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岭南醒狮文化 打造学校品牌特色
高校南狮文化传承研究
南狮借三国英雄来展示岭南人民以“忠、义、仁、 勇”为首的优良精神品质。同时,南狮又名“醒狮”, 暗指“苏醒”之意,形成已然觉醒的刚健、强悍的东方 雄狮形象,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自立、勇于
基金项目:(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编号:22YJC890020; (2)广东省第三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1. 刘文涛(1977~),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南狮是岭南先民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出来 的社会文化活动,而今逐渐演进为集表演、娱乐和教育 为一体的民俗活动。[2] 南狮善以抽象传神,根据故事确 定表演形式,注重表演程序,具有独特的艺术性、鲜明 的主题性和严谨的规范性。南狮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 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南狮文化的弘扬 与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体现。南狮 作为岭南地区传承悠久,拥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一项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价值与西方体育不同, 主要表现为民族精神的传承。南狮文化在中华民族奋发 开拓、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 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聚力。随着龙狮运动的发展,现已 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8] 在海外,只要有华人的 地方,便常会有龙狮表演。它不仅代表了一种文化,更 为重要的是中华儿女用龙狮等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娱乐形 式来表达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一个民族,没有 高尚的品格和振奋的精神,是不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 林的。可见,保护南狮文化、延续南狮精神、创新南狮 教学,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文化素质都有非 常重要的价值。 1.4 历史文化性
醒狮融入小学教育探微
醒狮融入小学教育探微作者:陈海春来源:《师道·教研》2018年第11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成全社会的共识。
我们学校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其中醒狮队取得一定成效。
我们主要通过德育活动和课程学习,传承岭南醒狮文化,打造特色学校。
一、注重醒狮动作节奏与智力开发让孩子学习醒狮动作节奏,提高孩子平衡、反应、速度、力量、协调、审美、表现等能力,挖掘能够增强孩子体能、提高孩子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方法、规律,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
现在,我校醒狮队员能把湛江市地道的醒狮基本功表演得淋漓尽致。
在地面上、高台上,通过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动作演绎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表现出狮子的威猛与刚劲。
“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等高难度动作更是引来阵阵掌声,给观众带来了回味无穷的美好艺术享受。
二、培养团队精神醒狮的团队精神是指各队员之间、教练与队员之间的团结协作。
学校成立醒狮队伍,并不是单单为了传承传统文化,还是为了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醒狮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文明守纪的态度,也培养了学生学会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比如在队伍中有的学生比较自大,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缺乏客观看待事情的品质。
而实际上,团队中的每个队员各有长处和不足,关键是成员之间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让学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美,而不是挑他人毛病,这样对培养孩子求同存异的素质及团队精神都尤其重要。
三、培养阳光之气醒狮训练中那一声声的呐喊、一阵阵的锣鼓声,使得学生的“刚性”得以充分发挥,对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阳光心态大有益处。
我们首先让学生明白“坚持就能胜利”,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很多学生不知不觉学会了很多动作,初步体会到坚持的好处。
接着我们坚定学生的信念,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具有很大的潜能,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要充满自信,充分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带着这份自信与挖掘出来的潜力去学习。
传承醒狮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传承醒狮文化,打造学校特色作者:余芹通来源:《新课程·小学》2011年第06期摘要: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醒狮文化,堪称是华夏五千年文化发展与传承中绽放的一朵奇葩。
要将醒狮文化代代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就要把这种丰富的文化形式引入到校园,让广大青少年从小耳濡目染认知这种文化形式,并不断深化对醒狮文化的理解,通过传承发扬醒狮文化,培育师生不畏艰险、勇攀书山的拼搏精神和向学斗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别具一格的学校特色。
从我校“春蕾醒狮团”发展的历程着手,进一步阐述醒狮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依托醒狮文化打造学校特色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传承;醒狮文化;学校特色醒狮文化不但具备了丰富的娱乐性和较强的观赏性,同时也是一种锻炼体魄、愉悦身心的有益运动。
最重要的是,醒狮文化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所表现的精神实质是最值得深入研究和不断发扬光大的。
这种文化内涵通过肢体的动作和形象的渲染诠释了中华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演绎了华夏民族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向往平安吉祥的精神愿景。
我校自2008年7月份成立了“春蕾醒狮团”以来,经过两年多的训练,走过了从陌生到熟悉、从未知到熟练、从懵懂到理解的整个过程。
现在所有的队员已经熟练掌握醒狮的基本套路,并对这项活动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可以进行“剪彩”、“狮子上楼台”、“群狮贺岁”及粤曲伴舞等表演,并且能够表演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神形合一。
