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的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 第九版 痢疾

中医内科学 第九版 痢疾

痢疾【定义】由于邪蕴肠腑,气血凝滞,大肠脂膜血络损伤,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称为痢疾。

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多发于夏秋季节。

西医学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及一些结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参考本病。

【病因病机】一、病因1.外感时疫邪毒夏秋季节,暑湿秽浊、疫毒易于滋生。

湿热或暑湿之邪内侵肠道,湿热郁蒸,气血与之搏结于肠之脂膜,化为脓血而成湿热痢;疫毒之邪侵及阳明气分,进而内窜营血,那么进迫下焦厥阴、少阴,而致急重之疫毒痢。

2.内伤饮食假设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酿生湿热,湿热毒邪,直趋肠道,那么成湿热痢或疫毒痢。

假设其人平素恣食生冷瓜果,伤及脾胃,中阳缺乏,寒湿内蕴,如再贪凉饮冷或食不洁之物,寒湿食积壅塞肠中,而成寒湿痢。

上述病因虽有外感时疫邪毒与内伤饮食之分,但两者常相互影响,往往内外交感而发病。

二、病机痢疾的根本病机为邪蕴肠脏,气血凝滞,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而成痢。

湿热、疫毒、寒湿、食积等内蕴肠腑,与肠中气血相搏结,大肠传导功能失司,通降不利,气血滞,肠络受损,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气机阻滞,腑气不通,故见腹痛,里急后重。

本病的病位在肠,与脾胃关系密切,可涉及肾。

痢疾根本病变在肠,因肠与胃密切相连,肠病及胃,故常曰在肠胃。

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不同,且演变多端。

暴痢多属实证。

外感湿热或湿热内生,壅滞腑气,或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下痢鲜紫脓血,壮热口渴,或湿热、疫毒之气上攻于胃,胃气逆而不降,噤口不纳者,皆属实证、热证寒湿阴邪所致者为寒证。

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寒热并见。

如疫毒热盛伤津,或湿热内郁不清,日久那么伤气、伤阴,或素体阴虚邪恋,而成阴虚痢者;久痢伤正,胃虚气逆,胃不纳食者,而成噤口痢虚证;脾胃素虚而感寒湿患痢,或湿热痢过服寒凉药物致脾虚中寒,日久化源缺乏,累及肾阳,关门不固,下痢滑脱,形成虚寒痢;如痢疾迁延,邪恋正衰,脾气更虚,或治疗不当,收涩过早,关门留寇,那么成久痢,或时愈时发的休息痢。

中医内科学痢疾

中医内科学痢疾

热痢、初痢——清通
• 初痢以实证、湿热证较为多见 • 湿热疫毒、饮食积滞 • 清肠、清热、解毒、化湿、燥湿——实证
初痢的常用之法。
气血凝滞,脂膜血络损伤-调气 和血
• 刘河间指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 脓自愈”,
• 调气,是调理大肠之气滞,鼓舞脾胃之气 机;
• 和血,是行血和血凉血,以消血液之凝滞, 修复血络之损伤。
痢疾病因病机示意图


腹痛

气 腑 里急

血 气 后重

阻不

• 时邪疫毒 口入胃肠 内蕴 气血功能失常 气 肠道

血 脂膜 下痢

凝 血络 赤白

滞 受损 脓血
【诊 断】
• 1.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或疫痢患者接触史。 • 流行季节在夏秋之交,具有传染性,疫毒
肠腑气机阻滞,通降不利
• 因而产生腹痛、大便失常之症。
• 肠腑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赤白脓血下痢, 腹痛而欲大便则里急,大便次数增加,便 又不爽则后重,这些都是由于通降不利、 大肠传导功能失调之故。
6.病机转化:
• 痢疾病机的转化取决于人体的体质有阴阳 盛衰的不同。
• 素体阳虚者,湿从寒化,寒湿内蕴,再加 之饮食不洁,邪气食积于肠中,遂为寒湿 之痢。
【鉴别诊断】
• 与泄泻鉴别 • 共同点: • 多发于于夏秋季节,病位在胃肠,皆由外
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症状都有大便 次数增多。
区别:
• 1.病因病机 • 痢疾为湿热、疫毒、饮食壅滞于肠中,与
气血相搏结,脂膜血络受损。 • 泄泻为湿邪内停,脾虚湿盛,运化失职,
湿浊内生,混杂合污而下,病机关键在于 脾胃功能障碍。

细菌性痢疾的辨治

细菌性痢疾的辨治
维普资讯
第2 1卷

第 5期


中 医

院学Βιβλιοθήκη 报 20 0 2年 1 0月
J OURNAL OF ANHUITCM COLL EGE
V ol21 No 5 O c 02 t20
细 菌 性 痢 疾 的 辨 治
魏 群
膝 各 1 , 血 藤 1 , 仁 、 花 、 草 各 6g 水 煎 0g 鸡 5g 桃 红 甘 ,
壅 滞 。 大 黄 酒 制 , 在 破 瘀 。 柴 胡 兼 引 活 血 化 瘀 之 意
品 以 入 肝 经 , 能 发 挥 其 定 向 活 血 化 瘀 的 作 用。 当 还
服 , 日 1剂 。 患 者 服 药 2剂 后 , 臭 秽 黑 便 许 多 , 每 下 顿 觉疼 痛 大 减 , 胁 得 舒 。5剂 后 疼 痛 又 减 , 症 亦 胸 余 除 , 苔 已退 。二 诊 嘱 继 服 7剂 以 巩 固 疗 效 。 后 以 黑 补 肾健 骨 , 以活 血 通 络 之 品 助其 康 复 而 收 功 。 兼
作 者 简 介 : 群 (9 2一) 女 , 辑 。 魏 16 , 编
“ 下 ” “ 疾 ” 畴 。 素 问 ・ 阴 阳 明 论 ) : 饮 食 滞 、痢 范 < 太 云 “
不 节 , 居 不 时 … …下 为飧 泄 , 为肠 }。 < 问 ・ 起 久 脬 ”素 } 至
真要 大 论 > : 少 阴 之 … … 满 腹 痛 , 泄 , 为 赤 云 “ 溏 传 沃。< 病源候论> 有2 种 痢, 赤 白痢、 血痢 、 ”诸 列 0 如 脓 冷热 痢 、 息 痢 等 , 些 描 述 与 细 菌 性 痢 疾 颇 为 类 休 这
折 初 期 未 服 中药 , 石 膏 拆 除 后 仍 肿 痛 者 , 用本 方 而 服 亦可取得满意疗效 。

