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监测

合集下载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控制中心的职责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控制中心的职责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控制中心的职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控制中心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机构,其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控制中心负责全面监控和控制轨道交通运营。

他们会在控制中心设立大屏幕监视系统,实时监控全线路轨道交通的运营状况,包括车辆的实时位置、运行速度、运行间隔等等。

同时,他们还会配备通信系统,随时与列车驾驶员、车站工作人员等进行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挥和调度。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控制中心负责车辆的调度和故障处理。

他们会根据运营线路的情况、客流量等因素,合理调度车辆的数量和运行间隔,以保证交通的畅通和高效。

同时,他们还会负责处理车辆故障、事故等突发情况。

一旦发生故障,他们会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临时调度。

第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控制中心负责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

他们会制定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并监督落实,以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同时,他们还会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地震、恶劣天气等,他们会及时响应并根据预案进行应对,确保乘客的安全。

第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控制中心负责客运组织和服务管理。

他们会根据客流量的变化,合理调整列车的运行间隔和车厢数量,以满足乘客的需求。

同时,他们还会对车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其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此外,他们还会负责运输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最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控制中心负责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与合作。

他们需要与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城管部门等进行紧密合作,共同维护轨道交通的安全和秩序。

同时,他们还要和市政部门、规划部门等进行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控制中心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中枢机构,他们的职责是全面监控和控制轨道交通的运营,负责车辆的调度和故障处理,进行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组织和管理客运服务,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与合作,以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

轨道运营期线路监测方案

轨道运营期线路监测方案

轨道运营期线路监测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成为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对于运营期线路,为了确保列车的安全、舒适性和准点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

本文将详细阐述轨道运营期线路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设备等方面,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二、监测目的1. 确保线路安全:监测线路的轨道、道床、道桥及相关设施的状况,以提前发现并修复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2. 保障列车运行的舒适性:监测线路平顺度、水平度、娱乐度等参数,确保列车的运行舒适性,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

3. 提高列车的正点率:通过监测轨道的几何参数、设备状况及信号系统,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减少故障发生,提高列车的正点率。

三、监测内容1. 轨道几何参数监测:包括轨道轨距、轨道高差、轨道超高、道床水平度等,主要用于检测轨道的垂直和水平状况,以及轨道与道床的结合状况。

2. 道岔监测:包括道岔定位、道岔侧移、道岔水平度等,主要用于检测道岔的几何参数和运行状况。

3. 轨道设备监测:包括轨道电路、信号系统、轨道通信等设备的监测,主要用于检测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

4. 道路设施监测:包括道桥、隧道、防护栏等设施的监测,主要用于检测相关设施的状况,确保其安全运行。

5. 列车运行参数监测:包括列车的运行速度、加速度、制动距离等参数的监测,主要用于检测列车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

四、监测方法1. 定期巡检:通过人工巡查、观测和测量的方式,对线路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测,确保线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2. 无损检测:通过使用无损检测设备,对轨道、道床等结构进行检测,发现隐患并及时修复,确保线路的安全性。

3.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对线路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并通过专业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前预警并修复潜在故障。

4. 线路运行监测:通过列车载荷测试、车辆振动监测、列车运行记录等方式,对列车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测,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舒适性。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系统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站、列车、设备及各种应急事件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目的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稳定性、便捷性、及时性,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服务。

系统架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最新的信息技术,采用前端传感器、中间件、云平台、数据分析等多层次的架构体系。

系统具有实时监控、远程调度、故障预警、事故处理、数据分析、结果预判等功能,并通过云平台将实时数据、状态信息呈现到调度中心、管理中心等多个分布式终端,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的实时监控、精细化管理、精确调度、精细预测和优化服务。

系统模块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包括以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采用多种实时传感器,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监测数据包括列车位置、车速、站点进出情况、信号灯状态等,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处理模块该模块通过云计算的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存储和分析,对异常数据进行识别和预警,同时为调度中心和管理中心等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可视化显示模块该模块将通过云端服务器上传至调度中心和管理中心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可视化呈现,包括图表、地图、传感器监测图等多种展现形式,以便操作员和管理人员全方位的了解轨道交通运营情况。

调度管理模块该模块实现实时调度和精细管理,包括列车运行速度、车间时间、接车、换段、故障处理等各项内容,与政府应急机构、公安交警部门等部门合作,开展调度救援工作。

风险评价模块该模块通过类别风险评价和本质安全评价,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的安全运行进行评价。

接口开发模块该模块为其他应用系统的有效整合和开发提供接口。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智能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改善了轨道交通的运行实时监管能力和运行安全管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二)2024

