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课件
合集下载
春夜喜雨PPT优秀课件
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诗文赏析:
乃:于是,便。
发生:指(春雨催动)植物萌发生长。
思考: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体评价?
“好”,一个”好”字既是作者对春雨的赞誉,也流露出作者欣喜的心情.
”知”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体贴、可爱。
随 风 潜 入 夜 , 润 物 细 无 声
子美
杜少陵
杜工部
“诗圣”
唐代
现实主义
整体把握诗歌: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759年)定居成都西郊杜甫草堂时所写。
“喜”字,“喜”是作者的一种内心感情。
因雨而喜。
因何而喜呢?
请问:题目《春夜喜雨》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 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和思想基础:
(1)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反映饱经战患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
练习:
1. 这首诗布局是严谨的,从顺序上说,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
它从夜晚写到晓(早晨),从物写到花,又从听觉写到视觉,从实景写到虚景,层层深入。
2. 情景交融,构成诗歌的意境,情与景,也是构成诗歌两个要素,《春夜喜雨》通篇写景,是否就没有写情?
不是,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写景,是情中之景,而情,又是景中之情,全诗情景交融,不着痕迹,才使得诗歌本身含蓄蕴藉,使人读之,悠然神往。也使得诗歌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 , 诗人。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 。也因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因而世人又称他为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他亦被称为 。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春夜喜雨》ppt
深入研究
《春夜喜雨》的研究历来受到重视,学者们从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 深入探讨,丰富了对其内涵和价值的认识。
争议之声
尽管《春夜喜雨》备受赞誉,但仍有一些人对其中某些诗句的解读持有不同意见,引发 了一些争议和讨论。
对现代的意义
生态意识
《春夜喜雨》表达了杜甫对自然和生态环境 的关注,对于现代社会提倡生态文明、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生机勃勃
春雨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使大地充满生机,展现出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04
《春夜喜雨》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
语言简练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运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 春雨的细腻和美好。
形象生动
诗歌中的语言形象生动,如“润物细无声”,将 春雨的轻柔和细腻表现得淋漓尽致。
节奏感强
诗歌中的语言节奏感强,通过平仄和韵律的运用 ,营造出优美的音乐感。
义情怀。
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哲理性和人道主义精神,被誉为
03
“诗中的历史”。
02
《春夜喜雨》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代社会环境
唐代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 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杜甫所处的时代
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社 会矛盾逐渐激化,民生凋敝。
个人背景
杜甫的生平
杜甫出生于一个官僚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后考中进士。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 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 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 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 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杜甫的五七古长篇,是他人 格和作品人格的集中表现。
杜甫在五言、七言律诗创作 上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杜甫的诗歌风格
01
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春夜喜雨》的研究历来受到重视,学者们从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 深入探讨,丰富了对其内涵和价值的认识。
争议之声
尽管《春夜喜雨》备受赞誉,但仍有一些人对其中某些诗句的解读持有不同意见,引发 了一些争议和讨论。
对现代的意义
生态意识
《春夜喜雨》表达了杜甫对自然和生态环境 的关注,对于现代社会提倡生态文明、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生机勃勃
春雨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使大地充满生机,展现出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04
《春夜喜雨》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
语言简练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运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 春雨的细腻和美好。
形象生动
诗歌中的语言形象生动,如“润物细无声”,将 春雨的轻柔和细腻表现得淋漓尽致。
节奏感强
诗歌中的语言节奏感强,通过平仄和韵律的运用 ,营造出优美的音乐感。
义情怀。
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哲理性和人道主义精神,被誉为
03
“诗中的历史”。
02
《春夜喜雨》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代社会环境
唐代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 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杜甫所处的时代
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社 会矛盾逐渐激化,民生凋敝。
个人背景
杜甫的生平
杜甫出生于一个官僚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后考中进士。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 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 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 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 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杜甫的五七古长篇,是他人 格和作品人格的集中表现。
杜甫在五言、七言律诗创作 上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杜甫的诗歌风格
01
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春夜喜雨》PPT课件
理解全文: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的抓住这 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第一句写了下雨的季 节,直接赞美了这场及时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 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后面三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 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 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没有一 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好雨: 指春雨。乃: 就,马上。发生: 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潜: 暗暗地 ,静悄悄地。润物: 使植物受到雨水的 滋养。野径: 田野的道路。俱: 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独:独自,只 有。晓:早晨。红湿处:花沾上雨水变 得沉重。红,花。花重: 花因沾着雨水 ,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垂下来。火: 这里是指渔火。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 市南,亦称锦城。