中医内科学——痢疾

中医内科学——痢疾

阴虚痢
2.脾胃素虚而感寒湿患痢 湿热痢过服寒凉药物致脾虚中寒,寒湿留滞肠 日久因脾胃虚寒,化源 不足,累及肾阳 关门不固,下痢滑脱不禁,腰酸腹冷,表现虚寒征象
虚寒痢
3.痢疾失治,迁延日久 治疗不当,收涩太早,关门留寇
正虚邪恋
休息痢
四、病势
• 至于痢疾的预后与转归,古人常以下痢的色、量等情况判
断。下痢有粪者轻,无粪者重,痢色如鱼脑,如猪肝,如赤豆 汁,下痢纯血或如屋漏者重。同时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别病 情轻重,判断病者预后,特别注意观察其邪毒炽盛情况,胃气 有无衰败,阴津是否涸竭,阳气虚脱与否。一般来说,能食者 轻,不能食者重。因本病虽在肠,但肠与胃密切相连,如湿 热、疫毒之气上攻于胃,或久病伤正,胃虚气逆,噤口不食, 表现人口即吐,则称之为噤口痢,实属危象。下痢兼见发热不 休,口渴烦躁,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或虽见下痢次数减 少,而反见腹胀如鼓者,常见于疫毒痢及湿热痢邪毒炽盛,热 人营血,邪陷心肝之重证,如不及时救治,可发展为内闭外脱 证。
• 常 用 药: 藿香——芳香化湿 苍术、半夏、厚朴——运脾燥湿 炮姜、桂枝——温中散寒 陈皮、大枣、甘草——行气散满,健脾和中 木香、枳实——理气导滞
• 加 减: 痢下白中兼赤者——加当归、芍药调营和血; 脾虚纳呆者——加白术、神曲健脾开胃; 寒积内停,腹痛,痢下滞而不爽——加大黄、槟榔,配炮姜、 肉桂,温通导滞; 暑天感寒湿而痢者——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以祛暑散寒, 化湿止痢。
候。 3. 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痢疾论治》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今之所谓
痢疾 者,古所谓滞下是也”,一直沿用至今。
(二)病因病机:
1.《内经》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2.《丹溪心法·痢病》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指出:“时疫

痢疾明辨

痢疾明辨

提要《痢疾明辨》对痢疾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方面作了纵横捭阖的论述:病因方面提出了暑湿热三气、时毒、秋燥等因素,病机方面提出了邪陷、滑脱、邪滞广肠、肝邪横逆、阴伤等机理,治法上提出了治痢与治泄不同,用药的峻猛逐邪与扶正的宜忌变化,并以案例引证说明,旁及胎前、产后、老人、小儿等痢疾的治法,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总结著作。

作者吴士英,江阴华墅人,生当清代乾、嘉盛世,而又逢疫疾流行,曾做过大学生,而又处于当地名医姜健、孙御千等人的后期,蕴酿四十年而后写成此书,包罗了痢疾的各种形证,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有多种抄本,现据无锡陈氏抄本校注,此抄本未经刊印过;以已刊入《秘本医学丛书》的常熟吴玉纯抄本为参校本,而以陈抄本章节排列及辞句为主,对吴抄本中的附录、吴序等之陈抄本所无者,附入本书文后。

校注前言《痢疾明辨)是我在1967年收到的一个手抄本,书中有同乡中医前辈韶九先生序,知此书出于陈氏,自陈序、自序及集中所涉纪年等核之,知作者吴士英系江苏江阴县(今改为市)华墅人,为清代苏南名医,约生于乾隆末年,行医于嘉庆、道光、咸丰年间,诊治区域达及苏州、吴县、常熟、无锡等地,曾自号壶芦山人,师承过喻嘉言甥舒进贤,并与当地老名医姜体乾、孙御千有较深的过往。

这本著作,从其自序的“四十年来,由折肱而心悟,由心悟而知古今之得失,一一辨之”之意看,是他从临床到理论、理论到临床的治痢经验总结;集中并以案例引证,举了舒进贤、姜体乾、孙御千、云间清白里老医、叶天士及作者自己的不少医案,在临床辨证方面大都比较仔细;也旁及到胎前、产后、老人、小儿的痢疾论治;论治原则方面,包括到“分六经,列四纲,箝种种见证”的辨证论治原则,和喻氏治痢验方,苦参子用桂圆肉包服等单方,以及猪小肠、黄鳝灰等脏器、动物药治疗,范围是比较广泛的。

我在收到此书后作过一些订正,补齐了因虫蛀所致的失宇、残字,作了断句,和对所引成方进行了核实;1978年夏出长无锡县西学中班,并得悉江阴邢鹂江、叶秉仁、夏奕君等诸道长曾搜求此集未得,因将此集内容之名异实近章节作了合并,如“痢因暑湿热之气”与“伏邪”,“痢疾腹痛”与“不腹痛”,“下痢血水”与“屋漏水”等计五条,并将顺序按病因、病机、治疗三个次序作了调整和节略了部分文字,订正成十四章,用横排刻印百余本,分发与同道、同学,转赠江阴者三十余本。

中医治脾胃——痢疾

中医治脾胃——痢疾

2、辨邪正盛衰 下痢但见脓血不见粪质者病重,兼有粪质者较
轻;下痢次数逐渐减少, 而反见腹胀如鼓,呕吐 少食, 烦躁口渴,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为邪 毒内炽上攻之象。下痢,噤口不食,到口即吐,勺 水难饮,精神萎顿,或见呃逆者,为胃气将败。下 痢不止, 脓血阵阵下,神萎倦卧,手足厥冷,身 冷自汗,气急息微,脉微欲绝,为阳气将脱。
痢疾
概述
(一) 定义: 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
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 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 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二)源流
《内经》称本病为“肠僻”。《难经》谓之大瘕泄 。 《金匮要略》 称之为 “热利下重” 与“下利便 脓血”,在治疗上提供了白头翁汤、桃花汤等有效方 剂。 东晋葛洪以“痢” 称本病,区别于一般泄泻,为 后世医家所接受。
症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唇舌紫黯, 尿少,脉微欲绝者,应急服独参汤或参 附汤,加用参麦注射液等以益气固脱。
3、寒湿痢
症状: 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 少, 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脘胀腹满,头 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
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
常用药:藿香、苍术、半夏、厚朴、炮 姜、桂枝、陈皮、大枣、甘草、木香、 枳实 。
治法:
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方药:
代表方: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肉桂、粳米
、炙甘草、诃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 、当归、白芍、木香。
临证加减
如痢久脾虚气陷,导致少气脱肛,可用 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补中,升清举陷。
4.阴虚痢
症状: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粘稠, 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 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 腻或花剥,脉细数。

