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CT术语介绍
窗口技术
定义:利用数字图像特点,改变亮度与 CT值的关系,显示不同组织变化的技术。
窗宽
window width
最亮灰阶所代表的CT值与最暗灰阶所代 表CT值的跨度。
窗宽越宽,可观察组织CT值的变化范围 越大,但灰阶差值亦大,适合观察CT值 变化范围较大的组织。如骨、肺等。
强 化 ( 增 强 ) 扫 描 (enhancement scanning), 指 用 了 血 管 内 对 比 剂 后 的 CT 扫描。
薄层扫描 (thin slice scanning)
指层厚低于5毫米(如0.5、1、2、4•毫米) 层厚的扫描。用于较小结构及病灶的观 察,以及病灶内详细结构的观察。
旋转一周扫描床移动距离20mm,准直器宽 度10mm,此时螺距P=2.0
同样准直宽度,螺距(P)越大,单位时 间内扫描范围越长。
不 同 螺 距 的 比 较
P=2.0
P=1.0
P=2.0
P=1.0
不同螺距的比较
重建间隔
容积采样后重建图象的间隔 可以等于层厚 大于层厚 小于层厚 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 使后处理图象更加光整
高分辨力扫描 (high resolution scanning,HRCT):
指应用高mAs,薄层厚(1-2毫米)、大矩阵(如 512×512,或1024×1024)及骨密度算法的较常 规扫描空间分辨力明显提高且边缘勾画更锐利 的扫描程序。主要用于⑴观察骨的细微结构, 如显示颞骨岩部内半规管、耳蜗、听小骨等结 构;⑵观察肺内微细结构及微小病灶结构,如早 期间质改变或各种小气道病变。
数字图像
数字图像
把连续的模拟量通过取样转换成离散 的数字量,然后经计算机处理形成数字 量组成的图像称之为数字图像。例如: CT、MRI、CR、DDR等。
CT名词解释
C T名词解释(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空间分辨力又称为高对比度分辨力,是物体与均质环境的X线线衰减系数差别的相对值大于10%时CT图像能分辨该物体的能力。
2.密度分辨力又称为低对比度分辨力,定义为物体与均质环境的X线线衰减系数差别的相对值小于1%时,CT图像能分辨该物体的能力。
3.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当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时,探测器接受的X线强度是穿过这些组织后的平均值,而不再反映其中某一组织对X线的衰减关系,因此测得的CT值也不能代表其中某一组织的CT值,这种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4.窗口技术选择整个灰阶中所需要的一部分CT值进行显示,被显示的这一部分CT值称为窗口,选择窗口的操作过程,称为窗口技术。
5.窗宽和窗位窗口中心的CT值称为窗中心,又称为窗位;窗口的CT值范围称为窗宽。
6 像素:矩阵中的每个数字经数模转换器转换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称之为像素。
7 体素: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8.牛眼征:肿块中心为低密度,边缘为高密度强化,最外层又为低密度形似牛眼。
9.晕圈征:肝癌以膨胀生长为主时,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组织纤维化增生形成假膜,类似日晕。
10 床速是CT螺旋扫描时检查床移动的速度,即球管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
11. 螺距床速与准直宽度的比值。
12 螺旋CT(SCT): 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13 HRCT:高分辨CT,为薄层(1~2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14 肺血坠积征:CT扫描时由于重力的原因导致下部肺组织血管分布密集所形成的征象。
15.白质推挤征:慢性硬膜下血肿由于血液液化而与脑组织等密,产生占位将皮质和白质同时推压移位。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2.1体素与像素(Voxel and Pixel)体素是体积单位。
在CT扫描中,根据断层设置的厚度、矩阵的大小,能被CT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
体素作为体积单位,它有三要素,即长、宽、高。
通常CT中体素的长和宽都为1mm,高度或深度则根据层厚可分别为10、5、3、2、1mm等。
像素又称像元,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
它与体素相对应,体素的大小在CT图像上的表现,即为像素。
2.2.2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Scaning and Displaying Matrix)矩阵是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它与重建后图像的质量有关。
在相同大小的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就越多,重建后图像质量越高。
目前常用的采集矩阵大小基本为:512´512,另外还有256´256和1024´1024。
CT图像重建后用于显示的矩阵称为显示矩阵,通常为保证图像显示的质量,显示矩阵往往是等于或大于采集矩阵。
通常采集矩阵为512´512的CT,显示矩阵常为1024´1024。
2.2.3原始数据(Raw Data)原始数据是CT扫描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其间已转换成数字信号经预处理后,尚未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这部分数据被称为原始数据。
2.2.4重建与重组(Re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原始扫描数据经计算机采用特定的算法处理,最后得到能用于诊断的一幅横断面图像,该处理方法或过程被称为重建或图像的重建。
重组是不涉及原始数据处理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
如多平面图像重组、三维图像处理等。
在以往英文文献中,有关图像的重建的概念也有些混淆,三维图像处理有时也采用重建(reconstruction)一词,实际上,目前CT的三维图像处理基本都是在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或构筑形成三维影像。
由于重组是使用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因此重组图像的质量与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层厚的大小和数目。
派特ct报告上的术语
派特ct报告上的术语在派特CT报告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术语:1. 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一种医学影像技术,用于生成人体内部的横截面图像。
2. 无造影剂扫描(Non-contrast CT):扫描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造影剂,用于检查头部、腹部等部位的解剖结构。
3. 造影剂(Contrast agent):一种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方式引入体内的物质,可增强血管、组织或器官在CT图像上的对比度。
