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一章机械振动第4节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学案教科版4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机械振动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案教科版选修3-4
1. 阻尼振动
a. 概念介绍
b. 运动特征
c. 影响因素
2. 受迫振动
a. 概念介绍
b. 原理阐述
c. 与阻尼振动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10分钟)
1. 分析实际生活中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的实例,如汽车减震器、音乐乐器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
2. 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5.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克服恐惧心理。
四、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
- 投影仪
- 讲台
- 白板
- 振动实验器材(如弹簧振子、阻尼器等)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对于生活中的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实例能够给出很好的分析,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但也有一些学生在讨论中显得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概念还不够熟悉。我考虑在下次课上,提前给学生发放一些相关资料,让他们有所准备,提高课堂讨论的参与度。
在作业布置方面,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较好,但案例分析报告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分析得非常到位,有的则过于简单。我会在批改作业时,给出详细的反馈,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进行分析。此外,小组讨论报告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有的小组讨论不够深入,报告内容较为表面。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次小组讨论时,给出更明确的指导,引导他们深入探讨问题。
六、知识点梳理
1. 阻尼振动
- 定义:阻尼振动是指在振动系统中存在阻力,使振动幅度逐渐减小的振动现象。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1.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案 教科版选修3-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1.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案教科版选修3-4一、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受迫振动,知道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2.知道什么是共振以及发生共振的条件。
3.知道共振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的特点,培养由实验现象得出物理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与思考的学习习惯。
2、通过受迫振动的频率由驱动力的频率决定,认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通过共振的应用和防止的教学,渗透一分为二的观点;3、懂得进行物理实验是学习与掌握物理知识的主要途经。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受迫振动.2.什么是共振及产生共振的条件三、教学难点:1.物体发生共振决定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的关系,与驱动力大小无关.2.当f驱=f固时,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四、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引】1.什么是阻尼振动?学生答:(二)实际的振动系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摩擦阻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系统的机械能损耗,导致振动完全停止,这类振动叫阻尼振动。
(三)2.引入:同学们,我们知道,物体之所以做阻尼振动,是由于机械能在损耗,那么如果在机械能损耗的同时我们不断地给它补充能量物体的振动情形又如何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有关的问题.(四)【建构新知】1.受迫振动(1)演示,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①向下拉一下振子,观察它的振动情况.②学生答:振子做的是阻尼振动.③请一位同学匀速转动把手,观察振动物体的振动情形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学生答:刚才振子振动一会就停下来,而现在振子能够持续地振动下去.教师问:使振子能够持续振动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答:是把手给了振动系统一个周期性的力的作用.(2)通过上述演示分析:①作用于振动系统,使系统能持续地振动下去的外力叫驱动力.②物体在外界驱动力作用下所做的振动叫受迫振动.(3)教师问:如果我们给系统施加一作用时间很短的驱动力,系统能持续地振动下去吗?学生讨论后得到:要想使物体能持续地振动下去,必须给振动系统施加一个周期性的驱动力作用.(4)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物体做的是受迫振动?学生答:发动机正在运转时汽车本身的振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纸盒的振动;飞机从房屋上飞过时窗玻璃的振动;我们听到声音时耳膜的振动等.(5)受迫振动的实例①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振针;②工作时缝纫机的振针;③扬声器的纸盒;④跳水比赛时,人在跳板上走过时,跳板的振动;⑤机器底座在机器运转时发生的振动.(6)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在周期性的驱动力作用下所做的振动叫受迫振动;那么周期性作用的驱动力的频率、受迫振动的频率、系统的固有频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①还以上图中的装置进行如下演示:用不同的转速分别匀速地转动把手,观察振子的振动快慢情况.②学生叙述观察到的现象:当把手转速小时,振子振动较慢;当把手转速大时,振子振动较快.③定性总结: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子振动的快慢随驱动力变化的快慢而变化.(7)教师:经过定量实验证明①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动稳定后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②受迫振动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没有关系.2.共振过渡引言: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但是如果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或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1)演示实验(二)①介绍右图所示的共振演示仪在一根张紧的绳子ab 上挂了几个摆,其中A 、B 、C 的摆长相等.②演示:先让A 摆摆动,观察在摆动稳定后的现象.③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A 摆动起来后,B 、C 、D 、E 也随之摆动,但是它们摆动的幅不同,A 、B 、C 摆动的振幅差不多,而D 摆动的振幅最小.