痢疾的辨症论治

痢疾的辨症论治

论著50 痢疾的辨症论治钟书荣 钟 威 夏茶珍湖南省浏阳市古港中心卫生院 湖南浏阳 410301摘要:痢疾多发于夏季、秋季,是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

病因多由湿热内侵或食不洁食物,或因热贪凉,过食生冷,以致寒热夹杂,饮食停滞,热郁湿蒸,互阻胃肠,逆发本病。

本文对此病的辨证论治进行分析。

关键词:痢疾;辨证论治痢疾主症是发热恶寒,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

前人认为“无积不化痢”痢无补法,主张清理肠胃,消导积滞,消除脓血便为主。

清代喻昌则提出“逆流挽舟法”近代医家认为这是上策。

因本病的产生,是外有署湿蕴郁,卫气不疏;内有积滞蕴热,表里不和,寒热交杂,三焦不畅,深入血分,化为脓血,而成痢疾。

用逆流挽舟法治疗痢疾初期,多以疏表邪而利气机,内以化积化积滞而调肠胃,以表疏热解,气机开畅,热郁自解,痢亦痊愈。

笔者治痢,师其意而选用藿香正气散配葛根芩连汤。

佐以芍药,功效甚显。

治疗痢疾,当须解除大便脓血及里急后重,古人云:“行血则便胀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痢疾的脓血便,是由于湿热蕴郁,伤于血分,所以用行血的方法,血行则郁热解除,脓排则肌肉新生,便脓自愈。

关于用调气解除后重,是因后重的机理为气分郁结,三焦不畅,湿邪中阻,故以调气法治之,后重病自除,所谓调气法,不仅是几味调气药,而包含消除气分郁结种种治法,如气分热则凉之则调;若有寒湿用温化方法亦是调,治痢疾与治其它疾病一样,也需审证求因,辨证施治,一般可分为湿热痢、寒湿痢、久痢三种[1]。

湿热痢:署挟湿,湿热不化,与肠胃积滞互阻而成。

开始头晕身热,阵阵恶寒,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滞下不爽,带有脓血便,每日次数较多。

舌苔白腻根厚红,脉多滑数成浮滑数,胸中烦闷,胃不纳,其主要证治如下: 1、初起表邪较重,见寒热头痛,周身乏力,腹痛,大便带有脓血,里急后重,舌苔白腻,脉浮滑数。

治疗以疏表化湿为主,消化湿热为,多佐导滞,用荆防败毒去人参;芥穗6克,防风6克、羌活3克、独活3克、葛根10克、黄芩9克、黄连3克、赤芍6克、焦三仙各10克。

中医护理之常见症状及辨证施护 痢疾

中医护理之常见症状及辨证施护  痢疾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症状:本病证以腹痛,里急后重,便次增多而量少, 下痢赤白黏冻或脓血为主症。
2.发病特点:夏秋流行季节发病,发病前有不洁饮食 史,或有与痢疾患者接触史。急性痢疾起病骤急,可伴有恶 寒、发热;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3.相关检查:大便常规及培养、血常规检查、钡剂灌肠X 线检查及直肠、结肠镜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 证候分析 ➢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 方药: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四、辨证施护
(三)证治分类
6.休息痢
➢ 症状: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发则下痢脓血,腹痛, 里急后重,饮食减少,神疲乏力,舌淡,苔腻,脉濡软或 细数。
➢ 证候分析 ➢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 方药:连理汤加减。
四、辨证施护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痢疾与泄泻: 参见泄泻。
四、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主要根据起病、病程、腹痛特点等进行辨证。 2.辨寒热:主要根据粪质性状、口渴、小便情况、舌苔、 脉象等进行辨证。 3.辨邪正盛衰:主要根据痢下表现、全身情况、舌苔、脉 象等进行综合分析。
四、辨证施护
(二)护治原则
➢ 病情严重者暂禁食,静脉补充营养,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 正常饮食。
➢ 辨证施食。
四、辨证施护
(五)护理措施
4.情志护理
➢ 患者下痢,正气已伤,若加上焦虑、恐惧、忧郁情绪可使 脏腑功能失调而促进病情发展,故应劝慰患者,保持乐 观、平衡心境,避免情绪波动。
➢ 适当采用以情胜情、顺情从欲、释疑解惑等方法,因人而 异,对患者进行情志疏导。
➢ 证候分析 ➢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