教 学 难 点
对诗中意象词的深入理解,融入情景,体味当时作者的
心境,感悟人生,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提升自我道德 品质,学会发现生活中类似人物的事迹。
润物细无声
教学过程
The teaching process
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预 习情况
品读文本
合作探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成灰泪始干
认读、理解、书写
哪些句子是直接对“春 雨”进行“赞美”
古诗背景,理解内容, 创作思路
合作探究
Cooperation inquiry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 (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春夜 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 (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 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 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 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情感思路,构思行文: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小学语文六年级古诗词诵读单元《春夜喜雨》课件(共16张PPT)
《春夜喜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古诗词诵读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
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 诗艺高深,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 被称为“诗史”。
1.找一找描写春雨的古诗词,试着背诵积累一两首。 2.背诵《春夜喜雨》。
好在哪里?
首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知:知道、明白。 产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颔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暗暗地,Biblioteka 悄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颈联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对照 对偶 田野间的小路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尾联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像看到怎样 的情景?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成都曾经是主 持织锦的官员的官署所在地,所以叫 “锦官城”。蓉城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朗读提示
自己读古诗,把古诗 读正确、读流利。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古诗词诵读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
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 诗艺高深,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 被称为“诗史”。
1.找一找描写春雨的古诗词,试着背诵积累一两首。 2.背诵《春夜喜雨》。
好在哪里?
首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知:知道、明白。 产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颔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暗暗地,Biblioteka 悄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颈联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对照 对偶 田野间的小路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尾联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像看到怎样 的情景?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成都曾经是主 持织锦的官员的官署所在地,所以叫 “锦官城”。蓉城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朗读提示
自己读古诗,把古诗 读正确、读流利。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课件(共25张PPT)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3月5日
下课! 同学们再见!
2024 课件
总结技巧(一)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引导学生理解《春夜喜雨》的诗意,并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小学升初通中过的多作种文形选式材的技朗巧读如,下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 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 • 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物或植物名。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_红__杏___出墙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_茱__萸___少一人。 枯__藤____老树昏__鸦____ ,小桥流水人家。 儿童急走追黄__蝶____ ,飞入_菜__花___无处寻。
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场景等,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注重描写播:放注课重件描,写展可以示让诗文句章的更注加音生和动形解象释。,在引选导择学材生料时初,步可了以解选词取意一些。具有描 写性的材指料名,学如生人朗物读形象课、文景,色其描他写学等生,通认过真描听写读来,表互现相主题纠和正中读心音思和想停。顿。
深入挖掘播:放对范于读小录学音升初,中引的导学学生生来认说真,选听择读自,己感熟受悉古的材诗料的非韵常味重和要情。感可以。从家庭、
学校、生二活、等初方步面感选知择自己熟悉的材料,这样能够更好地把握主题,写出有真情实感 的文章。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关注细节:选择具有细节的材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自
3《春夜喜雨》课件(共31张PPT)
新知讲解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前,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 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开始流亡 生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 畔搭建草堂安身。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 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 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新知讲解
解诗题
春夜喜雨
新知讲解
指导朗读
全诗应该用欢喜、 轻松的语调来读,读出 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讨论交流
见诗如见人,诗是诗人真实情 感的表达,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一 首 诗 , 也 读 懂 了 一 位 诗 人 —— 杜 甫 。在你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样的诗 人?
