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专业型)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培养方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0c4d0116fc700abb68fc3f.png)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一、学科简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之一。
该学科是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和控制系统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控制理论是控制科学及其工程应用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控制工程也迅速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并促进控制理论的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研究运动系统的行为和受控后的运动状态以及达到预期动静态性能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在理论方面,应用各种数学工具描述系统的动静态特性,并以建模、预测、优化决策及控制为主要研究领域。
在应用方面,将理论上研究成果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检测技术相结合,形成各种新型的控制器、预测和控制系统。
本专业与许多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管理科学的许多领域相互交叉与渗透,同时具有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工业实现技术的多层次结构,应用遍及从工业生产工程到航空航天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等极其广泛的领域。
二、培养目标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学科培养从事自动控制理论研究、控制工程及相关领域内各种控制方法与技术研究和控制系统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将研究生分为两种类型进行培养:1.理论型指从事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相应的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能比较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具有运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论文工作强调理论研究成果。
2.应用型指参加工程项目、产品设计与开发及引进项目的消化与完善等课题,要侧重于本学科工程技术方面能力的培养。
要求掌握本学科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阅读外文资料并运用外语进行技术交流,论文工作强调参加和完成实际项目及应用研究成果。
(085210)控制工程(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085210)控制工程(专业学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f511a14791711cd79170f.png)
【控制工程(085210)】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领域简介控制工程领域依托江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主要目的,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构造、运行、分析、检验等,涉及到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控制等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各种工程实现问题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本学科针对国家经济建设各个行业面临的复杂控制问题,应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系统,培养能满足和实现现代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等领域对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的人才。
主要研究内容为计算机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及机器人、控制工程及应用、检测与传感技术、系统工程等。
二、培养目标该专业所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掌握现代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
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
能够胜任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
同时,应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进行必要的国际学术交流,掌握和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研究方向1.计算机控制系统2.嵌入式系统及机器人3.控制工程及应用4.检测与传感技术5.系统工程四、学习年限学制2.5年。
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最少为2年,最长不超过3.5年。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本专业研究生至少必须修满36学分,包括课程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
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0学分;学术报告2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培养方式、考核方式及要求和学位论文要求参见《江南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该方案从2013级研究生开始执行,解释权属物联网工程学院。
控制工程课程设置方案范文
![控制工程课程设置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2b752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b.png)
控制工程课程设置方案范文一、课程名称:控制工程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三、总学时:64学时四、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对各种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试。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并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五、课程内容1. 控制工程概述1.1 控制工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特点1.3 控制工程的发展历程2. 信号与系统2.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2.2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2.3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2.4 Z变换及其应用3. 时域分析与设计3.1 控制系统的时间域分析方法3.2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法3.3 控制系统的频率域分析方法3.4 控制系统的校正技术4. 状态空间分析与设计4.1 状态空间方程的建立4.2 状态空间分析方法4.3 状态空间设计方法4.4 状态观测器与状态反馈5. 实例分析与实验5.1 控制系统设计的实例分析5.2 控制系统设计的仿真与实验六、教学要求1. 知识与能力学生应具备系统理论、信号与系统、控制系统的时间域分析方法、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控制系统的根轨迹法、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设计等基础知识。
2. 能力培养学生应具备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各种控制系统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控制系统实验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能,因此教学内容应具备系统性和全面性。
2. 重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控制系统实验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来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强调理论与工程的结合控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工程相结合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理论与工程的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和工程应用来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4. 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授、实例分析、仿真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控制工程》课程大纲
![《控制工程》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fdf0532195f312b3069a5ad.png)
《控制工程》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木情况与说明(一)课程代码:02151007(二)课程英文名称:Process Control System(三)课程中文名称:过程控制丄程(四)授课对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
(五)开课单位:自信学院(六)教材:《过程控制系统(第2版)» •俞金寿,孙自强编・机械匸业出版社.2015(七)参考书目[1|《过程控制工程》,孙洪程李大字翁维勤編.淸华大学出版社,2006[2]《过程控制工程(第3版)、•俞金寿編,淸华大学出版社,2007[3|《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邵裕淼等编•机械L业出版社,2003[41《过程控制工程(第二版)、,东南大学邵裕森等编.机械匸业出版社,2004:[5]《过程控制系统》方康玲主编,,武汉理丄大学出版社2002⑹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侯忐林西安理匸大学主编.机械匸业出版社,2003[71王再英《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机械匸业出版社2006年(A)课程性质过程控制系统是自动化方向的专业必修课.过程控制是控制埋论、生产工艺、讣算机技术和仪器仪表知识等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过程控制的任务是在「解、熟悉、学握生产工艺流程与生产过程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工艺要求•应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技术.分析、设计、整定过程控制系统。