张锡纯辨证论治痢疾刍议

张锡纯辨证论治痢疾刍议

痢 疾 之为 病必 有 原虫 之 为害 ,治 当去 虫治 痢 , 但
病 性 而祛 病 因 。 其痢 之偏 热 者 பைடு நூலகம் “ 当以鸦 胆 子 为最 要之 药 , 痢偏 寒 者 , 以硫 磺 为最 要 之药 , 二药 皆有 消 其 当 此
又 因患 者素 体 禀赋 不 同 , 而有 寒 热 病性 之 别 , 应辨 腑 可 安 于时 序 之常 , 故 不必 发 生痢 证 也 。惟 其人 先 有 蕴 热 , 肝 木 乘热 恣 肆 , 则 当敛 而不 敛 , 于饮 食起 居 之 间 又
2 守 病 机 辨 病 位
张 氏治 痢 ,既详 辨 患 者病 性之 寒 热祛 其 病 因 ,详 论 痢 证 病发 脏 腑辨 其 病位 而 治 之 , 详分 痢 证之 病 期 又 而治 之 。 为 古 今治 痢 之方 , 抵 皆用 之 于初 期则 效 , 认 大 用 之 于末 期 则 不效 ,是病 变 而 方不 改 , 非一 方 能 通 故 治 痢 证 之始 终也 , 分 病期 辨 虚 实 而治 之 。 应 3 1 初 痢气 血滞 宜 通 因通 用 痢 之 初得 之 时 ,下痢 .
之 即 可进 食 。惟 须 去其 硬皮 而服 之 , 皮去 却 仁破 则 而
动 之 也 。故 病初 之 时 , 位在 肝 在 肺 , 宜 开肺 清 肝 , 病 治 实 为正 治 , 而非 一般 治痢 只重 胃肠 也 。 氏谨 守病 机 . 张
辨所 在 脏腑 而治 之 , 所 治更 能有 的放矢 , 使 可谓 匠 心
其 发 荣 滋 长 实 在 于 夏 。 而肝 脏 属木 ,故 于 六 月 亦 极
痢 疾 一病 ,多 因感受 外 邪 ,内伤 饮食 而 致肠 道 传 导失 司 , 血凝 滞 , 络受 伤 , 败 化 为脓 血 , 气 肠 腐 临床 表 现 以腹 痛腹 泻 、 里急 后 重 、 痢脓 血 为 主症 , 当于 现 下 相 代 医学 所谓 急 慢性 细 菌 性 痢疾 、急慢 性 阿 米 巴肠 病 , 临床 并 不 少见 。 氏贯通 中西 医道 , 以论 治 , 重 辨 张 参 尤 证 ,据痢 疾 的病 因 、病 性 、病期 以及 临床 表 现分 而 治

浅谈中医对痢疾的诊断、鉴别与治疗

浅谈中医对痢疾的诊断、鉴别与治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4 期

4 0 5
中 医 中药 ・
浅谈 中医对痢 疾 的诊 断、鉴别与治疗
戴毓 丽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 5 4 0 0 7 )
摘 要:目的 探讨 中医对痢疾的诊断 、 鉴别与治疗。 方法 运 用中医的方 法对 患者有痢疾 的患者进行 治疗。 结论 有 大出血 、 穿孔、肠梗 阻、癌 变等合并症 的溃疠性 结肠 患者 ,应尽快作外科手术治疗。 关键 词 :中医;痢疾 ;治疗 中图分 类号 :1 1 2 4 1 文献标识码 :B DO I :1 0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4 . 3 0 8 0 引 罱 本 病 当与 泄 泻相 鉴 别 ,两 者虽 皆可 见 于 夏 秋季 节 ,病 变均 在 肠 胃 ,但 泻 由水 谷不 分 ,病 在气 分 ; 痢 由脂 血伤 败 , 病变 不只在 气 ,亦伤及 血 。
2 . 5 阴虚痢
2 . 5 . 1 治 法
清热 凉血解 毒 。 本证 的病 机特点 为疫 邪热 毒 ,壅盛肠 道 ,以其毒 盛 ,故 其治 非 若 前 述 清解 可 比 ,而应 以解 毒 以祛 其 热 毒 之邪 ;毒 热 之邪 传 变 最 速 ,每 易 燔灼 气 血 ,故 需 赖 凉 血 之 品 ,综 合 观之 ,本证 当清 热凉血 解毒 以治其 痢 。 2 . 2 . 2 选方用药思路 本 证可选 专治 热毒深 陷血 分 ,具 清热 解毒 凉血止 痢 的 白 头 翁汤 加味 治疗 。常用 白头翁 、黄芩 、 黄连、 黄柏、 秦皮 等 。 2 . 2 - 3 根据兼症加减

痢疾的辩证施护

痢疾的辩证施护

痢疾的辩证施护痢疾的辩证施护痢疾的辩证施护:(1)一般护理:①本病多具传染性,要做好消化道隔离与消毒工作,处理好排泄物。

②饮食强调清淡、少油少渣、稀软,少纤维素为原则。

③观察便痢的次数、量、性状、必要时正确留取大便,及时送检。

④痢下频数者,注意保持臀部清洁。

久痢脱肛者便后温水洗净,以油纱布轻轻托回还纳后,吊带固定。

(2)湿热痢:①一般护理。

②中药汤剂宜空腹温服,有恶心呕吐者,宜少量多次分服。

③督促病人多饮温开水或绿茶水、淡盐水,补充体液,以防津伤。

④饮食宜素半流食,忌辛热、肥甘、炸煎食品。

⑤可用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促进毒邪排出或可予清洁灌肠后,再以白头翁、黄柏、黄连煎液作保留灌肠,作局部治疗用药。

