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
美学学科的基本情况
1.美学研究的对象
观点一:美(毫无意义)
观点二:美学就是艺术哲学——黑格尔(排除了艺术之外的美)
观点三:审美心理——鲍姆加登:人的感觉领域;经验主义:审美经验;心理学美、精神学分析:主观的心理结构(审美心理之外的现象,美学是否应该视而不见?)【审美经验】: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感受、只觉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愉快的心理体验,是人内在心理活动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
观点四:将美与哲学等同起来,讨论抽象意义上的美的价值——尼采:人类通过艺术来理解世界与生存;海德格尔:艺术中包含人类生存的价值(具体的美呢?)目前美学的研究对象:(1)现实中的艺术审美活动;(2)美和艺术现象的历史变化和社会内涵;理解分析人类的审美活动的意义,进而理解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美学的学科性质
美学属于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的生活的知识体系。也需要结合社会科学有关人的知识。
美学研究的特点:(1)概念与形象相结合;(2)抽象与具体相结合;(3)逻辑分析与个体经验相结合。
美学的学科性质:运用体验与概念推理分析方式的人文学科;同时也需要吸收社会学科的相关基础。
3.美学是什么:
美学是运用体验与概念推理分析方式来研究现实与艺术中的美的现象的人文学科,探讨这些现象所体现出来的、有关人的存在和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美学——人的现象和问题
4.美学的理论体系:没有公认统一的美学体系(个么那你讲个屁啊)
5.美学的研究方法
(1)哲学的——概念推理型
典型代表:古希腊美学、德国古典美学——先找一个逻辑起点,一个关于美的基础概念,然后进行推导。
(2)心理学的——实验+推理方法(对产生美感的过程进行推理再做概念性描述)
心里美学:心理距离、直觉过程、移情、内模仿
【心理距离】:英国心理学家布洛认为,美的纯粹客观性并不存在,使用客观标准、准则和范畴来界定美,将会抹杀掉许多丰富多彩的美感事实,因此他主张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美,说明美感乃是出自人们对艺术品的观赏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此效应则是生于心里距离。心理距离是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设喻者在情感方面对本体怀有关心、热爱、同情等善意情感或怀有厌恶、憎恶冷漠等恶意情感。
【移情】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融合的过程,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是主体把自己的感受、感情和思想注入对象使之染上主观色彩的结果
【内模仿】认为审美主体在欣赏活动中,总是同情地分享着旁人或外物的姿态和运动,总会有一种内模仿的运动神经活动,从而在主体的心灵中产生一种自觉或主动的幻觉,仿佛要把自我变形到旁人或外物中去。一般认为是移情说的分支或者变种。
(3)艺术分析——艺术体验+作品分析
语言论的美学流派、形式主义艺术论
(4)文化分析——从作品分析审美现象背后蕴含的社会机制、政治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和意识形态分析、伯明翰学派的文化描述
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
(5)人类学——从艺术起源来求解艺术意义和价值
希尔恩、格罗塞
(6)目前没有统一的方法
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以体验与概念方法为主导,采用综合性的方式是目前的前沿做法。
6.美学的学科构成
哲学美学
历史美学:审美意识的历史或趣味流变的历史(如人类的审美起源);艺术风格史;美学思想史
科学美学:基础美学(心里美学-审美心理;艺术美学;分析美学)
实用美学:文字欣赏的一般美学;艺术门类美学(电影美学、绘画美学)装饰美学(园林、服饰);科技-生产美学;社会美学(涉及社会生活、文化、风俗);艺术审美教育
7.美学的学理基础
1. (西方)美学的三个基础:(1)对事物本质的追求;(2)对人类心理结构与功能作出知、情、意的划分;(3)对各个艺术门类的统一定义
2. 西方艺术美统一观的提出:(波兰)塔塔凯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
1747年,查尔斯·巴托《论美的艺术的界限及其共性原理》提出:“美的艺术”
3. 中国古典文化为何没有“美学”?
(1)不追问本质:言不尽物、言不尽意;
(2)心理整体把握:心、性、意、志、情
(3)关于艺术和美的而分散性、随意化的探讨:各门类等级高下,从未统一论述;乐论、诗论、画论;建筑、工艺等技法经验的总结,缺乏概括性、哲理化的探讨,知识形态模糊、分散性
二
1.如何理解美
宗白华《论中西画法之渊源与基础》
中国绘画画卷的卷收和展放之间蕴含的意义:时空无限流展
中国章回体小说:“章”、“回”具备可独立欣赏的可能,既独立,有属于整体(戏剧的“折”、“出”亦如是)
与西方小说、戏剧的逻辑结构性对比:结构上,时空的“部分”与整体联系;阅读与欣赏中“移动视点”;下回分解:借留白起承转会
【小结】:美与艺术作品的形态和内容相联系;美与观赏者的位置、视点有关;美还与不同民族的时空观念等文化传统有关。
2.在艺术中遭遇艺术
《肖申克的救赎》中直接引用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这一歌剧段落:“那声音飞扬,更高、更远,超越任何在灰色地带的人所梦想的,如一只美丽的小鸟,飞进了这灰色的鸟笼,让这些围墙消失了,令铁窗中的所有犯人,感到一刻的自由”这里的《费加罗的婚礼》象征着自由和希望(《费加罗的婚礼》本义是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
【小结】(1)在作品1中引用作品2,存在着改变被引用作品2的本义、审美环境、审美效果的可能;(2)对被引用作品2的审美,存在者两种导向:遵从作品1的审美环境,或者作品2;作品1和作品2 的审美竞争
3.古代中国对美的认识
1. 《论语》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艺术中的情感应合乎“礼”的规范,有节制、有限度;审美心理包含感觉和理性的内容。
2. 《老子》
天地万物,虚实流动,有无相生,生生不息;人要排除主观欲念与成见,方能内心虚静,关照万物变化及其本源。
3. 顾恺之:“传神写照”“以形写神”
4. 谢赫《古画品录》:“气韵生动”
【小结】(1)无美之学;(2)从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万物本原来理解美和艺术;(3)对美的现象,人需要虚静、体悟,方能进入一种奇妙与不可言传的境界,有所得道。
4.西方思想对美学的解释
1. 柏拉图:
尘世中的美模仿理式世界中的美,理式世界中的美堕落成尘世世界中的美
美的理式(理念)——美的欣赏;美的等级化
2.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美在于美的感性事物本身(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外在特征)
感性事物:美的感性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主要是形式,,即“秩序,匀称和明确”3. 休谟、柏克:“快感经验”
(1)美不仅是事物的性质,也与人有关
(2)美就是人的内在心里所产生的愉快的情感(休谟);或,事物能引起人的愉快情感的性质(柏克)
4. 狄德罗:“美在关系”(他还编写了一本《百科全书》然后坐牢了,法国启蒙主义)(1)《关于美的根源即其本质的哲学探讨》:“美总是随着关系的产生而产生,而增长,而变化,而衰退,而消失”“一个物体之所以觉得美是由于人们观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大概是比如说整体比例,色彩搭配之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