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腧穴概述--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第一章经络概述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系指经脉,其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有路径的含义. 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
络:有网络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起网络与联系的作用.二.什么是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
三.经络的基本作用(一)十二经脉:具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之特点。
(二)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在胸腹,头面,脏腑与脏腑,脏腑与体表间的密切联系.(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左右多个部位间的紧密联系。
(四)奇经八脉:是一组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他经脉起统率,联络与调节作用。
(五)十二经筋:起着约束骨骼,疏利关节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防御病邪的作用。
四、经络的重要性《灵枢.脉度》篇:“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尚之所难也。
”(一)说明病理变化(二)指导辩证归经(三)指导针灸治疗《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喻加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
"五、经络学说的学习与研究内容(一)经络系统部分(相当于结构部分)。
(二)经络生理学。
(三)经络病理学.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一、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十二经筋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皮部经络络脉十五络脉三百六十五络二、经络的形成(一)针灸疗法的发明和针灸感觉传导的发现是经络学形成的基础。
(二)腧穴疗效的总结。
(三)体表病理表现的推理.(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五)气功养生术的出现。
三、十二经脉(一)定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总称.由于他们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中的主体。
第二节腧穴学概论第二节腧穴学概论一、腧穴概念的形成及腧穴学的
第二节腧穴学概论第二节腧穴学概论一、腧穴概念的形成及腧穴学的发展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
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
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
故《灵枢〃小针解》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对腧穴的论述也指出:“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因此,古代文献中对腧穴有“砭灸处”、“节”、“会”、“骨孔”、“气穴”、“孔穴”等不同称谓,俗称“穴位”。
“腧”,从肉旁,作为腧穴的专用字而取代“输”字。
腧穴既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门户,又通过经脉通道与脏腑之气相通。
所以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病理变化常可在体表相应的腧穴引起各种反应;反之,在腧穴施行的针灸刺激,也可通过经络通道内达脏腑、直趋病所发挥其补泻或调整作用而产生治疗效果。
因此,必须熟练掌握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等基本知识,才能在临床上正确运用针灸治疗疾病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腧穴的发展腧穴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并逐步总结积累的过陧中发展起来的。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以痛为腧”阶段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身体某部位发生病痛时常会本能地用手按摩以减轻疼痛,进一步发现寒冷所致的疼痛可通过局部热熨、灼烤而解除,痈疡所致的疼痛兼寒热可用锐利的石片(砭石之前身)刺割以排脓、出血而收治愈之功。
但是,这些最初期的“砭刺”、“叩击”、按摩”、“针刺”和“火灸”等治疗行为都是在病痛所在部位施行的。
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以痛为腧”的时期。
这个时期“针灸”施术的位点只以“痛为依据,并无固定的部位和名称,所以是腧穴发展初期的无定位、无定名阶段。
(二)定名、定位阶段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古人对体表施行“砭灸”治疗的部位及其治疗作用的认识不断扩大,不断加深。
腧穴总论
3、特殊作用 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性治疗作用。例如:泄泻 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 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1、分经主治规律 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 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十四经穴既有各自的分经主治 规律,同时又在某些主治上有共同点。 2、分部主治规律 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 类病证。腧穴的主治作用与腧穴的部位密切相关。
