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管理接口规范
工业互联网平台通用规范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标准工业互联网平台通用规范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General Requirements目录前言 (1)工业互联网平台通用要求 (2)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和定义 (2)4缩略语 (2)5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位置 (4)6工业互联网平台参考架构 (4)7边缘连接要求 (6)8云基础设施要求 (6)8.1基本要求 (6)8.2资源管理要求 (7)8.3服务管理要求 (7)9基础平台能力要求 (8)9.1 概述 (8)9.2资源连接层要求 (8)9.3数据处理层要求 (10)9.4数据共享层要求 (11)9.5数据分析层要求 (12)9.6应用使能层要求 (13)10基础应用能力要求 (14)10.1云设计服务 (14)10.2云生产服务 (14)10.3云供销服务 (15)10.4云产品服务 (15)11安全可信要求 (16)11.1管理视角下安全计划 (16)11.2平台系统部署基本安全可信要求 (16)11.3云基础设施安全可信要求 (18)11.4数据安全要求 (18)12运维管理要求 (20)12.1一般要求 (20)12.2云服务运维管理要求流程 (20)13性能要求 (22)工业互联网平台通用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通用要求,包括平台的定义和内涵、平台参考架构、云基础设施要求、平台基础能力要求、基础应用能力要求、安全可信要求、运维管理要求和性能要求,适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发、建设及部署。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报告《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1.0)》数据中心联盟标准《云计算服务协议参考架构》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工业互联网平台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是指可集成工厂内部和/或工厂外部的各种数据、服务、用户等各类资源,在此基础上提供工业数据集成分析、应用支撑能力和基础应用能力,以支撑各种工业互联网应用,是构建产业生态重要基础。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作业指导书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作业指导书第1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 (3)1.1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历程 (3)1.2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价值 (4)1.3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体系架构 (4)第2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技术 (4)2.1 设备接入技术 (4)2.1.1 设备识别技术 (5)2.1.2 设备连接技术 (5)2.1.3 数据传输技术 (5)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5)2.2.1 数据预处理技术 (5)2.2.2 数据存储技术 (5)2.2.3 数据分析技术 (6)2.3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技术 (6)2.3.1 云计算技术 (6)2.3.2 边缘计算技术 (6)2.4 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6)2.4.1 安全防护技术 (6)2.4.2 隐私保护技术 (6)2.4.3 安全审计与监控技术 (6)第3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 (7)3.1 智能制造 (7)3.1.1 设备状态监测 (7)3.1.2 生产过程优化 (7)3.1.3 产品质量追溯 (7)3.2 网络协同 (7)3.2.1 供应链协同 (7)3.2.2 设计与制造协同 (7)3.2.3 服务协同 (7)3.3 服务优化与创新 (7)3.3.1 业务流程优化 (7)3.3.2 服务模式创新 (7)3.3.3 产品创新 (8)第4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策略 (8)4.1 平台选型与评估 (8)4.1.1 平台选型原则 (8)4.1.2 平台选型流程 (8)4.1.3 平台评估指标 (8)4.2 平台部署与集成 (8)4.2.1 部署模式选择 (9)4.2.2 部署流程 (9)4.3 平台运维与优化 (9)4.3.1 运维管理 (9)4.3.2 功能优化 (9)4.3.3 业务优化 (9)第5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制造业的应用 (10)5.1 生产管理与优化 (10)5.1.1 生产过程监控 (10)5.1.2 生产调度与优化 (10)5.1.3 产品质量追溯与控制 (10)5.2 设备维护与健康管理 (10)5.2.1 设备状态监测 (10)5.2.2 预测性维护 (10)5.2.3 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 (10)5.3 供应链管理与优化 (10)5.3.1 供应链协同 (10)5.3.2 物流跟踪与优化 (11)5.3.3 供应链风险管理 (11)5.3.4 供应商管理 (11)第6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能源行业的应用 (11)6.1 能源监测与优化 (11)6.1.1 监测技术概述 (11)6.1.2 能源优化策略 (11)6.1.3 应用案例 (11)6.2 分布式能源管理 (11)6.2.1 分布式能源概述 (11)6.2.2 分布式能源管理平台构建 (11)6.2.3 应用案例 (12)6.3 智能电网与微电网 (12)6.3.1 智能电网概述 (12)6.3.2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12)6.3.3 微电网管理 (12)6.3.4 应用案例 (12)第7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12)7.1 智能交通管理 (12)7.1.1 概述 (12)7.1.2 应用场景 (12)7.2 车联网与自动驾驶 (13)7.2.1 概述 (13)7.2.2 应用场景 (13)7.3 物流运输优化 (13)7.3.1 概述 (13)7.3.2 应用场景 (13)第8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13)8.1.1 设备状态实时监控 (13)8.1.2 设备维护与保养 (14)8.1.3 设备功能优化 (14)8.2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14)8.2.1 医疗设备资源共享 (14)8.2.2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14)8.2.3 药品库存管理 (14)8.3 病患远程监护与诊疗 (14)8.3.1 远程监护 (14)8.3.2 远程诊疗 (14)8.3.3 个性化健康管理 (14)8.3.4 病患信息共享 (15)第9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5)9.1 智能农业设备管理 (15)9.1.1 设备状态监测 (15)9.1.2 预防性维护 (15)9.1.3 智能调度与优化 (15)9.2 农业环境监测与调控 (15)9.2.1 土壤监测 (15)9.2.2 气象监测 (15)9.2.3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5)9.3 农业产业链优化 (15)9.3.1 供应链管理 (15)9.3.2 市场分析与预测 (16)9.3.3 质量追溯与安全管理 (16)9.3.4 金融服务 (16)第10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发展展望 (16)10.1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 (16)10.2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与规范化 (16)10.3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建设与产业协同 (16)10.4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新兴领域的拓展与应用 (16)第1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1.1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历程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起源于21世纪初。