我们以醒狮文化为依托,探索出了一条打造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在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校发展理念的同时,进一步传承并发展了醒狮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醒狮文化内涵与校园文化创新互相融合、同步推进、相得益彰。
将醒狮文化引入校园,首先必须深谙醒狮文化的精神内涵,要引入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形式。
要不断将这种文化形式加以创新和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为其加入时代发展和变化的元素,赋予其全新的精神动力和时代内涵。
要将醒狮文化与学校特色结合起来,使得醒狮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这样才能够实现在继承中发展。
新时代下舞狮走进高校的价值及对传统文化的推广研究
新时代下舞狮走进高校的价值及对传统文化的推广研究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此背景下,舞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当今大学校园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走进高校意味着在新时代下推广传统文化和教育青年学子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下舞狮走进高校的价值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推广研究。
一、舞狮走进高校的价值1. 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舞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新时代下,舞狮走进高校可以引导青年学子了解、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舞狮表演需要多人协作,要求舞狮队员配合默契,整体表现出团队的力量和凝聚力。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参与舞狮表演可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舞狮表演能够为校园带来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4. 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素养舞狮表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关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素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二、舞狮对传统文化的推广研究1.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舞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内涵丰富的文化背景,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形式和途径。
高校可以加强舞狮相关课程设置,组织舞狮表演比赛,举办舞狮文化讲座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2. 推动传统文化艺术融合发展在新时代下,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发展。
舞狮可以与现代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创新表演形式,使之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进而推动传统文化的艺术融合发展。
3.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舞狮表演可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立足醒狮传承之根本,推动地方非遗文化发展—浅析广东醒狮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的策略
立足醒狮传承之根本,推动地方非遗文化发展—浅析广东醒狮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的策略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乡土文化和广东醒狮的背景概述,明确了广东醒狮在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醒狮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的策略,不但要加强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合理配置资源,为广东醒狮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做好基础。
而且要夯实基层组织,凝聚社会力量,呼吁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发扬乡土文化品牌,丰富醒狮数字化传播途径。
同时,要借助学校力量,推进体教融合,推动地方非遗文化发展。
关键词:醒狮文化;文化传承;乡土文化教育我国乡土文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了丰富的地方乡土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是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
为此,支持弘扬以醒狮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广东地区成了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国家也相继颁发了诸多相关政策文件,指出乡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困境需要民俗文化作为支撑点,且明确了醒狮具有普及教育的功能,体现出醒狮在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醒狮扎根传统农耕社会,作为岭南地区的乡土文化,在乡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承古续今、践行身心合一的重要方式。
弘扬以醒狮为代表的乡土文化在培育个体本土认知、增进乡土情感上显得尤为重要。
一、广东醒狮在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作为乡土文化的特色活动之一,广东醒狮属于广东区域内的重要乡土文化之一,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涵养,对于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强基铸魂。
对于青少年而言,通过广东醒狮在乡土文化教育中的融合和应用,能够更好地彰显民族精神,引导青少年逐步实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二是有利于笃信践行。
广东醒狮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赓续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的效果。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强国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之一,青少年习练醒狮有利于夯实乡土文化教育发展的根基,为促进文化认同提供强大推力。
三是有助于搭建情感桥梁。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群众的凝聚力是重要的基础。
在醒狮文化培育学生“刚柔并济”的新举措
在醒狮文化培育学生“刚柔并济”的新举措摘要:我校学生从小接受“醒狮文化”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品行。
主要因为我校开发醒狮文化综合课程,挖掘醒狮文化的资源和醒狮精神,提升醒狮文化辐射力和相应的课程内容。
关键词:醒狮文化品行我村位于大龙街南面,全村总面积2.5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246人,历史上属民田区,也是明代屯田于番禺的广州左卫“九屯十三乡”之一,明代建村以来,孕育了独特的屯兵历史文化,崇尚武术。
