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于完成于南宋之时。
2、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束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公元960年宋太祖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从他开始一个跨越了整整3个世纪,历经了十八位皇帝的帝国巍然耸立于世界东方,然而他一开始“重文轻武”国策的王朝面对强敌入侵表现的极其软弱,连战连败。
多年来宋都是以一个弱爆的形象尴尬的存在于世人的眼中,他既无大唐帝国宾服天下的赫赫威名,更无明清时期的辽阔疆域,留在人们心中的仿佛只有“靖康之耻”的弥天大辱和奸臣秦桧对抗金将领的无情打压。
那么宋真的一无是处吗?我国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板书课题。
二、授课师:讲古代的经济,主要是三大方面,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共同研究探讨从五代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板书一、农业的发展学生:1、从唐朝中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2、中原地区的森林长期被砍伐,遭到严重的破坏。
所以这一时期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3、统治者的扶植、重视。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与技能了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最后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视频资料,感知体会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概念,从而指导学生初步学会依据历史资料概括自己的观点。
2.通过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形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体会到当时中国经济的先进性,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从而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与表现。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南宋海船》《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和《南宋纸币铜版拓片》图片、相关史料、PPT 课件。
●导入新课【导入一】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与商业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货币,包括贝壳、铜钱、铁钱、白银、黄金等。
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自主探究:同金属货币相比,纸币有哪些优点?交子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导入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相信你早有所闻。
其实,早在唐代,曾先后任杭州和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就对苏杭的美景极尽赞美之词。
晚年回到北方的他,在《忆江南》中表达了对江南的无限眷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宋代文学家苏轼也描述过江南的美丽与富足。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更是广为流传。
唐宋时期为什么会对江南有这么多美好的描述?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新课讲解一、经济重心的南移师: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
七年级历史下册《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欲望。
5.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认知,如何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生动的案例、实物展示、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宋代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价值观。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这幅画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状况。那么,宋代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宋代经济发展的背景,如政治稳定、农业发展、科技进步等。
2.讲解宋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如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农具的改进、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2.强调宋代经济发展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历史奥秘,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1.作业要注重史论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避免空泛论述。
2.书写规范,字迹清晰,保持卷面整洁。
3.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无遗漏和错误。
4.家长签字确认,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宋代南方与北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优质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宋经济繁荣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华和市场的繁荣。
师:你看到了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你对这幅图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提示:画中有士、农、商、医、卜、僧、道船夫等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正在赶集、做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遍布大街小巷的店铺。
师:如此繁荣的市场,你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呢?提示:馒头、大米、茶叶、布帛、瓷器、各类材质的装饰品等。
师:商贸市场繁荣的前提条件有哪些?提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1)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2)自然因素:南方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4)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如推广农业技术。
3.抢答:4.乡村四月 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细雨在微风中如烟似雾,杜鹃在声声啼叫。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 1.图片展示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2目标导学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阅读教材“商业贸易的繁荣”一目,概括商业都市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1)都市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2)人口多;(3)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的出现;(4)活动区域增大——草市出现;(5)商品多;(6)客商多。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状况;
技能目标:知道宋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根本原因;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吗?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又是怎么回事?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宋代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师:课件出示两宋农业与手工业发展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宋代经济与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发展?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二)教学难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价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教法:讲授——问答法、直观展示法、创设情境法、史料教学法学法:探究学习法、史料阅读分析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财从何处来?(1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设问】大家经过前面两课的学习,了解到宋在不同时期里与辽、西夏、金议和,给予岁币。
宋朝哪来这么多钱呢?之前不是说宋朝“积贫积弱”吗?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探秘大宋的生财之道吧!尝试解答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学习本课,关注宋朝如何“生财”。
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从简单处着手,制造出思维上的冲突,引导学生从已知去探究未知,从而导入本课内容。
二、《清明上河图》中的钱财流动(31分钟)师问:同学们,我们来看课本第44页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给大家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生答:人群熙熙攘攘,有很多店铺和流动摊贩,还有大大小小的船。
师说:大家看得很仔细。
我们就以画上的店铺和船为线索,串联起这节课。
教师用闻名天下的《清明上河图》作为探秘大宋生财之道的钥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上的内容,使学生捕捉到本课的信息点,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利于提升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像的能力。
(一)何以生财?(11分钟)【教师设问】大家来观察画作的另一部分,能找出画中有哪些酒肆吗?【学生行为】仔细观察画作,寻找酒肆。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师问:从画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北宋开封城内的酒肆之多。
大家想一想: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经营酒肆?生答:肯定是赚的钱多才会纷纷开店。
师问:好。
从酿酒的角度出发,是什么奠定了酒业繁荣的基础?生答:酿酒的原料充足,粮食富余。
