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心电图表现

合集下载

几种常见心电图表现

几种常见心电图表现

1、提前出现旳P‘-QRS-T 波群
2、房性旳异位P波与窦性 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涉及早搏在内旳两个窦 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
间期旳两倍,称为不完全 代偿间歇
1、提前出现旳P‘- QRS-T波群 2、房性旳异位P波与 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涉及早搏在内旳两
2、 V5 VAT>0.05秒 3、ST-T变化
右心室肥大
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百分比异常 V1R/S≥1或/及 V5R/S≤1 3、RV11.0mVRV1+SV5> 1.2mV 4、V1VAT>0.03秒 5、ST-T异常
慢性冠脉供血不足
图片简介: 慢性冠 脉供血不足引起旳心 肌缺血当心室肌某一 部分发生缺血时,将 影响复极过程,产生 ST-T变化
Ⅰ°房室传导阻滞
Ⅰ°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超出正常最高程 度(正常P-R间期旳长短 与心率、年龄有关),一 般>0.20秒。
P-R间期超出正常最高程 度(正常P-R间期旳长短 与心率、年龄有关),一 般>0.20秒。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图片简介: Ⅱ°Ⅰ 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 直至脱落一种R波后, P-R间期缩短,继之 又延长,周而复始。
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图片简介:Ⅱ°Ⅱ 型房室传导阻滞规律 旳窦性P-P中,忽然 有一长间歇与短P-P 成倍数关P-P间期相等,R
-R间 期相等 2、P与R无固定时间关 系( P-R间期不 等) 3、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4、QRS正常,表达心 室起搏 点在交界区; QRS增宽变形 ,表达 起搏点在心室。
几种常见心电图表现
右心房肥大
Ⅱ、Ⅲ、aVF导联P波 高尖,电压≥0.25mV, 常见于肺心病,该P波 又称“肺型P波”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

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窦性心律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成人频率为60-100次/分。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的P 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s,QRS时限0.06-0.10s,P-P间期的差异小于0.12s.常见的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速:成人窦性心律,﹥100次/min.2、窦性心动过缓:成人窦性心律,﹤60次/min.3、室上速:即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出现的室上性早搏b: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伴有室内差异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者除外)c:心率150-250次/min,节奏规则d:如能找出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的P′波,则称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逆行P波如位于QRS波群的前或后,并与QRS波群保持恒定关系,则称为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往往不易分辨出p波,故称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4、房颤:a: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间隔均不等的颤动波(f波)频率为350-600次/min,b:RR间期绝对不等c:QRS波群形态正常5、室早:a: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S,宽大畸形,ST段和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b:其前无P波c:早搏后出现完全的代偿间歇。

出现下列情况提示严重的室早:①频发,多于5次/min,②多源,③多形,④成对,⑤连发,⑥RonT现象即室早落在前一激动T波上。

这些室早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出现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先兆。

6、室速:即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a: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出现的室性早搏b: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S,ST段和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c:心室率通常为100-200次/min,心律规则,但也可稍不规则d:如能发现P波,则P波与QRS波无关,且频率比QRS波慢,形成房室分离e:常可见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7、室颤:波形、振幅和频率均极其不规则、无法区分QRS波群、ST段和T波。

各种心电图表现

各种心电图表现

左心室肥大
左心室肥大 1、电压改变: RV5>2.5mV RV5+SV1>3.5mV 女 >4.0mV 男 RⅠ+SⅢ>2.5mV R aVL>1.2mV 2、 V5 VAT>0.05秒 3、ST-T改变
右心室肥大
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比例异常 V1R/S≥1或/及 V5R/S≤1 3、RV11.0mVRV1+SV5> 1.2mV 4、V1VAT>0.03秒 5、ST-T异常
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时的电位变化,P波方向在I、II、aVF、V4~V6导联中均向上,aVR导联向下;P波宽度不超过0.11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mV,
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成年人的P-R间期为0.12-0.20s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点,多数在等电位线上,随ST段的偏移而发生移位, 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刚结束处在缓慢恢复复极的时间,任一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ST段上升在V1~V2导联不超过0.3mV,V3不超过0.5mV,V4~V6与肢体导联均不超过0.1mV, T波:代表快速心室复极的电位改变, 1 方向:正常情况下,T波的方向多与QRS主波的方向一致,在I、II、V4~V6导联向上,aVR向下, 2 振幅: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Hale Waihona Puke 平均心电轴的检测方法依据 通常根据肢体I、III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的大致方位 正常电轴 I、III导联QRS波的主波均为正向波0,~90, 右偏 I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 左偏 III导联出现较深负向波