《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 。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其中对 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 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新知讲解
五言律诗
春夜喜雨
自由读古诗, 唐 杜 甫 读准字音,读
nǎi
首
好 雨 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节 , 当 春 乃 发 生 好节奏。
《春夜喜雨》这题目中哪一个字是这首诗的关键?
这首五言律诗,是唐诗名篇之一,是杜甫于唐 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这 是一首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新知讲解
读一读
明诗意
回想一下学习古诗有什么方 法?
1.看注释、查资料、看插图、联系生活经
验、联系已有知识、联系上下文、读出画 面……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春夜喜雨 (共17张PPT).ppt
。2021年1月13日星期三2021/1/132021/1/132021/1/13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1月2021/1/132021/1/132021/1/131/13/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1/132021/1/13January 13,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1/132021/1/132021/1/131/13/2021 12:11:09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1/132021/1/132021/1/13Jan-2113-Jan-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1/132021/1/132021/1/13Wednesday, January 13,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1/132021/1/132021/1/132021/1/131/13/2021
诗歌结构
知时节 当春发生 知
潜入夜 润物无声 听 春夜喜雨
云俱黑 火独明 看
红湿处 花重城
想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 的诗,“喜”字统摄全篇,表 现作者因雨下得及时而喜悦的 心情,赞美了春雨无私奉献给 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 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主题思想
当堂检测
1.杜甫,字 子美 , 唐 代诗人,号 少陵野老 。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 国忧民,被称为 “诗圣”;他的诗反映现实, 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他的作品被 称为 “诗史”。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诗文赏析
首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①时节:时令,季节。 ②当:正当,正值。
《春夜喜雨》课件PPT
06
《春夜喜雨》的实践应用
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知识传授
通过课件展示《春夜喜雨》的文 本内容,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文 知识,如生字、词语、语法等。
阅读理解训练
引导学生阅读《春夜喜雨》,通过 课件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诗歌的 主题、意境和表达方式。
写作技巧学习
通过分析《春夜喜雨》的写作技巧, 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 学习并掌握诗歌写作的基本技巧。
02
《春夜喜雨》的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的背景
01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 点,这场动乱持续了八年,对唐 朝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造成了巨 大的破坏。
02
战争使得大量人口死亡或者流离 失所,国家财政严重亏损,社会 矛盾激化,导致了唐朝的衰落。
杜甫在成都的生活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曾多次流离失所 ,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定居于成都。
朗诵的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
在朗诵过程中,要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内涵,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通过声 音、表情和动作的配合,将诗歌的情感 传达给听众。
VS
情感处理
根据诗歌的情感变化,适当调整自己的情 感表达。例如,在描述春雨的喜悦时,要 表现出欢快、愉悦的情感;在描述春雨的 细腻时,要表现出温柔、细腻的情感。
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诗歌意境感受
通过课件呈现《春夜喜雨》的插 图、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引导学 生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氛围。
诗歌语言品味
通过课件分析《春夜喜雨》的语 言特点,如用词、音韵、节奏等, 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诗歌主题探讨
通过课件引导学生探讨《春夜喜 雨》的主题意义,如对自然的赞 美、对生活的热爱等,提高学生