⑥出现厥脱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救治。

(3)疫毒痢:①一般护理。

②参照“湿热痢”护理内容。

③因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应密切观察病情,作好记录,必要时及时报告医生。

④高热无汗可用物理降温法,以及药物积极退热,防止发生热痉、热厥、高热神昏等险证。

⑤针刺曲池,以及十宣,少商穴,也可用三棱针刺放血,降温退热。

⑥邪毒内闭者下痢不多,甚或无便者,应做清洁灌肠,使肠内邪毒排出。

⑦发生“热痉”“热厥”时,按“痉证”“厥证”护理。

⑧暂禁食,通过静脉给予营养及补液。

病情好转后改素流食、素半流食,忌食油腻、肥甘、辛辣或油炸食品。

⑨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宜偏凉服用。

(4)寒湿痢:①一般护理。

②注意卧床休息,腹部保暖。

给予阳和膏加肉桂、丁香粉少许贴敷脐部。

③宜素半流食,适当食用些酱姜、生蒜等有益,忌生冷食品。

④针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可加灸。

温中散寒、止痛和中。

⑤中药汤剂宜饭前温热服下;恶心者可少量多次分服。

(5)虚寒痢:①参照“寒湿痢”内容。

②饮食以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

宜进温补脾胃之品,如山药、糯米、红枣等。

(6)休息痢:①发作时参照“湿热痢”、“寒湿痢”护理内容。

②平时重视饮食调养、生活起居,适应气候节气变化,防止复发。

③恢复期坚持服药、巩固疗效。

痢疾

痢疾

寒湿痢
主症:下痢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腹痛,里急后重。 兼症:头身困重,中脘饱闷,纳食乏味。 舌脉: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主方:不换金正气散或胃苓汤。 加减:湿邪偏重,食积内阻,苔厚腻而垢者,加用保和丸;内 有寒积,通降不利,面色青灰肢冷,痢下不爽,苔白腻者,加用温 脾汤。
疫毒痢
主症:发病急骤,壮热烦躁,下痢鲜紫脓血,腹痛如绞,里急 后重。 兼症:口渴饮冷,头痛呕吐,神志昏蒙,甚则昏迷痉厥。 舌脉: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主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加减:高热神昏者,加水牛角30~60克,另服紫雪丹或安宫牛 黄丸或清开灵静脉滴注;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喘促,脉 微细欲绝者,应予参附注射液或生脉(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
【转归预后】
痢疾的转归与预后取决于患者体质、正气的强弱与感邪的轻重。 1.体质强,正气尚足者一般预后良好。经过正确、及时治疗, 一般在两周左右痊愈;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一般 在3~7天消失。感受疫疠毒邪盛者可出现热入心营、热动肝风或内 闭外脱的危证,须积极抢救。 2.体质较差,正气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者,可迁延日久,转 为慢性痢疾。
【其他疗法】
1.治疗痢疾可用中成药,热痢者用香连丸、穿心莲片;寒痢者用藿香正气丸;虚证
久痢者可用理中丸、归脾丸等。
2.保留灌肠:苦参30克,黄柏30克,五倍子10克水煎至150~200ml,另用锡类散2支, 云南白药1支加入上药液中,摇匀灌肠,插入肛门25厘米以上,保留2小时以上效果更好。 灌肠体位为给药时取左侧卧位,给药后保持膝胸位半小时,再取右侧卧位,臀部垫高。 10~15天一疗程,休息一周,进行第二疗程。适用于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及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痢疾中医辨证论治

痢疾中医辨证论治

痢疾中医辨证论治痢疾痢疾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主症。

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病因病机1.痢疾的常见病因外感时邪疫毒、饮食不节和脾胃虚弱。

感邪的性质有三:一为疫毒之邪;二为湿热之邪;三为夏暑感寒伤湿。

2.痢疾与久痢的病理特点本病初期多为暴痢,属湿热或寒湿壅滞,表现为湿热痢或寒湿痢。

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湿热伤阴,形成阴虚痢;脾胃素虚,寒湿留滞肠中,则为虚寒痢。

3.痢疾的基本病机及转化病机主要是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为痢。

病位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可涉及肾。

病理因素以湿热疫毒为主,病理性质分寒热虚实。

痢疾的诊断要点:(1)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泻下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2)暴痢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久痢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多有饮食不洁史。

急性起病者多发生在夏秋之交,久痢则四季皆可发生。

辨证论治1.痢疾虚实寒热的辨证要点痢疾应首辨久暴,察虚实主次,其次识寒热偏重,再辨伤气、伤血。

暴痢发病急,病程短,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久痢发病慢,时轻时重,病程长,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常为虚中夹实。

大便排出脓血,色鲜红,甚至紫黑,浓厚黏稠腥臭,腹痛,里急后重感明显,口渴喜冷,口臭,小便黄或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

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清淡无臭,腹痛喜按,里急后重感不明显,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下痢白多赤少,湿邪伤及气分;赤多白少,或以血为主者,热邪伤及血分。

2.痢疾的治疗原则及治疗宜忌痢疾的治疗,应根据其病证的寒热虚实,而确定治疗原则。

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痢疾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痢疾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痢疾的中医辨证和治疗痢疾系因感受湿热病毒,或内伤饮食,积滞肠腑,肠道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伤,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粘冻或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

【范围】西医学中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相当于本病。

某些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溃疡性结肠炎等,若主要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原发病因夏秋之季,天之暑热之气下迫,地之湿气上蒸,暑湿热交互蒸迫,滋养酿生出疫毒秽浊之邪,经口侵入机体,疫毒与秽浊之物内蕴于肠中,与气血相搏,伤及肠腑脂膜及血络,而成痢疾。

2.诱发因素常因误进已为之污染的腐败变质的不洁食物,或饮用为疫毒之邪所污染的饮水,或感触疫毒之邪而发病。

二、病机1.发病痢疾具有传染性,多于一地区流行,易相传染,发病较急。

若疫毒内客不除,留连体内,迁延不愈,可反复发作。

2.病位主病位在大肠,与脾胃关系密切,并可涉及肝肾。

3.病性急性期多实证,慢性期多本虚标实证。

.4.病势湿性粘滞、重浊、趋下,因而病势易于向下、向里,先入肠胃,久则损伤脾胃、肝肾。

5.病机转化痢疾的病机转化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和感染毒邪的轻重。

急性期若人体正气充盛,又暴感疫毒之邪,正邪交争,而成热毒炽盛,若救治不及时,则有热陷心营、热动肝风、内闭外脱等逆传之证。

若疫毒之邪夹暑湿,或素体阳盛,则多成湿热蕴结证;若疫毒之邪夹外在寒湿,或素体阳虚,则多成寒湿困脾证。

急性痢疾若失治误治,或迁延日久而转为慢性痢疾,此时因失治、误治,治不彻底,正气受伤,邪气留恋,或素体质弱,正气亏虚,虽经正确系统治疗,仍不能彻底祛邪外出形成正虚邪恋,反复发作的慢性痢疾,久痢不愈,伤及脾肾,肾气不固则可致下痢无度。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1.腹痛,里急后重,便次增多,大便常有脓血粘冻。

2.急性痢疾发病骤急,可伴有发热恶寒,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3.常见于夏秋之季,多有饮食不洁史,或有与痢疾患者接触史。

4.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便常规可见大量脓细胞,也可见红细胞和巨噬细胞;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痢疾中医治疗特效方

痢疾中医治疗特效方

痢疾中医治疗特效方痢疾中医治疗特效方痢疾是临床上多发的一种外感传染性疾病,夏秋是主要发病季节。

主要病因有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

临床医学上是如何治疗的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痢疾,古代亦称“肠游”、“滞下”等,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思。

本病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为最多,可散在发生,也可形成流行,无论男女老幼,对本病“多相染易”,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常因急骤发病,高热惊厥,厥脱昏迷而导致死亡,故须积极防治。