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8.04.27•【文号】工信部信软〔2018〕79号•【施行日期】2018.04.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软件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工信部信软〔2018〕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生态加快发展,现将《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方案(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4月27日附件: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APP(以下简称工业APP)是基于工业互联网,承载工业知识和经验,满足特定需求的工业应用软件,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重要成果。
实施工业APP 培育工程,有利于发挥软件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有利于将制造业企业内部原本分散、隐性的工业技术挖掘出来、传播开来、传承下去,破解国内工匠不足难题;有利于汇聚海量开发者、提升用户粘性,打造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生态;有利于更大程度激发“双创”活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带动形成新的增长极。
为推进实施工业APP培育工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实际需求,以企业为主体,以发展和繁荣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生态为目标,推动软件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工业APP培育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协同推进,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夯实工业APP发展基础,着力提高工业APP发展质量,提升价值和应用效果,着力构建开放共享和流通交易机制,推动工业APP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形成建平台和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的制造业新生态。
面向MES的工业互联网标识数据采集与互通系统中间件接口规范编制说明
面向MES的工业互联网标识数据采集与互通系统中间件接口规范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2021 年3月目录1. 工作简况 (1)1.1. 任务来源 (1)1.2. 起草单位 (1)2. 目的和意义 (1)3. 编制原则及过程 (2)3.1. 编制原则 (2)3.2. 编制过程 (3)4. 标准的主要内容 (3)5. 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5)6.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5)7. 标准性质的建议 (5)8. 标准实施建议 (5)9.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6)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广东省电子政务协会关于《面向MES的工业互联网标识数据采集与互通系统中间件安全应用规范》等三项团体标准的立项公告》(粤政务协会〔2021〕17号)相关要求,结合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及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推广需求,《面向MES的工业互联网标识数据采集与互通系统中间件接口规范》团体标准由广东省电子政务协会负责归口与发布,以广东鑫兴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负责标准编制工作。
1.2.起草单位起草单位包括:广东鑫兴科技有限公司、维尚家具集团、广东腾一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家电研究院。
2.目的和意义工业互联网标识已经逐步引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无论是生产制造企业还是MES提供商,当出现异主、异构、异地的信息数据在跨域、跨平台的环境下实现内部或外部信息系统与MES系统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需求,难免一对一的专门对接开发,大大提高了复杂度,增大了成本,不利于两化融合的推进和产业的升级。
虽然整体工业互联网标识在技术层面的数据结构有所规范,但是跨域、跨平台、跨行业的业务数据格式没有严格限制。
以工业互联网标识作为基础,利用标识解析技术的数据共享、数据互通特性实现的面向MES的工业互联网标识数据采集与互通系统中间件(以下简称:标识应用中间件)以MES及其对接信息系统为服务对象,可有效消除企业各个信息系统与MES系统对接的数据结构差异,降低数据接口对接难度,满足以MES为核心的企业外部和内部数据互通的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关于切实做好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与对接工作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关于切实做好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与对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6.09.29•【文号】工网安函〔2016〕1089号•【施行日期】2016.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关于切实做好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与对接工作的通知工网安函〔2016〕1089号各跨地区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IDC/ISP)业务经营者: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强化互联网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深入推进网络管理技术体系建设”有关要求,你公司应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IDC/ISP业务市场准入和年检环节信息安全有关管理规定和通信行业标准(详见附件1),建设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并实现与机房(或业务节点机房)所在地通信管理局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管局系统)的有效对接。