4.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通过注射器插入静脉内。
5. 动脉注射(Intra-arterial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通过注射器插入动脉内。
6. 延迟期扫描(Delayed-phase scan):在注射造影剂后一定时间后进行的CT扫描,用于评估器官或组织的灌注情况。
7. 螺旋CT(Helical CT):一种CT扫描技术,通过连续旋转X射线源和检测器环,可以实现更快速、高分辨率的图像采集。
8. 重建(Reconstruction):将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转换为可视化图像的过程。
9. 横断面(Cross-sectional):沿着身体的横向平面进行的切片图像。
10. 高密度(Hyperdense):在CT图像上呈现出较亮的区域,表示该区域的组织或物质具有较高的密度。
11. 低密度(Hypodense):在CT图像上呈现出较暗的区域,表示该区域的组织或物质具有较低的密度。
12. 异常(Abnormal):指CT图像上发现的与正常解剖结构或病理状态不一致的区域。
13. 结石(Stone):在CT图像上呈现出高密度的固体物质,如肾结石、胆结石等。
14. 肿块(Mass):在CT图像上呈现出异常的肿胀或肿块形状,表示患者可能存在肿瘤或肿胀的组织。
15. 占位病变(Lesion):在CT图像上呈现出异常的结构或组织,可能为肿瘤、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
ct名词解释
ct名词解释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用于生成人体的横断面图像。
CT通过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将身体切成薄片,并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重建,可提供全面的解剖信息,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以下是对CT相关的一些重要概念的解释:1. 体层:是指被CT扫描切分形成的薄片,通常为1-10mm。
体层可以水平、垂直或斜向取向,通过组合多个体层,可以形成人体各种方向和部位的影像。
2. 放射学:是研究使用射线来获取医学影像的科学。
CT作为一种放射学技术,利用X射线,通过体内组织对射线的吸收程度的差异来生成影像。
3. 造影剂:是一种特殊的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饮用来增强某些组织或器官的影像对比度。
在CT扫描中,常用的造影剂是含有碘酸盐的溶液,可以提供血管、肺部和消化道等部位的更清晰影像。
4. 标记:在CT扫描中,医生可能会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行标记,以确定特定的扫描位置。
标记可以通过荧光标记剂或针对性的划痕标记来实现。
5. CT值:是一种测量X射线在组织中吸收程度的数值,用于反映组织的密度。
CT值与组织的X射线吸收能力成正比,常用来区分不同组织的特征和疾病的性质。
6. 斑点:在CT影像中,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白点或黑点,称为斑点。
斑点可以是正常或异常的结构,例如血管、钙化灶、肿瘤或感染灶等。
医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斑点的位置、大小和形状来作出诊断。
7. 重叠图像重建:是一种计算机算法,用于将多个体层的扫描数据合并成3D影像或进行更精确的断层图像重建。
重叠图像重建技术可以提高X射线进一步判断和诊断病变的可靠性。
8. 辐射剂量:是接受CT扫描时暴露于X射线辐射的量度。
尽管CT扫描在医学诊断中非常有用,但高辐射剂量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需要合理安排CT扫描的频率和剂量,同时采取辐射防护措施。
9. 心脏C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CT扫描,用于评估心脏和冠状动脉的结构和功能。
ct常用专业术语
ct常用专业术语以下是一些CT(计算机断层扫描)常用的专业术语:1. CT扫描(CT Scan)- 指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影像设备,通过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生成具有高分辨率的体部影像。
2. 轴向扫描(Axial Scanning)- CT扫描中的一种扫描方式,探测器绕患者以患者体轴为中心旋转。
3. 层厚(Slice Thickness)- 即每个图像层的厚度,用于描述扫描出的图像的薄度。
4. 层间距(Slice Interval)- CT扫描中相邻图像层之间的间距。
5. 重建算法(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CT扫描中用于将原始扫描数据转换为可视化图像的计算方法。
6. Hounsfield单位(Hounsfield Units)- CT扫描图像中不同组织和物质的密度值相对于水的比值,用于表示组织的密度。
7. 数字化图像(Digital Image)- CT扫描生成的图像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查看、分析和处理。
8. 扫描平面(Scan Plane)- CT扫描中的图像采集平面,包括横断面(Axial Plane)、冠状面(Coronal Plane)和矢状面(Sagittal Plane)等。
9. 对比剂(Contrast Agent)- 一种特殊的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来增强CT扫描中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对比度。
10. 放射剂量(Radiation Dose)- CT扫描中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通常以剂量强度(Dose Intensity)和累计剂量(Cumulative Dose)等形式表示。
11.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 一种CT扫描技术,通过多个探测器同时采集数据,提高了扫描速度和空间分辨率。
这只是一小部分CT常用的专业术语,实际上CT技术涉及非常广泛的领域,还有很多相关术语值得学习和了解。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导言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应用医学和物理学原理,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来生成和解释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学科。
通过各种影像技术,医学影像学为医生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手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医学影像学名词进行解释。
一、X射线摄影(Radiography)X射线摄影,也称为放射线摄影,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之一。
它通过使用X射线穿透人体,然后在感光片或数字传感器上形成图像。
X射线摄影可用于检测骨折、肿瘤、肺部感染等疾病。
