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汉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汉语修辞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编辑出版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2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汉语修辞学是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掌握汉语修辞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以及汉语修辞的鉴赏能力,进一步为他们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及其他的语言文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五个部分的内容:修辞概说、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语言的声音美、修辞格的运用。
除修辞概说外,其他几部分为本课程的主体内容。
其中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语言的声音美三部分,分别是以语言的词汇、语法、语音结构形式本身去实现的,又称为消极的修辞;而修辞格则是以语言的特殊手段采取特定的表达方法去实现的,又称为积极的修辞。
三、先修课程现代汉语四、课程教学重、难点1.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在保持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掌握本学科的新成就,新动向。
2.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或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修辞学理论,使学生能积极进行修辞鉴赏,以便学以致用。
3.注意进行古今、中外的修辞比较学习。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讲授为主,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说(2学时)1.教学内容(1)概念:修辞、修辞学、语境;(2)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3)修辞鉴赏能力的运用;2.重、难点提示主要的修辞学专著及其作者;修辞与语境;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第二章词语的锤炼(4学时)1.教学内容(1)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2)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精心挑选、修辞点染、巧妙配合;(3)成语活用的方式:易字、谐音、拆用、易色、易序、别指等;(4)成语活用的修辞作用;(5)修辞鉴赏能力的运用;2.重、难点提示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成语活用的方式;成语活用的修辞作用。
汉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汉语修辞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编码:06052243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选修课之一。
3、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以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汉语修辞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把握汉语修辞的基本规律,以增强修辞表达、修辞理解能力和修辞批评水平以及学术研究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整体语文素质的目的,为从事各项工作,特别是语言文字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该课程主要包括修辞活动与修辞学、语言环境、修辞原则、语言变体与同义手段、意义修辞、语音修辞、句式修辞、修辞格式、语言风格、篇章修辞等内容。
3、教学要求本大纲是教师教学及考核的主要依据。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为辅。
课程突出学术性、实践性、趣味性、实用性。
本课程每周2学时,2个学分。
以考查方式进行考核,成绩以百分记。
二、学时分配总参考学时:36学时。
《修辞学》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第一章修辞活动与修辞学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主要学习修辞学的基本内涵、修辞学的学科属性、主要修辞观、修辞研究传统、修辞学论著中的例子问题、修辞学研究的几组关系、研究的方法和对象、修辞学的范围和任务与功能。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修辞学的基本概念、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和汉语修辞学研究概况。
教学重点修辞的内涵、修辞学的学科属性、基本概念、主要修辞观、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修辞学的学科属性、主要修辞观、修辞学研究的几组关系。
考核要求修辞的内涵、修辞学的学科属性、主要修辞观、基本概念。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修辞——古老的传统第二节古老而年轻的修辞学一、修辞理论的缘起和历史沿革二、主要修辞观及其偏颇三、修辞学研究传统四、修辞学的学科属性五、修辞学的学科地位第三节修辞与修辞学的定义一、修辞和修辞学二、修辞与漏洞三、零度与偏离四、显性与潜性五、修辞的四个世界第四节修辞学研究的几组关系一、语言和言语与思维及思想之关系二、语言世界和物理世界之关系三、修辞和语法与逻辑之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108(自学72,讲授36)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说明】《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是一门成人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
