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1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2.1内业技术准备 (1)
2.2外业技术准备 (1)
3.技术要求 (2)
4.防排水施工措施及方法 (3)
4.1施工防排水 (3)
4.2结构防排水 (5)
4.2.1排水纵、横、环向盲管、中心排水管(沟)施工 (5)
4.2.2初期支护防排水处理 (6)
4.2.3防水板施工 (7)
4.2.4分区防水施工 (12)
4.2.5施工缝、变形缝施工 (14)
4.2.6止水带施工 (18)
4.2.7止水条施工 (23)
4.3围岩注浆 (25)
4.3.1围岩注浆原理 (25)
4.3.2围岩注浆的注浆方式 (26)
4.3.3围岩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26)
4.3.4围岩注浆的施工要求 (27)
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中铁五局渝利VI标共有隧道8座计23440m。其中6km以上隧道有两座,分别为都亭山隧道(9739m)和福宝山隧道(6224m);3km~6km隧道1座为余家隧道(3491m)。都亭山隧道与余家隧道为渝利线重点隧道。隧道址区地质条件复杂,主要不良地质现象有
岩溶、断层破碎带、煤系地层等。为确保隧道不渗、不漏,特编
制《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用以指导现场生产。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各施工单位根据本作业指导书,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
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
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并对施
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考核合
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1)铺设防水板前应对初期支护采用简单易行的锤击声检查,
必要时辅以其它物探手段;对初期支护的渗漏水情况进行检查,
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
松酥,并用喷混凝土(或砂浆)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
2) 防水板铺设宜采用专用台架铺设,台架应具备以下要求:
(1)台车前端应设有初期支护表面及衬砌内轮廓检查刚架,并
有整体移动(上下、左右)的微调机构。
(2)台车上应配备能达到隧道周边任一部位的作业平台。
(3)台车上应配备辐射状的防水板支撑系统。
(4)台车上应配备提升(成卷)防水板的卷扬机和铺放防水板的设施。
3.技术要求
1)隧道工程防排水,应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切实可靠的施工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通畅、经济合理的目的。对水资源保护有严格要求的隧道,防排水应遵循“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应做妥善处理,使洞内外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排水系统。
2)隧道正洞和设备洞衬砌防水等级应达到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衬砌结构不允许渗水,衬砌结构表面无湿渍。
3)隧道工程防水施工应保证混凝土自防水性能,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8。
4)隧道工程施工防水以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施工缝防水应同时采用背贴式止水带与中埋式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止水条的防水措施;变形缝防水应同时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及其它两种可靠的防水措施。
5)施工缝、变形缝、埋设件的防水施工应符合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规定,
6)隧道工程施工防水应重视初期支护的防水,并辅以注浆防水和防水层加强防水,满足结构设计和使用要求。
7)隧道工程施工前应对地表及隧道附近的井泉、池沼、水库、溪流进行调查,并应进行观测与试验,找出渗漏根源,按设计要
求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地下水渗入隧道。
8)隧道工程施工排水应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并应符合现
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规定。对排、渗水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9)隧道工程施工防排水应积极采用经过试验和鉴定并经实践
检验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根据工程的水文地质
条件、耐久性要求、施工技术水平、防水等级,选用适宜的材料。
10)衬砌背后设置排水盲管或暗沟时,应根据坑道的渗水情况,配合衬砌一次施工。暗沟、泄水槽及其中配置的集水钻孔、
排水孔(槽)和水管应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防水分段隔离设置应符 .隧道衬砌背后采用防水板防水时,应对铺设防水板的基面进行检查,基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筋头等
尖硬物应割除,凹凸不平处应补喷、抹平;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
表面铺设防水板前应补喷砂浆保护层,保证钢纤维不外露;局部
渗水处需先进行处理。
11)隧道、明洞、辅助坑道和缓冲结构宜采用自流排水,并应防止由于排水危及建筑物及农田水利设施等。通向江、河、湖、海的排水出口高程低于洪(潮)水位时,应采取防倒灌措施。
4.防排水施工措施及方法
4.1施工防排水
1)洞内施工排水,应根据隧道渗水量和设备情况布置管路和
泵站,一次或分段接力排出洞外,积水坑的容积应按实际排水量
确定,其位置确定应考虑减少施工干扰。配备的抽水机的能力应
大于排水量20%以上,并应有备用台数。
2)利用辅助坑道排泄正洞水流时,应根据流量的大小与需要,设置排水沟,并保证通畅,严防坑道内积水和漫流。
3)隧道覆盖层较薄和渗透性强的地层,对地表积水应及早处理,并符合下列要求:
(1)洞口附近和浅埋隧道应整平洞顶地表,不得积水。
(2)地表坑洼、钻孔、深坑等处应填不透水土,并分层夯实。
(3)洞顶有流水的沟槽应予整治,确保水流通畅,必要时对沟
床进行铺砌处理。
(4)洞顶设有高压水池或遇有水塘、水库等时,应有防渗措施,对水池溢水应设有疏导设施。
4)天沟、截水沟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边坡、仰坡坡顶的天沟、截水沟应结合永久排水系统及早
修建,出水口必须防止顺坡散流。洞门水沟应与路基边沟组成洞
口排水系统,其流水应防止冲刷弃碴和危害农田水利。
(2)洞外路堑朝隧道方向为下坡时,应将路基边沟挖成反坡,
向路堑方向排水,必要时应在洞口外适当位置设横向截水沟。
5)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和施工的地质报告资料,预计有大量涌
水或涌水量不大、但开挖后可能引起开挖面失稳时,应在开挖前
进行预注浆、加固围岩等堵水处理。
6)采用超前钻孔排水以防止高压涌水危害时,应对工程地质
和水文地质作详细的调查分析,先判明地下水流方向,再确定钻
孔位置.方向.数目和钻进深度,并用采取下列防止涌水的措施:
(1)非施工人员必须撤出危险区。
(2)当隧道为下坡开挖时,应测算水量大小,备足抽水设备。
(3)在钻孔口应预先埋管设阀,控制排水量,防止承压水冲击
及淹没坑道等意外险情发生。
(4)水平钻孔钻到预期的深度尚未出水时,可会同设计部门进