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二)2024

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二)引言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二)是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采集、处理和分析相关数据,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人员流量情况、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展开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一、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1. 轨道交通车辆位置定位技术2. 列车运行速度计算与监测3. 线路信号状态监控与分析4. 车辆距离控制和调度5. 异常情况报警与处理策略二、人员流量监测与管理1. 车站人流量采集技术2. 乘车人员统计与分析3. 安全疏导与应急预案4. 区域人员密度监测与调节5. 车站人员行为分析与研判三、设备运行状况监控1. 轨道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报警2. 信号设备故障自动检测与修复3. 能源消耗监控与优化4. 设备维护预测与计划5. 轨道交通设备故障追溯与修复记录四、智能预测与优化调度1. 数据驱动的交通流预测2. 轨道交通调度决策支持3. 轨道交通网络拓扑优化4. 车辆运行时间和频次优化5. 高峰期和特殊事件的应急调度措施五、应急响应与安全保障1. 突发情况监测与处理机制2. 恐怖袭击和火灾预警系统3. 治安和执法支持功能4. 逃生通道和紧急疏散指引5. 技术与人员培训、演练与考核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二)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车辆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人员流量的监测与管理、设备运行的监控、智能预测与优化调度以及应急响应与安全保障功能的提供,该系统可以实现轨道交通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运营。

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将继续发展,应用新技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水平。

地铁监测实施方案模板

地铁监测实施方案模板

地铁监测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需要对地铁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因此,制定地铁监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监测目的。

1. 确保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2. 及时发现和解决地铁线路存在的问题;3. 为地铁线路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数据支持。

三、监测内容。

1. 轨道及道岔的检测,包括轨道的平整度、轨道的几何参数、道岔的运行情况等;2. 车辆设备的检测,包括列车的车体、车轮、车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3. 信号系统的检测,包括信号设备的运行情况、信号系统的联锁检测等;4. 供电系统的检测,包括牵引供电系统、辅助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5. 站场设施的检测,包括站台、站房、站台屏蔽门等设施的运行情况。

四、监测方法。

1. 采用现场检测和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地铁线路进行全面监测;2. 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对地铁线路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监测;3. 结合数据分析和专业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五、监测周期。

1. 对于地铁新建线路,需在开通前进行全面监测;2. 对于已运营的地铁线路,需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定期监测;3. 对于地铁线路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进行临时监测。

六、监测报告。

1.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形成监测报告;2.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等内容;3. 监测报告需及时提交相关部门,以供决策参考。

七、监测责任。

1. 地铁运营单位需建立健全监测责任制度,明确监测工作的责任人;2. 监测人员需具备专业的监测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3. 监测单位需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八、监测保障。

1. 地铁监测工作需充分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2. 监测单位需建立健全的监测管理体系,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3. 监测单位需配备专业的监测人员和技术支持,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监测 ppt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监测 ppt课件
收敛仪
外壁附加荷载
频率读数仪
震动峰值速度
地面线路 基结构
竖向位移 水平位移 纵向变形 横向变形
频率及振幅读数 仪
水准仪、全站仪 全站仪、准直仪
分析计算 分析计算
高架线桥 梁结构
竖向位移
水平位移 纵向变形 横向变形 梁体挠度
水准仪、静力水准 仪、全站仪
全站仪、准直仪 分析计算 分析计算 全站仪
梁板柱附加应力
专项设计(设计、施工、防护、监测、应急 )
评审
未通过
通过
专项设计等报市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施工
后评估
27
3
监测点布置方法和要求
监测对象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
综合监测精度
影响区内监测布点(参考)
竖向位移
水准仪、静力水准 仪、全站仪
水平位移
全站仪、准直仪
地下线隧 道结构
纵向变形 横向变形
净空收敛
分析计算 分析计算
2
运营线保护区施工管理流程
根据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 理办法》(第140号令),北京、上 海、广州等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城市 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法规和 企业规定,对位于轨道交通保护区 内施工的审批程序、建设方及参建 方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工程施工 流程如图所示。
建设单位提出申请
对运营线路进行评估
DS1
铟瓦尺或 条码尺
±4
L
注:1、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以km计); 2、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与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要求相同。
11
3
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法
(2)深桩水准点的埋设方式 深桩水准基准点标石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地铁自动化监测的必要性

地铁自动化监测的必要性

地铁自动化监测的必要性引言概述: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地铁自动化监测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具有极高的必要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地铁自动化监测的必要性,包括提高安全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数据支持和提升用户体验。

正文内容:1. 提高安全性1.1 自动化监测可以实时监控地铁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和问题。

1.2 自动化监测可以提前预警,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1.3 自动化监测可以检测到地铁线路的异常,避免由于线路老化等原因导致的安全隐患。