它是在专科阶段学习过“现代汉语”、本科阶段学习过“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深化课程。
学习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应该以教材为主,实践环节应该以课后练习为主。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为依据,既注重知识的讲解又注重学习及研究方法的教授,为提高专科起点的学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特别是他们的本科学历教育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第一章语法实体和语法系统教学内容:一、语法实体及其分类:语法实体,语法实体的分类。
二、汉语语法及其系统:汉语语法,汉语语法系统。
三、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暂拟系统”,“系统提要”,专家语法系统和教学语法系统。
授课时数:2课时第二章词类划分和词性判别教学内容:一、词类划分:词类划分的标准,词类的层级。
二、词性判别:词性判别的要求,词性判别的方法。
授课时数:4课时第三章短语组装和短语界域教学内容:一、短语的组装:临时组装,从不同类别看短语的临时组装性。
二、短语的界域:从跟合成词的区别看短语的界域,从跟小句的关系看短语的界域。
授课时数:2课时第四章句子的不同语气类型教学内容:一、句子语气:句子的语气及其分类,语词和语气。
二、关于陈述句:肯定式,否定式,双重否定强调式。
三、关于疑问句:是非问,特指句,选择问,叹词问。
四、关于祈使句和感叹句:祈使句,感叹句。
五、语气类型的相互关系。
语气对立,相互变通,彼此兼容。
授课时数:2课时第五章成分配对和成分应对教学内容:一、成分的配对性:成分的依存性与配对性,成分的层次性与配对性,成分的组形方式与配对性,成分的配对性与句子分析。
二、成分的应对性:主-宾应对,状-补应对,定-状应对,定-谓应对,主-谓应对。
授课时数:2课时第六章特定句式和特定词语教学内容:一、“比”字句和介词“比”:“比”字句的语义构成,比较视点的显现位置与方式,“比”字句的比较类型,“比”字句的结构类型,“比”与“比”字句的否定。
汉语修辞学汉语修辞学02-课件PPT_11_11
• 十分、很、非常、贼、N、老(上海 话)、倍儿(见领导“红楼”选手倍 儿紧张,《法制晚报》2007年3月16 日)
•
– “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校”和“北京大学” – “但为了Academician,科学家们还是煞费了心思。
起初拟为“会员”,觉得太俗。而后称为“学侣”, “院侣”,没有科学倒有了宗教味。又说译为“院员” 吧,更不好听,好像是扫大街的清洁工。几经周折, 傅斯年先生倡议称“院士”。真是一个好词,听着看 着,都有了深邃和高雅的感觉。交给“评议员”们去 表决,一致通过。”
语体分化造成的。伴随语体分化而来 的是风格差异,比如通俗、平实、自 然、庄重、正式、典雅、诙谐、幽默 等等。也就是说,在一组表达同样理 性意义的词语中,它们具有风格上的 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上述风格范畴 来区分。
•
• “解决”、“搞定”、“摆平”、 “搞掂”
• • 我、俺、偶、俄、阿拉、本人、鄙人、
•
摄影展《俺爹俺娘》、摄影展报道《我看
〈我的父亲母亲〉》;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
电视剧《好爹好娘》
•
钱、钞票——款、货币: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钱行、中国人民款行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商议、商量 “寻
•
思——思考”,“自个儿——独自”, “机灵——聪颖、聪慧”,“好像——仿佛” 。
• (二)词语的风格标示功能 • 词语的语体标示功能实际上是词语的
– “呐喊”、“喊叫”、“呼喊”、“吆喝”
– “娘”、“妈妈”、“母亲”
– “老婆”、“爱人”、“妻子”、“夫人”
二、词语的意义或 功能
• 语言意义、言语意义
• 理性意义、附加意义
• 语言修辞功能、言语修辞功能 • 把脉——北京市请专家为北京的发展把
汉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2005-03-011汉语修辞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汉语修辞学”是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升本科学员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基础课“现代汉语”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具备现代汉语修辞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修辞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修辞技巧,从而提高实际应用语言的水平。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课时,共2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修辞概说,介绍修辞学的基本情况;词语的锤炼,介绍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和采用的方法;句式的选择,介绍六组十二种句式的特点、作用及其运用;语言的声音美,介绍语音修辞的基本技巧;修辞格的运用,介绍十种常用修辞格的特点、构成及其运用技巧。
本课的教学要求做到:(一)在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上注意做好与“现代汉语课”的衔接。
(二)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基本知识理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实践联系,重在实践练习,做到学以致用;教学要讲求适用,使学生通过课程基本知识的学习有切实的收获。
(三)修辞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摆正创新与规范的辩证关系,注意语言运用的规范。
(四)修辞学的教学要突出当前社会生活的修辞实践,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用当前口语、报刊、影视剧的修辞用例,突出修辞的时代感。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本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采用李庆荣编著的《现代实用汉语修辞》为主教材,主教材是教学大纲内容的具体体现,是组织教学和期末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