请你公司认真落实上述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本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和对接相关工作。
对于尚未与机房(或业务节点机房)所在地管局系统对接的公司,请尽快与相关通信管理局联系(联系方式见附件2),并在2016年11月30日前完成与管局系统的有效对接。
届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将会同各通信管理局对系统对接情况进行测试检查,对于到期未完成对接的公司,2017年年检不予通过。
同时,为方便系统对接工作联络,请你公司于2016年10月12日(周三)前将本公司上述工作负责人联系信息(格式见附件3)通过邮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
附件:1.有关管理规定和通信行业标准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联系方式3.IDC/ISP公司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工作联系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2016年9月29日附件1有关管理规定和通信行业标准1、《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ISP)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实施方案》(工信部电管函〔2012〕552号)2、《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部颁发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年检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电管函〔2015〕47号)3、《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使用及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工信厅网安〔2016〕135号)4、《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YDT 2248-2015)5、《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接口规范》(YDT 2405-2015)附件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联系方式序号联系单位联系电话1 . 北京通信管理局***********2 . 天津通信管理局***********3 . 河北通信管理局************/************4 . 山西通信管理局***********5 . 内蒙古通信管理局***********6 . 辽宁通信管理局***********7 . 吉林通信管理局************8 . 黑龙江通信管理局************9 . 上海通信管理局***********1 0. 江苏通信管理局***********1 1. 浙江通信管理局************1 2. 安徽通信管理局************1 3. 福建通信管理局************1 4. 江西通信管理局************1 5. 山东通信管理局************1 6. 河南通信管理局************1 7. 湖北通信管理局***********/***********1 8. 湖南通信管理局************1 9. 广东通信管理局***********2 0. 广西通信管理局***********2 1. 海南通信管理局************2 2. 重庆通信管理局***********2 3. 四川通信管理局***********/***********2 4. 贵州通信管理局************2 5. 云南通信管理局************/************2 6. 西藏通信管理局***********2 7. 陕西通信管理局***********2 8. 甘肃通信管理局***********2 9. 宁夏通信管理局***********3 0. 青海通信管理局***********3 1. 新疆通信管理局***********附件3IDC/ISP公司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工作联系信息公司名称联系人职务移动电话固定电话邮箱。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的通知
工业APP大规模开发应用体系基本形成,
到 2020 年
重点工业设备上云取得重大突破,
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方向)项目,
建成平台试验测试和公共服务体系,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初步形成。
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
建立工业互 联网平台标 准体系。
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参考架构、技术框架、评价指标等基础共性标准。
鼓励龙头企业面向行业开放共享业务系 统
确平台应用的咨询、实施、评估、培训、
采信等全流程方法体系。
实施工业设备上云“领跑者”计划
鼓励地方通过创新券、服务券等方式加 大企业上云支持力度
制定分行业、分领域重点工业设备数据 云端迁移指南 鼓励平台在线发布核心设备运行绩效榜
单和最佳工艺方案,引导企业通过对标
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 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 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 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管理
(一)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 (二)推动形成平台标准制定与推广机 制 (三)推动平台标准国际对接。
(四)遴选10家左右的跨行业跨领域工 业互联网平台。 (五)发展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区 域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六)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管理能 力。 (七)加速工业机理模型开发与平台部 署。 (八)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开发能 力。 (九)打造面向工业场景的海量工业APP。
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 设备管理能力。
04
05
06
加速工业机理模型开 发与平台部署。
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开发能力。
打造面向工业场景的 海量工业APP。
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
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新模式