2. 提高效率2.1 自动化监测可以对地铁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运行效率。

2.2 自动化监测可以自动化处理一些常见问题,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行效率。

2.3 自动化监测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供优化建议,进一步提高地铁运营的效率。

3. 降低成本3.1 自动化监测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维护和运营成本。

3.2 自动化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减少维修成本和停运时间。

3.3 自动化监测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供设备使用寿命预测,合理安排维护计划,降低成本。

4. 提供数据支持4.1 自动化监测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为地铁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4.2 自动化监测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供运营指标和报告,帮助管理者了解地铁运营情况。

4.3 自动化监测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用户行为和需求分析,为地铁运营提供改进方向。

5. 提升用户体验5.1 自动化监测可以提供实时的列车到站信息,方便乘客合理安排出行。

5.2 自动化监测可以提供实时的车厢拥挤度信息,帮助乘客选择合适的车厢。

5.3 自动化监测可以提供实时的运行状态信息,让乘客更加了解地铁的运行情况。

总结:地铁自动化监测的必要性体现在提高安全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数据支持和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

通过自动化监测,我们可以实时监控地铁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和问题,提前预警,防止事故的发生。

{技术规范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

{技术规范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基本情况(1)任务来源2009年11月20日向住建部标准定额司提交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申请;◆2010年3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了建标[2010]43号文件—“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同意了主编单位的编制计划;纳入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计划,并鉴定了合同 协议。

期限是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基本情况(2)审查与报批2012年6月7日~8日,在北京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送审稿)专家审查会。

2012年9月完成报批稿,报批。

本规范为新编制规范,共有11章和4个附录,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监测项目及要求☐5. 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点布设☐6. 周边环境监测点布设☐7. 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8. 监测频率9. 监测控制值与警情报送☐10. 运营阶段监测☐11. 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附录A 监测项目代号及图例☐附录B 基准点、监测点的埋设☐附录C 现场巡查报表☐附录D 监测日报表☐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1)从内容来看本规范主要特点和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基坑、隧道工程施工影响程度,将影响范围划分为主要影响分区、次要影响分区和可能影响分区,并根据影响区来确定监测范围,监测范围应包括主要影响区和次要影响区。

2)根据基坑、隧道工程自身风险等级、周边环境风险等级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将工程监测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3)针对明(盖)挖法、盾构法和矿ft法三大工法及周边环境分别确定了监测对象和项目、监测点布设要求以及监测频率,使轨道交通的监测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4)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项目类型的选择及监测点布设原则是依据监测等级划分的,而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类型的选择及监测点布设原则是按照影响分区确定的。

轨道交通(地铁)专项监测技术总结及数据分析

轨道交通(地铁)专项监测技术总结及数据分析

轨道交通(地铁)专项监测技术总结及数据分析摘要:为保障地铁前期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后期的安全运营,地铁监测工作将伴随着地铁建设及运营的全过程。

地铁结构(主要有车站、隧道)变形可发生在建设期、运营期,也可发生在外部施工作业期。

为满足施工和后期运营接管单位对沉降测量与管径收敛测量的要求,编制详细的测量方案,合理布设长期沉降观测点,并结合长期沉降观测点合理布设长期收敛测量标志,按照相关规定及规范采集数据并经严密平差计算,形成测量成果报告。

为轨道交通运营阶段长期线路结构监测采集线路初始数据,确定合适的技术标准和参照基准,为隧道安全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专项监测、沉降、收敛、自动化监测、钢环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

为提高城市空间的综合利用率,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缓解交通和城市用地这一矛盾的关键。

地铁隧道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会出现土体变形、沉降情况。

土体变形、沉降达到一定限度,不仅会影响地铁施工及后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全程对其进行监测。

在地铁隧道建设期因地质、施工事故及地铁运营期外部施工等可能引起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的情况要进行地铁专项监测。

2、项目背景某轨交线路某段上下行安全联络通道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面积渗漏。

针对该区段情况采取了内衬钢环加固。

为保障建设施工及后期地铁的安全运营,对该区段进行专项监测工作。

3、项目概况3.1、监测区域简表表1.某轨道交通某号线某站1#联络通道区域简况3.2、监测范围及内容该项目监测范围为:上行线1545环~1400环(其中1460环~1481环为钢环片)、下行线1545环~1400环(其中1458环~1485环为钢环片)。

监测内容包含:静力水准自动化沉降监测、人工沉降监测及人工收敛监测3.3、监测频率静力水准自动化沉降监测采样频率为1次/2小时;人工沉降、收敛及裂隙监测频率为2次/周—1次/月。

