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全归纳:有理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全归纳:有理数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全归纳:有理数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a)n=-an或(a-b)n=-(b-a)n,当n为正偶数时:(-a)n=an或(a-b)n=(b-a)n.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一、有理数的意义1.有理数的分类知识点:大于零的数叫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的数叫负数;如果一个正数表示一个事物的量,那么加上“﹣”号后这个量就有了完全相反的意义;3, 5.2也可写作+3,+5.2;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或2.数轴知识点:数轴是数与图形结合的工具;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的三元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这三元素缺一不可,是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数轴的根本依据;数轴的作用:1)形象地表示数(因为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以后会知道数轴上的每一个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2)通过数轴从图形上可直观地解释相反数,帮助理解绝对值的意义,3)比较有理数的大小:a )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b )正数都大于零,c )负数都小于零,d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 相反数知识点: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且分别在原点的两边;规定:0的相反数是0。
4. 绝对值知识点: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即若a>0,则∣a∣=a. 若a=0,则∣a∣=0. 若a<0,则∣a∣=﹣a ;绝对值越大的负数反而小;两个点a与b之间的距离为:∣a-b∣。
二、有理数的运算1. 有理数的加法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②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多个有理数相加时,把符号相同的数结合在一起计算比较简便,若有互为相反的数,可利用它们的和为0的特点。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知识点在七年级数学中,有理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负数的概念、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的比较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其中分母不为0。
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以及0。
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例如2/3、-3/4等,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1.有理数的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保留符号取绝对值相加。
例如:3+5=8,-3+(-5)=-8,-3+5=2,-3-(-5)=2。
2.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如:3-5=3+(-5)=-2,-3-(-5)=-3+5=2。
3.有理数的乘法:符号相同为正,符号不同为负,绝对值相乘。
例如:3×4=12,-3×4=-12,-3×(-4)=12。
4.有理数的除法:除数不为0,符号相同为正,符号不同为负,绝对值相除。
例如:8÷2=4,-8÷2=-4,-8÷(-2)=4。
三、负数的概念1.负数的概念:小于0的整数即为负数。
例如:-1、-2、-3等。
2.相反数: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当且仅当它们的和等于0。
例如:2和-2互为相反数。
3.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这个数到0的距离。
例如:|-3|=3,|5|=5。
四、有理数的比较1.相等与不等:两个有理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差等于0。
例如:-4+6=2,所以-4和6不相等。
2.大小比较:可以用数轴比较大小,也可以比较绝对值。
例如:-5<2,|3|>|-5|。
总之,在数学学习中,有理数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更好地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加减乘除、负数的概念、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的比较等方面的知识点提供一定的帮助。
七年级数学上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有理数43个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有理数43个知识点1.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数轴的概念和使用。
3.整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4.整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5.整数的加法与减法。
6.整数的加减法性质。
7.整数的乘法与除法。
8.乘积的正负性。
9.除法的性质。
10.乘方的概念和运算。
11.乘方的特例:0、1和负整数指数。
12.平方根的概念和运算。
13.数的正负的乘方。
14.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
15.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1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性质。
17.加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18.小数的概念和表示。
19.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概念。
20.小数的相加与相减。
21.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22.有理数乘除运算的性质。
23.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
24.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
25.百分数的增减。
26.百分数的倍数和倍数的百分数。
27.分数的概念和表示。
28.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概念。
29.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
30.分数的相加和相减。
31.分数的相乘和相除。
32.倒数的概念和运算。
33.分数化简与约分。
34.分数的混合运算。
35.分数方程的解法。
36.分数不等式的解法。
37.分数的小数表示。
38.循环小数与无理数的概念。
39.循环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换。
40.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法。
41.百分数的小数表示。
42.百分数的应用。
43.有理数的运算问题的解法。