诗歌的语言和修辞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春夜喜雨 课件(共23张PPT)
品读诗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品读诗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品读诗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品读诗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
《春》(节选) ——朱自清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 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 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 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 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 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 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注释学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乃:就,于是。 潜:暗暗的,悄悄的。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润物:植物受到雨水的滋润。 俱:全,都。 晓:早晨。 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锦官城:也称锦城,成都的别称。
忧民
忧国忧民
忧国
升华感悟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升华感悟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ppt
杜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等 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 柔美和生机,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 生命力。
灵感来源
春雨滋润大地、给万物带来生机的景 象触动了杜甫的内心,他通过诗歌表 达了对春雨的喜爱和对大地万物的祝 福。
03
《春夜喜雨》的诗歌内容
描述春雨的景象
01
02
03
细雨绵绵
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 春雨绵绵的景象,给人一 种柔和、轻盈的感觉。
润物无声
春雨悄然降临,滋润着大 地万物,无声无息,却带 来了生机和活力。
雨中春泥
春雨带来的不仅仅是湿润 ,还有春泥的芬芳,这种 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 于雨中。
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
心情愉悦
诗人通过春雨的描绘,表 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欢 畅,春雨成为了情感的载 体。
自然之美的赞叹
诗人赞美春雨带来的美丽 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 的敬畏和欣赏。
情感的自然流露
诗人的喜悦之情自然流露 ,不矫揉造作,让人感受 到真挚的情感。
赞美春雨对大地万物的滋润
万物复苏
春雨滋润着大地万物,让沉睡的 生命焕发出新的生机,万物复苏
,春意盎然。
生长的力量
春雨象征着生长的力量,它滋养 着大地,让生命茁壮成长,绽放
出绚烂的光彩。
感恩与敬畏
诗人通过赞美春雨对大地万物的 滋润,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恩与敬 畏之情,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
ABCD
杜甫出生于京兆杜氏,自 幼好学,七岁能作诗。
后来,杜甫在长安任职, 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迫离开 。他曾流落江湖,历经艰 辛。
杜甫的文学成就
杜甫是唐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之 一,他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
价值。
杜甫的诗歌内容广泛,涉及社 会、历史、政治、军事等多个 领域,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
《春夜喜雨》课件
注释:
① 知:明白,知道。拟人手法。 ② 乃:就; 发生:植物萌发生长。 ③ 潜入:悄悄地进入。拟人手法。 ④ 润物:滋润万物。 ⑤ 野径:田野小路; 俱:都,全。 ⑥ 火:渔船上的灯光。 ⑦ 红湿处:被雨水润湿的花丛。 ⑧ 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⑨ 锦官城:指成都。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塞 卢下 纶曲
时月夜人 鸣出静间 春惊春桂 涧山山花 中鸟空落
唐鸟
王 维
鸣 涧
这三首诗押什么韵?(一东)
《平水韵》一东韵
东同铜桐筒童僮瞳中忠衷盅终虫冲忡崇充弓躬宫公功 工攻笼胧咙聋珑隆窿冯丰风枫疯洪红虹烘鸿丛匆葱聪 骢戎绒融穷穹雄熊蒙朦蓬篷翁嗡空嵩通棕 《平水韵》一东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ing 小溪泛尽却山行。ing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eng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eng 画楼西畔桂堂东。ong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ong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ong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eng
想研究押韵,可利用《声律启蒙》
旱灾Biblioteka 注释:①涸:河底没有水干枯了。 ②流冗:到处流浪,无家可归。 ③唯蒿莱:田地里只有野草。
注释:
①涸:河底没有水干枯了。 ②流冗:到处流浪,无家可归。 ③唯蒿莱:田地里只有野草。
诗圣写“作文”跑题!