师说:对,粮仓充盈才会有富余的粮食用于酿酒,才会出现大量的酒肆酒家。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宋代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内容,向学生展示了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海外贸易的繁荣。
教材还介绍了宋代的货币制度和市场管理,使学生了解到宋代经济的基本面貌。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经济有所了解。
但宋代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可能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深入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感到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掌握宋代货币制度和市场管理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四. 教学重难点1.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2.宋代货币制度和市场管理的基本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宋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宋代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培养合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以便于教学展示。
3.资料:收集与宋代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以便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宋代经济发展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宋代经济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海外贸易的繁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宋代货币制度和市场管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探讨宋代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宋代经济发展的关键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2)范围:东到朝鲜、日本;南到南海各国;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管理机构:市舶司
2、展示《清明上河图》中虹桥和繁荣的商业街场景,让同学们观看微课《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商业发展有哪些特点》了解宋代商业的繁荣。
思考:宋代城市商业繁荣的表现有哪些?请一位同学回答刚才的问题: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课题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型
新授课
授课班级
七年级二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名画《清明上河图》作为背景,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认识我国古代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空前发达,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难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媒体教具
多媒体课件
(3)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国家财政收入依靠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5、总结宋代经济发展的经验,你觉得对我们现在社会发展有借鉴作用的有哪些?
(1)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货币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四川
总结: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区域集中在中国的南方。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优质课课件(市级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实录+说课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下面我就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明我对本节课的构思与设计。
一、课标要求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学习要求是: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根据这一要求,把教材分析好、分析透,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
二、教材分析首先,我们要通过分析教材,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历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和作用本课的主题为“宋代经济的发展”。
尽管两宋在政治上没有出现大一统局面,但是在经济方面却在前代基础上得到了空前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继隋唐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经济繁荣时期。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推动了南宋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使中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千年之变。
因此,宋代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明确了宋代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之后,我们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托教材确定出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解读教材文本和相关历史资料,学生能够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宋代农业南方超过北方的表现、手工业兴盛的表现和南方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与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对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比较能力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宋代粮食生产状况、植棉特点以及茶叶种植情况,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方法指导。
通过让学生观看临沂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上关于本节课宋代瓷器的微课片段,培养学生利用网上课程资源进行学习的习惯与方法。
通过引领学生探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启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意识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宋代经济领先于世界的史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材,主要围绕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展开。
本课内容丰富,涉及农业工具的改进、农田水利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创新以及城市商业的繁荣等方面。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宋代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古代经济制度、农业工具、手工业技术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2.难点:农业工具的改进、农田水利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创新以及城市商业的繁荣背后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
2.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3.参考资料:相关历史书籍、论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相关的图片、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宋代农业工具的改进对农业发展有哪些影响?”“宋代农田水利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有哪些积极作用?”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7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了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旨在让学生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宋代历史认识的进一步扩展,对培养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宋代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宋代的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有所认识。
但对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逐步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认识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宋代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
2.难点: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丰富的史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史料:与宋代经济发展相关的图片、文献等史料。
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让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史料,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设计: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学习内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的繁荣。
●学习目标1.了解自唐朝中后期至五代、宋朝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2.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商业贸易的繁荣。
难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但后来江南的经济却远远超过了北方。
你知道我国经济重心是什么时候开始南移的吗?今天我们学习《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一课。
[学案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案”,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一农业的发展1.出示《耕获图》。