教材各章后面附有形式多样的综合练习题,可供学生自学复习参考。
本课程不提供音像教材,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制作一些录音或录像辅导,指导学生自学,也可以通过各个省市的教学平台发布辅导文本,制作IP课件,组织网上讨论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
教学内容第一章修辞概说【教学目的要求】本章教学目的着重说明修辞的一些基本问题,阐明修辞的性质,修辞同语境的密切关系,修辞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修辞的学习方法,修辞主体的修养要求等,其中修辞与语境的关系要注意重点讲授。
汉语修辞学教案
(1)你应该用自己心灵的感受去修辞它。 (2)你这样描写秋夜不合修辞。 (3)我们必须要学好修辞。 答案: (1):修辞活动 (2):修辞规律 (3):修辞学
四、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存在于交际活动之中。
首先,修辞学只研究交际活动中的语言问题, 非语言的东西不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其次,修辞学只研究同提高表达效果有关的语 言问题,而不研究一切语言问题。
韩非非常重视寓言、笑话、民间故事的修辞作用
《墨子》中说:“通意而后对”,即要知道他人 的意思,然后答对。这讲的是言语交际的切题原 则。
一、古老而年轻的修辞学
两汉的学者曾经热烈的讨论过《诗经》最基 本的修辞手法比、赋、兴。所谓比,就是比 喻和比拟;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辞”,有时兼有比喻,有时起象征所用, 有时只是为押韵;所谓赋,则是平实的铺叙 事实。
“你放着吧,我来。”
在普通环境和鲁迅的《祝福》中有不同 的理解。在交际活动中,同一个语言形式, 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
同样一个语言形式,运用于不同的交际 环境,与不同的具体对象发生了关系,就会 表达出完全不同的思想。如:
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一首词,叫做《采桑 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应当 明白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思维是 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 工具,言语是思想的表达形式。
在话语中,词有词的意义,句子 有句子的意义,这都是语言的意义。 语言的意义同言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不是一回事。
语言的意义,对使用这种语言的一切人, 包括不同阶级、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 养的人在内,是共同的;而用语言所表达的 思想却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是千变 万化、千差万别的。如:
《汉语修辞学》(通选)课程介绍
《汉语修辞学》(通选)课程介绍《汉语修辞学》课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该课程旨在通过讲授汉语修辞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同学们掌握汉语的修辞手段、方法和规律,了解修辞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增强同学们的话语表达、理解和赏析能力,提高同学们运用语言进行人际协调和社会事务处理的效率。
课程同时还进行适当的学术训练,学习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熟悉基本的学术规范,培养同学们从事相关学术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方式及特点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讨论为辅。
课程突出学术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网络课堂:/课程特区——《汉语修辞学》。
三、考核方式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期末采用论文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50%(出勤、课堂表现15分;作业10分;读书报告10分;期中测验15%),期末论文占50%。
提供。
教材可登记后统一购买[折扣],也可以自己到教材中心或书店购买。
五、期末论文要求本课程期末采用论文考核,占总成绩50%。
题目自选。
论文要求:1、论题应与该课程所授内容相关,有一定的学理来源,最好结合该课程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各专业领域中的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或实践价值。
2、观点新颖,论据充分,文献和材料丰富,结构清晰,层次清楚,理论联系实际,语言通畅,结论科学、可靠,字数应在3千字左右。
3、符合正式的学术论文规范,行文必须使用科学语体,论文格式:题目、提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
4、引用他人学术观点及资料必须注明出处,严禁抄袭或变相抄袭,如发现抄袭或变相抄袭,以作弊处理。
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转贴。
汉语修辞学
(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页。)
– 所谓修辞学,就是研究在交际活 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 律规则的科学。 (王希杰《修辞 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32页。
•
• 3.修辞学的分支学科
(1)法律修辞学(Austin Sarat and Thomas R. Kearn);
( 2)宗教修辞学(Kenneth Burke); 3 图像修辞学(Michael Ann Holly); 4 叙事与电影修辞学(Chatman, Seymour
Benjamin); 5 讽刺修辞学(Booth, Wayne C.); 6 动机修辞学(Kenneth Burke); 7 演讲修辞学(Edwin Du Bois Shurter); 8 浪漫主义修辞学(Paul. De Man); 9 梦幻修辞学(States, Bert O.); 10 修辞传播学导论(McCroskey, J. C.)