同时.必须注总丄程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过程控制的任务是由过程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工程实现來完成的。
(九)教学目的学生在学过《自动检测技术》、《控制装宜》、《自动控制原理及实验》之后.通过《过程控制系统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从事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讣、运行及研尤:学握过程控制工程的基木知识,具备过程控制系统的设汁.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C通过拓宽知识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木专业发展趋魁及动向。
培养学生了解和学握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的原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匸程实用性相结合.应用幹种控制规律实现过程控制.达到解决生产实际问題的目的C学生不仅能达到解决过程控制丄程中的一般问题•并具有分析和设计较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的能力。
控制工程专业ControlEngineering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
![控制工程专业ControlEngineering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f5d162e85fbfc77da269b16a.png)
控制工程专业(Control Engineering)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含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专业代码085210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本专业致力于智能检测及传感器技术、智能仪表及控制装置、计算机集成测控技术与装置、嵌入式系统应用等方面的工程应用研究。
主要包括: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应用先进控制理论及通信网络实现各种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测,开发微机化、智能化在线测控系统;将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控制技术应用于自动化装置,研究智能自动化装置的研制控制技术;针对嵌入式测控在自动化装置、控制网络、工业测控、自动化控制工程等方面应用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
二、培养目标1、重点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能源信息、光电产业及电力行业检测与控制应用型专门人才;2、培养掌握控制工程专业技术和宽广专业知识的煤炭生产安全测控、电力系统、光纤传感技术等专门应用型人才;3、培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践思维方法和作风,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先进控制科学和现代检测手段,为煤炭、电力、信息领域提供技术服务,能胜任本学科的专业技术或者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4、培养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三、主要研究方向四、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半脱产硕士研究生经申请批准,其学习年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
一方面要进行严格的研究生课程教育,使之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现代化技术和方法,同时要接受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并完成学位论文。
采用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并重的培养方式。
五、培养环节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体系突出“应用型、实用性”的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强调理论设计与应用实践的有机结合,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突出系统分析和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设计项目开展研究、完成系列设计实践训练等。
E1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课程
![E1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77fc3210661ed9ad51f35b.png)
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E232-40课程名称:现代控制理论,Modern Control Theory教学方式:授课总学时和学分:60学时,3学分,其中授课56学时,习题2学时,考试2学时适合专业:控制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考试方式:笔试课程作用与任务:本课程为控制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必修学位课程,主要内容为线性多变量系统基本理论、最优控制理论、最优状态估计理论、系统辨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硕士研究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 1 章绪论(1学时)第 2 章多变量系统的描述(3学时)第 3 章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性、标准型(4学时)第 4 章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4学时)第 5 章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学时)第 6 章变分法及其在最优控制中的应用(6学时)第 7 章极大值原理和典型最优控制(6学时)第 8 章动态规划与最优控制(4学时)第 9 章最优状态估计(6学时)第 10 章线性二次型高斯问题(2学时)第 11 章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2学时)第 12 章经典系统辨识方法(2学时)第 13 章最小二乘类辨识方法(6学时)第 14 章其他辨识方法(4学时)第 15 章模型阶次的确定(4学时)参考书目:[1]Patel R V. Munro N. Multivariable System Theory and Design. Pergamon Press, 1982[2]白方周,庞国仲. 多变量频域理论与设计技术.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3]庞富胜. 线性多变量系统.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4]Sage A P. Optimum System Control, 2nd ed.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 1977[5]吴受章.应用最优控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6]Astrom K J. An Introduction to Stochastic Control Theory. Academic Press, 197094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课程教学大纲[7]方崇智,萧德云. 过程辨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学习要求:先修课程:矩阵理论,线性代数,自动控制原理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所属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编制人:顾幸生审核人:顾幸生课程编号:E232-41课程名称:先进控制系统,Advanced Control System教学方式:授课总学时和学分:40学时,2学分,其中:课堂教学 30学时,研讨及撰写小论文 10学时适合专业:控制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考试方式:小论文课程作用与任务:本课程讨论那些比较成熟且在工业过程控制中比较行之有效的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设计及工业应用等问题,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切合信息时代的需要,反映当前最新科研成果,并力求深入浅出,着重概念。
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
![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0ad66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e.png)
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控制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系统分析和仿真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控制工程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控制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专业素养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控制理论、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系统分析和仿真等。
具体安排如下:1.控制理论:包括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等,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2.系统建模:介绍常用的系统建模方法,如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状态空间方程等,并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建立和求解系统模型。
3.控制器设计:讲解经典控制器和现代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如PID控制、状态反馈控制、观测器设计等,并通过实验演示控制器的实际效果。
4.系统分析和仿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和仿真,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掌握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控制系统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经典的控制工程教材,如《控制工程基础》等,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现代控制理论》等,供学生深入学习。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da1369a98271fe910ef9d7.png)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 所属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科、专业代码:081101 获得授权时间:1979年2.学科、专业简介本学科专业研究控制工程学科基础的具有前沿性的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包括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自动化所需的理论与方法、基础技术和专业技术。
