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合集下载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
报告制度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十五、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
1.危重、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带入压力性损伤等病人,应及时、动态地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若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分值≤12分需要填写《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

2.《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通知伤口造口护理会诊小组实施监控。

3.加强压力性损伤预报病人的基础护理,并纳入重点护理和监控,每班护士认真落实预防措施,并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护士长每周有监控记录。

4.院护理质控组收到《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须亲临病房,了解情况,指导和督促预防措施的落实,每周跟踪,并做好记录。

5.由于病情所致,护理人员对病人做了大量护理工作,病人仍然发生压力性损伤,成为“难免压力性损伤”,病区护士长应及时填报压力性损伤报表上交护理部,护理部组织专家会诊,现场评估确认为“难免压力性损伤”,可不定护理缺陷,但仍需积极护理。

6.每月护士长在护士长手册工作小结中对预防、发生、治疗压力性损伤情况进行登记分析。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报告和管理工作。

三、风险评估1. 责任护士应在患者入院(转入)2小时内及患者入手术室时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

2. 评估工具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

3.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状况、生活习惯、皮肤状况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4. 责任护士将评估结果记录在《住院患者护理记录单》中,并根据患者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四、报告制度1. 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床头放置防压力性损伤警示标识。

2. 报告制度和程序:a. 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各风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低危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危向病区护士长报告;极高、高危评分W12分的患者,一式2份填写《压力性损伤高危/极高危报告表》。

b. 病区护士长收到报告表后,应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并将报告表复印件留存病区备查。

c. 护理部收到报告表后,应在24小时内通知伤口造口护理小组进行监控,并根据情况组织专家会诊。

3. 发现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的科室应立即向护理部报告,并在24小时内填写《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报告表》,上传至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信息系统。

五、护理措施1. 加强压力性损伤预告患者的基础护理,并纳入重点护理和监控。

2. 每班护士认真落实预防措施,并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护士长每周有监控记录。

3. 院护理质控组收到《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后,应亲临病房了解情况,指导和敦促预防措施的落实,每周追踪,并做好记录。

六、培训与考核1. 护理部应定期组织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2. 护理人员应掌握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具和报告流程,并能正确填写相关表格。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对院外压力性损伤、难免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实行三级监控及管理。

(一)各科室对压力性损伤发生高危病人必须进行压力性损伤筛查并登记。

(二)对可能发生难免压力性损伤的高危患者,须申报难免压力性损伤。

1、申报范围:使用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Braden 评分>12分者科室自行管理,Braden评分≤12分者科室申报难免压力性损伤。

2、申报及监控处理: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后填写难免压力性损伤申报表,科室护士长或指定的专人审核后上报皮肤管理组人员会诊:皮肤管理组人员会诊后需将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情况汇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在一周内进行压力性损伤追踪管理;护理部不定期检查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落实情况并指导。

3、申报时限: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为入院6小时内,难免压力性损伤为发现高危因素6小时内申报(22:00后收治的病人次日上午申报)。

(三)对已上报的难免压力性损伤患者,各科要遵照会诊指导意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并重点监控和定期评估。

当病情发生变化、手术(≥4小时)等情况时需及时进行再评估,当Braden
评分≥12分者科室可停止严密监控。

(四)发生难免压力性损伤后科室应主动上报,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

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当月的质控和护士长考核。

(五)各科室详细记录压力性损伤的情况,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2。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2013 年 4 月第 1 次修订
2016 年 3 月第 2 次修订十五、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2016 年 5 月执行
1.危重、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带入压力性损伤等病人,应及时、动态地进行压力性
损伤风险评估,若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分值2.《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
≤12分需要填写《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
在 24 小时内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通知伤口造口护。

理会诊小组实施监控。

3.加强压力性损伤预报病人的基础护理,并纳入重点护理和监控,每班护士认真落
实预防措施,并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护士长每周有监控记录。

4.院护理质控组收到《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须亲临病房,了解情况,指导和督促预防措施的落实,每周跟踪,并做好记录。