中医药对各类型痢疾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久痢,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内服中药或灌肠疗法,常能收到显着的效果。

一、病因病机1.时邪疫毒时邪,主要指感受暑湿热之邪,痢疾多发于夏秋之交,气候正值热郁湿蒸之际,湿热之邪内侵人体,蕴于肠腑,乃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景岳全书·痢疾》说:“痢疾之病,多病于夏秋之交,古法相传,皆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

”疫毒,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温疫论·序》),“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温疫论·原病》),即疫毒为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故称之疠气。

疫毒的传播,与岁运、地区、季节有关。

时邪疫毒,混杂伤人,造成痢疾流行。

2.饮食不节一是指平素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二是指食用馊腐不洁的食物,疫邪病毒从口而人,积滞腐败于肠间,发为痢疾。

痢疾为病,发于夏秋之交,这个季节暑、湿、热三气交蒸,互结而侵袭人体,加之饮食不节和不洁,邪从口人,滞于脾胃,积于肠腑。

故痢疾的病理因素有湿、热(或寒)、毒、食等,湿热疫毒之邪为多,寒湿之邪较少。

病位在肠腑,与脾胃有关,这是因邪从口而人,经胃脾而滞于肠之故。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外妇儿辨证论治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外妇儿辨证论治

第一单元传染性疾病一、细菌性痢疾1、湿热痢:治宜清利湿热、调气行血,方用芍药汤加减。

1、寒湿痢:治宜温化寒湿、调气行血,方用胃苓汤加味。

2、疫毒痢: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方用白头翁汤加味。

3、虚寒痢:治宜温补脾胃、收涩固脱,方用真人养脏汤加减。

4、阴虚痢:治宜养阴清肠,方用驻车丸加减。

5、休息痢:治宜温中清肠、调气化滞,方用连理汤加味。

二、霍乱1、湿热证:治宜清热化湿、芳香化浊,方用燃照汤加减。

2、寒湿证:治宜芳香化湿、温中散寒,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3、毒秽(干霍乱):治宜避秽解毒、利气宣阳,方用玉枢丹。

二、伤寒1、湿遏卫气证:治宜芳香化湿、透表祛邪,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

2、湿热中阻证:治宜辛开苦降、清化湿热,方用王氏连朴饮加减。

3、胃热脾湿证:治宜清热为主、佐以化湿,方用白虎加苍术汤加减。

4、湿热蒙蔽心包证:治宜清热化湿、芳香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加减。

5、热伤肠络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清营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减。

6、余邪未净,气阴两伤证:治宜清轻托邪,益气养阴,方用薛氏五叶芦根汤加减。

7、邪退正虚,脾气未复证:治宜补益中气,健运脾胃,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四、病毒性肝炎1、肝热病:(1)肝胆湿热证:治宜清利肝胆湿热,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2)湿困脾胃证:治宜化湿运脾,方用胃苓汤加减。

(3)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4)肝胃不和证:治宜疏肝和胃,方用四逆散加减。

2、肝著:(1)肝胆湿热证:治宜清利肝汩湿热,方用茵陈四苓散加减。

(2)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理气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3)肝郁脾虚证:治宜疏肝健脾,方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

(4)寒湿困脾证:治宜温中健脾化湿,方用茵陈术附汤加减。

(5)瘀滞肝络证:治宜行气化瘀通络,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6)肝肾阴虚证:治宜滋补肝肾,方用滋水清肝饮加减。

3、肝瘟:(1)湿热毒蕴证:治宜清热化湿解毒,方用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2)毒入营血证:治宜清营凉血解毒,方用犀角散加减。

中医痢疾的辩证论治

中医痢疾的辩证论治

中药治疗注意事项
A
中药治疗期 间应忌食生 冷油腻食物 及不易消化 的食物以免 加重病情
B
治疗期间应注 意饮食卫生和 手卫生习惯以 免感染病菌而 加重病情或传
播给他人
C
中药治疗过 程中若出现 过敏反应或 不良反应应 及时停药并 就医处理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痢疾的特色之一,通过刺激穴位, 调节人体气血,达到治疗目的。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针灸 治疗方法
热毒炽盛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代表方为白头翁汤加减 湿热内蕴证治宜清热化湿解毒、凉血止痢:代表方为葛根芩连汤加减 疫毒内攻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开窍:代表方为神犀丹加减 寒湿内盛证治宜温中散寒、化湿止痢:代表方为附子理中汤加减 脾肾阳虚证治宜温补脾肾、涩肠止痢:代表方为四神丸加减 食积胃肠证治宜消食导滞、行气止痛:代表方为保和丸加减 休息痢日久不愈者多属正虚邪恋:治宜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涩肠止痢,代表方为连 理汤加减
-
感谢您的欣赏
时间:20XX.7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 中需遵循医生的指导, 按时服药,注意饮食和 生活习惯的调整
总结
1
2
3
4
中医治疗痢疾需根 据不同的证型和病 情轻重缓急情况, 采用不同的治疗方

针灸治疗和预防调 护也是重要的手段
之一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 以提高治疗效果, 但需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进行诊断和
治疗
同时,患者在治疗 过程中需注意饮食 卫生和个人卫生, 增强体质,提高抵 抗力,以促进康复
中药与西药预防复发:对 于慢性期或愈后复发的患 者,可采用中药与西药预 防复发。中药可选用健脾 益胃、补中益气的药物, 如四君子汤加减;西药可 选用免疫增强剂,如转移 因子、胸腺肽等,以提高 机体免疫力,预防复发

脾胃系病证-痢疾(二)

脾胃系病证-痢疾(二)

脾胃系病证-痢疾(二)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

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

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治法方药】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痢疾初起之时,以实证、热证多见,宜清热化湿解毒;久痢虚证、寒证,应予补虚温中,调理脾胃,兼以清肠,收涩固脱。

如下痢兼有表证者,宜合解表剂,外疏内通,夹食滞可配合消导药消除积滞。

刘河间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调气和血之法,可用于痢疾的多个证型,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而在掌握扶正祛邪的辨证治疗过程中,始终应顾护胃气。

治疗痢疾之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热痢初起,兼见表证者,用荆防败毒散;如表邪未解,里热已盛,症见身热汗出,脉象急促者,则用葛根芩连汤。