六、俞 穴 1、定义: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又称 为 “背俞穴”。 2、分布特点:五脏六腑各1个背俞穴,均位于足太阳膀 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其位置大体与相关脏腑所处部 位相近。 3、背俞穴的作用 ① 用于诊断 :《灵枢· 背俞》:“则欲得而验之,按其 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五脏有病常在背 俞穴上出现反应,按压背俞穴可以协助诊断。 ② 用于治疗 :背俞穴对于五脏病针刺具有直接作用 。 背俞穴不但可治与脏腑有关的疾病,还可治疗与本 脏腑有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病。如肝俞既能治 肝病,又治目疾(肝开窍于目)、筋脉挛急(肝主 筋,肝藏血);背俞穴可单用,亦可配募穴,叫俞 募配穴法。
三、腧穴的命名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2、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3、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4、参照动植物命名 5、借助建筑物命名 6、结合中医理论命名 例如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 例如治疗面瘫的牵正穴 例如日月穴、合谷穴 例如鱼际穴、攒竹穴 例如天井穴、地仓穴 例如阴陵泉、阳陵泉
清代程扶生《医经理解》 经曰“肉之大会为谷,小会为溪,谓经气会于合穴,如水之行, 而会于溪谷也,海言其所归也,渊泉言其深也,狭者为沟渎, 浅者为池渚,市府言其所聚也,道里言其由也,室舍言其所居 也,门户言其所出入也,尊者为阙堂,要会者为关梁,丘陵言 其骨肉之高起者也,髎言其骨之空阔也,俞言其气之转输也, 天言乎其上,地言乎其下。
针灸学课件第二章腧穴总论
背俞穴定位
胸三肺俞四厥阴,心五肝九胆十临; 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肾; 腰四骶一大小肠,膀胱骶二椎外寻。
六、募穴
● 1.概念: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 2.分布: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 3.作用:治疗脏腑疾病,主治偏重于阳性病症,包括脏病、寒症、虚症。 ● 4.配穴(1)俞募相配 (2)募合配穴法
腧穴的定位与取法
❖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 固定标志: 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
志。即各部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 五官轮廓、发际、指 (趾)甲、乳头、肚脐等。 ❖ 活动标志: 需采取相应的活动姿势才会出现的 标志。即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 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等。
● 2.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井穴分布于之指或趾末端; ● 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 ● 输穴分布于掌指关节、跖趾关节之后; ●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 ●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难经·六十八难》: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 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 3.临床运用 ● 井穴多用于急救、昏迷; ● 荥穴多用于热证; ● 输穴多用于肢节酸、胀、肿、痛; ● 经穴多用于喘咳、咽喉疾病; ● 合穴多用于脏腑疾病
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的部位。
十宣、四缝
腰痛点
金津玉液
二、腧穴的命名
●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既根据腧穴所在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 下的颧髎,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
● 2.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即根据腧穴对某种病证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 的水分、水道,治面瘫的牵正等。
腧穴学概述
【特定穴 ·募穴】
募穴
基本概述
腧穴的分类 和命名 腧穴作用及 主治规律 特定穴
腧穴定位法
腧穴学发展
含义
分布
作用
含义: 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募穴。 首见于《素问·奇病论》、《素问·通评虚实
论》“胆虚……治之以胆募、俞”,只提及“募” 但无具体名称及位置。
《脉经》记载了除心包、三焦以外所有十个 脏腑的募穴。
腧穴的分类 和命名 腧穴作用及 主治规律 特定穴
腧穴定位法
腧穴学发展
脏会——章门:与脾之募穴合,五脏皆禀于脾——脾为
五脏之源,为后天之本。
腑会——中脘:与胃之募穴合,六腑皆禀于胃——胃为
六腑之首,为后天之本。
气会——膻中:膻中位于胸,为宗气之所聚。
血会——膈俞:膈俞位于心俞与肝俞之间,心主血脉,
肝主藏血,为血之会。
【特定穴 ·背俞穴】
背俞穴
基本概述
腧穴的分类 和命名 腧穴作用及 主治规律 特定穴
腧穴定位法
腧穴学发展含义作用:来自分布与脏腑关系
作用
可用于诊断脏腑疾病和治疗脏腑官窍疾病。 ①诊断脏腑疾病:“阴病行阳,俞在阳”
说明五脏有病多反应在背俞穴,可诊断某脏有 疾(主要定脏腑)。
②治疗脏腑官窍疾病:“迫藏刺背,背俞 也”,“阴病治阳”说明五脏有病多刺背俞穴 治疗。亦常配合募穴应用,称俞募配穴。
腧穴定位法
腧穴学发展
含义
意义
作用
作用: 可用八会穴均可治疗八者相关的疾病。【例如】
返回
【特定穴 ·交会穴】
交会穴
基本概述
含义
分布
作用
腧穴的分类 和命名 腧穴作用及 主治规律 特定穴
腧穴概述
第二节腧穴概述概述:1、腧穴定义: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2、别名:节、会、骨空、气穴、气府«内经»,孔穴«针灸甲乙经»,穴道《太平圣惠方》,穴位等。
3、腧、输、俞之区别1)腧穴指穴位的总称;2)输穴指五输穴中第三穴;3)俞穴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即背俞穴。
一、腧穴的分类(一)经穴1.定义: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2.特点:有具体的穴名;有固定的位置;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
3.经穴总数:361个«内经»约160个«针灸甲乙经» 349个«铜人针灸腧穴图经» 354个«针灸大成» 359个«针灸逢源» 361个4、主治:本穴所属经脉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二)奇穴1、定义:有具体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穴系统的腧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2、作用1)属经穴的早期阶段,奇穴可作为经穴的补充。