现代医学中广泛应用的数字化X射线技术(Digital Radiography)可以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并提供更方便的数据存储和传输。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基于X射线的成像技术,它能够通过旋转的X射线束和敏感探测器来获取人体多个方向的横断面图像。
这些图像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重建,形成一个连续的三维图像,可用于定位和评估肿瘤、脑出血、血管病变等疾病。
现代CT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功能性,能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三、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MRI能够提供高对比度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信息,并广泛应用于心脏、脑部、腹部、骨骼等部位的诊断中。
MRI技术在医学影像学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种无辐射、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
四、超声成像(Ultrasound Imaging)超声成像是一种使用高频声波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器官和结构的影像技术。
它通过声波在不同组织间的反射和回波来生成图像。
超声成像广泛应用于妇产科乃至心脏等各种领域,在妊娠期间的胎儿监测、器官肿瘤的识别和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五、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核医学影像技术,通过记录和测量体内注射的放射性示踪剂产生的正电子和射线,来获得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信息。
CT检查操作规程
CT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通过X射线扫描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为了确保CT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CT检查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术语定义1. CT扫描:通过X射线扫描人体,获取断层图象的过程。
2. CT机:用于进行CT扫描的设备。
3. 患者:接受CT检查的个体。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提前了解CT检查的相关信息,并按照医生或者技师的指示进行准备,如空腹、禁止进食等。
b. 设备准备:检查前,CT机需要进行系统自检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 安全措施a. 辐射防护:CT检查涉及X射线辐射,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如铅衣、铅眼镜等。
b. 急救设备:CT检查室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以应对突发状况。
3. 患者安全a. 了解病史:在进行CT检查前,操作人员应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b. 儿童和孕妇:对于儿童和孕妇,应特殊注意辐射防护,避免对胎儿或者儿童造成伤害。
4. 检查流程a. 患者定位:将患者放置在CT机的检查床上,并确保患者的身体部位与扫描范围一致。
b. 选择扫描模式:根据医生的要求和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扫描模式,如平扫、增强扫描等。
c. 参数设置:根据扫描模式和患者的体格特点,设置合适的扫描参数,如扫描层厚、扫描时间等。
d. 扫描执行:按下启动按钮,开始进行CT扫描。
操作人员应确保患者保持稳定,避免运动造成影像含糊。
e. 图象重建:扫描完成后,CT机会生成一系列断层图象。
操作人员应进行图象重建和处理,以便医生进行诊断。
f. 结束检查:检查完成后,通知患者可以离开检查床,并告知后续注意事项。
5. 设备维护a. 日常清洁:定期对CT机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设备的卫生。
b. 故障排除:如发现设备故障或者异常,应及时报修,并在维修前暂停使用。
四、注意事项1. 患者安全:操作人员应竭力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感,遵循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
CT特殊检查方法基本术语
六、定量CT:指利用CT检查来测定某一兴趣区内特殊组织的某一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
1. 螺旋CT(SCT): 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6. 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用介入的方法来治疗门脉高压症,在肝内形成一个门静脉与肝静脉分流,降低门脉压力。主要用于不能手术的门脉高病人,如布加氏综合症。
27.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
28. 肺门影: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及肺静脉构成。正位胸片上,肺门于两肺中野内带第2~5前肋间处,左侧比右侧高1—2cm。
11. HRCT:高分辨CT,为薄层(1~2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
12. CR: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13. 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56. 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57. 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正常。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变薄。
优点:具有极好的空间分辩率。
应用:肺部弥漫性与结节性病变、内耳。
方法:肺部在普通扫描基础上加扫几层高分辩率CT,内耳直接高分辩率CT扫描。
五、图像堆积扫描:是一种把多个薄层扫描图像叠加成一个厚图像的扫描技术。
CT的常用基本概念和术语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计算机断层成像(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2.1体素与像素(Voxel and Pixel)体素是体积单位。
在CT扫描中,根据断层设置的厚度、矩阵的大小,能被CT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
体素作为体积单位,它有三要素,即长、宽、高。
通常CT中体素的长和宽都为1mm,高度或深度则根据层厚可分别为10、5、3、2、1mm等。
像素又称像元,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