醒狮与大头佛也正是在这里得到了广泛传播及传承,在原居民的心中世代相传。
近二十年来,随着各地外来人口不断涌入番禺,我村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学生都是外来人口的子女,他们的文化背景、成长经历、生活习性差异明显,但是,对醒狮大头佛这项民间传统的认同和喜爱却成为学生沟通交流的良好渠道。
“醒狮”所代表的是“刚”的形象,有泰山压不弯的脊梁,所体现的“团结、自信、拼搏”精神扎根于民心,“大头佛”所代表的是“柔的形象”,用诙谐幽默的智慧引领着狮子惩恶扬善。
“醒狮”与“大头佛”的刚与柔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
醒狮大头佛传统文化传递给我们的智慧是:为人不能太刚,过于强硬,会让人认为头角峥嵘,浑身是刺人,人可以柔,但不可以软弱,在不同的事情上,要用刚柔相济的心态和策略。
人生就是一场场与挫折的战斗,我们只有刚柔并济,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地面对挫折,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才是生活的大智慧。
只有把刚与柔统一起来,我们才可以找到通往成功的大道,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是我们我校需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岭南特色传统文化继承完好的学校,我们有责任将“醒狮文化”融入到学校教学教育中。
作为我村的学子,更应从小接受“醒狮文化”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品行,提升人格修养,提高知识才能。
为此,我们总结了以下的主要做法及措施:(一)开发醒狮文化综合课程走向综合,走向实践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传承“醒狮”民族文化,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传承“醒狮”民族文化,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布时间:2022-03-23T07:39:52.064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2期作者:江晓[导读]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
江晓贺州第二高级中学 542899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醒狮”为例,阐述了传承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贺州市城区学校 “醒狮” 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传承“醒狮”民族文化,助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醒狮” ;民族文化;乡村振兴前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曾经有6年在乡镇基层政府工作经历,并经组织部门考核选派担任过某行政村村主任助理,熟悉并指导过农村村级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了解农村现状,清楚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通过调研贺州市城区学校开展“醒狮” 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传承“醒狮”民族文化,助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化,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的历史担当。
一、传承“醒狮”民族文化,助力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一)乡村全面振兴,首在文化振兴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将重视文化振兴,农村才能得到多元化发展。
只有文化振兴,乡村全面振兴才有强劲动力。
加强传承民族文化,对于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素质至关重要,这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让狮艺文化根植于心
让狮艺文化根植于心摘要:广东醒狮文化是属于我们广东岭南的特色文化之一,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醒狮文化的“精气神”与它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很值得在未成年人中推广和传承的。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小学艺术特色教学中让广东醒狮文化扎根于学生内心,使这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生中传承下去,让广东醒狮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广东醒狮;传统文化;传承;趣味课堂;学科融合一、什么是醒狮文化广东醒狮属于中国舞狮中的南狮,是融武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等为一体的汉族民俗文化。
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期,醒狮出现在广东南海县即如今的佛山。
二、醒狮的文化传承价值醒狮文化有什么值得我们去传承呢?醒狮文化的背景是三国时期刘、关、张桃园结义。
将它的仁义、忠义、侠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爱国主义文化。
醒狮原名为瑞狮,意为吉祥如意,直到鸦片战争的战火蔓延到南方,因为"瑞"字方言谐音"睡",具有民族忧患感的佛山人便将其改为"醒狮",寓意“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
从此,"有华人之处,必有醒狮",这成为了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
如今,我们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战争,但是世界各国对我们这个刚刚崛起,一直在追赶、不断超越自己的中国还是虎视眈眈的。
国内有些地方的年轻人更是崇洋媚外,受外国黑势力影响,颠倒历史黑白,很不利于国家的团结。
所以中国醒狮的“精气神”,它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值得让孩子们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这也很符合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其中的一项——“文化理解”的要求。
三、如何让醒狮文化根植小学生内心1.了解醒狮的寓意那如何让醒狮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一代年轻人中传承下去呢?不是单凭画狮子、捏狮子、剪狮子就可以做到的,需要让这种文化走到孩子们的心坎里去。
可是这有困难的地方。
为什么呢?醒狮外形威猛粗犷,眼睛炯炯有神,而且有些会充满杀气!鼓乐激昂,令人警醒!有些胆小的低年级学生刚接触会感觉到害怕,不敢靠近。
岭南舞狮文化在文创产业中的演绎
岭南舞狮文化在文创产业中的演绎岭南舞狮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文创产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岭南舞狮文化继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具有技艺性、娱乐性、艺术性,更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深受人们的热爱与推崇。
一、岭南舞狮文化的传承岭南舞狮文化是岭南地区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岭南舞狮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传统的岭南舞狮是一种单狮舞、双狮舞或多狮舞表演方式,舞狮者要通过手、腰、腿的技巧变化来模仿狮子的动作,配以锣、鼓、钹等打击乐,在场的观众们会热情地加油鼓励着。