如《铜人》膏肓俞;《资生》眉冲。
2)对某此病证有特殊治疗作用,有奇效。
3、特点:(1)有具体的穴名,可一名一穴,也可一名多穴如四关即合谷、太冲;(2)有固定的位置,但分布较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定名较晚,如太阳、印堂、阑尾;有的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如膝眼;(3)主治范围比较单一,但有特殊疗效;(4)名为奇穴,实为经穴如外膝眼即犊鼻。
(三)阿是穴1.定义:是指既无具体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腧穴,即“以痛为腧”。
《灵枢·经筋》又名“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阿是穴”名称首见于唐·孙思邈《千金方》2.特点:(1)无具体名称;(2)无固定位置;(3)分布多在病变附近;(4)以痛为腧;(5)补充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不足。
第二章-腧穴总论
第二章-腧穴总论腧穴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腧穴的概念、含义、命名、分类、定位方法。
2、掌握腧穴作用、主治基本规律、特定穴。
3、腧穴与阴阳、脏腑、经络的关系。
4、掌握腧穴的特异性。
一、腧穴的定义:腧与“输“、”俞”的意、音是相通的,有转输或输注之意。
如:水流的转输、灌注。
穴:指空隙或聚集之意。
转输的含义:①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穴输注在体表的部位;②把疾病输注并反映于体表一定的部位。
③ 把针或灸的感应转输到病所。
腧穴的定义:① 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于人体的特殊部位。
② 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疗法所施术的部位。
二、腧穴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第一阶段:最初的无定位阶段,是以痛为输。
第二阶段:定位、定名阶段。
第三阶段:系统分类阶段。
从古医籍看针灸腧穴的发展:1、我国最早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论及了腧穴的部位、名称、分经、主治等(但不够完整)。
2、《难经·八十一难》提出了“八会穴”。
3、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全书十二卷128篇,其中70多篇专门论述腧穴,为腧穴学理论实践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4、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千金翼方》收集大量经外奇穴,首创彩色挂图。
5、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绘有十二幅十二经经穴图。
铸成两具腧穴铜人模型。
为针灸教学树立了典范。
6、元代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把十二经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穴”。
7、明代杨继州《针灸大成》是部总结性的著作。
对腧穴论述详细。
如:腧穴的主治详尽、辦证取穴,并附有医案。
8、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把历代医籍十四经经穴数目收集了361个,一直沿用至今。
9、解放后至今对腧穴的作用、规律性联系等作了大量研究,并陆续发现一些新的经外奇穴,使腧穴学不断充实提高。
《黄帝内经》分经论穴,记载穴名150个,总穴数为295个;《针灸甲乙经》系统分类,计有任督二脉单穴49个,十二经双穴150对,共有经穴349个。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记载,十四经穴共有双穴309对,单穴52个。
经络腧穴--腧穴总论-36页精选文档
别名
窦氏八穴,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八脉八穴 作用
治本经及奇经八脉的病) 交会穴
概念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经以上经脉交叉、会合
部位的腧穴 部位 多分布于头面、躯干 作用 治本经及相交经脉的病变。
04.12.2019
课件
28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法 二、体表标志法 三、手指比量法 四、简便取穴法
31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 固定标志 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脐、 部分骨节凸起或凹陷、肌肉纹理
2. 活动标志
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动出现的空
隙、凹陷、皱纹等—咬肌 、耳屏与下颌关
节之间 04.12.2019
课件
32
三、手指同身寸法(指寸法)
1.中指同身寸法: 中指屈曲时,中节掌 侧两端纹头之间为1 寸。
——共性
熟悉经脉的循行,才能把握腧穴作用
(二)分部主治规律 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有关。
04.12.2019
课件
12
手六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
经脉名 本经主治
两经主治
手太阴经 手少阴经 手厥阴经
肺、喉病 心病 心、胃病
神志病
手阳明经 手少阳经 手太阳经
前头、口、齿、鼻病 侧头、胁肋病 后头、肩胛、神志病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腧穴的定义、发展概况及分类方法
2.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3.熟悉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4.熟悉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
5.了解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04.12.2019
课件
1
腧穴
概念
腧 —— 通 “输”;简作“俞”—— 输注、转输—— 经气
中医学腧穴概述
(三)阿是穴 1.含义: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旳压痛(或敏感)
点作为腧穴旳,统称为阿是穴,即“以痛为腧”。又 称“不定穴”、“天应穴” 。 2.特点:无穴名,无固定位置,无经属,无主治规律, 以疼痛、反应点为针刺穴,是腧穴发展旳初级阶段.