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方 向),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优化解决方案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优化解决方案第一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 (2)1.1 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 (2)1.2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现状 (2)1.3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趋势 (3)第二章平台架构设计 (3)2.1 平台整体架构 (3)2.2 关键技术选型 (4)2.3 系统模块划分 (4)第三章数据采集与集成 (5)3.1 数据采集技术 (5)3.1.1 概述 (5)3.1.2 传感器技术 (5)3.1.3 网络通信技术 (5)3.1.4 边缘计算技术 (5)3.2 数据集成策略 (5)3.2.1 概述 (5)3.2.2 数据源识别 (5)3.2.3 数据抽取 (6)3.2.4 数据转换 (6)3.2.5 数据加载 (6)3.3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6)3.3.1 概述 (6)3.3.2 数据清洗 (6)3.3.3 数据预处理 (6)第四章平台安全与防护 (7)4.1 安全体系架构 (7)4.2 数据安全策略 (8)4.3 平台防护措施 (8)第五章应用开发与部署 (8)5.1 应用开发框架 (8)5.2 应用部署策略 (9)5.3 应用监控与优化 (9)第六章云计算与边缘计算 (10)6.1 云计算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10)6.1.1 数据存储与管理 (10)6.1.2 应用部署与运行 (10)6.1.3 资源调度与优化 (10)6.1.4 安全保障 (10)6.2 边缘计算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10)6.2.1 实时数据处理 (10)6.2.2 设备管理与优化 (11)6.2.3 网络优化 (11)6.2.4 应用场景拓展 (11)6.3 云边协同策略 (11)6.3.1 数据处理策略 (11)6.3.2 应用部署策略 (11)6.3.3 资源调度策略 (11)6.3.4 安全保障策略 (11)第七章工业大数据分析 (11)7.1 数据分析方法 (11)7.2 数据挖掘技术 (12)7.3 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 (12)第八章平台运营与管理 (13)8.1 平台运营模式 (13)8.2 平台管理策略 (13)8.3 平台服务优化 (14)第九章产业生态构建 (14)9.1 产业生态概述 (14)9.2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14)9.2.1 合作模式 (14)9.2.2 合作机制 (15)9.3 产业生态发展趋势 (15)9.3.1 数字化转型加速 (15)9.3.2 产业链整合加深 (15)9.3.3 创新驱动发展 (15)9.3.4 政策扶持加强 (15)9.3.5 绿色可持续发展 (16)第十章未来展望与挑战 (16)10.1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前景 (16)10.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6)10.3 发展策略与建议 (16)第一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1.1 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指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系统、人员及业务数据等信息进行集成、共享和协同处理的数字化平台。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枢纽,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过程中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作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和产业研究,2017年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在凝聚行业共识、加快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近日,中国信通院牵头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部署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明确了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行动,形成建平台与用平台融合发展机制。
一、为什么要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制造技术、工业知识集成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数据汇聚、建模分析、应用开发、资源调度、监测管理等提供支撑,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和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
平台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推动制造能力、制造工具、信息技术和人才创意等资源汇聚,促进装备自动化企业、生产制造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等在云端集聚,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和数据科学、工业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融合体系。
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使能工具。
平台通过智能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智能网关等技术,采集设备、系统、产品等方面的数据。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工业生产实际经验相结合,形成海量工业数据基础分析能力;把技术、知识、经验等资源固化为可移植、可复用的软件工具和开发工具,构建云端开放共享开发环境;进而为用户提供资产优化管理、工艺流程优化、生产制造协同等各类智能应用和解决方案服务。
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563项行业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的公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563项行业标准编号、名称、主
要内容等一览表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布日期】2021.03.05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1年第6号
•【施行日期】2021.03.0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21年第6号
现批准公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管理接口要求》等563项行业标准(见附件)。
其中,通信行业标准101项、化工行业标准112项、冶金行业标准59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25项、建材行业标准64项、机械行业标准35项、制药装备行业标准5项、汽车行业标准13项、航空行业标准41项、轻工行业标准27项、纺织行业标准60项、包装行业标准4项、电子行业标准17项。
以上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通信行业标准(工程建设类)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化工行业标准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冶金行业标准及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制药装备行业标准、纺织行业标准及包装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组织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