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2015

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2015

4.常见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

43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44
室性心动过速
① 3个或3个以上的室早连续出现 ② QRS宽大畸形>0.12S,ST-T与主波方向相
反 ③ HR 100-250bpm ④ 房室分离 ⑤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45
46
47
48
49
尖端扭转型室速
心电图诊断:QRS波群振幅与波峰 周期性改变,HR200-250bpm,常 见QT延长,U波。
4、急性感染 5、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 6、物理化学因素 (如中暑,电击,中毒。) 7、神经,精神因素 8、医源性(如低温麻醉,心内手术,导
管,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9、部分病因不明
11
心律失常分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异位心律失常: 1、主动性异位心律 2、被动性异位心律
b. 心房纤颤 心房扑动
c .心室纤颤 心室扑动
4、无规律节律
窦性心律失常1、9 游走心律
心律失常
概念-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 常称为心律失常。
激动起源常
心 律 失 常 激动传导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异位心律--
早搏 心动过速 扑动和颤动
生理性 病理性----
窦房 房内 房室 室内
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23
一、窦性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
1.窦性P波。 2.P波频率:成人>100次/分。
(一般为101~160次/分,偶见180次/分。)
3.常伴ST-T改变。
24
窦性心动过速
25
(二)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新)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新)





房性早博图
心房扑动


一、病因 阵发性可见于正常人,持续性者见 于多种心肺疾病。 二、临床表现 三、心电图特征 1. 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 其间等电位线消失,频率一般在250~ 300bpm; 2. 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 是否衡定; 3. QRS波群与窦性相同。
心电监护的主要内容


心率 呼吸 脉搏 血压 血氧饱和度 心律
了解 正常心电图

四个主要的波 : (1) P波:左右心房的除极波 (2)QRS波:左右心室的除极波 (3)T波:左右心室的晚期复极波 (4)U波:左右心室的激动后电位
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一、病因 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 二、临床表现 三、心电图特点 1. 心率160~220bpm; 2. QRS形态正常; 3. P波逆行性,常埋藏于QRS中; 4. 突发突止。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缩 一、病因 可发生于正常人,亦可发生于各种病理状态。 二、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 三、心电图特点 1. 提前出现QRS,宽大畸形,ST-T与主波方 向相反; 2. 配对间期恒定; 3. 代偿间歇完全;
操作流程质量
10、停止心电监护: (1)查对,告知患者原因,关闭机器开关。 (2)分离导联线,摘除电极片,用干纱布擦拭粘 贴电极片处皮肤。 (3)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4)拔下电源线,清洁机器,整理用物。 (5)规范洗手、记录。
(一)目的
监护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心电图波形的基本特征和解读方法

心电图波形的基本特征和解读方法

心电图波形的基本特征和解读方法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检测心脏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心电图上,不同的波形代表了心脏在不同阶段的电活动,通过对波形的解读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评估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下面是心电图波形的基本特征和解读方法。

1. P波:P波是心房除极的电活动,代表了心房的收缩。

正常情况下,P波应为向上的波形,持续时间应该小于0.12秒。

如果P波呈现异常形态或存在P波消失,则可能表示患者存在心房扩大、心房颤动等问题。

2. PR间期:PR间期是从P波开始到QRS波群开始的时间,反映了心房传导到心室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PR间期应为0.12-0.20秒。

在某些心脏疾病中,PR 间期可能会延长,表示心房与心室传导存在问题。

3. QRS波群:QRS波群是心室除极的电活动,代表了心室的收缩。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应为向下的波形,持续时间一般在0.06-0.10秒之间。

如果QRS波群呈现异常形态,可能表示存在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等疾病。

4. ST段:ST段标志着心室收缩结束到复极开始的时间,反映了心室肌肉的缺血或损伤情况。

正常情况下,ST段应在等电位线上,如果ST段呈现抬高或压低的情况,可能表示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问题。