在传统的舞狮表演中,舞狮者不仅是技艺精湛的表演者,更是身怀武艺的武术家,舞狮的技巧动作兼具艺术与实用性。
二、文创产业中的岭南舞狮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岭南舞狮表演方式得到了更加发散和多元化的发展。
岭南舞狮文化在文创产业中的演绎,使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和魅力。
目前,岭南舞狮文化已经广泛应用到电影、电视、动画、游戏等多个文创领域中。
例如,经典香港电影《少林足球》中,功夫足球队用舞狮技巧替代了传统的足球比赛方式,展现了岭南舞狮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在《功夫熊猫》等著名电影中,岭南舞狮也成为了主角展现实力的一个关键环节。
此外,岭南舞狮文化还广泛运用到了建筑、陶瓷、服装等艺术品设计中,为设计作品带来了更加独特和华丽的气息。
三、岭南舞狮文化的价值在哪里岭南舞狮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首先,它代表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典型表达方式,是促进民间文化变革、弘扬中国民族精神的载体。
其次,岭南舞狮文化也蕴含着民俗文化的精髓,揭示出人们的精神世界、生活情趣、审美观点等方面。
最后,岭南舞狮表演还展现出中华传统武术的精髓,是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强民族体魄的优秀载体。
总之,岭南舞狮文化在文创产业中的演绎不仅是其传承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也是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文化创造力的具体体现。
非遗醒狮文化传承与创新——以黄埔区长岭醒狮文化馆为例成果
非遗醒狮文化传承与创新——以黄埔区长岭醒狮文化馆为例成果广州黄埔区长岭醒狮文化馆是一家致力于醒狮文化保护和传承
的机构,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醒狮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长岭醒狮文化馆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醒狮文化,通过组织培训、举办展览、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醒狮文化,并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2. 醒狮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长岭醒狮文化馆在传承和保护醒狮文化的同时,也致力于醒狮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他们结合现代元素,将醒狮文化与流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了一系列新的醒狮文化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3. 醒狮文化的传播和推广:长岭醒狮文化馆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外传播和推广醒狮文化。
他们在国内外举办过多场展览和演出,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同时,他们还在多地建立醒狮文化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醒狮文化。
4. 醒狮文化的研究与基础研究:长岭醒狮文化馆还致力于醒狮文化的研究和基础研究,通过对醒狮文化的历史、现状、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保护和传承醒狮文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广州黄埔区长岭醒狮文化馆是一家专业性很强的醒狮文化保护
和传承机构,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了醒狮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了醒狮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并在国内外传播和推广醒狮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醒狮文化在校园的开展 -回复
醒狮文化在校园的开展-回复题目:醒狮文化在校园的开展引言:醒狮文化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意义与民俗文化内涵。
在当今社会,为了保护与传承这一民族瑰宝,各地开始积极开展醒狮表演活动。
作为传统文化的秘籍,醒狮表演也逐渐进入了校园,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本文将就醒狮文化在校园的开展进行探讨。
一、校园醒狮文化的起源与意义醒狮文化起源于宋代,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已经成为贯穿中华文化的传统民间表演形式之一。
醒狮文化由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寓意深远的象征意义,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校园中开展醒狮文化活动,有助于唤醒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是一种宣传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醒狮表演在校园的开展形式与方法1. 组织醒狮社团第一步是在校内组织醒狮表演社团,该社团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
社团成员可以通过学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技巧与表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醒狮表演社团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2. 举办醒狮文化展览通过举办醒狮文化展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了解醒狮文化的机会。
这种展览可以包括醒狮表演现场展示、历史文物展示以及醒狮制作过程的展示等。
展览的开展将使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接触醒狮文化,了解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与艺术内涵。
3. 开展醒狮培训活动为了推广醒狮文化,校园可以邀请专业醒狮表演者来校进行醒狮培训活动。
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培训,学生们能够学习到醒狮表演的技巧和要领,增强其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这样的培训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们学到实用的技能,还能够启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醒狮文化在校园生活中的意义与影响1. 弘扬传统文化醒狮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在校园中,有助于传承文化,让学生们从小就接触、了解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心,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2.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醒狮表演需要跳跃、迅猛、灵活等动作,这对学生们的体能要求较高。
狮武文化点燃我校特色之火
狮武文化点燃我校特色之火我们学校注重发展第二课堂。