地铁运营监测方案

地铁运营监测方案

地铁运营监测方案一、背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迁徙和交通需求不断增加。

地铁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方式,承担着日益增加的出行需求。

地铁系统的运营安全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出行安全和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转。

因此,对地铁的运营安全和效率进行监测和评估变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对象地铁系统的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列车运行情况、车站设备运行状况、乘客运输情况以及地铁线路运营情况。

具体包括以下各方面:1.列车运行情况:包括列车的运行速度、运行的准点率、列车的故障率等。

2.车站设备运行状况:包括车站轨道的运行状况、售票机的正常运转情况、安检设备的运行状况等。

3.乘客运输情况:包括客流量、站点的拥挤情况、车厢内的舒适度等。

4.地铁线路运营情况:包括地铁线路的运行区间、列车运行时刻表、车站的开放情况等。

以上监测对象都是地铁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这些对象的运行情况,对于及时发现问题,保障地铁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运转具有关键意义。

三、监测手段地铁运营的监测手段主要包括:传感器监测、数据采集、视频监控、巡检和人工监测。

1.传感器监测:在地铁列车、车站设备以及地铁线路上设置各种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地铁的运行情况、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乘客的情况。

利用传感器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地铁运营中的异常情况,提前预警。

2.数据采集:通过车站设备的自动数据采集系统,收集车站设备的运行数据。

通过列车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列车的运行数据采集。

通过智能化客流分析系统,实现乘客行为的数据采集。

所有这些数据都将反馈到地铁运营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3.视频监控:在地铁车站、列车和线路沿线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地铁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视频监控可以为地铁运营监测中心提供直观的监控画面和录像资料,为分析、研判提供重要依据。

4.巡检:定期对地铁设备、车站和线路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巡检工作是保障地铁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5.人工监测:人工检测是最直接的监测手段,监测人员可以通过现场观察、询问乘客和车站工作人员等方式获取信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旨在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监测活动,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益。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的各个环节,包括施工监测、运营监测和维修监测。

2. 监测目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工程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确保工程安全稳定地运营。

监测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工程结构和设备的安全性•线路和车辆的运行状态•效率和质量的保障3. 监测内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施工监测施工监测是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的监测活动。

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质量监测:包括土壤和地质条件、基础和结构的稳定性等方面的监测。

•施工进度监测: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进度监测,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

•安全监测: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风险评估。

3.2 运营监测运营监测是在轨道交通工程投入运营后进行的监测活动。

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轨道和设备监测:包括轨道和设备的磨损程度、运行状态等。

•车辆运行监测:包括车辆的运行速度、稳定性、乘客负荷等方面的监测。

•安全监测:包括运营过程中的事故和风险评估。

3.3 维修监测维修监测是在轨道交通工程运营过程中进行的监测活动。

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维修监测:包括设备的损坏情况、维修周期和维修质量。

•工程维护监测:包括工程的维护保养情况和维修人员的操作。

•安全监测:包括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

4. 监测方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

根据不同的监测内容和要求,可以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传感器监测:使用传感器和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如加速度计、温度传感器等。

•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关指标和结论。

•图像监测:使用摄像机等图像采集设备对工程进行实时图像监测。

地铁监测 行业报告总结

地铁监测 行业报告总结

地铁监测行业报告总结地铁监测行业报告总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地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青睐。

地铁监测作为地铁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铁运营的安全、顺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地铁监测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总结分析。

一、地铁监测行业的发展现状。

地铁监测行业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地铁线路、车辆、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的一项专业服务。

目前,地铁监测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测体系,包括线路监测、车辆监测、设备监测等多个方面。

通过运用先进的传感器、监测设备和信息技术,可以对地铁运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为地铁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地铁监测技术方面,国内外已经涌现出了许多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如无人机巡检技术、智能传感器监测技术、数据分析与预测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地铁监测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大大提高了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二、地铁监测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扩张和更新换代,地铁监测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地铁监测行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铁监测行业将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迈进。

通过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和系统,实现对地铁运营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2.综合化服务,地铁监测行业将向着提供更多综合化服务的方向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线路、车辆、设备的监测,还将涉及到安全管理、运营调度、应急处置等方面,为地铁运营提供更加全面的技术支持。

3.国际化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际间的地铁建设和运营合作日益频繁,地铁监测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国际化合作机遇。

国内地铁监测企业将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地铁监测行业的未来发展。

地铁监测方案

地铁监测方案

地铁监测方案1. 背景地铁是现代城市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然而,地铁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如设备故障、安全隐患等。

因此,建立一个地铁监测方案,可以实时监测地铁运营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对确保地铁安全、提高运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2. 监测目标地铁监测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实时监控地铁运营情况,发现并处理问题。