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强弱(电)结合、软硬(件)兼施”的特点,掌握坚实的控制理论、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本专业具有一支职称和年龄配备合理、学术水平高、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学术队伍。
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4人。
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省部级攻关和基金课题及多项技术研发和工程项目。
科研经费充足,学术氛围浓厚,实验条件优越。
发表了大量的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
3. 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应在强调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要求做到: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具有从事本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本门学科领域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能运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4. 主要研究方向(1)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2)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3)运动控制系统(4)嵌入式系统及应用(5)智能控制系统5. 学制及学分学制2.5年;课程规定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20学分。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1b532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75.png)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1、学科、专业简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11,下属5个二级学科,它们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系统工程(08110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和导航制导与控制(081105)。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以各个行业的系统与控制共性问题为动力牵引,研究在一定目标或指标体系下,如何建立系统模型,如何分析系统的特性和行为,特别是动态行为,系统内部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设计与实现控制与决策系统。
本学科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电子电路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
专业理论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线性/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优化与调度、系统辨识与仿真建模、现代检测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智能与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导航与制导系统等。
本学科研究方法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验与仿真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信息获取与利用相结合,系统认知与优化相结合,科学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解决工程控制问题与凝练控制科学理论相结合,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知识学习、分析与评价和创造性高层次认知能力相结合等。
河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
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在全国83所高校参评(其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43所,另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的高校参评)的情况下,河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第54名,与南京邮电大学等18所院校并列。
2、研究方向考虑本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前沿性和适应性,结合本学科研究优势及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技术对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人才的要求。
控制工程(085210)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工程(085210)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86feeed558fb770bf68a55a4.png)
控制工程(085210)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适用学科及培养方向控制工程(085210)二、培养目标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是与控制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要求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在本领域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能够胜任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
3.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
三、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1.实行学分制,在攻读学位期间,要求在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依据培养方案,获得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要求开题报告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
2.控制工程领域鼓励开展与企业单位联合培养,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3.课程设置应体现工程知识和实际应用,突出专业实验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
课程具体学习、考核及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规定》。
4.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到企业实习,采用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实习模式。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保证不少于0.5年的工程实践。
5.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第一导师为校内导师,另一位导师为校外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导师组。
6.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遵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学制一般为2.5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fb629bc06137ee06eff91876.png)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Control Theor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1101 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和系统的控制理论基础与控制工程实践知识,了解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
掌握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现代控制技术,特别是具备从事系统分析、建模、设计、仿真、信息处理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分析和解决现代经济建设和交叉学科中涌现出的新课题。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
能够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1.计算机控制与管理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复杂系统管—控一体化等领域的研究。
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相结合,应用工业控制领域,将传统的计算机控制应用从现场控制、监视,提高到智能化控制、网络化控制,将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研究复杂系统的管—控一体化实现的技术与理论。
2.智能控制理论及其应用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有关智能控制理论及其在复杂系统的控制、优化以及网络化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以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先进的智能控制理论为基础,研究系统设计方法、复杂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与方法、分布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系统。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2.5年,鼓励优秀学生提前答辩。