发展第二课堂,一是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精心设计和布置校园,使整个校园作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团结向上,竞争进去的学习集体,成为学生成才的土壤,二是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开设提高学生体能的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众所周知,舞狮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历史财富。
佛山永春拳是我国南拳之一,成为中华武术百花园的一朵奇葩,其历史源远流长。
历年来,我校一直把传承狮武文化,开展舞狮、永春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宏扬南海精神的重要举动。
借此,我校把传承狮武文化,作为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组建特色队,形成凝聚力。
我校所在的颜峰村,村民广泛开展舞狮、武术活动。
颜峰狮团舞狮技艺高超,在南海颇有名气。
舞狮世代相传,颜峰村每年正月十一举办醒狮盛会,成为颜峰村乡土文化。
在这浓浓的乡土文化熏陶下,部分学生喜爱并参与舞狮活动。
值此有利条件,早在十多年前,学校就把在舞狮方面有根基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学校的醒狮队,近几年又建立了永春拳队(我们叫狮武队)。
为了使学生能在短时期内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我校专门聘请本地的,在这方面有较高技术的师傅任教,他们利用双休日,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经过师傅们的耐心教导,队员们的刻苦训练,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学生们就掌握了舞狮的基本技巧和永春拳的入门套路。
本年五月,我校举办了素质教育汇报,醒狮队、永春拳队的精彩表演,令观众赞叹不已。
受到表扬的同学,他们训练更加积极了,他们是我校狮武活动的骨干力量。
二、号召齐参与,创学校特色。
在学校狮武队的带动下,开展全校性狮武活动。
在学校领导的号召下,全体师生齐参与,把舞狮、练永春拳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成为打造我校的办学特色的一张名片。
我校处于乡村地带,但该村委领导对学校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得知,我校要把狮武成为办学特色这一想法后,十分支持,村委会叶活雄书记,杨健盛主管,他们经常到学校了解狮武活动开展的情况。
传承岭南醒狮文化 打造学校品牌特色
传承岭南醒狮文化打造学校品牌特色广州荔湾区芳村实验小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珠江白鹅潭畔,是广州市一级学校。
广州市市郊农会旧址坐落其间,古色古香的谢家祠成为校园的一角,形成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北有陈家祠,南有聚龙村”,现校址自1905年开始办学,有105年的办学历史,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说是芳村地区最古老的办学校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一贯来以: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为办学理念,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
我校建立健全了“岭南醒狮文化”建设体系,将综合实践活动、西关文化课程、校本课程、水秀花香地方课程的资源移植于校园,创设人文环境,培养文化氛围,对醒狮文化的发源进行考察,以学生为主撰写校本教材,凝聚群体精神,凸现人文教育特色。
近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教育局经费支持下,我校“岭南醒狮文化”特色项目建设取得较大发展。
我们主要通过德育活动和课程学习,传承岭南醒狮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一、醒狮文化内涵与校园文化创新互相融合、相得益彰醒狮文化不但具备了丰富的娱乐性和较强的观赏性,同时也是一种锻炼体魄、愉悦身心的有益运动。
我校结合校安工程及谢家祠工程后期规划,把岭南醒狮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开辟武术练习园地,聘请全国蔡李佛拳武术冠军梁英男任总教练,进行全校性的武术学习,为醒狮打下动作基础。
扩大醒狮队伍建设,形成阶梯团队,每周固定时间,聘请教练和专职老师,进行醒狮学习。
学校还加大投入力度,斥资为醒狮队购置了一批新的器材和服装。
我校参加广州市艺术节比赛的主题也紧扣醒狮,最后确定为表现岭南孩子学舞狮妙趣横生的《狮乡童趣》。
在节目中我们把醒狮繁杂的技巧巧妙的融入到舞蹈表演,获得荔湾区和广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
少先队活动方面,我校“小金狮醒狮队”已经是区里小有名气的少先队特色小队,我们继续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宣传广东醒狮文化。
到一代武林宗师黄飞鸿故里拜师学艺。
学生习作和拍摄的照片刊登在《岭南少年报》、《现代小学生报》等多份报刊上。
传承岭南狮文化 一校一品展芳华
传承岭南狮文化一校一品展芳华作者:邓惠贞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19年第07期摘要:马务小学是白云区典型的城中村小规模学校,学校近年来以马务地方文化为根基,确立了传承传统岭南文化的醒狮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大力开展武术醒狮活动,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使“一校一品”焕发新的光彩,带动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岭南文化;醒狮文化;一校一品马务小学创办于1950年,地处白云区城乡接合部。
近年来,学校以创建学校特色为切入点,以提升教育品质为出发点,挖掘马务村民与外来工立足本分、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的马务地方文化,结合马务村民间传统醒狮队、武术运动发展的良好势头,以“成就孩子的本真人生”为办学理念,培育“务本教育”学校特色,打造醒狮特色项目,铸造学校品牌。
一、溯源地方文化,定位“一校一品”如何让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融洽相处、共同成长,是学校一直在探讨的课题。
马务村的醒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村醒狮队已有80年的历史,远近闻名,去年在广州市白云区传统南狮比赛勇夺“传统狮王”头衔。
因此,我们以地方文化为根基,确立了既能传承民俗文化传统,又能促进学生相互融合的载体——醒狮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传承岭南传统醒狮文化,带动学校特色发展。
二、整合各方力量,培育“一校一品”(一)强化制度管理,落实硬件保障我们把培育醒狮特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成立了由校长领导,分管副校长分工负责,教导处、总务处、体育科具体落实的一校一品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工作領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制定醒狮特色项目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学校醒狮特色创建工作的全面落实。
在马务经济发展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努力筹措资金,不仅先后添置了20多头大小狮子、锣、鼓、镲等醒狮器具,为不同梯队的醒狮队员购买了演出服,还积极改善条件,在硬件设施上逐步加大投入,专门设置了一间醒狮活动室,为学校的醒狮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构建瑞狮文化,促进特色发展
构建瑞狮文化,促进特色发展作者:陈月心梁思伟来源:《师道·教研》2015年第05期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特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抓手。
狮子勇猛、刚强、机敏、活跃、能群居能独处,这些特征与我校办学的价值追求,以及与现实需要建立起来的系列教育活动非常吻合。