版,电子行业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
附件:563项行业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1年3月5日。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 工信部批准101项通信行业标准 2021年3月5日,工信部印发2021年第6号公告,批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管理接口要求》等101项通信行业标准,修订标准18项,新制定标准83项,涉及工业互联网、电磁兼容、光通信、云计算、量子通信、互联网、宽带集群通信、通信工程建设等领域,自2021年4月1日起实施。
该批批准中有12项互联网标准,规定了互联网基础资源支撑系统与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域名权威解析服务机构、域名递归解析服务机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监管指令数据交换接口规范,为互联网建设和接入服务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批标准包括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二阶段标准11项,进一步提升了大规模组网、网间切 换和漫游、基站与核心网设备接口开放等能力,实现与窄带数字集群通信、PSTN、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网 的融合互通,为宽带集群和应急通信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标准依据。
◆ 工信部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互促、应用优势互补、创新业务融合,进一步发挥“双千兆”网络在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和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年3月24日,工信部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 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行动计划》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
2021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2亿户家庭的能力,万兆无源光网络(10G-PON)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500万个,千兆宽带用户突破1000万户。
5G网络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区域、部分重点乡镇覆盖,新增5G基站超过60万个。
研究院:563项行业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
4
YD/T 3814.2-2021
通信局站的电磁环境防护第2部分:电磁环境防护方法
本部分给出了通信局站的电磁环境防护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通信局站的电磁环境防护。
2021-04-01
5
YD/T 2555-2021
通信用240V/336V直流供电系统配电设备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240V/336V直流供电系统配电设备的产品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通信用240V/336V直流供电系统配电设备。
YD/T 2555-2013
2021-04-01
6
YD/T 3815-2021
移动通信终端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终端与电源适配器之间实施快速充电的接口及通信协议,以及终端、适配器、线缆、电池的通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有线供电方式的具有快速充电模式的终端、适配器、线缆和电池。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码率自适应的视频组播业务。
2021-04-01
13
YD/T 3822-2021
内容分发网络技术要求 业务统计信息
本标准描述了内容分发网络中业务统计信息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业务统计信息的类型、命名及格式要求、字段定义、采集方式及安全性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内容分发网络的建设及运营。
2021-04-01
17
YD/T 3763.8-2021
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 第8部分:系统和工具技术要求
本部分规定了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过程中所涉及的系统和工具的能力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IT软件研发交付运营的使用方实施相关系统、工具和服务建设进行评价和指导;可供其他相关行业或组织进行参考;也可作为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衡量软件开发交付运营工具成熟度的标准依据。
工业互联网技术中的工业物联网标准化及技术规范化分析
工业互联网技术中的工业物联网标准化及技术规范化分析随着“工业四点零”的到来,工业互联网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工业生产中的各种设备、机械、传感器等互相联通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物联网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业物联网。
而工业物联网的应用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才能让设备的互联变得更加可靠、高效、安全。
因此,工业物联网的标准化及技术规范化变得十分重要。
一、工业物联网标准化的基础标准化是指将某个行业、某个领域所需要的原则、规格、技术、过程等内容,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系统化的整理、规范化的制定出来。
工业物联网的标准化是在具备一定技术基础的前提下,对工业物联网的各种设备、组件和模块进行标准化、规范化。
这样,各个设备和模块之间就可以进行更加顺畅、高效的通讯和交互,提升整个工业生产流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工业物联网的标准化包括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四个方面的内容:物理层标准:指定义物理层协议和接口标准,包括设备之间的传输介质接口、连接方式和物理信号传输等内容。
网络层标准:指定义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是否互通等内容。
传输层标准:指定义数据的传输方式、速率、安全性等内容。
应用层标准:指定义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数据通讯标准等内容。
二、工业物联网标准化的现状截至目前,国内外标准化组织已经陆续发布了一些针对工业物联网的标准和规范,建立了一些工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标准体系: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许多工业物联网领域的标准,如ISO 14543、ISO/IEC 11801、ISO/IEC 10165等。
2. 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一系列与物联网相关的标准,如ITU-T Y.2221、ITU-T Y.2222、ITU-T Y.2223等。