具体监测目标包括但不限于: - 地铁列车运行速度 - 站点进出人流量 - 门禁系统 - 环境温度和湿度 - 设备运行状态 - 火灾、烟雾等安全隐患3. 监测方案概述地铁监测方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网络等手段将地铁相关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测中心,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并提供实时报警功能。

4. 监测系统组成地铁监测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 - 传感器:用于采集地铁相关数据,如列车速度、人流量等。

- 数据传输网络: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

- 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用于存储和分析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 监测中心:接收并处理传感器数据,提供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

5. 传感器选择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对于地铁监测方案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常用的地铁监测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 - 速度传感器:用于实时记录地铁列车的运行速度。

- 人流量传感器:安装在地铁站台和车厢门口,用于实时统计人流量。

- 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地铁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情况。

- 火灾烟雾传感器:用于监测地铁车厢内是否存在火灾和烟雾。

6. 数据传输网络地铁监测方案中的数据传输网络需要具备稳定可靠、高速高效的特性。

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 - 有线传输:通过光纤或网线等传输数据,具备稳定可靠的特点,适用于较长距离传输。

- 无线传输: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传输数据,适用于距离较近的传输。

7. 数据存储和处理地铁监测方案中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需要具备高效可靠的特性,能够快速存储和分析大量的传感器数据。

版地铁轨道交通监测实施方案

版地铁轨道交通监测实施方案

版地铁轨道交通监测实施方案
一、概述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地铁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安全运营,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对地铁轨道交通的监测很有必要。

本方案以XXX市地铁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现状,提出地铁轨道
交通监测方案。

二、监测对象
地铁轨道交通监测对象主要包括轨道、电力接触网、机车车辆和站台等。

1.轨道:包括轨道、接触轨、轨枕及轨枕固定装置等;
2.电力接触网:包括电力接触网、接触网固定装置、接触网调节装置等;
3.机车车辆:包括机车车辆、机车空调系统、机车转向架系统等;
4.站台:包括站台、消防系统、减震系统等。

三、监测内容
1.轨道、接触轨等的可靠性监测:对轨道及接触轨等的可靠性,需要
定期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监测,确保其负荷能力可靠,以及检测轨道安装是
否正确;
2.电力接触网的可靠性监测:电力接触网是保证地铁轨道交通运行安
全的重要设备,应定期检查接触网的连接是否牢固,接触网的摩擦片是否
能及时更换,电力接触网的故障检测是否及时;。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测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测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测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测旨在通过对轨道交通的运行状态、乘客流量、设备状况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对运营情况的全面掌控。

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障运行的安全性和顺畅性。

下面将从设备监测、乘客流量监测和行车状态监测三个方面来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设备监测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包括车辆、信号系统、轨道、电力供应等各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设备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调配和维修。

例如,对车辆的监测可以包括车辆的运行速度、制动效果、车门运行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车辆的故障诊断和预测。

对信号系统的监测可以包括信号灯的工作状态、信号传输的准确性等指标的监测,以及信号故障的预警和修复。

通过这些设备的监测,可以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乘客流量监测乘客流量是评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乘客流量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客流高峰时段和拥挤程度,从而根据需求做出相应的运营调整。

例如,当乘客流量过大时,可以增加列车班次,缓解客流压力;当乘客流量较小时,可以适当减少列车运行频率,节约能源。

此外,对乘客的出行偏好、目的地分布等方面的监测也能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提高交通出行效率。

三、行车状态监测行车状态的监测包括轨道状态、行车速度、站点停车时间等指标的监测。

通过对行车状态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轨道偏移、开裂等问题,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障行车的安全。

同时,对行车速度的监测能够及时检测到列车超速或者速度过慢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纠正。

对站点停车时间的监测可以帮助准确掌握列车运营调度情况,提高运行的准点性和可靠性。

轨道运营期监测方案

轨道运营期监测方案

轨道运营期监测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运输问题日益凸显,轨道交通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大、运营周期长,因此对轨道交通的监测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旨在就轨道运营期监测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为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轨道运营期监测方案的意义1.保障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营。

通过对轨道交通线路、车辆、设备、信号系统等进行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乘客和运营人员的安全。

2.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定期监测可以帮助发现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3.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效率。

监测可以帮助发现系统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4.减少运营成本。

通过监测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预防性维护,避免设备损坏和故障,减少维修和更换的费用,降低运营成本。

三、轨道运营期监测方案的内容1.轨道线路监测轨道线路是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和稳定性对运营的影响很大。

轨道线路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轨道几何尺寸的监测。

定期检测轨道的高低差、曲线半径、轨距和平整度等几何参数,确保轨道线路的几何尺寸符合规定标准,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2)轨道变位的监测。