因此,机敏灵巧、活泼活力的特征较好地融入了我校的管理机制、教育活动、教学策略和活动内容之中,并成为我校工作的一个核心,“灵动教育”这一教育特色也由此酝酿而生。
下文以挖掘“瑞狮文化”资源,阐述“构建学校文化,打造特色学校”的策略与应用。
一、构建“活动文化”,促进特色发展活动文化是学校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成功的活动文化构建能让师生、家长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活动,直接明了地接受活动文化带来的精神熏陶和文化熏陶。
构建以“瑞狮文化”为主题的学校活动文化,使“灵动”这一精神特质和价值观在校园主题系列活动中得以渗透,使学校文化建设始终贯穿学校特色“灵动教育”发展建设之中。
在每学年开学之际,我校都会办好新生开学礼。
学校把寓意“灵动、阳光”的小号醒狮送给新生,同时由校长亲自为新生舞动的小醒狮点睛,寓意新生能像小醒狮一样积极向上、和谐友爱。
另外,校长也会为每位新生佩戴上即将陪伴他们走过六年小学生涯的醒狮练武腰带,鼓励新生争当“动静分明、思行合一”的瑞宝学子。
以“瑞狮文化”为主题的艺术节也是“灵动教育”学校特色活动文化的代表。
瑞宝学子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各类别开生面的狮艺大比拼活动,包括舞狮动作竞技比赛、醒狮鼓乐演奏比赛、醒狮绘画及制作工艺比赛等。
各年级学生把每天大课间都会练习的,由学校体育科老师创编的醒狮操搬上了大舞台。
为了更好的发挥社区资源,与社区共建“瑞狮文化”,学校主动与醒狮文化用品专卖店、醒狮武术会馆成立共建单位,建立实践基地。
学校一方面聘请我校学生家长,来自广州市醒狮协会的专家担任学校醒狮队的教练,自2008年组建了瑞宝醒狮特色小社团。
另一方面由学校德育处牵头,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广州醒狮文化民间传承艺人,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醒狮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
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醒狮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作者:温伟聪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第128期【摘要】醒狮特色项目是我校的一张亮丽名片,狮道教育品牌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
狮道教育“LION+”课程是以醒狮文化为载体,研究醒狮文化知识点体系,通过课程整合的方式,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
本文以东莞A小学狮道教育“LION+”课程为例,探讨了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醒狮特色课程建设。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醒狮;狮道教育“LION+”课程;课程建设一、课程背景1.社会背景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体育活动,包含着古代先民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情感的需求,赖以寄托他们的希冀和理想。
狮子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驱邪避凶的瑞兽代表。
但凡重大节日及喜庆开张,必有醒狮表演,讨喜采青,历代相传,鼎盛不衰。
如今,醒狮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象征,连接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精神纽带,并由此形成了极其灿烂的醒狮文化。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醒狮文化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知识文化传播的校园,将肩负着对醒狮运动的继承发扬的重任,将成为醒狮运动的孵化基地。
2.校本背景我校地处东莞A社区,社区内有陶艺、粤剧、剪纸、莞邑美食等传统文化,其中醒狮文化最有名气。
八十年代的醒狮团获得市龙狮比赛的金奖,市内的醒狮传人都曾到这里拜师学艺。
生于斯,长于斯,耳濡目染,本着传承和弘扬地区传统文化,让广大师生了解醒狮历史,学习醒狮文化。
学校于2008年07月成立醒狮运动这个特色项目,组建有五十多名队员的“春蕾醒狮团”,学习传统的南狮技巧,继承醒狮传统文化。
自创建特色项目以来,学校开展各种以醒狮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大大丰富了全体师生的课余生活,促使师生精神面貌由内而外的华丽转身以及校园特色的形成。
佛山醒狮技艺在学校发展的路径探析——以佛山西樵民乐小学为例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No.10,2021 Sum No.5262021年第10期总第526期摘要醒狮技艺起源于广东佛山,是一项集武术、舞蹈、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健身、教育、表演、竞赛等社会功能。
该文通过探讨佛山醒狮技艺的内涵特征和育人价值,结合醒狮技艺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以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为例,探析佛山醒狮技艺在学校发展的意义及其实施路径,为醒狮运动在学校的开展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醒狮技艺;学校发展;民乐小学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Foshan Lion Dance Technique in Schools:Taking Minle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CHEN Jun,KONG Qingqiang Abstract The lion dance technique originated in Foshan, Guangdong.It is a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event that integrates martial arts,dance,weaving,embroidery,painting,and music.It has a long history,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and unique social functions such as fitness,education,performance,competition, and so on.By discus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al val-ue of Foshan lion dance technique,combined with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lion dance technique in schools, taking Minle Primary School in Xiqiao Town,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and path of developing Foshan lion dance technique in school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on dance in schools.Key words lion dance technique;development in schools;Minle Primary School醒狮技艺作为一项集武术、舞蹈、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传统技艺在学校教育中的普及与发展,对促进学校素质教育、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灵动教育为抓手 促学校特色创建
以灵动教育为抓手促学校特色创建作者:黎昆玉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9期有人说:未来教育的竞争,必将是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办学品味的竞争。