(2)出示分析思考题a :A 、B 、C 摆长相同,意味着它们的固有频率有什么关系?根据是什么?b :B 、C 、D 、E 做的是什么振动?若是受迫振动,驱动力由什么提供?c :据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什么结论?(3)学生讨论后回答①据和 得到,A 、B 、C 三摆的固有频率相同.②B 、C 、D 、E 做的是受迫振动,它们的驱动力都是由先摆起来的A摆提供的.③据实验现象得到:驱动力的频率f ′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f ′时,振幅最大,驱动力的频率跟固有频率f ′相差越大,振幅越小.(4)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得到:受迫振动的振幅A 与驱动力的f 及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有关,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可用图象来表示:这个图象叫共振曲线.①用多媒体出示共振曲线a:学生叙述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纵轴:表示受迫振动的振幅.横轴:表示驱动力的频率.b:据图象特点,学生叙述受迫振动的振幅、驱动力的频率、物体的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 当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固有频率时,物体振幅最大,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差越大,物体的振幅越小.②结论: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5)演示:①介绍实验用具:两个频率相同的带有共鸣箱的音叉,放在实验台上.②先用小槌打击音叉A的叉股,使它发声,过一会儿,用手按住音叉A的叉股,使A停止发声,学生描述产生的现象.可以听到没被敲响的音叉发出了声音.③在音叉的叉股上套上一个套管,重新做步骤②,学生描述产生的现象.听不到音叉B发出的声音了.(6)学生阅读课文,得到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音叉A的叉股被敲时发生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传到音叉B,给音叉B以周期性的驱动力.①第一次实验时,A、B的固有频率相同,符合产生共振的条件,于是B的振幅最大,就可以听到B发出的声音.②第二次实验时,由于给B的音叉套上了套管,使A、B的固有频率不再相同,此时B不能产生共振,发出的声音很小,甚至听不到.(7)学生回答①什么是声音的共鸣?——(声音的共振现象叫共鸣)②共鸣箱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使音叉的声音加强.3.共振的应用和防止(1)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共振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2)学生回答:应用的实例:共振筛、音箱.防止的实例:火车过桥慢开,控制机器的转速等.(3)实例:①应用的实例:a:小提琴、二胡等乐器设置共鸣箱.b:建筑工地上浇铸混凝土时使用的振捣器.c:粒料分离时使用的共振筛.②防止的实例:a:军队或火车过桥时要放慢速度或便步走.b:轮船航行时要看波浪的打击方向而改变轮船的航向和速度.c:机器运转时为了防止共振要调节转速.(4)学生通过上述实例分析,回答:①利用共振时,应如何去做?——(利用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或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②防止共振时,应如何做?——(在需要防止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不同,而且相差越大越好.)中要防止共振?f Hz/(五)【知识运用】例题1.一悬挂于天花板上的单摆的共振线如图,由图可知(1)此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_______。
2020版高中物理第一章机械振动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学案教科版选修
动. 开始时不转动摇把,让振子自由上下振动,测得其频率为
2Hz,然后以 60r/min 的转速
匀速转动摇把,当振子振动稳定时,它的振动周期为
(
)
图3 3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答案 C
解析 弹簧振子受摇把的作用而振动,做受迫振动,所以其振动的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
驱动力对它起加速
作用, 使它的振幅增大, 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 它的每一次作用都使物体
的振幅增加,从而振幅达到最大 .
②从功能关系看: 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 驱动力始终对物体做正功, 使振
动能量不断增加, 振幅不断增大, 直到增加的能量等于克服阻尼作用损耗的能量, 振幅才不
.
(2) 当洗衣机脱水桶转动的频率等于洗衣机的固有频率时发生共振,振动剧烈
.
[ 知识深化 ] 共振及其应用与防止 (1) 共振的条件: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即 (2) 共振曲线
f =f 固.
驱
如图 4 所示,共振曲线的横坐标为驱动力的频率,纵坐标为受迫振动系统的振幅
.
图4
①从受力角度看: 当振动物体所受驱动力的方向跟它的运动方向相同时,
(2) 共振曲线 ( 如图 1 所示)
图1 1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2. 共振的应用和防止
(1) 利用:在需要利用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接近
( 填“接近”“远离”或“等于” ) 或等
于( 填“接近”“远离”或“等于” ) 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
(2) 防止:在需要防止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远离
高中物理第一章机械振动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案2教科版选修3-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固有频率,理解固有的含义。
2.知道什么叫阻尼振动,能从能量的角度分析阻尼振动产生的原因。
3.知道什么叫驱动力,理解它是按效果命名的力。
4.知道什么叫受迫振动。
通过实验,认识受迫振动的特点。
理解系统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5.知道什么叫共振,理解共振发生的条件,知道常见共振的应用和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由实验现象提炼出规律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通过让学生列举或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中实例的方法,培养学生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领略物理现象与规律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探究的艰辛与乐趣。
【学情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弹簧振子、单摆、简谐运动的图像、简谐运动的固有周期、简谐运动的固有频率、简谐运动的振幅等概念,他们学习本课的基础较好,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预习并完成导学案。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而上课的小魔术和分组讨论对学生的合作学习也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教学重点】1.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2.共振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的理解。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多媒体视频、三维动画、启发,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同学们听过这幅对联吗?我们在羡慕主角的各种奇遇同时,更羡慕他们所具有各种神奇功夫。