通过测量轨道的变位情况,及时发现轨道的偏移和变形,提前进行调整和维护,保障轨道的平整和安全。

(3)轨道道床的监测。

定期检测轨道道床的沉降和变形情况,避免因为道床沉降引起的轨道变形和隆起,确保轨道道床的稳定性。

2.车辆监测轨道交通车辆是运营系统的核心,其安全、舒适和可靠性对运营影响很大。

车辆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车辆运行参数的监测。

监测车辆的速度、加速度、运行轨迹等参数,分析车辆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车辆的异常运行行为,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2)车辆设备的监测。

定期检测车辆的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牵引系统、空调系统等各项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现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都市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方式,其安全运行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扩张,提高运营安全水平、确保乘客出行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

智能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应运而生,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对轨道交通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从而有效提升运营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系统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传感器与监测装置、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中心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终端。

传感器与监测装置传感器与监测装置是系统的感知层,主要功能是实时采集轨道交通线路、车辆和设施的状态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轨道几何参数、车辆运行参数、接触网状态、信号系统状态等。

传感器种类繁多,包括轨道电路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通过各种方式(如有线或无线)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

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存储。

其主要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卡、通信设备和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采集卡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并进行初步处理;通信设备则实现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传输;数据库服务器则用于存储和管理海量数据。

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是整个智能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决策。

中心控制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信号处理子系统、故障诊断子系统、预警子系统和应急处理子系统等。

远程监控终端远程监控终端主要用于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远程监控和运维。

通过远程监控终端,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接收预警信息,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进行远程应急处理。

关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涉及众多关键技术,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方面: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是实现智能监测的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本规范用于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改造、运营阶段的工程监测技术要求,旨在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行中的安全性。

一、基本原则(一)建立健全科学的工程监测体系,依托规范、技术及基本数据经加核、备案、审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并为调整优化整体运营方案提供技术参考。

(二)实施多集成的智能化监测,适时安排监测点,搭建实时采集数据的监测网络,及时汇总分析跟踪控制,多指标实时全面、逐层连续评估,确保安全性及质量合格性。

(三)正确处理工程监测结果,将监测结果保存起来,归档备案,以便后期检查查阅。

二、监测范围及要求(一)施工阶段1. 轨道交通路堤排水沟及路堤基础施工前、中、后期的地质导线形状及测量水准变化的监测;2. 地铁路基路堰施工比例及压力位置的监测;3. 天桥、桥梁等结构施工灌次的形变量及施工工艺的分析监测;4. 站厅、洞口及设备室的湿度、温度、振动、杂质浓度及噪声等与安全性相关的指标的监测;(二)运行阶段1. 交通密集区块电磁场辐射监测;2. 山体滑坡和地壳变形及新补植地质类型的监测;4. 电缆气象温度、湿度、绝缘电阻、阻抗噪声及结冰等监测;5. 客车安全监控和视频监控系统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三、实施细则(一)工程监测技术负责人应按照《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及《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现场监督检验工作规程》,将安全监测数据及时报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部门备案;(二)交通密集区块电磁场辐射监测,应当使用监测仪器进行检测,并经质量安全监督检验部门确认合格并备案;(三)接触网施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阻抗噪声及结冰等监测,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仪器实施,并实时上传监测数据;(四)对与安全相关的结构地质类型以及运营段路面积水、湿度、温度、杂质浓度和噪声等监测,应统一采用智能系统,实现实时反馈;(五)客车安全监控及视频监控系统数据的实时采集,需安装安全报警仪器,以实现事故实时反馈及自动预警处理;(六)正确存档备案,避免数据丢失。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行车安全监测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行车安全监测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行车安全监测设备》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必须加强行车安全监测。

行车安全监测设备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行车安全监测设备的重要性、种类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行车安全监测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规模的公共交通系统,其运营安全关系到千万乘客的出行安全。

而行车安全监测设备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的运营风险,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和稳定运营。

其次,行车安全监测设备有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行车安全监测设备包括轨道温度监测设备、轮对温度监测设备、车辆轨侧力检测设备、车门状态检测设备等。

轨道温度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轨道的温度变化,预防温度过高引发的轨道变形和事故。

轮对温度监测设备可以检测轮对的温度,避免由于过热引起的轮胎爆炸和脱轨事故。

车辆轨侧力检测设备可以检测车辆在弯道运行时的侧向力,以确保车辆稳定行驶。

车门状态检测设备可以监控车门的开关状态,避免开车门未关导致乘客安全问题。

最后,行车安全监测设备的应用范围广泛。

一方面,行车安全监测设备可以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阶段,通过安装相关设备,及时发现和解决线路、车辆和设施等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行车安全监测设备也可以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通过对各种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预警潜在的运营风险,以保障乘客的安全。

