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不同,常与数、迟等脉兼见。 • 治法:偏热者宜清,偏寒者宜温,偏里兼 食滞者宜下,偏表寒者宜发汗、针灸,偏 上者宜化。
wenku.baidu.com
疟病主脉、相兼脉、病性(位)与基本治则归纳表
主脉 相兼脉 迟 数 小紧 紧 浮大 病 性 偏里偏寒 偏里偏热 偏下兼食滞(宿食) 偏表偏寒 偏上 治 则 温 清 下 发汗针灸 吐 饮 食 调 养
【分 析】
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 • 主症:癥瘕痞块,居于胁下,寒热往来。 以月一日发 当十五日愈 节气更,正气旺,邪得去 疟 当月尽解 气再更,邪可 除 病 设不差 仍不愈 正虚邪滞,假血依痰,结于胁下成癥 疟母 • 治法:消瘀散癥,扶正祛邪。 • 方剂:鳖甲煎丸。 • 方义:鳖甲煎丸为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行气化瘀,除 痰消癥的方剂。
• 病机:疟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乃至正气渐虚,疟邪,
(二)瘅 疟
• •
【原文】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 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 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 间,令人消铄肌肉。(3) • 【提要】本条论述瘅疟的病机及证候。
【分 析】
• 病机:邪热炽盛,充斥内外,耗伤气阴。
证二条 方六首
一、脉象与基础治法
•
【原文】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 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 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 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1) • 【提要】本条论述疟病的脉象与基本治法。
【分 析】
• 病机:疟病的病机为邪搏少阳。 • 主脉:疟病的主脉为弦脉。但由于疟病性
但热不寒 阳热亢盛 少气烦闷 热盛伤气 手足心热 四肢为诸阳之末 主症 欲呕吐 热伤阴液,胃气上逆 消铄肌肉表 里俱热,阴液耗伤 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 内外热盛 治法:清热益气生津。 方剂:白虎加人参汤。
• •
(三)温 疟
• •
【原文】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 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4) 白虎加桂枝汤方: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斤 梗米 二合 桂枝(去皮)三两
复 习 题
• 1.疟母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治疗? • 2.何为牝疟?如何辨治?
• •
提要:本条论述牝疟的证治。 分析: 病机:素体阳虚,痰饮阻滞。 素体阳虚 主症 痰饮内伏 饮阻阳郁 疟留阴分 寒多热少 治法:通阳祛痰截疟。 方剂:蜀漆散。
主脉—疟脉自弦 弦数—多热、风发—清法 脉 象 弦迟—多寒—温法 与 以饮食消息止之 治 相兼脉 弦小紧—邪在里—下法 法 弦紧—邪在表—发汗、针灸 (1) 浮大—邪在上—吐法 疟母—疟病后胁下作癥瘕—鳖甲煎丸(2) 瘅疟—但热不寒,少气烦冤,手足热,欲吐 证治 —白虎加人参汤(或竹叶石膏汤(3) 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 —白虎加桂枝汤(4) 牝疟—寒多热少—蜀漆散(5)
• 【提要】本条论述温疟的证治。
【分 析】
• 病机:里热炽盛,表有寒邪。
其脉如平 指温疟脉象和平时常见脉一样,多弦数 主 身无寒但热 内热盛炽 症 骨节疼烦 表邪未解,经脉不畅 时而呕吐 热伤胃气,胃失和降 • 治法:内清里热,外解表邪。 • 方剂:白虎加桂枝汤。
(四)牝 疟
• •
【原文】 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5) 蜀漆散方: 蜀漆(烧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等分
弦
(一)疟 母
【原文】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 解;如其不差,当如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急治之,宜鳖甲煎丸。(2) 鳖甲煎丸方: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紫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苇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 (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庶虫 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窠四分(熬) 赤消十二 分 蜣蜋六分(熬) 桃仁二分 【提要】本条论述疟母的形成及其证治。
wenku.baidu.com
疟病主脉、相兼脉、病性(位)与基本治则归纳表
主脉 相兼脉 迟 数 小紧 紧 浮大 病 性 偏里偏寒 偏里偏热 偏下兼食滞(宿食) 偏表偏寒 偏上 治 则 温 清 下 发汗针灸 吐 饮 食 调 养
【分 析】
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 • 主症:癥瘕痞块,居于胁下,寒热往来。 以月一日发 当十五日愈 节气更,正气旺,邪得去 疟 当月尽解 气再更,邪可 除 病 设不差 仍不愈 正虚邪滞,假血依痰,结于胁下成癥 疟母 • 治法:消瘀散癥,扶正祛邪。 • 方剂:鳖甲煎丸。 • 方义:鳖甲煎丸为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行气化瘀,除 痰消癥的方剂。
• 病机:疟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乃至正气渐虚,疟邪,
(二)瘅 疟
• •
【原文】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 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 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 间,令人消铄肌肉。(3) • 【提要】本条论述瘅疟的病机及证候。
【分 析】
• 病机:邪热炽盛,充斥内外,耗伤气阴。
证二条 方六首
一、脉象与基础治法
•
【原文】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 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 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 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1) • 【提要】本条论述疟病的脉象与基本治法。
【分 析】
• 病机:疟病的病机为邪搏少阳。 • 主脉:疟病的主脉为弦脉。但由于疟病性
但热不寒 阳热亢盛 少气烦闷 热盛伤气 手足心热 四肢为诸阳之末 主症 欲呕吐 热伤阴液,胃气上逆 消铄肌肉表 里俱热,阴液耗伤 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 内外热盛 治法:清热益气生津。 方剂:白虎加人参汤。
• •
(三)温 疟
• •
【原文】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 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4) 白虎加桂枝汤方: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斤 梗米 二合 桂枝(去皮)三两
复 习 题
• 1.疟母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治疗? • 2.何为牝疟?如何辨治?
• •
提要:本条论述牝疟的证治。 分析: 病机:素体阳虚,痰饮阻滞。 素体阳虚 主症 痰饮内伏 饮阻阳郁 疟留阴分 寒多热少 治法:通阳祛痰截疟。 方剂:蜀漆散。
主脉—疟脉自弦 弦数—多热、风发—清法 脉 象 弦迟—多寒—温法 与 以饮食消息止之 治 相兼脉 弦小紧—邪在里—下法 法 弦紧—邪在表—发汗、针灸 (1) 浮大—邪在上—吐法 疟母—疟病后胁下作癥瘕—鳖甲煎丸(2) 瘅疟—但热不寒,少气烦冤,手足热,欲吐 证治 —白虎加人参汤(或竹叶石膏汤(3) 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 —白虎加桂枝汤(4) 牝疟—寒多热少—蜀漆散(5)
• 【提要】本条论述温疟的证治。
【分 析】
• 病机:里热炽盛,表有寒邪。
其脉如平 指温疟脉象和平时常见脉一样,多弦数 主 身无寒但热 内热盛炽 症 骨节疼烦 表邪未解,经脉不畅 时而呕吐 热伤胃气,胃失和降 • 治法:内清里热,外解表邪。 • 方剂:白虎加桂枝汤。
(四)牝 疟
• •
【原文】 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5) 蜀漆散方: 蜀漆(烧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等分
弦
(一)疟 母
【原文】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 解;如其不差,当如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急治之,宜鳖甲煎丸。(2) 鳖甲煎丸方: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紫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苇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 (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庶虫 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窠四分(熬) 赤消十二 分 蜣蜋六分(熬) 桃仁二分 【提要】本条论述疟母的形成及其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