它与体素相对应,体素的大小在CT图像上的表现,即为像素。
2.2.2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Scaning and Displaying Matrix)矩阵是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它与重建后图像的质量有关。
在相同大小的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就越多,重建后图像质量越高。
目前常用的采集矩阵大小基本为:512´512,另外还有256´256和1024´1024。
CT图像重建后用于显示的矩阵称为显示矩阵,通常为保证图像显示的质量,显示矩阵往往是等于或大于采集矩阵。
通常采集矩阵为512´512的CT,显示矩阵常为1024´1024。
2.2.3原始数据(Raw Data)原始数据是CT扫描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其间已转换成数字信号经预处理后,尚未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这部分数据被称为原始数据。
2.2.4重建与重组(Re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原始扫描数据经计算机采用特定的算法处理,最后得到能用于诊断的一幅横断面图像,该处理方法或过程被称为重建或图像的重建。
重组是不涉及原始数据处理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
如多平面图像重组、三维图像处理等。
在以往英文文献中,有关图像的重建的概念也有些混淆,三维图像处理有时也采用重建(reconstruction)一词,实际上,目前CT的三维图像处理基本都是在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或构筑形成三维影像。
CT的常用基本概念和术语
CT的常用基本概念和术语什么是CT?CT,全称为计算机断层摄影,是一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创建横断面影像,以显示人体内部结构和组织的细节。
CT广泛用于癌症诊断、内脏疾病、头部和脑部损伤等临床应用。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切片切片是指CT成像运行时的一个完整过程。
在该过程中,患者位于CT机的扫描床上,机器将扫描器从头到尾地旋转,产生大量的多层图像切片,这些切片将成为后续处理的基础。
扫描过程中的切片数量取决于扫描区域的大小和CT机的设置。
在不同的临床应用中,扫描区域和切片数量各有不同。
层厚和层间距层厚是指每个切片的物理厚度。
层间距是相邻切片之间的物理距离。
层厚和层间距都影响着图像质量和诊断结果。
通常来说,层间距越小,图像越清晰,但扫描时间和辐射剂量也会随之增加。
像素和体素像素是指图像中最小的可分辨单位,类似于图像的“颗粒”。
像素的大小和数量影响着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
体素是像素在三维空间中的对应物,是图像的“立方体”。
体素的大小和数量也影响着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
标准化剂量指数(CTDI)CTDI是指患者接受扫描过程中所接受的剂量,他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扫描的辐射风险。
CTDI通常由两部分组成:CTDIvol和DLP。
•CTDIvol是一项计算,可以评估扫描区域内的平均辐射剂量。
•DLP(扫描长度乘以CTDIvol)是评估扫描总剂量的指标。
总结CT技术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检查方法。
了解CT基本概念和术语,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CT图像,并减少患者在接受检查时的辐射风险。
CT检查操作规程
CT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重建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本文旨在制定CT检查操作规程,以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术语定义1. CT检查:指通过CT设备获取患者身体部位的断层影像,用于诊断和评估疾病。
2. CT设备:指用于进行CT检查的设备,包括扫描机、控制台、注射器等。
3. 患者:指接受CT检查的个体。
三、设备准备1. 检查前准备:a.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检查设备的电源、冷却系统、扫描仪等。
b. 检查设备的辐射剂量控制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c. 检查扫描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d. 准备好所需的检查工具和辅助设备,如注射器、造影剂等。
2. 患者准备:a.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检查要求,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
b. 患者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c. 患者需要脱去金属饰品、穿着合适的检查服装。
d. 对于需要空腹检查的患者,要求其在检查前指定时间内不进食。
四、操作流程1. 安置患者:a. 患者躺在检查床上,确保舒适和稳定。
b. 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和固定方法。
2. 设置扫描参数:a. 根据医生的要求和患者的情况,设置扫描层厚、层间距、扫描范围等参数。
b. 根据检查部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扫描方式,如螺旋扫描、增强扫描等。
3. 注射造影剂:a. 根据医生的要求和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注射造影剂。
b.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史,计算合适的造影剂剂量。
c. 确保注射器和造影剂无菌,按照规定的速度和方法进行注射。
4. 进行扫描:a. 按下开始扫描按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b. 在扫描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如出现不适及时停止扫描。
5. 扫描结束:a. 扫描结束后,将患者从检查床上移开。
b. 将扫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
五、安全措施1. 辐射防护:a. 检查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如铅衣、铅眼镜等。
ct片子的专业术语
ct片子的专业术语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通过X射线扫描患者的身体,生成多层次的图像,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CT片子的专业术语,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
1. 剂量(Dose)剂量是指患者在接受CT扫描时所接受的X射线辐射剂量。