例如掌碎石、声音碎茶杯等,伤敌于无形,可谓玄之又玄。
大家相信声音能碎杯子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这项神功。
{视频展示}:师:大家想不想练会这门绝学?也许学习本节课后,我们都可以成为具有这种能力的高手!{复习回顾}简谐运动的特点:1.受力特点?2.固有周期(频率)的特点?3.能量的特点?学生完成导学案回答。
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教学设计
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教学设计一、引言振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广泛应用于工程、生物和环境等领域。
在振动的研究中,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从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它们的特点、公式及实验操作等内容。
二、阻尼振动1.基本概念阻尼振动指的是在有阻力存在时,弹簧质点做简谐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现象。
在阻尼振动中,弹簧质点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小其幅度,并最后停止运动。
2.特点(1)幅度随时间逐渐减小;(2)周期不变;(3)频率不变;(4)相位不变。
3.公式阻尼振动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x(t) = A*e^(-γt)cos(ωt+φ)其中,x(t)表示弹簧质点的位移;A表示初始位移;γ表示阻力系数;ω表示角频率;φ表示相位差。
4.实验操作进行阻尼振动实验时需要使用弹簧、质点和振动台等设备。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弹簧固定在振动台上;(2)将质点挂在弹簧上方;(3)将质点向下拉,使其产生初始位移;(4)释放质点,观察并记录其运动过程;(5)通过数据处理得到阻尼系数γ。
三、受迫振动1.基本概念受迫振动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簧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一种现象。
在受迫振动中,外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或接近。
2.特点(1)幅度随时间逐渐增大或减小;(2)周期不变;(3)频率不变;(4)相位差与外力有关。
3.公式受迫振动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x(t) = A*cos(ωt+φ)+B*cos(Ωt+θ)其中,x(t)表示弹簧质点的位移;A表示自由振幅;B表示强制振幅;ω表示自由角频率;Ω表示强制角频率;φ和θ分别表示自由振动和强制振动的相位差。
4.实验操作进行受迫振动实验时需要使用弹簧、质点、振动台和外力源等设备。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弹簧固定在振动台上;(2)将质点挂在弹簧上方;(3)将外力源连接到振动台上,并调节其频率和幅度;(4)观察并记录弹簧质点的运动过程;(5)通过数据处理得到自由角频率ω和强制角频率Ω。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机械振动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案1教科版选修3-4
3. 阻尼系数:
- 定义:描述阻尼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 公式:c = Δω/Δt
4. 实际应用: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 机械系统故障诊断
八、课堂
1. 课堂评价
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 提问:在课堂上,通过随机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概念的理解程度。
3. 简洁明了:板书设计应尽量简洁,避免冗长的文字,使用图表、示意图等辅助表达,提高学生的信息接收效率。
4. 突出重点:使用不同颜色或特殊标记来强调重要概念、公式和结论,引起学生的注意。
5. 准确精炼:板书内容应准确无误,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文字或图形,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
6. 概括性强:板书应能够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回顾和总结。
- 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与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
- 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关注实际应用中的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难点知识。
选择几个典型的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生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最新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案
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叫自由振动,理解固有频率的含义。
2 知道什么叫阻尼振动,能从能量的角度分析阻尼振动产生的原因。
3 知道什么叫驱动力,理解它是按效果命名的力。
4 知道什么叫受迫振动。
理解系统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而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5 知道什么叫共振,理解共振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的共振应用和防止的实例。
教学重点:1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而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2 什么是共振及共振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1 对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而与系统固有频率无关的理解。
2 当f驱=f固时,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即对共振发生条件的理解。
教学内容:复习:1.前几节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简谐运动?2. 简谐运动的能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简谐运动中什么形式的能量之间发生相互转化?机械能是否守恒?3.简谐运动是等幅振动吗?教师总结:之前学习的简谐运动就是自由振动,即无阻尼振动新课:一自由振动1.定义:系统不受外力作用,也不受任何阻力,只在自身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称为自由振动,又叫做无阻尼振动。
2.自由振动的周期和频率叫系统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由系统本身的特征决定,与振幅无关。
弹簧振子和单摆的周期?二、阻尼振动1.定义:系统在振动过程中受到阻力的作用,振动逐渐消逝,振动能量逐步转化为其他能量,这种振动叫做阻尼振动。
2.特点:①振幅逐渐减小,又叫减幅振动②周期为固有周期不变(摆长始终不变),与振动有无阻尼及阻尼大小无关。
3.位移-时间图像(振动图象):在一段不太长时间内振幅没有明显减小,可近似为简谐运动。
思考:①钟摆在摆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空气等阻力作用,但它的振幅始终保持不变,怎样获得持续振动?②荡秋千时可不可能越荡越高?补能,做功三、受迫振动1.驱动力:如果用周期性的外力作用于振动系统,补偿系统的能量损耗,使系统持续等幅地振动下去,这种周期性的外力叫做驱动力。