以上是七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的43个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更好地应对考试和日常学习中的数学问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导图知识点一、正数和负数(1)大于0的数叫作正数,正数有时在数字前面加“﹢”号,读作“正”例:1,2,3,+4,+5,+6,+7都是正数(2)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作负数,“﹣”读作“负”例:﹣1,﹣2,﹣3,﹣4,﹣5,﹣6,﹣7都是负数(3)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相反”的意思例:向前走5米记为﹢5米,则向后走5米记为﹣5米;向右走5米记为﹢5米,则向左走5米记为﹣5米;(4)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0不止是表示“没有”例:0℃所表示的是一个确定的温度,不是表示没有温度习题1:指出下列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1;3;﹣5;﹣7;﹢9;﹣2;﹢4;6;﹣8;0知识点二、有理数(1)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例:11,﹣12,13,2,﹣3,4都是有理数(2)可以写成正分数形式的数为正有理数;例:11,13,2,4都是正有理数(3)可以写成负分数形式的数为负有理数;例:﹣12,﹣3,都是负有理数习题2:指出下列数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正有理数,哪些是负有理数1;2;﹣3;﹣5;π;7;﹣9;13;﹣15知识点三、数轴(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2)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作原点(3)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 (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 (或下)为负方向(4)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例:习题3:用数轴表示下列各点A (1);B (﹣2);C (1);D (2.5);E (﹣3)知识点四、相反数(1)仅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例:1和﹣1;12和﹣12;0和0互为相反数习题4:写出下列个数的相反数2;4;﹣6;﹣8;﹣110;0知识点五、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α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作数α的绝对值,记作|α|(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例:|1|=1;|2|=2;|3|=3(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例:|﹣1|=1;|﹣2|=2;|﹣3|=3(4)0的绝对值是0例:|0|=0习题5: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10;﹣11;112;﹣113;0知识点六、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例:1>0;0>﹣1;1>﹣1(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例:|﹣1|=1,|﹣2|=2,2>1,所以﹣1>﹣2;|﹣3|=3,|﹣4|=4,4>3,所以﹣3>﹣4习题6: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7与8;9与﹣10;﹣11和﹣12;0与13;0与﹣14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指出下列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1;3;﹣5;﹣7;﹢9;﹣2;﹢4;6;﹣8;0正数:1;3;﹢9;﹢4;6负数:﹣5;﹣7;﹣2;﹣8习题2:指出下列数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正有理数,哪些是负有理数 1;2;﹣3;﹣5;π;7;﹣9;13;﹣15有理数:1;2;﹣3;﹣5;7;﹣9;13;﹣15正有理数:1;2; 7; 13;负有理数:﹣3;﹣5;﹣9;﹣15习题3:用数轴表示下列各点A (1);B (﹣2);C (1);D (2.5);E (﹣3)习题4:写出下列个数的相反数2;4;﹣6;﹣8;﹣110;0 2和﹣2;4和﹣4;﹣6和6;﹣8和8;﹣110和110;0和0习题5: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10;﹣11;112;﹣113;0 |10|=10;|﹣11|=11;|112|=112;|﹣113|=113;|0|=0习题6: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7与8;9与﹣10;﹣11和﹣12;0与13;0与﹣14 7>8;9>﹣10;﹣11>﹣12;0<13;0>﹣1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 知识点归纳(含例题)

1.1正数和负数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的数就是负数。
例1、3.2、0.4、25%、15等都是正数;-3.2、-0.4、-25%、-15等都是负数。
正数前面可以加上符号“+”,也可以省略这个符号。
但负数前面的符号“-”不能省略。
例2、13可以写成+13,+13也可以省略“+”号,写成13 。
但是-13不能省略“-”号写作13 。
0和正数统称为非负数,0和负数统称为非正数。
正数和负数可以分别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例3、存入100元记为+100,则取出200元记为-200 。
例4、向北走50米记为+50,则向南走70米记为-70 。
0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它意思。
例5、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例6、0℃不代表没有温度,相反,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
1.2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即:整数{ 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即: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按定义分类 按性质分类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0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与小学不同,在初中,如果一个小数能化成分数,那么这个小数也是分数。
例1、因为0.2=15,1.5=32,2.666=223,所以0.2、1.5、2.666都是分数。
例2、无限不循环小数,如π、1.010010001…等都不是分数。
引入负数之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扩大了。
例3、不仅1、3、5、7……是奇数,而且-1、-3、-5、-7……也是奇数。
例4、不仅0、2、4、6、8……是偶数,而且-2、-4、-6、-8……也是偶数。
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①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②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下为负方向。