医生和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控制剂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对患者的影响。
2. 断层图像(Tomographic Image)CT技术通过拍摄多个不同角度的X射线图像,并使用计算机算法将这些图像重建成为断层图像。
断层图像可以提供横断面或纵断面的解剖信息,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3. 对比剂(Contrast Agent)对比剂是一种特殊的药物,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式,使某些组织或器官在CT图像中更加清晰可见。
对比剂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和诊断血管疾病、肿瘤等病变,并指导相关的治疗。
4. 三维重建(3D Reconstruction)三维重建是通过计算机算法将多个断层图像重建成为三维模型。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解剖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病变的形态和位置,有助于手术规划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5. 骨窗(Bone Window)骨窗是一种特殊的图像显示方式,通过调整图像的灰度范围,使骨骼结构在CT图像中显示更加清晰。
骨窗在骨折、骨肿瘤等病变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6. 软组织窗(Soft Tissue Window)软组织窗是一种特殊的图像显示方式,通过调整图像的灰度范围,使软组织结构在CT图像中显示更加清晰。
软组织窗在检测和诊断肿瘤、炎症等疾病时非常有用。
7. CT值(Hounsfield Unit)CT值是用来衡量CT图像中不同组织密度的单位。
正常的CT值范围从-1000到+1000,不同组织的CT值会因其密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医生可以根据CT值的变化来判断组织的病理状态。
8. 放射科医生(Radiologist)放射科医生是专门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的医生,负责解读CT图像并进行准确的诊断。
CT的常用基本概念和术语
CT的常用基本概念和术语当我们走进医院,听到医生提到“CT”这个词时,您是否曾感到好奇,CT 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了解 CT 的一些常用基本概念和术语,让您对它不再感到陌生。
首先,我们来聊聊什么是 CT。
CT 全称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它是一种利用 X 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成像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像是把人体切成一片片,然后对每一片进行拍照,最后通过计算机处理这些照片,合成出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CT 图像的基本单位是像素。
像素就像是组成图片的小方格,每个像素都有其对应的数值,这个数值反映了该位置组织对 X 射线的吸收程度。
吸收程度越高,数值越大,在图像上就越白;吸收程度越低,数值越小,图像上就越黑。
通过观察不同组织对应的像素值,医生就能判断出是否存在病变。
CT 值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用来衡量组织对 X 射线吸收程度的量化指标。
为了方便比较和诊断,人为规定了水的 CT 值为 0,空气的CT 值为-1000,骨皮质的 CT 值则在 1000 左右。
不同的病变组织通常具有特定的 CT 值范围,比如,脑出血在急性期的 CT 值通常较高,而脑梗死在早期的 CT 值可能变化不明显。
分辨率也是CT 的关键术语之一。
它包括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指的是 CT 设备区分相邻两个小物体的能力。
比如说,能够清晰分辨出两个相距很近的小病灶,就说明空间分辨率高。
密度分辨率则是指区分两种密度差异较小组织的能力。
高的密度分辨率能让医生更敏锐地发现细微的密度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再来说说窗宽和窗位。
窗宽就像是我们观察图像的“视野范围”,它决定了图像所显示的 CT 值范围。
窗宽越大,能看到的组织范围就越广,但细节可能不太清晰;窗宽越小,看到的组织范围窄,但细节更突出。
窗位则相当于“视野的中心”,它决定了图像显示的中心 CT 值。
通过调整窗宽和窗位,医生可以重点观察感兴趣的组织或病变,使其显示得更清楚。
CT的常用基本概念和术语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计算机断层成像(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2.1体素与像素(Voxel and Pixel)体素是体积单位。
在CT 扫描中,根据断层设置的厚度、矩阵的大小,能被CT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
体素作为体积单位,它有三要素,即长、宽、高。
通常CT中体素的长和宽都为1mm,高度或深度则根据层厚可分别为10、5、3、2、1mm等。
像素又称像元,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
它与体素相对应,体素的大小在CT图像上的表现,即为像素。
2.2.2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Scaning and Displaying Matrix)矩阵是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它与重建后图像的质量有关。
在相同大小的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就越多,重建后图像质量越高。
目前常用的采集矩阵大小基本为:512´512,另外还有256´256和1024´1024。
CT图像重建后用于显示的矩阵称为显示矩阵,通常为保证图像显示的质量,显示矩阵往往是等于或大于采集矩阵。
通常采集矩阵为512´512的CT,显示矩阵常为1024´1024。
2.2.3原始数据(Raw Data)原始数据是CT扫描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其间已转换成数字信号经预处理后,尚未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这部分数据被称为原始数据。
2.2.4重建与重组(Re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 原始扫描数据经计算机采用特定的算法处理,最后得到能用于诊断的一幅横断面图像,该处理方法或过程被称为重建或图像的重建。
重组是不涉及原始数据处理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
如多平面图像重组、三维图像处理等。
在以往英文文献中,有关图像的重建的概念也有些混淆,三维图像处理有时也采用重建(reconstruction)一词,实际上,目前CT的三维图像处理基本都是在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或构筑形成三维影像。
ct常用术语
CT常用术语一、密度密度是单位容积物质的质量,CT 图像上某处的密度,实际上就是该处的CT 值。
水的密度在 CT 图像上表示为 0 Hu,脂肪的密度则显示为负值,空气的密度最低,为负一千多 Hu。