二、腧穴旳命名
(一)天象地理类
1.以日月星辰命名,如日月、上星、华盖、太白等。 2.以山谷丘陵命名:
十二经在四肢肘膝关节下列各有一络穴, 加上任脉之络穴鸠尾位于腹,督脉之络穴长强 位于尾骶,脾之大络大包穴布于胸胁,共有十 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
四、郄穴
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旳部位。大多分布在 四肢肘膝下列。
十二经脉各有一种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 维脉也各有一种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
五、俞穴 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旳腧穴,又
三、指寸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指旳某些部 位折作一定分寸用以比量腧穴位置旳措施,又 称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1、中指同身寸 即以患者旳中指屈曲时,中节 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2、拇指同身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 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食、 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 指相并,以其中指第二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 度作为3寸。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 病
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二)分部主治规律
分部
头面颈项部
主治
前头、侧头区 后头区 项区 眼区 鼻区 颈区
眼、鼻病 神志、局部病 神志、喑哑、咽喉、眼、头项病
眼病 鼻病 舌、咽喉、喑哑、哮喘、食管、颈部病
分部
胸腹背腰部 主治
胸膺部 腹部
少腹部
胸、肺、心病 肝、胆、脾、胃病 经带、前阴、பைடு நூலகம்、膀胱、肠病
02腧穴概论
肉形成的突起、凹陷、五官轮廓、发际、 指(趾)甲、乳头、肚脐等位置固定的标 志。以此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简单而 又准确。
如眉头定攒竹,口角旁开4分定地仓,脐 上4寸定中脘,乳头旁开1寸定天池,第2腰椎 棘突下定命门,腓骨小头前下方陷中定阳陵泉, 拇指桡侧指甲角旁1分定少商等。
活动标志:是指人体各部位的关节、肌肉、 肌腱、皮肤等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 凹陷、皱纹等标志。 这些标志只有在采取相应的活动姿 势时才会出现,所以定穴时要求病人先 采取相应的体位和活动姿势,然后才能 依据相应的标志来确定腧穴位置。
“腧”、“输”、“俞”三字相通,应用时各有 所指。 腧穴----指穴位的统称。 输穴----指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 俞穴----指五脏六腑的背俞穴。
针灸推拿治病原理
针刺(机械st)
艾灸(温热st)
腧 拔罐(郁血st) 穴
各种 经络
脏 腑
生理 病理
推拿(外力st)
变化
二、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很多,总括起来可分成三类,即:
定 位 有固定 位置
定 名
有专用 穴 名
主治作用
①局部作用 ②循经治本经本 脏腑器官病
奇 穴
有固定 位置
有专用穴 ①主要对某病有 名 特效 ②局部作用
治局部病变
阿是 穴
无归经
无固定位 无专用穴 置 名
腧穴的作用
1、近治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远治作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
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 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 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 病症,有的甚至可影响全身的功能。
原穴、络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
经络腧穴
小肠(火)
胃(土)
少泽
历兑
前谷
内庭
后溪
陷谷
阳谷
解溪
小海
足三里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四)临床应用
1、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2、按季节因时而刺:春刺井,夏刺荥, 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
3、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 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井——神志昏迷 荥——热病
• 临床应用
• 诊断:脏腑的病变,可以反映到其相应 的原穴,有助于诊断。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 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 之害矣。” • 治疗:各经原穴对本经所属脏腑的疾病 均有特异性治疗作用。 “五脏有疾也,应取之十二原。”
三、络穴
• 定义:络脉由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 络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个络穴, 加任脉、督脉络穴及脾之大络,称“十五络 穴”。 • 十五络穴歌 肺经列缺胃丰隆,通里心经肾大钟, 支正小肠大偏历,内关包肝蠡沟逢, 飞扬膀胱三焦外,胆是光明别络从, 督脉长强任尾翳,公孙脾络大包同。
胸腹背腰部经穴主治规律
前 胸膺部 胁腹部 少腹部 后 上背部 下背部 腰尻部 主治 肺、心(上焦病) 肝、胆、脾、胃(中焦病) 前后阴、肾、肠、膀胱(下焦病)
头面颈项部
第三节 特定穴
• 定义: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 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包括五腧 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 下合穴、背腧穴、募穴、八会穴、交会 穴。)
脾胃病 肝病 肾、肺、咽喉病
腧穴总论与概述
五、特定穴的意义
• 6.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募穴是脏腑之
气输布、汇集于胸腹部的腧穴。分布于胸腹部。
• 始见于《素问·奇病论》。
• 共十二募穴。六脏六腑各有一相应的募穴,其部位都接
近其相应的脏腑。如肝的募穴——期门。
•
治疗脏腑病变,多用于腑病。
五、特定穴的意义
• 7.八会穴----- “会”,是聚会的意思。八会穴是指脏、腑、
• 9.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之气相交会的八个腧
穴。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腕踝关节的上下。原称“交经八 穴”、“流注八穴”和“八脉八穴”。
•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 治本经及奇经八脉的病变。
①中指同身寸:中指屈曲时,中节 桡侧两端纹头之间为1寸。 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横寸。
②拇指同身寸:拇指指关节的宽度 作为1寸。 用于四肢部直寸取穴。
③横指同身寸:将食、中、无名、小 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 四指的宽度为3寸。又称“一夫 法”。 用于下肢直寸,腹部的横寸。
重点复习
• 1.腧穴的概念是什么? • 2.腧穴分为几类? • 3.腧穴的作用有哪些? • 4.特定穴有多少种? • 5.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哪些?