5. T波:T波是心室复极的电活动,代表了心室的充分复极和恢复。

正常情况下,T波应为向上的波形,如果T波呈现异常形态,可能表示心室电解负荷失衡、电解负荷异常等问题。

6. QT间期:QT间期是从QRS波群开始到T波结束的时间,代表了心室的去极化和复极化。

正常情况下,QT间期应根据心率进行校正,并且男性和女性的标准有所区别。

如果QT间期延长,可能表示患者存在心动过缓、心肌炎等问题。

解读心电图的方法:1. 观察整体波形特征:首先需要观察整个心电图的波形特征,包括是否存在异常形态、是否有漏搏或心律失常等。

这些整体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2. 计算各个间期的时间:根据心电图上的标尺,可以精确测量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QT间期等的时间长度。

心电图的正常图形解读与异常判读

心电图的正常图形解读与异常判读

心电图的正常图形解读与异常判读一、什么是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利用心脏肌肉在工作时产生的电活动记录下来的一种检查方法。

通过测量心脏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特定的波形图形,可以了解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二、正常心电图的特征1. P波:P波代表房室结激动传导,通常应该是呈正向并尖锐而对称的波峰。

2. QRS波群:QRS波群代表室性激动传导过程,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波峰和凹陷,其中R峰为最高点。

3. T波:T波代表室性肌肉复极化过程,应该是倾斜向上并光滑的。

三、常见异常心电图1. 心率失常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时,P波消失且心房未能同步收缩。

房室传导阻滞:QRS间期延长或QRS波形变异。

室性早搏:提前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2. 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R波振幅增高、胸前导联的S波深度增加。

右心室肥厚:右胸导联V1中,R波增高或者S波减低。

3. 心脏缺血缺血性ST段改变:ST段抬高或压低超过0.1mV。

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ST段抬高和Q波。

4. 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加快,P波形态正常。

室性心动过速:心率加快,QRS波形畸形。

5. 其他异常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钙、低镁等可以引起T波改变。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可引起心电图异常。

四、专业判读与建议对于一份心电图的判断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以下是一般的建议:1. 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

2. 判断是否存在临床症状和体征。

3. 检查患者的基础资料,如年龄、疾病史等。

4. 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

五、心电图的应用心电图不仅可以用于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1. 心电监测: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对病情进行及时评估。

2. 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通过心电图的分析,确定异常节律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评估药物疗效:观察药物对心脏电活动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

心电图中正常心脏电活动的特征波形

心电图中正常心脏电活动的特征波形

心电图中正常心脏电活动的特征波形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工具,用于评估心脏是否正常工作。

在正常心脏电活动中,可观察到多个特征波形,其中包括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和T波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特征波形以及它们在心电图中的表现。

1. P波:P波是心房肌收缩过程中产生的电活动。

在心电图中,P波通常呈现为一个向上的波形,持续时间约0.08秒,高度小于2.5毫伏。

正常情况下,每一个心跳都会有一个P波,表示心房的收缩。

两个连续的P波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隔,即正常的心率。

2. PR间期:PR间期是指P波开始到QRS波群开始的时间间隔。

在心电图中,PR间期通常为0.12秒到0.20秒之间。

该间期表示心房在收缩后传导到心室的时间,若过长说明传导系统可能存在问题。

3. QRS波群:QRS波群是指心室肌收缩过程中产生的电活动。

在心电图中,QRS波群通常表现为一个向下的Q波,后跟一个向上的R波,最后是一个向下的S波。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的持续时间约为0.06秒至0.10秒,高度小于2.5毫伏。