• 4、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1)探讨修辞行为的机制,揭示 修辞交际所关涉的各种语境因素及 其与修辞行为之间的关系
(2)规律,综括人类传 播秩序
2019/10/13
课件作者:北京大学陈汝东教授,版权 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贴、转载
《汉语修辞学》课程
第一章 修辞学概说
第二节 修辞学概说 主讲教师:陈汝东(教授)
四、修辞学
• 1、关于“修辞学”的认识
– 修辞学也被界定为“研究人与人如 何运用符号交际的一门学科”。
( Sonja K. Foss,Karen A. Foss, and Robert Trapp,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 Illinois: Waveland Press,Inc.,1985,p14.)
四年制普通本科
四年制普通本科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课程教学大纲国际文化学院2017年2月《汉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x051402 课程名称:汉语修辞学英文名称:Chinese Rhetoric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6 学分: 2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15级先修课程:现代汉语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汉语修辞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汉语修辞学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为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一个学期,分为《第一章修辞概说》、《第二章修辞和语境的关系》、《第三章修辞学的性质》、《第四章词语选择》《第五章句式选择》《第六章准语言的运用》《第七章叙述方法的选择》《第八章修辞选择的角度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修辞格的运用》《第十章语言风格》10部分。
本课程重点是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九章;难点是第四五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汉语修辞学》教学以讲授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策略、方式与手段。
根据学生实际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五)实践环节1.课程实践2.主要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课程的特点,提出如下要求:①基础知识。
要形成较完整的修辞学理论体系观念,就必须先掌握修辞学理论中最基本的名称、术语和基本问题。
例如:修辞的定义、语境及作用、通感、飞白、语体及分类等名称、问题,要求每位同学都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内容。
②拓展知识。
在大家学习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的基础上,如果照本宣科的讲授《汉语修辞学》,有很多知识会出现重复。
《汉语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第一章:概说一、修辞的性质和任务1.语言的内部规律: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和规则2.修辞学的本质:修辞学是一门提高语言表达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它由语言本体论的交际功能决定,贯穿于语言使用的全过程。
3.修辞的任务:学习修辞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的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自觉的应用这些知识。
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很有帮助,而且对提高阅读欣赏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很有好处。
4.修辞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要素。
本文从功能的角度研究了这些语言要素的特点,以及法律综合作用后所能体现的表达效果。
5.修辞研究的领域:修辞研究应当涉及语言表达的一切领域,在字词句之外,像句群、段落、篇章、修辞方式以及更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一切逻辑学和风格学。
二.修辞和语言规范1.修辞的基础:字里行间清晰,言行一致。
所谓“直言不讳”,是指用词造句必须符合语言规范。
2.语言的规范,是指语言运用中明确一致的标准。
3.修辞与语言规范的关系:总体而言,修辞也应遵循语言规范的约束。
字面顺序应该是修辞学的基础。
当然,这并不排除由于一些特殊的表达需求,在特定场合故意突破规范和进行一些临时创新。
然而,这与50年代的既定原则完全不同,后者任意破坏语言规范,或因表达能力有限而犯错误,违反规则。
三、修辞和语言要素1.决定句子,文章正误优劣的四个方面的因素是什么?1.理性和逻辑。
也就是说,这取决于他的内容不合理,与思维规律不符。
2.规则和习惯。
这取决于他是否符合词汇和语法规范,以及他是否符合每个人的说话习惯。
3.感情、色彩。
看看他的翡翠风格是否合适,他的情感色彩是否正确。
4.声音,语气。
就是看他读起来顺口不顺口,听起来悦耳不悦耳,口气合适不合适。
2.修辞研究的重要课题:怎样运用这些语言材料及其规律来完美的表情达意。
3.修辞同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者的关系。
1.汉语音节清晰,可分为音、韵、调。
这些语音特征为修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汉语修辞学》(通选)课程介绍_3
《汉语修辞学》(通选)课程介绍
---------------------------------------《汉语修辞学》(通选)课程介绍
1
《汉语修辞学》课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汉语修辞学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同学们把握汉语修辞规律,增强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提高说话与写作水平,提高理解话语以及进行修辞赏析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运用语言进行人际协调和社会协调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课程同时还进行适当的学术训练,培养同学们从事相关学术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方式及特点