5.由于病情所致,护理人员对病人做了大量护理工作,病人仍然发生压力性损伤,成
为“难免压力性损伤”,病区护士长应及时填报压力性损伤报表上交护理部,护理部组织专家会诊,现场评估确认为“难免压力性损伤”,可不定护理缺陷,但仍需积极护理。

6.每月护士长在护士长手册工作小结中对预防、发生、治疗压力性损伤情况进行登
记分析。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精选全文完整版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责任护士对患者入院或转入后2小时内完成评估,入院行急症手术患者返回后完成评估,遇抢救等情况可延长至抢救结束后完成,根据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高危(IOT2分)与极高危W9分患者每48小时评估记录1次,中危(13-14分)及低危(15-18分)患者每周至少评估记录1次,患者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择期手术病人前1日、手术当日、术后第一日分别评估一次,出院前评估。

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床头放置“防压力性损伤”警示标识。

2.报告制度和程序:1.1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各风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低危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危向病区护士长报告;极高、高危评分W12分的患者,一式2份填写《压力性损伤高危/极高危报告单》,一份上报护理部,一份科室存档。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2.2院内发生或发现压力性损伤、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由发现者一式2份填写《压力性损伤上报表》,在24h内一份报告护理部,一份科室存档。

3.会诊:3.1对压力性损伤、疑难病例需请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会诊并提供指导。

3.2对评估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力性损伤时,由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组织2人以上会诊,对其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力性损伤或者可避免压力性损伤。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力性损伤,均要使用《压力性损伤与伤口观察及护理措施记录表》。

5.病人转科时,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记录表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6.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记录表和压力性损伤与伤口观察及护理措施记录表科室保存,《压力损伤风险患者登记表》上交护理部。

7.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

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8.难免压力性损伤,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8.1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高龄270岁、血清白蛋白V30g/L、5项中的2项或以上可申报难免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
报告制度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十五、压力性损伤风险评度1.危重、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带入压力性损伤等病人,应及时、动态地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若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分值≤12分需要填写《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

2.《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通知伤口造口护理会诊小组实施监控。

3.加强压力性损伤预报病人的基础护理,并纳入重点护理和监控,每班护士认真落实预防措施,并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护士长每周有监控记录。

4.院护理质控组收到《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须亲临病房,了解情况,指导和督促预防措施的落实,每周跟踪,并做好记录。

5.由于病情所致,护理人员对病人做了大量护理工作,病人仍然发生压力性损伤,成为“难免压力性损伤”,病区护士长应及时填报压力性损伤报表上交护理部,护理部组织专家会诊,现场评估确认为“难免压力性损伤”,可不定护理缺陷,但仍需积极护理。

6.每月护士长在护士长手册工作小结中对预防、发生、治疗压力性损伤情况进行登记分析。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XXX医院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会诊与报告制度一、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制度1、压力性损伤评估制度:(1)首次评估:所有的新入病人,责任护士在本班内进行首次评估,将评估分值填写在《入院评估单》上,每次评估的分值都需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评分≤18 分为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患者:Braden 评分15-18 分轻度危险;Braden 评分13-14 分中度危险;Braden 评分10-12 分高度危险;Braden 评分≤9 分为极度危险。

对以下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筛查:①自理能力评分≤ 40 分。

②营养不良、血清蛋白<30g/L 、极度消瘦的病人、高度水肿。

③意识障碍的病人。

④大便或小便失禁的病人。

⑤偏瘫/ 截瘫/四肢瘫痪等躯体移动障碍者。

⑥手术时间≥ 4 小时。

⑦有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的其他特殊病人。

(2)再次评估:①责任护士每周评估一次。

②转入病人责任护士在本班内进行再次评估。

③预计手术时间超过4 小时的手术病人由手术室护士做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手术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单)。

④病人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⑤Braden 评分13-18 分每周评估1 次。

⑥Braden总分评分≤ 12分和压力性损伤病人每日评估1次,填写在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记录单或压疮防治护理记录单上。

2、儿童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制度(Braden Q)(1)首次评估:新入患儿,责任护士在本班内进行评估,将评估分填写在《儿科入院护理评估单》内,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轻度危险及以上患儿(≤ 22 分)均需建立《压力性损伤危险评分表》,于床头悬挂“防压疮”标识,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适当压疮防范措施。