中
大椎至后发际3寸
头
部 前额两发角之间
9寸 横 用于量头部的横寸
耳后两乳突之间
9寸 横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 9寸 直 胸部与胁肋部取穴
中点
8寸 直 直寸,一般根据肋
胸 腹
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 5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
直 骨计算,每一肋骨 折作1.6寸
经络腧穴学
名词解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五腧穴: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合称“五输穴”。
输穴:五腧穴中第三个穴,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
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
下合穴:即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所会聚的八个腧穴。
八脉交会穴:指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经穴。
八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原属于五腧穴、络穴。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是空隙、间隙的意思。
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二经脉,阴阳蹻(我没找到那个简体的字...||)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募穴: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募穴。
五脏六腑各有一募穴。
募穴部位都接近其脏腑所在,有在正中任脉(单穴),有在两旁各经(双穴)。
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合称“十二原”。
“原”即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络穴:络脉由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穴,称络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络穴,加上躯干前的任脉络穴,躯干后的督脉络穴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穴”。
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
心系:是指心与各脏相连的组织。
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起功能性联系。
气街:腹股沟动脉部,穴名气冲。
肺系:指气管、喉咙。
系,系带、悬系的意思。
一源三歧: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称“一源三歧”。
一夫法:以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称“一夫法”。
六合:“合”指经别与经脉在头面部相合,阳经经别合入原经脉,阴经经别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相合。
经络腧穴学整理版
经络腧穴学1.掌握经络的定义、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经脉的概念、名称、命名、体表分布规律、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环流注顺表里关系及与脏腑器官的络属关系。
3.掌握经络学说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4.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循行分布概况及其特点和功能。
5.熟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概况、特点和功能6.熟悉经络的标本、根结与四海的意义。
7,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8,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9,厂解经络气街的意义。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现将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列表(表1—1)并分别论述如下。
1.掌握十四经脉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器官的属络关系。
2.掌握十四经脉138个常用经穴的归经、定位、主治和*作;掌握12个奇穴的定位、主治和*作。
3.熟悉十四经脉的病候及主治概要。
4.了解奇经八脉的循行、病候及意义。
构成人体经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均有一定的循行、分布和功能意义及病候。
其中经脉的循行路线及其脏腑官窍的属络规律与该经腧穴主治作用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所以,掌握各经脉的循行、分布和脏腑络属,对于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腧穴主治范围与肘膝关节以下腧穴的远治作用有重要意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合称“十四经穴”;冲、带、矫、维六脉的腧穴均交会、附寄于十二经。
腧穴是针灸治病的特定部位,必须熟练掌握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作,才能为针灸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
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正经”。
(一)命名依据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
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都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名称。
如将其中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称为阳经,隶属于五脏和心包、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称为阴经,并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分出三阴(太阴、厥阴、少阴)、三阳(阳明、少阳、太阳)。
腧穴概述PPT课件
固定标志 活动标志
背部的标志: ①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 ②肩胛岗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 ③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④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
第37页/共45页
骨度分寸定位法: 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 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 位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
第38页/共45页
第39页/共45页
分经主治:各经有其主要治症(主病)
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 部位及某类病证(腧穴的分布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有关)
第12页/共45页
一、含义
第三节 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 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
要点: 十四经中 特殊治疗作用 特定称号
第13页/共45页
熟悉 各类特定穴的含义与分布特点。头面及部分躯干、四肢
常用的骨度折量寸与指寸法。 了解
腧穴的发展、腧穴的命名、腧穴在诊断上的应用
第44页/共4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45页/共45页
第6页/共45页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 腧穴概述
第7页/共45页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 腧穴概述
第8页/共45页
三类腧穴的特点:
经穴 奇穴
定经
定位
有归经
有固定
分布在十四经 位置 中
无归经
有固定 位置
定名
主治作用
有专用 穴名
①局部作用
②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 官病
4、歌诀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在外丘,腑病用之效必彰。
第35页/共45页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17经络腧穴学概论(腧穴总论)
《千金翼方》:“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腧穴的名称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天象地理类 ——法天则地,取象比拟
日月
承山
上星
日月
山谷
合谷
璇玑
星辰
太乙
大陵
丘陵
梁丘
天象地理
后溪
大小
支沟
气冲
交通
水道
少海
水流
要冲
关冲
曲池
内关
(二)人事物象类 ——法天则地,取象比拟
鱼际
梁门
鸠尾
2.本讲思 考题
1.腧穴发展大体 经过了什么样的 过程? 2.“腧”、 “输”、“俞” 的异同?