QRS波群代表心室的收缩,其形态和持续时间可以用来判断心室的肌肉质量和电活动的传导情况。

4. ST段:ST段是QRS波群后到T波开始的水平线段。

在心电图中,ST段应该是平坦的,与基线水平对齐。

ST段偏移可表示心肌缺血或损伤的存在。

ST段抬高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现,而ST段压低则可能出现心肌缺血。

5. T波:T波是心室肌复极过程中产生的电活动。

在心电图中,T波通常为一个向上的波形,持续时间约为0.10秒至0.25秒,高度小于5毫伏。

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其形态和持续时间可用于评估心室肌肉质量和电活动的传导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描述的波形是正常心脏电活动的特征。

如果出现异常的波形,如疑似心房颤动、心室颤动、束支传导阻滞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心电图是评估心脏状况的重要工具,但临床医生通常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各种心电图报告模板

各种心电图报告模板

各种心电图报告模板1. 正常心电图报告模板心电图显示患者心脏电活动正常,无明显异常波形,R波高度和宽度正常,PR间期和QRS波距正常。

未见明显的心率异常,稳定在XXX bpm (每分钟心跳数)。

心脏电轴、QT间期和ST段等参数均处于正常范围。

无明显的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速等存在。

结论:心电图显示正常,无明显异常。

2. 心律失常心电图报告模板心电图显示XXX型心律失常,表现为(具体描述)。

检查发现患者心率(HR)为XXX bpm,超过或低于正常范围。

心脏电轴、PR间期、QRS波距等参数均未见明显异常。

QRS波群宽度正常,不存在束支传导阻滞等症状。

结论:心电图显示XXX型心律失常,建议根据临床情况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3. 心肌缺血心电图报告模板心电图显示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的特征,表现为ST段抬高/压低,T波倒置/宽大(具体描述)。

检查发现患者心率为XXX bpm,处于正常范围。

心脏电轴、PR间期和QRS波距未见明显异常。

QRS波群宽度正常,不存在束支传导阻滞等。

结论:心电图显示可能存在心肌缺血的特征,建议进一步进行心脏血液供应状态的评估。

4. 心室肥大心电图报告模板心电图显示患者存在心室肥大的特征,表现为(具体描述)。

检查发现患者心率为XXX bpm,超过或低于正常范围。

心脏电轴、PR间期和QRS波距未见明显异常。

QRS波群宽度正常,不存在束支传导阻滞等。

结论:心电图显示可能存在心室肥大的特征,建议进一步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心肌标志物测定等来明确诊断。

5. 心脏传导阻滞心电图报告模板心电图显示患者存在心脏传导阻滞的特征。

检查发现患者心率为XXX bpm,处于正常范围。

心脏电轴、QRS波距未见明显异常。

QRS波群宽度正常或存在束支传导阻滞等。

结论:心电图显示存在心脏传导阻滞的特征,建议进一步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心肌标志物测定等来明确诊断。

注意事项以上报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经典:常见心电图诊断与临床

经典:常见心电图诊断与临床
起源于房室结、或结希区,较少见,心电图特点
1) 2)
3)
4) 5)
提前出现的QRS波,与正常窦性者相同或略有变异 出现逆行P’波(II、III导联P’波倒置,aVR直立) P’波可出现于QRS波群前、之中或之后,P-R<0.12s,R-P’<0.20s 代偿间歇多数完全 QRS波群也可出现差异传导
交界性早搏
诊断及治疗
诊断: 详细了解病史: 动态观察心电图: 窦结功能的激发试验: 治疗:无症状时可动态观察,有症状时起搏治疗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心电图特点

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bpm) 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房室交界区逸搏或逸搏心律,或房室交界区传导障碍 (双结病变) 部分病人最后发展为慢性房颤
房性期前收缩
异位激动起源于心房,较常见,心电图特点
1) 2)
3)
4) 5)
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正常的P波有差异 P’-R间期>0.12s 多数P’波后伴有正常的QRS波群 代偿间歇不完全 如果QRS增宽,称为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房性早搏
房早未下传
房性早搏
房早伴右束支型差异传导
房性早搏
交界性早搏
During sinus rhythm,the SA node serves as the heart’s pacemaker while the AV node acts as the gatekeeper to the ventricles
Illustration depicting macro reentrant circuit activity during a run of complex atrial fibrillation