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负数:小于0的数;(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4)-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5)自然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6)a>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0 ⇔ a 是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1.2 有理数(1)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3)有理数的分类:⎪⎪⎩⎪⎪⎨⎧⎩⎨⎧⎩⎨⎧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即数轴的三要素)(5)一般地,当a 是正数时,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6)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一般地,设a 是正数,则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右,表示-a 和a ,我们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7)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8)一般地,a 的相反数是-a ;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9)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10)a 、b 互为相反数⇔a+b=0 ;(即相反数之和为0)(11)a 、b 互为相反数⇔1-=b a 或1-=ab ;(即相反数之商为-1) (12)a 、b 互为相反数⇔|a|=|b|;(即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13)绝对值: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a|≥0)(14)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15)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16)0a 1a a>⇔= ; 0a 1a a <⇔-=;(17)有理数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有理数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有理数)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分类1、正数和负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如 正数:54、+89、1.57、43 负数:-54、43-、-1.2(带负号) 注:正数和负数集合都不能选0;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整数:像-2 ,-1, 0, 1, 2这个的数称整数,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
例如 整数:0,56,-23(要记得选0和负整数)3、分数: 例如:43,23-,0.25,-0.52, 注:有限小数、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也属于分数4、非负整数:即正整数和05、非负数:即正数和06、有理数的分类:⎩⎨⎧分数整数按定义分 ⎝⎛负有理数正有理数按符号分0 (有关分类的文字题常常要考虑“0”是否满足)知识点二:正数和负数1、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规定向东为正,向东走m 5,记为m 5+,如果向西走m 5,记为m 5-。
2、 向东前进30m 表示的意义:向东前进30m 向东行进-30m 表示的意义:向西前进30m 知识点三:数轴 数轴需要三要素,即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知识点四:相反数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作互为相反数注: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2、相反数的性质:如果b a 和互为相反数,则0=+b a ;1-=ba 3、字母的相反数:a 的相反数是a -;b a -的相反数是b a +-; a bc +-的相反数是a b c -+-;知识点五:绝对值 1、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记作a ,例如:2的绝对值记作:22= ; -3的绝对值记作:33=-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因为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所以一个数的绝对值为0和正数,绝对值表示的是到原点的距离,所以不会为负数。
(3)去绝对值符号情况如下:⎪⎩⎪⎨⎧<-=>=)0()0(0)0(a a a a a a ⎪⎩⎪⎨⎧<-+-=->--=-)0()0(0)0(b a b a b a b a b a b a 若若若知识点六:有理数的加减法1、先去括号;去括号法则()()⎪⎪⎩⎪⎪⎨⎧⎩⎨⎧-=-+-=+-⎩⎨⎧=--=++22222222异号得负:)()(同号得正: 2、同号叠加;取相同的符号;异号抵消,取数字较大的符号:⎪⎪⎩⎪⎪⎨⎧⎩⎨⎧=+--=+-⎩⎨⎧-=--=++231213321321异号抵消:同号叠加:知识点七:有理数的乘除法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即数相乘)2、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果如果b a 和互为倒数,那么:1=ab乘法交换律:ba ab =,乘法结合律:)(bc a abc = ,分配律:ac ab c b a +=+)(知识点八:有理数的乘方1、一般地,a n 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即na a a a a a ⨯⨯⨯⨯⨯⨯...,记作n a ,读作a 的n 次方. 2、对于n a ,其中a 是底数,n 是指数,n a 是幂,例如:()41-,底数是-1,指数是4,幂是4)1(-即1,读作-1的4次方或者-1的4次幂。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知识点【优秀3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知识点【优秀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知识点【优秀3篇】有理数是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
七年级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1. 有理数的定义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可以表示为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的分数形式。
2. 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可以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3. 有理数的比较
对于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比较其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等于。
4. 有理数的运算
4.1 加法和减法
对于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可以采用分数的通分法来进行计算,并将分子部分进行加减运算,保持分母不变。
4.2 乘法和除法
对于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可以将分数进行约分后,分别
计算分子和分母的乘除运算。
5. 有理数的应用
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货币、温度等。
6. 有理数的绝对值
有理数的绝对值就是去掉其符号,保留其数值部分。
7. 有理数的倒数
有理数的倒数就是将其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后得到的新有理数。
8. 有理数的表示与运算规律
有理数可以通过分数形式或小数形式来表示,并且在运算时遵
守数字的运算规律。
以上是对七年级有理数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有理数的应用广泛
且实用,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有理数概念。
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知识点

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知识点在七年级上数学学习中,有理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有理数包括整数、正数、负数、零以及它们的运算。
下面将介绍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应用。
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其中,正有理数是大于零的有理数,负有理数是小于零的有理数,零是既不是正有理数也不是负有理数的有理数。