指导学生看图,并回答。
仔细观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情况。
(1)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
图中的农民在从事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
(2)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稻谷。
(3)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
(4)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新引进的品种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气候温暖。
2.总结农业发展的表现:(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有很大的发展。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局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江淮和川蜀一带。
)3.引导学生思考: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宋代时期的经济状况,了解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2.了解宋代时期的商业贸易状况,掌握其主要特点和重要变化。
3.认识绍兴市场的兴起与特点。
4.了解宋代时期的钱币和农业税收政策,掌握其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宋代时期的经济发展概述。
(2)商业贸易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变化。
(3)绍兴市场的兴起和特点。
(4)钱币和农业税收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2.教学方法:(1)探究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反思宋代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
(2)阅读法:教师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思考、阅读、理解中掌握商业贸易和绍兴市场的兴起和发展。
(3)比较法:教师设计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和理解钱币和农业税收政策特点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猜谜题。
(1)出谜面:·我是一种发现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中央政府一定数量的钱币。
·人人来使用我,可我有重量、大小、资料等不同。
·我的正面上写着圣贤名言和时代吉祥语,背面上刻着我的价值和当权者姓名。
(2)提示:当然,这不是硬币,而是一种古代货币。
(3)解答:这是古代的纸币。
2.阅读活动:分组阅读《宋朝社会经济概述》。
(1)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3-5人,各小组阅读相应章节并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掌握宋代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明确宋代时期商业运作方式和其特点。
3.总结讨论:学生围绕宋代时期商业贸易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变化进行总结和讨论。
(1)教师提问:·宋代时期商业贸易有哪些特点?·宋代时期商业贸易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2)学生回答:·宋代时期商业贸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商业贸易集中在市场,市场商人垄断经济。
②富户经商比例高,使得商人阶层得以壮大。
③商业贸易节节发展,保障了商品的流通。
·宋代时期商业贸易发生了以下重要变化:①货物经营范围扩大,网络较片面。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宋代经济的发展》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宋代经济的繁荣和对外开放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宋代经济的细节和发展特点可能还不够熟悉。
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比较感兴趣,但对于经济方面的内容可能感到较为枯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代的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的认识,增强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2.难点: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宋代经济发展的背景和具体情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资料: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宋代市井生活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情况,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和案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如:“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有哪些?”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案例来回答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报告,可以用文字、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宋代经济发展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讨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2、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经济因素: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 工具(最主要的原因)
目标导学
②自然因素: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③政治因素: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政策倾向: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3、两宋时期农业发展特点:两宋时期,人口______,垦田面 积________,耕作技术______,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4、农业发展的表现(成就) 类别 粮食 农业 作物 经济 作物 (二)手工业的兴盛(阅读教材第 42 页,找出下列问题) 类别 纺织业 手工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发展成就(表现) 发展成就(表现)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二Hale Waihona Puke 备课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图说历史(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二、整体感知 1、本课共有几目,分别是什么? LOREM 三、自主教学,合作探究
IPSUM LOREM IPSUM
(一)农业的发展(阅读教材第 41 页,找出下列问题) 1、江南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
电子稿教案
主备人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教学步骤 目标展示 授课人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上课时间
课时 第 9 课时
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 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 原因 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 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 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②管理机构:____________ 4、思考: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纸 币的出现对商业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经济重心的南移(阅读教材第 46 页最后一段)
1、从上面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图中可以看出发展 集中的区域在北方还是南方?说明了中国经济的什么现象? 2、为什么宋代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出现____高于____的趋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结合大量史料、视频,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表现。
难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大家平常在购物的时候会选择你熟悉的品牌还是你没听说过的牌子?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这些品牌的呢?学生回答。
总结:现在的广告铺天盖地,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广告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那个时候经济的发展又有哪些表现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出示图片:这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商标广告——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通过这张广告,你会了解到这家店铺的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店铺的标志、质量、售卖方式等信息。
教师补充:这张广告笔欧洲最早的印刷广告早了三四百年。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的出现只是宋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下面,我们来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农业的发展学生:阅读课本41页和42页的内容,总结宋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学生回答。
展示:1、农业发展的表现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粮食作物的种植:引进与推广占城稻;培育出许多优良稻种;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经济作物的种植: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学生:在《中国历史地图册》上标出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至淮水,由此,学生知道,南方农业比北方发达。
论从史出:材料一:耕地面积从959年占国家领土面积的2.5%增加到1021年的13%,这对宋代的繁荣起到了保障作用。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宋代经济的主要发展特点。
2.掌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实现对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深入了解。