常见心脏疾病心电图表现

常见心脏疾病心电图表现
►存在一定局限性 ►需结合临床判断 ►心脏超声诊断价值更大
精选课件ppt
19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极过程是从 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的。
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 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心电图 ST-T的异常改变。
精选课件ppt
20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一) 缺血型心电图 • 1.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精选课件ppt
49
(2)房性期前收缩 a. P'波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 。 b. P' –R间期 >0.12S。 c.多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d. P'波后有正常的QRS波群。
精选课件ppt
50
(3)交界性期前收缩 a. 提前出现QRS-T波,其前无窦性P波; QRS-T 波形态基本正常。 b. 逆行P‘波。 C.多为完全代偿间歇。
5、多源性期前收缩:指在同一导联中出现二种或二种以上 形态及联律间期互不相同的异位搏动。
精选课件ppt
44
期前收缩心电图诊断的常用术语
6、频发性期前收缩:
①二联律:期前收缩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 ( 1 窦 性 心 律 +1 期 前 收 缩 )
②三联律:指每两个窦性心搏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 (2窦性心律+1期前收缩)
功能及瓣膜情况。
(2)某些心脏病变,心电图可以正常,如瓣膜病早期 或双侧心室肥厚,故正常心电图并不能排除心脏病变的存
在。
(3)一些心电图改变并无特异性,同样的心电图改变 可见于多种心脏病,如心律失常、心室肥厚,ST-T改变 等。
精选课件ppt
68
Thank You!
L/O/G/O

心电图波形的正常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心电图波形的正常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心电图波形的正常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心电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工具,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医生会观察并分析心电图波形的特征,以了解患者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正常的心电图波形具有一定的特征,它们反映了心脏在不同阶段的电活动和传导状态。

以下是心电图波形的正常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描述。

1. P波:P波代表心房的收缩。

正常情况下,P波应为正向波,振幅通常小于0.25mV。

P波的时限通常在0.08-0.12秒之间。

如果P波异常,可能表明存在心房肥大、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等异常情况。

2. PR间期:PR间期是指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群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正常情况下,PR间期在0.12-0.20秒之间。

PR间期的延长可能表明房室传导阻滞。

3. QRS波群: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和收缩。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通常呈现为一个小的Q波、一个向上的R波和一个向下的S波。

QRS波群的时限一般在0.08-0.12秒之间。

如果QRS波群持续时间延长,可能表明存在心室肥大、束支阻滞或室性心律失常等异常。

4. ST段:ST段位于QRS波群结束时到T波开始之间。

正常情况下,ST段应与基线水平保持平行。

ST段的抬高或压低可能表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心室肥厚等异常。

5. T波: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

在正常情况下,T波通常为正向波,形状可以是圆润或稍微尖锐。

T波的振幅与QRS波群的振幅相仿。

T波的倒置或高耸可能表明心肌缺血或电解质紊乱等异常。

6. QT间期:QT间期是指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间隔。

正常情况下,QT间期会随心率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如果QT间期延长,可能表明存在心室肌抑制、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影响等异常。

心电图波形的正常特征对于诊断心脏疾病和监测患者的病情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心电图波形,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病变。

例如,心房颤动常常表现为无规则的心房波,QRS波群正常。

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特征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1.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群,但p-R间期>秒。

2.第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①莫氏J型(文氏现象):p-R间期逐渐延长,同时R-R间期逐渐缩短,乃至P波不能传人心室时脱落一次QRS波群;心室脱漏后的p-R间期又恢复以前时限,如此周而复始。

②莫氏Ⅱ型:P-R间期固定,伴不规则的心室漏搏。

可呈4:3、3:1或2:1、3:1等房室传导阻滞,此型传导阻滞部位在房室交界以下。

3.第Ⅲ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波完全脱离关系,F-P距离和R-R距离相等,心室串慢于心房串,QRS波群形态可正常或增宽畸形(心室起搏点在房室束分支以下)。