BradenQ评分22-25 分轻度危险;BradenQ评分17-21 分中度危险;BradenQ评分14-16 分高度危险;BradenQ评分≤ 13 分极度危险;(2)再次评估:①住院患儿责任护士每周评估1 次;②转入病人责任护士在本班内进行再次评估;③病情变化随时评估;④BradenQ评分轻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1 次;⑤中高度危险患者每三天(周一、周四)评估1 次;⑥极度危险每天评估1 次;⑦患儿发生压力性损伤,及时填写报告单,上报护理部压力性损伤小组备案;⑧患儿转科时,该记录单随病历一并移交病区继续填写,出院后由该病区收集保管。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精品文档
.
2013年4月第1次修订
2016年3月第2次修订
2016年5月执行十五、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危重、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带入压力性损伤等病人,应及时、动态地进行压力性
损伤风险评估,若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分值≤12分需要填写《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

2.《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通知伤口造口护
理会诊小组实施监控。

3.加强压力性损伤预报病人的基础护理,并纳入重点护理和监控,每班护士认真落实
预防措施,并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护士长每周有监控记录。

4.院护理质控组收到《压力性损伤上报监控记录单》,须亲临病房,了解情况,指导和
督促预防措施的落实,每周跟踪,并做好记录。

5.由于病情所致,护理人员对病人做了大量护理工作,病人仍然发生压力性损伤,成
为“难免压力性损伤”,病区护士长应及时填报压力性损伤报表上交护理部,护理部组织专家
会诊,现场评估确认为“难免压力性损伤”,可不定护理缺陷,但仍需积极护理。

6.每月护士长在护士长手册工作小结中对预防、发生、治疗压力性损伤情况进行登记
分析。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背景压力性损伤是指人体在长时间处于固定姿势下所产生的皮肤和组织损伤,常见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和卧床不起的重症患者。

压力性损伤不仅会造成身体疼痛和生理障碍,更会威胁生命安全。

因此,压力性损伤防护和治疗成为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一套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显得尤其重要。

意义建立一套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对于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意义:预防压力性损伤通过对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能够及时发现高危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避免压力性损伤发生。

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通过建立报告制度,医护人员能够更加重视压力性损伤的防护和治疗,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提高医护水平。

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压力性损伤是一种慢性病,持续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建立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可以让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避免资源浪费和住院时间的延长。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具体内容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1.评估对象: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和卧床不起的重症患者。

2.评估内容:采用Braden评分表进行评估,评估项目包括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和摩擦力。

评估得分越低,表示患者越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

3.评估频率:每天至少评估一次。

压力性损伤报告制度1.报告对象:所有医护人员。

2.报告时机:发现新的压力性损伤或现有压力性损伤恶化时,及时向上级医护人员报告。

3.报告内容:报告中需包含患者的基础情况、压力性损伤情况、治疗措施和效果等内容。

总结建立一套全面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对于预防压力性损伤、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以及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对于医院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护人员素质也都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建立此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医院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医院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医院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制度
1.对新人院患者、转入后患者均应进行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对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尤其是骨骼突起部位进行重点评估。

属高危患者应进行预报,并采取干预措施。

2.对患者带入的压力性损伤,应准确评估其程度和面积、深度,同时填写上报表。

3.在每天的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自理患者的皮肤情况并记录。

4.对高危患者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如因交接不清出现皮肤情况由接班者负责。

5。

出现疑难压力性损伤病例时,可申请护理会诊,专科护理小组根据观察评估情况给予护理建议和指导。

(二)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登记报告制度
1.发生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包括院内不可避免压力性损伤),以及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均应填写上报表。

并在 48 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2.对高危压力性损伤患者应填写压力性损伤评估表,同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如患者转科时,将评估表交由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3.护理部、科室定期进行压力性损伤发生原因分析,制订防范改进措施。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工作。

三、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1. 责任护士应在患者入院(转入)2小时内及患者入手术室时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

2. 患者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术后应及时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

3. 对下列患者应进行动态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1)危重患者;(2)长期卧床患者;(3)活动受限患者;(4)带入压力性损伤患者;(5)其他高风险患者。