二、窗宽和窗位窗宽是指显示图像的亮度范围,即能够显示的组织范围。
窗位是指窗的中心位置,也称窗的基准线。
通常把人体组织CT值最高的组织定为窗位,称为零位线,以Hounsfield(Hu)为单位。
例如:骨皮质CT值为1000 Hu,软组织为50 Hu,脂肪为负50~100 Hu,气体为负800 Hu以下。
CT图像上所指的窗宽是以窗位为中心,上下各占一半的数值范围。
例如:窗位为20 Hu,则窗宽范围为从 0 Hu至 40 Hu。
窗宽决定了图像上能够看到的组织结构范围,而窗位决定了观察某种特定组织结构的位置。
窗宽和窗位的调节对于观察病变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骨窗和软组织窗骨窗是专为观察骨骼设置的窗宽和窗位,一般骨窗宽为200~400 Hu,窗位为20~40 Hu。
软组织窗是专为观察软组织设置的窗宽和窗位,一般软组织窗宽为200~350 Hu,窗位为30~50 Hu。
四、噪声噪声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常见因素之一。
噪声主要由探测器接收到的次级电子和光子引起,使图像上出现一些细小的颗粒状结构。
噪声在低对比度分辨率时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
噪声不能消除,但可以通过调节窗宽、窗位、重建层厚等来降低噪声。
五、对比度分辨率对比度分辨率是指在密度分辨基础上的识别能力。
是指在高对比度情况下能够观察到细微差别能力的大小。
在人体中骨皮质与空气之间对比度最大,所以骨皮质CT值最高。
软组织与脂肪之间对比度小,所以软组织CT值低。
在低对比度分辨率时对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六、空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指识别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
空间分辨率的高低与扫描层厚有关,层厚越薄空间分辨率越高。
一般CT的空间分辨率在1~2mm之间。
CT基本知识
CT基本知识作者:唐业欢王鑫坤叶慧义来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年1月第12卷第1期23-24页【提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CT、MRI为代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同时也为循证医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客观依据。
本文简要介绍CT的基本知识。
CT意为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是用X线束对人体层面进行扫描,根据人体组织吸收X线强度的差异由计算机重建生成二维断面灰阶图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之一。
了解其基本知识,有助于临床医生理解影像学检查结果。
1CT平扫CT图像的密度高低与被X线穿过人体组织器官的组织密度呈正相关,用白到黑不同灰阶来显示,高密度的组织表现为白色,低密度的组织为黑色,中等密度为灰色(图1)。
CT图像常用CT值(计量单位为HU)这个概念来量化不同组织的密度差异,表示不同组织的X线衰减系数。
不同组织的CT值各异,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表1),组织密度高则CT值大,密度低CT值则小。
CT平扫是指不用造影增强的普通扫描,根据组织的密度差异而表现出的黑白灰阶,形成组织的自然对比。
平扫是CT的常规检查,能提供病变的初步定位和定性信息,显示病灶的大小、数目、形态。
任何一种CT机型都可以进行这种常规方法的扫描。
CT值的临床应用大致分为3个方面:①确认组织或病变的性质:如CT值为- 80 - - 120 HU,大多是脂肪组织;CT值> 100 HU,多为钙化组织;CT值在O HU左右,多为液体组织。
②对比测量CT值,确认病变的存在:如骨密度的变化单靠肉眼难以确认,通过测量CT值可知是否存在密度减低。
③对比增强前后CT值的变化,确切了解病变有无血供及血供程度,对肿块的定性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CT窗口技术是数字图像特有的一种显示技术,为通过在显示器上用不同灰度差别显示一副图像,来观察不同组织的差别(图2)。
窗口技术中有两个基本的概念,即窗宽和窗位。
CT概述和基本结构
树木年轮判断 和生猪脂肪含 量检测。
地质构造和矿藏分布检测
华东医院
CT的优、缺点
CT的优点 1. 真正的断面图像
良好的准直系统,可获得无层面外组织结构 干扰的横断面图像; 2. 密度分辨率高 密度分辨率比常规X线摄影高约20倍;
华东医院
CT的优、缺点
3. 可作定量分析 根据X射线的吸收衰减和利用CT值,可作 各种定量分析测量。
华东医院
CT的发明
实物研究
亨斯菲尔德,1967年英国EMI实验室;
理论研究
考迈克(Allan Macleod Cormack),有关计算机
图像重建理论的早期研究工作;
第一台样机安装于英国Atkinson-morley’s医院
一幅图像的重建时间
从20分钟
4分半钟
华东医院
CT的发明
奖项和时间 1972年,亨斯菲尔德获与工程学诺贝尔奖 齐名的McRobert奖; 1979年,亨斯菲尔德与考迈克教授一起, 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华东医院
CT的结构和重要部件特性
附属设备 1. 检查床 承载病人并送入预定的位置
精度误差±0.25~ ± 0.5mm 2. 硬磁盘 保存系统操作和故障诊断软件等
CT成像的基本过程:
X射线管发出X射线 经前准直器准直
窄束X射线透过被检物体
探测器接收(探
测器前准直器)
光电转换(探测器内)
逻辑放大、模数转换、信号传送(DAS内
)
图像重建(阵列计算机)
数模转
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
显示器显示或不转换
计算机硬盘或
激光照相机。
华东医院
CT的结构 和重要部件性能
华华东东医医院院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2.1体素与像素(Voxel and Pixel)体素是体积单位。
在CT扫描中.根据断层设置的厚度、矩阵的大小.能被CT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
体素作为体积单位.它有三要素.即长、宽、高。
通常CT中体素的长和宽都为1mm.高度或深度则根据层厚可分别为10、5、3、2、1mm等。
像素又称像元.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
它与体素相对应.体素的大小在CT图像上的表现.即为像素。
2.2.2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Scaning and Displaying Matrix)矩阵是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它与重建后图像的质量有关。
在相同大小的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就越多.重建后图像质量越高。
目前常用的采集矩阵大小基本为:512´512.另外还有256´256和1024´1024。
CT图像重建后用于显示的矩阵称为显示矩阵.通常为保证图像显示的质量.显示矩阵往往是等于或大于采集矩阵。
通常采集矩阵为512´512的CT.显示矩阵常为1024´1024。
2.2.3原始数据(Raw Data)原始数据是CT扫描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其间已转换成数字信号经预处理后.尚未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这部分数据被称为原始数据。