总结起来,行车安全监测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安装不同类型的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轨道、车辆、设施等数据,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的运营风险,提高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而合理应用行车安全监测设备,将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乘客的出行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S1
铟瓦尺或 条码尺
±
4
L
注:1、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以km计); 2、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与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要求相同。
3
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法
1
(2)深桩水准点的埋设方式
7
1
深桩水准基准点标石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8
2
1 基准点宜采用钻机钻孔的方式埋设,基准点
6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监测
张建全
2013年03月

营 线
主要介绍内容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期监测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专项监测 3 轨道交通运营线监测手段及案例
2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期监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对运营线进行长期监测
1
规范对监测对象及项目的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第10.1.1条规定:城市轨道交通 工程施工及运营期间,应对其线路中的隧道、高架桥梁、路基和轨道结 构及重要的附属结构等进行竖向位移监测,必要时还应对隧道结构进行 净空收敛监测。
每5m~20m设置1个 每5m~20m设置1个
0.5mm 1.0mm
每墩柱设置1个 每墩柱设置1个
1.0mm 每相邻墩柱间梁体设置1组 1.0%F.S 根据设计需要
3
监测点布置方法和要求
监测对象 道床结构
监测项目 竖向位移 水平位移
监测仪器
综合监测精度
监测布点
4
监测频率及控制指标
4.1 监测频率 (4)根据上年评估的结果,监测数据稳定的地段在运营第二、三年时每 半年测量一次,变形出现异常或变形不稳定的地段仍按照3个月一次的监 测频率进行监测,直到监测数据稳定或评估通过。 (5)高程基准系统的复测频率为一年一次。 (6)如遇沉降速率过大或发生异常情况时可进行加密观测,以便及时采 取变形控制措施来确保行车安全,并对变形活跃的区段根据需要及相关论 证,可以考虑将沉降观测时间间隔定得比其他区段要小,当采取沉降控制 措施后沉降趋于相对稳定后,再可考虑将该区段的观测周期与全线相同。
高等减震、特殊减震地段盾构隧道沉降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3
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法
(4)隧道水平收敛监测点 隧道水平收敛监测点应
和沉降监测点布置在同一 横断面上,监测点以膨胀 螺丝固定在管片左右两腰 ,利用收敛仪测出两点间 的距离。
水平收敛变形测点布设图
3
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法
(5)不同工法结构交接处、变形缝处的差异沉降监测点布设 对运营线路控制差异沉降尤为重要,因此,在车站结构、明挖矩形隧道
专项设计(设计、施工、防护、监测、应急 )
评审
未通过
通过
专项设计等报市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施工
后评估
3
监测点布置方法和要求
监测对象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
综合监测精度
影响区内监测布点(参考)
竖向位移
水准仪、静力水准 仪、全站仪
水平位移
全站仪、准直仪
地下线隧 道结构
纵向变形 横向变形
净空收敛
分析计算 分析计算
1、地下车站与隧道周边外侧50米内; 2、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30米内; 3、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建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外侧10米内。 (二)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下列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当制定 安全防护方案,在征得运营单位同意后,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 1、新建、扩建、改建或者拆除建筑物、构筑物; 2、敷设管线、挖掘、爆破、地基加固、打井; 3、在过江隧道段挖沙、疏浚河道; 4、其他大面积增加或减少载荷的活动。 上述作业穿过地铁下方时,安全防护方案还应当经专家审查论证。运营 单位在不停运的情况下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的,应 当制订安全防护方案,并报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备案2。4
收敛仪
外壁附加荷载
频率读数仪
震动峰值速度
地面线路 基结构
竖向位移 水平位移 纵向变形 横向变形
频率及振幅读数 仪
水准仪、全站仪 全站仪、准直仪
分析计算 分析计算
高架线桥 梁结构
竖向位移
水平位移 纵向变形 横向变形 梁体挠度
水准仪、静力水准 仪、全站仪
全站仪、准直仪 分析计算 分析计算 全站仪
梁板柱附加应力
4
2
规范对监测点布设的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第10.2.1条规定:隧道、路基的 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直线地段宜每100 m布设1个监测点; 2 在曲线地段宜每50 m布设1个监测点,在直缓、缓圆、曲线中点、 圆缓、缓直等部位应有监测点控制; 3 道岔区宜在道岔理论中心、道岔前端、道岔后端、辙叉理论中心等 结构部位各布设1个监测点,道岔前后的线路应适当加密监测点;
2、盾构隧道:按6m间距(每5环管片)布设 一次,之后每半年
沉降监测点。
一次。