3. IIC(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提出了工业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核心在于“物联网测试和验证框架”,该框架包括标准化测试、标准化验证和拓扑结构及交互能力三部分内容。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2.0)
6 工业互联网安全
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化工作应紧密围绕工业互联网各 安全防护对象,从防护对象、防护措施和防护管理三个维度 来开展。目前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方面,联盟依托产业发展现 状,在联盟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层面持续开展工作,目前已发 布《工业互联网安全总体要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防 护要求》两项联盟标准,并依据上述标准开展试点应用与培 训宣贯工作,促进产业对于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意识与防护 水平不断提升。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宝刚、梁栋 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朱志浩、张晓、余涛、白 鸥 富士康科技集团:高子和、蒋逸文、王雷、夏芳华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何小龙、周剑、陈杰、 邢腾飞、张健、李君、肖琳琳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刘丹、闫晓风、 赵艳岭、谢素芬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谢兵兵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俞文光、陆卫军、黄文君 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杨勇、张启亮、郭辉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杨峰、丁凯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李健华、张旭 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朱毅明 万向集团公司研究院:陈军、马吉军、杨晨、谢超、蒋 海军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丛力群、欧阳树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电子六所:张尼、卢凯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刘震、文博武、彭卓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罗小平 北京六方云科技有限公司:李江力 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李鸿彬、崔君荣
安全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保障,通过构建涵盖工业全 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增强设备、网络、控制、应用和数据 的安全保障能力,识别和抵御安全威胁,化解各种安全风险, 构建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安全可信环境,保障工业智能化的实 现。
新模式新业态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特色应用。我国工 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应 用探索和模式创新,形成了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 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诸多新模式新业态。
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及常见应用场景-以海尔卡奥斯平台为例
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及常见应用场景2020年8月工业互联网概述1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2Contents目录卡奥斯数据治理3卡奥斯科学家工作台4应用案例501工业互联网概述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推动形成全新的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依托、重要途径、全新生态。
工业互联网是什么?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2.0包括产业层、商业层、应用层、能力层4个层次,其中1个宏观视角;3个微观视角工业互联网的总体业务视图02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API-Gateway开放平台AB C D E FG H I J KSaaS通用功能PaaS云管平台算法模型库微服务治理开发者中心工业机理模型SaaS场景能力算法模型库大数据BI工具工业机理模型KAI机器学习CH平台核心能力海尔行业能力SaaS提质增效SaaS应用创新SaaS资源配置海尔七大节点能力NIAASIOT家电农业模具教育机械能源服装建陶房车大健康电子交通好品海智智慧城市化工定制PBEDSaaS通用公共能力FA微服务治理I开发者平台JL大数据BI工具M AI工具LM标识解析区块链N M标识解析o区块链OCR NP Q R 计算网络数据库S计量计费T日志告警U消息通知QR TS UV W IoT云设备管理边缘计算X加密芯片Y智能网关V X£Z终端设备Z工业协议YGPAASG QR TS UPAPAAS+大数据+AI安全防护层£数字孪生WSAAS€COSMO Store€企业/个人/开发者/政府门户平台架构云计算AI 应用AI 应用控制中心云端边端云端边端视频上传模型识别视频上传下发模型识别监控边缘计算带宽浪费延迟过高云端成本高昂隐私问题无法解决云计算1.0边缘计算3.0边缘计算2.0边端云端管理端(私有)进程进程进程进程边端云端管理端(私有)容器容器容器容器边端云端管理端(公有K8S )容器容器容器容器标准化:边缘能力:成本:标准化:边缘能力:成本:标准化:边缘能力:成本:COSMO 边缘计算平台边端云端管理端(K8S )数据清洗数据分析业务应用Ai 应用COSMO IoT➢原生集成COSMO IoT 平台➢基于K8S 技术,管理更高效➢边缘能力更强大,可将任何容器应用在边缘端运行起来➢接入成本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平台仅收取服务费➢繁荣的边缘应用市场,丰富的系统应用与第三方应用,支撑客户多样的需求COSMO 边缘计算平台边缘节点业务应用数据库➢边缘侧执行,实现产品实时预测,提升检测效率➢边云协同,实现AI 模型云端下发,节点状态统一监控➢局域网内可执行,减少数据上云基于机器视觉的质检方案,通过云端下发分析模型应用与边缘实时决策的结合,实现自动视觉检测,提升产品质量工业生产线海尔云边缘计算边云数据协同图片大数据Ai 模型边缘计算应用场景-工业视觉建设背景①政策背景——顶层设计需求根据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提出“标识解析体系构建行动”的发展目标为“2020年建成5个左右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形成10个以上公共标识解析服务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20亿”。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框架(版本1.0)