2.2.4重建与重组(Re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原始扫描数据经计算机采用特定的算法处理.最后得到能用于诊断的一幅横断面图像.该处理方法或过程被称为重建或图像的重建。
重组是不涉及原始数据处理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
如多平面图像重组、三维图像处理等。
在以往英文文献中.有关图像的重建的概念也有些混淆.三维图像处理有时也采用重建(reconstruction)一词.实际上.目前CT的三维图像处理基本都是在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或构筑形成三维影像。
由于重组是使用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因此重组图像的质量与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层厚的大小和数目。
ct基础知识
ct基础知识一、什么是CT?CT(Computed Tomography)即计算机体层成像,是一种通过医学图像设备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并生成三维图像的技术。
CT技术是近年来医学影像学领域的重要进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通过CT扫描可以获取人体的精确解剖结构,尤其对于软组织、血管系统、骨骼的显示效果非常好。
二、CT的原理CT的原理基于X射线的物理特性,通过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对人体进行多次扫描,然后由计算机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重建,最终生成人体的断层图像。
具体原理如下:1. X射线吸收X射线在物质中的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吸收现象。
不同组织结构和密度的物质对X射线吸收的程度不同,硬组织(如骨骼)吸收X射线较多,软组织和液体吸收较少。
2. X射线透射和记录当X射线透过人体后,透射到X射线感应器(探测器)上。
探测器会记录下X射线透射的强度,形成一层层的数字信号。
3. 数据采集在扫描过程中,X射线源和感应器会围绕患者旋转,多个角度下对人体进行扫描,得到一系列的X射线强度数据。
这些数据将被计算机保留进行处理。
4. 数据处理与重建利用计算机对收集到的X射线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数学算法重建出横断面图像。
计算机根据数据的各个方面(如密度、吸收程度)来对图像进行灰度显示,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
三、CT的应用CT技术在医学诊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诊断CT扫描能够提供人体内各个部位的详细结构图像,可以帮助医生发现疾病的存在和位置,如肿瘤、感染、损伤等。
CT扫描还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分期,为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指导手术CT扫描生成的三维图像可以提供更精确的人体解剖结构信息,对于手术操作的指导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在手术前通过CT图像对手术的过程进行模拟和规划,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疗效评估通过CT扫描可以及时观察治疗效果,评估疾病的变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2.1体素与像素(Voxel and Pixel)体素是体积单位。
在CT扫描中,根据断层设置的厚度、矩阵的大小,能被CT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
体素作为体积单位,它有三要素,即长、宽、高。
通常CT中体素的长和宽都为1mm,高度或深度则根据层厚可分别为10、5、3、2、1mm等。
像素又称像元,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
它与体素相对应,体素的大小在CT图像上的表现,即为像素。
2.2.2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Scaning and Displaying Matrix)矩阵是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它与重建后图像的质量有关。
在相同大小的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就越多,重建后图像质量越高。
目前常用的采集矩阵大小基本为:512´512,另外还有256´256和1024´1024。
CT图像重建后用于显示的矩阵称为显示矩阵,通常为保证图像显示的质量,显示矩阵往往是等于或大于采集矩阵。
通常采集矩阵为512´512的CT,显示矩阵常为1024´1024。
2.2.3原始数据(Raw Data)原始数据是CT扫描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其间已转换成数字信号经预处理后,尚未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这部分数据被称为原始数据。
2.2.4重建与重组(Re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原始扫描数据经计算机采用特定的算法处理,最后得到能用于诊断的一幅横断面图像,该处理方法或过程被称为重建或图像的重建。
重组是不涉及原始数据处理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
如多平面图像重组、三维图像处理等。
在以往英文文献中,有关图像的重建的概念也有些混淆,三维图像处理有时也采用重建(reconstruction)一词,实际上,目前CT的三维图像处理基本都是在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或构筑形成三维影像。
由于重组是使用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因此重组图像的质量与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层厚的大小和数目。
一般,扫描的层厚越薄、图像的数目越多,重组的效果就越好。
2.2.5算法、重建函数核与滤波函数(Algorithm, Kernel)算法是针对特定输入和输出的一组规则。
算法的主要特征是不能有任何模糊的含义,所以算法规则描述的步骤必须是简单、易操作并且概念明确,而且能够由机器实施。
另外,算法只能执行限定数量的步骤。
重建函数核或称重建滤波器、滤波函数。
CT的扫描通常需包含一些必要的参数,有的参数可由操作人员选择,有的则不能。
重建函数核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一种算法函数,并决定和影响了图像的分辨力、噪声等等。
·在CT临床检查中,可供CT图像处理选择的滤波函数一般可有高分辨力、标准和软组织三种模式,有的CT机除这三种模式外,还外加超高分辨力和精细模式等。
·高分辨力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强化边缘、轮廓的函数,它能提高分辨力,但同时图像的噪声也相应增加。