2.受迫振动:系统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
高中物理第一章机械振动第4节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学案教科版选修3-4
第4节 阻尼振动__受迫振动对应学生用书P11阻 尼 振 动 [自读教材·抓基础]1.阻尼振动逐步转变为其振动能量,)减小A (的作用,振动逐渐消逝阻力系统在振动过程中受到他能量。
2.自由振动不变的振动。
振幅,只在自身回复力作用下,阻力系统不受外力作用,也不受任何 3.固有频率的频率,由系统本身的特征决定。
自由振动[跟随名师·解疑难]1.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一切阻力都不考虑。
2.阻尼振动考虑阻力的影响,是更实际的一种运动。
3.阻尼振动与简谐运动的对比。
阻尼振动 简谐运动1.系统的固有频率是指系统自由振动的频率,由系统本身的特征决定。
物体做阻尼振动时,振幅逐渐减小,但振动频率不变。
2.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一定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3.当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发生共振,振幅最大。
4.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越接近,振幅越大,两频率差别越大,振幅越小。
产生条件受到阻力作用不受阻力作用振幅越来越小不变频率不变不变能量减少不变振动图像实例用锤敲锣,锣面的振动弹簧振子的振动[学后自检]┄┄┄┄┄┄┄┄┄┄┄┄┄┄(小试身手)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的振幅越来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守恒B.能量正在消失C.总能量守恒,机械能减小D.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解析:选 C 自由摆动的秋千可以看做阻尼振动的模型,振动系统中的能量转化也不是系统内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振动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界时刻进行能量交换。
系统由于受到阻力,消耗系统能量做功,而使振动的能量不断减小,但总能量守恒。
受迫振动[自读教材·抓基础]1.持续振动的获得实际的振动由于阻尼作用最终要停下来,要维持系统的持续振动,办法是使周期性的外力作用于振动系统,外力对系统做功,补偿系统的能量损耗。
2.驱动力作用于振动系统的周期性的外力。
教科版高中物理3-4 1.4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导学案)
第一章机械振动第四节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学习目标】1.知道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及条件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3。
激情投入,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友好合作的精神和态度重点:受迫振动;共振及产生共振的条件难点:产生共振的条件。
【课程内容标准】通过实验,认识受迫振动的特点.了解产生共振的条件以及在技术上的应用。
【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同学们要先通读教材,然后依据课前预习案再研究教材;2.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熟记基础知识,用红笔标注疑问,并填写到后面“问题反馈".3。
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教材助读一、阻尼振动1.阻尼振动(1)阻力作用下的振动变化:当振动系统受到阻力的作用时,振动受到了______.系统克服_____的作用要做功,消耗________,因而_____减小,最后停下来.(2)阻尼振动:指_____逐渐减小的振动.振动系统受到的阻尼越大,振幅减小得越___.2.固有频率:如果振动系统不受外力作用,也不受任何阻力,只在自身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称为__________,其振动频率称为__________,固有频率由___________的特征决定.二、受迫振动阻尼振动最终要停下来,要维持系统的持续振动,简单的办法是使________的外力作用于振动系统,外力对系统做正功,补偿系统的能量损耗.这种_______的外力叫做驱动力.系统在_______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做受迫振动的系统振动稳定后,其振动频率等于_______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三、共振、共振的应用和防止1.共振:驱动力的频率_____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2.共振的应用与防止(1)应用:_______、共振筛等.(2)防止:①军队过桥时要走____步.以免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第一章机械振动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案教科版选修3-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普通高中和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知识内容标准的描述为:通过实验,认识受迫振动的特点。
了解产生共振的条件以及在技术上的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
“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物理教学要坚持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人点,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为重点的基本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物理课程标准和“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理论。
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波动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运动形式。
自20世纪以来,随着电磁波的广泛应用和对微观世界的深入研究,与波动相关的物理学内容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学好波动的基础是充分理解机械振动。
2.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一年半的高中教学,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归纳等)。
对基本的机械运动形式有了一定了解。
具备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运动过程的意识和能力。
在利用数学工具分析物理问题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2)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的困惑: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得出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所遵循的规律有很大难度。
对高中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实验观察的角度得出规律是唯一方法。
但达到定量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操作方面的难度很大。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拟采用教师亲自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新知并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