字里行间
“罅缝”里的喜意
“好”——欣喜万分…… “知”——需要就来…… “潜”——默默付出…… “细”——温柔滋养…… “黑”——雨量充沛…… “明”——雨景壮美…… “湿”——润泽大地…… “重”——花开满城……
五律·春夜喜雨
唐·杜甫
注释:
① 知:明白,知道。拟人手法。 ② 乃:就; 发生:植物萌发生长。 ③ 潜入:悄悄地进入。拟人手法。 ④ 润物:滋润万物。 ⑤ 野径:田野小路; 俱:都,全。 ⑥ 火:渔船上的灯光。 ⑦ 红湿处:被雨水润湿的花丛。 ⑧ 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⑨ 锦官城:指成都。
春夜喜雨ppt课件
对诗人杜甫的认知与理解
背景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 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
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既有对 生活的赞美和热爱,又有对现实的 批判和反思。
认知
通过学习杜甫的诗歌,我不仅了解 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 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人的思想和情 感世界。
05
总结与反思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
主题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夜晚的雨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 情。
语言
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语言,通过描写雨的声音、景象以及带来的感受 ,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感悟
从这首诗中,我体会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 积极态度,这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03
诗文赏析
诗文内容
01
诗人杜甫的简介
02
03
04
《春夜喜雨》的创作背景
描述诗中展现的春天夜晚下雨 的场景
诗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诗文结构
诗的体裁和形式 诗的用字和用词
诗的韵律和节奏 诗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诗文意境
01
诗中描绘的景 象和氛围
02
诗中表达的情 感和感受
诗中表达的意 境和意象
03
04
社会的思考。
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本部分详细介绍了《春夜喜雨》中使用的各种表现手法, 如比喻、拟人、象征等,并通过具体诗句进行举例说明。
艺术风格
本部分对《春夜喜雨》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包括语言 运用、韵律节奏、意象营造等方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 术个性。
名句赏析
本部分选取了《春夜喜雨》中的一些著名诗句,对其进行 了深入的赏析和解读,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些诗句所表达 的情感和意境。
春夜喜雨古诗文PPT课件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 “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 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
“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 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 们看得见,听得清。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 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 颈联。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
03
课堂讨论
读课题,这四个字中,哪 一个字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作者的情感?
喜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 “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 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 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 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 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 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春夜喜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学课诗延 习文句伸 目解赏拓 标读析展
目中 国 风 古 诗 录词 教 育
01
学习目标
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 库中的瑰宝。李”、“杜”各是指谁呢?
02
课文解读
1解诗题
《春夜喜雨》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 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 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 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句迎合了第一句中的哪个字? 知
朗读这两句诗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春”和“雨”,这 两句点明了诗题中的哪个字? 夜 它不但点了题,还进一步体现了春雨的 “好”。想一想,春雨“好”在哪里?
它好在可以润物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它是如何润物的? 从“潜”字体会到它悄悄地润物。
乃: 就
字词乐园
发生: 产生,诗中指雨水降临。 潜: 悄悄地,无声无息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润,滋润。 野径: 田野间的小路。
俱: 都
字词乐园
火独明:渔船上的灯火还亮着。 晓: 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花朵上带着雨露。 花重: 花沾满了雨水显得饱满沉重。 临安:南宋的京城,今杭州市。 锦官城:成都市。因为古代成都曾经住过
三、四两句,作者从听觉的角度来写 雨的润物无声,那这两句作者是从什么角 度来写春雨的可爱? 视觉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作者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雨意正浓。 诗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野径云俱黑
此时真的是一片漆黑吗?
不是,还有船上的烛光。
这一点光象征着诗人心头升起的希望。 他相信春雨绵绵不断,能彻底地滋润干涸 的大地,所以,诗人用“俱黑”对“独 明”。
春夜喜雨
资料宝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 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 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 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
资料宝袋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 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被后人称为“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 部,也称他杜少陵、杜 草堂。
图解结构
知时节 乃发生
春
春雨降临 潜入夜
润无声
夜
喜 雨 野外雨景:云俱黑 火独明
雨后美景:红湿 花重
洋绝 溢妙 喜春 悦雨 情图
概括主题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细致地描写了春 雨的特点,着重刻画了春夜的静寂和美 丽,把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表露无遗。
写法点拨
本文采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方 法,“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与“田野中的 小路,江上的渔火”动静结合,表现了 春雨的润物无声及绵绵不绝的情态。
预习检查
1、指名朗读《春夜喜雨》。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字词乐园
乃潜 野径 锦官城
俱发 红湿 独
字词乐园
左窄右宽的字: 潜 俱 锦 径:注意偏旁是双立人。 俱:右半部分是“具”,里面是四横。
字词乐园
多音字
fā (奋发) 发
fà (头发)
字词乐园
好雨: 春雨 知: 懂得,知情。 时节: 时令,天气。 当: 在……时候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那春雨有何令人欣喜之处呢?
春雨能滋润大地。
春雨能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春雨过后,我们能看到美丽的景色。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那杜甫为何因雨而喜呢? 当时,饱经战乱之苦的杜甫终于结 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成都定居,过 上安稳的日子,他能不喜吗?