“腧”、“输”、“俞” 的异同
古代,三字音义相通,有转输输注含义,通用; 近代,“腧”、“输”、“俞”在应用时则各有所指:
“腧”标明与人体形肉有关,腧穴是所有穴位总称; “输”特指五输穴,又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 穴中的第三个穴位; “俞”专指背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穴 位。
(一)无定位、无定名阶段
(二)定位、定名阶段
随着医疗经验的积累,逐渐 明确了哪些病症可在哪些穴位针 灸,从而又认识到,某些穴位有 明确的位置和主治病症,进而发 展到给腧穴确定位置并加以命名。
腧穴发展过程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逐步发 现和积累起来的,发展的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无定位无定名阶段;定位定名阶段;定位定名归 经阶段。
腧穴名称演变
《内经》 “节” 、 “会” 、 “空” 、 “气穴”
“气府” 、 “骨空”
《针灸甲乙经》 “孔穴” 《太平圣惠方》 “穴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腧穴”
绪言--经络腧穴学电子书(十一五)(整理版) 建议您去除文档标题中的无意义字符
绪言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是学习针灸的入门课程。
针灸的历史非常悠久,针法导源于古代的砭石,灸法导源于古代的生活用火。
由于针法、灸法的应用,产生了对人体经络腧穴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
经络腧穴的起源和发展与针灸疗法的应用密切相关,故本经络腧穴学绪言结合针灸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而作一总体介绍。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方法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和临床治疗等部分。
针灸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正在为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起源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皇甫谧《帝王世纪》有伏羲“尝味百草而制九针”的记载。
罗泌《路史》又说“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
针法导源于古代的砭石,而针刺疗法真正的产生时间应是砭石应用相当长一段时期后的新石器时代。
在内蒙古多伦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及山东日照市的新石器时代墓葬里发现的砭石实物,为针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之说提供了证据。
早在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将不同形状的石块磨制成各种医用器具,尖锐的用来刺血、排脓,刀形的可用来切割,棒形、圆形的用于按摩和热熨。
其中尖锐者最为常用,故《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经·东山经》称之为箴石:“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砭石是针具的雏形和前身,其后还出现了骨针和竹针。
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时,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铜质、铁质的金属针才开始出现,之后又有金质、银质针的应用。
灸法的起源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灸法的应用是在人类发明用火之后开始的,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为生的民族。
灸法的发明与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
人们发现某些寒性病痛在烤火取暖后可以缓解或解除,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发明了灸法和热熨疗法。
专升本《经络腧穴学》考试大纲
专升本《经络腧穴学》考试大纲上篇经络腧穴概论第一章经络概述.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四经脉的循行规律、十二经脉的分布、走向规律及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掌握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及分布、作用特点。
.熟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基本概念及分布、作用特点。
.熟悉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理论。
.掌握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第二章腧穴概述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掌握腧穴的分类。
.了解腧穴的命名。
第二节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掌握腧穴的作用。
.熟悉腧穴的主治规律。
第三节特定穴掌握以下特定穴的定义、分布及其主治特点。
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交会穴第四节腧穴定位法.掌握体表标志法。
.掌握骨度分寸法。
第三章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学术发展第一节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了解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第二节经络腧穴学术的历史发展了解经络腧穴学术的历史发展中篇经络腧穴各论第四章手太阴经络与腧穴第一节手太阴经络.掌握手太阴经脉循行。
.熟悉手太阴络脉循行。
.了解手太阴经别、经筋循行。
. 熟悉手太阴经脉病候。
第二节手太阴腧穴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第五章手阳明经络与腧穴第一节手阳明经络.掌握手阳明经脉循行。
.熟悉手阳明络脉循行。
.了解手阳明经别、经筋循行。
.熟悉手阳明经脉病候。
第二节手阳明腧穴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商阳,三间,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迎香。
第六章足阳明经络与腧穴第一节足阳明经络.掌握足阳明经脉循行。
.熟悉足阳明络脉循行。
.了解足阳明经别、经筋循行。
.熟悉足阳明经脉病候。