三.教学目标设计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一)教学资源准备学生:弹簧、砝码教师:水平弹簧振子、音叉、共振摆、受迫振动演示器、多媒体设备(PPT)、自拍的录像片段、自制仪器(两个)(二)教学过程设计(三)板书设计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本节课对学生学习效果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度,在分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和结果,运用知识解释现象的熟练程度。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机械振动 第4讲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学案 教科版选修3-4
第4讲阻尼振动受迫振动[目标定位] 1。
知道阻尼振动和无阻尼振动并能从能量的观点给予说明.2。
知道受迫振动的概念.知道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而跟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3.理解共振的概念,知道常见共振的应用和危害.一、阻尼振动1.阻尼振动系统在振动过程中受到阻力的作用,振动逐渐消逝,振动能量逐步转变为其他能量,这种振动叫做阻尼振动.2.自由振动(无阻尼振动)系统不受外力作用,也不受任何阻力,只在自身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3.固有频率:自由振动的频率.固有频率由系统本身的特征决定.想一想阻尼振动中,在振幅逐渐减小的过程中,振子的周期如何变化?答案不变.周期与振幅无关.二、受迫振动1.驱动力:周期性的外力.2.受迫振动:系统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3.振动稳定后受迫振动的周期总等于驱动力的周期,受迫振动稳定后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没有关系.三、共振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想一想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分别对应的周期(或频率)是什么?答案自由振动对应固有周期(或固有频率),受迫振动对应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而共振对应的是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与固有周期(或频率)相等.四、共振的应用和防止在需要利用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或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在需要防止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远离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一、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1.阻尼振动是振动系统在阻力的作用下,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说明:阻尼振动中振幅虽逐渐减小,但振动的频率不会变化,此频率为固有频率,由振动系统决定.2.受迫振动是指系统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做受迫振动的物体的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说明:受迫振动中,若周期性的驱动力给系统补充的能量与系统因振动阻尼消耗的能量相等,物体做等幅振动,但此振动不是简谐运动.【例1】(多选)一单摆在空气中振动,振幅逐渐减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能量逐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B.后一时刻的动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动能C.后一时刻的势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势能D.后一时刻的机械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机械能解析单摆在振动过程中,因不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振动能量逐渐转化为内能,A、D 正确;虽然单摆总的机械能在逐渐减小,但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仍不断地相互转化,动能转化为势能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而势能转化为动能时,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所以不能断言后一时刻的动能(或势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动能(或势能),故B、C错误.答案AD【例2】如图1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 Hz.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 1 Hz,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图1A.1 Hz B.3 HzC.4 Hz D.5 Hz解析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把手转动的频率为1 Hz,选项A正确.答案A二、对共振的理解1.定义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2.发生共振的条件f=f固,即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驱3.共振曲线(如图2所示)图24.共振的防止与利用(1)利用:由共振的条件知,要利用共振,就应尽量使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一致.如共振筛、共振转速计等.(2)防止:由共振曲线可知,在需要防止共振危害时,要尽量使驱动力的频率和固有频率不相等,而且相差越多越好.如:部队过桥应便步走.说明:共振是物体做受迫振动时的一种特殊现象.【例3】(多选)如图3所示,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悬挂五个摆,其中A、E的摆长为l,B的摆长为0。
经典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教科版
1 一单摆做阻尼振动,则在振动过程中( B ) A振幅越来越小,周期也越来越小
B.振幅越来越小,周期不变 C.在振动过程中,通过某一位置时,机械能始终不变
D.振动过程中,每次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大小都 相同
三、受迫振动
用周期性外力作用于
振动系统,补偿系统 机械能的损耗,使系 统持续地振动下去
三、受迫振动
第一章 机械振动
学案4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制作者:张心悦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
阅读思考
阅读思考: 1、什么是自由振动,自由振 动的例子有哪些? 2、什么是阻尼振动,阻尼振 动的例子有哪些? 3、什么是受迫振动,受迫振 动的例子有哪些?
一、自由振动
弹簧振子模型和单摆模型中,我们忽略了一切摩擦和 阻力,是自由振动(无阻尼振动)。
四、应用与防止 共振的应用
共振筛也是利用共振规律的机械。把筛子用4根弹簧支撑起来,并 在筛架上安装一个偏心轮,偏心轮轴上另装有皮带轮,与动力相连, 就做成了共振筛。偏心轮在皮带轮的带动下发生转动时,筛子就受 到一个周期性的驱动力,作受迫振动。适当调整偏心轮的转速,使 驱动力的频率接近共振筛的固有频率,筛子就发生共振,达到较大 振幅,提高了筛除杂物的效率。
一、自由振动
自由振动:系统不受外力,也不受任何阻力,只在自身回 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如单摆、弹簧振子。
二、阻尼振动
阻尼振动:系统在振动过程中受到阻力的作用,振动能量逐步转 变为其他能量,这种振动叫做阻尼振动。
注:a、振幅减小的快慢跟所受的阻尼有关,阻尼越大,振幅 减小得越快.
