,遵医嘱予以物
理降温防止惊厥,若发生惊厥,头立即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注意防止舌咬伤,加放床档避免坠床,备好抢救物品。
5.2.3补液不宜过快,以免加重脑水肿,保护好静脉,保证输液通畅。
5.2.4防止交叉感染注意接触性隔离,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
6.附件
6.1工作流程(见附件1)
6.2应急预案(见附件2)
参考文献
1.姜云仙,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第15卷第16期,2011
2.王薇,新生儿科临床护理评价指导,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3.崔焱,儿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邵肖梅,主编. 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二.附件1 . 工作流程
二.附件2 .
1.应急预案
1.1.观察患儿有无反应差,嗜睡,发热或体温不升,不吃不哭,体重不增等症状,有无面色青灰、皮肤发
花、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皮肤出血点等,有无呕吐、囟门饱满、脑性尖叫、两眼凝视等情况,一旦发现,及时汇报医生
1.2.备齐抢救物品、药品、器材等,配合医生随时准备抢救
1.3.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尽快建立静脉通道
1.4.及时准确处理医嘱,根据病情酌情处理;若出现高热情况,及时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1.5.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患儿的精神、喝奶情况等,并及时记录
1.6.做好患儿的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脐部护理等,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