看到绵绵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 宁,百姓的丰收,他能不喜吗?
杜甫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对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春 夜喜雨》。 春 夜 喜 雨
(唐)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请同学们看这首诗,它属于哪一类?
五言律诗 请同学们看诗题,这四个字中,哪 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喜 诗人因何而喜? 因这场春雨而喜。
这个“潜”字形象地写出春雨的什 么特点?
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雨是在夜 晚下的,别人并不知道。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还有描写春雨如何润物的吗? 细 这个“细”字形象地写出春雨的什 么特点? 写出春雨非常小
全班齐读,指导读。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这两句写的什么情景? 由于下雨,天上满是乌云,小路上一 片漆黑,只看得见江上渔船里的烛光。
全班配乐齐读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中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 体评价? 好 春雨好在什么地方? 它知时节 雨本无知,作者却说它“知”,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春雨还好在什么地方? 当春乃发生
“当春乃发生”是什么意思? 到了春天,雨就下起来了。
主持织锦的官,所以叫锦官城。
课文详解
一、导入新课
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 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 唐朝是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曾出现无数诗 人。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 愈独独推崇两个人。他曾说:“李杜文章 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 “李白”,那这个“杜”是谁呢?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晓”是什么意思? 早晨
到早晨了吗? 没有
这两句是实景还是想象之景?想象之景 诗人想象第二天早晨将会是怎样的情景? 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
花团锦簇、万紫千红、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春意盎然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你是如何理解的? 没有春雨的滋润,花儿不会那么美丽。 这是春雨的功劳。 这两句诗中,你认为作者哪两个字用得 特别贴切、生动? “红”写出了花;“重”写出花儿有 了雨的滋润,非常饱满的样子。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这个“重”字和第四句中的哪个字相 照应? “细”字相照应。
这“花重锦官城”的瑰丽景观,都是 知时节、润万物的“好”雨的恩泽啊! 请同学们展开联想,此时,田里的禾苗 是什么样子?
一定更有精神了!大自然的 一切肯定更美了。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诗人一生历经磨难,饱经战乱流离之 苦,如今,他终于定居成都。面对绵绵 春雨,想到难得的安宁生活,他怎能不 万分欣喜,不由得赞叹—— (全班齐读全诗)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知时节的好雨悄悄地、轻柔地滋润着 大地。面对绵绵春雨,想到它将带给锦 官城一片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他怎能 不喜上眉梢,不由得赞叹—— (全班齐读全诗)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春雨恩泽万物,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命 运。面对绵绵春雨,想到它将带给人们 期盼已久的丰收,他怎能不万分激动, 不由得赞叹—— (全班齐读全诗)
朗读这两句诗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春”和“雨”,这 两句点明了诗题中的哪个字? 夜 它不但点了题,还进一步体现了春雨的 “好”。想一想,春雨“好”在哪里?
它好在可以润物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它是如何润物的? 从“潜”字体会到它悄悄地润物。
乃: 就
字词乐园
发生: 产生,诗中指雨水降临。 潜: 悄悄地,无声无息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润,滋润。 野径: 田野间的小路。
俱: 都
字词乐园
火独明:渔船上的灯火还亮着。 晓: 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花朵上带着雨露。 花重: 花沾满了雨水显得饱满沉重。 临安:南宋的京城,今杭州市。 锦官城:成都市。因为古代成都曾经住过
三、四两句,作者从听觉的角度来写 雨的润物无声,那这两句作者是从什么角 度来写春雨的可爱? 视觉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作者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雨意正浓。 诗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野径云俱黑
此时真的是一片漆黑吗?