2 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急性心肌梗死:包括缺血型T波改变和损伤型ST段改变(无LVH和LBBB)。

两个相邻导联新出现ST段抬高: V2~V3≥(女≥),其他导联≥。

两个相邻导联ST水平或下斜降低下移≥,或相邻两个以R为主导联T波新倒置≥。

陈旧心肌梗死V2~V3≥的Q波或QS波。

Q波宽度≥、深度≥。

I、II、aVL、aVF或V4~V6 出现QS波。

V1~V2 R波≥,R/S≥1, 伴有正向T波。

再梗死ST段再次抬高≥或新发Q波。

伴有缺血症状≥20min。

3 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要点心肌梗死定位:前壁心肌梗死:V1~V6导联。

下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

侧壁心肌梗死:I、aVL。

后壁心肌梗死:V7~V8(或V9)。

右室梗死:V3R(或V1)~V5R。

典型心肌缺血三大心电图特1. 冠状T波的特点:T波形态特点表现为顶端或底端尖锐,两支对称,波形变窄,形似箭头,习惯上称为冠状T波。

并且,心肌缺血时T波常表现为“易变性T波”这种缺血性T波时轻时重,时有时无。

此取决于冠状动脉供血的改善或恶化。

引种现象是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一个心电图特征。

2. 缺血性ST段的表现:缺血性ST段改变ST段降低大于,可表现为水平型、下垂型、弓背型、下陷型以及近似缺血(类水平)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监护的基本组成
• 1.心电信号输入 • 2.显示器 • 3.记录器 • 4.报警装置 • 5.其他附属装置 包括呼吸频率及呼吸波的监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无创血压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血pH值监测及血钠、钾、钙 等电解质浓度的监测。