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 加法运算: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
即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b和c,有a+b=b+a,(a+b)+c=a+(b+c),a+0=a。
2. 减法运算: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即a-b=a+(-b)。
其中,-b表示b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满足a+(-a)=0。
3. 乘法运算: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单位元素。
即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b和c,有a×b=b×a,(a×b)×c=a×(b×c),a×1=a。
4. 除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即a÷b=a×(1/b),其中1/b表示b的倒数。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满足a÷a=1。
三、有理数的应用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温度计:温度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用有理数来表示。
正数表示高温,负数表示低温。
2. 海拔高度:海拔高度也可以是正数和负数,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
3. 账户余额:银行账户的余额可以是正数,表示存款金额;也可以是负数,表示欠款金额。
4. 游戏得分:游戏得分可以是正数,表示得分;也可以是负数,表示失分或扣分。
总结:有理数是包括整数、正数、负数和零的集合。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满足一定的运算规律。
有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表示温度、海拔高度、账户余额和游戏得分等。
通过学习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附例题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附例题解析)第一章:有理数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1、三个重要的定义(1)正数:像1、2.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不是表示不存在或无实际意义。
概念剖析:①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正数或负数,不能用数的前面加不加“+”“-”去判断,要严格按照“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去识别。
②正数和负数的应用:正数和负数通常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③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组成整数集合;④常常有温差、时差、高度差(海拔差)等等差之说,其算法为高温减低温等等;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数前面有“-”号,这个数就是负数;B、非负数就是正数;C、一个数前面没有“-”号,这个数就是正数;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例2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中 8,43,0.125,0,31-,6-,25.0-,正整数集合{}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例3 如果向南走50米记为是50-米,那么向北走782米记为是____________, 0米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例4 对某种盒装牛奶进行质量检测,一盒装牛奶超出标准质量2克,记作+2克,那么5-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窗口:正数和负数通常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个记为正数,另一个就记为负数,我们习惯上把向东、向北、上升、盈利、运进、增加、收入、高于海平面等等规定为正,把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
例5 若0>a,则a是;若0<a,则a是;若ba<,则ba-是;若ba>,则ba-是;(填正数、负数或0)2、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有理数是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
整数也可看做是分母为一的分数。
不是有理数的实数称为无理数,即无理数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数。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 11.正数:比0大的数叫正数。
2.负数:比0小的数叫负数。
3.有理数:(1)凡能写成q/p(p,q为整数且p不等于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4.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5.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等价于a+b=0等价于a、b互为相反数。
6.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7.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8.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a的倒数是1/a;若ab=1等价于a、b互为倒数;若ab=-1等价于a、b互为负倒数。
9.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10.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知识点归纳1正数和负数以前学过的0之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之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别离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2有理数21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2数轴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够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注:一样地,设是一个正数,那么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侧,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2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24绝对值一样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实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侧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有理数的加减法31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法那么: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饿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那个数。
加法互换律:两个数相加,互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32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减法能够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那么:减去一个数,等于加那个数的相反数。
a-b=a+4有理数的乘除法41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乘法法那么: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