若暴痢致脱,症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唇舌紫暗,尿少,脉微欲绝者,应急服独参汤或参附汤,加用参麦注射液等。

暑天感寒湿而痢者,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若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遇寒即发,症见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者,用温脾汤加减;若久痢兼见肾阳虚衰,关门不固者,宜加四神丸;如久痢脱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属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下痢时作,大便稀溏,心中烦热,饥不欲食,四肢不温,证属寒热错杂者,可用乌梅丸加减。

【临证要点】【名医经验】痢疾的临床辨证以辨湿热和气血为主,治疗初起以祛邪为主。

熊继柏教授辨治痢疾指出关键有两点:一辨湿热。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云,“湿热伤,赤白痢,热胜湿,赤痢渍,湿胜热,白痢坠”,意思是说痢疾为感受湿热疫毒所致,凡痢下赤多白少者为热胜湿,痢下赤少白多者为湿胜热,当然还要参合舌脉予以确诊。

二分气血。

唐容川在《痢证三字诀》中指出,“痢为病,发秋天,金木沴,湿热煎,肝迫注,故下逼,肺收摄,故滞塞”,意思是说痢疾乃湿热煎迫,导致肝肺两脏气机失调所致里急后重,这是他对里急后重的解释,虽然此解释不十分确切,但古人对里急后重一症无更好解释了。

痢疾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痢疾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痢疾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痢疾系因外感湿热或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化为脓血,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或脓血便为主症的病证。

本病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最常见。

男女老幼皆可罹患,但儿童和老年患者常因急骤发病、高热惊厥、厥脱而亡,须高度重视,积极防治。

本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肠澼”及“赤沃”。

而《难经》有大肠泄,大瘕泄,小肠泄等描述。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将痢疾、泄泻统称为“下利”。

至东晋·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中,始称为“痢”,以区别于一般之泄泻。

隋·巢元方等撰《诸病源候论·痢疾候》,根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列出了如“赤白痢”、“脓血痢”、“冷热痢”、“休息痢”等21种痢疾。

宋·严用和在《济生方·痢疾论治》首先提出了“痢疾”名称,说:“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丹溪心法·痢》说:“又有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已认识到痢疾与感受时邪有关,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清·喻昌创“逆流挽舟”之法,是治痢兼有表证行之有效的治则。

清代的一些痢疾专著如吴道琼的《痢症参汇》、孔毓礼的《痢疾论》等,均为集痢疾辨证论治之大成。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阿米巴肠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时均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痢疾的病因,主要是外感湿热或时邪疫毒和饮食所伤。

其主要病机是邪滞于肠,气血凝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

(一)病因1.外感时邪疫毒一是感受湿热之邪。

夏秋之交,热郁湿蒸,湿热之邪内侵,蕴于肠腑,致气血壅滞,传导失司,发生湿热痢疾。

二是感受疫毒之邪。

疫毒邪气,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且这种邪气的产生及其致病流行,往往与反常气候有关。

痢疾中医辩证论治

痢疾中医辩证论治

痢疾中医辩证论治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对其病因及临床特点作了简要的论述,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少阴之胜,……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

”《难经》称之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而圊而不能便”。

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天行毒气,夹热腹痛下痢”之说,以“痢”称本病,逐步为后世医家所接受;《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有赤白痢、脓血痢、休息痢、蛊注痢等二十一候;唐《千金要方·脾脏下》称本病为“滞下”。

宋代《济生方·痢疾论治》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一直沿用至今。

《丹溪心法·痢病》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

明清以后,对痢疾的认识更加深入,如《景岳全书·杂证谟·痢疾》中说:“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

”《类证论裁·痢症》认为“症由胃腑湿蒸热壅,致气血凝结,挟糟粕积滞,迸入大小肠,倾刮脂液,化脓血下注”,切中痢疾的发病机理。

清代的一些痢疾专著如吴道琼的《痢症参汇》、孔毓礼的《痢疾论》等,可谓集痢疾辨证治疗的大成。

本节讨论的内容以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为主,而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出现类似本节所述痢疾的症状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痢疾的辨证论治
1、辨实痢、虚痢“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景岳全书·痢疾》)。

一般说来,起病急骤,病程短者属实;起病缓慢,病程长者多虚。

形体强壮,脉滑实有力者属实;形体薄弱,脉虚弱无力者属虚。

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为虚。

2、识寒痢、热痢痢下脓血鲜红,或赤多白少者属热;痢下白色粘冻涕状,或赤少白多者属寒。

痢下粘稠臭秽者属热;痢下清稀而不甚臭秽者属寒。

身热面赤,口渴喜饮者属热;面白肢冷形寒,口和不渴者属寒。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治疗原则
1、祛邪导滞痢疾的基本病机是邪气壅滞肠中,只有祛除邪气之壅滞,才能恢复肠腑传导之职,避免气血之凝滞,脂膜血络之损伤,故为治本之法。

因此,清除肠中之湿热、疫毒、冷积、饮食等滞邪颇为重要。

常用祛湿、清热、温中、解毒、消食、导滞、通下等法,以达祛邪导滞之目的。

2、调气和血调气和血即是顺畅肠腑凝滞之气血,祛除腐败之脂脓,恢复肠道传送功能,促进损伤之脂膜血络尽早修复,以改善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临床症状。

正如刘河间所说:“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常采用理气行滞、凉血止血、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等治法。

3、顾护胃气“人以胃气为本,而治痢尤要”。

这是由于治疗实证初期、湿热痢、疫毒痢的方药之中,苦寒之晶较多,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有损伤胃气之弊。

因此,治痢应注意顾护胃气,并贯穿于治痢的始终。

虚证痢疾应扶正祛邪。

因虚证久痢,虚实错杂,若单纯补益,则滞积不去,贸然予以通导,又恐伤正气,故应虚实兼顾,扶正祛邪。

中焦气虚,阳气不振者,应温养阳气;阴液亏虚者,应养阴清肠;久痢滑脱者,可佐固脱治疗。

此外,古今学者提出有关治疗痢疾之禁忌,如忌过早补涩,以免关门留寇,病势缠绵不已;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以免重伤阴津,戕害正气等,都值得临床时参考借鉴。