4.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具采用国际通用的Braden评分表,评分内容包括:感觉、湿度、活动力、移动力、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切力等。

5. 评估结果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四个等级。

评分≤18分为高风险,≤16分为极高风险,≥19分为低风险。

6. 责任护士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四、压力性损伤报告制度1. 发现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应立即报告责任护士长。

2. 责任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现场查看,并根据情况报告护理部。

3. 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通知相关科室。

4. 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在24小时内填写《压力性损伤报告表》,并上报护理部。

5. 护理部对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发布监控报告,指导临床预防工作。

五、预防与控制措施1. 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摩擦和压迫。

2. 定期翻身,必要时使用气垫床、减压贴等辅助设备。

3. 增强患者的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4. 对高风险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

5.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六、考核与奖惩1. 护理部对各科室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对预防工作做得好的科室给予表扬和奖励。

压损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损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损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对新入院患者采用我院的《入院须知》进行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安全告知。

2、新入院患者及病情发生变化病人均采用《住院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进行压损风险评估,按照巴顿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进行评估。

巴顿评分总分23分,评分在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每周评估一次:评分在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每天评估一次:评分在IO-12分提示高度危险,评分在9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评估≤12分每班评估1次。

3、发现皮肤压力性损伤,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以及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分≤12分的高度危险病人,均应及时上报登记并填写《压损/高危预警报告单》,责任护士向病区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审核后24小时内报护理部,护理部于24小时内到科室核查并指导和督促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的落实,每周跟踪,做好记录。

4、科内对于巴顿评分≤18分的患者应建立《压损风险病人跟踪记录表》并采取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措施。

对已发生压损的住院患者填写《压损治疗护理转归记录表》每天进行压损治疗效果的动态评估(包括压力性损伤的部位、面积、损伤、分期等),每班交接,并记录护理措施。

5、压力性损伤各种记录表要求规范填写,随病历保存。

上报的各种表格护理部备份。

科内一份保存。

6、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相关规定处理。

7、因病情特殊有可能发生不可避免的压力性损伤,如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或心肺复苏后等原因,确实不能翻身者,如符合难免压力性损伤申报标准,应及时报护理部备案。

预防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

预防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

预防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预防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

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长时间持续施压或摩擦而对人体造成的肌肤和软组织损害。

为了降低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并提供有效的管理措施,我们建立了一套评估和报告制度以及相关的工作流程。

2. 评估制度2.1 评估目的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潜在的压力性损伤风险,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2 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个体特征评估:评估个体的身体状况、病史、活动能力等因素,了解个体的易损因素;- 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评估:评估床位使用情况、绷带使用情况、体位变换情况等可能影响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因素;- 压力性损伤主要依据评估:评估疼痛、红肿、水泡等压力性损伤的主要依据。

2.3 评估频率评估应定期进行,根据个体的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决定。

一般建议每日评估。

3. 报告制度3.1 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评估结果:包括个体的评估结果,以及评估中发现的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和主要依据;- 预防措施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建议;- 进展记录:记录评估后的进展和改善情况。

3.2 报告提交与审核评估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审核,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反馈。

4. 工作流程4.1 评估流程评估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收集个体信息;- 进行评估;- 记录评估结果和报告。

4.2 报告处理流程报告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提交报告;- 审核报告;- 反馈报告。

5. 结论预防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识别和降低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通过定期评估和及时报告,我们能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监测改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及流程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及流程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及流程
为进一步落实患者安全管理目标,防范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规范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管理,特制定以下压力性管理制度,要求如下:
一、全院使用统一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患者入院、手术前后或转入时、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

二、Braden评分≤14分,责任护士悬挂警示牌并对家属做好宣教,报告病房护士长并给予护理措施,根据病情变化作好护理记录,每三天评估一次。

三、Braden评分≤9分,提示高度危险,责任护士每天评估,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评估,当班护士填写《压力性损伤预报表》24小时上报皮肤伤口小组。

四、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填写《压力性损伤报表》上报皮肤伤口小组每班观察记录,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在本院对符合报告条件的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报告。

报告条件:(1)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2)Braden评分≤9分者;(3)院内新发压力性损伤。