3.学会运用相关实例加强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详细介绍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
2.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通过讨论探究宋代经济的发展原因。
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要的介绍,引入宋代经济的主题。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宋代经济的发展?”2. 学习笔记学生需要做好学习笔记,以备检查。
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1.农业经济逐步恢复并发展稳定。
2.手工业制造技术得到不断改进,产量得到提高。
3.商业经济从地方性向全国性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型市场。
4.海外贸易在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
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1.农业•新品种的引进,如南粳等早熟稻,增加了农作物的种类。
•入门渠系统的兴建增加了耕地面积,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
•文化产业逐步兴起,如陶瓷、丝绸、漆器、书法绘画等。
3.商业•制造业需求不断增长,促进手工业的生产,进一步拉动市场需求。
•宋代建立了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城镇,并出现了各种商业组织。
4.海外贸易•通过丝绸之路以及海运和河运贸易,宋代的外贸得以发展。
•南方的港口城市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
3. 实例分析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的理解,如富商出现、工商业结合、城镇发展等。
4. 总结归纳通过问题引导,教师让学生梳理宋代经济的发展特点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深化对宋代经济的认识。
五、作业1.请大家整理学习笔记,复习今天的知识点。
2.请结合具体实例,写一篇短文,阐述你对宋代经济发展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完成前面学习基础上安排的,重要简介了从唐朝至宋朝,我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几个方面介绍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学情分析]经济史的内容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对教学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看材料、动脑筋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最后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过程与方法:列举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发展繁荣的史实,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最终在南宋时期完成。
培养从图片、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商业的繁荣[教学难点]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说明:本环节意在激展示:教师:图片展示了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发展过程,纸币是什么时候在哪产生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二、讲授新课农业篇——千里沃野宜耕作1、农业的发展展示:<耕获图>教师:同学们,这幅图反映的是宋代江南地区农民在田里劳动的繁忙景象,那么你看到了什么?展示: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等。
思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分别有哪些展示:(1)水稻,是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还有原产于北方的小麦、粟、黍、豆等,这时都推广到了南方,北宋政府从越南引进了优良的水稻品种—占城稻,其优点是:一、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三产量高。
最新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精品教案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获图》)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
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
这是现在的情况。
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
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多媒体展示图标)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说明什么。
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说明经济重心南移。
2.(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答案提示:从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3.(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目标导学二 手工业的发展1.(多媒体展示宋代《纺织图》、宋代海船图)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提示:(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
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经济繁荣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华和市场的繁荣。
师:你看到了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你对这幅图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提示:画中有士、农、商、医、卜、僧、道船夫等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正在赶集、做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遍布大街小巷的店铺。
师:如此繁荣的市场,你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呢?
提示:馒头、大米、茶叶、布帛、瓷器、各类材质的装饰品等。
师:商贸市场繁荣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提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
1.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1)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2)自然因素:南方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4)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如推广农业技术。
3.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
作物
1.引进和推广原产越南的占城稻
2.苏州和湖州成为著名的粮仓
经济
作物
1.棉花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2.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4.古诗欣赏,感悟江南美景。
乡村四月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细雨在微风中如烟似雾,杜鹃在声声啼叫。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
1.图片展示
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2.根据图片和课本知识,概括宋代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手工业纺织业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工具改进和棉纺织品种增加
制瓷业众多名窑;景德镇瓷都;南宋制瓷业中心在江南地区
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世界领先;世界最早的船坞;指南针技术的运用
目标导学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阅读教材“商业贸易的繁荣”一目,概括商业都市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1)都市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2)人口多;(3)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的出现;(4)活动区域增大——草市出现;(5)商品多;(6)客商多。
2.阅读教材《宋代海外贸易图》,分组讨论并叙述一下宋代对外贸易的概况。
3.阅读材料,分析下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提示:海外贸易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4.情景体验:商人的苦恼
北宋时期,一位商人在四川经营着丝绸生意,每天需要带着大量的金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1)如果你是这位商人,如果不带金属货币,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提示:使用纸币“交子”。
(2)使用这种货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什么优点?
提示:轻巧、发行成本低、交易方便等。
过渡: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5.合作探究:想一想:为什么经济重心会南移?
师生共同总结:
(1)经济因素: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劳动力。
(2)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
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南方经济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3)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同时,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三、课堂总结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史实得出历史结论和归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坚持“史为今用”的原则,从而达到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我们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借鉴很多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例如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学习,可以从中总结其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还需要从史料中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