3、隧道收敛:按48m间距布设
4、重大管线、重要建构筑物的沉降监测布设
1、道床沉降:整体道床伸缩缝两侧各布设一
3
上 1、整体道床沉降 个监测点,每块整体道床中间按5m左右的间 第一年每季度一次,
海 2、隧道收敛
距布点。
之后每半年一次。
2
运营线保护区施工管理流程
根据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 理办法》(第140号令),北京、上 海、广州等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城市 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法规和 企业规定,对位于轨道交通保护区 内施工的审批程序、建设方及参建 方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工程施工 流程如图所示。
建设单位提出申请
对运营线路进行评估
2、隧道收敛:按5m间距布设
3
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法
3.1 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 (1) 高程控制网布设原则 1、长期沉降监测的高程控制网应与所在城市高程系统一致; 2、高程控制网应沿线路独立布设成附合线路、闭合线路或者结点网; 3、高程控制网的基准点一般要选用3个以上城市二等基本高程点作为 起算点,并均匀分布; 4、长期沉降监测控制网基准点应沿线路每隔2~3km布设一个深埋水准 点,与城市二等水准点组成长期沉降监测高程基准网;深桩基准点的桩底 应进入持力层或稳定土层,确保桩端在变形影响深度以下; 5、长期变形监测高程控制基准网应定期进行复测,复测频率为一年一 次; 6、高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详见下表。
盾构隧道沉降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监测点埋设应注意: 避开道床伸缩缝、隧道结构变形缝 ; 监测标志避开道床上层钢筋; 避开管片接缝; 不影响管片上其他重要管线的通过 。
3
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法
对于采取高等减震措施、特殊减震措施(钢弹簧浮置板)的地段,除了 在道床上布设监测点外,应在同一横断面的行车方向右侧盾构隧道结构上 布设监测点,以便更进一步掌握隧道结构的沉降情况。
3
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法
对于采取高等减震措施、特殊减震措施(钢弹簧浮置板)的结构区段 来说,由于特殊减震措施自身会有一定的变形发生,在道床上布设监测 点的同时,应在同一横断面的结构上布设监测点。
特殊减震地段地下结构沉降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3
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法
(3)盾构隧道竖向沉降变形监测点 对于铺设一般道床的地段而言,沉降监测点应布设在整体道床上,并位于 线路中心线上的两根轨枕中间。
与区间盾构隧道交接处、明挖结构和隧道变形缝处两侧道床轨道中间,应 各布设一个监测点,左、右线各布设1对,每座车站共布设4对。
车站与隧道交接处结构差异沉降测点布置示意图
3
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法
(6)联络通道沉降监测点布设 每个联络通道布设两个沉降监测点,且和联络通道中心相交的隧道中心处 应布设一个沉降监测点,便于监测联络通道和隧道的差异沉降值。
现状不同城市运营线路监测项目、测点布设、监测频率有所区别
目前苏州、杭州及上海不同城市运营线路监测的具体要求:
序城 号市
监测项目
监测点布设要求
监测频率
1
苏 州
1、结构沉降 2、隧道收敛
1、地下车站:每个车站布3个监测断面,每
断面左、右线各布设1个沉降监测点。
2、区间隧道:每20米一个监测点。
第一年每季度一次,
2
规范对监测点布设的要求
4 线路结构的沉降缝和变形缝,车站与区间衔接处,区间与联络通道 衔接处,附属结构与线路结构衔接处应有监测点或监测断面控制;
5 隧道、高架桥梁与路基之间的过渡段应有监测点或监测断面控制; 6 地基或围岩采用加固措施的轨道交通线路结构或附属结构部位应布 设监测点或监测断面; 7 线路结构存在病害或处在软土地基等区段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布设 监测点。
应变计
0.5mm 1.0mm
每5m~20m设置1个;盾构隧道每3环~15环设 置1个 每5m~20m设置1个;盾构隧道每3环~15环设 置1个
0.06mm 1.0%F.S 1.0%F.S 0.5mm 1.0mm
每5m~20m设置1个;盾构隧道每3环~15环设 置1个 每处设置2个~4个
每处设置2个~4个
2
底部埋设深度应至相对稳定的土层,钻孔底封堵
3
厚度宜为360mm,基点底靴厚度宜为1,000mm。
3
34
2 基准点分为内管和外管,外管直径宜为75mm
5
,内管直径宜为30mm,基准点顶部距面距基准点顶部高度宜为
700mm;
6
3 保护井壁宜采用砖砌,井壁厚度宜为240mm
联络通道沉降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3
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法
(7)U型槽结构与地面段的差异沉降监测点布设
U型槽结构与地面段交接处差异沉降测点布设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