用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杨宝刚 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龚涛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俞文光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徐晖 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漫、严秀丽、邓平、张舵 基本立子(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段冀新、鲍晓光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方亚东、王腾江 普奥云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柏文彦 北京寄云鼎城科技有限公司 :王伟、王辉 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TC 公司):高谊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李凯 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金风明 国双科技有限公司:刘艳辉 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赵红卫、张剑、聂波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安健男 北京中安鼎辉科技有限公司:吕弟
(3)架构标准用以明确和界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范畴、各部分的层级关系和 内在联系,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通用分层模型、总体架构、核心功能、不同层级 和核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共性能力要求等。
(4)测试与评估标准用于针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产品的测试进行规范, 用于对平台的运行部署和服务提供开展评估,包括测试方法、可信服务评估评测、 应用成熟度评估评测等。
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接入标准与规范协议
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接入标准与规范协议合同编号:__________甲方(以下简称“甲方”):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以下简称“乙方”):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定义与术语1.1 甲方:指拥有并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的公司,负责制定本协议项下的设备接入标准与规范。
1.2 乙方:指同意按照本协议约定,接入甲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备供应商或使用者。
1.3 工业互联网平台:指甲方提供的,用于连接、管理和监控工业设备和系统的网络平台。
1.4 设备接入:指乙方按照本协议约定,将设备连接至甲方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数据传输、监控和管理。
第二章接入标准与规范2.1 乙方应保证其设备满足以下接入标准:2.1.1 设备硬件功能稳定,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2.1.2 设备软件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安全性和稳定性;2.1.3 设备支持标准的网络通信协议,如TCP/IP、HTTP等;2.1.4 设备具备远程监控、诊断和维护功能。
2.2 乙方应遵守以下接入规范:2.2.1 乙方应按照甲方提供的接口文档进行设备接入;2.2.2 乙方应保证设备接入过程中,不损害甲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安全和稳定;2.2.3 乙方应定期更新设备软件,保证与甲方工业互联网平台兼容;2.2.4 乙方应配合甲方进行设备接入测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权利与义务3.1 甲方权利与义务:3.1.1 甲方有权制定、修改和发布本协议项下的设备接入标准与规范;3.1.2 甲方应提供设备接入所需的接口文档、技术支持等相关资料;3.1.3 甲方应保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乙方提供优质服务。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一、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一)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见图1所示。
图1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其中,网络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将连接对象延伸到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可实现人、物品、机器、车间、企业等全要素,以及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各环节的泛在深度互联,包括网络联接、标识解析、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
平台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其中平台技术是核心,承载在平台之上的工业APP技术是关键。
安全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保障,通过构建涵盖工业全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增强设备、网络、控制、应用和数据的安全保障能力,识别和抵御安全威胁,化解各种安全风险,构建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安全可信环境,保障工业智能化的实现。
新模式新业态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特色应用。
我国工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探索和模式创新,形成了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诸多新模式新业态。
(二)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标准化发展情况1 网络与联接在传统工业网络领域,虽然我国自主研发的工厂自动化用以太网(EPA)、面向工业过程自动化的无线网络(WIA-PA)等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但在工业互联网整体产业和技术方面基础仍较为薄弱,急需制定相应标准。
目前,联盟已发布或在开展《工厂内网工业EPON系统技术要求》、《工业互联网标杆网络工厂外网技术要求》标准制定,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在时间敏感网络(TSN)、软件定义网络(SD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 、确定性网络(DetNet)、低功耗无线网络、工业无源光纤网络(PON)、工业无线等重点领域加快技术标准及产业布局。
工业互联网建设标准
工业互联网建设标准工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工业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新型工业模式。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建设标准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
首先,工业互联网建设标准需要明确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要求。