第二节足阳明腧穴掌握以下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其属何特定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梁门,天枢,归来,伏兔,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腧穴概述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腧,又作“俞”,通“输”,有输注、转输的意思;穴,原义为“土室”,引申指孔隙、空窍、凹陷处。
腧穴在《内经》中又有“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名称;《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腧穴与经络有密切关系。
《素问·气府论》将腧穴解释为“脉气所发”。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节之交,三百六卜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灵枢·小针解》作了解释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腧穴归于经络,经络属于脏腑,故腧穴与脏腑脉气相通。
《素问·调经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明确指出脏腑一经络一腧穴之间的关系。
《千金翼方》进一步指出:“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人抽病也”,说明如果在体表的穴位上施以针或灸,就能够“引气远入”而治疗病症。
脏腑病变又可从经络反应到相应的腧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经络腧穴学,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论述腧穴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腧穴部分,将分述其定位、主治、刺灸方法、解剖及古今文献选录等。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一、腧穴的分类腧穴的类别,一般将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称“经穴”,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称“经外奇穴”,还有按压痛点取穴则称“阿是穴”。
(一)经穴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亦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经穴”。
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
经络学说就是以这些腧穴为主要依据,就其主治规律、疾病症候等进行总结,使分散的腧穴系统化,并由早期的基本穴逐步发展到全部经穴。
《灵枢·本输》论列各经五输穴,《素问·气府论》列各经“脉气所发”穴,《灵枢·经脉》论列各络穴,这是经络在四肢的基本穴,说明《内经》书中已为腧穴的分经奠定了基础。
《内经》多处提到“三百六十五穴”之数,但实际其载有穴名者约:160穴左右;经穴专书《针灸甲乙经》载古代《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共349穴《千金翼方》所载相同);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同)穴数有所增加,穴名数达354;明代《针灸大成》载有359穴;至清代《针灸逢源》,经穴总数才达361。
目前经穴总数即以此为准。
穴位有单穴和双穴之分,任、督脉位于正中,是一名一穴;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是一名双穴。
历代代表性针灸医籍所载经穴数见表2—1。
、表2一1历代医籍记载的十四经穴数(二)奇穴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奇穴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如百劳穴治瘰疬,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
历代文献有关奇穴的记载很多,如《备急千金要方》载有奇穴187个之多,均散见于各类病症的治疗篇中。
但这时没有“奇穴”这一称法,只因其取穴法不同于经穴,近人都把它算成奇穴。
明代《奇效良方》才专列“奇穴”,收集了26穴。
《针灸大成》始列“经外奇穴”一门,载有35穴。
《类经图翼》也专列“奇俞类集”一篇,载有84穴。
《针灸集成》汇集了144穴。
可见,历代医家对奇穴颇为重视。
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有的虽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有的奇穴并不是指一个穴位,而是多个穴位的组合,如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等;有些虽名为奇穴,但实际上就是经穴,如胞门、子户,实际就是水道穴,四花就是胆俞、膈俞四穴,灸痨穴就是心俞二穴(据《针灸聚英》说)。
(三)阿是穴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等,通常是指该处既不是经穴,又不是奇穴,只是按压痛点取穴。
这类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刺灸的部位。
阿是穴多在病变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处。
“阿是”之名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掐)其上,若里(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因其没有固定的部位,故《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称“不定穴”,《医学纲目》称“天应穴”。
其名虽异,意义则同。
这种取穴法,出自《内经》所说“以痛为腧”。
《灵枢·五邪》说:“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缪刺论》也说:“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素问·骨空论》还说:“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说明或痛、或快、或特殊反应处,都有阿是之意。
本来取经穴或奇穴时也注意压痛等反应。
如《灵枢·背腧》:“……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懈),乃其腧也”;又如奇穴中的阑尾穴、胆囊穴等,初时也是以所在部位的压痛或特殊反应作取穴根据的。
临床上对于压痛取穴,凡符合经穴或奇穴位置者,应称之为经穴或奇穴名,都不符合者才可称“阿是穴”,用此名以补充经穴、奇穴的不足。
二、腧穴的命名腧穴各有一定的部位和命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腧穴的名称都有一定的意义。