总之,痢疾的治疗,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

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赤多者重用血药,白多者重用气药。

始终把握祛邪与扶正的辨证关系、顾护胃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分证论治
1、湿热痢
症状: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

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大黄、槟榔荡热去滞,通因通用;木香、槟榔调气行滞;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肉桂辛温,反佐芩、连。

大黄之苦寒,共成辛开苦降之势,以散邪气之结滞。

痢疾初起,去肉桂,加银花、穿心莲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有表证者,加荆芥、防风解表散邪,或用荆防败毒散,逆流挽舟。

兼食滞者,加莱菔子、山楂、神曲消食导滞。

痢下赤多白少,肛门灼热,口渴喜冷饮,证属热重于湿者,加白头翁、黄柏、秦皮直清里热。

痢下白多赤少,舌苔白腻,证属湿重于热者,去黄芩、当归,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运脾燥湿。

痢下鲜红者,加地榆、丹皮、仙鹤草、侧柏叶等凉血止血。

湿热痢,也可用成药香连丸治疗。

2、疫毒痢
症状:发病急骤,腹痛剧烈,里急后重频繁,痢下鲜紫脓血,呕吐频繁,寒战壮热,头痛烦躁,精神极其痿靡,甚至四肢厥冷,神志昏蒙,或神昏不清,惊厥抽搐,瞳仁大小不等,舌质红绛,苔黄腻或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

临床亦可下痢不重而全身症状重者,突然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呕吐,喘逆,四肢厥冷,舌红苔干,脉弦数或微细欲绝。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清肠。

方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本方以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配黄连、黄芩、黄柏、秦皮清热解毒化湿;当归、芍药行血;木香、槟榔、大黄行气导滞。

临床可加金银花、丹皮、地榆、穿心莲、贯众等以加强清热解毒的功效。

高热神昏,热毒人营血者,合犀角地黄汤,另服神犀丹或紫雪丹以清营开窍。

痉厥抽搐者,加羚羊角、钩藤、石决明、生地等熄风镇痉。

壮热神昏,烦躁惊厥而下痢不甚者,合大承气汤清热解毒,荡涤内闭。

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而冷汗出,唇指紫暗,尿少,脉细欲绝,加用生脉(或参麦)注射液、参附青注射液静脉滴注或推注,以益气固脱。

疫毒痢(或湿热痢)可用白头翁汤加大黄等,煎水保留灌肠配合治疗,以增强涤泻邪毒之功效。

若厥脱、神昏、惊厥同时出现者,则最为险候,必须采用综合性抢救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挽其危急。

3、寒湿痢
症状: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

本方以藿香芳香化湿;苍术、厚朴、法夏运脾燥湿;陈皮、木香、枳实行气导滞;桂枝、炮姜温中散寒;芍药、当归和血。

兼有表证者,加荆芥、苏叶、葛根解表祛邪。

挟食滞者,加山楂、神曲消食导滞。

若湿邪偏重,白痢如胶冻,腰膝酸软,腹胀满,里急后重甚者,改用胃苓汤加减,以温中化湿健脾。

寒湿痢亦可用大蒜烧熟食用治疗。

4、虚寒痢
症状:久痢缠绵不已,痢下赤白清稀或白色粘冻,无腥臭,甚则滑脱不禁,腹部隐痛,喜按喜温,肛门坠胀,或虚坐努责,便后更甚,食少神疲,形寒畏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方药: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两方以人参或党参、白术、粳米益气健脾;干姜、肉桂温阳散寒;当归、芍药和血缓急止痛;木香行气导滞;赤石脂、诃子、罂粟壳、肉豆蔻收涩固脱,两方合用,兼具温补、收涩、固脱之功,颇合病情。

肾阳虚衰者,加附子、破故纸温补肾阳。

肛门下坠者,去木香,加黄芪、升麻益气举陷。

下痢不爽者,减用收涩之品。

滑脱不禁者,加芡实、莲米、龙骨、牡蛎收敛固脱。

虚寒痢,也可配合成药理中丸、归脾丸治疗。

5、休息痢
症状: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常因饮食不当、感受外邪或劳累而诱发。

发作时,大便次数增多,便中带有赤白粘冻,腹痛,里急后重,症状一般不及初痢、暴痢程度重。

休止时,常有腹胀食少,倦怠怯冷,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方药:连理汤。

本方以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健脾;黄连清除肠中余邪;加木香、槟榔、枳实调气行滞;加当归和血。

发作期,偏湿热者,加白头翁、黄柏清湿热;偏寒湿者,加苍术、草果温中化湿。

休息痢多因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病情顽固者,也可用成药乌梅丸治疗。

若大便呈果酱色而量多者,用鸦胆子仁治疗效果较好,成人每服15粒,每日3次,胶囊分装或用龙眼肉包裹,饭后服用,连服7-10日,可单独服用或配合上述方药使用。

休息痢中,若脾胃阳气不足,积滞未尽,遇寒即发,症见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一白,脉沉者,治宜温中导下,方用温脾汤加减。

若久痢伤阴,或素体阴虚,阴液亏虚,余邪未净,阴虚作痢,痢下赤白,或下鲜血粘稠,虚坐努责,量少难出,午后低热,口干心烦,舌红绛或光红,治宜养阴清肠,方用驻车丸加减。

临床上,还可见噤口痢,即下痢而不能进食,或下痢呕恶不能食者。

朱丹溪说:“噤口痢者,大虚大热。

”基本病机是大实或大虚,致胃失和降,气机升降失常。

属于实证者,多由湿热或疫毒,上犯于胃,胃失和降所致,症见下痢,胸闷,呕恶不食,口气秽臭,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泄热和胃,苦辛通降,方用开噤散加减。

药取黄连、石菖蒲、茯苓、冬瓜仁苦辛通降,泄热化湿;陈皮、陈仓米、石莲子、荷叶蒂健脾养胃。

全方合用,升清降浊,开噤进食。

属于虚证者,以脾胃素虚,或久痢伤胃,胃虚气弱,失于和降所致,病见下痢频频,呕恶不食,或食人即吐,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治宜健脾和胃。

方用六君子汤健脾和胃,再加石菖蒲、姜汁醒脾降逆。

若下痢无度,饮食不进,肢冷脉微,当急用独参汤或参附汤以益气固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