在工业生产中,大量的数据需要被收集、存储和分析,而这些数据往往涉及到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
因此,建设标准必须明确数据的加密、传输、存储和使用规范,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其次,标准需要规范设备互联和通信协议。
工业互联网建设涉及到各种设备的互联,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这些设备往往来自不同的厂商,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
因此,建设标准需要规范设备的互联接口和通信协议,确保设备之间能够互相通信、协同工作。
另外,标准还需要规范平台架构和数据标准化。
工业互联网建设通常需要建立统一的平台架构,整合各类设备和系统,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析。
因此,建设标准需要规范平台的架构设计和数据的标准化,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此外,建设标准还需要明确智能制造和服务的要求。
工业互联网的目标之一是实现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因此建设标准需要明确智能制造和服务的技术要求和应用场景,推动智能制造和服务的发展。
最后,建设标准还需要关注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建设标准需要关注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推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工业互联网建设标准需要明确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规范设备互联和通信协议、规范平台架构和数据标准化、明确智能制造和服务要求,以及关注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
只有建设标准得到统一和规范,工业互联网才能更好地发展,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标准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管理接口规范
Application Management Interface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目录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术语和定义 (1)
4应用管理接口 (1)
4.1接口组成 (1)
4.2接口功能说明 (2)
5接口定义 (3)
5.1部署发布类 (3)
5.2持续迭代类 (6)
5.3监控管理类 (7)
5.4中间件接入类 (9)
6应用接入流程 (10)
T11/AII/002-2018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管理接口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应用管理接口的要求,包含接口组成、接口功能说明、接口详细定义及应用基于接口的接入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接口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快速构建、灵活部署工业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口模型》
3术语和定义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Applic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
包含应用从创建、运行到销毁的全过程管理。
4应用管理接口
4.1接口组成
应用管理类接口应提供应用运行环境、中间件管理、运维管理功能,主要包
— 1 —
T11/AII/002-2018
含部署发布类、持续迭代类、中间件接入类、监控管理类等接口类型,组成如图1 所示:
图1 应用管理类接口模型
4.2接口功能说明
4.2.1部署发布类
部署发布类接口主要负责应用的上传、启动、停止、销毁、服务绑定、域名绑定功能。
部署发布类至少包含:应用创建、应用上传、服务绑定、服务解绑定、应用启动、应用实例数设置、应用动态伸缩设置、应用停止、获取域名详情、绑定域名、解绑域名、应用销毁等接口。
4.2.2持迭迭代类
持续迭代类接口主要负责版本库创建、代码版本创建、代码上传与下载功能。
持续迭代类至少包含:版本库创建、代码上传、代码下载、获取代码分支、持续迭代设置、创建版本等接口。
4.2.3中间件接入类
中间件接入类接口主要负责标准化的中间件服务接入、服务实例创建与销毁、服务实例配置与监控管理功能,中间件服务至少应包含:数据库服务、大数据服务、消息与缓存服务等。
中间件接入类至少包含:服务接入、创建服务实例、服务实例配置、获取环境变量、删除服务实例、获取服务实例状态等接口。
4.2.4监控管理类
监控管理类接口主要负责CPU 资源监控、内存资源、应用流量与调用监控功能。
—2 —
T11/AII/002-2018 监控管理类至少包含:查看应用流量、查看应用访问量、查看应用CPU、查看应用内存、监控报警设置等接口。
5接口定义
5.1部署发布类
应用部署发布类接口实现应用发布、测试、部署、销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应用与服务的绑定、应用与域名的绑定。
主要接口如下:
(1)应用创建接口
(2)应用上传接口
(3)应用启动接口
— 3 —
T11/AII/002-2018
(4)应用实例数设置接口
(5)应用动态伸缩设置接口
(6)应用停止接口
(7)应用销毁接口
—4 —
T11/AII/002-2018
(8)服务绑定接口
(9)服务解绑定接口:支持解绑中间件服务:
(10)域名详情接口
(11)绑定域名接口
— 5 —
T11/AII/002-2018
(12)解绑域名接口
5.2持续迭代类
持续迭代类接口支持应用版本库的管理、应用版本管理及应用代码的上传与下载。
主要接口如下:
(1)版本库创建接口
(2)上传代码接口
(3)下载代码接口
—6 —
T11/AII/002-2018
— 7 —
(4) 获取代码分支接口
(5) 持续迭代设置接口
(6
) 创建版本接口
5.3
监控管理类
监控管理类接口支持应用运行状态的获取,包括应用访问的流量、应用运行
T11/AII/002-2018
的内存、CPU 等资源使用量、应用运行的事件报警等。
主要接口如下:(1)查看应用流量接口
(2)查看应用访问量接口
(3)查看应用CPU 接口
(4)查看应用内存接口
—8 —
(5)监控报警设置接口
5.4中间件接入类
中间件接入类接口支持应用运行所需的中间件服务的申请和释放、支持应用运行所需的中间件服务的绑定和解绑定。
主要接口如下:
(1)服务接入接口
(2)创建服务接口
(3)服务配置接口
(4)获取环境变量接口
(5)删除服务接口
(6)服务运行状态接口
6应用接入流程
本章主要介绍使用应用管理接口进行应用接入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应用接入涉及的四种角色说明:
●应用开发者:负责在本地开发应用程序、打包生成程序包等。
●应用运维者:负责应用的创建、启动和停止,应用部署过程中负责将程
序包与中间件进行绑定(如需使用中间件),上传代码及生成APP 等操作。
●应用服务管理者:负责使用中间件服务的接入、服务申请的创建和服务
的绑定等操作,并可对已有服务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应用监管者:负责监测应用的网络流量、访问用户量、CPU 运行状态、
内存的资源占用情况和应用健康情况等,并可对应用的监控报警进行设置,实现应用的自动启停。
应用接入过程的操作步骤说明:
1、开发人员在本地使用开发类接口(具体API参见《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口模型》)开发应用程序,生成可部署的程序包;
2、运维人员根据开发人员提供的程序包,进行应用创建、域名绑定及中间件服务申请等操作,完成应用创建;
3、服务管理人员完成中间件服务的创建并与应用进行绑定,管理中间件服务的接入,同时监控中间件服务;
4、运维人员完成程序包与中间件绑定,上传应用程序代码,启动生成应用APP,并对代码进行持续迭代部署;
应用接入完成后,监管人员可调用应用监管类接口查看及监测应用的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