极 安 置 方 法
• 安置电极时应清洁皮肤,有胸毛者要剃毛,再用 乙醇涂擦脱脂后再贴牢电极片,尽可能降低皮肤 电阻抗,避免QRS波振幅过低或干扰变形,这样 可减少伪差和假报警。但对皮肤过敏者来说,应 选用透气性好的低致敏电极,且每天更换电极, 注意粘胶处有无皮疹。 • 电极放置的位置可以变化,但要尽力避免因肌肉 活动引起的干扰,尽量避开骨骼突起的地方。为 了不影响心脏检查及应急抢救措施的实施,如心 脏听诊、电击复律等,对需要采取这些措施者要 避开左胸导联。
监护电极常见的故障及原因
• (1)严重的交流电干扰:常见,可能原因为电极脱落、导线 断裂及导电糊干涸等。其特点是在导联中可以看到一条很 有规律的,每秒50或60次的纤细波形。 • (2)严重的肌电干扰:这是因为电极放置位置不好,当电极 安装在胸壁肌肉较多的部位时可以引起上述情况。 • (3)基线漂移:可能原因为病人活动或电极固定不良。若有 基线漂移,则判断心电图ST段时应特别审慎。 • (4)心电图振幅低:可能原因有正负电极间距离太近,或两 个电极之一正好放在心肌梗死部位的体表投影区,或发报 机电池耗竭。
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 Ⅱ°Ⅱ型房室传导阻 滞规律的窦性P-P中, 突然有一长间歇与短P -P成倍数关系。
Ⅲ°房室传导阻滞
• Ⅲ°房室传导阻滞 • 1、P-P间期相等,R -R间期相等 2、P与R无固定时间 关系(P-R间期不等) 3、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4、QRS正常,表示心 室起搏点在交界区; QRS增宽形,表示起 搏点在心室。
心电监 护
新医大一附院CCU
心电监护
• 是指对被监护者进行持续或间断的心电监 测它是心脏监护的重点。危重病人由于原 发疾病或应激反应,可导致病人神经内分 泌系统改变,使水、盐、电解质及酸碱平 衡紊乱,这些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 电生理活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心电图 改变甚至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电监护能 为早期发现心电改变及心律失常提供可靠 信息在危重病人抢救中发挥积极作用。
室早的治疗与护理
室早的临床意义在于其易于进展至恶性心律失常,特别 是当室早发生于心电不稳定状态时,如急性心肌缺血或急 性心肌梗死、低血压、洋地黄中毒等,需紧急处理。应首 选利多卡因快速静脉注射50—75mg,之后1~4mg/min 持续静脉滴注。如利多卡因无效,换用静脉普鲁卡因酰胺。 口服首选药物为美西律或普罗帕酮。无器质性心脏病,完 全无症状的室性早搏不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无论室性早搏有无心脏病基础,都必须纠正可逆性的原因 或诱因,如禁烟酒、停用浓茶、咖啡,停用拟交感药物, 停用洋地黄,纠正电解质紊乱和低氧血症,控制心力衰竭 和心肌缺血等。
慢性冠脉供血不足
• 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引 起的心肌缺血当心室 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 时,将影响复极过程, 产生ST-T改变
心肌梗塞急性期
• 心肌梗塞急性期 • 异常Q波+损伤型ST抬 高 T波可直立或逐渐倒置
谢谢
房颤的治疗与护理
• 若发作时心室率极快,伴有心绞痛、严重心力衰竭、低心 排血量状态\Jb绞痛恶化加重或低血压,应立即同步直流 电复律。但洋地黄中毒时应避免使用电转复。若症状轻微, 只要减慢心室率即可,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有洋地黄类、钙 离子拮抗剂、p—受体阻滞剂等,如维拉帕米5—10mg或 普萘洛尔(心得安)2—5mg静注。 • 鉴于药物和电转复都有较高的栓塞并发症发生率(约5%), 故须注意房颤转复期间的抗凝治疗。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推 荐,所有房颤患者已超过48h者,应在复律前3周到复律后 4周接受抗凝药物治疗(华法林);48h以内不推荐在复律前 后应用抗凝剂。国内仍以食管超声检查左房内是否有血栓 来指导房颤的复律。
房室传导阻滞 的治疗与护理
• ①去除诱因,包括治疗原发病,纠正高钾血症,降低颅 内压等。 • ②药物控制心室率,常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应用中依心率情况调节滴速,将心率维持在50—60/min 即可。最好采用输液泵给药,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 ③伴发阿—斯综合征应立即捶击心前区,进行胸外心脏按 压及人工呼吸等复苏处理,以及行紧急导管起搏术。 • ④人工心脏起搏,用于对药物治疗反应不满意,心律恢复 不稳定,用药后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或严重心律失常, 或长时间房室结传导不能恢复的患者。在疾病的急性期多 采用临时心脏起搏,大多数患者在原发病治愈或缓解后, 房室结传导可以恢复。对少数持续不能恢复的患者,应采 用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在无法判定房性和交界性心动 过速时的统称。 一系列快速整齐的QRS波 群(160~220次/分),QRS波群 时间、形态正常,如合并室内阻 滞、预激或室内传导差异,则 QRS增宽变形,应与室速鉴别。 [心电图特征] 1、心室律150~250次/分, 节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差 传除外) 3、逆行P波(在Ⅱ、Ⅲ、aVF 倒置,aVR直立) 4、起始突然,常由一个房早触 发,下传的P-R 间期显著延
• A图为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1、①窦性P波;②P 波频率100/min以上; ③P-R间期大于 0.12s。 • B图为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 1、频率<60次/分 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 范围内。
心房纤维颤动(房颤)
• 1、P波消失,代之以 大小不等的f波代替, 频率100~160次/分。 2、心室律极不规则, 频率100~160次/分。 3、QRS波群大部分正 常。如宽大畸形为室 性差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与护理