五、院内发生的压力性损伤,填写《压力性损伤报表》24小时内报告皮肤伤口小组,做好科内登记。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

压力性损伤作为一种常见的身体和心理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建立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压力性损伤的概念与影响压力性损伤是指长时间、高强度的心理或生理压力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

工作中的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而压力性损伤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问题,更涉及心理健康的稳定性和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个体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甚至引发慢性疾病的发生。

二、建立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制度的意义建立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压力性损伤问题,避免其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通过对个人及工作环境的综合评估,可以提前制定相应的干预和防控措施,从而减轻和缓解压力对个人的不利影响。

此外,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建立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也是对员工健康的重视和保护。

三、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制度的要点1.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明确压力性损伤的评估指标,包括心理健康状况、生理健康状况、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估,以便全面了解个体的压力状态和损伤风险。

2.制定评估流程:确定评估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包括采集相关数据、填写评估表格、开展面谈等环节。

同时,对评估过程中涉及到的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进行保护,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隐私性。

3.建立机制和责任:明确评估制度的监管和执行机构,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来负责评估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对于评估结果的反馈和报告,也应该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相关单位和个人。

四、压力性损伤报告制度的实施压力性损伤报告制度的实施是评估制度的延伸和补充,其主要目的是汇总、分析和反馈评估结果,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1.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压力性损伤评估的总体情况和具体结果,分析不同群体的压力性损伤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医院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会诊与报告制度
一、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制度
1、压力性损伤评估制度:
(1)首次评估:所有的新入病人,责任护士在本班内进行首次评估,将评估分值填写在《入院评估单》上,每次评估的分值都需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评分≤18分为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患者:
Braden评分15-18分轻度危险;
Braden评分13-14分中度危险;
Braden评分10-12分高度危险;
Braden评分≤9分为极度危险。

对以下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筛查:
①自理能力评分≤40分。

②营养不良、血清蛋白<30g/L、极度消瘦的病人、高度水肿。

③意识障碍的病人。

④大便或小便失禁的病人。

⑤偏瘫/截瘫/四肢瘫痪等躯体移动障碍者。

⑥手术时间≥4小时。

⑦有发生压力性损伤危险的其他特殊病人。

(2)再次评估:
①责任护士每周评估一次。

②转入病人责任护士在本班内进行再次评估。

③预计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手术病人由手术室护士做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手术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单)。

④病人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⑤Braden评分13-18分每周评估1次。

⑥Braden总分评分≤12分和压力性损伤病人每日评估1次,填写在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记录单或压疮防治护理记录单上。

2、儿童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制度(Braden Q)
(1)首次评估:
新入患儿,责任护士在本班内进行评估,将评估分填写在《儿科入院护理评估单》内,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轻度危险及以上患儿(≤22分)均需建立《压力性损伤危险评分表》,于床头悬挂“防压疮”标识,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适当压疮防范措施。

BradenQ评分22-25分轻度危险;
BradenQ评分17-21分中度危险;
BradenQ评分14-16分高度危险;
BradenQ评分≤13分极度危险;
(2)再次评估:
①住院患儿责任护士每周评估1次;
②转入病人责任护士在本班内进行再次评估;
③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④BradenQ评分轻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1次;
⑤中高度危险患者每三天(周一、周四)评估1次;
⑥极度危险每天评估1次;
⑦患儿发生压力性损伤,及时填写报告单,上报护理部压力性损伤小组备案;
⑧患儿转科时,该记录单随病历一并移交病区继续填写,出院后由该病区收集保管。

二、压力性损伤上报及会诊制度
1、Braden评分≤12分及时上报护士长。

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并签署《压力性损伤风险告知书》,如遇疑难及特殊病例,科护士长会诊后根据需要提请医院压力性损伤专科护理小组会诊。

3、Braden评分≤9分立即上报护士长,24小时内经科护士长确认后上报压力性损伤小组,须请压力性损伤小组会诊、指导、并定期监控。

4、院内发生压力性损伤或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须立即报告护士长,与家属沟通签字,记录在护理记录中,科室填写《压力性损伤上报表》,并在24h内上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核查后在《压力性损伤上报表》上签字确认后上报护理部压力性损伤小组。