b、物体做阻尼振动时频率不变。 c、实际的振动一定是阻尼振动
四、应用与防止
生活中的共振现象
四、应用与防止 共振的防止
教科版选修3-4 第1章 第4节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学后自检]┄┄┄┄┄┄┄┄┄┄┄┄┄┄┄┄┄┄(小试身手)
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的振幅越来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守恒
B.能量正在消失
C.总能量守恒,机械能减小 D.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解析:自由摆动的秋千可以看做阻尼振动的模型,振动系统中的
能量转化也不是系统内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振动系统是一
4.如图所示,轻直杆 OC 的中点悬挂一个弹簧振 子,其固有频率为 2 Hz,杆的 O 端有固定光 滑轴,C 端下边由凸轮支持,凸轮绕其轴转动, 转速为 n。则 (1)当 n 从 0 逐渐增大到 5 r/s 的过程中,振子 M 的振幅变化情 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过程中,振幅逐渐减小,振动的能量也在减少,即机械能在减
少,所以 C 项错,D 项对。 答案:BD
受迫振动与共振
[典题例析] 2.汽车的重量一般支撑在固定于轴承上的若干弹簧上,弹 簧的等效劲度系数 k=1.5×105 N/m,汽车开动时,在振幅较小
的情况下,其上下自由振动的频率满足 f=21π
g L(L
[学后自检]┄┄┄┄┄┄┄┄┄┄┄┄┄┄┄┄┄┄(小试身手)
如图所示,三个单摆的摆长为 L1=1.5 m,L2 =1 m,L3=0.5 m,现用一周期等于 2 s 的驱 动力,使它们做受迫振动,那么当它们的振动
稳定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三个摆的周期和振幅相等
B.三个摆的周期不等,振幅相等
C.三个摆的周期相等,但振幅不等
《机械振动》1-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导学提纲
《机械振动》1-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导学提纲1.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受迫振动的特点2、知道共振发生的条件以及应用共振和防止共振的事例和方法【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什么是受迫振动2.知道共振产生的条件难点:理解共振与受迫振动、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一)新课引入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阻尼振动,怎样才能使受阻力的振动物体的振幅不变,而一直振动下去呢?引导学生答出,应不断地向系统补充损耗的机械能,以使振动物体的振幅不变。
指出:这种振幅不变的振动叫无阻尼振动。
问:无阻尼振动是否是无阻力振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无阻尼和无阻力有不同的含义。
举几个无阻尼振动的例子,例如电铃响的时候,铃锤是做无阻尼振动。
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时,打点针是做无阻尼振动。
挂钟的摆是做无阻尼振动。
无阻尼振动的共同特点是:工作时振动物体不断地受到周期性变化外力的作用。
(二)初步学习阅读课本13、14、15页,初步认识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及共振的应用与防止1.什么是阻尼振动?什么是自由振动?2.什么是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3.共振有怎样的特点?怎样防止与应用共振?二、深入学习(一)阻尼振动分析理解阻尼振动,自由振动和固有频率的概念及其特点。
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振动,像弹簧振子和单摆那样,一旦提供振动系统一定的能量,由于机械能守恒,它们就要以一定的振幅永不停息地振动下去。
可是实际上振动系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摩擦和其它阻力,那么摆球或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是什么样的呢?高二年级物理第1页共4页(二)受迫振动做右图所示实验,知道受迫振动和驱动力。
受迫振动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有关吗?与哪些因素有关?(三)共振1.共振演示摆的共振(装置如图),在一根绷紧的绳上挂几个单摆,其中A、B、G球摆的长相等。
当使A摆动起来后,A球的振动通过张紧的绳给其余各摆施加周期性的驱动力,经一段时间后,它们都会振动起来。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机械振动 4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教案1 教科版选修3-4
第4节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本节教材分析本节从功能关系、动力学、运动学等多角度来研究受迫振动及其特例——共振现象。
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使学生理解物体在做受迫振动时其频率跟驱动力频率的关系,以及受迫振动的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接近时振动的特点.另外,在本节的教学中应注意多举一些共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避免共振的做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习惯.●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阻尼振动和无阻尼振动,并能从能量的观点给予说明;2.知道受迫振动的概念.知道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而跟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3. 理解共振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共振的应用和危害.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实际例子,得到什么是受迫振动和共振现象,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2.了解共振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防止,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共振的应用和防止的教学,渗透一分为二的观点.2.通过共振产生条件的教学,认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教学重点1.什么是受迫振动.2.什么是共振及产生共振的条件.●教学难点1.物体发生共振决定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的关系,与驱动力大小无关.2.当f驱=f固时,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教学方法1.实验演示,总结归纳得到什么是共振及受迫振动的频率决定于驱动力的频率.2.多媒体演示、举例,了解共振的应用和防止.3.学生讨论,认识共振曲线的物理意义.●教学用具自制教具、实验视频、受迫振动演示仪、共振演示仪.●教学过程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叫驱动力,什么叫受迫振动,能举出受迫振动的实例.2.知道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3.知道什么叫共振,知道共振发生的条件.4.知道共振的应用和防止.学习目标完成过程:一、导入新课1、视频不同频率能够显示不同图案。
为什么不同频率能显示不同图案?2、故事唐朝时候洛阳某寺一僧人房中挂着的一件乐器,经常莫名其妙自动鸣响,僧人因此惊恐成疾,四处求医无效。
高中物理第一章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课件教科选修34教科高中选修34物理课件
在防止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差越大越好.当驱动力
的频率容易改变时,改变驱动力的频率,以增大驱动力的频率和系统固有频
率的差别,达到防止共振的目的.如部队过桥时用便步;火车过桥时减速.
若驱动力的频率不便调节,设法改变物体(wùtǐ)的固有频率.如海边的一些
高大建筑,建筑时使它的固有频率远远偏离周围环境中常出现的一些驱
动力的频率(如海风),以保护建筑物.
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例题1】 一单摆在空气中振动,振幅逐渐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B.后一时刻的动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动能
C.后一时刻的势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势能
D.后一时刻的机械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机械能
解析:单摆在振动过程中,因不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机械能逐渐转化
1.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共振的比较
振动类型
比较项目
受力情况
振动周期或
频率
振动能量
常见例子
自由振动
受迫振动
周期性驱动力作
仅受回复力
用
由系统本身性质 由驱动力的周期
决定,即固有周期 或频率决定,即
或固有频率
T=T 驱或 f=f 驱
振动物体的机械
能不变
由产生驱动力的
物体提供
弹簧振子或单摆
机器运转时底座
发生的振动
4.阻尼振动(zǔ ní zhèn dònɡ)
受迫振动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1.知道什么叫固有频率,理解“固有”的含义.