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讨论为辅。
课程突出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
辅导时间开课后商定,面谈时间提前一天预约,地点遥感东楼206室。
网络课堂:/doc/dcf7ab85e0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5.html/课程特区——
《汉语修辞学》。
三、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期末考核采用论文方式;平时成绩约占50%,期末考核成绩约占50%。
四、教学计划
1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汉语修辞学》(通选)课程介绍
《汉语修辞学》(通选)课程介绍
《汉语修辞学》课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汉语修辞学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同学们把握汉语修辞规律,增强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提高说话与写作水平,提高理解话语以及进行修辞赏析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运用语言进行人际协调和社会协调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课程同时还进行适当的学术训练,培养同学们从事相关学术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方式及特点
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讨论为辅。
课程突出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
辅导时间开课后商定,面谈时间提前一天预约,地点遥感东楼206室。
网络课堂:/课程特区——《汉语修辞学》。
三、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期末考核采用论文方式;平时成绩约占50%,期末考核成绩约占50%。
四、教学计划
记购买[折扣],也可以自己到教材中心或书店购买。
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转贴。
《汉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汉语修辞学》教学大纲《汉语修辞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汉语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数:24大纲执笔人:齐红飞一、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定位:《汉语修辞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在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的修辞技巧和汉语修辞学研究概况。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具备现代汉语修辞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修辞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修辞技巧,从而提高实际应用语言的水平,提高学生对修辞的鉴赏能力和言语交际素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介绍修辞概说、修辞手段、修辞方法、修辞规律、修辞学史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第一章修辞概说(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修辞的概念、修辞原则。
教学难点:修辞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修辞、修辞学的概念。
2、了解对修辞认识的偏颇,修辞的作用。
3、理解修辞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修辞的概念、修辞原则、修辞作用、修辞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二)第二章修辞手段第一节语音及其调整(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音节匀称、平仄的安排、韵脚和谐、双声叠韵运用、叠音自然、谐音。
教学难点:音节匀称、平仄的安排、韵脚和谐、双声叠韵运用、叠音自然、谐音。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修辞手段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语音调整应注意问题。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修辞手段概念、修辞手段分类、语音调整应注意问题、音节匀称、平仄的安排、韵脚和谐、双声叠韵运用、叠音自然、谐音。
(三)第二章修辞手段第二节词语及其锤炼(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词语锤炼的要求、词语锤炼的内容。
教学难点:词语锤炼与运用的方法。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词语锤炼的要求。
2、掌握词语锤炼的内容。
3、理解词语锤炼与运用的方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词语锤炼的要求、词语锤炼与运用的方法、词语锤炼的内容。
《汉语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第一章:概说一.修辞的性质和任务1.语言的内部规律: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和规则2.修辞的性质:修辞学就是烟具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
是由语言本体的交际功能所决定的,并贯穿语言运用的全过程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3.修辞学的任务:自学修辞学的基础知识,掌控一些修辞学的方法和技巧,并特别注意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自觉的应用领域这些科学知识。
对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很存有协助,而且对提升写作观赏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很存有好处。