总学分要求≥43学分,其中修课学分数要求≥28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5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图:四、课程设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Course Arrangement of Control Theor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五、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ControlscienceandEngineering)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ControlscienceandEngineering)学](https://img.taocdn.com/s3/m/9a272da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7.png)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ControlscienceandEngineering)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含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专业代码:081100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本专业致力于智能检测理论及新型传感器技术、智能测控理论及工业控制技术、嵌入式测控理论和技术研究。
主要涉及:以传感信息技术为基础,应用先进控制理论及网络技术实现各种生产过程的自动测控;研究新型传感理论与技术、故障检测与诊断理论与技术、机器视觉、图像识别理论、光纤检测理论与测控技术,开发智能化、网络化在线测控理论与技术;将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测控系统。
二、培养目标1、重点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坚实的测控理论基础的高层次能源信息、光电产业及电力行业检测与控制理论专门人才;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的研开发能力;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等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3、培养掌握控制理论和传感检测技术专业知识,运用先进现代控制技术、方法解决煤炭、电力、光电等行业关键理论和技术难题专门人才,4、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的技术人才三、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本方向的研究内容1 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工业过程控制理论与方法控制系统动态优化和故障诊断理论与方法大延迟系统的分布式控制理论2 新型传感与检测技术非常规条件下的新型检测技术与方法传感器优化设计与实现视觉检测与人工智能3 智能仪器复杂工程系统的智能检测诊断预测及综合健康管理自动化装置设计实现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极端恶劣条件下的新型智能仪器设计4 控制系统驱动特性研究与应用新材料驱动模块特性研究与应用输出信号隔离方式研究与应用大功率输出控制可靠性研究与应用四、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半脱产硕士研究生经申请批准,其学习年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
控制工程课程设置方案书
![控制工程课程设置方案书](https://img.taocdn.com/s3/m/889911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9.png)
控制工程课程设置方案书一、课程背景和意义控制工程是现代工程学中的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控制。
控制工程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电力系统、化工、交通运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在各种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控制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国内高校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设置也相对较少。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控制工程课程设置方案,来满足学生对控制工程方面知识的需求,培养更多的控制工程人才,为推动国内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课程设置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控制工程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2. 培养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设计和应用技术;3.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设置内容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控制工程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为目标,设置以下核心课程内容:1. 控制工程基础- 离散时间系统与样值控制- 系统建模与分析- 高级控制理论2. 控制工程实践- 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控制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控制系统编程与调试3. 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原理与设计- 数字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工程实例探究4. 先进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理论与应用- 人工智能在控制工程中的应用5. 控制工程实践项目- 控制工程应用项目实训- 控制工程案例分析- 控制工程创新设计以上课程内容既包括了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也包括了实践技能培养,在保障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对控制工程实际应用技能的需求。
四、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在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项目实训等。
同时,还将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实践、报告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自控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自控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38a60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1.png)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3. 课程性质:[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4. 学分:[学分]5. 学时:[学时]6. 适用专业:[专业名称]7.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课程主要内容]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课程主要内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1. 课程模块划分:- 模块一:[模块一名称]- 模块二:[模块二名称]- 模块三:[模块三名称]- ……2. 各模块具体内容:- 模块一:1. [章节一]:[内容概述]2. [章节二]:[内容概述]3. [章节三]:[内容概述]……- 模块二:1. [章节一]:[内容概述]2. [章节二]:[内容概述]3. [章节三]:[内容概述]……- 模块三:1. [章节一]:[内容概述]2. [章节二]:[内容概述]3. [章节三]:[内容概述]…………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 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2. 教学手段:- PPT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课程内容。
-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 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交流、讨论等资源。
四、考核方式1.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课程设计/论文/……]2. 考核内容:- 理论知识: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 实践能力: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创新能力: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1. 学期:[学期]2. 教学周次:[教学周次]3. 各模块教学时间分配:- 模块一:[教学周次]- 模块二:[教学周次]- 模块三:[教学周次]……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 [教材名称]- 作者:[作者姓名]- 出版社:[出版社名称]2.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名称]- 作者:[作者姓名]- 出版社:[出版社名称]……七、课程实施与评价1. 教师职责:- 课前准备:认真备课,制作课件,确保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1 ﹨0 1
电气学院 电气学院
M082026 微机原理
﹨0 1
电气学院
M082027 单片机技术
﹨0 1
电气学院
M082033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 2术活动 开题报告
﹨ 2 1-6 ﹨1 3
电气学院 电气学院
MBX03 专业实践
﹨ 4 2-6 实践基地
1
电气学院
1
电气学院
马克思主义 2 学院(必选)
2
电气学院
M082007 先进运动控制技术
36 2 2
电气学院
选
M082008 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
M082009 现代故障诊断技术 修
M082010 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
课 M082011 嵌入式系统设计
36 2 2 36 2 2 36 2 2 36 2 2
60 2 1 36 2 1 36 2 1
数信学院 文法学院 文法学院
专业 技术课
M082001 线性系统理论 M082002 现代检测技术 M082003 高级过程控制与系统 M12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M082005 现代功率变换器技术
36 2 36 2 36 2 18 1 36 2
1
电气学院
电气学院 电气学院 电气学院 电气学院
M082012 系统工程导论
36 2 2
电气学院
M082013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36 2 2
电气学院
M082014 现代导航技术
36 2 2
电气学院
MTY
体育
30 0 1
体育学院
M082023 电力电子技术
﹨0 1
电气学院
补修 课程
M082024 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 M082025 自动控制原理
控制工程(专业型)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学 开课 时 分 学期
开课 单位
公共
M161001 第一外国语基础
128 4 1
外语学院
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M121001 践研究
36 2
1
马克思主义 学院
基础 理论课
M111007 XXJS ZSCQ
矩阵理论 信息检索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