2.知道什么叫阻尼振动(zǔ ní zhèn dònɡ),会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阻尼振
动产生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阻尼振动__受迫振动1.系统的固有频率是指系统自由振动的频率,由系统本身的特征决定。
物体做阻尼振动时,振幅逐渐减小,但振动频率不变。
2.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一定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3.当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发生共振,振幅最大。
4.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越接近,振幅越大,两频率差别越大,振幅越小。
对应学生用书P11阻尼振动[自读教材·抓基础]1.阻尼振动系统在振动过程中受到阻力的作用,振动逐渐消逝(A减小),振动能量逐步转变为其他能量。
2.自由振动系统不受外力作用,也不受任何阻力,只在自身回复力作用下,振幅不变的振动。
3.固有频率自由振动的频率,由系统本身的特征决定。
[跟随名师·解疑难]1.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一切阻力都不考虑。
2.阻尼振动考虑阻力的影响,是更实际的一种运动。
3.阻尼振动与简谐运动的对比。
阻尼振动简谐运动产生条件受到阻力作用不受阻力作用振幅越来越小不变频率不变不变能量减少不变振动图像实例用锤敲锣,锣面的振动弹簧振子的振动[学后自检]┄┄┄┄┄┄┄┄┄┄┄┄┄┄(小试身手)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的振幅越来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守恒B.能量正在消失C.总能量守恒,机械能减小D.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解析:选C 自由摆动的秋千可以看做阻尼振动的模型,振动系统中的能量转化也不是系统内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振动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界时刻进行能量交换。
系统由于受到阻力,消耗系统能量做功,而使振动的能量不断减小,但总能量守恒。
受迫振动[自读教材·抓基础]1.持续振动的获得实际的振动由于阻尼作用最终要停下来,要维持系统的持续振动,办法是使周期性的外力作用于振动系统,外力对系统做功,补偿系统的能量损耗。
2.驱动力作用于振动系统的周期性的外力。
3.受迫振动振动系统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
4.受迫振动的频率做受迫振动的系统振动稳定后,其振动周期(频率)等于驱动力的周期(频率),与系统的固有周期(频率)无关。
[跟随名师·解疑难]自由振动与受迫振动的对比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受力情况仅受回复力周期性驱动力作用振动周期或频率由系统本身性质决定,即固有周期或固有频率由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决定。
即T=T驱或f=f驱振动能量振动物体的机械能不变由产生驱动力的物体提供常见例子弹簧振子或单摆机器运转时底座发生的振动[学后自检]┄┄┄┄┄┄┄┄┄┄┄┄┄┄(小试身手)(江苏高考)如图1-4-1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 Hz。
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 1 Hz,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 )图1-4-1A.1 Hz B.3 HzC.4 Hz D.5 Hz解析:选A 本题考查受迫振动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受迫振动特点的掌握。
弹簧振子做受迫振动,因此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即为1 Hz,A项正确。
共振及其应用与防止[自读教材·抓基础]1.共振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的现象。
2.产生共振的条件驱动力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
3.共振的特征共振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4.共振曲线如图1-4-2所示。
图1-4-25.共振的应用与防止(1)共振的应用:①采用方法:在应用共振时,驱动力频率接近或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②实例:转速计。
(2)共振的防止:①采用方法:在防止共振时,驱动力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差越大越好。
②实例:部队过桥时用便步;火车过桥要慢开;轮船航行时,改变航向或航速。
[跟随名师·解疑难]1.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比较(1)共振是受迫振动的特殊情况:受迫振动的频率不受固有频率的影响,但受迫振动的振幅与固有频率有关,即固有频率与驱动力频率越接近,振幅越大,当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发生共振。
(2)受迫振动的周期或频率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但发生共振的条件是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相等。
2.对共振的条件理解(1)从受力角度来看:振动物体所受驱动力的方向跟它的运动方向相同时,驱动力对它起加速作用,使它的振幅增大,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越接近,使物体振幅增大的力的作用次数就越多,当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它的每一次作用都使物体的振幅增加,从而使振幅达到最大。
(2)从功能关系来看:当驱动力频率越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驱动力与物体运动一致的次数越多,驱动力对物体做正功越多,振幅就越大。
当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固有频率时,驱动力始终对物体做正功,使振动能量不断增加,振幅不断增大,直到增加的能量等于克服阻尼作用损耗的能量时,振幅才不再增加。