近年来,我校以“瑞狮文化”为基础,以“灵动教育”为抓手,致力于特色学校的创建。
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推进了学校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立足校情提特色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
狮子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吉祥如意、生气勃勃的象征。
它所表现出来的灵活、阳刚之气令小孩子折服,那熟悉的锣鼓声总让人们倍感亲切。
经调查,我校师生、家长们对醒狮文化的认同度很高。
而狮子身上所表现的灵动、活力,恰好与学校追求的“灵动教育”相匹配。
我校小学生身上有着质朴、厚实、耐劳的优良品质,但胆小怕事、个性不够张扬、缺乏灵性和活力。
我们的部分老师,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不露头、不冒尖,也缺乏创新与灵气。
简单说,我校的师生最缺的就是“灵动”!为此学校经过系统的分析思考,制定了“以‘瑞狮文化’为基础,以‘灵动教育’为抓手,办一所区域性的特色学校”的目标。
二、多管齐下创特色为创建办学特色,我校以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的设计、校本课程的实施、课外活动、家校社区交往等方面为突破口,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真正的特色教育之路。
(一)校园文化显灵动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围绕着“瑞狮文化”基础和“灵动教育”特色,学校对文化的物象进行了整体规划,办学理念、校训、校风醒目地融入到学校的每一个物象之中,校徽、校旗则在文化标识里体现……通过学校的一墙一角、一景一物,将学校要实施的目标有机结合,显现“灵动教育”的物化效应。
(二)校本课程设计显灵动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尊重国家课程的基础之上,根据校情、师生差异等因素,进行自我研发、自我实施、自我评价的课程。
我校在教育科研课题“瑞狮文化”的引领下,围绕办学理念,由全体教师参与,专家论证,共同开发了校本课程——《灵动瑞狮》。
岭南醒狮团队品牌形象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2020-1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岭南醒狮团队品牌形象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余茜(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广州510006)摘要:目前,有众多岭南醒狮团体依然活跃在节日庆典、体育竞技、商业活动、文娱表演和学校教育等领域,但是由于缺乏优质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劣势。
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醒狮团队的组成类型、品牌形象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市场需求及品牌形象设计理论,给出关于品牌形象建设的深度建议,力图为岭南醒狮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岭南醒狮;品牌形象;市场需求;活态传承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2-0193-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2.095醒狮属于南派狮舞,最早盛行于两广地区,其中尤以岭南醒狮最富盛名。
据调研,目前岭南地区的醒狮团队众多,活跃在商业活动、节日庆典、文娱表演、体育竞技和学校教育等诸多领域,然而因为这些团队未能在商业竞争中打造出优质的品牌形象,陷入了收入偏低,后继无人的困境。
岭南醒狮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后,如何助力这些团队塑造强势品牌形象,自主的在当代社会中生存发展下去就成为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这首先就需要对岭南醒狮团队的状况有所了解。
一、岭南醒狮团队的主要类型(一)老字号团队在众多醒狮团队中,有一类团队不但历史悠久,且有灵魂式的代表人物,可以称之为“老字号”。
比如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醒狮团,历史可以追溯至清末,以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县的清末民国武术家、舞狮名家———黄飞鸿为代表人物,在国内外影响深远;又如广州南北国术馆岭南街醒狮协会,创立至今已近四十载,以回族著名武师蒋文忠武术为基础,以醒狮传承人———蒋国良为代表人物,获得国家的认可,具备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宗族团队宗族意识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有一派醒狮团队就是以宗族成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可称为“宗族”团队。
《“狮”在好玩》岭南醒狮文化班本课程的开发——以广州花都区秀全街中心幼儿园中一班岭南醒狮班本课程实施
《“狮”在好玩》岭南醒狮文化班本课程的开发——以广州花都区秀全街中心幼儿园中一班岭南醒狮班本课程实施为例发布时间:2022-11-01T01:22:13.716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13期作者:陈颖华[导读] 醒狮作为岭南的民俗文化,是一项结合健身、陈颖华秀全街中心幼儿园,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510800【摘要】醒狮作为岭南的民俗文化,是一项结合健身、娱乐和艺术为一体的优秀传统民间艺术。
我园一直坚持对本地传统文化的开发,充分发挥园内醒狮特色人才的优势,利用社会公共资源补充园本课程的不足,研究和开发特色醒狮课程,致力于让幼儿在认识醒狮、了解醒狮,模仿醒狮的过程中,实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学习醒狮中传统的武术精神,了解和热爱自己本土的这项民俗文化。
【关键词】岭南醒狮文化班本课程一、岭南醒狮班本课程开发的背景花都区的“舞狮”是一项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八十年代十分流行,如今部分村子仍有保留舞狮的传统。
根据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的要坚持文化自信,走文化自信的路,我园一向十分重视对本地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在民间传统醒狮专家的指导下,开展组建了弘秀醒狮队,并在园区内设立了弘秀醒狮馆。
二、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操作框架在一次参观园内弘秀醒狮馆的经历中,弘秀醒狮馆中威武的狮头,样式特别的乐器激起了孩子们对岭南醒狮的好奇和疑问。
基于孩子们对醒狮文化的热情和好奇,我们决定开展一次对岭南醒狮文化的探索和学习之旅。
三、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1.阶段一:醒狮初体验在开展关于岭南醒狮文化的基础认识活动中,孩子们听了很多关于南狮的起源、传说和寓意,知道了传统醒狮的不同分类等等,提出关于岭南醒狮的很多问题:——老师,我们的弘秀醒狮馆有没有红狮、黄狮和黑狮?还有其他颜色的醒狮吗?——醒狮头重不重?小朋友可以戴吗?——戴上醒狮头,还能看见东西,走路会不会摔跤?——醒狮的尾巴有多长?它是怎么连在狮子头上的?应孩子们的请求,班级将再一次组织弘秀醒狮馆大探秘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岭南醒狮文化打造学校品牌特色
广州荔湾区芳村实验小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珠江白鹅潭畔,是广州市一级学校。