• ①减轻病人焦虑,嘱其卧床休息,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 • ②刺激迷走神经,以降低心室率。常用的方法有:刺激咽喉,诱发恶 心、呕吐;屏气,嘱患者深吸气后闭口,手捏鼻,然后用力做呼气动 作(Valsalva法)或深呼气后闭口,手捏鼻,然后用力做吸气动作 (Mailer法);压迫眼球,患者取仰卧位,嘱其闭眼下视,用手指压迫 眼球上部以免损伤角膜,每次10s,先左后右试压一侧,无效时可同 时压两侧,勿按压过重,病人稍感疼痛即可,有青光眼及高度近视者 禁忌;颈动脉窦按摩,操作前应先听诊颈动脉,如有杂音则不宜进行, 病人取仰卧位,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颈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手指压向 颈椎,先按摩右侧约10s,如无效再按摩左侧,切不可两侧同时按摩, 以免阻断脑部血供或引起心搏停顿。上述手法复律的方法使用越早越 好, • ③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维拉帕米(异搏定)。 • ④电复律。对于有休克、胸痛或突然发生的心力衰竭或已知预激综合 征患者,应立即进行同步直流电转复。初始能量一般为50j。 • ⑤预防复发。应避浼劳累,不要过度激动、紧张,保持情绪稳定,去 除一切使心脏负担加重的因素,注意休息,饮食不可过饱,不进行剧 烈运动等。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 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 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 -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 完全代偿间歇
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 的QRS波群,时限>0.12S, 其前无P波,继发S-T段与 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 2、联律间期恒定 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 律出现、形成二联律(左 图上)、三联律、成对室 早(左下图)。 5、在同一导联内若出 现不同形态的室早为多形 或多源性室早。
心电监护目的
• 1.及时发现和诊断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其先兆 • 2.指导临床抗心律失常治疗 • 3.指导其他可能影响心电活动的治疗当其他非抗心律失常治疗措施 有可能影响到病人的心电活动时。 • 4.监测和处理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通过心 电监护可及时发现并观察处理结果。 • 5.协助涉及临床心电活动的研究工作包括评价各种心血管疾病和治 疗对病人心电活动的影响等。 • 6.手术监护 对各种手术,特别是心血管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及 各种特殊检查(心包穿刺、内镜等)、治疗(反搏、电击复律等)也实行 心电监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使用心前区监护电极的注意事项
• (1)必须牢记监护仅仅是为了监测心律变化,不应 以此去分析ST段异常或试图更详细地解释心电图, 也不作为诊断心脏器质性病变的依据。如有必要 应及时做12导联心电图以助分析诊断,及早发现 需紧急处理的危急重症,如AMI、严重电解质紊 乱、恶性心律失常等。 • (2)应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放置部位,以获得清晰 的心电图波形。 • (3)若有异常,应考虑病人的一般状态、电极和导 联线的连接、灵敏度的校准(增益)和导联的选择 等问题。
Ⅰ°房室传导阻滞
• Ⅰ°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 度(正常P-R间期的长短 与心率、年龄有关),一 般>0.20秒。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 度(正常P-R间期的长短 与心率、年龄有关),一 般>0.20秒。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 滞 P-R间期逐渐延长, 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 P-R间期缩短,继之 又延长,周而复始。
室速心电图的表现
• 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QRS波群宽大 畸形,时限超过0.12s,QRS主波方向与T波 方向相反,频率120—230/min;P波与QRS 无固定关系(房室分离),但P波频率大于QRS 波群频蓟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以下 传至心室,表现为P波后正常的QRS波群即心 室夺获。
心电监护的常见应用范围
• 1.急诊ICU 不少急诊危重病人由于病情重不宜转送,其对象包括各种原 因的休克、不明原因的急诊昏迷、脑血管意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 哮喘持续状态、高压性气胸、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心功能不 全及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需紧急溶栓治疗、急性过敏反应及过 敏性休克、各种药物急性中毒及各器官急性危象的紧急救治。 • 2.外科ICU 外科手术后的监护,特别是全麻术后复苏期的监护;重症外 科的抢救;器官移植术后的特殊监护;危重病人或衰竭病人急诊手术前 的抢救;心、肺、脑术后的常规监护。 • 3.CCU 急性心肌梗死及可能心肌梗死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 心动过速、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伴阿—斯综合征发作, 以及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者;新发及增剧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监测;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介入术后的 监护;电复律术后的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