[学后自检]┄┄┄┄┄┄┄┄┄┄┄┄┄┄(小试身手)如图1-4-3所示,三个单摆的摆长为L 1=1.5 m ,L 2=1 m ,L 3=0.5 m ,现用一周期等于2 s 的驱动力,使它们做受迫振动,那么当它们的振动稳定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图1-4-3A .三个摆的周期和振幅相等B .三个摆的周期不等,振幅相等C .三个摆的周期相等,但振幅不等D .三个摆的周期和振幅都不相等解析:选C 三个摆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所以振动的频率都与驱动力的频率相同,三者的频率相同,由f =1T=12πlg知,2的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相同,振幅最大。
而1和3的振幅较小,故C 正确。
对应学生用书P13对阻尼振动的理解[典题例析]1.一单摆在空气中振动,振幅逐渐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B .后一时刻的动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动能 C .后一时刻的势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势能 D .后一时刻的机械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机械能[思路点拨] 在阻尼振动中,振动系统的机械能减小,即动能和势能之和减小。
但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动能和势能不一定都减小,关键要看动能与势能之间是如何转化的以及转化的快慢。
解析:单摆在振动过程中,因不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选项A 和D 对;虽然单摆总的机械能在逐渐减小,但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仍不断地相互转化,动能转化为势能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而势能转化为动能时,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所以不能断言后一时刻的动能(或势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动能(或势能),故选项B、C不对。
答案:AD[探规寻律](1)振动的振幅逐渐减小,则振动系统的能量(机械能)逐渐减小,而振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如何变化,还要看振子是远离平衡位置还是向平衡位置振动。
(2)振动系统的能量不断减少,但其阻尼振动的频率是不变的,其频率为固有频率,由系统本身决定。
[跟踪演练]一单摆做阻尼振动,则在振动过程中( )A.振幅越来越小,周期也越来越小B.振幅越来越小,周期不变C.在振动过程中,通过某一位置时,机械能始终不变D.振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周期不变解析:选BD 因单摆做阻尼振动,根据阻尼振动的定义可知,其振幅越来越小。
而单摆振动过程中的周期是其固有周期,是由本身条件决定的,是不变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
又因单摆做阻尼振动过程中,振幅逐渐减小,振动的能量也在减少,即机械能在减少,所以C项错,D项对。
受迫振动与共振[典题例析]2.汽车的重量一般支撑在固定于轴承上的若干弹簧上,弹簧的等效劲度系数k=1.5×105N/m,汽车开动时,在振幅较小的情况下,其上下自由振动的频率满足f=12πg L(L为车厢在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压缩长度),若人体可以看成一个弹性体,其固有频率约为2 Hz,已知汽车的质量为600 kg,每个人的质量为70 kg,则这辆车乘坐几个人颠簸时,人感觉到最难受?[思路点拨](1)人感觉最难受时,汽车的自由振动频率应等于人的固有频率。
(2)汽车的自由振动频率与汽车的载重量有关。
解析:人体固有频率为 2 Hz ,当汽车的振动频率与其相等时,人体与之发生共振,人感觉最难受。
即f =12πgL =f 固。
所以L =g4π2f 固2,g 取9.8 m/s 2。
求得L ≈0.062 1 m。
由胡克定律kL =(m 1+nm 2)g , 得n =kL -m 1gm 2g=1.5×105×0.062 1-600×9.870×9.8(人)=5(人)。
答案:5人[探规寻律]分析、解决有关共振问题的方法:(1)在分析解答有关共振问题时,要抓住产生共振的条件:驱动力的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产生共振,此时振动的振幅最大。
(2)在解决有关共振的实际问题时,要抽象出受迫振动这一物理模型,弄清驱动力频率和固有频率,然后利用共振的条件进行求解。
[跟踪演练]如图1-4-4表示一弹簧振子做受迫振动时的振幅与驱动力频率的关系,由图可知( )图1-4-4A .驱动力频率为f 2时,振子处于共振状态B .驱动力频率为f 3时,振子振动频率为f 3C .假如让振子自由振动,它的频率为f 2D .振子做自由振动时,频率可以为f 1、f 2、f 3解析:选ABC 由共振曲线知,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f 2,故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f 2时,振子发生共振,A 正确。
当振子自由振动时其频率为固有频率,C 正确、D 错误。
当驱动力的频率为f3时,振子做受迫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f3,B正确。
对应学生用书P14[课堂双基落实]1.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B.大钟在继续振动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解析:选B 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的振动不会立即消失,因为振动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再振动一段时间后,由于阻尼的作用振动才逐渐消失,B选项正确。
2.如图1-4-5所示是一个弹簧振子做阻尼振动的振动图像,曲线上A、B两点连线与横轴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4-5A.振子在A时刻的动能等于B时刻的动能B.振子在A时刻的势能大于B时刻的势能C.振子在A时刻的机械能等于B时刻的机械能D.振子在A时刻的机械能大于B时刻的机械能解析:选D 由于弹簧振子做阻尼振动,所以A时刻的机械能大于B时刻的机械能,C 错D对;由于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形变量(即位移)有关,A、B的形变量相等,故势能相等,所以B错;通过上述分析振子在A时刻的动能大于B时刻的动能,A错。
3.下列振动中属于受迫振动的是( )A.用重锤敲击一下悬吊着的钟后,钟的摆动B.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振针的振动C.小孩睡在自由摆动的吊床上,小孩随着吊床一起摆动D.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沿竖直方向振动解析:选B 受迫振动是振动物体在驱动力作用下的运动,故只有B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