4.修辞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要素。
从功能着眼研究这些语言要素的特点,规律经过综合作用后所能体现出来的表达效果。
5.修辞学研究的领域:修辞学研究应牵涉语言表达的一切领域,在字词句之外,像是句群、段落、篇章、修辞学方式以及更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一切逻辑学和风格学。
二.修辞学和语言规范1.修辞的基础:把话说通,做到文从字顺。
所谓把话说通就是要求用词造句必须合乎语言规范。
2.语言的规范,就是指语言运用中明晰一致的标准。
3.修辞和语言规范的关系:从整体来说修辞也应当遵循语言规范的制约。
文从字顺,应当是修辞的基础。
当然这也不排斥在特定的场合,由于某种特殊表达需要,故意突破规范,临时作一些创新。
但这跟五十约定俗成的原则,任意破坏语言规范,或者限于表达能力而出现错误,违反了规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三.修辞和语言要素1.同意句子,文章正误好坏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就是什么?1.事理,逻辑。
就是说要看他的内容和不合情理,和不合思维规律。
2.规矩,习惯。
就是看他合不合词汇语法的规范,合不合大家说话的习惯。
3.情味,色彩。
看他的玉体风格合适不合适,感情色彩对头不对头。
4.声音,语气。
就是看看他念出来顺口不顺口,听到出来动听不动听,口气最合适不最合适。
2.修辞学研究的关键课题:怎样运用这些语言材料及其规律去轻松的表情言之有物。
3.修辞学同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者的关系。
1.汉语音节分明,并且有声、韵、调之分,这些语音特点为修辞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除了可以直接构成拟声,谐音等修辞方式之外,更常见的是在语言中组成大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帐押运的句式,使得语言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有很强的音乐感。
汉语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课程第二章修辞手段第二节词汇修辞主讲教师:陈汝东(教授)–(六)词语的行业标示功能–“千年古城被淹没,解密千岛湖下的‘时间胶囊’”–“盘点”、“下课”–“失业痼疾,全球都在开‘处方’”–脑袋、头、头部、头颅–开车、驾驶车辆;刹车-制动;大喘气、深呼吸;潜力股、钻石王老五。
–(七)词语的时代标示功能–“须眉”、“巾帼”、“矍铄”、“耄耋”、“祝融”、“沐浴”、“囹圄”、“觊觎”、“状元”、“之”、“乎”、“者”–非常、很、甚、颇–大众领域中的“同志”、“师傅”、“老师”、“先生”、“小姐”、“夫人”•(八)词语的地域标示功能•地域变体,通常称为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用在全民领域中时,具有特殊效果。
方言词语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它们在交际中具有普通话难以替代的作用。
–“转基因食品悄然登货架,消费者心里犯嘀咕”–“警报时间有时很长,长达两三个小时,也很‘腻歪’。
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轰炸已毕,人们就轻松下来。
”(汪曾祺《跑警报》)–(九)词语的语域标示功能–“激光”、“冰淇淋”、“松下”、“桑塔纳”、“英特尔”、“克隆”、“麦当劳”、“肯德基”、“萨斯”•语音生造的词:“雅戈尔”、“得利斯”、“力波”、“克比奇”——“羚羊角胶囊”•一方面来自它们所指示的事物或现象,比如“冰淇淋”、“英特尔”、“克隆”等等;•另一方面,来自外来词的语音带来的听觉上和语义理解上的新异性。
如“康斯坦郡”、“玛丽”、“娜塔莎”等。
•(十)词语的文化标示功能•宝山区妇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积极为下岗姐妹再就业架桥铺路,以帮助2400多名下岗女工再就业。
目前,该区74%的下岗女工已走上新的岗位。
–待业、下岗——失业–颜色词:红色、白色、绿色•词语的文化功能,即词语标示一定文化背景信息的功能。
词语的文化标示功能来自其所使用的文化语境。
•(十一)词语的各种附加功能之间的关系•词语的各种附加功能之间具有重叠交叉关系:•一方面,同一个词语可以具有几种附加功能;•另一方面,各种附加功能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汉语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数:24大纲执笔人:齐红飞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汉语修辞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在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的修辞技巧和汉语修辞学研究概况。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具备现代汉语修辞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修辞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修辞技巧,从而提高实际应用语言的水平,提高学生对修辞的鉴赏能力和言语交际素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修辞概说、修辞手段、修辞方法、修辞规律、修辞学史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第一章修辞概说(2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修辞的概念、修辞原则。
教学难点:修辞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修辞、修辞学的概念。
2、了解对修辞认识的偏颇,修辞的作用。
3、理解修辞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修辞的概念、修辞原则、修辞作用、修辞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二)第二章修辞手段第一节语音及其调整(3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音节匀称、平仄的安排、韵脚和谐、双声叠韵运用、叠音自然、谐音。
教学难点:音节匀称、平仄的安排、韵脚和谐、双声叠韵运用、叠音自然、谐音。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修辞手段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语音调整应注意问题。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修辞手段概念、修辞手段分类、语音调整应注意问题、音节匀称、平仄的安排、韵脚和谐、双声叠韵运用、叠音自然、谐音。