如遇疑难及有争议的病例,科护士长会诊后根据需要提请医院压力性损伤/造口专科护理小组会诊。

5、院内发生压力性损伤、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除Ⅰ、Ⅱ期外,须请医院压力性损伤/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共同组织会诊。

6、遇到疑难病历可由压力性损伤小组组织医生、伤口小组、营养科等学科共同会诊,提出治疗及护理方案。

7、如遇病人皮肤问题不能准确判断为压力性损伤或其他问题的需请压力性损伤小组会诊。

8、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室将《难免压力性损伤申报表》和《压力性损伤上报表》随病历一同交转入科室,接收科室不在上报,但须继续做好统计。

科室之间做好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确认,与家属沟通签字,报告护士长,记录在护理记录
中。

9、护士长外出时,凡需上报护士长或需护士长确认的由科室压力性损伤小组成员或指定的临时负责人负责。

三、难免压力性损伤申报制度: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1、难免压力性损伤申报条件:
必备条件:
①Braden≤12;
②各种原因所致患者强迫/被动体,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肾实质损伤/手术、偏瘫/高危截瘫、骨盆骨折、脑栓形成、持续床旁CRRT治疗、颈椎骨折枕颌带、颅骨牵引或颈托固定、腹膜后血肿等。

③其他条件:意识障碍、休克、病人年龄≥70岁、血清蛋白<30g/L、极度消瘦、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依从性差、全身多处骨折、晚期肿瘤、恶病质、陈旧性压疮愈合创面、伤口大量渗液、高热、大汗等。

④特殊病人难免压力性损伤申报:Braden评分≥12分,不够申报条件;经护士长确认有压疮极高危风险的病人,提请护理部组织会诊以确定是否申报难免。

2、必备条件+其他条件2项及2项以上。

3、难免压力性损伤申报程序:责任护士填写《难免压力性损伤申报表》,告知患者家属,病区护士长确认后上报压力性损伤小组,压力性损伤小组现场评估确认,做好会诊记录,并给予指导。

4、跟踪处理: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成员每周1~2次进行监控,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给予指导。

四、压力性损伤管理要求
1、Braden评分≤12分,提示高度危险,做好健康教育,家属签署《压力性损伤风险告知书》,采取适当措施,床旁悬挂警示标识“防压疮”,加强交接班,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

院内转科已签署《难免压力性损伤风险告知书》的患者,接收科室不再签署。

2、符合申报难免压力性损伤者,做好健康教育,家属签署《难免压力性损伤风险告知书》,责任护士填写《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记录单》,建立《难免压力性损伤中期监控表》采取适当措施,床旁悬挂警示标识“防压力性损伤”,加强交接班,预防难免压力性损伤发生。

院内发生压力性损伤或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患者,应及时通知医生下达压力性损伤诊断。

科室必需填写《压力性损伤上报表》,家属须签字确认后按压力性损伤上报流程上报,做好健康教育,采取适当措施,每日做好《压力性损伤防治护理记录单》的记录。

压力性损伤小组每周至少1次到科室对院内发生、外带入压力性损伤、Braden ≤12分的病人进行床边监控,督促措施的落实,并给予指导。

各科建立《压力性损伤统计表》和《难免压力性损伤统计表》将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压力性损伤转归每月5日前上报压力性损伤小组。

护士长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总结,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科室发生院内非预期压力性损伤,按不良事件上报,科室组织讨论、分析、整改,并按要求上交护理部。

鼓励上报,隐瞒不报者一经发现将全院通报批评,并与科室月质控成绩以及护士长目标考核成绩挂钩。

资料归类:《压力性损伤上报表》和《难免压力性损伤申报表》一式三份科室、
护理部压力性损伤小组、病历内各一份。

《压力性损伤风险告知书》家属签名后入病历。

《压力性损伤护理记录单》、《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记录单》、《压力性损伤中期监控表》和《难免压力性损伤中期监控表》,各科室存档。

每月5日前科室须将统计表、相关资料上交护理部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护理部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进行全院的汇总、总结。

护士长严格把关,按时上交,纳入每月的护士长绩效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