软组织模式是一种平滑、柔和的函数,采用软组织模式处理后,图像的对比度下降,噪声减少,密度分辨力提高。
而标准模式则是没有任何强化和柔和作用的一种运算处理方法。
2.2.6卷积(Convolution)卷积是图像重建运算处理的重要步骤。
卷积处理通常需使用滤波函数来修正图像,卷积结束后,形成一个新的用于图像重建的投影数据。
请参见“重建函数核”条。
2.2.7内插(Interpolation)内插是采用数学方法在一已知某函数的两端数值,估计该函数在两端之间任一值的方法。
CT扫描采集的数据是离散的、不连续的,需要从两个相邻的离散值求得其间的函数值。
目前,很多螺旋CT都采用该方法作图像的重建处理。
内插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线性内插(单层螺旋扫描CT常用)、滤过内插和优化采样扫描(多层螺旋扫描CT采用)。
2.2.8准直宽度、层厚与有效层厚(Collimation, Slice and Effective Slice)准直宽度是指CT机球管侧和病人侧所采用准直器的宽度,在非螺旋和单层螺旋扫描方式时,所采用的准直器宽度决定了层厚的宽度,即层厚等于准直器宽度。
但是,在多层螺旋扫描方式时,情况则不完全一样,因为同样的准直宽度可由4排甚至16排探测器接收,而此时决定层厚的是所采用探测器排的宽度。
如同样10mm的准直宽度,可以由4个2.5mm的探测器排接收,那么层厚就是2.5mm;如果由16个6.25mm的探测器排接收,那么层厚就变成了0.625mm。
有效层厚指扫描时实际所得的层厚,由于设备制造的精确性原因,标称1mm甚至0.5mm的层厚设备制造厂家无法做到如此精确,一般都有一定的误差,其误差范围大约在10%~50%之间,层厚越小,误差越大。
一般,层厚的误差与扫描所采用的方式和设备的类型无关。
2.2.9螺距(Pitch)单层螺旋螺距的定义是:扫描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运行的距离与射线束宽度的比值(参见螺旋扫描一节)。
该比值(pitch)是扫描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这段时间内,运动和层面曝光的百分比。
在单层螺旋CT扫描中,床运行方向(Z轴)扫描的覆盖率或图像的纵向分辨力与螺距有关。
多层螺旋螺距的定义基本与单层螺旋相同:即扫描旋转架旋转一周检查床运行的距离与全部射线束宽度的比值。
但在单层螺旋扫描螺距等于1时,只产生一幅图像(不考虑回顾性重建设置因素),而多层螺旋扫描螺距等于1时,根据不同的CT机,可以同时产生4、8、16或更多的图像。
2.2.10扫描时间和周期时间(Scaning and Circle Time)扫描时间是指X线球管和探测器阵列围绕人体旋转扫描一个层面所需的时间,常见的有全扫描(360°扫描),其它还有部分扫描(小于360°扫描)和过度扫描(大于360°扫描)。
目前的CT机都有几种扫描时间可供选择,以前最短的扫描时间为1秒,其它有2秒或3秒,现在新的多螺旋CT机最短扫描时间可达0.33秒。
减少扫描时间除了可缩短病人的检查时间、提高效率外,并且是减少病人运动伪影的一个有效手段。
从开始扫描、图像的重建一直到图像的显示,这一过程称为周期时间。
一般周期时间与上述因素有关,多数情况下是上述两个因素的总和,但目前的CT机的计算机功能强大,并且都有并行处理和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所以,在一些特殊扫描方式情况下,扫描后的重建未结束,就可以开始下一次的扫描。
所以,周期时间并非始终是扫描时间和重建时间之和。
2.2.11重建增量(Reconstruction Increment, Reconstruction Interval, Reconstruction Spacing)重建增量或重建间距是螺旋扫描方式的专用术语,它的定义是:被重建图像长轴方向的距离。
通过采用不同的重建增量,可确定螺旋扫描被重建图像层面的重叠程度,如重建增量小于层厚即为重叠重建。
重建增量大小与被重建图像的质量有关,即重建增量减小图像的质量改善,重叠重建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和改善3D后处理的图像质量。
2.2.12重建时间(Reconstruction Time)重建时间是指计算机的阵列处理器,将扫描原始数据重建成图像所需的时间。
缩短重建时间也可减少病人的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但与减少运动伪影无关。
重建时间与被重建图像的矩阵大小有关,矩阵大,所需重建时间长;另外,重建时间的长短也与阵列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和计算机内存容量的大小有关,阵列处理器的速度快、内存的容量大,图像重建的时间短。
2.2.13扫描视野和重建视野(Field of View,FOV)扫描野或称有效视野,是扫描前设定的可扫描范围。
根据各厂家的设置,扫描野可有一个或数个,大小范围为16~50cm,一般单个扫描野的CT机,扫描野的大小在40~50cm之间。
单扫描野的CT机,在定位相扫描后、正式扫描前,扫描野还可再次设置,以获得诊断需要的CT扫描图像,扫描完成后原始数据可再重建图像。
该有效视野的大小仍可改变此时的有效视野大小称为重建视野,理论上重建视野只能小于扫描野。
2.2.14时间分辨力(Temporal Resolution)时间分辨力的主要含义是指扫描机架旋转一周的时间,但在多层螺旋CT中,它还与扫描覆盖范围和重建方式有关,它也是影像设备的性能参数之一,并且与每帧图像的采集时间、重建时间以及连续成像的能力有关。
在CT中表示了设备的动态扫描功能,如在多层螺旋CT 心脏成像时,时间分辨力的高低则决定了CT机在这方面临床应用的适应性和范围。
2.2.15层厚敏感曲线(Slice Sensitivity Profile, SSP)层厚敏感曲线的定义是CT扫描机沿长轴方向通过机架中心测量的点分布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的长轴中心曲线。
和非螺旋CT相比,螺旋CT的层厚敏感曲线增宽,其半值宽度(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也相应增加,即螺旋扫描的实际层厚增加。
通常,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层厚增加X线光子量也增加,并使噪声降低和对比度增加,但也使Z轴方向的空间分辨力下降和部分容积效应增大。
理想的SSP应为矩形,非螺旋CT的SSP接近矩形而螺旋CT的SSP呈铃形分布曲线。
在螺旋扫描中,曲线的形状随螺距的增加而改变,此外曲线的形状也随采用内插算法的不同而改善,如采用180°线性内插可明显改善曲线的形状。
SSP对图像中的高对比度和低对比度的长轴分辨力都很重要,它可影响小病灶的显示。
具体地说,当病灶直径小于层厚宽度时,小病灶的CT值与背景的比值会降低。
当SSP偏离理想的矩形,并且螺旋扫描采用较高的床速和360°线性内插算法,这种负作用更明显。
但不管螺距的大小,这种负作用可由采用180°线性内插算法而大为减少。
2.2.16球管热容量和散热率(Heat Capacity and Diffusion of the Tube)X线球管的热容量大,表示可承受的工作电流大,连续工作的时间可以延长。
所以,CT机所用的球管热容量越大越好。
与球管性能指标有关的还有散热率,同样散热率越高,该球管的性能越好。
现代的螺旋CT 扫描机,对球管的要求更高,因为以前的扫描是逐层进行,层与层扫描之间还可用于散热,现今的螺旋扫描一般都要连续扫描几十秒,甚至一百秒以上,所以必须要求球管有一个良好的热容量和散热率性能。
热容量和散热率的单位分别是MHU和kHU。
2.2.17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 Volume Effect)在CT中,部分容积效应主要有两种现象:部分容积均化和部分容积伪影。
CT成像时CT值的形成和计算,是根据被成像组织体素的线性衰减系数计算的,如果某一体素内只包含一种物质,CT值只对该单一物质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