一、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1.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以及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值的分数。
2.有理数的组成:有理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可以是正整数、负整数或零,小数部分用十进制数表示。
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对于有理数a和b,a>b表示a比b大,a<b表示a比b小,a=b表示a等于b。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转化为两个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有理数的运算1.有理数的加法:对于任意有理数a、b,a+b也是一个有理数,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如果两个有理数同号,则相加后的结果为同号,如果两个有理数异号,则相加后的结果为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有理数的符号。
2.有理数的减法:对于任意有理数a、b,a-b也是一个有理数,可以通过加法的负数运算得到。
3.有理数的乘法:对于任意有理数a、b,a*b也是一个有理数。
符号规则同样适用于乘法运算。
4.有理数的除法:对于有理数a和非零有理数b,a/b也是一个有理数。
除法运算可以通过乘法的倒数运算得到。
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运算可以进行多种组合,通过掌握不同运算的顺序和规则,可以解决包含加减乘除的复杂问题。
三、有理数的表示和化简1.有理数的绝对值:对于有理数a,a,表示其绝对值,即a的非负数形式。
2.有理数的相反数:对于有理数a,-a表示其相反数,满足a+(-a)=0。
3.有理数的倒数:对于非零有理数a,1/a表示其倒数,满足a*(1/a)=14.有理数的化简:可以通过约分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将有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
四、有理数的数轴表示1.有理数的数轴:a)数轴是一条直线,上面标有一定单位的等分点,用来表示不同的有理数。
b)数轴上将0划分为左侧和右侧两个部分,左侧表示负数,右侧表示正数。
c)数轴上的点与对应的有理数一一对应,且满足有理数的大小关系。
2.有理数的相对位置:在数轴上,有理数a和b,如果a<b,则a在b的左侧。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运算”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运算”知识点梳理导图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例:1+2=3(1和2都是正数,和取正号;|3|=|1|+|2|)﹣2+(﹣3)=﹣5(﹣2和﹣3都是负数,和取负号;|﹣5|=|﹣2|+|﹣3|)(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例:2+(﹣1)=1(|2|>|﹣1|,和取正号;|1|=|2|-|﹣1|)2+(﹣3)=﹣1(|﹣3|>|2|,和取﹣号;|﹣1|=|﹣3|-|2|)(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例:1+(﹣1)=0;﹣2+2=0(4)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例:1+0=1;﹣2+0=﹣2(5)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例:1+2=2+1=3;1+(﹣2)=(﹣2)+1=﹣1;(﹣1)+(﹣2)=(﹣2)+(﹣1)=﹣3(6)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例:1+2+3=1+(2+3)=(1+2)+3=6;(﹣1)+(﹣2)+(﹣3)=(﹣1)+[(﹣2)+(﹣3)]=[(﹣1)+(﹣2)]+(﹣3)=﹣6习题1:计算(1):3+4; (2):﹣4+(﹣5); (3):5+(﹣6);(4):﹣7+8; (5):9+0; (6):﹣10+0;(7):10+11+12; (8):(﹣11)+(﹣12)+(﹣13); (9):12+(﹣13)+(﹣14)知识点二、有理数的减法(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例:1-2=1+(﹣2)=﹣1;(﹣2)-3=(﹣2)+(﹣3)=﹣50-5=0+(﹣5)=﹣5习题2:计算(1):3-4; (2)5-4; (3)(﹣6)-5; (4)(﹣6)-(﹣7);(5):8-7; (6)0-9 (4)0-(﹣10)知识点三、有理数的乘法(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积的绝对值等于乘数的绝对值的积; 例:1×2=2(1和2都是同号,积为正;|2|=|1|×|2|)(﹣2)×(﹣3)=6(﹣2和﹣3都是同号,积为正;|6|=|﹣2|×|﹣3|) 2×(﹣3)=﹣6(2和﹣3是异号,积为负;|﹣6|=|﹣2|×|﹣3|)(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例:0×0=0;1×0=0;(﹣2)×0=0(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 2×12=1(2与12互为倒数)(﹣3)×(﹣13)=1(﹣3与﹣13互为倒数)(4)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例:1×2=2×1=2;5×(﹣6)=(﹣6)×5=﹣30(5)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例:﹣1×2×3=﹣1×(2×3)=(﹣1×2)×3=﹣6;(6)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例:2×(1+3)=2×1+2×3=8(7)α×b 也可以写为α·b 或αb ;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可以写成“·”或省略; 例:5×α可以写成5·α或5α习题3:计算(1)2×3; (2):(﹣3)×(﹣4); (3):4×(﹣5);(4):0×100; (5):1×2×3; (6):(﹣2)×(﹣3)×(﹣4);(7):(﹣3)×(﹣4)×5;(8):2×(2+3);(9):3×(4-5);(10)4×[(﹣3)+(﹣4)]知识点四、有理数的除法(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例:4÷(﹣2)=4×(﹣1)=22(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例:(﹣8)÷(﹣2)=4(﹣8和﹣2都是同为负号,商为正;|4|=|﹣8|÷|﹣2|)8÷(﹣2)=﹣4(8和﹣2一正一负为异号,商为负;|﹣4|=|8|÷|﹣2|)(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例:0÷(﹣9)=0;0÷9=0习题4:计算(1):6÷(﹣3);(2):(﹣10)÷(﹣2);(3):10÷(﹣10);(4):0÷4知识点五、有理数的乘方(1)求n个相同乘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作幂。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思维导图分析知识点与考点梳理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思维导图分析知识点与考点梳理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7.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 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2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5.a 可以表示什么数⑴a>0表示a 是正数;反之,a 是正数,则a>0;⑵a<0表示a 是负数;反之,a 是负数,则a<0⑶a=0表示a 是0;反之,a 是0,,则a=0课时2. 实数的运算与大小比较【考点链接】一、实数的运算1.实数的运算种类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 六种,其中减法转化为 运算,除法、乘方都转化为 运算。