广州市市郊农会旧址坐落其间,古色古香的谢家祠成为校园的一角,形成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北有陈家祠,南有聚龙村”,现校址自1905年开始办学,有105年的办学历史,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说是芳村地区最古老的办学校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一贯来以: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为办学理念,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
我校建立健全了“岭南醒狮文化”建设体系,将综合实践活动、西关文化课程、校本课程、水秀花香地方课程的资源移植于校园,创设人文环境,培养文化氛围,对醒狮文化的发源进行考察,以学生为主撰写校本教材,凝聚群体精神,凸现人文教育特色。
近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教育局经费支持下,我校“岭南醒狮文化”特色项目建设取得较大发展。
我们主要通过德育活动和课程学习,传承岭南醒狮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一、醒狮文化内涵与校园文化创新互相融合、相得益彰
醒狮文化不但具备了丰富的娱乐性和较强的观赏性,同时也是一种锻炼体魄、愉悦身心的有益运动。
我校结合校安工程及谢家祠工程后期规划,把岭南醒狮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开辟武术练习园地,聘请全国蔡李佛拳武术冠军梁英男任总教练,进行全校性的武术学习,为醒狮打下动作基础。
扩大醒狮队伍建设,形成阶梯团队,每周固定时间,聘请教练和专职老师,进行醒狮学习。
学校还加大投入力度,斥资为醒狮队购置了一批新的器材和服装。
我校参加广州市艺术节比赛的主题也紧扣醒狮,最后确定为表现岭南孩子学舞狮妙趣横生的《狮乡童趣》。
在节目中我们把醒狮繁杂的技巧巧妙的融入到舞蹈表演,获得荔湾区和广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
少先队活动方面,我校“小金狮醒狮队”已经是区里小有名气的少先队特色小队,我们继续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宣传广东醒狮文化。
到一代武林宗师黄飞鸿故里拜师学艺。
学生习作和拍摄的照片刊登在《岭南少年报》、《现代小学生报》等多份报刊上。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醒狮文化,堪称是华夏五千年文化发展与传承中绽放的一朵奇葩。
我们学校行政有很强的共识,就是要将醒狮文化代代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就要把这种丰富的文化形式引入到校园,让全体学生广泛参与,激发兴趣,才能在从小耳濡目染中,不断深化对醒狮文化的理解,通过传承发扬醒狮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别具一格的学校特色。
二、融入大德育教育,提升品牌辐射力
我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组建醒狮队,多年来以德育活动为载体,科学规划,师生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得到锻炼与成长。
1、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价值,我校以地方特色文化为切入点,抓住颇具岭南地区文化特色的“广东醒狮文化”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体系,并以此为主轴指导学生展开不同层次的主题研究,落实德育目标。
学校制定的《对广东醒狮文化的探究》主题系列活动纵横了学校的三到六年级,按照不同年段的学生的能力特点设置了不同层次深度的课题探究大纲。
第一阶段(三年级):了解广东醒狮文化;第二阶段(四年级):体验广东醒狮文化的部精华;第三阶段(五年级):学习广东醒狮文化之舞狮活动;第四阶段(六年级):组建醒狮队,宣扬醒狮文化。
2、结合学校开展岭南醒狮文化特色建设,体育科开展以武术-蔡李佛拳为核心的学校体育特色教学,外聘蔡李佛拳全国武术冠军梁英男为总教练,全校全员参与,每周固定两个时间段开展训练。
3、音乐学科指导建立艺术社团,成立小金狮艺术团。
注重融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广东狮子锣鼓的独特风格与魅力。
老师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好动、爱模仿、喜爱游戏的身心特点,采用将广东狮子锣鼓繁难的技能技巧转化为儿童喜爱的各种游戏活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使知识技能在“玩”中被掌握,既生动又形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初步了解广东狮子锣鼓的演奏及其相关文化。
我校小金狮艺术团参加广州市舞蹈节比赛的节目《狮乡童趣》,学生在节目中表演的醒狮技巧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4、美术学科则在课后培训及兴趣小组活动中,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不同的特点,采用低年级学生能综合运用点、线、面、色绘画出狮子外形。
中年级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比较多绘画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自我,用油画棒或水彩、水粉颜料创作醒狮动态,和舞狮的热闹的主题画面。
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写实能力,能临摹传统的技法和对物体进行写生,也能运用以往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创作。
所以可以引导他们根据自己所看到的舞狮,进行美术创作。
也可以教他们进行小狮子的制作。
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活实践,使美术知识技能在生活学习中领悟、实践,并发展下去。
5、醒狮文化不但具备了丰富的娱乐性和较强的观赏性,同时也是一种锻炼体魄、愉悦身心的有益运动。
最重要的是,醒狮文化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所表现的精神实质是最值得深入研究和不断发扬光大的。
我校特色活动的开展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发课程和活动中的有效因素,例如信息技术学科发挥学科优势,在学生搜集资料、制作宣传海报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
科技活动采用科技技术与传统相结合,制作创新的动感狮子、环保狮子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全校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武术套路,醒狮队的成员能熟练醒狮的基本技法,并对这项活动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各项比赛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锵锵醒狮社团”荣获全国少工委颁发的“优
秀红领巾社团”称号。
2、《创新活动载体,构建人文校园》论文活动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成果一等奖3、“小金狮”艺术团获得广州市和荔湾区艺术节一等奖。
4、“狮乡童趣”获得荔湾区艺术节舞蹈节目二等奖。
5、、《以地方特色为切入点,科学指导综合实践实施》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七次研讨会论文(案例)评选活动一等奖;第二届综合实践“荔湾精品文化课程”评比一等奖,活动案例指导《广东醒狮——醒!》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5次研讨会”论文评选二等奖等。
荔湾区醒狮协会每年一度的醒狮邀请赛在我校进行。
我校醒狮队参与了省市区等大型迎宾活动和演出,获得好评。
广州市综合实践现场会《广东醒狮文化探究》在我校召开。
我们希望以醒狮文化为依托,探索出了一条打造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在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校发展理念的同时,进一步传承并发展了醒狮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醒狮文化内涵与校园文化创新互相融合、同步推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