故孙思邈《千金翼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有关腧穴命名含义的解释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
如《素问·骨空论》:“憶譆背下侠脊旁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憶譆,憶譆应手”,故称憶譆穴。
隋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对十五络穴的穴名也有较完整的释义,如通里,“里,居处也,此穴乃是手少阴脉气别通为络居处,故曰通里也”;内关,“手心主至此太阴少阴之内,起于别络内通心包,入于少阳,故曰内关也。
”唐王冰《素问》注对鸠尾穴的释义:“鸠尾,其正当心蔽骨之端,言其垂下,如鸠鸟尾形,故以为名也。
”穴名意义常反映腧穴的部位和功用。
古人对腧穴的命名,取义十分广泛,可谓上察天文,下观地理,中通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结合腧穴的分布特点、作用、主治等内容赋予一定的名称。
清代程知(扶生)著《医经理解》对腧穴命名意义曾作以下概括:“经曰:肉之大会为谷,小会为溪,谓经气会于孔穴,如水流之行而会于溪谷也。
海,言其所归也。
渊、泉,言其深也。
狭者为沟、渎。
浅者为池、渚也。
市、府,言其所聚也。
道,里,言其所由也。
室、舍,言其所居也。
门、户,言其所出入也。
尊者为阙、堂。
要会者为关、梁也。
丘、陵,言其骨肉之高起者也。
髂,言其骨之空阔者也。
俞,言其气之传输也。
天以言乎其上,地以言乎其下也……。
”现将腧穴命名归纳介绍如下。
(一)天象地理类1.以日月星辰命名如日月、上星、璇玑、华盖、太乙、太白、天枢等。
2.以山、谷、丘、陵命名如承山、合谷、大陵、梁丘、丘墟等。
3.以大小水流命名如后溪、支沟、四渎、少海、尺泽、曲池、曲泉、经渠、太渊等。
4.以交通要冲命名如气冲、水道、关冲、内关、风市等。
(二)人事物象类1.以动植物名称命名如鱼际、鸠尾、伏兔、犊鼻、攒竹、禾髂等。
2.以建筑居处命名如天井、玉堂、巨阙、曲垣、库房、府舍、天窗、地仓、梁门、紫宫、内庭、气户等。
3.以生活用具命名如大杼、地机、颊车、阳辅、缺盆、天鼎、悬钟等。
4.以人事活动命名如人迎、百会、归来、三里等。
(三)形态功能类1.以解剖部位命名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京骨、巨骨等。
2.以脏腑功能命名如脏腑背俞和神堂、魄户、魂门、意舍、志室等。
3.以经络阴阳命名如三阴交、三阳络、阴都(腹)、阳纲(背)、阴陵泉、阳陵泉等。
4.以穴位作用命名如承浆、承泣、听会、迎香、廉泉、劳宫、气海、血海、光明、水分等。
第二节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一、腧穴的作用腧穴作为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特殊部位,其作用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诊断和治疗两方面。
(一)诊断腧穴有反映病症、协助诊断的作用。
《灵枢·邪客》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张介宾《类经》注:“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可知,腧穴在病理状态下具有反应病候的作用,如胃肠疾患的人常在足三里、地机等穴出现压痛过敏,有时并可在第5至第8胸椎附近触到软性异物;患有肺脏疾患的人,常可以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过敏及皮下结节。
因此,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及局部肌肉的坚实虚软程度,并审其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的隆起、凹陷等来协助诊断。
这就是《灵枢·官能》“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及《灵枢·刺节真邪》“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的具体应用。
近年来,应用声、光、电、磁、热等物理学方法,对腧穴进行探查以协助诊断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如经络穴位测定仪、生命信息诊断仪等。
通过仪器对腧穴的探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经络、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为协助诊断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治疗腧穴有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
《素问·五脏生成》说:“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这表明腧穴不仅是气血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所客之处所,又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刺激点。
通过针刺、艾灸等对腧穴的刺激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趋于和调,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邻近作用这是经穴、奇穴和阿是穴所共有的主治作用特点,即腧穴都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的病症,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球后各穴,均能治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翳风、耳门诸穴,均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穴,均能治疗胃病。
邻近作用还可包括较宽的范围,头和躯干部、分段选穴,都出于腧穴的邻近作用。
如脏腑俞募穴的应用等。
2.远道作用这是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的主治作用特点。
这些要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到达的远隔部位的病症。
这就是常说、的“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如合谷穴,不仅能治上肢病症,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足三里穴不但能治下肢病症,而且能治胃肠以及更高部位的病症等。
近代耳穴、头穴大有发展,这些在高部取穴的治法,也可归人远道作用范围。
3.整体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某些腧穴,可起整体性的调治作用,这是远道作用的扩大。
一般经穴都具有对某方面病症的调治作用,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则能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针刺则可加快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