2. 数的乘方 =n a ,其中a 叫做 ,n 叫做 .3. =0a (其中a 0 且a 是 )=-p a (其中a 0)4. 实数运算 先算 ,再算 ,最后算 ;如果有括号,先算 里面的,同一级运算按照从 到 的顺序依次进行.二、实数的大小比较1.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 的点表示的数总比 的点表示的数大.2.正数 0,负数 0,正数 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 绝对值小的.3.实数大小比较的特殊方法⑴设a 、b 是任意两个数,若a-b>0,则a b ;若a-b=0,则a b ,若a-b<0,则 a b.⑵平方法:如3>2;⑶商比较法:已知a>0、b>0,若b a >1,则a b ;若b a =1,则a b ;若ba <1,则a b. ⑷近似估算法⑸找中间值法 4.n 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n 个非负数同时为0. 例如:若a +2b +c =0,则a=b=c=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
一、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
强调:带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带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
习惯把“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二、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2)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数轴
(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正方向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负方向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2)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和为0,即: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3)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得到了这个数的相反数。
a的相反数是-a。
(4)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重符号的化简规律:“+”号的个数不影响化简的结果,可以直接省略;“-”号的个数决定最后化简结果;即:“-”的个数是奇数时,结果为负,“-”的个数是偶数时,结果为正。
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定义: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
记作:|a|
(2)求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表示为:①如果a>0,那么|a|=a;②如果a<0,那么|a|=-a;
③如果a=0,那么|a|=0。
可归纳为①:a≥0时,|a|=a (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②a≤0时,|a|=-a (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
)
(3)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0。
即|a|+|b|=0,则a=0且b=0。
(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
有理数比大小
(1)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在以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2)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
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
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
(3)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三、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有理数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且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并且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有理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结果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如何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对多个有理数相加的运算进行简化计算
(1)同号结合相加(正数+正数、负数+负数)
(2)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结合相加(把相加结果为零的数结合相加)
(3)几个分数相加,将同分母的先结合相加
(4)将求和后为整数的数先结合相加
(5)几个带分数相加,可将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结合相加
☆在一个求和的式子中,通常可以把“+”省略不写,同时去掉加数的括号
有理数的减法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
引入相反数的之后,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四、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有理数乘法
(1)异号两数相乘得负数,并把绝对值相乘;同号两数相乘得正数,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减),积不变。
a×(b+c) =a×b+a×c
倒数
(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2)若a,b互为倒数,则ab=1;
(3)求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就是用1去除以这个数。
①求假分数或真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
②求带分数的倒数时,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③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不改变这个数的性质);
④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或-1;
有理数除法
(1)除以一个不等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里的,如果无括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同级运算中,按前后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运算,谁在前先算谁。
五、有理数乘方
乘方的概念:求n 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
记作:a n,在a n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a n叫做幂
乘方的性质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的正数。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数次幂仍互为相反数,偶数次幂相等。
(4)任何一个数的偶数次幂都是非负数。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中,按前后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运算,谁在前先算谁。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方法:①a的确定: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使它的整数位数为1,数的正负号保持不变;②n=原数的整数数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