不是,还有船上的烛光。
这一点光象征着诗人心头升起的希望。 他相信春雨绵绵不断,能彻底地滋润干涸 的大地,所以,诗人用“俱黑”对“独 明”。
春夜喜雨
资料宝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 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 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 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
资料宝袋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 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被后人称为“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 部,也称他杜少陵、杜 草堂。
图解结构
知时节 乃发生
春
春雨降临 潜入夜
润无声
夜
喜 雨 野外雨景:云俱黑 火独明
雨后美景:红湿 花重
洋绝 溢妙 喜春 悦雨 情图
概括主题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细致地描写了春 雨的特点,着重刻画了春夜的静寂和美 丽,把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表露无遗。
写法点拨
本文采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方 法,“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与“田野中的 小路,江上的渔火”动静结合,表现了 春雨的润物无声及绵绵不绝的情态。
预习检查
1、指名朗读《春夜喜雨》。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字词乐园
乃潜 野径 锦官城
俱发 红湿 独
字词乐园
左窄右宽的字: 潜 俱 锦 径:注意偏旁是双立人。 俱:右半部分是“具”,里面是四横。
字词乐园
多音字
fā (奋发) 发
fà (头发)
字词乐园
好雨: 春雨 知: 懂得,知情。 时节: 时令,天气。 当: 在……时候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那春雨有何令人欣喜之处呢?
春雨能滋润大地。
春雨能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春雨过后,我们能看到美丽的景色。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那杜甫为何因雨而喜呢? 当时,饱经战乱之苦的杜甫终于结 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成都定居,过 上安稳的日子,他能不喜吗?
看到绵绵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 宁,百姓的丰收,他能不喜吗?
杜甫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对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春 夜喜雨》。 春 夜 喜 雨
(唐)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请同学们看这首诗,它属于哪一类?
五言律诗 请同学们看诗题,这四个字中,哪 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喜 诗人因何而喜? 因这场春雨而喜。
这个“潜”字形象地写出春雨的什 么特点?
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雨是在夜 晚下的,别人并不知道。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还有描写春雨如何润物的吗? 细 这个“细”字形象地写出春雨的什 么特点? 写出春雨非常小
全班齐读,指导读。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这两句写的什么情景? 由于下雨,天上满是乌云,小路上一 片漆黑,只看得见江上渔船里的烛光。
全班配乐齐读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中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 体评价? 好 春雨好在什么地方? 它知时节 雨本无知,作者却说它“知”,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春雨还好在什么地方? 当春乃发生
“当春乃发生”是什么意思? 到了春天,雨就下起来了。
主持织锦的官,所以叫锦官城。
课文详解
一、导入新课
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 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 唐朝是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曾出现无数诗 人。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 愈独独推崇两个人。他曾说:“李杜文章 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 “李白”,那这个“杜”是谁呢?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晓”是什么意思? 早晨
到早晨了吗? 没有
这两句是实景还是想象之景?想象之景 诗人想象第二天早晨将会是怎样的情景? 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
花团锦簇、万紫千红、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春意盎然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你是如何理解的? 没有春雨的滋润,花儿不会那么美丽。 这是春雨的功劳。 这两句诗中,你认为作者哪两个字用得 特别贴切、生动? “红”写出了花;“重”写出花儿有 了雨的滋润,非常饱满的样子。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这个“重”字和第四句中的哪个字相 照应? “细”字相照应。
这“花重锦官城”的瑰丽景观,都是 知时节、润万物的“好”雨的恩泽啊! 请同学们展开联想,此时,田里的禾苗 是什么样子?
一定更有精神了!大自然的 一切肯定更美了。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诗人一生历经磨难,饱经战乱流离之 苦,如今,他终于定居成都。面对绵绵 春雨,想到难得的安宁生活,他怎能不 万分欣喜,不由得赞叹—— (全班齐读全诗)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知时节的好雨悄悄地、轻柔地滋润着 大地。面对绵绵春雨,想到它将带给锦 官城一片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他怎能 不喜上眉梢,不由得赞叹—— (全班齐读全诗)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春雨恩泽万物,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命 运。面对绵绵春雨,想到它将带给人们 期盼已久的丰收,他怎能不万分激动, 不由得赞叹—— (全班齐读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