(三)第二章修辞手段第二节词语及其锤炼(3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词语锤炼的要求、词语锤炼的内容。
教学难点:词语锤炼与运用的方法。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词语锤炼的要求。
2、掌握词语锤炼的内容。
3、理解词语锤炼与运用的方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词语锤炼的要求、词语锤炼与运用的方法、词语锤炼的内容。
(四)第二章修辞手段第三节句子及其选择(3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2种句式的概念内涵、特点、修辞效果。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12种句式。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长句和短句选择。
2、理解整句和散句选择。
3、掌握肯定句和否定句选择。
4、掌握主动句和被动句选择。
5、掌握设问句和否定句选择。
6、掌握常式句和变式句。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理解长句和短句选择;理解整句和散句选择;掌握肯定句和否定句选择;掌握主动句和被动句选择;掌握设问句和否定句选择;掌握常式句和变式句。
(五)第三章修辞方法第一节形式化修辞方法(5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回环。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这五种修辞格表情达意。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和回环的概念内涵。
2、掌握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和回环的类型。
3、掌握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和回环的修辞效果。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的概念内涵;类型;修辞效果
(六)第三章修辞方法第二节意义化修辞方法(5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喻、借代、夸张、双关、移就、拈连。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这五种修辞格表情达意。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比喻、借代、夸张、双关、移就和拈连的概念内涵。
2、掌握比喻、借代、夸张、双关、移就和拈连的类型。
3、掌握比喻、借代、夸张、双关、移就和拈连的修辞效果。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比喻、借代、夸张、双关、移就、拈连的概念内涵;类型;修辞效果。
(七)第四章修辞规律(2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修辞应符合语体规范,修辞应切合风格要求,修辞应切合语境。
教学难点:修辞应切合语境,修辞应符合语体规范,修辞应切合风格要求。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修辞应切合言语动机。
2、理解修辞应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律。
3、掌握修辞应切合语境。
4、掌握修辞应符合语体规范。
5、掌握修辞应切合风格要求。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修辞应切合言语动机,修辞应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律,修辞应切合语境,修辞应符合语体
规范,修辞应切合风格要求。
(八)第五章修辞学史(1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修辞学的现状、现代修辞学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现代修辞学的现状、现代修辞学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现代修辞学发展的历程。
2、理解现代修辞学的现状。
3、理解现代修辞学发展趋势。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现代修辞学发展的历程、现代修辞学的现状、现代修辞学发展趋势。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自学和讨论为辅。
教师应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积极性。
1、在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上注意做好与“现代汉语课”的衔接。
2、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基本知识理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实践联系,重在实践练习,做到学以致用;教学要讲求适用,使学生通过课程基本知识的学习有切实的收获。
3、修辞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摆正创新与规范的辩证关系,注意语言运用的规范。
4、修辞学的教学要突出当前社会生活的修辞实践,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用当前口语、报刊、影视剧的修辞用例,突出修辞的时代感。
四、考核方式及命题要求
(一)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本课程考核根据需要采取闭卷考试,试卷的题型有填空、单选、多选、简答、论述、阅读理解等,可酌情组配,考试用时一般为110分钟。
(二)命题要求
闭卷考试命题范围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
每套试卷总分100分,客观性试题占40-50分,主观性占50-60分。
题型有:填空、单选、辨析、判断、匹配、名词解释、简答。
试题难易程度:较为容易的题:约30%;难度适中的题:约50%;难度较大的题:约20%。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 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 王德春.《大学修辞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4]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 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6]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